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一些誤解
本帖最后由 loyola 于 2013-1-8 23:59 编辑有空的話,我會繼續更新
首先,因為某部連續劇所引起大量歷史誤解,可比美某部知名小說....,我個人不介意拍歷史劇,可我討厭把某些東西當成真理,我不大喜歡解釋....
當然,這些是我答很多莫名奇妙問題的回應,有些字句如果不通順,就跳過吧。
魏武卒、秦銳士之類的,語出荀子<議兵>篇,該段話如下,文中得孫卿子就是荀子,古代荀孫通用。
孫卿子曰:「凡在大王,將率末事也。臣請遂道王者諸侯彊弱存亡之效,安危之埶。君賢者其國治,君不能者其國亂;隆禮貴義者其國治,簡禮賤義者其國亂;治者彊,亂者弱,是彊弱之本也。上足卬則下可用也,上不卬則下不可用也;下可用則強,下不可用則弱,是強弱之常也。隆禮效功,上也;重祿貴節,次也;上功賤節,下也,是強弱之凡也。好士者強,不好士者弱;愛民者強,不愛民者弱;政令信者強,政令不信者弱;民齊者強,民不齊者弱;賞重者強,賞輕者弱;刑威者強,刑侮者弱;械用兵革攻完便利者強,械用兵革窳楛不便利者弱。重用兵者強,輕用兵者弱;權出一者強,權出二者弱,是強弱之常也。
齊人隆技擊,其技也,得一首者,則賜贖錙金,無本賞矣。是事小敵毳,則偷可用也,事大敵堅,則渙焉離耳。若飛鳥然,傾側反覆無日,是亡國之兵也,兵莫弱是矣。是其去賃市傭而戰之,幾矣。
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是數年而衰,而未可奪也,改造則不易周也,是故地雖大,其稅必寡,是危國之兵也。
秦人,其生民也陿阨,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埶,隱之以阨,忸之以慶賞,鰌之以刑罰,使天下之民,所以要利於上者,非鬬無由也。阨而用之,得而後功之,功賞相長也,五甲首而隸五家,是最為眾彊長久,多地以正,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
故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秦之銳士,不可以當桓文之節制;桓文之節制,不可以敵湯武之仁義;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兼是數國者,皆干賞蹈利之兵也,傭徒鬻賣之道也,未有貴上安制綦節之理也。諸侯有能微妙之以節,則作而兼殆之耳。故招近募選,隆埶詐,尚功利,是漸之也;禮義教化,是齊之也。故以詐遇詐,猶有巧拙焉;以詐遇齊,辟之猶以錐刀墮太山也,非天下之愚人莫敢試。故王者之兵不試。湯武之誅桀紂也,拱挹指麾,而彊曓之國莫不趨使,誅桀紂若誅獨夫。故泰誓曰:『獨夫紂。』此之謂也。故兵大齊則制天下,小齊則治鄰敵。若夫招近募選,隆埶詐,尚功利之兵,則勝不勝無常,代翕代張,代存代亡,相為雌雄耳矣。夫是之謂盜兵,君子不由也。
故齊之田單,楚之莊蹻,秦之衛鞅,燕之繆蟣,是皆世俗所謂善用兵者也,是其巧拙強弱,則未有以相君也。若其道一也,未及和齊也;掎契司詐,權謀傾覆,未免盜兵也。齊桓、晉文、楚莊、吳闔閭、越句踐是皆和齊之兵也,可謂入其域矣,然而未有本統也,故可以霸而不可以王,是強弱之效也。」
縱觀全文,可見不管是武卒還是技擊或是銳士,都是荀子為了講解方便的士兵的不同的代名詞,而不是專名,我不知道這名字啥時變成專名的,但是,所謂孤證不成立,而只有此孤證,顯然是不成立的,歷史上,魏國的這群士兵就算有名字,也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了。
秦朝的新軍跟什麼鐵鷹劍士的問題同上,秦代是直接徵發人民上戰場作戰,秦漢兩代,平民都要替國家服軍役,稱為"傅",戰國時代是看身高,之後漢代是看年齡,反正你就是要替國家服務幾年,只到東漢光武帝才停掉行之多年的徵兵制,哪有什麼新軍不新軍的........,鐵鷹劍士一類的更是莫名奇妙.....,直到戰國晚期,戰場還是戰車跟步卒為主,戰國時代大部份的期間,車戰是肯定跑不掉的....,更況且,全民皆兵的秦王國,那來這麼多分支,都是打戰時應徵上場的...
=======
白耳軍?什麼時候叫成這個名字的..........,正確名字叫做"白眊","眊"音"mào",到底是怎麼演變成白耳的,是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其出處如下:
"兄嫌白帝兵非精練.(陳)到所督則先主帳下白眊.西方上兵也.嫌其少也.當復部分江州兵以廣益之."
此為諸葛亮於建興四年寫給李嚴的信,今見於太平廣記中。眊者,以犛牛毛制的披衣,古代軍中主帥衛士所服。亦指衛士。所以白眊指的是劉備的親衛隊沒錯,但這支部隊事實上沒有參戰紀錄,能說明其性質的也就一句「西方上兵」,古代人常常以部份代替全以來稱呼,實際上就是高級軍士的衣服,來指稱衛士們,所以,事實上連到底有沒有以白眊為名稱的部隊都存有疑問,更不要說甚麼精銳部隊了。
至於唐初的玄甲騎兵或玄甲軍,另外,玄甲是鐵甲的代稱,不是什麼特別名稱,西漢初的士兵是穿紅色軍服外罩甲(這是制服...),他們也稱自己穿的鐵甲叫做玄甲。文言文中,有時跟本就是代稱,而不是專有名詞,現代人總是看到一些東西,就喜歡補風捉影,隨便抓個名詞來定名....,唐代初年那些七拼八湊的軍隊,很多都是整編而來的,包括所謂的關中群盜與太原子弟兵,還有在戰事中入續整編進去的,哪來那麼多建制....,關於玄甲軍,通典不載,而我懷疑,資治通鑑只是單純想說:李世民帶具裝騎兵來救而已.......,那不是什麼精銳兵種,單純就是唐代早期的重騎兵..........,嗯,有可能是具裝啦,那戰力也就強不少。
有機會在連載... 很不错,顶之,静候下文 本帖最后由 weiliqiang 于 2013-1-9 11:21 编辑
武卒的最早出处却是《荀子-议兵》无疑,但若说纯属子虚乌有,却又未必,实物资料缺乏,实地考证又欠缺,就只能以所传不多的有限史料记载来作为依据了:
《汉书-刑法志》也对“武卒”“技击“”锐士“之类的有所记述但和《荀子-议兵》内容多几近相同,但从这段文字来看,武卒是特指的可能性大于泛指魏国全部军队的可能性
“当此之时,合纵连衡,转相攻伐,代为雌雄。齐愍以技击强,魏惠以武卒奋,秦昭以锐士胜。”若是技击、武卒、锐士泛指各国的全部军队,那么为什么要单独提出齐愍王、魏惠王、秦昭王倚仗这些军队称雄,因是这些军队自这几位创立或是强化。
‘若齐之技击,得一首则受赐金。事小敌脆,则偷可用也;事巨敌坚,则焕然离矣。是亡国之兵也。魏氏武卒,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嬴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如此,则其地虽广,其税必寡,其气力数年而衰。是危国之兵也。秦人,其生民也狭厄,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势,隐之以厄,狃之以赏庆,道之以刑罚,使其民所以要利于
上者,非战无由也。功赏相长,五甲首而隶五家,是最为有数,故能四世有胜于天下。然皆干赏蹈利之兵,庸徒鬻卖之道耳,未有安制矜节之理也。故虽地广兵强,鳃鳃常恐天下之一合而共轧己也。至乎齐桓、晋文之兵,可谓入其域而有节制矣。
然犹未本仁义之统也。故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直秦之锐士,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
这一段文字,虽主要是为后边提倡的仁义之道做铺垫,但也能从侧面反映了,“技击”“武卒”的一些激励、选拔的方法---“若齐之技击,得一首则受赐金”以斩首赏金,这和商鞅变法秦军奖励军功之法倒有相像之处,应不属于臆造;“魏氏武卒,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嬴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显然是说魏武卒选拔条件及其严格,但一旦入选,可享受国家的优惠待遇,使其无后顾之忧,是一支职业化部队,严格选拔、优厚待遇、专事打仗,这显然展示出了武卒和魏国的其他部队独特之处。
后来,因武卒名气甚大,逐渐成为军队、士兵的代称,如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 夫差﹞及其抗衡上国,与 晋 争长,都城屠于 勾践 ,武卒散于 黄池 。” 李白《大猎赋》:“又命建夔鼓,励武卒。” 唐顺之 《重修泾县儒学记》:“ 汉兴,立博士,置辟雍,桥门观听,缙绅动色,蕃夷武卒莫不受经。”
本帖最后由 loyola 于 2013-1-9 13:17 编辑
卒本來就是戰國時代步兵的代稱,春秋時代稱徙,加上武,突顯卒的戰鬥跟訓練性質,漢語的辭彙複詞化,是長期以來的歷史現像,還有,漢書的刑法志就是脫胎自荀子議兵篇,戰國時代今日根據已挖掘到的文書跟出土文獻,基本上無涉這些名詞,這是其一,另外,以金錢賞賜來提勝士氣,一直是齊國特有的現像,這肯定是比商鞅變法早,商鞅的二十等爵制,很多爵位在東方六國早已出現了,商鞅的很多構想,在東方六國都曾經思考過,至於魏武卒的部份,我合理的懷疑,這應該不是專名....,當然我有另外一些理由...
這部份牽涉到復雜的社會跟制度變化,我原本會在古典軍事那部份的連載來談,這理只是簡論而已...
包含東方六國在內,在戰國中晚期,都已經轉型成為全民皆兵的國家....,還有就是戰國時代的軍制跟一些戰場現像...,有空再來談談好了... loyola 发表于 2013-1-9 13: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卒本來就是戰國時代步兵的代稱,春秋時代稱徙,加上武,突顯卒的戰鬥跟訓練性質,漢語的辭彙複詞化,是長期 ...
嗯,战国称为战国 ,确实是东周列国征战不息,军国主义盛行的年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