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以洪承畴为荣?
陶世龙 偶然发现,开清重臣洪承畴学术研讨会由南安市政协主办,福建省名人研究 会、泉州市泉州历史研究会、泉州市洪承畴学术研究会协办,南安市英都镇人民 政府承办,于2005年11月16日在南安市召开。来自北京、东北、福州、厦门、泉 州、漳州等地近8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大家一致认为:洪承畴在以清代明 封建王朝的更替中,对中华民族的统一,缓和满汉民族矛盾,减少战争损失和生 灵涂炭,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等方面曾作出巨大贡献, 是一位有功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杰出历史人物,必须给予充分肯 定。专家学者还对进一步加强洪承畴的研究提出宝贵建议,如将洪承畴的事迹编 入乡土教材,作为对中学生进行“成才之路”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等。中共南安 市委副书记洪自强作了会议总结。” 这些专家中,《洪承畴传》的作者王宏志和辽宁大学教授李治亭为洪承畴翻 案已有一些时候,出力最多。前来参加开园仪式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原副总编辑王 宏志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前朝的臣民到后朝当官是 很多的,但明朝的官员“降清”后被称为“贰臣”、被认定是“气节”问题这是 不公平的。这主要是一个民族的问题,没有很好地将满族放到中华民族中的一员 来看待。找到一篇李治亭的《再辨洪承畴降清问题》论述甚详。 这就出来几个问题。 一、清(后金)代明是一般的改朝换代吗? 自顾炎武“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 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之说出,一般理 解为“亡国”是指改朝换代,因此“保国”是统治者、贵族们的事情;而“天下 兴亡”则是指关系到整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 展》) 。虽然由于中国古代并无“民族”的概念,但清灭明或元灭宋,不同于 隋唐五代之更迭是显而易见的。 二、明政权确实黑暗腐朽,但作为整体难道清(后金)比明先进?清代明是 使中国社会前进还是倒退? 三、说洪承畴为国家的重新统一有功,但这个国家本是统一的,正是后金政 权的建立使国家分裂,他本是为明政权去实现统一,降清后为清效命也是支持后 金搞分裂。以此为由,无法自圆其说。 四、洪承畴降清,当然是他个人的政治选择。但那时并无“中华民族”的概 念,何来“将满族放到中华民族中的一员来看待”的认识,他又知道什么是历史 潮流。对洪承畴的品质,已有公论,如以洪承畴的一生为“人生教科书”,“政 治教材”,使“做人者、做官者都能从他的人生中学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将能 得到什么结果呢?其实无须这些学者提倡,早就有人在学了,抗日战争中的汉奸, 内部政争中的风派不都是在学么。 对这个会议,尚未找到史学界的反应,倒是在一些论坛上贴出后,不少留言 是对其驳斥,如在凯迪网络,有一留言别具一格,留言说: 袁崇焕、文天祥、陆秀夫们: 在以清代明封建王朝的更替中,没有对中华民族的统一,加剧满汉民族矛盾, 增加战争损失和生灵涂炭,没有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等 方面曾作出巨大贡献,不是有功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杰出历史人 物,必须给予充分否定。 专家学者还对进一步加强袁崇焕、文天祥、陆秀夫们的研究提出宝贵建议, 如将袁崇焕、文天祥、陆秀夫们的事迹剔除出乡土教材,不能作为对中学生进行 “成才之路”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等 但仅仅是这样讽刺或责骂,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需要史学界好好讨论,特别 是可以结合荣辱观的教育,究竟是以出现洪承为荣,学习洪承畴的为人,还是以 出现郑成功、夏完淳为荣?学习郑成功、夏完淳。 据所见,史学界对为洪承畴翻案是有不同意见的,但对这次会议,尚未见到 其他史学家的反应。初次接触这个问题,先说这些,当注意继续观察。 按照专家意见---汪精卫先生同样对中华民族的统一,缓和日华民族矛盾,减少战争损失和生 灵涂炭,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等方面曾作出巨大贡献, 是一位有功于国家,有利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杰出历史人物,必须给予充分肯 定。而且,只要遇到外来入侵,就要本着将入侵者“放到中华民族中的一员来看待”的观点,来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做出贡献 舊時「國家」定義沒有今日那麼清晰,加上各民族的文化仍在發展當中、尚未定形,所以民族之間相互融合還有可能;放在今天,各國自我文化定位已經鞏固下來,大家只會互相指責甚麼文化入侵、甚麼「化」,不會再有以往所謂「融合」、「汲收」各族的詞彙了。 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早已定型。现在的全球化实际上也是融合。不要为名相所惑 同感。我是覺得都在互相影響,但當事人要面子便在矢口承認(像多年的華夷之辯),到後來人眼中方才覺得沒甚麼大不了;只是今天的全球化問題較前複雜而已,懷疑論者及超全球化者都有很多派系。 国家要统一.也要将国家统一的时候也到了.哈哈不知数千年后统一全球的会是哪个国家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