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穿越工業化之不可能...
其實,工業化有很多細節要注意,基本上穿越者回到古代,基本上不大可能提前工業化,雖然,現代化包涵很雜,大概包括下列幾項,「工業革命」與「科技發展」再加上「資本主義」,某種程度上,還可以加上民主,我想以「資本主義」來合併討論「商業革命」與「工業革命」,比較能涵蓋從文藝復興到冷戰結束至今日,這麼一連串長期經濟變化裡某些問題裡的同質性。工業革命指涉的時間說法紛云,若以英國史學家霍布斯邦指出,工業革命爆發時間大約在1780年代,約到1848年時的英國才算是第一個成熟地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霍布斯邦以1780年代為工業革命爆發之始而非1760年代為,主要前者時間歐洲在統計上明顯地呈現人口成長、糧食生產成長之徵象,提供了無論是城市勞動力供給與對非農業人口足夠糧食供養這些對工業革命必須之條件,而後者主要是生產機器發明之時段。首先,資本主義,什麼是資本主義,說實在,這個詞用在歷史、社會、政治學教本裡頭可能還比在經濟學裡頭更多。二十世紀西方的經濟學家,並不太喜歡在它們專業的論文中使用資本主義這個辭,原因就在於它的含義太過分歧:一種是以生產關係出發左派理論家如馬克思,把勞工自己出賣勞力卻對製成品失去所有權此種生產型態稱為資本主義;另一種以思想觀點出發,例如「資本主義與新教倫理」作者馬克思韋伯,他先以統計觀點得出新興資產階級與新教徒間有正相關後,追溯其本源,論證到一資本主義形成一個重要的心理特質──對利潤與財富積蓄行為在道德上除罪,信徒們必須入世生活中努力工作以證明自己是被神揀選的子民。其餘不是馬克思唯物派與韋伯唯心派者,歸入第三類,有人著重銀行功能、土地之利用與信用之展開,黃仁宇教授自稱他著重的技術層面的特性是屬於此類,他認為資本主義成立之條件為:一、私有財產之尊重,剩餘資本之自由流動,二、專業經理人之經營,三、技術上基礎建設服務如交通、通信、保險、金融、法律之完備等等。
當然,撇開上述這些學術性質的探討不談,實質上,擴張信用促進金錢流通會促使通貨膨脹,加大貧富差距,再者商業在發展途中所造成的都市化現像會造成人口問題,這有兩種現像,一種是都市人口過剩,再者是農村人口流失,另外,工業化的部份,使用工礦力替人類工作,也就是說以自然力機器力代替人力,這種省力的工具會造成大量失業,但是,一但工業革命發生,失業人口還是會往都市集中,為何? 因為都市相對上比較好謀生。而上面提到的農村人口流失,則會造成大量的糧食生產下降.......,糧價相對的提高,乃至飛漲。
今日,我們可能覺得工業化給普通人帶來好處應該是工業生産的化肥、農藥、藥物。猛烈的提高了健康和醫療水平。這幾個東西在19世紀確實不太明顯。大量的人民流往都市會造成人口壓力,是怎樣的壓力?缺食少衣無房的壓力!工業革命能改善這一點嗎?兩個多世紀下來看起來好像會,可是在工業革命即將到達第一個世紀,也就是鴉片戰爭爆發前後,領導性的工業大國英國又是如何?工人的薪水已經是拿破崙戰爭結束(一個世代前)的幾十分之一,而物價除了衣服火車之類工業品之外,沒有明顯下跌.衣服下降得是比薪水下降還快啦,可是家庭的恩格爾係數大增,大家還是沒辦法多買衣服、房子呢?從那時政府大量建設鴿子籠般的公寓一事可想而知,本來還可以獨棟的都沒了......如果不是英國人海外殖民與從海外運回各類民生用品,還有教會之類福利設施濟助窮人的話,這情況不會比流寇爆發前的明帝國好到哪去......馬克思主義能在當時出現,可非偶然,因為資本主義與工業革命的合流,導致嚴重的貧富差距,而這些社會問題就成為直到今日,西方乃至世界各地一直持續存在的各類問題。
早期工業革命對於人類生活是怎麼增進的?由於當時充滿了很多這樣的致富範例,農村到都市闖蕩的窮小子,先在工廠待幾年,培養人脈後結合談得來的工廠人們設法集資個幾萬英鎊自己開家工廠,十年後全成百萬(英鎊)富翁,這使得很多有大志的年輕人從鄉下跑到都市--還有一點是都市的工業生產也壓得傳統家庭主婦手工業活不下去,家中收入狂降而不得不把孩子趕離家。這種事情只要十幾年,很多農村就會荒廢(當時人類平均壽命才四十幾歲,把孩子趕走後也只能多活十年),然後要搞土地改革就只剩死人抗議,土地重分配便因此在和平之下進行。不過這對趕走孩子的父母與被趕走的孩子那一代,可都享受不到,享受到土地改革成果的已經是幾代以後的事情了。相關的前幾個世代感受到的只有家中收入在養孩子的這十幾年內狂降的殘酷事實......
另外就是分配問題,俄國的革命嚇壞了統治階級促其讓步加上西歐的工人運動、中左翼政黨的不懈鬥爭,建立了福利制度和累進稅制度。這樣,消費和生産的鴻溝不再是那麽大,貧富差距就縮小了。 最後是社會和公司的技術和管理工作日趨複雜使專業人員的地位和收入大升,資本家地位相對下降,社會更趨流動性。
不過這邊還要提到一點,那就是歐洲一個很重要處理人口過剩問題,不只是上面說的那麼簡單而已,實際上,歐洲一方面在中世紀晚期的農業革命大大提升了人口基數,而工業化與都市化,會造成很多無業遊民在遊蕩,這些人一部份是因為原先工作被機器取代,二方面就是他們原先的生活地區找不到存活的地方,湧入城市來尋找謀生的可能性,這也會造成社會動蕩。
最終的結果歐州出現幾個結局,歐陸方面,歐陸上機器代替人力的過程除了因為對小手工業者的保護相對慢了許多年之外,最終還產生的法國大革命,除了砍掉一整個王室的腦袋之外,後續還餘波蕩樣了二十餘年,在持續的戰爭下,最後促成了大量徵兵模式,除了提供了大量就業之外,還產生了全民皆兵的總體戰思想,最終在拿破崙讓超過八十萬以上的青壯人口在冬將軍與泥將軍的威力底下,永遠的躺進歐俄大平原做為結局。
第二的方式在英國形成,除了英國資本家積極地在人力抗拒機器壓力之下完成了機器取代人力的過程之外,還有就是把人口大量的送往外地,鼓勵人民往海外發展,再者就是把所有無業遊民通通丟入軍隊(基本上是送入海軍),如果常讀近代的英國小說,應該都會聽過大名鼎鼎的皇家海軍抓兵隊,當然,這種名氣是惡名昭彰,通常是怎樣呢? 一個年輕人,因為在小酒吧喝晚了,在路上走,突然一昏,失去知覺,接著隔天發現自己被水潑醒,面前站著一個拿鞭子的軍官,告知你:"歡迎加入大不列顛皇家海軍",然後,你人已經在大西洋不知何處了......這些士兵被嚴革體罰、恐怖所管理.....反正在海上你也沒處跑。
再來,資本家發現一種方法,那就是,占領某處土地,讓該地全部生產特定經濟作物,或生產原料,然後在轉輸到英國,接著部份物品在回銷往被占領的土地,也就是殖民地,一方面,利用殖民地消化人口,二方面透過此種方式生產原料,也因此,原本在殖民母國的社經地位較高的歐洲人,不見得必須遠渡重洋來到他們的海外殖民地,實際上遠赴他鄉的主體絕大多數都是其中下階層或尋求機會的冒險家。所以說,在1789-1848年英國所面的社會環境問題不可不謂嚴峻,不過他透過此種方式,成功的緩慢的往機器代替人力的方向前進,而歐洲各國在經過法國革命的大震撼之後也紛紛效法。
不過,說到這個問題,歐陸從古代就有一個糧食-產品貿易網,首先在地中海,然後在波羅的海到北海也有一個,這些提供了一個糧食穩定的基礎,歷史上大部份的殖民地,都是被迫的形成單一作物、單一經濟的狀況,一方面可以擴大生產面積,二方面讓殖民母國可以更有效的控制殖民地,因為母國是殖民地一個糧食作物運進的管道,把殖民者趕走了,再度生產糧食作物至少一年,再絕大多數的海島殖民地更是明顯,因為整島都重同一種經濟作物,少數例外只有英國在印度,因為印度太大了,要先養活印度人....,再者是半島東南亞,不過單一作物還是很明顯,如果可能的話,殖民者都會這樣作;另外還有一個特例,那就是日本,日本所有的殖民地基本上都不走向單一作物,理由很簡單,日本地挾人綢,他們也不是不想這麼做,而是沒法做,本土糧價飛漲,最後只好,再度種地,譬如台灣,喊出"農業台灣,工業日本",原本種蔗糖改成種稻.....
以天朝而言,宋元經濟發達到大量使用紙鈔,結果造成嚴重通貨膨脹與貧富不均,通貨膨脹率到最後以百分之幾萬甚至幾千萬在算,雖然說,雖然南宋在北宋失敗經驗基礎下,官方開始注意立法與防偽的重要性,也瞭解到發行紙幣需要有本錢而不能濫印等金融知識,最後在蒙古人的龐大壓力之下,會子作為宋朝法定貨幣的地位瓦解,會價一瀉千里,貶到了兩百文會連一雙草鞋都買不起的窘況。仍然還是徹底的全面崩盤了。不過即使如此,還是要面對機器代替人力以及貧富差距的問題,再加上都市人口過剩,這種狀況最慘的當然是貧民,最後就是蜂起的抗爭,乃至會因為發生自然災害而發生更大的崩盤,代表性例子有明末的流寇。
另外,"商業/金融業活動繁盛""代表著,低階商人是大部分高階貴族的債權人"現象,可見於16世紀歐洲開始突破中古秩序走向混亂的時候,還有春秋戰國以至漢武帝為止的中國。而重點是,碰到類似的社會現象時,歐洲與日本都出現了"中產階級",有別於平民與貴族的第三階級。這個第三階級帶來的社會革命衝力,在歐洲是直到1848年革命失敗後才逐漸止歇,讓位給後來的民族主義與社會主義。實際上在1816年時,英國政府甚至一度打算徹底取消工業革命與商業革命成果,只是因為拿破崙戰爭這1/4世紀的借款下來,導致英國政府發現,他敢這樣做英國的金融會在一週內徹底崩潰,他們自己第二天的麵粉都買不到等著挨餓,最後只好對商人投降,從此從商人為國家服務的時代,變成國家為商人服務的時代,為了商人利益,國家派兵擴張遠征......不過,當中產階級興起,國家放權給中產階級(近代主要是為了對抗貴族),然後更促成他們的出現,而很多原先政府的功能,可以包給中產階級去做,一方面可以減低政府開銷,二方面可以促進社會流動,但是這樣子表示政府必須把權力先放出去...,但是如果不包出去,你必須確保有地方可以大量吞掉你的產品,擴大稅收,確保有大量的政府收入還支付開銷,以維持政府運作,如果不行,就會像歐豬各國跟美國一樣..發生財政懸崖現像。
所以,現代化產生,你還要確保旁邊有一批國家,能跟你與時俱進,現代化的產生,保羅甘迺迪在霸權興衰裡題到了分立國家無法管控富有營利觀念之人士之流動,而一個統一的國家而言,相對會壓抑這些人士的活動力(因為實質上中產階級往往是反動人口.....),多元與競爭一向是最能鼓勵創新奮鬥之環境,從十四世紀文藝復興的義大利城邦、十五世紀地理大發現的競爭、乃至於後來十五、十六世紀後歐陸形成王朝國家間的鬥爭、十六世紀新舊教國家的鬥爭至十七、十八世紀開明專*制*時期,然後帶著種種條前進入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前期,競爭的主體從封建諸候漸漸整合成為國家與國家間的對抗,並且呈現資本主義發展一個重要特色,這一方面會促成技術成長,也會照成人材跟技術轉移,對一個國家現代化國家而言,這會同時產生一種廣大的平台,也就是消費人口(有生產,沒人買的起也沒用...),如果沒有這些國家互相競爭,一方面消化多餘人口,二方面,國家會走向強力控制以維持穩定,而非資本主義跟用機器代替勞動力的工業革命....
呵呵,建议楼主先把前几个主题收尾。 本帖最后由 春田一九零三 于 2013-1-9 13:35 编辑
幾個疑問:
1、如果穿越工業化首先出現在農業方面,會如何?
2、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必然導致先進國對周邊落后國的侵略,通過侵略帶動周邊國的工業化,是否可行?
3、殖民地政策很大一方面是基于小部分人口統治大基數人口而言,反之一個人口基數龐大的國家率先實現了工業化,那么它是否會沿用殖民地政策呢? 你的問題很好,不過,首先,我不懂你的工業化出現在農業方面是指什麼? 工業是工業,農業是農業,這是兩種不同的東西,當然,如果是指機械化農業的話,有下面的回應。
農業是種很難搞的產業,這包含了細緻的地形、氣候、還有各種諸多的問題,譬如說人口因素,靠天吃飯絕對不是隨口說說的,就算現代,老天不作美,一樣也是慘稀稀;農業的擴大會照成人口增加沒錯,但是在十九世紀前,如馬爾薩斯一類的,對人類增長的速度,比之農業的發展,是呈現悲觀性的,原因無他,因為速度很慢很慢...
支持現代化農業那些基礎,包括了化肥、機械化農具,都是在後來才有的工業化基礎下產生的,其他像是育種之類的品種改良,跟水路系統、灌概系統,都是要花很多財力跟人力去做的,天朝應付人口增加的方法基本上就是利用農業技術改良,可是速度很慢,因為育種是要花很長時間的,而引進外來種要靠機緣,中國南方的稻作區算是世界上單一土地利用率最高地區,養活了大量的人口,但是他是密集性產業,需要人力去作長時間的照料,至於能夠像今日美國如玉米帶、小麥帶那種粗放式的機械化農業,除了地型、氣候因素之外,很抱歉,先發明自動化農業機具吧...(要不然美國南北戰爭怎樣會打起來..
2. 透過侵略的例子有兩個,一個叫做古代中國對週邊國家,另外一個是近代帝國主義對殖民地,兩者結局都是悲劇性的.....,文明套裝安置的產生會導致自我的遲滯,歐陸現代化的動力一個原因之一,正是從百年戰爭以後,從意大利戰爭開始,直到拿破倫戰爭,長達數世紀的多國較勁,長期的軍備與國力競爭,帶動各國君主求才若渴,並且勇於做大伏度的改革,因為變動十分劇烈,很多思想同時也是在時代產生的,正因為競爭,所以哥倫布才會航向新大陸,正因為多國競爭,所以各國逐漸走向完整的中央國家體制,正因為多國競爭,所以商人才會在國內活耀,要有旗鼓相當的國力競爭,發展才是完整的,由侵略所導致的現代化往往是不完整的,因為,通常侵略者的措施是按照自己需求來搞,不大可能會做完善的發展,事後這些國家都有各方面的問題,只有少部份國家能夠獨立解決,而通常都要花很長的時間自我改善。
只要稍為閱讀一下第三世界國家在獨立之後的跌跌撞撞的發展過程,就很容易懂的這個道理。
另外,實際上文明是善忘的,在沒有契機之下,很多東西會自己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之中不再回頭,現代因為資訊相當發達,讓我們認為文明似乎是強而有力的,但是實質上,隨著各種變化,到回蠻荒也不是沒有可能的,典型的例子在北美州跟非州都有產生過,一但溫床不在,很多東西都會自我停滯下來,中國近代的航海技術就是一例。
3. 有個馬上可以回答你的例子:美國,殖民不是為了統治,或攫起政治利益,那已經是19世紀乃至20世紀的狀況了,那時工業化已經發展一段時間了,我上文有提過,殖民有很多原因,歐州一開始跟古代希臘殖民海外,最早是為了消化過剩人口,而不是統治,這過剩人口不代表該國人口很多,而在於該國人口超過該地的承受力,工業化的基本之一,就是利用機器去替代人力,有上文應該提過,那會照成大量失業,當國家無法承受這些無業人口時,要嘛,你就把他們送出去,要嘛,就是無業人口把政府幹掉。
帝國主義有兩個階段,早期跟晚期,但是,核心價值實際上就是獲取原料,上面我講的只是附帶的,最早,殖民地就是為了獲取原料而存在,譬如說歐州人往美州或東南亞跑,就是為了香料,再者,就是為了作貿易,譬如說荷蘭跟中國的貿易,省掉層層轉手;殖民母國在殖民地,是透過當地人民跟土地,吸取大量的原料,包括礦產、經濟作物,乃至農作物,殖民經濟在殖民地種什麼? 橡膠、咖啡、蔗糖、香蕉等等,另外還有獲取如金礦、煤、鐵、稀有金屬,或是糧食作物,譬如說北美十三州很長一段時間都生產糧食作物給英國。
你向其他國家買原料要關稅,還有各式各樣的限制,搞不好還對你禁運,但是你占一塊地,逼當地人送低成本的原料過來,你生產附加價值高的的產品,首先先賺一筆,外銷內銷有剩餘,在回賣給殖民地的人,又可再賺不知道第幾筆,這就是殖民....
至於天朝,你認為一個在黃河畔的部落群體發展到人口遍及半個歐亞大陸,占世界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口的巨大民族是個偶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