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飞机不会如期完成 成功机会小
本帖最后由 weiliqiang 于 2013-7-9 17:54 编辑本帖转自网易
2013年7月8日,《航空周刊》发表Stanley Chao关于国产客机C919的评论文章,称中国商飞缺乏制造商用飞机的经验,工作大量外包,C919如期完成难以期待,获得成功的机会很小,西方供应商必将失望。
许多西方航空业高管以令人惊讶的乐观,穿梭在总部设在上海的中国商飞(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他们中绝大多数人还未能挣到一角硬币,但仍然将飞机引擎源源不断地送入中国,投资数百万美元与中国航空制造企业建立联合公司,孜孜不倦地教中国人从零开始学习如何建造飞机,希望能在未来分得一杯羹。
中国商飞正在研发的中程客机获得成功的机会很小,从设计到制造每个环节都令人怀疑。首先,研发C919的工程师、中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均无商用飞机从业经验。其次,C919几乎外包出去所有的一切:部件、系统、子系统甚至测试。
中国商飞的工程师非常犀利。其中一些人拥有喷气式战斗机制造经验。其余一些人此前在航空院校和政府实验室工作。他们制造商用飞机所必须的教育水平、能力和勇气无庸置疑。他们对待工作非常严肃并希望令国家骄傲。然而载客的商用飞机与喷气式战斗机完全不同,工程师们缺乏设计、制造和测试商用飞机的经验。建造喷气式战斗机不需要过多考虑维护、运营效率、部件和原料成本、货舱和客舱运量以及总拥有成本。中国现在决定与空客波音竞争,需要从头开始建立全套商用飞机相关规范。
此外,次级承包商能否及时通过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认证还是未知之数,而中国商飞现在拥有数十个这样的供应商,这项工作能否在2015年C919首飞之前完成形势并不明朗。在2012年年中,商飞的工程师还在不停地问最基本的问题:你能帮助我们设计师一套系统测试规范么?波音和空客是怎么做的?要让这项系统通过FAA认证需要哪些文件?这一切令人诧异,原定的首飞日期是2014年,离首飞已不足两年了。
更令人不安的是商飞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没有兴趣吃透技术细节问题。他们更想要的是答案本身。来自于最顶层的压力,将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外包给西方公司,工程师们没有时间去搞懂“为什么”。
外包工作本身并无错。波音从事飞机制造将近100年,不断地从错误中学习收获。商飞,于2008年成 立,全新的雇员、全新的管理层还有全新的工厂。他们想要在8年之内完成波音100年的任务。难以想象培养人才、获取知识,并将数百家供应商凝聚为一体,制造出商用飞机而不出现拖延,甚至失败。经验是航空航天业务最核心的必备要素之一。
笔者并非反商飞者,任何一个成立8年的公司,企图将类似波音737的飞机从画图板上变为现实,都适用此评论。航空界同仁对此或有异议,商飞尽可能地将工作外包,无疑收缩了战线,缩短了研制周期。实际上,中国人已经买来、偷来或从合资企业里借来了先进技术,造出了高速列车、超级计算机和其它技术装备,商用飞机为什么不能呢?
中国商飞联合波音或空客在中国飞机制造或许是个好主意。大众的汽车,思科的通讯设备和庞巴迪的高速铁路。通过合资企业中国人学习并复制了最好的技术和产品。但中国商飞不适用上述情况,它与波音或空客地位并不对待,在孤岛上独自蹒跚思考。
过去20年中国工业现代化程度空前提高,现在正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二十年,将成为第一大经济体。考虑到商飞缺乏设计、制造、认证商用飞机的经验,再加上保守僵化的管理体制,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登上C919,飞往成都或上海,有生之年难以期待。
拭目以待。 这没治,现在技术确实不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