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信仰与自由——重读《鲁滨孙》
在重读之前,我想不起任何故事细节(甚至不记得星期五是怎么来的了),但还大略记得小时候读这本书的感受。或许因为是男生,最大的阅读快感就是鲁滨孙在岛上的开创和积累,这种快感类似于玩电子游戏,直到现在也是我读这本书的兴趣点之一。在这一兴趣的驱使下,我往往不会在乎这本书写得有多啰嗦,鲁滨孙越是不厌其烦地清点他的财产(而笛福笔下的鲁滨孙确实很喜欢详细列举他的财产,甚至到了书的最后部分,在鲁滨孙救下那位英国船长的过程中,他仍旧要一一列举他们从一艘小船上获得的东西:一瓶白兰地、一瓶甘蔗酒、几块大饼、一角火药、一大包用帆布包着的糖,不得不说,很多时候完尽的列举对于情节的发展意义并不大,但恰是这类历险小说独特的风格),说他如何艰辛地做出了一样工具,我越觉得从阅读中获得了虚拟的快感。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很重要的原因是鲁滨孙第一人称的代入感。这次重读,我知道了这种快感的学术叫法是“占有性个人主义”(艾伦·麦克法兰,《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记得小时候我读这类小说时(如凡尔纳《神秘岛》),我甚至还会帮主人公们算账:假如前一天提到获得了什么食物,第二天要是没说最后怎么吃掉的,我还会想为什么不写出来。另外这次重读,我发现了我认为的全书最大笑点,那艘船长遭到反叛的英国船来到岛上以后,水手们散开到岛上各处闲逛,后来退潮了,船在海岸上搁浅,留在船上的人就召唤散在岛上各处的水手们回来推船,结果推不动就又散去了,文中描述:“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便按照水手们的老脾气,——他们在全人类中间,大概是最顾前不顾后的家伙,——索性放弃了这个工作,又去四处游荡去了。我听见内中有一个水手向另外一个水手大声说话,叫他们离开小船:‘算了吧,不要管它吧,捷克,潮水上来,它自然会浮起来的。’我一听这两句话,就证实了他们是哪国人。(p196,徐霞村译本,下同)”笑点在于“顾前不顾后”说的就是只顾眼前冒险的快乐而不听父亲劝告的鲁滨孙自己,联想到鲁滨孙的父亲不是英国人,母亲是英国人,母亲未阻止他出海,而父亲坚决阻止,就可以证实鲁滨孙不但幽默地作了一番自嘲,还黑了一把全体英国人。
下面说我的其它几点感受:[一、冷酷的自由]重读前我肯定觉得鲁滨孙是个可怜、值得同情的人,这个看法从读到他推摩尔人下水那开始改变。这里徐霞村先生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词来译——“掼”,英文原文的单词是“toss(投掷)”。之后鲁滨孙用火枪指着水中的摩尔人,说了一段值得玩味的话:“你泅水的工夫很好,一定可以游到岸上去,再说今天海上没有一点风浪,只要你好好地游到岸上去,我也不来伤害你;可是你若一定靠拢我的船,我就把你的脑袋打穿;因为我已经下了决心,要恢复我的自由了。(p16)”要制服摩尔人,鲁滨孙未尝没有其它办法(比如用火枪抵住他,让佐立把他绑起来),但他选择把摩尔人“掼”入水中,保证自己的绝对安全。这意味着对他来说,自己的个人自由与安全远比别人的生命重要,虽说有些狠,至少还算诚恳,目的也很正当,是为了解放自己的奴隶之身。但后来鲁滨孙的表现就多少近乎冷酷了。
和佐立一起航行被葡萄牙船搭救后,尽管鲁滨孙说“因为他曾忠心地帮助我获得自由,现在我实在不愿再把他的自由出卖”,但最终他还是把佐立卖了,而理由竟然是“佐立本人也情愿跟他(当然很重要的因素是要报船主的恩)”——佐立宁愿先当十年奴隶再获得自由,也不愿跟着鲁滨孙马上获得自由,看来鲁滨孙实在不是个好主人。在航行过程中佐立对鲁滨孙是有很大恩情的,有一次两个人没有淡水喝了,佐立主动要上岸去找淡水,而且这时周围都是野兽。鲁滨孙说佐立这样情深义厚,“使我永远爱上了他”。可是这之后不久有一次打狮子,他没有回报佐立的恩情,主动去打或是提出两个人一起上岸,而是想让佐立单独冒着危险上岸。尽管这次佐立没有抱怨什么,最终勇敢地上岸开最后一枪结束了狮子的生命,但如此一来他最后作出离开鲁滨孙的选择也就不足为奇了。归根结底,是鲁滨孙没有真正把佐立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佐立不可能成为他的朋友而只能是仆人。事实上佐立是接受这一点不予反抗的,同理的还有星期五(一救下星期五,鲁滨孙就理所当然地把自己视为“主人”,书中记载的他和星期五的对话用的就是这一称谓,英文原文“master”)。星期五有一个和佐立类似的情节,鲁滨孙想让星期五一个人回他的部族,但星期五想和鲁滨孙一起回去。后面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情节,救下西班牙人后,鲁滨孙让他“监督、指挥”星期五和星期五的父亲工作,满眼深情、任劳任怨的星期五在鲁滨孙心中尚不如刚刚救下的一个欧洲人。
佐立虽是奴隶,好歹是人类,对动物鲁滨孙就更不客气了。有一次鲁滨孙打死了一只正在哺羊的母山羊,小羊跟着跑了回来(p46),本来他想把它驯养大,但它不肯吃食,于是他便把它杀了吃掉。根据他后来建羊圈驯养山羊的行为来看,很可能这只小山羊即使被驯养大也会被杀来吃。还有一次鲁滨孙养的猫跑走了又带了野猫回来,因为生的孩子太多,妨碍到了他种的庄稼,便遭到他的一片枪击。奇怪的是,孤独地生活在荒岛上,鲁滨孙却从来没有、也从未想过要把动物当成自己有深厚情谊的真正的朋友,山羊用来吃肉,猫和鹦鹉用来解闷,如果对自己来说弊大于利,就坚决予以消灭,这就是我理解的鲁滨孙的“舒适的自我保存”。
与之相匹配的是鲁滨孙对“自己”的迷信。第二次航行的时候,为了筹办货物,鲁滨孙找到几位亲戚,他们送了他钱,但他觉得这是父母给的钱(p12);在推摩尔人下水之后,他说“我完全相信,他后来毫不费力就游到岸上”;打狮子的时候,他仿佛也觉得佐立一人就可以胜任,佐立不去是因为“害怕”;甚至到后来他在岛上发现脚印后惊恐万分,不久也“相信自己没有被他们发现的危险(p127)”。总之,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形下,鲁滨孙都是很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的,总是依自己的想法来定义别人。此外,他对自己的能力也越发自信,不仅之前在经商、航海中掌握很多技术,而且在荒岛上制造工具的经历极大地丰富了他的自信,因为他取得的每项成功都可以归之于他的能力,而失败则可归之于材料的缺乏和地理条件的限制。综上,鲁滨孙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自己一个人就能舒适地生活,而他确实也是这么做的,他不依赖于任何其它生物,不具备任何依恋式的感情。他不仅超脱了家庭、社会,甚至超脱了国家,旁证便是后来在岛上看到英国船时,鲁滨孙高度警惕(p194)。鲁滨孙的自由是纯粹的,但也是冷酷的。摩尔人的事例证明,要获得并保持这样的自由,鲁滨孙就要有杀人的能力和决心。包括后来他在岛上发现脚印,以为是野人或魔鬼,必要时他当然是会开枪的。没有爱人,甚至没有宠爱的动物,对鲁滨孙来说,除他自己以外的一切都是“物”,都不是与他平等共存的主体。这种自由是一种极致的自我意识。自由的前提是自我。庄子的“逍遥”是自我意识的完全消弭,“无所待”同样强调一个人不依附于别人和外物。但这不是自由,如果用“自由”这个词来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一个人越是不依附于别人,他越是自由。“自由”的前提是“自”,先要有一个自我,这个自我越是脱离于他人而存在,越是自由。不同于鲁滨孙极度强调自我和外物的区别,庄子的“逍遥”、“无所待”是将自我化于外物,把自己当作和外物一样的“物”,没有了自我,也就不再需要自由的概念了。
[二、外物之外:造物]鲁滨孙是个多少有些矛盾的人,与膨胀的自我意识相对的是他对上帝的服膺和信仰——除了从船上抢救下来的工具和物资,这是他带到荒岛上的唯一之物。小说开头并未具体交代鲁滨孙的信仰状况,他对上帝的态度是通过父子关系暗示出来的。父亲苦口婆心地反对他出海,在举出诸多理由之后最终归诸上帝,鲁滨孙转述父亲的原话是“假使我一定要采取这种愚蠢的步骤,上帝一定不会保佑我”。尽管鲁滨孙在用懊悔的口吻叙述这些,但可以想见,当时他对此应是颇不以为然的。我大胆地猜测,他是在以自己的心意臆度上帝——为什么上帝就不保佑我?这之后一直到上岛遭遇地震,除了感激上帝在两船人中独独留下自己的性命,鲁滨孙往往只在危急时刻才想起上帝,甚至因为忙于“生计”连礼拜日都顾不上了。如果他真是一位虔诚的信徒,感激上帝留下自己的性命,并希望忏悔后上帝能拯救他,那么他一定不会忘记有规律地祈祷。但他没有,因为在他的观念里,这时要救自己还是得靠自己动手。
鲁滨孙对上帝的态度关键性的转变是感冒病重一事。这次感冒的病情越来越重,鲁滨孙甚至陷入了绝望。最后他想起巴西人曾用吃烟叶的办法治病,于是找到了烟叶并最终痊愈。在装烟叶的箱子里,还放着一本《圣经》,这是一个暗示,经历过数次生命危险的边缘,这一次,鲁滨孙终于相信了这个暗示。这之后,他养成了每天读《圣经》的习惯,并设立斋戒日,在制作陶器和面包的过程中屡屡受挫,他也觉得上天已经给予他足够好的条件。难道鲁滨孙不知道是烟叶治好了他的病?难道鲁滨孙不知道是因为没有药物病情才加重?显然不是,在这不久之前,他同样因为发现地里长出幼苗而感激上天的恩惠,但他后来知道是无意间撒下了种子后,便觉得是“很平常的事”。而这一次,他相信了,之所以他能想到吃烟叶,正是因为上帝的启示。之后在上岛四周年的时候,鲁滨孙给了上帝一个新的名字“造物”,象征着他真正认可自己来源于上帝,服膺并信仰上帝,并承认了自身的局限性。这在四周年纪念的之前和之后都得到了印证,之前他造了一艘大独木船想要出海,却因为船太大而无法搬动,由此他认识到人要适当地估计自己的力量,并承认自己当时很愚蠢;之后他终于坐着小船出海,却又一次遇险,由此他又想到,上帝多么轻易就能让人类身临险境。到此,鲁滨孙再也不妄度上帝,而是以敬畏之心崇拜上帝的力量。
那么,信仰上帝与自我意识矛盾吗?答案在鲁滨孙对野人的感受的变化里。鲁滨孙曾对野人吃人极度愤慨,并萌生了杀光上岛野人的计划。但想到上帝以后他就放弃了这一计划,因为上帝没有惩罚野人,自己没有资格代行(这是最主要的原因)。然而再次目睹野人吃人后,他对上帝容忍野人的野蛮行径非常不解。之所以鲁滨孙如此激动,因为此时他已接受了“造物”这一概念,他和野人同为上帝创造,事实上是他不能容忍他和吃人的野人被划为同一个种类,这又是鲁滨孙强烈自我意识的体现,也是为什么后来“挽救自己的愿望战胜了一切”,他终于克服了杀野人的心理障碍。另一个旁证是救西班牙人一事,前面鲁滨孙还在感叹“那野蛮的风俗,那只是他们自己的灾难”,后来发现一个白人当了俘虏,他便登时怒不可遏。因为白人具有和鲁滨孙近似的“人”的地位,拯救西班牙人,意味着宣告“人”不能被“物”俘虏,最终满足的还是鲁滨孙的自我意识。
在鲁滨孙的眼里,野人与“物”等同(推理同佐立、星期五),而他是造物所创造的“人”(或用新教的“选民”概念),一次次脱离危险恰恰使他相信,父亲的预言是错误的,上帝是保佑他的。上帝没有保佑野人,因而野人和他之间也就具有了根本性的区别,对上帝的信仰反而强化了鲁滨孙的自我意识——强调自我与外物的区别。有一个地方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救下西班牙人后,鲁滨孙在和他讨论解救他的同伴的问题时,担心自己会不会遭到背叛,“我宁可把生命交给那些野人,活活让他们吃掉,也不愿落到那班西班牙僧侣手里,受宗教法庭的审判(p189)”,此时,信仰已化为鲁滨孙个人自由的一部分,与自我合二为一。在之前(p187),鲁滨孙说,在他的独立王国他允许信仰自由。
这是我理解的“鲁滨孙”这一角色的意义(或也是新教徒的典型特征),有时或也有软弱之处,但绝对是一个自我的强者,果决抛弃家庭、社会、世俗牵绊的冒险者,拥有卓绝个人能力的孤胆英雄。自我之外,别无他物,唯有上帝。荒岛之上的建筑并不需要任何外人、外物的认可,创造本身就是他们将自己与上帝联系起来的理由。他们并不是因脆弱而求助于信仰,而是强大到只需要信仰,在浩瀚大海的纷茫之上,扬起的唯有一片心中的风帆。或许这段描述过于诗意而缺乏更为理性细致的分析甚至略微有点失真,但我想,在抹去童年那些回忆的乐趣之后,这部作品最能吸引我的,就是如同《月亮与六便士》(也是一部英国小说)般的诗意吧。
[其它感兴趣的问题]1、盐星期五不喜欢吃盐(p162),鲁滨孙教了好久他才学会,但依旧不喜欢,难道盐也是开化的象征?2、毛皮鲁滨孙在和佐立逃命的过程中还记着剥下打死的野兽的毛皮,这并不值得惊讶,而是鲁滨孙的进步,原来他是个不太有远见的人,对航海冒险的知识了解也不甚足,在外出历险中毛皮是很有用的东西,并不只是财富。3、鲁滨孙曾反思自己对上帝的态度,认为上帝已给予自己足够多,不能再奢求上帝把自己从荒岛拯救出去,但事实上他祈祷的最终目的就是得救,这是他始终未解决的矛盾。
附表:鲁滨孙对上帝态度及对自己的认识变化梳理(据徐霞村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英国:新教西班牙&葡萄牙:天主教
◆时间段或时间节点★鲁滨孙对上帝的态度及对自己的认识□原文引录
出海之前,在家中未提及,父亲告诉他如果他出海,上帝不会保佑他,鲁滨孙未往心里去p3
第一次航海(1651.9.1,不要钱,去伦敦)船一出恒比尔河口就遇到风浪,自责放弃了对上帝的天职,希望上帝留下自己的性命p5
第二次航海(几尼亚的船主,被土耳其海盗船掳为奴隶)提及父亲的预言,但未提及上帝p13
第三次航海(不再当奴隶,和佐立出逃)未提及
在巴西当种植园主未提及
为购买黑奴出海,上岛在遇到危难时“听凭上帝和风浪去支配我们的运命”p32
从船上搬下物资后感谢上帝把自己的性命独独留下来p49
岛上生活初期①忙于生存,因忘记日子而不再注意礼拜日②发现地里长出幼苗,本来无比感激老天,后来知道是撒下的种子,便觉得是很平常的事,感激的心情大大减少
③遭遇地震:仍然保持危难时的一贯表现,呼救“上帝救我”,事后赶忙对自己的住所进行改造
④感冒:不断地祈求上帝,进行彻底的忏悔,成为鲁滨孙信仰的转折点;想起巴西人吃烟叶治病,便“仿佛上天在指点我一样”找到烟叶,同时找到了《圣经》;病好后养成了读《圣经》的习惯①p54,②p59,③p60,④p66,p70,p73
周年纪念把这一天定为斋戒日,跪伏地上p78
收获粮食,生活进入稳定期时常感激上帝的恩惠p85
制作面包和陶器遇到许多困难,但态度一直保持乐观p95“比起任何黑人或印第安人来,我有许多有利的条件”
做了可以下水的独木舟明白了要对自己的力量恰当估计的道理,承认自己的愚蠢p98
第四年结束①称呼上帝为“造物”,把现状和“从造物手里应该得到的报应”加以比较,充满深刻感激,第一次出现“假使我没有从船上取下一点东西来”的想法,后文又多次出现
②认为通过祈祷和上帝交谈比和人类交游更好①p100②p104
在岛上的第一次出海,遇险愈发感受到上帝的力量,上帝能轻易把人的处境变得不幸p106
发现脚印认为是魔鬼作祟,恐惧万分,失去祈祷的心情p118,p125
发现野人吃人的残留①感激上帝使自己与野人不同②对野人心态的变化:Ⅰ恐惧,恶心,害怕看到野人胜过害怕魔鬼
Ⅱ相信自己没有被发现的危险,恢复泰然地生活,产生对野人野蛮行径的强烈愤慨,萌生了杀光野人的计划Ⅲ想到上帝,放弃了杀野人的计划,理由:一,上天没有给予野人惩罚;二,野人并不违背他们自己的良心;三,野人并未加害他,进攻他们“不公道”,举西班牙的例子作反例;四,担心自己干不过野人。事后感激上帝没有让自己执行杀野人的计划,认为使人类避过灾难的正是上天的启示(p134)。①p126
再次目睹野人吃人&发现遇难船①变得焦虑,“梦见所以杀野人的正当理由”(p141)
②再度感激上帝当初让自己没有遇难(p143)
失眠夜,回顾自己的一生对上帝容忍野人的行径不解,忽略了自身的危险而想航海到对岸的大陆去,明确了要想逃离这个岛就必须弄到一个野人矛盾心理:害怕野人却反而更想渡海到对面的大陆去克服自己不愿杀野人的心理障碍:挽救自己的愿望战胜一切p151,p153
救下星期五把星期五培养成了一个新教徒,救下星期五的父亲后称他为“异教徒”p155,p187
救下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亲打算派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亲去星期五的部族救西班牙人的伙伴,但担心“甚至连拯救他们的上帝都反抗起来了”(西班牙人的原话)p191
帮助船长平定叛乱未提及
回到里斯本及陆上历险未提及
回到巴西对罗马教发生怀疑p237
这才是真正的读书者~~,这才能真正读懂书~~ {:155:}
LZ博学。
{:146:}
未曾认真读过原著,简单的看过原著改编的相关影视作品。
以我肤浅的原始理解,既:小岛之上仅俩人,依然有着强烈的阶级意识和等级观念。
鲁宾逊是主人,‘星期五’是奴仆。并不是因为主人给他取了名,也不是教会他文明世界应该会的一切,只是因为主人有枪…{:385:}
似乎原著里,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养山羊,就像帝国里圈几只羊才能生存发展似的…活着才是王道。
主人公后来貌似重新回到了文明世界,还结婚了{:363:}(符合TC晚婚晚育的政策精神)。
楼主威武,我表示看过一遍,但是只是粗略看一下,剧情忘的差不多了,您能够如此细心的观看并做出自己的见解,实在是令人佩服,给个赞!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