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文化綴拾集
這篇是我一篇相當老的帖字,茲貼過來與大家分享。最近,本人常在這邊出現,我相信其他人也有過在其他地方看過我的經驗,我個人喜歡看有關於歷史方面的書,實際上,我相當喜歡交流史,與互動,而這幾年斷斷續續,重新開始讀了不少哲學、思想還有宗教、文化的東西,在加上最近的反省,想說整理個思路出來,本篇可能以碎碎念居多,大體上是我這幾年的雜感跟反思,與諸君共享之。
有人說哲學是各門學術的祖宗,我們就從這邊先來談,今天講當代思潮,我們所稱的所有當代思潮,都來自於西方,不管是尼彩這個異端古典學者,還是存在主義或是後現代主義,甚至是你今天在路上看到的高樓房屋及集合式住宅,主要都是來自於西方,是跨國際沒錯,但是,主要整體還是整個西方思潮,這些思潮的產生,背後都跟西方當時的主流文化有關,從原典中,如尼彩的悲劇的誕生,沙特的存在主義,海德格、高達美的詮釋學、德西達後現代主義等作品,都可以看到他們跟昔日的西方哲學家對話,就算是薩依德的東方主義,也是針對西方主流思想所提出的反對.......
當然,這不是個特例,而是現代特有的文化現象,對於現代化而言,昔日現代化就等於是西化,就算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其實也是朝向西化而努力,所以台灣間接的透過日本接受西方思想,很多地區也是有同樣的情況;誠如安樂哲(Roger T. Ames)在其書中所說,光哲學這個領域,今天在台北、東京、漢城、北京、德里等地,還是在波士頓、牛津、法蘭克福或是巴黎,提到哲學就是所謂的西方哲學為主,漢學家雖然有人專精研究中國哲學,但是他們並非是在哲學系,而是在"亞州研究"或類似的相關科系...,同樣的,對大部份的亞洲哲學系的學生來講,研究柏拉圖,英國哲學家懷德海曾說:"全部的西方哲學史不過是給柏拉圖做註腳",至於研究荀子,讀完除了掌握初淺的唯物論還有什麼?這就是東亞文化的悲哀....,美國的實用主義哲學家威廉。詹姆士說:"對我們美國人來說,聆聽歐州人的訓導似乎習以為常。",而同樣的,對亞洲人來說,尤其是十九世紀以來的東亞地區,聆聽西方人的文化,吸收該文化為我們習以為常的現像,至於本地文化呢?
會照成這種現像,原因其實很簡單,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看。
首先,絕大部份今日的學科理論,都是來自西方,科學暫且不論,人文社會學科的理論幾乎都來自西方,而這些理論這些理論正源自我前段所說的當代思潮,要理解當代思潮,就不得不題所謂的現代哲學,而提到現代哲學,除了羅素、維恩斯坦的分析哲學之外,就是歐陸哲學,想要知道他們在說什麼,那麼就要提到馬克思,不管是反對或贊同他的;想要了解馬克斯,就要理解黑格爾跟其後的學派,想要了解黑格爾,就要去知道康德在講什麼,想要知道康德說什麼,就一定要去理解啟蒙時代哲學家的爭論,要知道休模、貝克利、洛克、萊布尼茲、史賓諾沙、笛卡爾等人在說什麼,想要知道這些人的爭論的來源,那就要提到經院學派,如奧坎、司各特、阿奎納,要知道這些人的說法,你就要理解早期教父哲學與亞理斯多德,要知道亞理斯多德跟早期教父哲學,那你就要知道伯拉圖在講什麼,我們對蘇格拉底的想法,主要就是透過伯拉圖,要理解蘇格拉底與伯拉圖,你就要知道智者學派跟早期的如米利都學派的人們,還有畢達哥拉斯學派在談什麼,於是,我們又回到希臘這邊來。誠如懷德海所說:"全部的西方哲學史不過是給柏拉圖做註腳"
如今中國,幾乎已是歐美各種新理論的試驗場,用這些理論討論現代中國的形成,現代思想的興起,現代世界中的中國處境,很時髦很吸引人,不過,有時候是在抽像理論上的邏輯演繹,既與歷史環境無關,又缺乏史料支持。用來自西方學院的一些時髦詞語,又填上一些似乎有關中國的空洞話題,所以,讀者會認為他們,既能夠跟國際接軌,又能夠談中國問題,而且他們在政治和思想的論題裡,能夠提供來自最「前沿」的學術性資源,但是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子嗎?現代被我們稱作中國與繼受這個文化的地區,以及所謂的中國文化與社會還有民族的深層潛意識,都不跟西方一樣,不求甚解的削足適履,真的能合適嗎?
至於另外一個原因,我先藏在下文中,留待讀者自行去解讀吧。
再來,我們透過歷史的角度來講,回顧以往經驗,我們讀的世界史就是類似房龍那種標準的西方世界史...,這種就是等於無視於其它文化的存在,對台灣而言,這種狀況是要省思的,因為台灣僅是個島,這塊土地上與週遭息息相關,台灣自己,以及台灣身處這個東亞海域與其他地區,歷史上整個的互動情形呢?我們到底給學生們多少東西?對我們來講,或許西方文化與歷史是要有基本認識,但是我們的鄰居呢?,或許有人可以對西方如英國、德、法等(但是對東歐很陌生,如波蘭歷史),或是日本,甚至是韓國的文化有一些瞭解,但是,與台灣相當近的菲律賓、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呢?同屬亞州的阿拉伯世界呢?
同樣都是我們近鄰,我們對這些國家瞭解多少? 譬如說,越南曾被中國統治過一千多年,越南中部原先是叫占婆,它是由講南島語系的占人建立的國家;又或是,印尼是今日最大的伊斯蘭教國家,又或是泰國最南邊領土原本是馬來人的國家,這造成了今日所謂的泰南三府問題,而這些國家的習俗呢?文化呢?宗教?歷史?
再者,強權真的對文化沒有影響嗎? 那我們今天所謂的外文系讀什麼? 英文與英美文學史,國小現在要加讀什麼?英文;國中外文讀什麼? 英文,在這過程中,無型的,這個文化就進入我們的世界中,造成這個現像的不就是因為從十九世紀開始到今日,講英文的國家為世界強權的原因,台灣滿街書店的美日語不也是這樣子嗎?另外,外國人對中國人的評價,確時跟中國衰弱有關,比較十八世紀與十九世紀的文獻就可以看出差別。不過,話又說回來,強權推廣文化確實有優勢,但是弱國未必要蓋括接受,有心的話,自我文化還是可以保存的。
有人可能會提出來,某些東西應該是普世性的,我雖然相信有普世價值存在,但是即使有普世價值存在,仍然還有在地差異,不然,為何台灣不接受陪審團制度?我們的教育制度全照搬西方就OK,就不會有升學主義的問題?
即使是西方,德國有德國的文化,法國有法國的文化,不僅只是語言、飲食,另外還有價值觀,即便是同一文化當中,仍還有個體差異存在,就大範圍來講,毫無疑問的,在整個東亞地區,我們共享某種層面的價值觀,而如果擴大到世界,世界不同的人群同樣的跟我們有著相類的價值觀,這就是一般所謂的"普世價值";但是,如果縮小而言,台灣、中國、韓國、日本等地,仍還有不同價值觀存在,就如同我們雖然長的類似,但是還是可以從人群中發現對方是日本人、台灣人、中國人、韓國人一樣,為何可以區分出二者的不同,因為我們生長的環境、背景的整體文化大不相同,我們經由"濡化"或是社會學講說的"社會化"習得了一種代代相傳的傳統與風俗,這種東西包含了工具、裝備、器具、服裝、裝飾、風俗習慣、制度、信念、儀式、遊戲、藝術作品、語言等等所構成。
當然,毫無疑問的,文化會變遷的,由其是由物質所衍生出來的文化現像,如手機、網路所帶來的新風貌,及當兩種文化交匯時所產生的變遷與交流,但是,我們一定要對另一種文化照單全收嗎?這點我是持否定的態度,如果說,普世價值那麼簡單就可以取得共識的話,那麼世界上還需要什麼黨派與宗教?如果說,所有東西都放在科學下檢視,那麼宗教有什麼存在的價值,我們只需要心理師不就好了,世界上做啥要辦那麼多實驗學校或宗教學校。
就算要學西方,都還要顧慮到所謂的西方,也就是西歐、北美等地,都還有相當的文化差異性,舉例而言拿自由主義來講,在美國與歐洲,自由主義指涉不同,在美國,所謂的自由主義者代表,商業進行大量的管制、實行福利國家政策、支持對種族與信仰的寬容,支持多元文化政策,並支持平等權利法,而在歐洲,自由主義者多半是指政治光譜在保守主義及基督教民主派與社會民主主義之間,且比較偏保守主義那頭,這也代表的,我們所稱的西方文化,其實同時包含很多面向,John O,Malley有本小書,叫做西方四文化,他西方構成的現代文化,分成四個不同的歷史傳統,而無疑的,這些傳統都包涵豐富的內涵,西方文化所有的復雜性,超乎一般想像,不是一個"西方"這樣的空洞名詞就可以代替的。
再來談一個叫做文化財的東西,不只是歷史,其實對於一個文化來講,很多東西都可以借由不同的包裝,出現在人們面前,而對同一個文化來講,有重疊處是正常的。在各方面來說,日、韓是作的比我們好,日本雖然在明治以後逐漸的西化,但是,它們還是很保護己身的文化遺產,在這點上,我覺得台灣做的不夠好,這是我們一個缺憾之一,中國又更不用講了。
文化是軟實力的一環,但是,至少外國的一般大眾要會去主動研究,或想要去獲取你的文化內容與內涵,才算是軟實力強...,如台灣所謂的哈日、哈韓族,外國一些喜歡日本文化的人....
文化資產不在於我們要食古不化,或是排斥或自大,而是要將自身文化,吸取自家古代的東西,加以轉化,然後試圖的與其它文化對話,這才是建康的心態;我在前面有講以建築來說,古典時代的科林欣、陶立克等柱式、洛可可風格的裝飾,哥德特色的彩窗,也一再的被當代人借用,別說是西方,在台灣的路上,一些新蓋的大樓你也可以看到....這不就是西方文化在台灣的一種展現。
說到這裡,離題論點其他的東西,我以前對漢服的推廣,有些小回應,有人認為漢服是消失的歷史服裝,為何要推俇,當然,我不是說漢服就不是"歷史服裝",沒錯,它的確是存在歷史上的服裝,但是,我這篇的主要發之原因在於說,我希望大家用"民族服裝"的角度來看它,因為它是一個民族曾經擁有的"審美觀",如果單純只用"歷史服裝"來看,那這些服裝只是一些文化史片段被研究的客體而已,是昔去人的服裝,跟我們沒有太大關系,而如果把它當作"民族服裝"來看,它對我們而言就是一種"文化資產",以文化保存的角度而言,這種東西是值得保存及研究的,而其元素是可以被改良及更新的,就如同當代和服一樣,簡便的浴衣漸漸取代其它種較正式和服,成為日本人生活一部份,也是當代人對日本印象,而外國對如洛可可或巴洛克服裝,也常常借用其意像及元素,如果單單只是"歷史"那它只是過去的一部份,而稱它為"民族服裝",是希望當代人能夠在昔日基礎上,不改變其基本特色,加以改良,這樣漢服才有存活下去的機會,而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恢復原始,這叫歷史研究,另外,我也希望大家能從我介紹的歷史服裝中,大家能找到靈感,產生新的idea,不管是用於漢服,或是當代新服飾上,都是很好的。
對於西方文化,拿印度佛教東傳來講,原則上,印度佛教東傳經過了將數百多年的譯經運動,跟格義、談論佛教,最後出現的產物就是在隋唐時期出現的天台、華嚴、禪宗三者,這三種就是所謂的中國佛教,印度自東傳以來,其思想內涵不斷的被內化詮釋,最後轉化成跟原先印度佛教截然不同的中國佛教,雖然以大處論,中國佛教的最終關懷的核心仍然是與原始佛教相若,但是跟印度佛教原先的思想內容已經有一大段距離了,也就是說,中國文化內化了印度傳來的佛教之後,產生了新的東西,他就是中國風貌的佛教,其中尤以禪宗為最,甚至影響到了宋代的理學運動,然後呢,現下這些已經是我們文化的一部份了。
其實,我不認為西方文化強勢就一定要對抗怎樣,而是如何在現代文化整體的潮流下,深掘自我文化意象,真正的多元文化風貌應該是"和而不同",而非整齊劃一的看齊,每種文化都有其自身會產生的問題,如,我前面提到的升學主義.......,每個文化的不同,身處在這文化中的人遇到的問題也不同,我們不僅僅只是考察西方模版,也要透過其它文化,反思自身。
回頭來講,100多年來,中國的學者對自己文化的陰暗面,進行的嚴厲的批判,五四的旗手們,胡適、陳獨秀、魯迅還有許許多多的學者,都對此深掘開砲,然後呢?全盤西化嗎?放棄自我傳統嗎?說實在話,要避免文化傳程中的"濡化"只有一種方法,就是像澳洲政府對待"被偷走的一代"一樣的方法,那就是從現在開始把"所有"在台灣出生的小孩都丟到外國去給外國人扶養,我說所有就是全部之意,這樣數代後中國文化自然會消失,但是你認為可能嗎?
我相信每一個文化群體都要面對族群、語言、性別、地域、階級、年齡和宗教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每一個文化群體都有著不同的理解,一個顯著的例子,身處東亞文化世界"如台灣"在面對宗教這個議題來說,就跟身處天啟宗教世界的群體所有的程度及敏感度就完全不同,在語言上,加拿大如果不處理"法語"與"英語"的關系它將會另外一種樣子,我們在台灣對墮胎的議題並非是廣泛的爭論,但是美國,婦女有沒有選擇生小孩的權力,在美國可是數度在大法官及全民注目下的激烈爭執(某個時段,某些州墮胎算一級謀殺),這也就是人生處的生活環境、權力結構、人際關系,乃至於對個人生命的理解都有所不同,而這背後就是文化。
而文化本身也是一種復雜問題,當就族群來說,這世界上大部份的民族是很難以界定的;民族是一種想像的共同體";可以說,決大部份的民族界定是很模糊的,或則說,一種文化群體,拿巴基斯坦與印度來講,同屬印度平原部份,印度講的北印度語(Hindi),與巴基斯坦的烏爾都語跟本就是一樣的語言,只是書寫方式不同,烏爾都語用阿拉伯文,印度語用天城體;同樣的馬來西亞與印尼,官方語言都是馬來語,可是,印尼在書寫上稱自己的語言是 "印尼語";前南斯拉夫所屬的塞爾維亞與克羅埃西亞,在外人看來語言跟本無差別,而習俗也差不多(唯一的差別在於宗教信仰,克羅埃西亞人信羅馬公教,塞爾維亞人大都信東正教);反過來講,中國的南方方言與北方官話的差別,可能比葡萄牙語與斯拉夫語差別還大,可是它是同一種語言,與同一個民族;盧安達屠殺中的胡圖人與圖西人,按文化觀點來看,也是幾乎一樣的;其實可以反思,今日所謂的民族自決,到底是對還是不對?民族與民族的差別是哪邊?到底界限在哪邊?從這點來看,就可以知道各種理論與文化、社會互動的復雜性。
確實,中國接受西方的啟蒙心態,而這啟蒙心態近來西方有作過反思,這種人文精神是反宗教、征服自然的,突出人類中心主義。物質性的東西比精神性更重要,實用性的東西比無用的東西更重要。另外,還接受了"科學"的影響,這理的科學不是一般我們理解的科學,而是另外一種,那是十九世紀末以來,西方出現的一種思潮,就是要把史學、哲學、文學等人文社會學科變成一種"科學",拿史學來說也就是所謂的科學的史學,二十世紀的西方史學流派多不勝數,但有勢力的流派都是企圖從不同的角度與層面把史學化為"科學",這種潮流在美國五、六O年代登峰極,"科學的史學"的這種方法與態度,隨後造成人們的懷疑,八零年代以來,人們開始對這種看法冷淡。但是即使如此,追求各式各樣的科學化還是主流。
同一時期的科學與文學也就同樣的現象,如分析哲學的初現,分析哲學主要就是要做出"科學的哲學",薊因有句名句"哲學只要以科學為對像便夠了",雖然這句話受到不少同行的詬病,但是這種科學化傾向,也一直到八零年代左右才停止。
文學研究也有同意樣的狀況,在新批評之前,是透過歷史語言學來研究文學,新批評又嫌歷史語言學的方法不夠專門化,所以他們主張直接以作品為對像,把歷史背景與作者推到邊緣處,甚至提出對於文本,作者以死的理念。這種把作者與背景推出文本外的做法,就是為了讓文本變成一種客觀的存在,做為研究者直接觀察與分析的現像,這種作法也是一種科學化的傾向,在新批評之後,就是有名的解構運動,此運動最後擴大到人文、社會科學領域。
這種一切都科學化的做法,最後形成了一種扭曲的科學主義,進而形成一種心態,這種心態,導致整個人文社會體系邊緣化,甚至促成了所謂科學至上主義,不可否認的,在現代世界中,上述對我們影響及人類創造發展是個巨大的動力存在,且創造的許許多多的價值領域,包括今日所稱的普世價值。中國文化在近代影響上有著畸型的成長,從1840年開始,到1979年,中國對自身文化及歷史的記億與看法數變,造成了所謂的中國文化的"集體健忘症",也正因此,當代人對自身文化內涵不去接觸也不想瞭解,台灣狀況也是類似,這些有些是基於政治、意識型態、族群等因素,某種角度而言,這是不建康的。
但是,文化消失了嗎?不,文化仍然存在,文化的陰影就存留在你我的生命之中,在生命的每一環節、日常生活,乃至於法律中,因為只要是文明群體就有文化的存在,我們所需要做的是對中華民族自身文化傳統內部的資源做重新認識,重新審視自身的精神資源,因為此種精神資源,原先就停留在我們文化當中,理解自己不僅僅只有批判而已,而光是批判而不去瞭解,等同於把眼睛蒙起來拿著槍掃射,因為跟本不知道他們批判的內涵為何,以及為什麼要這樣講,高等教育出來的知識份子確實要不僅只有政治批判精神,還有社會、文化批判精神,這些是我們自我反省的重點,批判也要對文化有建設性,我們要做的是導正且發展文化。
再者,我所說的"深掘文化意象"必需要從理解自身文化做起,如果不先理解且關心自身文化,什麼文化產業都是空談,很不巧的是,在華人世界中,這種意識實在是很薄弱,很多人對自身文化從未有興趣,或則是認為有必要去理解或是去關心,正因為不關心跟不去理解,才想不到哪些東西可以拿出來運用,這也就是我不斷的不斷的重復提起的東西,即便是傳統宗教中,乩童這個角色,深入去理解也可以探得很多文化意象的。
雖然二戰後,科技、傳播、貿易、金融、娛樂、旅遊、移民等,這些在二戰後對人類社群有所影響的潮流,似乎會讓我們認為,世界改變了,現代人生活似乎是由那些與歷史文化傳統無涉的全球化因素所構成,但是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可以發現,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同時有全球化跟本土化傾向,正式因為全球化傾向,促成了本土化更強烈的意識。
文化的發展有賴於教育,唯有透過教育所教出來的知識人,對自身文化及當代文明還有不同地域的人們做對話,文化才有脫穎而出的可能性,但是,我還是要說,前題是要先瞭解自己的文化。
另外,我不認為全盤接受西方,或是透過西方排擠什麼,這種心態上是不健康的,我說,在怎麼樣引進,這些東西都會在地化,唯有透過當地人自覺,才會逐漸的有所展獲,西方的東西也不見得我們能適用,不可否認,普世價值確實是一個基準,但是,很多東西是西方基於西方文化發展出來的,他根植於他們的歷史與文化背景,脫離這個背景而引進,我們還是得把他在地化,否則就跟沒有引進是一樣的道理...........
講白一點,雙方對等的才較交流,研究儒家,如果不從原典著手,收集一堆資料,確倫語、孟子等儒家經典,完全沒有看過,這叫什麼研究,批評也是一樣,我們在看文化問題,不是隨著西方議題起舞,而是要參照之後走出自己的路,拿識字來說,外國的實驗在多,他對台灣的參考價值有限,這點就是是要注意到的,因為同樣是認字,漢字是表意文字跟拼音文字,有著相當大的差別。
另外談點東西,學術,尤其是人文學者,基本上一個西方學者,在做人文研究,基本要掌握的就是英、法、德三種語言,這是西方世界基礎的"學術語言",如果要研究西方哲學,老實講不懂希臘文跟拉丁文,很難說是一流的學者,甚至連進圈子都有問題,同樣的,研究聖經,不會希伯來文跟聖經希臘語,實在很難說是專家,因為翻譯是很全面精準的傳達原著的意思的,而哲學更是如此,如果要研究佛教,除了上面三者還要掌握梵文與巴利文,如果要研究擴及東亞佛教,還要在加上漢語、日語及藏文,這算算總共有八種語言,就算不是精通,至少略懂,才能寫出像樣的東西出來.............
陳寅恪大師有句話:"群趨東鄰受國史,神州士夫羞欲死。",民初,傅斯年先生在創立中央研究院時,就發下宏願,"要讓科學的東方正統"回到中國來,這時代前後的那批學者,王國維、陳寅恪、陳垣、李濟、趙元任、李方桂、胡適、董作賓、顧頡剛、馮友蘭、湯用彤,哪個不是後來在中國學術界,以及國際影響上,十分巨大的學者,而今日的我們呢?
這幾年,我常遇到對本國民族文化很有興趣的人,但是我甚懷疑,那真的是一種真實的興趣嗎? 很多人自認捍衛文化,但實際上呢?誠如我在之前所說的,什麼都不做國家、民族或文化的歷史話語權會回到我們這頭來嗎? 自認喜愛本國文化的人,真的有紮實的去理解自身文化嗎?
期望大家一方面能"要讓科學的東方正統"回到中國來,另一方面能共同營造"人文理性的中國",與大家共勉之。
嗯,所谓“言必谈希腊” 再來談一個叫做文化財的東西,不只是歷史,其實對於一個文化來講,很多東西都可以借由不同的包裝,出現在人們面前,而對同一個文化來講,有重疊處是正常的。在各方面來說,日、韓是作的比我們好,日本雖然在明治以後逐漸的西化,但是,它們還是很保護己身的文化遺產,在這點上,我覺得台灣做的不夠好,這是我們一個缺憾之一,中國又更不用講了。
sigh········· 虽然楼主谦称此文是浅谈,但通过阅读,会发现楼主不仅有广博的涉猎,而且在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读罢自觉收益匪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