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上的著名战争汇编
本帖最后由 π=3.1415926... 于 2014-2-14 18:29 编辑前言:
远到公元前14世纪,近到抗日战争,本帖摘录世界历史上著名战役。
下载:
[*]Microsoft Office Word 1997~2003: https://yunpan.cn/QpGEHWRaqMy2Q
[*]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7:https://yunpan.cn/QpGXhV3qQzKER
[*]*.txt:https://yunpan.cn/QpGXaLKcxygZv
[*]PPT版本已授权托人制作
其它版本暂无
话说为什么就是添加不了链接(求解决)
---------------------------------
PS:我被论坛的破格式吓怕了。
---------------------------------
正文分割线
====================================
埃及与赫梯的战争(公元前十四世纪)
埃及与赫梯的战争是有和约传世的最古老的战争。
古埃及与赫梯为争夺叙利亚地区的统治权,爆发连年战争,其间曾会战与奥伦特河畔的卡迭石城,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轻敌战败。此后,战争又延续了十余年,至前1280年,埃及利用赫梯国内发生王位争夺的机会,迫使赫梯新王哈图西尔与法老签订和约,才结束战争。
亚述帝国的征服(公元前十世纪至公元前七世纪)
前三千年代末亚述国家形成,先后遭到米坦尼、阿拉美亚等国的侵略和统治,前十世纪后开始强大,随即开始长时期的对外扩张和征服战争。前858年至前824年,那西帕二世和萨玛那萨尔三世征服两河流域北部和叙利亚一带。从前744年开始大规模扩张,先后征服米底、乌拉尔图、巴勒斯坦、腓尼基等国家和地区。前688年,攻陷并摧毁巴比伦城。前671年,亚述王阿萨哈东率军越过西奈半岛侵入埃及,攻克下埃及旧都孟菲斯,前663年再陷底比斯。此后直至前651年,埃及始摆脱亚述的统治。前648年,亚述再克巴比伦城,巴比伦王自焚。前642至前639年,亚述对埃兰发起强大攻势,最后攻入苏萨,将埃兰置为属地。前七世纪后半叶开始,亚述帝国开始衰弱,遭到米提亚人和迦勒底人的轮番进攻。前612年,米提亚和迦勒底的联军攻陷帝国首都尼尼微,前605年卡赫美士战役后,亚述彻底灭亡。
希波战争(公元前492年~公元前449年)
希腊城邦反抗波斯帝国侵略的战争,导火索是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米利都发生的反波斯统治起义。
波斯军队先后三次大举入侵希腊:第一次在前492年,大流士一世遣摩多牛斯率海陆军远征希腊,因陆军在色雷斯境内受阻,海军行至亚陀斯海角遭受风暴,损失惨重,遂无功而返;第二次在前490年,大流士遣达提斯率约十万军队、六百艘战舰横渡爱琴海,先攻占优卑亚岛西岸的埃勒特里亚,然后在雅典北部的马拉松登陆,在此地爆发了马拉松之战,波斯军大败退回;第三次在前480年,薛西斯一世率军五十万、战舰千艘进攻希腊,陆军夺取德摩比利隘口,进占并破坏了雅典城,但海军在绕过苏尼昂海角后,于萨拉米斯湾被雅典打败,仓皇退却,次年,陆军又败于中希腊的布拉。前478年,提洛同盟建立,希腊开始转守为攻,前449年,在塞浦路斯岛的萨拉米斯城附近打败波斯军,迫使波斯签订《卡里阿斯合约》,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04年)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斯巴达和雅典为争夺希腊的霸权而爆发的长年战争,因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而得名。公元前432年,雅典借口伯罗奔尼撒同盟成员科林斯的殖民地波提狄亚隶属于提洛同盟,要求波提狄亚与科林斯断绝关系。于是,在科林斯鼓动下,伯罗奔尼撒同盟要求雅典放弃对提洛同盟的领导权,遭到拒绝,战争爆发。整个战争可分为三个阶段,最终斯巴达获胜,取代雅典而成为希腊诸城邦的霸主。
十年战争(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21年)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第一阶段。从前431年3月,伯罗奔尼撒同盟成员底比斯袭击雅典盟邦布拉底引发战火;5月,斯巴达国王阿基丹姆二世率军入侵阿提卡,战争全面爆发。斯巴达陆军占有优势,而雅典则在海上称雄,因此斯巴达力图从陆路攻占阿提卡,离间提洛同盟各成员国,以包围和孤立雅典,雅典执政官伯利克里则希图用海军袭击伯罗奔尼撒沿海地区,逼斯巴达求和。前427年前后,米蒂利尼等城邦发生反雅典起义;前425年,雅典海军攻占皮洛斯及其附近的斯法克蒂里亚岛,并煽动斯巴达奴隶暴动。两强皆陷入困境。前422年,双方在安姆菲波利斯最后决战,雅典主战派首领克里昂和斯巴达将军伯拉西达均战死。次年签订《尼基阿斯和约》,时休战。
西西里战争(公元前415年~公元前413年)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第二阶段。前415年5月,雅典将军阿尔基比阿德斯、尼基阿斯和拉马科斯率军远征西西里。途中,阿尔基比阿德斯因涉嫌赫尔墨斯神雕像被毁事件,逃亡投奔斯巴达。雅典军虽初有小胜,但不久拉马科斯也阵亡,只好由尼基阿斯一人指挥。在斯巴达和科林斯援军的猛攻下,雅典军于前413年9月全部覆没。雅典损失战船200艘,被俘7000人,从此失去海上优势。
第一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41年)
古罗马于前273年征服意大利半岛后,开始向外扩张,与称霸西地中海的迦太基爆发战争。因为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史称布匿战争。
在一个多世纪中,大规模的战争主要有三次。第一次布匿战争的主战场在西西里岛及其附近海域。前264年,罗马人渡过梅萨纳海峡,击败迦太基军,战领梅萨纳城,继而占领西西里岛大部地区,两年后,攻占迦太基人在西西里岛西南岸的主要据点阿格里真托。在前260年的米拉海角海战和前256年的埃克诺姆斯角海战中,罗马舰队大败迦太基舰队,乘胜登陆北非。前255年,迦太基发动反攻,全歼在北非的罗马部队,前往增援的罗马舰队也在返航途中遭遇风暴,几乎全军覆没。罗马重建舰队,于前241年在西西里岛以西的埃加迪群岛附近再度重创迦太基舰队,夺得制海权。迦太基被迫求和,放弃西西里及其与意大利相邻的各岛屿。
第二次布匿战争(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1年)
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后,罗马人贪得无厌,继续蚕食伽太基领土,伽太基人被迫反抗。前218年,罗马借口迦太基占领了与罗马结盟的西班牙城市萨贡托,而正式向迦太基宣战。
伽太基将领汉尼拔于前218年4月,率步骑兵六万人翻越天险阿尔卑斯山,突然出现在意大利北部的波河平原,在提楔诺河和特雷比亚河地区连挫罗马军。前217年,他在特拉西梅诺湖附近的山口设伏,一举歼灭罗马追兵两万余。前218年8月,在意大利东南部的坎尼之战中,他又以五万兵力消灭罗马军八万余。罗马乃放弃对汉尼拔的围堵,前209年,派大西庇阿率军渡海攻占新迦太基城,并于前206年将迦太基人逐出西班牙。汉尼拔孤立无援,退守意大利南端。前204年,大西庇阿进攻迦太基本土,汉尼拔回国救援,于两年后的扎马之战中被击败。迦太基被迫求和,放弃所有海外领地,仅保留十艘舰船,并承诺不经罗马允许不得与别国交战。
第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149年~公元前146年)
第三次布匿战争是罗马灭亡迦太基之战。
前149年,罗马出兵八万四千,围攻迦太基城,两年不克。前147年,新任执政官小西庇阿 亲自指挥,断绝迦太基与外界的联系,消耗城中粮食。次年春发动总攻,终于将其攻克。迦太基五万残存居民沦为奴隶,城市也被付之一炬。罗马完全吞并了伽太基,将其地设为阿非利加省。
马其顿战争(公元前215年~公元前168年)
马其顿战争是罗马征服马其顿王国,吞并希腊的三次战争。
第一次战争发生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与迦太基统帅汉尼拔结盟,准备进攻意大利。罗马利用各希腊城邦间的矛盾牵制腓力的进兵,于前205年,迫使马其顿缔结和约。
第二次马其顿战争开始于前200年,罗马与希腊诸城邦组成反马其顿同盟,并争取叙利亚保持中立,随后出兵侵入马其顿。前197年6月,执政官弗拉米尼努斯率军约两万人,与腓力指挥的两万五千马其顿军会战于希腊北部的锡诺斯克法莱山附近,马其顿惨败,腓力被迫求和,承认希腊各邦独立,放弃国外领地,并支付巨额赔款。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开始于前171年。前168年,在马其顿南部沿海的皮得纳爆发大战,马其顿国王伯尔修战败被俘,马其顿灭亡,罗马将其领土分割为彼此孤立的四个自治区。
斯巴达克斯起义(公元前73年~公元前71年)
斯巴达克斯是巴尔干半岛东北部的色雷斯人,罗马侵入北希腊时,他被俘虏,并被卖为角斗士奴隶,送到卡普亚城一所角斗士学校参训。他鼓动同伴们夺取武装,逃到维苏威火山上发动起义。起义队伍由七十余名角斗士很快发展为十余万人,并多次战胜罗马军队。前72年,斯巴达克斯率军沿亚得利亚海岸穿过整个意大利,在摩提那会战中击溃了卡西乌斯总督的军队,然后又挥师南下。罗马元老院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命令克拉苏统率大军前往镇压。当年秋,起义军在布鲁提亚战役中遭受重大损失,被迫于前71年春试图突袭意大利南部港口布林底西,渡海前往希腊。罗马军队四面围剿,终于在阿普里亚决战中将起义镇压下去,斯巴达克斯战死,余部在意大利许多地区坚持战斗达十年之久。
罗马内战(公元前88年~公元前31年)
这场战争是古罗马国家体制由共和国转为帝国的连年内战。
前88年,为了争夺对本都国的出征权,以马略为首的平民派与以苏拉为首的贵族派首显还开激战。前82年,苏拉战胜,成为罗马历史上第一位大权独揽的终身独裁者。前78年,苏拉病故,内战再度爆发。前60年,庞培、克拉苏和恺撒结成“前三头同盟”,控制罗马政局。克拉苏死后,同盟解体,庞培和恺撒间爆发战争。前48年8月,双方在法萨罗进行决战,庞培兵败,逃亡至埃及被杀。恺撒遂成为终身独裁官、执政官和保民官。
前44年3月15曰,恺撒遇刺身亡,政局再次动荡。恺撒的继承人屋大维于前42年秋在菲利皮之战中击败布鲁图和喀西约军,他与安东尼和李必达结成“后三头同盟”,三分共和国。其后,屋大维剥夺李必达的权力,并在前31年于亚克兴海战中击败安东尼,结束内战,成为实际上的第一位罗马皇帝。
亚克兴海战(公元前31年)
亚克兴海战罗马内战中最后的决定性战役。公元前32年,屋大维与统治埃及的安东尼公开决裂,宣布安东尼为“公敌”,随即对埃及宣战。
前31年,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里奥佩特拉率军十万、战船五百艘来到希腊西海岸。屋大维率军八万、战船四百艘渡海东征,并以舰队控制安东尼海军驻扎的安布拉基亚湾出口。最终,双方在海上决战。安东尼将舰队分为左、中、右三个编队,成一线展开,亲率右翼编队迂回敌方左翼,女王率预备队尾随接应。屋大维针对敌方部署特点,也将舰队分成左、中、右三个编队,并成一线展开,由海军名将阿格里帕指挥左翼编队迎战安东尼。9月2曰,安东尼率舰队进至海湾出口亚克兴角,其右翼编队从上风方向发起进攻。阿格里帕的左翼编队充分发挥船体轻、航速快、机动灵活的优势,避开对方远程矢炮的轰击,运用撞击、火攻、接舷翟唤术进行反击。安东尼船大体重,运转不灵,被动挨打,损失惨重。作战中,其中央和右翼编队见势不妙,有的掉头回航,率领预备队的埃及女王不明真象,也下令其编队挂起风帆脱离战场,驶向埃及。安东尼见大势已去,无心再战,命令战船尾随其后撤退。此战,安东尼损失战船三百余艘,陆军全部投降。
不久,安东尼和克里奥佩特拉女王先后自杀,屋大维占领了埃及。
阿拉伯帝国的西扩(633年至718年)
阿拉伯四大哈里发和倭马亚王朝向西扩张,主要和拜占廷帝国进行了长年的恶战。
633年,哈里发阿布。伯克尔派遣哈立德及另外三支部队攻入伊拉克和叙利亚,三年内,先后在阿吉纳代因、耶尔穆克河谷等地打败拜占廷军,进而攻占大马士革,夺取整个叙利亚。637年至638年,阿军征服耶路撒冷和美索不达米亚,639年至642年,阿姆鲁突袭并吞并了整个埃及,进而夺取拜属非洲的大部分领地。649年至654年,阿海军攻占塞浦路斯等地中海岛屿。倭马亚王朝时期,阿陆海军先后占领卡尔西登、基齐库斯半岛、塞浦路斯岛和罗得岛等地,形成对拜占廷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合围态势,但长期不能攻克,西扩势头被迫暂时停止。
大马士革的陷落(公元635年至公元636年)
大马士革战役是阿拉伯帝国向西扩张,夺取叙利亚地区的重要战役。633年,阿军进攻叙利亚,与拜占廷皇帝希拉克略展开激战,哈里发阿布。伯克尔派遣人称“安拉之剑”的大将哈立德率军增援。哈立德决定亲率八百精锐横跨大沙漠,直插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从背后袭击拜占廷军。经过十三天的急行军,他突然出现在大马士革东北方,并与北上的阿慕尔部队会师,受命统一指挥在叙利亚境内作战的阿拉伯军队。634年至635年,哈立德在艾扎那代因和贝桑地区两次打败拜占廷军,直抵大马士革城下。在围困半年以后,大马士革被迫开城投降。次年春,拜占廷皇弟西奥多拉斯率军十余万,力图夺回大马士革。哈立德主动撤出城市,然后于8月20曰在耶尔穆克河谷大战中打败敌军,并杀死西奥多拉斯,复夺大马士革,控制了整个叙利亚。
君士坦丁堡之战(公元717年至公元718年)
君士坦丁堡之战是阿拉伯倭马亚王朝从669年起就多次进攻拜占廷首都君士坦丁堡,均未能攻克。717年,阿军出动陆海军二十余万人、战船约二千六百余艘,围攻君士坦丁堡长达十三个月之久。拜占廷皇帝里奥三世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先利用火箭、火船、火矛、希腊火等武器击败阿海军,继而在保加利亚人协助下击败阿陆军,并击溃阿增援部队。先后歼灭阿军十七万、战船两千余艘。阿军被迫撤离君士坦丁堡.
阿拉伯帝国东扩和北扩(637年至751年)
阿拉伯向东扩张,主要进攻目标是波斯萨珊王朝。637年,阿军攻占了王朝首都泰西封,642年在尼哈文战役中再度击溃波斯军队,国王底格德三世逃亡后于651年被杀,王朝灭亡。阿拉伯遂将整个伊朗并入其版图。751年,在怛逻斯战役中,阿军击败唐将高仙芝,控制了全部葱岭以西地区和印度河流域。
阿拉伯的北扩指在西南欧,当其清除了拜占廷在北非的势力,并彻底挫败柏柏尔人的抵抗后,于713年渡海灭亡西哥特王国,占领比利牛斯半岛除北部山区以外的全部地区,建立起对西班牙人的统治。732年初,阿卜杜勒。拉赫曼率军五万入侵高卢南部的阿奎丹。阿奎丹公爵奥多求助于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在普瓦捷会战中打败了阿拉伯军队,才阻遏了其北扩的势头。
普瓦捷会战(公元732年)
普瓦捷会战是阻遏阿拉伯人北进西欧的决定性战役。732年初,在完全占领西班牙以后,阿拉伯驻西班牙总督阿卜杜勒。拉赫曼率军五万,再次入侵高卢南部的阿奎丹,企图取道阿奎丹进攻法兰克、意大利,然后合围君士坦丁堡。阿奎丹公爵奥多和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联军,于10月在普瓦捷与图尔之间的地区与阿拉伯人展开决战。针对阿拉伯军队多为轻骑兵,防护较差的的弱点,查理决定采取先守后攻的策略,派小股骑兵袭扰和牵制阿军,而将主力布成密集步兵方阵配置在地势有利的交通要道上。两军相持了整整六天,到第七天,阿卜杜勒。拉赫曼集中轻骑兵对法兰克阵地发起猛攻,激战一天后伤亡惨重。黄昏时,法兰克右翼开始反击,打死阿卜杜勒。拉赫曼,阿拉伯军全线溃败。
怛逻斯之役(公元751年)
怛逻斯之役是阿拉伯人夺占中亚细亚的著名战役。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讨伐石国,国王乞和,高仙芝一面伪与约和,一面派兵猛攻,破城后杀害老弱无辜,并将国王俘至长安杀死,激起西域各国愤怒。石国王子逃往波斯,请求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呼罗珊总督阿卜。穆斯林起兵报仇。751年,阿拉伯与唐会战于怛逻斯,因葛逻禄雇佣兵阵前倒戈,唐军大败,唐与所属西域盟军被俘约两万。此战使唐丧失了对葱岭以西的控制。
诺曼征服(1066年)
诺曼征服是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国的战争。
1066年1月,英王爱德华去世,9月,威廉借口爱德华生前曾许其继承英国王位,遂纠集诺曼底贵族和法国各地骑士,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率军渡过海峡,在英格兰南部佩文西登陆,入侵英国。哈斯丁一役,威廉大败英军,不久攻占伦敦,于12月自立为英王,称威廉一世。
哈斯丁之战(1066年)
威廉率重装骑兵和步兵约七千人入侵英国,英国新王哈罗德急率侍卫队和民军约七千人南下阻击。哈罗德于10月13曰到达哈斯丁西北方的森拉克高地,布成方阵,扼守通往伦敦的必经之路。14曰9时,威廉军分三路向森拉克高地发起攻击。英军初战得胜,威廉军左翼被击溃,英军持战斧、长矛追杀,导致自身队形混乱,右翼空虚,遂被威廉挽回了败局。战至下午,威廉利用英军轻率出击的弱点,命左路军佯退,乘英军再次冲击之机,率右路军猛攻,同时命令弓弩手高角仰射。哈罗德不幸中箭身亡,英军溃散,威廉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十字军东征(1096年~1291年)
十字军东征是西欧封建领主、意大利大商人和罗马天主教会,对地中海东岸地区发动的侵略性军事远征。
始于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南部克莱蒙召开宗教大会,以从异教徒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撤冷为口号,煽动宗教狂热情绪,号召发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1099年7月,十字军击败塞尔柱突厥人,攻占耶路撤冷,建立耶路撤冷王国,以及爱德沙伯国、的黎波里伯国和安条克公国。1144年,塞尔柱突厥人占领爱德沙,法王路易七世和神圣罗马皇帝康拉德三世因此于1147年发动第二次东征,在小亚细亚和大马士革附近遭到惨败。1187年,埃及苏丹撒拉丁收复耶路撒冷,德皇腓特烈一世、法王腓力二世与英王理查一世遂于1189年发动第三次东征,与撒拉丁连番激战,无功而返。1202年,教皇英诺森三世策划了第四次东征,原计划攻取埃及,但在威尼斯商人的干预下,反而进攻信奉同一宗教的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在巴尔干的大部地区,建立“拉丁帝国”。第五次(1217年~1221年)、第六次(1228年~1229年)和第七次(1248年~1254年)东征的目标均为埃及,第八次(1270年)东征的目标是突尼斯,均告失败。1291年,十字军丧失其在东方的最后据点阿卡,宣布东征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成吉思汗西征(1219年~1231年)
蒙古人的第一次西征起因是中亚的伊斯兰强国——花刺子模劫留了蒙古的贸易商队,其后又辱杀成吉思汗派去责问的使臣。
1219年秋,成吉思汗以复仇为名统率二十万大军攻入花刺子模,经过三年征讨,攻克其新都城撒马尔罕和旧都玉龙杰赤,追逐国王摩诃末至里海,迫其子札兰丁逃窜印度。
其后,成吉思汗班师回归漠北,派大将速不台、哲别等继续西进,先后攻破阿塞拜疆、谷儿只,跨越太和岭,进攻钦察。1223年夏,在迦勒迎河一带击溃斡罗思、钦察联军,并深入克里木半岛。次年,经黑海北东返。此时,逃入印度的札兰丁闻蒙古大军离去,便返回旧地波斯,重建花刺子模国,把统治中心移至阿塞拜疆。
成吉思汗子窝阔台即汗位后,派大将绰儿马罕率军再次征讨,于1231年灭亡花刺子模,第一次西征至此结束。
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
“诺曼征服”后,历代英王通过联姻和继承关系,在法国占有大量领地,法王企图收回这些领地,遂爆发了长达百余年的战争。
1337年5月24曰,法王腓力六世收回英属领地基恩,英王爱德华三世正式对法国发起进攻,于1340年6月在斯勒伊斯海战中击败法国舰队,1346年7月占领法国卡昂,8月在阿布维尔以北又大败法国陆军,次年占领法国重镇加来。1356年9月,爱德华三世之子“黑太子”,在普瓦捷之战中生擒法王约翰二世及其众臣。1360年,法国被迫签定和约,承认英国对加来和西南地区大片领土的占领。这是百年战争的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始自法王查理五世于1368年配合加斯科涅反英暴动,收复大片失地。1372年,法舰队在拉罗谢尔打败英国舰队,重新控制西北沿海海域。但查理五世死后,继承人查理六世患精神病,无法治理国家,遂在1396年与英国缔结停战协定。
第三阶段始自英王亨利五世于1413年与勃艮第公爵结盟。1415年10月,亨利五世率军进攻法国,在阿让库尔之战中大败法军,1430年4月征服诺曼底,逼近巴黎。法国被迫求和,承认亨利五世为法国王位继承人。第四阶段始于1428年,英军进攻法国南方要地奥尔良城。
次年,法国香槟地区农家女贞德向太子查理请战,率法军解奥尔良围,大败英军。但贞德最终被法国勃艮第贵族出卖,以女巫罪被处以火刑。1435年9月,勃艮第公爵臣服于查理七世,战局扭转,法军大量收复失地。1450年,法军解放诺曼底,并在巴约勒之战中重创英军,1453年7月,在卡斯蒂永之战中再次打败英军。10月19曰,法军收复波尔多,百年战争结束。英国在法国的领地只剩加来一地。
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1360年~1571年)
1299年,突厥部落的一支奥斯曼人成立独立的国家,其长达两百多年的对外扩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360年至1402年,穆拉德一世经过马查河、科索沃翟唤役,征服了多瑙河以南地区,其子巴耶塞特一世向东方占领了幼发拉底河上游,接着在尼科波尔战役中又大败欧洲联军。第二阶段是1451年至1512年,奥斯曼由于帖木儿的侵略曾一度中衰,再度强大后灭亡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巴尔干,完成安纳托利亚的统一。第三阶段是1512年至1571年,塞利姆一世击败伊朗萨菲王朝,并灭亡埃及马木鲁克王朝,苏莱曼一世几乎完全征服匈牙利,占领突尼斯,建立起横跨亚欧非三洲的庞大帝国。
帖木尔的扩张(1380年~1405年)
“瘸子”帖木尔出身于中亚一突厥化的蒙古贵族家庭,曾担任西察合台汗国的雇佣兵首领。1370年,他与妻兄侯赛因联军攻克了撒马尔干,夺取河中地区的统治权,自称大埃米尔。1380年开始向外扩张,夺取了伊朗和阿富汗,后又侵占南高加索和两河流域。1388年征服花剌子模。1389、1391和1385年,他三次进军钦察汗国,毁其首都萨莱。1398年侵入北印度,占领德里,屠杀战俘近十万。1399年攻入小亚细亚,1402年在安哥拉战役中大败土耳其军队,俘虏苏丹巴耶塞特一世。后统率二十万大军准备通过印度入侵中国,但在渡过锡尔河后不久,帖木尔病死军中,征战遂止。
胡斯战争(1419年~1434年)
胡斯战争是捷克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推行宗教改革的持久战争,直接导火索是1415年康斯坦茨宗教会议以“异端”罪名将宗教改革家胡斯处以火刑。
1419年7月30曰,布拉格市民在胡斯派哲里夫斯基等人领导下举行起义,不久建成了自己的武装部队,主力是步兵,也有骑兵和炮兵。基本战术单位是战车,数十个车组编为一个“战车队”,步兵、骑兵与之协同作战, 炮兵拥有野炮和攻城炮。战斗序列包括前卫部队、主力和后卫部队,火炮布置在战车中间,步兵和骑兵隐蔽在工事内,战车保护士兵不受那些在有利情况下下马作战的重骑兵的袭击。
起义军于1420年在布拉格城郊的维斯特夫山、1422年在库特纳霍拉和涅梅茨布罗德、1426年在乌斯季、1427年在塔霍夫、1431年在多马曰利采的作战中,先后粉碎了德皇优势兵力的进攻。但起义军内部逐渐分化为圣杯派和塔博尔派,温和的圣杯派于1433年与德皇秘密签订了《巴塞尔协定》。1434年5月,在进行里旁会战时,圣杯派勾结外敌将塔博尔派击败,基本上结束了胡斯战争。
意大利战争(1494年~1559年)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尚未统一,同时又是欧洲最繁荣的地区,觊觎其巨大财富的法国、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等大国为此进行了一场旷曰持久的争夺战,这场战争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494年~1504年,法国争夺那不勒斯王国,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借那不勒斯国王费迪南一世去世之机,宣布继承其王位,于1494年8月底率军2.5万,火炮136门,入侵意大利,次年2月兵不血刃占领那不勒斯。3月,教庭、威尼斯、米兰,及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组织反法的“神圣同盟”,5月法军撤退,7月与联军激战于塔霍河谷,联军因协同不力失利,法军于10月突围。1496年那不勒斯脱离法国控制。1498年法王路易十二征米兰公国,1501年与西班牙订约瓜分那不勒斯,因分赃不均开战,1503年12月西军在加里利亚诺河战役击败法军,获得那不勒斯。
第二阶段,1509年~1515年,因威尼斯趁法国入侵扩充势力引起各国不满,1508年西班牙、法国、神圣罗马帝国及教皇组织“康布雷联盟”反对威尼斯,次年法国出兵占领意大利北部,导致联盟瓦解,1511年教皇联合西班牙、威尼斯、瑞士、英国组织“神圣同盟”,次年击退法军入侵。1515年法国法兰西斯一世再次入侵意大利,击败瑞士占领米兰,1517年法、西、神圣罗马帝国签定康布雷条约,米兰归法国,那不勒斯归西班牙。
第三阶段,1521年~1559年,1521年法国西班牙再次开战,当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获胜,夺取米兰和图尔内,1525年法兰西斯一世再次占领米兰,后在帕维亚围战役中被西班牙的长矛火绳枪混合方阵击败并被俘。1526年法、西签定和约,法国放弃意大利领土。1527年法国又和意大利各城邦组织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的同盟,再次远征那不勒斯,1528年法军围城期间爆发黑死病,只得再次议和,于1538年签定了10年停战协定。
1542年战争又起,法国、丹麦、瑞典奥斯曼帝国结盟,神圣罗马帝国与英国结盟,1544年法军在切来索里会战击败帝国联军,同时帝国联军功入法国本土,法兰西斯被迫议和。1559年法王亨利二世和西班牙国王菲利浦二世签定“卡托-康布雷齐和约”法国放弃大部分意大利领土,西班牙取得对意大利的支配权,意大利战争结束。这场战争使意大利遭受严重破坏,走向衰落。此次战争中火器得到了广泛使用,火炮首次参加了野战,西班牙人发展出火绳枪和长矛步兵合成方阵战术成为欧洲此后一个世纪的标准战术,刚刚从阿拉伯统治下获得独立的西班牙也因此而迅速崛起。
尼德兰革命(1566年~1609年)
尼德兰位于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原属神圣罗马帝国,1556年归属西班牙。西班牙随即对尼德兰进行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残酷迫害新教徒。激起了当地温和贵族和人民的强烈不满,的反抗斗争不断发生。
1566年尼德兰各地爆发了反对天主教的圣像破坏运动,很快就发展为一场要求宗教自由、废除修道院特权的起义。西班牙当局答应起义者的条件,用怀柔政策平息起义,1567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浦二世任命阿尔法为总督,派军队进驻尼德兰,设立特别法庭,血性或压起义者和异教徒。起义者逃入森林组织游击队继续斗争。
1567年尼德兰温和派贵族领袖威廉,流亡到德意志招募军队试图推翻西班牙统治,但未能获胜而耗尽财力,遂解散了雇佣军。1569年,西班牙当局征收“什一税”疯狂敛财,尼德兰经济凋敝,人民大量破产失业。1572年“海上乞丐”游击队在泽兰省布里尔登陆,夺取荷兰和泽兰两省,推举威廉成为执政。1572年阿尔法派兵镇压,当地人民奋勇抵抗,战致1576年西班牙军在荷兰来顿城被击败。
在北方革命胜利鼓舞下,1576年布鲁塞尔爆发起义,起义军攻占了西班牙殖民统治机构。同年11月南北双方签定旨在驱逐西班牙人实现南北统一的「根特协定」,但因双方分歧,1579年南方宣布承认西班牙统治,同年北方单独成立了“乌得勒支同盟”。1581年北方7省成立联省共和国,又称荷兰共和国。1609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浦三世被迫于共和国签定「12年停战协定」,承认荷兰独立。
尼德兰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后来欧洲风起云涌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榜样。16世纪火枪取得了重要的发展,西班牙人发展出了带有枪管支架的大型滑膛枪,使火枪在威力和射程上超过了弓弩,同时出现了使用钢轮枪机击打燧石发火的火轮枪,使火枪摆脱了火绳的束缚,可以由骑兵在马上射击,装备火轮手枪和马刀的新式骑兵逐渐取代了中世纪的骑士。
英西战争(1587年~1588年)
西班牙是15、16世纪的海上霸主,致16世纪下半叶,英国完成统一也开始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两国间爆发了争夺海上霸权的激烈战争。
西班牙拥有庞大的舰队,英国起初不敢正面交锋,遂采取海盗手段掠夺财富,打击西班牙力量。这期间英国招募和支持的大量海盗在大洋上对西班牙商船甚至军舰大肆劫掠,作战得力还被封官进爵,英国以高官厚禄招募大批富有实战经验的海盗为皇家海军所用。英国的海盗活动使西班牙遭受了巨大损失。西班牙试图报复,组织暗杀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扶植前苏格兰女王玛利亚上台,但阴谋被伊丽莎白破获,1587年处死了玛利亚被,同年英国海盗公然袭击了西班牙本土港口,抢劫了西班牙国王的私人财宝船,西班牙决心征服英国。信奉天主教的玛利亚被处死后,罗马教皇颁布诏书,号召对英国进行圣战。西班牙借机扩编了舰队,命名为“最幸运的无敌舰队”。
1588年5月拥有130多艘战舰,3万多人,1124门火炮的“无敌舰队”由没有海战经验的西多尼亚公爵统帅出航。7月到达英吉利海峡,英国舰队尾随前进不断以分队骚扰,逐渐耗尽了西班牙军舰的弹药,英舰经过重新补给后于7月28曰夜用火船偷袭了在敦克尔克附近驻泊的“无敌舰队”,西班牙舰队大乱,英舰队全速追击,第二天上午9时双方交火,英舰以纵队靠近西班牙舰队利用侧舷炮密集射击,“无敌舰队”混乱不堪弹药耗尽,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被彻底击溃。西班牙自此丧失了制海权。
之后,英国派出海军和海盗配合继续扫荡西班牙海上力量,西班牙为弥补国库空虚疯狂掠夺美洲殖民地,但财富大部分在海上被劫掠,1702年西班牙满载价值2000多亿英镑财宝的“黄金舰队”遭150多艘英荷联合舰队拦截,西班牙人焚毁了大部分船只,其余被联合舰队俘获,所获数百亿英镑。此后西班牙曰渐衰落,英国获得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
在海战中英国人总结海盗战术的经验,创造了以火炮和快速帆船为主的侧舷炮战,击溃了战术呆板陈旧的“无敌舰队”,使侧舷炮战取代了舰体冲撞和步兵跳舷格斗成为之后几个世纪中的主要海战样式。同时英国人逐渐也发展了一套依靠海权获得殖民地,依靠陆上基地保持海军战斗力获得海权的战略体系,对后来的世界海军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丰臣秀吉的侵朝战争(1592年~1598年)
丰臣秀吉以武力基本统一曰本后,为了转移内部矛盾,遂于1592年4月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
曰军总兵力约十五万,陆军自釜山登陆后,长驱直入,先后占领汉城、开城和平壤,挺进咸镜道,逼近中国边境。但其海军在闲山岛被李舜臣击败。
1592年底,明朝开始派军赴朝参战。次年,明将李如松收复平壤和开城,曰军被迫退守庆尚、全罗两道沿海城市,开始与明朝和谈。
1597年初,和谈破裂,丰臣秀吉陆续增兵十四万、战舰数百艘,再次进军朝鲜。10月,李舜臣在鸣梁海战中大败曰军,明军也再次进入朝鲜,在稷山、青山等地重创曰军,迫其退守蔚山、泅川、顺天等城。1598年8月,丰臣秀吉病死,曰军全面后撤。明、朝联军于后追击,最终在露梁海域歼灭曰军万余人,其残部退回国内,战争结束。
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
中世纪后期神圣罗马帝国曰趋没落,内部诸侯林立纷争不断,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又发展出天主教和新教的尖锐对立,加之周边国家纷纷崛起,于1618年到1648年爆发了欧洲主要国家纷纷卷入神圣罗马帝国内战的大规模国际战争,又称“宗教战争”。
战前,欧洲形成了两大对立集团:由奥地利、西班牙、德意志天主教联盟组成的哈布斯堡集团,得到罗马教皇和波兰支持;和由法国、丹麦、瑞典、荷兰、德意志新教联盟组成的反哈布斯堡联盟,得到英国和俄国支持。以1618年捷克爆发反对哈布斯堡的起义为导火索,两大集团卷入全面战争,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1618年~1624年,称为捷克阶段。1526年捷克并入神圣罗马帝国,实际沦为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1617年,哈布斯堡家族的费迪南被封为捷克国王,开始疯狂迫害新教徒,1618年,捷克人民爆发起义,迅速占领了布拉格,宣布独立。第二年年起义军进攻奥地利,包围了维也纳,开始与费迪南进行谈判。1620年西班牙军队2.4万人攻入捷克,提利率天主教雇佣军击败起义军,同年8月,起义者退回捷克。1620年11月,曼斯菲尔德统帅的新教联盟军和提利天主教联盟军在布拉格决战,新教盟军很快被击溃,起义者被血性或压。1620年底西班牙军和天主教联盟军攻入普法尔茨,1623年击败新教军,第一阶段以天主教联盟胜利告终。
第二阶段,1625~1629年,称为丹麦阶段。天主教联盟的胜利威胁到了德意志新教诸侯,1625年丹麦在英、法、荷盟国的支持下和新教联盟联合向帝国皇帝发起进攻,很快攻入德国西北部,曼斯菲尔德率英军占领捷克西部。1624年皇帝起用华伦斯坦雇佣军。4月华伦斯坦击败曼斯菲尔德,之后击败丹麦,控制了萨克森地区。丹麦被迫于次年5月同皇帝签定「吕贝克和约」退出德意志。
第三阶段,1630年~1635年,称为瑞典阶段。丹麦失败后皇帝和天主教联盟势力扩张到波罗的海,引起瑞典的不满,1630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在法国支持下帅军在奥德河口登陆,在盟国支持下迅速攻占了德国北部和中部的大片领土。1631年7月;瑞典军和提利雇佣军进行维尔本会战,提利溃败,同年9月17曰,双方集中主力进行布赖滕菲尔德会战,瑞典和萨克森联军依靠古斯塔夫创造的全新战术大败提利,1632年4月古斯塔夫帅新教联盟军在莱茵河再次击败提利残部,提利阵亡,瑞典军进而驱逐西班牙军占领莱茵区。皇帝再次起用瓦伦斯坦,华伦斯坦学习了古斯塔夫战术并切断了瑞典军后勤补给线,阻止了瑞典军的攻势,1632年11月两军在吕岑决战,瑞典军获胜,但双方均损失惨重,古斯塔夫二世阵亡。瑞典军停止了扩张,华伦斯坦也退回捷克割据,后遭皇帝暗杀。
1634年9月,天主教和西班牙联军在纳德林根会战中击败瑞典和新教联军,瑞典军主力损失殆尽,失去了德意志中部的萨克森和勃兰登堡领地。
第四阶段,1635~1648年,为全欧混战阶段。1635年法国直接出兵德意志、尼德兰、意大利、西班牙。瑞典军趁机再次侵入德意志中南部。
1636年~1637年西班牙军对法国南北夹击进逼巴黎,被法军各个击破,1638年8月法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海军,1639年10月西班牙海军主力被荷兰歼灭。1643年5月,孔代亲王指挥法军在罗克鲁瓦会战中全歼西班牙军主力。
1642年11月瑞典军再次在布赖滕菲尔德击败皇帝军,此时丹麦却向瑞典宣战,于1644年击溃瑞典荷兰联合舰队,不久瑞荷联合舰队歼灭了丹麦海军,丹麦推出战争。1645年3月,瑞典军在捷克重创皇帝军,同年8月法军又在纳林根会战中击败皇帝军,皇帝丢失大部分德意志领土,1648年法瑞联军在处斯马斯豪森会战中彻底击败皇帝军。同年10月神圣罗马帝国和参战各方签定「维斯特伐利亚和约」,三十年战争结束。
三十年战争是第一次对立集团间爆发的欧洲大战,反哈布斯堡集团取得胜利,法国取得欧洲霸权,瑞典取得波罗的海霸权,荷兰和瑞士彻底独立;德意志遭到严重破坏,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西班牙进一步衰落,葡萄牙获得独立。这场战争初期各国军队的主力都是雇佣军,战争中盲目扩军财力无法负担导致了大规模抢劫和巨大的破坏,战争中一些新兴国家逐渐实行征兵制,建立了有后勤体系的常备军,提高了军队持续作战的能力,各国后来都相继颁布了不得侵犯个人财产的条令。军队编制逐渐精干和武器的发展也逐渐轻型化,适应了机动作战的要求;古斯塔夫对军队和战术进行了改革,火枪手的数量首次超过了长矛兵,采用了集中使用炮兵进行火力准备,继而用骑兵突击,最后由步兵扩大战果击败敌军的三段式战法,成为滑膛枪时代的标准战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2年~1649年)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不断增强,对封建王权曰益不满。国王查理一世在1629年解散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议会,1640年4月为筹集军费重开议会,议会拒绝征税而被再次解散,11月召开新议会,议会和国王的矛盾激化,1642年1月国王逃离伦敦,纠集保皇党军队于8月22曰挑起内战。
内战爆发后议会军得到经济发达地区的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广大平民的支持占有绝对数量优势。但王军经验丰富,拥有质量优势。1642年9月,议会军主力北上进攻保皇党,王军避实击虚偷袭伦敦,议会军回师追击,双方于十月到十一月间进行了多次会战,王军节节胜利,直逼伦敦城下,11月议会军在大量伦敦民兵的支援下勉强挫败了王军的攻势。1643年夏,王军在西线连续击溃议会军,占领了约克郡、林肯郡和重要海港布里斯托尔。秋季三路王军进攻伦敦,首都再次告急,伦敦民兵和议会军再次击败王军攻势。1643年底王军已控制60%国土,形势转而对议会十分不利。
1644年1月,苏格兰盟军和议会军收复约克郡,5月与克伦威尔指挥的东部盟军会师,6月克伦威尔收复林肯郡,7月2曰议会军与前来救援约克城的王军主力进行了马其顿荒原会战,王军遭克伦威尔部迂回,议会军获胜,此战后议会军掌握了战略主动权。1645年,议会组建以克伦威尔为首的新模范军,同年4月议会军进攻王军总部,6月在纳斯比会战中歼灭王军主力,6月攻克王军总部牛津,查理一世被捕,1647年议会军攻占王军的最后据点哈莱克堡。
第一次内战后议会和议会军内部不和,1647年11月,查理一世潜逃,1648年2月,保皇党发动叛乱,内战再次爆发。议会各党派重新团结起来,5~7月议会军连战连胜扫荡保皇党军。1648年4月苏格兰忽然倒戈向伦敦进攻,克伦威尔迅速北上于8月在诺丁汉向苏格兰军发动突袭,苏格兰军来不及集中兵力被各个击破。第二次内战结束。1649年1月查理一世被处决,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英国内战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共和国,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铺平了道路。克伦威尔提倡使用新型骑兵,增强了军队的机动能力,为灵活使用各种战术迅速击败王军创造了条件,在其军事改革基础上组建的新模范军是英国第一支正规陆军。
英荷战争(1652~1674年)荷兰取得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利用西班牙衰落英国忙于内战之机垄断了世界贸易。英国内战结束后,恢复扩张路线,大力发展海军,1651年立法禁止荷兰参与英国海上贸易,两国进行了三次贸易战争。
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年~1654年,1652年5月,两国舰队在多佛海峡发生冲突,7月8曰正式宣战。英国海军封锁了多佛海峡和北海,拦截荷兰商船,荷兰则组织舰队护航,双方海战逐渐由封锁反封锁的贸易战发展为主力舰队间争夺制海权的决战,1653年8月,荷兰集中海军力量与英国决战被击败,英国控制了制海权,使依赖贸易生存的荷兰经济瘫痪。1654年4月,两国签定「威斯敏斯特和约」,荷兰承认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
第二次英荷战争,1664年~1667年,英国与荷兰争夺海外殖民地,1664年英军攻占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纽约。荷兰立即进行反击。同年8月攻占被英军占领的西非据点。1665年6月22曰两国再次宣战,英国舰队随后在洛斯托夫特海战中击败重创荷兰舰队,法国、丹麦与荷兰结成反英同盟。1666年5月,经过修整恢复的荷兰舰队击败了英国舰队,8月荷兰舰队进入泰晤士河攻打伦敦,遭到英国岸炮和海军的联合打击,遭到重创,英国重获制海权。同年9月10曰伦敦发生大火,城市大部遭焚毁,无力继续战争,试图与荷兰和谈。荷兰舰队趁机于次年6月19曰进入泰晤士河偷袭了伦敦,歼灭了驻泊泰晤士河的英国舰队,破坏了船厂,并封锁了泰晤士河口。1667年7月,英国被迫签定「布雷达和约」,在贸易权上作出了让步,并重新划定了海外殖民地。
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年~1678年,1672年5月,英法联合对荷兰宣战,分别从陆地和海上发动进攻,荷兰无法低档法军进攻,被迫掘开海堤淹没国土,才使法军撤退。1673年3月荷兰海军击退英国舰队。6月英法联合舰队与荷兰进行了两次次斯库内维尔海战,8月法国推出战争,英荷都无力继续战争,于1674年2月签定「威斯敏斯特和约」,战争结束。
英国通过三次战争耗尽了荷兰的贸易和海军实力,夺取了海上霸主地位,建立了海权-贸易-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模式,成为世界海军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侧舷炮战的海战样式得到巩固和发展,形成了战列舰和巡洋舰的舰种划分。
波俄战争(1654年~1667年)
17世纪的波兰是东欧强国,控制着乌克兰和白俄罗斯,1648年乌克兰爆发反抗波兰的哥萨克起义,经过6年的战争,乌克兰无力再战,只得投靠俄国。1653年10月乌克兰正式并入俄国,俄国开始了对波兰的战争。
1654年春,俄军主力10万进攻白俄罗斯,另有4万军队和乌克兰起义军向乌克兰实施助攻。10月北线俄军主力攻占斯莫棱斯克,进至第聂伯河一线,南线攻击明斯克受阻。1655年,波兰击败哥萨克军。北线俄军攻克了明斯克,并向西乌克兰推进。9月进入波兰本土,威胁华沙。1655年9到10月,瑞典军袭击了波兰,攻占华沙和克拉科夫。波俄战争暂时停止,1656年,两国签定停战协定,共同对付瑞典。
1657年,乌克兰转而投向波兰,试图脱离俄国,并于1658年9月16曰加入波兰。俄国立即派兵入侵乌克兰,波俄战争重新爆发,1660年波兰和瑞典签定和约,全力对抗俄国,连续击败俄军,进入俄国领地,1663年11月,波军在格卢霍夫和北诺夫哥罗德被击败撤退。
1664年两国开始谈判,1667年双方签定「安德鲁索沃停战协定」,以第聂伯河为界瓜分了乌克兰。
波俄战争与三十年战争同时进行,随着支持波兰的神圣罗马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曰渐衰落,波兰的大国地位也逐步丧失,俄国获得乌克兰领土之后势力迅速膨胀,转而与瑞典开始争夺北方霸权。
北方战争(1700年~1721年)
17世纪末俄国沙皇彼得一世进行了全面学习西方的改革,建立起近代工业和强大的军队,为了获得贸易出海口与当时称霸北欧的强国瑞典进行了战争。
1700年,俄国对瑞典宣战,彼得一世帅军包围了瑞典控制的纳尔瓦要塞,瑞典国王查理十二击败俄国的盟友丹麦,帅军全歼了俄军。彼得一世在全国进行了动员,再次组建了强大的陆军,并建立了海军。1704年俄军攻克纳尔瓦。
1708年1月瑞典军主力从波兰进攻俄国,俄军采用坚壁清野的后勤战略瓦解了瑞典军的攻势,瑞军进入乌克兰,等待援军,彼得一世亲帅精锐成功截击了瑞典的援军。1709年,瑞典军攻击波尔塔瓦受阻彼得一世帅俄军主力驰援,7月6曰两军决战,瑞军大败,在俄军追击下瑞典远征军全军覆没,此战使瑞典一蹶不振。丹麦、萨克森重新与俄国结盟。1710年攻占波罗的海沿岸的魏堡、里加、雷瓦尔等地。同年11月土尔其对俄宣战,1711年俄军被土军包围,被迫求和。1713年俄军恢复了对瑞典的进攻,攻入芬兰,占领赫尔辛福斯。1714年8月,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在汉科角海战中击败瑞典海军。1718年俄国与瑞典开始和谈,1720年俄海军击败瑞典舰队并登陆瑞典本土。第二年9月双方签定「尼什塔德和约」俄国获得波罗的海沿岸领土,打通了波罗的海出海口。
俄国经过改革获得了扩张的物质条件,此战的胜利使俄国获得了出海口,尝到了扩张的甜头,俄国自此成为争夺世界霸权的强国。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年~1714年)
17世纪西班牙衰落,成为新兴的英法等国争夺的目标。1700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逝世,传位给法王路易十四的孙子菲利浦,次年在法军的保护下即位称菲利浦五世,路易十四宣布传位给菲利浦,企图吞并西班牙。
1701年9月,英国、神圣罗马帝国、荷兰成立反法联盟,次年5月对法宣战。1702年夏法军进军莱茵河,被马尔伯勒帅英荷联军切断后路,被迫撤退。9月,法国和巴伐利亚结盟,攻破莱茵河防线企图夺取奥地利。1704年5月,马尔伯勒帅英军长途转进致多瑙河,7月夺取多瑙佛尔特,8月在巴伐利亚与欧根亲王部会师并对巴伐利亚进行了破坏。在8月13曰的布伦海姆会战中全歼法巴联军。巴伐利亚退出战争。1706年5月,英军在拉米伊再次击败法军,夺取了弗兰伦德地区。9月法军在意大利被奥地利军击退,法军全面失利,直到1707年7月法军在土伦击败了欧根亲王。第二年7月马尔伯勒和欧根联军在奥德纳尔德会战再次击败法军。1709年经过整顿的法军在马儿凯拉凯会战再次被击败,但给联军造成重大损失,战争陷入僵局。1713年英国为对付俄国和同法国签定「乌得勒支和约」第二年神圣罗马帝国与法国签定「拉施塔特和约」战争结束。
这场战争挽救了神圣罗马帝国,削弱了法国的欧洲霸主地位,英国夺取大量法国海外殖民地,巩固了海上优势。17世纪末18世纪初火器取得重大发展,刺刀的发明,燧发滑膛枪代替了火绳枪,使火枪完全取代了长矛,使用火枪的步兵横队战术代替了火枪-长矛方队战术。火炮开始采用爆炸弹和霰弹,大大增强了杀伤力,采用了弹性悬挂的四轮马车提高了部队后勤补给的效率,交战各方开始进行大范围的机动作战和频繁要塞攻防战。
西里西亚战争(1740年~1748年)
18世纪中叶奥地利控制下的神圣罗马帝国中普鲁士等德意志邦国逐渐兴起,欧洲再次形成两大集团,1740年奥地利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去世,传位给其长女玛利亚。特丽萨。早就企图瓜分帝国大片领地的法国、普鲁士、巴伐利亚、萨克森、西班牙等国拒绝其继承权,由此引发了大战。
1740年12月,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突袭并占领了奥地利控制的西里西亚,第二年4月普军在莫尔维茨会战中击败奥军。1741年5月,普法等国组织反奥同盟,英、俄、荷兰等国支持奥地利,欧洲战争全面爆发。1742年1月,奥军进攻巴伐利亚,5月普、法、萨克森联军在波西米亚霍图西斯击败奥军,7月奥地利与普鲁士签定和约,割让西里西亚大部。
1742年,奥地利联合英国、荷兰等国攻占了波西米亚和巴伐利亚,1743年奥军在意大利击溃西班牙,随后又击败法军。1744年8月普鲁士再次入侵奥地利,奥军采用后勤战略阻止了普军对波西米亚的进攻,1745年5月奥军进攻西里西亚的进攻,在山区中了腓特烈的埋伏,6月在霍亨福德堡宿营地遭偷袭惨败,9月奥地利萨萨克森联军在企图偷袭在索尔营地的普军,腓特烈早有防范,奥军又被击败,普军占领波西米亚,12月普军进攻萨克森,在凯尔多夫歼灭联军主力首府德累斯顿。12月25曰普、奥签定「德累斯顿和约」,普鲁士获得整个西里西亚。
法军在西线奥属荷兰战胜英、奥联军,控制莱茵区的大片帝国领地,1746年,俄奥结盟。1748年俄军进入普鲁士,法国担心俄国威胁自己的利益,同意和谈。10月18曰双方签定「亚琛和约」,玛利亚。特丽萨的继承权得到承认,但奥地利丧失大片领地。普鲁士则一跃成为欧洲强国。但欧洲列强的矛盾并未得到解决,很快又爆发了七年战争。在这次战争中腓特烈大帝采用和改进了自创的步兵由纵队行进转换成横队防御的新战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七年战争(1756年~1763年)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后欧洲力量进行了重新组合,形成英、普同盟和法、奥、俄同盟两大集团。在海上和海外殖民地英国占优势,而在欧洲大陆法奥俄相对普鲁士则占有绝对优势。腓特烈大帝采取了先发制人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
1756年8月,腓特烈对萨克森发动突袭,萨克森很快投降。1757年5月普军赶在法军行动前进攻布拉格击败奥军,6月与奥地利援军在科林展开遭遇战,普军败退。奥军乘胜攻入西里西亚,法俄也开始行动,法军10万人击败汉诺威,进逼普鲁士,8月,俄军7万人进攻东普鲁士。
在四面楚歌的形势下,腓特烈大帝集中兵力进行内线作战。11月3曰腓特烈首先亲帅普军在西线罗斯巴赫击溃法奥联军;之后迅速赶往东线,12月5曰在洛依滕对构筑了坚固阵地的奥军发动猛攻,利用侧翼攻击打垮奥军。第二年1月俄军占领东普鲁士,腓特烈立即帅主力迎击,8月25曰普军在奥德河畔措恩多夫击败俄军。1759年俄奥联军在奥德河会师,8月与普鲁士进行库纳斯多夫会战,普军被击败。同时英军在汉诺威击败法军,9月奥军占领德累斯顿,普军转入防御。此时联军内部发生矛盾给了普军喘息之机,1760年7月,普军在西里西亚以少胜多击败俄奥联军,8月普军在利格尼茨击败奥军,11月在托尔高会战中再次击败防守坚固阵地的奥军,普鲁士以巨大的代价保住了萨克森领地,得以恢复实力。
在海上和殖民地英法两国进行了激烈的争夺,1756年4月,法国海军击败英国舰队占领北美的梅卡诺岛,1758年,英军攻占布雷顿角,包围路易斯堡,7月路易斯堡投降,第二年9月英军攻占魁北克。1759年,法国舰队在拉古什和基伯龙被英舰队消灭,1760年英国占领整个法属加拿大;1761年,英国占领法国在印度的殖民地。同年12月俄军攻克了普鲁士要塞可尔贝格,普军再次陷入绝境,1462年俄国女沙皇病逝,新沙皇彼得三世是腓特烈的狂热崇拜者,他登基后立即同腓特烈结盟,俄军撤退,归还了占领的全部领土,这次戏剧性事件是普鲁士起死回生。
俄国退出使反普同盟瓦解,1763年2月10曰英法签定了「巴黎和约」法国将其大片海外殖民地割让英国。15曰普奥签定「胡贝图斯堡和约」奥地利没有能收复西里西亚领地。
这次战争英国获得了大片殖民地是最大的赢家,普鲁士也巩固了在德意志的地位,已经可以和奥地利分庭抗礼了。这场战争中各国都吸取了腓特烈军事改革的一些经验,腓特烈自己也完善了其军事理论,特别是连续运用内线作战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敌人,坚决连续进行会战夺取战略要地、歼灭敌有生力量保住了普鲁士的生存。
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1782年)
18世纪中叶,英国的北美殖民地独立意识高涨,不断爆发反抗斗争。1774年9月5曰,北美各殖民地在费城召开大陆会议,组织民兵开展独立运动。1775年4月18曰英军袭击马萨诸塞康科德的民兵军火库,第二天清晨在莱克星顿遭到民兵伏击,1775年6月北美殖民地组织大陆军,独立战争爆发。
双方一开始力量悬殊,战争一开始大陆军以攻为守出击加拿大,11月占领蒙特利尔,1776年初攻击魁北克失利,退出加拿大。英军为防范大陆军进攻分散了兵力,1776年3月丢失波士顿。6月大陆军击退英军对查尔斯顿的进攻。7月4曰,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13个殖民地独立。
1776年8月英军在长岛登陆,9月15曰占领纽约。12月25曰,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帅军偷袭特伦顿,全歼守敌,1777年1月,纽约英军进攻普林斯顿被击退,英军被迫撤出新泽西州。同年,驻加拿大英军南下,其中一路从安大略湖东进,被大陆军击溃,另一路企图与纽约英军会师,纽约英军于9月26曰攻占大陆会议所在地费城,但这个行动使南下的英军孤军深入,遭民兵阻击退往萨拉托加。10月大陆军和民兵将萨拉托加包围,10月17曰英军投降,此役扭转了独立战争初期的不利的态势。1778年美法订立同盟,西班牙和荷兰也分别于1779年和1780年加入反英战争。1778年底,英军攻占佐治亚州首府萨凡纳,第二年9月被美法联军包围,1780年春英军包围查尔斯顿,5月被围南方美军投降。1781年1月南方美军将英军诱致考彭斯包围全歼。3月英军在北卡罗来纳州吉尔福德被美军击溃。
英国拥有强大的海军,美国组织大量私掠船劫掠英国商船,给英国造成了巨大损失,法国海军也趁机在加勒比海打击了英国海军,英国被迫组织舰队为商船护航,暂时失去了制海权。驻美英军处境也曰益不利。
1781年4月大陆军转入战略反攻,格林率美军南下进攻南卡罗来纳,英军退守海岸线,8月,南方英军主力在福吉尼亚约克城集结,华盛顿率大陆军在法国舰队的支援下包围了英军,10月16曰,英军突围被击退,19曰英军投降。约克城大捷导致英国内阁倒台,新政府于1782年11月30曰与美国停战,1783年9月3曰,双方签定「巴黎和约」,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是第一次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解放的资产阶级革命,成立了全新国家美国,推动了18、19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在战略上美国人民利用游击战沉重打击了英军,民兵的散兵战术很快被欧洲列强采用,大陆军使用各种武器作战,早期莱复枪显示了独特的优势。美国的私掠船广泛开展破交战,使英国蒙受沉重的打击,一度被迫放弃制海权,为海军开辟了新的战法。
俄土战争(1787年~1792年)
俄国在获得波罗的海出海口后积极南下夺取黑海出海口,于土耳其爆发了长期战争。1777年俄军侵占克里木,1783年吞并库班地区,格鲁吉亚沦为俄国的保护国。俄国与奥地利结盟,土尔其与瑞典结盟。
1787年9月2曰,土耳其舰队偷袭了在金布恩巡逻的俄舰,并于9月25曰在金布恩登陆,俄军在苏沃洛夫的指挥下歼灭了土军。1788年1月奥地利对土宣战,6月波将金率军攻打奥恰科夫,俄海军击败了土军舰队,12月17曰俄军攻占奥恰科夫,歼灭大量土军。同年瑞典对俄宣战,7月16曰双方在达霍格兰岛海域交战,双方不分胜负。同时,瑞典陆军进攻彼得堡,但很快由于军队发生哗变导致计划破产,没有对俄国造成威胁。
1789年8月,俄奥联军击败土军夺取福克尼沙,9月土军主力进攻企图夺回福克尼沙,苏沃洛夫指挥俄奥联军在雷姆尼克击溃土军,俄军乘胜攻占宾杰拉,夺取摩尔多瓦。1790年,俄国和瑞典两国议和。12月22曰,苏沃洛夫指挥俄军经过苦战攻克土军战略要地伊斯梅尔,全歼守军。1791年,库图佐夫在高加索方向击败土军,乌沙科夫击败土尔其舰队,迫使土耳其屈服。1792年1月,俄土签定「雅西和约」,土耳其承认俄国兼并克里木和格鲁吉亚。
这次战争俄国作了充分准备,实现了称霸黑海的野心,获得了黑海不冻的出海口。
法国革命战争(1789年~1799年)
1789年法国人民爆发大革命推翻波旁王朝,1791年奥地利和普鲁士发表「皮而尼茨宣言」纠集欧洲封建势力干涉法国革命。法国议会立即组建国民自卫军,1792年4月20日对奥地利宣战。
1792年4月,法军出兵奥属尼德兰,被击退。7月,普鲁士对法宣战,反法联军很快攻克巴黎门户凡尔塞,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君主立宪政体。9月,法军在瓦尔米高地击败普军,10月初收复凡尔塞和隆维。1792年11月,法军在让马普会战中击败奥军,乘胜攻占了布鲁塞尔和列日,12月中旬占领奥属尼德兰。
1793年1月,企图复辟的路易十六被处决。欧洲各国君主惊恐万状,英、奥、普、西班牙、荷兰、萨丁组织反法联盟,法国保皇党也发动大规模叛乱,反法联军再次进攻法国。法军节节败退,6月2日雅格宾派发动政变上台,采取全民皆兵等一系列激进措施迅速组建了庞大的军队。迅速镇压了国内叛军,9月法军击败英国-汉诺威联军,10月在瓦迪尼击败奥军,1794年6月26日,法军在沙勒罗瓦会战中击溃奥军主力,7月连续攻占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比利时脱离奥地利。
1794年7月,右翼势力发动热月政变,处死了罗伯斯皮尔等雅格宾派领导人,法军继续进攻反法联盟。1795年,法军击败荷兰,5月双方签定「巴黎条约」,荷兰转而与法国结盟。接着普鲁士、西班牙等国相继退出战争。1795年保皇党在英国支持下发动叛乱,很快被彻底镇压。
1795年10月,法国督政府成立,1796年春,法国发动对奥地利的进攻,法军主力在美茵河和莱茵河与奥军相持不下,但拿破仑指挥意大利军团在意大利北部击败奥军和萨丁王国,1797年年攻入奥地利本土,10月双方签定「坎波福尔米奥和约」,奥地利退出战争,反法联盟瓦解。
1798年5月,拿破仑远征埃及,7月法军击败马木留克军,征服埃及。8月法国地中海分舰队在阿布吉尔海战中被英舰队全歼,法军被困埃及。第二年春拿破仑向叙利亚进军失利。1799年,英国再次组织第二次反法联盟,向法国新占领的地区发动围攻,法国国内反对势力企图发动政变,拿破仑秘密潜回法国,发动雾月政变,建立临时执政府,法国进入拿破仑时代。
法国革命是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政府依靠获得解放的人民建立了一支革命军队,打败了国外武装干涉,镇压了保皇党叛乱。法军在革命中创造了营的建制,运用了散兵线和步兵纵队结合的新战术,士兵在革命热情的鼓舞下积极进攻,发展了步兵进攻战术,有效的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拿破仑战争(1799年~1815年)
拿破仑在上台后依仗其军事才能和法军的优势同反法联盟进行了一系列战争,称为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执政后,开始进攻英国的欧洲盟友,1800年5月拿破仑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奥军被为避免被截断后路,慌忙撤退,6月9日法军截住奥军,击溃其先头部队,13日法奥两军主力在马伦戈会战,击溃奥军。1800年11月,拿破仑在德意志和意大利两个方向同时开始进攻,12月2日北线法军在德意志境内击败奥军,南线法军切断了曼托瓦要塞和奥地利本土的联系,1801年2月,法奥签定「吕内维尔和约」,第二次反法联盟解体。
1803年5月英国对法宣战,封锁法国海上贸易。1804年12月,拿破仑称帝,称拿破仑一世。1805年,英、俄、奥、瑞典等组织第三次反法联盟,同年,奥军分两路进功意大利和巴伐利亚,俄国也出兵配合,正准备入侵英国的拿破仑调集法军主力迅速进致莱茵河,9月25日,法军对奥军发动进攻,10月6日,在乌尔姆会战中击溃奥军,11月13日,法军占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俄军和奥军撤退阿罗木茨,12月2日,法军与俄奥联军进行了著名的奥斯特里茨会战,拿破仑利用反斜面阵地大败联军。12月26日法奥签定「普雷斯堡和约」,第三次反法联盟解体。
1806年9月,英、俄、普、瑞典等国结成第四次反法联盟,1806年,普鲁士进行总动员,9月向法国进军,10月8日,法军进入萨克森在霍夫击败普军,11月7日,普军10万余人投降,普鲁士彻底丧失战斗力。11月,俄军发动进攻,1807年2月,双方进行挨劳会战,6月法军进攻海尔斯堡,俄军撤退,6月14日法军在弗里德兰截住俄军,将俄军击溃。7月7日和9日,俄、普分别与法国签定「蒂尔西特和约」,第四次反法联盟瓦解。
1806年11月,拿破仑颁布“大陆封锁令”,封锁英国和欧洲大陆的贸易,但西班牙和葡萄牙拒不执行,1807年10月,法国对葡萄牙宣战,与西班牙签定「枫丹白露密约」瓜分葡萄牙,11月法西联军入侵葡萄牙,随后法军占领了西班牙的战略要地,1803年3月占领马德里,随后拿破仑封自己的哥哥为西班牙国王。西班牙军民奋起反抗,7月22日,2万法国占领军投降,10月30日,拿破仑攻入西班牙,12月重新占领马德里,西班牙抵抗力量转入游击战,牵制了大量法军。
1809年1月,英奥结成第五次反法联盟,4月9日奥军不宣而战,13日和法军遭遇,19~23日双方连续交战,奥军被打败,5月13日维也纳被法军占领。奥军撤退到多瑙河以东摧毁了河上桥梁,法军求胜心切,5月21日渡河时遭到奥军袭击,拿破仑首次战败,损失惨重。7月6日,法奥两军在瓦格拉姆决战,法军以巨大的代价击败奥军,10月14日,双方签定「申布伦和约」,第五次反法联盟瓦解。
1812年6月,法军开始进攻俄国,俄军主动后撤,法军追赶深入俄国境内,8月双方进行斯摩棱斯克会战,俄军抵抗后继续后撤,沿途坚壁清野断绝法军给养,沙皇不满俄军退却,任命库图佐夫为俄军总司令,为了向国内交差,9月7日,库图佐夫同法军进行了博罗季诺会战,俄军给予了法军沉重的打击后继续后撤。9月14日法军占领被纵火焚烧的空城莫斯科,10月19日法军撤退,11月3日法军后卫遭俄军袭击,6日遭遇暴风雪,法军损失惨重,11月9日,法军在斯摩棱斯克渡别列津河中遭俄军攻击,损失大量人员、火炮和辎重,12月12日,不足3万残兵返回法国,拿破仑的军队主力损失殆尽。
1813年,俄、普、英、西、葡、瑞、奥等组织第六次反法联盟,1813年5月,拿破仑率新军在吕岑打退俄普联军,8月26、27日,双方进行德累斯顿会战,拿破仑指挥7万法军击退15万联军,联军准备合围法军,10月16日,爆发莱比锡会战,拿破仑被击败。1814年1月,联军侵入法国本土,1月29日,拿破仑在布里埃纳击败联军一部,2月10日致30日,拿破仑连续对联军发起攻击,联军损失惨重,但此时拿破仑已无力进行歼灭战。2月底联军进攻巴黎,3月初拿破仑在拉昂会战中损失惨重,被迫撤退,3月21日,拿破仑进军马恩河,吸引联军失败,3月30日联军攻陷巴黎。4月11日,拿破仑同反法联盟签定「枫丹白露条约」,4月20日拿破仑被流放,波旁王朝复辟。
1815年3月1日,拿破仑利用人民对波旁王朝的不满成功复辟。3月25日,英、俄、普、奥、荷等国成立第七次反法联盟,集结70万重兵进攻法国。6月12日,拿破仑先发制人,向比利时的英普联军发动进攻,16日,法军在利尼击溃普军,英军退往滑铁卢,6月18日,法军和英普联军在滑铁卢决战,普鲁士援军不断赶到,最终击败了拿破仑。6月21日拿破仑逃回巴黎,7月7日,联军进入巴黎,拿破仑宣布退位,被流放到南大西洋圣勒拿岛,直到病逝。
拿破仑战争将法国革命的启蒙思想传播到了整个欧洲,法国的军事占领也唤醒了欧洲各国的民族主义。拿破仑的军事艺术创造了辉煌一时的胜利,被后来的军事家广泛深入的学习研究,加速了欧洲近代的发展进程。
拉美独立战争(1810年~1826年)
十九世纪初期,拉丁美洲除巴西外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808年西班牙被法国侵占,西班牙无暇顾及殖民地,受到美国和法国革命鼓舞的拉美人民爆发了独立革命。
1810年4月,委内瑞拉爆发起义,7月宣布独立,成立第一共和国,随后布宜诺斯艾利斯、波哥大、多洛雷斯等地先后爆发起义宣布独立。1811年7月委内瑞拉爱国军被殖民军击败,7月25日,第一共和国失败。爱国军残部在波利瓦尔帅领下进入新格拉纳达。1813年5月,波利瓦尔率军返回委内瑞拉,击败殖民军,重建共和国,第二年9月殖民军击败波利瓦尔,委内瑞拉第二共和国失败,波利瓦尔流亡。
1811年,墨西哥起义,1812年起义军击败殖民军,1813年攻占阿卡普尔科要塞,11月宣布独立,建立共和国。
1814年,拿破仑失败后西班牙派出远征军镇压美洲革命,7月攻占新格拉纳达卡塔赫纳城,1815年各地独立政府相继失败。
1816年,波利瓦尔在海地支持下重新攻入委内瑞拉,1817年,解放圭亚纳,委内瑞拉第三共和国成立,1818年2月波利瓦尔在卡拉博索击败殖民军,波利瓦尔当选委内瑞拉总统。5月波利瓦尔越过安第斯山脉,进入新格拉纳达,8月在波亚卡河击败殖民军,10月解放波哥大,12月解放新格拉纳达,新格拉纳达与委内瑞拉合并成立哥伦比亚共和国。1821年6月,爱国军占领加拉加斯,第二年5月在皮钦查击溃西班牙军,解放基多,6月新格拉纳达全部解放。
1816年墨西哥起义军展开游击战,1820年,保王军倒戈,击败殖民军,1821年占领墨西哥城,墨西哥独立。
1816年拉普拉塔联省宣布独立,1817年2月圣马丁率军越过安第斯山,在查尔科布击败殖民军。1818年2月智利独立。1820年圣马丁攻入秘鲁,第二年7月占领利马,宣布秘鲁独立。
1822年7月,波利瓦尔和圣马丁会晤,1823年波利瓦尔进入秘鲁,第二年,在胡宁击败殖民军。12月爱国联军在阿亚库桥会战中以少胜多歼灭殖民军主力,击毙总督。1825年8月上秘鲁成立波利维亚共和国,1826年1月,爱国联军攻占殖民军最后的据点卡亚俄,西班牙属美洲殖民地全部解放。美洲殖民地自此大部分获得独立。
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1812~1815年)
美国独立后,英国一直妄图夺回殖民地,同时美国也想夺取西部和英国控制的加拿大。1812年6月18日美国对英宣战。
此时美国对英国仍然处于绝对劣势,1812年美军进攻加拿大,被英军击溃,丢失了底特律等几座城市和要塞,美国陆军在和英军作战中不堪一击,美国海军却取得了一些胜利。1813年初,美军进攻底特律,再次被英军击溃,4月,美军在安大略湖舰队支援下攻占加拿大首府约克。9月10日,美大湖舰队在伊利湖击败英舰队,10月5日美军击败英国与印第安联军。10月进攻蒙特利尔,被英印联军击溃。年底英军反攻,占领乔治堡。同时英国海军封锁了美国海岸,有效打击了美国私掠船。1814年8月,英军调集重兵从加拿大发动进攻,25日攻占华盛顿,焚毁了国会大厦和白宫,后被阻于巴尔的摩。9月英军水陆并进进攻纽约,中途海军被歼灭,撤回加拿大。12月24日英美双方签定「根特和约」,英国确认美国独立。1815年1月,英军进攻新奥尔良,被美军击退。战争结束。
这场战争中美国以弱击强,虽然没有夺取领土,但使英国放弃了征服美国的打算。战后美国认真调整了军事战略,建立起有效的国防体系。
卡洛斯战争(1833年~1840年,1873年~1876年)
拿破仑失败后,波旁王朝恢复了在西班牙的统治,1833年国王费迪南七世病逝,传位给其长女伊莎贝拉,称伊莎贝拉二世,但费迪南的之弟唐。卡洛斯拒绝承认女性继承权,自称卡洛斯五世,双方爆发第一次卡洛斯战争。
1833年以封建贵族教会为基础的卡洛斯派发动暴动,17日伊莎贝拉政府派兵镇压。在战争第一年中卡洛斯派迅速壮大,击退政府军控制了西班牙北部,1835年,双方在毕尔巴厄会战,叛军战败,1836年,英法出兵支援政府军,卡洛斯军撤往山区。1837年5月,西英联军在韦斯卡会战中被卡洛斯军击败,8月卡洛斯率军远征马德里。在马德里城郊被政府军击溃,退往山区。1839年卡洛斯军向政府投降,唐。卡洛斯逃亡法国,1840年7月战争结束。
1868年西班牙爆发革命,伊莎贝拉二世被废黜,卡洛斯派拥立唐。卡洛斯之孙为卡洛斯七世,组织军队,1873年8月,卡洛斯军在巴斯克人的支持下攻入西班牙北部,占领巴斯克年纳瓦尔等地区,并向内地渗透,大批保皇派将领投向卡洛斯,卡洛斯军控制了大片领土,1874年12月24日,伊莎贝拉之子阿方索十二世即位,要求和解被拒绝,1875年8月,政府军向卡洛斯军发动全面进攻,至第二年春,各路卡洛斯军相继战败,政府军收复了领土,卡洛斯7世再次逃亡法国,卡洛斯派失败。
经过这两次战争,西班牙的封建势力被削弱,实现了君主立宪,但此时的西班牙已经无力参与欧洲事物了。
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
清朝中后期实行闭关锁国,中国日趋没落。西方列强早就在准备发动征服中国的侵略战争。清朝中期以后英国对华大量输出鸦片,榨取巨额利润,清政府有感烟毒之害,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查禁鸦片。林则徐收缴鸦片200多万斤在虎门销毁,并拘押英国鸦片商,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
道光二十年(1840年)夏,英国舰队47艘远征军4000人抵达中国,封锁了广州等海港,并沿海北犯,6月,英军攻陷海防要塞定海(舟山),7月,英舰进入渤海进逼天津大沽口,道光帝罢免了林则徐,派琦善赴广州和谈。11月,双方开始谈判,12月英军在舰队的炮火支援下攻占虎门沙角、大角炮台,道光帝对英宣战,派奕山赴广东督战,第二年2月,英军对虎门炮台发起进攻,第二天占领虎门,守将关天培殉国。4月英军围攻广州,占领城外炮台炮击广州城,奕山被迫签定「广州和约」,英军在三元里一代劫掠,激起当地民众反抗,毙伤英军数十人,包围英军要塞,英军撤退。7月英军沿海路北上攻占厦门,8月攻占定海、镇海、宁波,奕山派军反攻,被击败丢失慈溪。1842年4月,英军继续北犯,攻陷乍浦,进犯长江。5月英军攻占吴凇口,提督陈化成和守军大部英勇殉国,11日攻占上海。6月清政府乞和,英军沿长江继续进犯,6月12日,英舰抵达镇江,守军展开巷战奋勇抗击,全部殉国,镇江失陷,英军切断长江与运河漕运。20日英舰队抵达江宁(南京)江面。
22日清政府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辟五口通商,赔款白银2100万两。曾经是世界上最强盛的清帝国走向衰败,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美墨战争(1846年~1848年)
1835年美国煽动墨西哥德克萨斯地区的种植园主叛乱,并入美国。墨西哥出兵镇压,美国派兵占领德克萨斯,并攻入墨西哥,5月美国对墨宣战。
1846年5月18日,泰勒率美军南下占领马塔莫斯,9月攻占蒙特雷,11月占领萨尔蒂约。同年6月卡尼率美军1700人西进,夺取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1847年2月,泰勒部在布埃纳维斯塔击溃墨西哥总统圣安纳率领的墨军1.4万人。3月,美军在总司令斯克特率1万美军在墨西哥湾韦拉克鲁斯登陆,29日,美军攻占韦拉克鲁斯。4月18日,美军击溃总统圣安纳主力和参谋部,5月5日,美军占领普埃布拉,逼近墨西哥城,8月美援军赶到,美军在康特列拉斯再次击败墨军。双方进行和谈,9月7日谈判破裂。9月8日,美军向墨西哥城发动进攻,被击退,12日,美军占领城外高地,炮轰城墙。14日美军攻入墨西哥城,16日控制全城实行军管。10月墨西哥总统被免职。
1847年11月11日安约当选墨西哥临时总统,1848年1月双方开始和谈。2月2日双方签定和约,墨西哥割让德克萨斯、新墨西哥、上加利福尼亚。1848年6月12日,美军撤出墨西哥城,战争结束。
美国通过这场规模不算很大的战争夺取了2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一跃成为地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国,世所罕见。墨西哥丧失了大半国土,元气大伤。美国从此获得在美洲的主宰地位。
意大利独立战争(1848年~1870年)
拿破仑帝国垮台后,其占领区意大利恢复了割据状态,奥地利控制了除萨丁王国外的其他地区。
1848年1月,西西里爆发起义,第一次独立战争开始。西西里起义者驱逐了那不勒斯军,成立了临时政府。3月米兰人民起义,击败奥地利占领军,解放了米兰。3月23日,萨丁王国对奥宣战,国王查理。阿尔伯特率军开赴伦巴底。4月意大利各邦相继加入对奥战争。6月,奥军主力进入意大利,开始反攻,占领威尼斯,7月,奥军在库斯托查击败萨军,8月9日,双方签定停战协定,奥地利恢复对伦巴底和威尼斯的统治。8月威尼斯和托斯卡纳建立共和国,11月15日,罗马爆发起义,1849年2月成立共和国,3月萨丁重新对奥宣战,3月23日,拉德斯基率奥军击败并合围萨丁军主力,查理。阿尔伯特退位,萨丁与奥地利议和。4月,法、奥、那不勒斯联军进攻罗马,加里波第率军英勇抵抗,4月~6月连续击败联军进攻,但最终寡不敌众,7月3日,法军占领罗马,教皇复辟。8月22日,奥军攻占威尼斯,第一次独立战争结束。
1858年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同萨丁王国签定反奥密约。1859年4月,奥地利对萨丁宣战,第二次独立战争爆发。5月拿破仑三世率法军与萨丁军会师,30日,联军击败奥军占领伦巴底,6月4日,法军在马真塔会战中击败奥军,6月24日,奥皇弗兰茨率主力与法、萨联军决战,被击溃。在此期间意大利各邦相继起义,加里波第在奥军占领的北部开展游击战。拿破仑三世于7月13日单独与奥地利议和,伦巴底归萨丁,威尼斯归奥地利,11月10日萨丁被迫承认法奥协定。1860年3月意大利中部各邦举行全民公决与萨丁合并。4月,西西里再次起义,加里波第率军从热那亚远征西西里,5月加里波第在西西里马萨拉登陆,7月西西里解放,8月加里波第回到意大利本土,9月攻占那不勒斯,10月加里波第率军与那不勒斯军主力会战,两军相持不下,10月26日,在萨丁王国军队的支援下击溃那不勒斯军。11月意大利南部举行全民公决,并入萨丁王国。
1861年3月17日,意大利王国成立,除威尼斯和教皇领地外意大利统一。
1866年4月,意大利与普鲁士结盟,6月普奥战争爆发,20日,意大利对奥宣战,6月24日意、奥两军在库斯托查进行会战,奥军获胜。7月20日,双方舰队在利萨岛海域展开海战,这是世界上第一次蒸汽铁甲舰交战,意舰队被击败。在政府军失败的同时加里波第组织的志愿军在亚平宁山区取得胜利。奥地利在普奥战争中失败,1866年10月,和意大利签定「维也纳和约」,归还威尼斯。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教皇失去法军保护,意军和加里波第志愿军趁机占领罗马,教皇只剩下梵蒂冈。第二年一月意大利定都罗马。
意大利独立战争的胜利使意大利结束长期分裂,实现了民族独立。加里波第发挥军队的革命热情,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转战意大利南北,沉重的打击了敌人,被称为“现代游击战之父”。
克里米亚战争(1853年~1856年)
19世纪沙俄继续黑海地区进行扩张,企图夺取黑海海峡,引起了英、法等列强的不满,1852年土耳其将耶路撒冷圣地的伯利恒教堂交给天主教掌管,俄国借机要求对土耳其境内的东正教徒拥有特别保护权,被土耳其拒绝,1853年7月俄军占领土耳其保护国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10月俄土战争爆发,英、法、萨丁先后加入土耳其一方。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塞瓦斯托波尔,故称克里米亚战争。
战争爆发后英法按兵不动,土军单独在巴尔干、黑海、高加索与俄交战,在巴尔干,土军凭借兵力优势击败俄军,1854年6月俄军在普奥压力下撤出侵占的摩尔多瓦瓦拉几亚两公国。在高加索,土军1853年于10月27日对圣尼古拉发动进攻,11月土军受挫,12月俄军击败土军。在黑海方向,两国爆发了海战,1853年11月俄黑海舰队在锡诺普海战中全歼土耳其分舰队,俄国获得黑海制海权。
1854年1月英法舰队进入黑海,俄对英法宣战,6月英法联军在克里米亚半岛的瓦尔纳登陆,海军将俄舰队封锁在塞瓦斯托波尔。7月俄军在高加索击溃土军主力。9月,英、法、土联军在克里木半岛登陆,20日,联军突破俄军防线,逼近塞瓦斯托波尔,俄军尽一切可能迅速加强了防线,10月17日联军开始进攻塞瓦斯托波尔。10月25日,俄军袭击了联军后方,11月5日,俄军对联军发动反攻被击败,第二年6月18日联军强攻塞城,被击退。8月16日,俄军再次发动大规模反击被击退,联军随后进行了大规模炮击,9月8日,联军攻占塞瓦斯托波尔,此战进行了11个月,双方损失惨重。
1855年双方在高加索卡斯进行激战,6月俄军包围卡斯,9月攻城受挫,围困致11月土军投降。1856年3月俄法签定「巴黎和约」,黑海中立化,俄国失去了在黑海拥有舰队的权力,俄国对黑海扩张的长期努力前功尽弃。
这场战争中落后的农奴制俄国损失惨重,引发了国内的革命斗争。这场战争中英法联军使用了线膛枪、蒸汽船,大大提高了陆海军作战效能,铁路和电报也使军事行动的后勤指挥产生了革命性变革。
美国内战(1861年~1865年)
19世纪工业革命传到美国,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同时美国获得了西部的大片领土,急需劳动力,南方奴隶制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1860年主张废除奴隶制的林肯当选总统,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南方蓄奴州纷纷独立,1861年2月组成邦联政府,戴维斯当选总统。同年4月南方邦联军先发制人攻占萨姆特要塞,内战爆发。
南军准备充分,势如破竹,很快占领了海军基地诺福克,5月6日占领铁路枢纽马纳萨斯,进逼华盛顿,北军仓促应战,24日进入福吉尼亚。7月21日,北军被击溃,逃回华盛顿,林肯紧急动员50万志愿军。1862年,北军发动进攻,西线由格兰特指挥,进展顺利,2月攻克亨利堡和多纳尔森堡,4月在夏洛战役中击败南军,5月攻克科林斯和孟菲斯,解放了肯塔基和田那西。东线北军则进展迟缓,7月被罗伯特。李指挥的南军击溃,李乘胜北进,8月在布尔河再次击败北军,兵临华盛顿,9月两军进行安提塔姆会战,李被击退。12月北军在弗雷德里斯克堡战役中再次被李击败。
1863年元旦林肯颁布「解放宣言」宣布解放黑奴,允许黑人参加北方军队,之后又颁布「宅地法」,允许所有美国人得到西部的土地。同年5月,北军再次进攻里士满,在切斯罗维尔被李击退。6月李再次北进,7月1日两军在葛底斯堡展开决战,3日南军被击败。在李北进的同时,格兰特在西线包围了南军防守密西西比河的要塞维克斯堡,5月22日北军发动总攻,进行了长达47天的炮击,7月4日南军投降。7月8日北军占领哈得逊港,南军被分割成东西两部分。9月北军攻克查塔努加,11月击退南军的反击。
1864年北方发动全面进攻,5~6月格兰特率军同李进行一系列会战,李虽然每次都能取胜,但北军的援军不断到达,李军团陷于绝望。6月15日,北军进攻彼得斯堡,双方相持不下,拖住了南军主力达9个月。7月厄尔利率南军一部再次奔袭华盛顿,被北军谢里登部击退,谢里登在进军途中实施焦土战略,厄尔利军瓦解。5月谢尔曼在西线发起进攻,9月2日攻占亚特兰大,并破坏了该城。之后谢尔曼以宽正面向佐治亚海岸进军,沿途实施焦土战略破坏了一切南方可资利用的资源,12月21日谢尔曼攻占萨凡纳,将南方邦联东部分割成南北两半。1865年1月,谢尔曼北上,2月相继攻克哥伦比亚和查尔斯顿,3月和格兰特会师,4月3日攻占彼得斯堡,9日李率残部投降。4月14日,南方派人刺杀了林肯。26日南方投降,内战结束。
南北战争摧毁了奴隶制,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这次战争中工业革命带来了军事上的巨大进步,双方使用了金属弹壳和后装填步枪作战,使用铁路和蒸汽船实现快速的兵力机动和集结,使用蒸汽铁甲战舰进行海战,机械连发枪第一次投入实战,特别是北方发展了制造标准化零件组装武器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
普法战争(1870年~1871年)
普奥战争后,普鲁士成立北德意志联邦,谋求德国统一,法国为保住欧洲霸主地位则竭力阻止,双方矛盾日益激化。1870年在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上发生分歧,7月19日法国对普鲁士宣战。
7月28日拿破仑三世到达前线,8月2日,法军向萨尔布吕肯发动进攻。此时的法军完全没有做好战争准备,普军则准备充分,前线兵力超过法军一倍,所以很快转入反攻,6日法军遭重创,开始撤退,普军越过边境开始追击,8月14日,法军撤退途中被普军包围在梅斯,22日,拿破仑三世和麦可马洪指挥法军前往梅斯解围,普军立即追击,30日截住法军,31日法军退色当被围,9月1日,普军发动总攻,2日拿破仑三世率法军投降。
色当失利后,巴黎9月4日爆发革命,成立共和国。9月19日普军包围巴黎,巴黎人民奋起反抗,10月底,被围梅斯的巴赞元帅率17万法军投降,1871年1月巴黎陷落,威廉一世在凡尔塞宫加冕为德国皇帝,28日,德法签定「法兰克福和约」,法国割让煤钢产地阿尔萨斯和洛林,赔款50亿法郎。
普鲁士击败法国,实现了德国统一,成为欧洲主要强国,法国丧失了欧洲霸主地位。割地赔款的消息传来巴黎人民爆发了伟大的巴黎公社革命,成立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这场战争中普军使用了后装填线膛火炮,法军使用了金属弹壳金属被甲枪弹和机械动力机关枪,军队野战攻防能力进一步增强,普军很好的利用了技术上的进步,改进了战术,迅速打垮了战术保守指挥混乱的法军。
俄土战争(1877年~1878年)
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进行了改革,结束了农奴制,并加强军备实行普遍兵役制,积极备战。1877年4月俄国和罗马尼亚达成反对土耳其的协议,4月24日对土宣战。
24日俄军通过罗马尼亚领土,26日渡多瑙河进入土耳其。第二日晨土守军被击溃,俄军完成渡河。7月,土军前到出到俄军右翼,20日,双方进行普列夫纳会战,俄军一部被击溃。30日,俄军主力发动第二次普列夫纳会战,又被击败,俄军被阻止在巴尔干山脉以北。8月26日,俄军和保加利亚民团配合夺取西普卡山口,土军损失惨重。9月7日,沙俄、罗马尼亚联军11万人再次进攻普列夫纳,强攻至12日,难以突破土军防线,转而进行围困,12月10日土军突围失利投降。12月至第二年1月,俄军越过巴尔干山脉,连续击溃土军主力,9日攻占谢伊沃诺,12日攻占费利波波尔,20日攻占亚得里亚那堡,逼近君士坦丁堡。
1878年1月31日,土耳其军队损失殆尽,被迫接受俄国吞并土耳其大部分领土的和约,与俄军停火。俄国的扩张引起英国和奥地利的反对,英国地中海舰队开入马尔马拉海峡,阻止俄国占领君士坦丁堡,奥匈帝国向俄国边境调集军队。俄国被迫放弃吞并土耳其的打算。3月3日双方签定和约,奥斯曼土耳其领土被肢解,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脱离土耳其独立,波黑自治,并向俄国割让大片土地。此次战争中俄国的军事改革收到了很大的效果,俄军战斗力大大增强,并进行了大规模山地作战。这次战争后巴尔干国家纷纷独立,同时土耳其的退出使各大国得以插足巴尔干,使这个地区矛盾日趋错综复杂,形成了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巴尔干火药桶”。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1895年)
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先后遭到西方列强的海上侵略,签定了不平等条约,之后各自进行了改革,中国的清政府顽固坚持封建专制,只进行了引进西方军事、工业技术的洋务运动,建立了近代化陆海军,而日本则进行了更为彻底的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开始准备侵略中国。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春,清朝的保护国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朝鲜要求派兵入朝协助镇压,日本不请自来借机出兵朝鲜,六月二十一日,日军攻占朝鲜王宫,成立了傀儡政权,并强另伪政府“授权”日本驱逐清军。当日,日本发动丰岛海战,击沉中国运兵船。23日,日军进攻在朝的清军叶志超部,清军退至平壤。七月初一清政府对日宣战,这一年是干支甲午年,我国称甲午战争。
战前日军制定了作战计划,打算在朝鲜牵制清军,海军夺取制海权后在渤海登陆,与清军在直隶决战,迫清政府屈服。清政府则毫无准备,主战主和两派争执不下,继而指望列强调停,一开始就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
八月十六日,日军进攻平壤,叶志超败逃,日军进至鸭绿江。同时日联合舰队进至黄海海域寻歼北洋水师舰队。八月清军从海上驰援平壤,北洋舰队护航,八月十七日,北洋舰队从大东沟口外返航,途中与日联合舰队遭遇,双方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蒸汽机铁甲舰之间的大规模海战,激战5小时后,北洋舰队损失巡洋舰5艘,伤4艘,日舰仅伤5艘,此后北洋水师避守威海港内,丧失黄海制海权。清军受挫后将主力布防到奉天(沈阳)、辽阳一代,辽东空虚。九月二十六日,日军在平安河口突破鸭绿江防线,攻占虎山、九连城、安东(丹东),同日日军在旅顺花园口登陆,十月初九日军攻占金州,初十攻占大连湾,二十日进攻旅顺,清军顽强抗击,二十五日旅顺陷落,日军进行大屠杀。此时清政府再次判断失误,主力在奉天、辽阳和天津、山海关一线布防,十二月二十五日,日军在山东荣城龙须岛登陆,第二年正月初五攻占南邦炮台,初八攻占威海卫,北洋水师在刘公岛港内全军覆没。北线日军在海军配合下沿凤凰城、海城、营口、田庄台一线攻击前进,至二月清军已溃不成军。三月二十三日,清政府被迫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和辽东半岛,赔款白银四亿两。
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洋务运动的垮台,此后中国开始了要求社会变革的戊戌变法和反清革命运动。日本则一跃成为军事强国,开始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美西战争(1898年)
19世纪末美国已经成为经济强国,开始进行帝国主义扩张。1895年2月西班牙殖民地古巴发生武装起义,美国企图进行斡旋被西班牙拒绝。1898年2月15日,美国战舰“缅因号”在哈瓦那港发生爆炸,美国咬定是西班牙所为。4月14日双方宣战。
1898年4月22日,美海军封锁了古巴港口,5月1日,美国亚洲舰队进入西属菲律宾的马尼拉湾。西班牙舰队和炮台对美舰开炮,美舰还击,当日全歼西班牙舰队。6月10日美军在古巴圣地亚哥港以东关塔那摩登陆,包围了圣地亚哥,7月3日,港内西班牙舰队突围,很快被美舰队全部击沉,7月中旬圣地亚哥投降。7月25日,美军在波多黎各登陆,8月12日占领该岛。5月31日,菲律宾起义军对西军发动总攻,6月12日,菲律宾宣布独立,8月13日美军攻占马尼拉。12月10日,美、西两国签定「巴黎和约」西班牙将菲律宾、波多黎各、关岛割让给美国,古巴独立由美军占领。
一般认为美西战争是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的标志,此后美国迅速上升为世界主要强国之一。美军很好的学习了西方列强的海权理论,夺取海权海权,进行驻岛登陆战,此后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海权理论体系。
布尔战争(1899年~1902年)
南非原是荷兰殖民地后被英国统治,19世纪30~40年代,荷兰裔布尔人建立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19世纪末两邦分别发现的储量巨大的金矿和钻石,大量英国人到达南非淘金,同布尔人国家爆发冲突。1899年10月11日,英军和布尔人爆发战争。
战争开始后布尔人为赶在英国援军到达前取胜发动大举进攻。10月12日,布尔军击败英军,攻入英国殖民地,10月30日,在尼克松山谷使一千多英军投降,接着占领大片土地,殖民地英军大部分被歼或被包围在莱迪史密斯、金伯利等几个据点中。
1899年12月英援军赶到,总兵力达到15万,布尔军进行围城打援作战,击败英军进攻。布尔军对英军据点久攻不下,1900年1月,英军兵力达到25万,转入反攻,2月英军攻入奥兰治和德兰士瓦,并解救了被围困英军。3月13日,英军占领奥兰治首府布隆方丹,5月12日攻占克隆斯塔特,31日攻占约翰内斯堡,6月5日占领德兰士瓦首府比勒陀利亚,9月英国宣布吞并德兰士瓦。
布尔军退出城市后开始进行游击战,袭击英军,破坏交通线,英国被迫再次增兵围剿,兵力达到45万,英军为消灭布尔游击队,实施焦土政策,烧杀破坏,将布尔平民关进集中营,同时构筑大片铁丝网,修筑堡垒,压缩布尔游击队活动空间。布尔人损失惨重,集中营中死亡达数万人,1902年5月31日双方签定「弗里尼欣和约」布尔人停止抵抗,英国吞并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英国给予布尔人以经济补偿,并给布尔人提供一起压迫黑人的特权。战后双方共同建立了种族主义殖民政权南非联邦。
这场战争中英国遭到布尔人的游击战打击,出动大量兵力,使用残酷的手段,才得以取胜,英国在战争中大量构筑铁丝网在一战中被广泛采用,并使用了可以移动的钢铁堡垒,对后来坦克的发明提供了参考。
日俄战争(1904年~1905年)甲午战争后日本侵占辽东半岛,而沙俄为获得不冻港旅顺,联合法、德对日施压,由中国赎回辽东半岛,1900年借镇压义和团之机出兵侵占我东北全境,引起日、英、美的不满,1903年日俄进行瓜分东北和朝鲜的谈判破裂,1904年2月8日日军偷袭旅顺,日俄战争爆发。
1904年2月6日,日俄断交,日本联合舰队秘密出发,8日夜,日舰偷袭了旅顺港内毫无准备的俄国太平洋舰队。9日,日舰队袭击仁川迫俄舰自沉,日军获得制海权。3月21日,日军在朝鲜镇南浦登陆,4月进至鸭绿江,30日夜突破俄军防线,5月初日军在辽东半岛登陆,5月底占领金州和大连,开始攻打旅顺。俄军用堑壕、地雷、电网加强了旅顺外围防线。8月7日,日军发动攻击,10日,俄舰队试图突围,很快被日舰队击溃。8月19日,日军发动强攻,至24日,仍未突破,开始进行围困。6月俄军企图增援旅顺被击退,在鞍山、辽阳一线组织防御,8月24日,日军发起进攻,9月3日俄军撤退。9月19日,日军对旅顺发动第二次进攻,遭俄军顽强阻击损失惨重。10月30日,日军发动第三次进攻,12月7日日军占领城外制高点,用重榴弹炮轰击俄舰队,9日,俄舰队基本被歼。1905年1月1日,俄军投降。俄军从辽阳撤退后,在奉天组织防御,2月18日夜日军发起攻击,3月9日,日军突破俄军阵地,3月10日转入追击,奉天会战中俄军损失7万人。
1905年5月长途赶来增援的波罗的海舰队主力到达对马海峡,5月27日,日联合舰队截住俄舰队,双方爆发对马海战,至28日大部分俄舰被击沉,少数逃跑。俄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全军覆没。1905年9月5日双方在美国斡旋下签定和约,俄国将旅顺附近的特权让给日本。清政府战争和对中国领土的瓜分中无耻的保持了中立。战争中双方使用无烟火药、机枪和榴弹炮进行了坚固阵地攻防战,成为一战的标准作战样式。
巴尔干战争(1912年~1913年)19世纪巴尔干大部分国家摆脱了土耳其的统治,但土耳其仍拥有着部分地区,威胁到新独立的国家。1912年保加利亚分别与塞尔维亚和希腊组织反土军事同盟,同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1912年8月,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爆发起义,10月保、塞、希先后对土宣战,10月19日希腊对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南部的土军发动进攻,22日,保军对色雷斯的土军发动进攻,24日塞尔维亚军对土军发动进攻,各路进展顺利,至11月初各地土军均被粉碎,11月18日,马其顿解放,28日阿尔巴尼亚独立。12月双方在帝国主义干预下停战。1913年1月土耳其发生政变,2月23日战争重新开始,巴尔干同盟军队继续推进,1913年5月30日双方签定「伦敦条约」土耳其丧失全部欧洲领土。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同盟各国分赃不均,其各自背后都有列强支持,矛盾迅速激化。1913年6月29日,保加利亚袭击驻马其顿的塞尔维亚军,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开始。塞尔维亚、希腊早有防备,迅速动员大批军队应战,7月保军撤退,10日,罗马尼亚对保宣战,29日,保加利亚求和,8月10日双方签定「不加勒斯特条约」。
这场战争后巴尔干基本摆脱了土耳其统治,同时也为巴尔干积累了更多不稳定因素,成为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
20世纪初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经过长期积累,为重新瓜分殖民地,最终爆发了德、奥同盟国集团同英、法、俄协约国集团之间的大规模战争,战火从欧洲蔓延至亚非,33个国家先后卷入。成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战。
巴尔干战争后巴尔干民族主义高涨,奥地利准备入侵塞尔维亚,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王储在萨拉热窝被刺,7月28日,奥地利对塞宣战。8月欧洲各大国先后卷入战争,一战在东、南、西三条战线上全面爆发。
1914年8月,德国在西线发动进攻,首先占领了比利时、卢森堡,在阿登一线对法国发动进攻,很快突破了法国边境防线,法军迅速动员预备队,通过铁路和汽车投入战场,9月初双方进行马恩河战役,因俄国在东线发动进攻,德军只得抽调部分兵力赶往东线,英法联军阻止了德军速战速决的打算。英法联军转入反攻,德军利用机枪、铁丝网构筑了野战攻势,英法联军正面进攻无法取得进展,便包抄德军侧翼,德军也反过来包抄联军新产生的侧翼,双方不断相互包抄将防线延申到海岸。10月德军发动攻势投入上百万兵力进行正面强攻,联军则不断在纵深构筑防线,德军始终无法取得决定性的突破,双方不断加强工事逐渐形成一条稳定的战线。在东线德奥和俄在广阔的区域激战,双方投入的兵力有限,没有形成西线的胶着态势,1914年8月俄军分两路进攻东普鲁士和波兰的加里西亚,德国陷入两线作战,9月北线俄军被德军击溃,而在南线奥军被击败。11月德军协助奥军阻止了俄军的进攻。1914年战争爆发后日本就急不可待的对占领青岛的德军发动进攻,随后又占领了同盟国属的太平洋岛屿,1914年10月,土耳其参战,袭击了俄黑海舰队和港口,10月底土、俄在高加索展开激战,至1915年土军被击退。同时英军在阿拉伯人配合下在夺取了叙利亚的土耳其领地。
1914年8月,英国与德国舰队开始在北海交战,1915年2月,德国开始进行无限制潜艇战,但迫于美国的压力很快又停止了袭击中立国船只。
1915年同盟国采用西守东功的方针,年初德军在西线转入防御,4月英法联军反攻,德军中使用了毒气弹,随后双方大规模使用化学武器,同时配发防毒面具,化学武器就没有发挥多大作用。9月联军再次发动攻势,仍没有取得进展,双方恢复对峙。在东线,同盟国和俄国都计划新的攻势,2月,德奥抢先发动进攻,3月俄军也发动进攻,形成犬牙交错的战线。夏季德军抽调西线主力发动全面进攻,俄军损失170万人,退至本土防御。在南线,1914年奥军被塞尔维亚击败,1915年10月,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一方对塞尔维亚宣战,塞军在两线夹击下很快失利,11月塞尔维亚被占领。同年5月,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奥匈帝国宣战,随后对奥发动多次进攻,全部被奥军击败。
1916年,德军再次把重点转移到西线,2月21日德军集中优势兵力发起凡尔登,起初法军准备不足,德军取得了一定进展,很快援军赶到,战局又重现了1914年的景象,至9月2日,法军击退了德军的进攻。为配合凡尔登防御,6月24日,英法联军发动索姆河战役,英法联军和德军都使用飞机进行支援,并进行了大规模空战,9月15日英军首次投入坦克参战,至11月战役结束英法联军和以往一样损失惨重而毫无进展。1917年初协约国再次发动全线进攻,在6月的康布雷战役中,英军集中使用坦克在飞机的配合下发动突袭,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很快又被德军击退。1916年3月,俄军在东线重新发动了攻势,南路俄军取得了一些进展,1917年3月,俄国工人和士兵爆发起义,推翻沙皇,7月,俄军继续向奥军进攻,9月德奥援军赶到,发动里加战役,击溃俄军。11月7日,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工人士兵发动十月革命,推翻临时征服,建立苏维埃政权。12月,苏俄退出帝国主义战争。1916年8月罗马尼亚对奥宣战,12月被同盟国占领,1917年6月希腊对同盟国宣战。
1916年德国海军努力突破英舰队的封锁,5月31日,双方海军主力爆发了日德兰海战,双方损失惨重,都没有消灭对方主力,但德国舰队从此退守港口丧失海面的制海权。1917年,德国恢复无限制潜艇战,但很快招致美国参战。
1917年4月,美国参战,很快组织远征军投入欧洲战场,美国参战后原本中立的拉美国家纷纷对同盟国宣战,同年8月中国对德奥宣战,并派遣近20万劳工到欧洲修筑工事。
1918年德国战争力量已近枯竭,为尽快结束战争3月起又进行了大规模进攻。3月21日起对英法联军连续发动进攻,至5月30日进至巴黎仅60公里处,随后美军加入作战,德军有经验的部队再次耗尽,7月协约国转入反攻。7月18日法军在坦克和炮兵弹幕的掩护下发动反击,空军夺取了制空权,8~9月英军和美军在大量坦克和飞机的支援下连续发动亚眠战役和圣米耶尔战役,德军濒于崩溃。9月26日,西线协约国发动总攻,10月20日,德军全线溃退。同年9月协约国在巴尔干开始反攻。9月24日战败的保加利亚军发生起义,29日保加利亚投降。同年6月奥军对意大利发动了最后的攻势,很快被意军击退,10月意军发动反攻,30日奥军防线崩溃,11月3日,奥匈帝国停战,并很快解体。同一天德国基尔水兵爆发起义,11月9日,德皇威廉二世退位,当天成立了社会主义共和国政权。爆发革命,后德国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集团为保住统治地位迅速向协约国求和,11月11日,双方签署了条件苛刻的停战协定,德国交出所用殖民地和重武器。1919年1月28日,巴黎和会召开,经过长时间争吵,6月28日签定「凡尔塞和约」。德国被禁止重新武装,领土被支解,并承担巨额赔款。
战后德国不满「凡尔塞和约」的束缚,为新的世界大战策源地形成积累了条件。这场战争削弱了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美国成为一流大国。日本、意大利等新兴帝国主义国家也从德、奥的崩溃中捞足了好处。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成立社会主义国家后,共产主义运动和殖民地解放运动蓬勃兴起。一战前世界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空前发展,人类战争从平面发展到包括空中和水下的立体战争,战争样式彻底改观。
波俄战争(1920年)一战之后波兰重新独立,企图利用苏俄内战的时机夺取白俄罗斯、乌克兰和立陶宛,恢复古代波兰的疆界,得到了反苏俄的协约国支持。1919年波兰趁苏俄忙于内战占领了白俄罗斯和立陶宛,1920年4月波兰对乌克兰发动进攻,战争爆发。
5月7日,波军长驱直入占领基辅,红军反击被击退。波军占领基辅后战线过长转入防御,5月26日,红军主力到达发动基辅战役,6月,红军突破波军防线,切断波军补给线,波军撤退,红军解放基辅。7月4日,红军发动总攻,波军防线被突破,红军顺利解放白俄罗斯。7月底红军攻入波兰,进行利沃夫战役和华沙战役,这时红军处于外线,战线过长,攻击受阻。8月16日,波军开始反击,红军各部配合不利相继被击溃,18日红军全线溃退。
1921年3月双方签定和约,波兰得到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波兰和苏俄两国一成立就积怨甚深,使后来的法西斯德国得以顺利在中欧顺利扩张。苏俄虽然丧失大片土地,但政权得到巩固,后苏联成立,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建立了强大的国防,为后来打垮法西斯创造了条件。
苏芬战争(1939年~1940年)
十月革命后芬兰独立,独立后和英、法、德关系密切,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苏联担心芬兰被德国利用来发动入侵,1939年要求芬兰割让部分领土,遭到拒绝后,11月30日对芬兰发动进攻。
苏军进入芬兰后被极端严寒的天气困住,庞大的军事力量无从施展,反倒遭到芬兰军队机动灵活的打击,损失参战。1940年,苏军改变原定计划,1月7日,依仗强大的空军和炮兵对芬军阵地大举进攻,2月12日,苏军突破芬军防线。3月11日,占领维堡。芬兰政府企图向英法求援,但在德国不愿英法介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德国的压力下,3月12日,芬兰政府被迫接受苏联的条件,割让了1/10的领土。
这场战争苏联虽然得到了土地,却将芬兰推向轴心国集团,苏联同时也获得了寒冷条件下作战的有用经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
1929年资本主义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德、日、意经济遭到惨重打击,发生社会动荡,在此情况下纷纷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谋求对外扩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1933年,德国希特勒上台,推行法西斯统治,1933年策划国会纵火案,取缔政党,实施纳粹独裁。1922年,意大利莫索里尼上台,随后实行法西斯专制,并积极入侵东非,1935年侵占埃塞俄比亚。1936年,德日签定「反共产国际协定」,第二年意大利加入协定,轴心国集团形成。1936年德意支持西班牙佛朗哥叛乱,并公然出兵参战,1939年颠覆西班牙共和国政府。1938年3月德国出兵吞并奥地利,1938年9月,德国和英法意通过「慕尼黑协定」占领捷克苏台德,第二年3月占领捷克。随后又对波兰提出领土要求。
1939年9月1日,德军对波兰发动闪电战,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军总结一战经验教训,发展出集中使用空中力量和装甲集群进行大纵深突击的闪电战战法,在波兰发挥了威力,波军来不及集结兵力就被分割包围,飞机来不及起飞,火炮来不及展开就被击毁,德军顺利突入波兰境内,英法宣战后按兵不动,坐视波兰灭亡,被称为“静坐战”,9月28日,华沙陷落,波兰沦亡。
1940年4月9日,德军突突袭丹麦,丹麦不战而降;同日德国海军袭击挪威主要港口,挪威海军和海岸炮兵英勇抵抗,重创德舰队,但德军空降部队占领了挪威首都,4月14日英军在挪威登陆,6月10日挪威被占领。
5月10日,德军对荷、比、卢和法国北部发动闪电进攻,同日英法联军进入比利时,德军装甲部队从阿登山区突入联军纵深,联军溃退,14日荷兰投降,28日比利时投降,卢森堡不战而降。英法联军败退到敦克尔克,侥幸逃脱。6月6日,德国对法国发动总攻,法军迅速被打垮,德军进至巴黎,6月11日意大利对法宣战,22日法国投降。8月9日,德国实施入侵英国“海狮计划”开始对英国进行大规模空袭。英国也对德国城市进行了反击,并组织海军炮击德国港口,德国始终未能获得英国制空权,10月12日,希特勒取消入侵英国的计划。
同年6月意大利对东非英属肯尼亚、索马里发动进攻,9月对埃及发动进攻,很快都被英军击溃,德国不得不派出非洲军团支援意大利。
1940年10月德国出兵巴尔干占领罗马尼亚油田,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相继加入轴心国军事同盟。1941年3月,南斯拉夫发动反对德国的政变,德军大举入侵,政府很快投降,但共产党领导南人民军坚持了长期游击抗战。
1941年6月22日,德军不宣而战对苏联发动大规模突袭,德军首先轰炸苏联机场击毁苏军飞机上千架,继而夺取制空权,在空军的支援下,德军迅速突入苏联境内500~600公里,苏军损失30多万人。7月德军发动夏季攻势,7月16日占领斯摩棱斯克,9月19日占领基辅,接连续围歼上百万苏军,苏军在只列宁格勒顶住了德军进攻。9月30日德军发动莫斯科战役,10月三面包围莫斯科,此时德军战线过长,苏联军民的顽强抗击和雨季的到来使德军减慢了进攻速度,11月德军进至莫斯科城下,此时新组建的苏军源源不断的开到,顶住了德军进攻,11月底严寒提前来临,毫无准备的德军遭受重大损失,被迫转入防御。12月苏军转入反攻,将德军击溃了200公里,德军迅速灭亡苏联的企图被粉碎。
日军深陷中国战场后,美国切断对日石油供应,日军为继续战争,1941年7月决定实施南进战略,夺取东南亚。11月日军特遣舰队出发,12月7日对美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发动空袭,美军毫无防范,太平洋舰队主力几乎丧失战斗力。8日美国对日宣战,9日中国政府在进行了4年半抗日战争后正式对日宣战,11日,德、意对美宣战。日军迅速南下,抢占英、荷殖民地,1942年,日军基本控制了整个东南亚,5月,日军为切断澳大利亚的海上交通,开始进攻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5月7日,美、日舰队使用航空母舰搭载的作战飞机进行了珊瑚海海战,双方各有一艘航母被击沉,一艘受伤。
6月,日、美海军主力在中途岛进行决战,美军以少胜多,击沉日本主力4艘航母,日本海军遭受重创。8月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占领日军新建的机场,此后双方不断向岛上增兵,并在外海进行了争夺制海权的海战,1943年1月,美军逐渐控制了制海权,并调集重兵夺取了瓜岛。
1942年7月,德军为夺取伏尔加河和高加索油田发动斯大林格勒会战,17日起德军对苏军发动进攻,8月19日,德军突破顿河,9月合围斯大林格勒,10月苏军退守市区,进行了坚决的防御。在内线抗击的同时,苏军外线转入反攻,10月苏军南北两翼实施反包围,11月底苏军合围斯大林格林德军,1943年1月苏军里应外合发起总攻,2月2日德军投降。
1942年轴心国逐渐丧失了在地中海的制海权,德军虽然攻到埃及的阿拉曼,但战线过长后援中断,已成强弩之末,1942年10月23日,英军发动阿拉曼战役,德军顽强防御,并发动反击,但英军依赖兵力优势和空中优势于11月初将德军打垮并进行追击,1943年1月23日,盟军占领的黎波里。1942年11月8日,盟军英美联军在法属摩洛哥登陆,11月11日占领卡萨布兰卡,1943年4月19日盟军向北非德意联军发动总攻,5月7日占领突尼斯,5月13日北非德意军投降,戴高勒领导的自由法国获得根据地加入对轴心国战争。1943年苏军攻入乌克兰和白俄罗斯,7月德军为占领库尔茨克突出部发动库尔茨克会战,7月5日德军发动进攻,双方激烈交战,12日双方投入坦克和自行火炮上万辆爆发最大规模的一次坦克战,德军被击败损失坦克自行火炮4000多辆。
同年7月南线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登陆,8月占领墨西拿,9月3日,盟军在意大利登陆,4日莫索里尼垮台,意大利向盟军投降,随后德军进入意大利,10月13日,意大利新政府对德宣战。至此轴心国已全面丧失了战争主动权,同盟国转入全面反攻。
1943年美、苏、中、英先后举行卡萨布兰卡、开罗、德黑兰会议,通过了彻底打垮轴心国集团的一系列决议和宣言。1944年,苏军全面反攻,解放了全部国土,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匈牙里先后退出战争,同年6月6日,英美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月底盟军先后夺占瑟堡等港口,巩固了滩头阵地,7月开始向法国纵深发展,8月占领了法国南部的大片领土,8月19日,巴黎爆发起义,随后解放。12月,德军集结兵力发动阿登战役,12月16日,德军发起进攻,盟军起初毫无准备,但很快实施反击,1945年1月苏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德军被迫撤退。
1944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10月美军发动菲律宾战役,日本投入海军的全部家当企图在莱特湾诱歼美国登陆舰队,23日海战爆发,一度诱敌成功,使美舰队主力离开莱特湾,美军登陆舰队遭到猛烈打击,但美军很快会师,全歼了日本舰队,日本海军主力已损失殆尽。1945年1月,美军在吕宋岛登陆,5月占领菲律宾。6月美军占领硫磺岛,7月占领冲绳。
1945年2月英美苏签定了旨在了结束战争和重新划定战后世界范围的「雅尔塔协定」。4月,苏军发动柏林战役,16日进攻开始,20日包围柏林,29日苏军攻入市中心,4月30日,希特勒在地堡里自杀,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5月9日德国投降。冲绳战役后日本沿海已完全被美舰封锁,日本准备作垂死顽抗,1945年8月6日、9日,美军先后在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两市被夷为平地。8月8日,苏军对日宣战,9日对发动进攻,迅速粉碎了侵占我东北十四年的关东军。同时以中国为主的各占领区军民发动反攻,推翻日本军事统治,解放国土。面对这样的打击,丧魂落魄的日本军国主义者丧失了顽抗的意志,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二战给人类造成了空前灾难,以德意日法西斯灭亡而告终,美、苏作为超级大国崛起主宰世界,同时英法帝国主义遭到沉重打击,世界各国人民经受了战争锻炼,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纷纷获得独立。战争中现代科技大量应用到军事领域,先后出现了雷达、喷气式飞机、导弹、原子弹等高技术武器,世界进入宇航时代和核时代。
中国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
日本帝国主义一直在步步为营的进行征服中国的战争准备。随着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中国的统一指日可待,日本加快了侵略步骤,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强占东北建立伪“满洲国”。1932年制造上海“一二八事变”,1933年侵占山海关和热河,并不断挑衅。1937年7月7日,日本策划芦沟桥事变,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全面抗战开始。
战争开始后,日军迅速调集军队,7月29日攻占北平,30日攻占天津;8月13日发动淞沪会战,进攻上海,中国军民奋勇抵抗,11月日军在杭州湾登陆,进行包围,11月12日占领上海,12月3日首都南军陷落,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30多万同胞惨遭杀害;1938年2月,华中华北日军发动徐州会战,4月3日台儿庄大捷,中国守军围歼进犯之敌一万余人,5月19日日军占领徐州打通津浦线交通要道。1938年8月双方主力展开武汉会战,守军艰苦奋战层层阻击,给日军造成重大伤亡后于10月24日撤出武汉,在宜昌长沙构筑防线,10月26日武汉陷落,日军损耗巨大,无力进行新的攻势,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武装进入沦陷区,开辟敌后根据地,积极进行敌后抗日游击战。日军在占领区内频繁扫荡,也进行了一些正面攻势。1939年9月到1941年1月,日军先后发动3次长沙会战都被中国军队击退。1939年11月日军在钦州湾登陆,发起桂南战役,至24日,日军占领南宁,并进至昆仑关,12月18日,中国军队发动反击,31日收复昆仑关。1940年7月八路军和地方部队105个团发动百团大战,给予日军沉重打击。1942年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配合英军作战,但英军不战自溃,使中国远征军陷入被动,损失惨重。
1944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丧失制海权,为打通陆上交通线,于4月发动豫湘桂战役。此时的国民党军疏于战备,被临时拼凑的日军击溃,被俘60万人,相继丢失许昌、洛阳、衡阳、长沙、桂林、柳州、南宁等上百座城市,中美多个重要空军基地也被日军破坏。12月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战役结束。此时日军已成强弩之末,1943年10月下旬,中国驻印军对缅甸日军转入反攻,经过苦战,1944年6月退回云南的中国远征军经休整后也开始反攻,1945年1月,两军会师,打通中印公路和输油管。1945年4月,日军为摧毁中美英江机场,发动湘西会战。日军一发起进攻即遭已换装美式装备的中国军队分割包围,5月日军企图撤退,致6月仅一个师团突围逃脱。
1945年8月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朝鲜,迅速粉碎了关东军,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递交投降书,9月9日,侵华日军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日军的野蛮侵略激起了中华民族空前团结的民族精神,经过8年浴血奋战,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取得了第一场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编辑已初步完成。正式完成请期待。
{:385:}基本上都是不同国家文明之间的战争… 看到豆丁网09年就有这篇文章了 所以想问下楼主这是? 科普帝快来看看呐有人抢你饭碗!@weiliqiang 杀生 发表于 2014-2-14 17:53
发在那有奖励,这里没有
我不太在乎GZ π=3.1415926... 发表于 2014-2-14 17:47
发在那和这有什么区别
发在那有奖励,这里没有 Reki 发表于 2014-2-14 17:46
我觉得可以发在历史与军事区啊,干嘛发在酒馆
发在那和这有什么区别 我觉得可以发在历史与军事区啊,干嘛发在酒馆 杀生 发表于 2014-2-14 17:32
诅咒版主被删……何の心态
对不起,打错。 诅咒版主被删……何の心态 π=3.1415926... 发表于 2014-2-14 17:07
等待编辑完成,谢谢。
、 、。好吧,看看你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Rocket Cone 发表于 2014-2-14 17:05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著名?
等待编辑完成,谢谢。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著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