loyola 发表于 2013-1-7 07:48:44

古典時代與之後的印度

本帖最后由 loyola 于 2013-1-7 07:50 编辑

基本上,印度次大陸歷史大至上分以分成數個區塊,克什米爾區、西北印度(也就是信德一代,今巴基斯坦北部),印度大平原,阿薩姆地區,德干高原諸邦與邁索爾區也就是今天印度的Karnataka卡納塔克邦,最後是最南方的泰米爾諸國。

印度的歷史

印度擁有古老的歷史,跟一團混亂的歷史記錄,在孔雀帝國崩解後,雖然有數個王朝出現,試圖再度達到孔雀帝國時代的盛況,但是,都沒有成功,大約在三世紀左右,我們可以知道一個新的王朝出現,那就是笈多王朝,笈多王朝時代,北印度進入了古典時代,基本上,貫穿整個這個時代,大約可以說,這是一個變革的時代,也是印度的黃金年代,笈多王朝在六世紀左右因為白匈奴的入侵而崩解,但是印度諸王公仍然存在,笈多王族後裔及貴族們很快的擊退了嚈噠人,白匈奴退入西北地區建立國家,不過國家分裂早已不可避免。

六世紀中葉,白匈奴亡於波斯與突厥聯軍,北印度的貴族很快的瓜分剩下的領土,而白匈奴的勢力退入阿富汗等中亞地區;這時,北印度出現了另一個新而短暫的帝國,那就是戒日王朝,一般而言,常常把嚈噠人入侵以後的這段時間,稱作後笈多時代,而戒日帝國是這段時間的終結(也就是說,把戒日王視為笈多王朝的最後一人),這段時間也稱後古典時期,不過定義上,也包括到南印度至潘地亞復滅。

南印度則踵續在北印度之後繁榮,在北印度陷入戒日王死後的分裂時代時,南印的泰米爾人諸國,諸如朱羅、潘地亞等,這時躍上了歷史舞台,透過良好的海事技術,南印度王國這時開始擴張版圖,朱羅的海軍將印度的勢力帶入的東南亞地區,並征服了當時的東南亞大國室逝佛利,隨後,朱羅被另外一個泰米爾邦國所取代,那就是潘地亞,潘地亞人則繼續興盛直到了14世紀左右。

在七世紀時,戒日王幾乎統一整個北印度,克什米爾跟阿富汗部份為波斯所控,部份為戒日王所控;德干高原部份,遮婁齊王臣服德干高原與麥所爾諸邦,並且往南壓迫泰米爾諸小國,除了巴拉瓦人之外,泰米爾南在南印度,還有三國歷史悠久的小國,分別是朱羅、哲羅、潘地亞,這幾個泰米爾小國,自成一體系,從前三世紀左右,大都活到12、13世紀,潘地亞更是維持到14、15世紀方才滅亡。

戒日王朝,故名思意,就是戒日王在位時的一人王朝,它在位47年,戒日王朝也存在跟他在位年限一樣,某種角度而言,很多學者又稱這時叫做後笈多時代,畢竟這時文化,大體上跟笈多王朝一樣,是延續下來,戒日王算是有笈多貴族血統的最後一人。

在白匈奴人(嚈噠人)的中亞領土被波斯與突厥瓜分後,北印度就進入戰國時代,群雄割據,包括岌多王朝的舊王公貴族、白匈奴人,跟一些地方勢力,最後,大至上群雄爭立之後,我們約略可知,北印度大平原上,有三、四個大國,其中坦尼沙王國(Thanesar)佔據西北面、穆克里王國(Maukhari)統治恆河中游、Gauda王國控制今日孟加拉地區,(Malwa)摩臘婆王國則大略在今日印度中央邦北部左右地區,迦摩縷波王國(Kamarupo)位於今日的阿薩姆地區,最後,還有一些小國跟小民族散落期間。
坦尼沙王國國王,戒日(Harsha),在父兄相繼因故去世後,16歲即位(606年),南征北戰,統一各國,在612年,坦尼沙與穆克理兩國合併,從此之後,變成一大帝國,我們用帝王戒日之名稱此帝國。

德干高原一直以來與北印地度區是不同的世界,南部諸國,六世紀中葉,興起了Chalukya人,也就是我們稱之為遮婁其的民族所建立的王國,大概在543年Pulakesin I創立了遮婁齊王國,自號Lord of Badami(巴達密之王),在今日孟買一代建都,傳自其子Kirtivarman I時,其子不久之後戰死,最後由其弟既位,是為攝政王Mangalesa,補羅稽舍二世(Pulakesin II為了方便起見,以下稱普拉開心二世)為Kirtivarman I之子,其叔因不願還位給他,所以長成之後,便與其叔開戰,最後登位為遮婁其王,他擊敗了殺死他父親的Pallava人,東征西討,最後終於幾乎統一整個南印度,在戒日王時普拉開心二世已經統一了德高乾原,並且南服Western Ganga 人所控制的邁索爾地區,是以此時遮婁齊王與北印度戒日王朝南北對壘。
===================================================================


雖然,笈多諸王也把他們的國土跟孔雀帝國一樣分成很多省,在細分成很多地區,在之下是諸多村落共同體與更小的村落單位;但,王對省區的控制人,並沒有古代那麼的大,而省行政長官的權力,也比較大,除非地方長官作的決定有牴觸到中央的政策或法令,要不然地方長官可以自行其事,獨立性相當大,在嚈噠人離去後,戒日王發現他所統治的北印度是個鬆散的封建型大帝國,為了維持帝國統一,戒日王必須得不斷的巡行各地,讓各地民眾得以見到王威儀,二方面是監督地方官員。

基本上,笈多諸王有一個內閣式的委員會,然後地方省份行政官員多半是王儲與王子,再來是大貴族們,而各省基本上都有個小內閣,許多合作的村落共同體,有自己一套系統,基本上,村落與城市,都有一個統治自己地方事務的委員會,城市的這種統治委員會,通常由大型商行會所組成,也就是說越到晚期,笈多王朝統治下的北印度,逐漸從一個古代帝國型式,轉變成由許多自治體所組成的封建性的聯盟帝國。

笈多王朝一項重要的轉變,就是用授地來代替現金奉祿,到後來,只有軍事服役者才拿現金。授地有兩類,一類是給婆羅門,叫作agrahara,這是免稅的,雖然可以世襲,但是國王有權收回,另一種是給世俗官員,這種原本比前一種還要少,但是越到晚期就越來越多,主要當作俸祿替代品,或是服役的奬勵,當然,國王有權終止受與,但隨著時代推後,國王越來越難這麼做。
七世紀之後的印度逐漸走入封建化(但是要知道,這種封建跟中國周代封建或是西歐封建,有著跟本上的差別,雖然名稱一樣,但是最好不要等同)。

基本上,7世紀開始,用如前說用授地代替薪俸,國王把來自各式各樣的土地的歲入給予官員,或是選用新的土地占有者,這種情況越來越明顯,強化了封建化的近程。耕耘活動基本上由首陀羅農民來作(這時代絕大部份的平民種性變成了首陀羅,而吠舍可能只剩下少許的富商階層);他們實際上困在土地上,並向土地所有者繳交地租。

而土地領土們,在把部份稅收交給國王,在戰爭中被征服的封建主是沒有獨立行動的能力,另外,有些強大的封建領主可以有自己的下級封建領主,無須經過國王的同意,基本上,封建領主除了定期繳納稅收跟保持一支軍隊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義務,如固定時間要去朝見國王一類的;通常較小的封建領土對自己地產上有任何的管理,要經過國王的同意。

當各國戰爭變的越來越頻繁時,封建關係中的軍事性格越來越明顯,而不在是單純的國王與地方行政官員,或國王與附傭地主了,在某些情況下,一年一度的貢賦由提供兵員來代替(也就是說提供壯丁給國王當士兵代替繳穀物或是錢)但這並不普遍,在國王宣戰時,期望領主們自動的帶領兵員或裝備前來,在和平時期,國王定期考查,檢查各封地稅收,加強自我主權。建立堡壘要塞設精兵鎮守,使有各防御的軍事中心點。

理論上,國王只是將土地的歲收給封建領主,而非土地,授地只是給被授予者一生,當他死時應該土地要被再分配,但事實上,雖然法律不被允許,但是世襲的情況確常有。

這邊要指出,國王仍然保留相當的規模的土地,是為王室領地,實際上,這也相當的多。

為了行政方便起見,王國又規劃成省、省又劃分成前述的地區組織,省的管理人同時包含王室領地與受封人掌管的土地,國王王室領地的行政官員,他的權力與責任是被限定且受監視的,這跟其它的封建主的領地不一樣。

也就是說,基本上土地所有權全屬於國王,他可以把某土地歲收給予他的官員,可以受土地給婆羅門,要不然就是讓小農或是地主去耕種,後一類是最主要的習俗(在南印度),王室領地可以出租給自由的承租人。土地私有者買進土地,並授給他們出賣與贈送的權力。授地給官員大多都是作為薪俸的替代,並不要向國家提供軍隊或歲收,而實際上,照理講這些官員應該拿的是該土地的歲賦,只是說,隨著時間推移,封建化越來越明顯。
(這邊講的同樣適用在曲女城混戰時代,並且,曲女城混戰時代這種傾向更明顯了。)

印度行會sreni

從孔雀王朝時代開始,印度就出現的同業公會及商會,隨著帝國的崩解與三到五世紀的商業興盛,商會與同業公會成為在商品生產事務中的主要機構,他們內部的組織幾乎是自治的,各個行會組成一個更大的行會社團,有著內部的規定與法規,政*府通常尊重這種法規。這些社群會選舉一些人員,成為行會的主要工作人員。他們會做一些,如修建廟宇的捐贈等事務。佛教僧團也屬於行會一員,在某些地區,僧團會充當銀行,進行有息貸款,還會出租土地,僧團收取此土地產量六分之一的租金。相對的,婆羅門則比較保守,甚少做商業投資,他們更依賴自己的土地收入。

行會領袖在城市生活中是強而有力的人物,在笈多時代,他們也往往是城市行政管理委員會(姑且這樣稱)的重要成員,能左右城市行政,甚至有自己的武裝部隊,他們也是國王、貴族們爭取合作支持的一員,甚至有時王公貴族會投資行會,換取他們的支持。

在古典晚期,一些商人行會甚至富有到足以買下整個村落並把該村落捐給廟宇,有些行會商業網分布廣闊,遍佈南印度及蘇門達臘,但這些商人行會甚少有獲取更大的政治權力欲望,或許是行會與君主關係混雜太深了,王公貴族投資商會,而商會會轉送稀有高價禮品,君王給與商人土地當資本,而商會給與回報,商人有許多遠洋利益,在關鍵時刻,也須要王國的軍事及海上力量;另一種可能是傳統的種姓與政治制度,約束著行會的政治力量,不過在一些小國,商人行會力量較為強大,主要是因為這些王國主要依賴商人的金融成就而存在。

(朱羅王朝崛起後,就是因為商人行會影響,被拉著一直往東南亞去,反而少在大陸上爭霸.......)


軍事筆記


通常印度士兵的來源有
1.正規軍 有俸的士兵maula 包括王室與領主的兵
2.征召兵
3.sreni行會兵
4.雇傭軍
5.從森林部落所招募的士兵atavi。
象兵

沒有講到大象運用的印度軍事書籍,那一定的是不完整的,印度使用象兵的記錄從紀元前直到十九世紀,這漫長的時間中,象兵出現在無數的印度戰場上。

一般而言,使用大象的方法有幾種,通常大象都是有簡單裝甲的,上面有一到六名乘員,有象轎或沒象轎,然後用弓、長槍等長桿兵器,另外再在象牙上加裝武器,又或則讓大象拿鏈枷或樹幹。

一般描述上,一種大象使用方法是用多孔的象轎,這些大象就如同活動的堡壘般,距敵方一段距離來射擊,另外一種用法是從頭到腳裝甲戰象,象牙上加裝武器,有時甚至塗毒,衝入敵陣中,衝開他們隊伍行列,最後,象背上的人會用弓箭或武器攻擊,最後一種,受過訓練的大象能揮動巨大的鐵球、樹幹乃至長矛,配合上面的象夫與士兵,給予敵人無窮的精神壓力。

步兵
印度軍隊主要的份子是步兵,印度軍隊中通常有大量的步兵弓箭手,他們主要武器便是印度傳統的竹長弓,叫長弓是因為他幾乎等人高,另外他們可能有長劍、盾牌、標槍等配備,還有一些細長的鐵破甲矢,另外,印度還有鋼弓,這通常是在貴族中發現,或許有錢的行會士兵會有配備;印度士兵會用火箭。

通常,印度會培訓一部份弓箭手成為神射手,用以對抗敵人,傳統的弓藝與空手武術同為印度傳統武術之一。
征召而來的農村民兵,通常穿著quilted armor,他們跟波斯的同仁(波斯農民一樣是徵召兵)一樣,有著一個大的柳條盾,可能是方型,更好的裝備是一個圓盾,叫作phalukas,通常會木製,有些會有附皮革,不過因為禁殺,所以印度皮甲並不常見。
他們通常是雜牌軍,穿著各異,頭部戴著小圓帽或厚厚的頭巾,有個盾牌,方型、曲面 。

騎兵
騎兵,印度騎兵跟北方鄰居們相比,幾乎不值得一提,不過,仍有其特色在,一般而言,印度騎兵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護衛大象跟追擊,他們喜歡近戰,實際上印度騎兵主要為近戰而存在。

早期的騎兵穿著與貴霜王朝時代相類的裝備,帶有塞人或貴霜王朝時代的盔甲與穿著,後期似乎引入了波斯式的重騎兵,主要穿全副鍊甲或胸甲,有頭盔,拿鎚、槍、劍來作戰;當然,也有輕騎兵,輕裝甲拿小圓盾跟劍或刀攻擊,拉其普特人是印度最優秀的騎兵。

印度的弓騎兵的存在著爭議,不過透過圖片、浮雕與笈多時代的錢幣的騎射畫面,我們可以知道北印度是有的,但應該很少,因為文獻記錄上似乎不多。

盔甲
鎖子甲通常用於貴族或富裕的行會民兵,另外有一種叫作ghughwa式的盔甲是簡單的鎖甲加上頭巾,精銳部隊跟貴族通常有良質甲可以穿,但是炎熱的天氣讓他們傾向於穿胸甲及頭盔,一般而言,印度頭盔是接近波斯中亞式的,據此,我們可以知道,通常重裝甲是鍊甲及綴甲(lamellar armor),而輕裝甲則是quilted armor與padded armor;再更南方,因為溫度實在是太高,絲綢甲是另外一種選擇,可以防弓矢。

大部份的剎帝利武士穿lamellar armor 甲。

* Kshatriya =剎帝利

=============================================================
印度是最早發明烏茲鋼,也就是大馬士革武器的國家之一。
一般而言,印度有攻城器具跟一隻有力的海軍,尤其是南方
=============================================================
印度的近戰兵一般而言(不是絕對),只有一種功能,維持戰線,讓步弓跟戰象可以攻擊.........,騎兵功能則是鞏衛象兵跟追擊。

雖說印度騎兵素質上實在比不上北方的波斯跟突厥,但數量上還是可以的壓過的,不過,史實上印度通常不太會向外打,因為好的戰馬基本上都要從西亞進口,尤其是南印度地區,北印度當然有自己的馬種。

印度雖然少甲,但不代表他們不穿甲,通常都以胸甲等半身甲為主,但在戰場上也就夠了,甚少人能全包鐵罐在印度那種濕熱氣候中。

況且,印度步弓手也是海量出現,所謂蟻多殺死象,再加上象兵加持,只要有頭腦清醒的統治者,跟團結的國家,敵人一般很難進入印度大平原地區,歷史上,北方民族能夠南下,都是在印度大平原混戰的時候,稍微有點氣候時,如後笈多諸王國就聯手擊敗過白匈奴,讓他們勢力只能龜在西北一代,無法深入印度平原地區.......

更況且,印度士兵也非隨便上陣,除了跟波斯一樣那種肉墊民兵之外,一直是都有正規軍存在.......,相較於波斯重騎兵跟突厥騎射,印度步弓向來是印度的精壯兵種之一,印度透過緞造技術加持,有多種箭頭設計,一種就可以輕易穿透遊牧民族常穿皮甲一類護具,印度更有訓練有素的步弓狙擊手,專挑盔甲縫細下手,更別提架在象上的弩砲......

另外,老練的武士,也讓印度步兵有一定的紀律,武術傳統讓印度人可以打到空手還繼續打,當然,因為氣候問題,就別奢望印度有太多的重步兵.......

印度象兵跟什麼迦太基時代或希臘化時代,波斯什麼的戰象完全兩樣,象兵在印度是"作戰主力"之一,也是最重要的進攻與防守手段,印度戰象可是可以成群進攻,跟其他大部份地區那種小貓兩三隻完全不一樣,你想想一排四十隻大象往你大軍移動過來,上面有弓箭射擊,還不時有長槍插下來,有時還會訓練大象拿樹幹或鏈枷,又或是在象牙上加裝長柄兵器(上面還塗毒),整排如馬騎兵般衝過來(當然無法那麼整齊..),上面一樣有人努力在射箭,大象速度並不慢,那種精神壓力,沒見過早就崩潰了........

印度基本上就整個次大陸地區自成一個小世界,常常內部打的不亦樂乎,加上大陸上語言分歧(今日印度鈔票上就有十五種語言),族系復雜,往往征服一地區,強主一死,就叛亂四起,因為族系仇恨,所以忙次大陸事務就累了,跟本無心向外發展,實際上也力不從心......

loyola 发表于 2013-1-7 07:52:19

三國鼎立----曲女城混戰

本帖最后由 loyola 于 2013-1-8 16:44 编辑

戒日王去世之後,基本上,老對手遮羅其人也中衰,接著一番混戰之後,印度次大陸上,基本上,展開了圍繞戒日王朝舊都曲女城的三國鼎立,這分別是,波羅王朝、羅濕陀羅拘陀、瞿折羅-補羅帝訶羅。

https://pic.qnpic.com:83/r.jsp?fn=//clanlong/share/2012/5/14/Indian_Kanauj_triangle_map.png
三國鼎立---曲女城混戰,Kannauj就是曲女城


波羅王朝

波羅王朝以今孟加拉為中心,在戒日王的帝國崩潰後北印群雄並起的形勢中迅速崛起。據說該王朝的第一位君主瞿波羅一世是由渴望結束孟加拉地區的混戰局面的當地居民推舉出來的。在8~9世紀,該王朝是北印最強大的政治勢力。波羅王朝以其對佛教的支持和庇護而聞名;該王朝是最後一個信奉佛教的印度王室。歷代波羅國王都是虔誠的佛教徒(所謂「波羅七代護法」),他們長期出資建設北印著名的佛教綜合大學那爛陀寺和超戒寺。波羅王朝的佛教主要是大乘佛教,尤其是密宗。

https://pic.qnpic.com:83/r.jsp?fn=//clanlong/share/2012/5/14/200px-002dPala_Empire_(Dharmapala).gifhttps://pic.qnpic.com:83/r.jsp?fn=//clanlong/share/2012/5/14/250px-002dDevapala.jpg
波羅王朝盛期領土

羅濕陀羅拘陀

羅濕陀羅拘陀人最初臣服於遮婁其人,753年羅濕陀羅拘陀人的首領彈底杜羅伽推翻了他們的宗主遮婁其國王詰底跋摩二世,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其核心領土基本與原遮婁其王朝的領土一致,之後經過大規模擴張,他滅了遮羅其人的宿敵帕拉瓦王朝,然後接連臣服幾乎整個中南印度地區,之後羅濕陀羅拘陀插手了波羅王朝與瞿折羅-補羅帝訶羅之間的混戰,其後,更於10世紀初,因陀羅三世在位時,摧毀了瞿折羅-補羅帝訶羅人的帝國,導致北印只剩下一大批拉其普特人建立的小國。

羅濕陀羅拘陀王國主要信奉印度教,國王到處蓋濕婆等神廟,從現存的證據來看,羅濕陀羅拘陀諸王提倡宗教寬容,他們幾乎對一切主要宗教都提供庇護。羅濕陀羅拘陀人修建了宏偉的宗教石窟群埃洛拉石窟。這些石窟最清楚地顯示了羅濕陀羅拘陀王朝的宗教寬容政策:它包括了印度教、耆那教和佛教三種主要宗教的石窟。他們也是阿拉伯帝國主要的海上交易對像與盟友。

https://pic.qnpic.com:83/r.jsp?fn=//clanlong/share/2012/5/14/rashtrakuta-002ddynasty.jpghttps://pic.qnpic.com:83/r.jsp?fn=//clanlong/share/2012/5/14/250px-002dIndian_Rashtrakuta_Empire_map_svg.png


瞿折羅-補羅帝訶羅

公元五世紀嚈噠人入侵印度,導致笈多王朝崩潰,六世紀的摩臘婆國王耶輸達摩,帶領後笈多的王公們逐走嚈噠人,嚈噠人其後退回印度西北,與稍早進入印度的希臘人、斯基泰人等,以及當地人在六世紀混成一個新的民族,當時稱之為Gujjara,後來演化成眾所皆知的拉其普特人,戒日王的父、兄在時經略西北,滅掉了幾個殘存的嚈噠人小國,當地遂逐漸印度化,瞿折羅-補羅帝訶羅人是這些拉其普特人中最強大的一支,他們的王將這些部族統合成一個帝國,接著開始東征,之後從波羅王朝手中奪取曲女城並定都與此,此後,與波羅王朝與羅濕陀羅拘陀王國展開一連串的戰爭。

瞿折羅人信奉印度教,瞿折羅-補羅帝訶羅帝國存在時,曾經阻擋伊斯蘭入侵,即便因為長期征戰而帝國崩解,散落西北各地的拉其普特人小國,在伊斯蘭入侵的時代,也一直是印度教與文化的堡壘,這些王也視自己為印度教文化捍衛者,直到蒙兀兒帝國時代,他們才臣服於阿克巴大帝。

https://pic.qnpic.com:83/r.jsp?fn=//clanlong/share/2012/5/14/250px-002dGurjara_Pratihara_Empire__India.jpg
全盛時期的瞿折羅帝國


在八~九世紀的阿拉伯史料中,陳述了印度三國狀況,以下摘錄自伊斯蘭史料<中國印度見聞錄>

.....中略,穿耳孔人的國王,巴拉哈-拉雅(Ballaha-raya)(注:巴拉哈-拉雅意譯為親愛的國王,為羅濕陀羅拘陀的國王常用的稱號)。

這個巴拉哈-拉雅,所有印度人都承認其尊貴...............國王擁有成群的馬匹,無數的大象,巨大的財富。其貨幣是塔提利亞(Tairiya).......................。巴哈拉-拉雅的王國的領域起自海濱..........。此外還有很多國王,他們向巴哈拉-拉雅開戰,但他戰勝了其餘諸王。

戰敗的國王,有一個叫瞿折羅,它擁有數目眾多的軍隊,沒有一個印度國王有他那樣的騎兵。他一方面承認阿拉伯人的君主是最可敬慕的君主,另一方面卻與阿拉伯人為敵。在印度沒有任何人像他一樣敵視伊斯蘭教。........其臣民非常富裕,駱駝成群,牛羊成陣,以銀錠為交易貨幣。據說,這裡有銀礦。在整個印度,沒有哪個地方比此地更安全,更少被盜。

....中略...,這些國王中有一個稱作達摩的國王(當指波羅王朝第二位王,達摩波羅,以此名借代國家),他曾和瞿折羅國打仗,他並非出身貴冑(原因見前文),他既和瞿折羅打仗,也與巴拉哈-拉雅打仗。達摩的軍隊比巴拉哈-拉雅、比瞿折羅多的多。聽說,每當他出戰時,總是率領五萬頭大象。因為大象受不了乾渴,所以只有冬天他才出征。.....該國有幾種布匹,僅管是織錦,精美纖細確無與倫比,細的可以捲起來穿過一個指環,我親眼見過的(商人專屬套語,馬可波羅遊記中也很多這種話)。

基本上,可以確定的是羅濕陀羅拘陀跟同時期的阿拉伯有的一定的交流,阿拉伯史料時常的提到這個國家,並且用比較好的詞來稱乎,因為阿拉伯史料陳陳相因,有時看到數個世紀的東西雜在一起,所以讀起來很慢。

不過總的來說,羅濕陀羅拘陀人像阿拉伯地區進口良質馬匹,然後,阿拉伯人跟他們則換取柚木等良質木材,為了曲女城混戰,該國一直跟伊斯蘭勢力維持著良好的關系,伊斯蘭史料多次提到瞿折羅人都以反伊斯蘭教的身份出現,但又點出了該國有著大量馬匹跟優秀的騎兵,並且,相當強調該地為公正嚴明的國家,絕少犯罪,這到相當有趣,又波羅王朝的史料在阿拉伯人的文獻中不多,且大同小異,可能因為該國一方面離阿拉伯人較遠,二方面又不在阿拉伯人的貿易航線上,伊斯蘭船隻多半經錫蘭然後往印度尼西亞或是高綿的方向而去,在轉道廣州,故此

weiliqiang 发表于 2013-1-8 08:13:51

谢谢楼主普及,楼主继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典時代與之後的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