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为何突遭受"断交之灾" 系沙特和伊朗争斗?
2017-06-11 07:23:34南方都市报南都评论记者陈建利本月5日,沙特、埃及、巴林、阿联酋四国把矛头指向卡塔尔,指责其过去多年公开或秘密干涉沙特及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其他成员国内政,支持包括穆斯林兄弟会、"基地"组织和其他极端组织、恐怖主义团体,宣布与其"断交"。也门、马尔代夫、利比亚东部政权和毛里求斯四国也选择旋即跟进,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甚至有点莫名其妙(最新的消息说毛里求斯的断交是"乌龙事件")。卡塔尔突然遭此"断交之灾",为何说背后实际上是沙特和伊朗在掰手腕?沙特与卡塔尔的分歧实质内容是什么?该地区的各大国是何种态度及态度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特朗普为何前后表态有巨大差异?该事件会不会进一步升级恶化?又会对目前的中东局势带来何种影响等,就这些问题,南都专访了中东问题专家、博联社总裁马晓霖先生。背后是沙特和伊朗的争斗南方都市报:卡塔尔为何突然遭受"断交之灾"?马晓霖:事件的导火索是,卡塔尔通讯社网站发布了一条埃米尔塔米姆关于地区关系的内部讲话,他称赞伊朗是地区大国,作用不可忽视,暗讽沙特与其作对不智,并称哈马斯为巴勒斯坦人民合法代表……尽管卡塔尔随后称这是黑客篡改所为,但已覆水难收。这次卡塔尔之所以被"群殴",是沙特借特朗普来访之东风,在中东组织的新一轮清理门户行动,是中东力量洗牌的继续。本质上还是争夺地缘位置高地,尤其是遏制伊朗影响力的扩张。南方都市报:这怎么理解?马晓霖:目前的中东地区,以沙特为一方,以伊朗为另一方,存在着两种尖锐的矛盾。一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对中东地区的激烈争夺;二是以沙特为代表的逊尼派和以伊朗为代表的什叶派的教内派系斗争。争夺的背后实际上是沙特和伊朗谁能做地区老大,谁能制定规则,谁能主导话语权。这一争夺在冷战结束前不太明显,但冷战结束后就凸显了。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前后,中东出现大面积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埃及的"穆兄会",阿富汗的抗苏"杰哈德"(圣战)等都是代表。伊朗伊斯兰革命的特点是寻求伊玛目领导下的教法治国,而对现实中的政治秩序,尤其是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及在中东扶植的傀儡政权不满。阿拉伯人与以色列之间的历史冲突,也将伊朗列为了伊斯兰圣战的组成部分而加以利用。伊朗是波斯人为主体民族,但面对中东数亿阿拉伯人是人口少数;伊朗奉行什叶派,在中东伊斯兰世界也是少数派,如何才能在中东做大?唯有抓住共同话题,也是伊斯兰各国最大"道义公约数"---巴勒斯坦问题。伊朗把巴勒斯坦问题当作泛伊斯兰问题,把巴勒斯坦人的遭遇当作穆斯林兄弟的遭遇,把巴勒斯坦问题纳入宗教话语,强调所有伊斯兰国家和穆斯林信众,不分派系都有义务关心巴以冲突。如此,伊朗就占据了道德高地,攫取了话语优势。伊朗在巴列维国王时期是亲美的,在巴以问题上是左右摇摆的。伊斯兰革命之后伊朗完全倒向巴勒斯坦一边,成为以色列和美国的对立面。南方都市报:伊朗曾在此阶段借此对外输出革命。马晓霖:是的。受伊朗革命的影响,从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到苏丹都爆发了复兴运动。伊朗不仅树立一个伊斯兰共和的新模式,还对外输出伊斯兰革命,煽动阿拉伯国家穆斯林造反,甚至直接鼓噪伊拉克南部、沙特东部和科威特境内的什叶派起来革命。这也导致萨达姆以"保卫阿拉伯东大门"为名攻打伊朗,发动两伊战争。当然,萨达姆想在阿拉伯世界树立政治强人威望,实现做阿拉伯领袖的梦想,但是,从两伊战争开始,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冲突就已拉开帷幕。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作为阿拉伯大家庭成员的叙利亚毅然决然地站在伊朗一边。冷战结束以后,苏联解体,美国独霸,世界和中东进入新时代。海湾战争的结果是萨达姆一败涂地。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又发动阿富汗战争并击溃塔利班。塔利班是逊尼派激进力量,击溃塔利班等于从东边把伊朗的势能释放出来。2003年小布什又犯了更大错误,颠覆萨达姆政权,又从西边把伊朗势能释放出来了。战后的伊拉克,通过公开票选,境内占人口多数的什叶派结束长期被压制的历史,上台执政并打压逊尼派对手,对外采取亲伊朗政策。在伊朗东西两侧,伊朗一直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美国助其实现了。此后,伊拉克就陷入了教派之争,执政的什叶派打压少数的逊尼派,而北部的库尔德人又处于半独立状态。伊拉克的内乱与2011年爆发的"阿拉伯之春"大动乱又结合在一起,导致叙利亚内战爆发,导致"基地"势力在伊拉克死灰复燃,并最终进入叙利亚,变异出"伊斯兰国"武装。沙特自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后,一直承受着后者输出革命的重压。"阿拉伯之春"给了沙特绝地反击之机。利雅得想借这次"民主、民生和民权革命",从叙利亚下手,扳倒巴沙尔政权,截断伊朗在阿拉伯腹地的影响力。此外,沙特支持军事干涉利比亚,逼迫也门总统交权直至出兵介入也门内战,甚至派兵维稳巴林局势,都有教派博弈的色彩。沙特对卡塔尔积怒已久南方都市报:这次为何海合会发生内讧,沙特直接与卡塔尔翻脸?马晓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沙特对卡塔尔的不满累积已久,这次不过是次集中的爆发。1995年,王储哈马德趁父王境外养病之机篡权上位,开启当代阿拉伯王权国家政权非正常变更先例,给各王国的亲王们树立了坏榜样。因此,哈马德上台之初备受沙特等老辈君王厌烦冷淡,1995和1996年的两次海合会峰会都不欢而散,是因为他们还不想接受卡塔尔的新国王。这时梁子就已结下。从1996年至2006年间,卡塔尔多次公开或委婉地指责沙特伙同阿联酋、巴林策划针对哈马德的未遂政变。哈马德上台后心存大志,锐意改革。他想做阿拉伯世界的"李光耀",将卡塔尔打造成西亚的"新加坡",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快速推进卡塔尔的现代化建设,使得卡塔尔的人均G D P和竞争力排名位居世界前列。并在政治领域着力改革,推进人权、法制和民主建设,大开新风,独树一帜。而且于2013年主动逊位,成为当代世界唯一健在但不搞终身制的实权君主。他还创立了半岛电视台,打破了C N N和B B C垄断的世界电视传媒格局,为阿拉伯伊斯兰世界赢得荣誉,这是埃及和沙特多年想做都做不到的。不仅大幅度提高了本国知名度,也树立了开明、开放的国际形象。最关键的是从创立之初,半岛电视台就成为密切联系阿拉伯各国反对党、鼓动青年革命的动员机器,传达"变革"的声音,成为了"麻烦制造者"。因此一直被沙特等保守力量所嫉恨,也因为同情穆兄会遭受埃及军方打压。同时,在他的任内,卡塔尔还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开展多边平衡外交,谁也不得罪。卡塔尔是阿拉伯的一员,同情巴勒斯坦,善待哈马斯,但也与以色列保持高调和公开的联系。同时也和伊朗保持联系。并积极调解巴以冲突、黎巴嫩内乱、苏丹达尔富尔问题,出尽风头。卡塔尔如鱼得水地在中东各路敌友间穿梭,多哈俨然已是中东政治舞台中心。卡塔尔在人文领域的建树也令周边国家十分眼红。它不仅建立起著名的伊斯兰文明博物馆,斥巨资在全球从事高端文物拍卖和收藏,高举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大旗,还成功举办了亚运会,勇夺2022年世界杯举办权,无论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成中东模范国家。南方都市报:双方积怨已久?马晓霖:是的。而在"阿拉伯之春"运动中,卡塔尔也是处处抢镜,其间大部分时间是与海合会和沙特配合在一起的,但也有分歧。有时甚至当仁不让,冲在前面。它是第一个派军机轰炸利比亚目标的,也是第一个带头欢呼埃及穆巴拉克下台。轰炸叙利亚沙特喜欢,但欢呼穆巴拉克下台是沙特不愿意看到的。在也门和叙利亚问题上,沙特和卡塔尔也有分歧,尤其是围绕穆兄会的问题。无论是叙利亚还是埃及的穆兄会做大,都是沙特不愿意看到的,因为穆兄会搞的民主、平权运动,会触动沙特这种世袭君主制国家的利益。由于支持反对党,卡塔尔和穆兄会的关系非常好。双方的这种分歧导致2014年沙特就带领阿联酋、科威特等,以卡塔尔收留穆兄会领导人为由召回大使。而在哈马斯的问题上,沙卡双方的分歧也类似。哈马斯之前是得到沙特大力支持的,但后来哈马斯与伊朗走得很近。2004年之后,沙特削减了对哈马斯的支持力度,一个原因就是"9·11"之后的国际压力。2006年哈马斯与法塔赫闹掰,独占加沙且态度强硬后,沙特发现它协助巴两派达成的"麦加协议"沦为一张废纸,哈马斯听从的是叙利亚和伊朗的指令。2008年底以色列第一次对哈马斯大打出手时,沙特就漠不关心且说了些风凉话。后来再发生类似惨烈冲突时,沙特公开谴责哈马斯与以色列"共同杀戮"巴勒斯坦人民。哈马斯和沙特彻底掰了,卡塔尔对哈马斯的支持自然让沙特特别不爽。更重要的是,伊朗明明是沙特的死对头,卡塔尔却是阿拉伯国家中唯一和伊朗共同开采海上油气的国家,是唯一和伊朗签订安全条约的阿拉伯国家。2015年伊核协议达成,沙特羞恼不已,卡塔尔却公开叫好。近期特朗普访问沙特,参加阿拉伯伊斯兰-美国峰会,呼吁阿拉伯国家共同反恐,直接宣称要共同对付伊朗,并点名卡塔尔追随伊朗。面对伊朗鲁哈尼总统的再次当选,卡塔尔却表示祝贺,这使沙特进一步怒火中烧。这次借内部讲话事件,沙特抓住卡塔尔把柄报复在所难免。此前,沙特和埃及就清理过一次门户,相继宣布黎巴嫩真主党和哈马斯为恐怖组织,而它们的真正罪过在于作为阿拉伯政治和武装力量,却与伊朗打得火热。局势不会进一步升级恶化南方都市报:这次埃及等国为何也与沙特配合,也迅速宣布与卡塔尔断交?马晓霖:埃及宣布与卡塔尔断交也容易理解。埃及财政严重依赖沙特等海湾产油国输血。同时,埃及并不真正想卷入逊尼派和什叶派的纷争,和伊朗过不去,但埃及目前执政的军方是颠覆民选的穆兄会政府后上台的。只要支持穆兄会的,当然都是埃及政府的敌人。阿联酋外交一直唯沙特马首是瞻,更何况它与伊朗有波斯湾三岛领土之争,自然讨厌卡塔尔与伊朗过从太密。巴林是什叶派人口占多数但王室属于逊尼派的小国,这几年完全靠沙特出兵才得以保住政权,因此,追随沙特反对伊朗,也不惜与卡塔尔翻脸,且它曾与卡塔尔打过仗,依靠国际仲裁才解决。也门政府是沙特扶持的弱势力量,共同敌人是什叶派胡塞武装和前总统萨利赫及伊朗等地区什叶派同盟。利比亚东部临时政权得到沙特和埃及扶助,如今投桃报李,宣布与卡塔尔断交。至于约旦、毛里塔尼亚和马尔代夫等小国穷国,必须站出来偿还沙特的金援人情。但这些国家聚众"群殴"卡塔尔,是有些过分了。卡塔尔实际上并不孤单,沙特虽然来势凶猛,但并非应者云集。阿曼作为海合会成员,一直不支持什叶派和逊尼派的斗争,这次也没有听从沙特。科威特也不听,并与阿曼一起紧急斡旋。卡塔尔埃米尔原本要发表全国讲话表明强硬立场,但被科威特埃米尔劝住。南方都市报:从该地区其他相关大国的表态看,似乎都不希望事态失控。马晓霖:土耳其的表现很有意思,本来在叙利亚问题上,它已经与沙特闹掰,站在伊朗和俄罗斯这边。现在想做中东逊尼派的宗主,要"南下东归",在这个事件上是与沙特对着干。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声援卡塔尔,认为孤立卡塔尔无助事情的解决。双方还签署了军事安全协议,根据这个协议,土耳其将向卡塔尔派兵。俄罗斯普京总统、法国马克隆总统、德国的副总理兼外长加布里尔都给卡塔尔国王打电话,表示同情和理解,呼吁各方尽快冷静下来协商解决,避免局势升级。加布里尔甚至指责特朗普的中东之行不利于反恐,挑起阿拉伯国家间的内斗和中东地区新一轮的军备竞赛。伊朗也出面表示准备好向卡塔尔提供食物,并呼吁断交无助于解决问题,各方应克制并通过谈判解决分歧。南方都市报:特朗普的态度前后似有变化。马晓霖:尽管最初特朗普发推特邀功,但五角大楼和国务院第一时间就表示美国和卡塔尔关系很稳定,因为卡塔尔有美国在中东地区最大军事基地。若卡塔尔被推向伊朗的怀抱,这不是美国愿意看到的。随后,白宫发言人又出来肯定美卡稳定关系,强调卡塔尔在反恐中的作用。7日,特朗普又重新表态,给塔米姆打电话,表示愿意提供帮助,调停危机。称如有必要,愿意邀请相关国家到白宫会谈。现在沙特开出的条件是卡塔尔必须断绝对哈马斯和穆兄会的支持。作为延伸惩罚,沙特将卡塔尔逐出干涉也门内战的伊斯兰多国联军。不仅如此,沙特和阿联酋还宣布关闭与卡塔尔海陆空联系,禁止卡塔尔航空公司班机降落,屏蔽卡塔尔旗下的半岛电视台。由于卡塔尔40 %的食品从沙特陆路进口,这个措施在卡塔尔引发巨大恐慌,各个超市出现抢购风潮。沙特的"愤怒"是有些"冲动"成分的,反映了它的某种"焦虑"。现在,叙利亚和伊拉克两个战场击败"伊斯兰国"武装在即,两国政治未来格局待定,是阿拉伯人控制还是波斯人影响力更大,是逊尼派主导还是什叶派主导,沙特很焦虑。沙特想通过这次行动"清理门户",把卡塔尔拉回到自己一方,不再做伊朗的"第五纵队"。伊朗已建立"新月带"的什叶派势力范围,若卡塔尔再被拉拢,沙特将三面受敌。沙特认为卡塔尔目前的多边平衡外交是"脚踩两只船",是"两头通吃",是敌我不清,是亲痛仇快。南方都市报:局势会不会进一步恶化?马晓霖:应该不会,因为各方实际上都留下调节解决的余地,在该地区有影响力的大国显然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美国很少对一个弹丸小国的外交危机如此重视,从白宫、五角大楼到国务院一起表态。实际上,这印证了卡塔尔目前在中东地区的独特作用。如果沙特一意孤行,很可能彻底把卡塔尔推到伊朗怀抱,届时,"什叶派之弧"对沙特的威胁就不止从沙姆地区和也门形成南北夹击,而是增加了波斯湾的锋面,形成三面合围。卡塔尔有美国在中东的最大军事基地,无论如何,美国不会允许事态发展到这一步,沙特也不会愚蠢到这一步。南方都市报:这一断交事件会对中东局势带来何种影响?
马晓霖:尽管局势会在各方调停下缓和下来,但卡塔尔和沙特的矛盾和裂痕会进一步加大。卡特尔不会放弃独立自主和多边平衡的外交政策,而沙特要做地区老大,两者的外交目标存在结构性冲突,加上两国在阿拉伯世界还存在发展道路的"模式"之争。未来海合会一体化和运作会受此事件的打击。在这次断交事件中,沙特作为"大国",无法完胜卡塔尔这样的小国,而且反复在中东"聚众打群架",无疑也会削弱沙特传统地位和正面影响,给未来外交埋下不少麻烦。
责任编辑:王园园 (FJ025)
乱成八宝粥了 最好22年世界杯主办权也剥夺了 这种世界形势,真不好说,上次俄罗斯的遭遇。。。以后只会越来的严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