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贴图】三国各大战役图
<IMG src="https://xf.hb.vnet.cn/sanguo/lishi/ditu/images/26.jpg" border=0> <FONT size=4><FONT color=#0000ff>官渡决战前曹操击破刘备之战示意图</FONT></FONT>建安四年(199年)十二月,正当曹操部署对袁绍作战的时候,原来依附曹操的刘备在奉命击退袁术以后,估计曹操大敌当前,无力东顾,决心叛曹,他杀曹操所命徐州剌史车胄,而后占据徐州,他和袁绍相呼应,东海及附近郡、县也大多依附刘备,军队增至数万人。曹操深知刘备叛变是侧后的绝大隐患,不可轻视,为了避免两面作战,必须迅速击溃刘备。建安五年(200年)正月,曹操亲率精兵兼程,袭击刘备,迅速占领沛县,攻陷彭城和下邳,刘备军队来不及集中,导致全军溃散,妻儿、关羽被俘,张飞落草,刘备只身逃往河北,北投袁绍。 这时,袁绍以他儿子有病为借口,不采纳田丰所提出的乘曹操东攻刘备之机偷袭许都的建议,而是,按兵不动,失去了乘虚袭击曹操后方的机会。直到曹操回军官渡后,袁绍才考虑攻打许昌,这时许昌已不再空虚,良机已经丧失。[此贴子已经被条顿武士于2006-12-17 17:27:22编辑过]
这是在哪里得到的图?为什么不找彩色的图? <DIV 13px"><img src="https://xf.hb.vnet.cn/sanguo/lishi/ditu/images/17.jpg"><FONT color=#0000ff><FONT size=4>刘备袭取益州作战经过要图</FONT></FONT>刘备据有荆州后,便按隆中对策规定的战略进取益州。当时占据益州的刘璋在南北之争中,不再倒向曹操。赤壁之战曹操失败后,益州别驾张松劝刘璋结好刘备。建安十六年(211年)十二月,刘璋接受张松建议派军议校尉法正率四千人去荆州迎接刘备入蜀,法正向刘备秘密献策并呈献西川地图,在法正和庞统的谋议下,刘备策定入蜀部署: 1.留诸葛亮、关羽和张飞镇守荆州; 2.以赵云领留营司马,掌管留营军事; 3.自与庞统、法正、黄忠和魏延等率步卒数万人入益州。 刘备到达涪城,刘璋率步骑三万人前来迎接,刘璋命刘备进击张鲁,并指挥白水军杨怀、高沛的军队。于是刘备率三万人北到葭萌,但并未立即去进击张鲁,刘备在葭萌屯兵一年,庞统向刘备陈献袭取成都的上、中、下三策。刘备采纳中策,一面准备行装,一面致书刘璋,要求刘璋资助他一万士兵及粮草军资。刘璋只答应给一半。这时张松的哥哥广汉太守张绣向刘璋捣发张松与刘备勾结的阴谋,于是刘璋捕杀张松,并通令各关戍诸将,不许再放刘备通过。刘备利用杨怀、高沛前来送行之机,借口他们无主客之礼,捕杀杨、高二人,并作如下处置和部署,向成都进军: 1.率部进占杨怀、高沛所据守的关口,收编其部众,并留质诸将士妻子; 2.召命诸葛亮由荆州率兵入蜀,会师成都; 3.留中郎将霍峻统率数百人驻守葭萌; 4.派遣黄忠为前锋; 5.亲自统率主力部队在后续进。 刘备军所过辄克,进至涪城,先后击溃张任、邓贤、李严、费观等部,于建安十八年(213年)五月,进围雒城。建安十九年(214年)四月,诸葛亮奉刘备召命,留关羽镇守荆州,自与张飞、赵云率兵溯江西上,到达江州后,分遣赵云攻取江阳、犍如;张飞攻取巴西、德阳各郡县,之后,向成都进军,和刘备会师。 当时刘备围攻雒城已将一年,犹未攻下,庞统在围城之战中被流矢射死。雒城不久攻克,刘备乘势进围成都,诸葛亮、张飞、赵云各部也前来会师。刘璋开城出降,刘备取得益州。</DIV> <DIV ><IMG src="https://xf.hb.vnet.cn/sanguo/lishi/ditu/images/16.jpg" border=0><FONT color=#0000ff><FONT size=4>樊城、江陵之战作战经过示意图</FONT></FONT>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刘备夺取了汉中,又派孟达、刘封占领了汉中郡东部的房陵、上庸,势力更加扩大。七月,孙权又进攻合肥,曹操的各州兵马,东调淮南,与孙权作战。留守荆州的关羽利用这有利的形势,留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亲率主力北攻樊城。当时,曹操方面由曹仁镇守樊城,于禁、庞德等军驻在樊城北侧,徐晃驻在南阳,相机策应曹仁。八月,大雨,汉水泛滥,关羽利用水势攻打于禁,于禁等七军被水淹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杀,曹军数万人被俘。关羽乘势围攻樊城,又派一部攻打襄阳。关羽先头部队进占偃城。陆泽人民也起来反曹,响应关羽,这时关羽“威震华夏”,曹操感到不安,准备迁都。 早在关羽进攻樊城时,东吴大将吕蒙就提出乘机夺回荆州。孙权以治病为名调吕蒙回建业,以麻痹关羽,密谋袭取荆州的作战方案。接着根据吕蒙意见,派陆逊接替吕蒙镇守陆口。陆逊又写信给关羽,恭维他,进一步麻痹关羽。关羽中计,不再防备东吴,同时还把后方预备部队抽调一些去增援樊城前线。此时,关羽俘获于禁部队人马数万人,因粮食缺乏,擅取了东吴屯积在湘水东岸关卡上的粮食以充军食。于是孙权以此为借口,命吕蒙率军袭击江陵。 吕蒙率军进至浔阳时,率津右护军蒋钦、偏将军潘璋、朱然,平虏将军周泰、中郎将韩当、骑都尉虞翻诸将西上,把全部精兵隐藏在大船中,使士兵都穿上白色的商人衣服摇橹,昼夜不停地溯江西上。吕蒙利用关羽军内部的矛盾,派人先后说降了傅士仁和糜芳,这样公安、江陵两个重镇就被吴军占领了。接着吕蒙派陆逊西进,攻占夷陵、秭归,切断关羽入川的退路。 关羽得知南郡失守,即率军南撤,曹操下令曹仁不得追击,关羽派人去上庸,要刘封、孟达发兵前来支援,刘、孟以上庸初定为由,拒绝发兵。关羽自知势穷,不敢回江陵。十一月,西走麦城,士卒离散。十二月,到临沮,归路被吴将朱然、潘璋切断,关羽、关平父子被俘,并被斩首。孙权平定荆州。</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7 14:42:02编辑过]
<DIV 13px"><img src="https://xf.hb.vnet.cn/sanguo/lishi/ditu/images/5.jpg"><FONT color=#0000ff><FONT size=4>夷陵之战陆逊反攻示意图</FONT></FONT>公元222年七月,刘备为关羽报仇,率兵五六万东伐孙吴,刘备军进至猇亭,设立大本营,前部则到达夷道。孙吴降临陆逊面对强敌坚守不出,孙,刘双方在猇亭相持达六七个月。蜀军便沿长江南侧“树栅连营七百里”,陆逊利用蜀军士卒斗志涣散,便起兵反攻,火烧数字军营寨。刘备全军覆没被迫退回白帝城。</DIV> <img src="https://xf.hb.vnet.cn/sanguo/lishi/ditu/images/6.jpg"><FONT color=#0000ff size=4>三国鼎立图</FONT>赤壁战后,曹操进兵关中,打败韩遂,马超,占有凉州。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又进兵汉中,张鲁投降,次年,曹操称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死,其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称皇帝,改国号为魏,都洛阳。 刘备借赤壁之战的胜利,占有荆州南部四郡(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并从孙权手中借得南郡部分地区。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西攻益州取胜,自领益州牧。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大将黄忠破斩曹军降领夏侯渊,夺取汉中,刘备自称汉中王。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孙权在赤壁战后重点向南发展。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派步兵骘向岭南进军,占据交州。次年,孙权将都城从京口迁到秣陵,并建石头城,改名建业。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公元229年正式称帝,国号吴,都建业。 <DIV 13px"><img src="https://xf.hb.vnet.cn/sanguo/lishi/ditu/images/15.jpg"><FONT color=#0000ff><FONT size=4>夷陵之战吴军的战役部署要图</FONT></FONT>孙权败盟袭取荆州,关羽被杀,对刘备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使《隆中对》中所拟定的两路分兵,北取中原的战略计划遭到破产。刘备决心用武力夺回荆州。章武元年(221年)四月,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汉国,史称蜀汉。六月,刘备将出兵东征孙权,命车骑将军张飞率军万人自阆中会师江州。临出发前,张飞被部将张达、范疆杀害,持其首级奔降东吴。刘备留诸葛亮在成都辅佐太子刘禅守国,留赵云在江州为后军都督,亲自统率黄权、张南、冯习、吴班、陈式等将领和士卒四万多人东征。 孙权在袭取荆州,击杀关羽之后,常虑刘备报复,对刘备的大举进攻早有防备: 1.把都城从建业迁到鄂,张名为武昌,以便扼守荆州; 2.任命陆逊为镇西将军,镇守夷陵,所部李异、刘阿等进驻巫县、秭归,以加强西线防务; 3.任命周泰为汉中太守、奋威将军,相机图取汉中; 4.派遣使者到蜀汉,要求议和,重归于好; 5.派遣使者向曹魏称臣,以免两面受敌。 刘备率军东下后,孙权又将军队重新作了布署: 1.振威将军潘璋防守秭归; 2.将军陆议防守巫县; 3.将军李异防守巴山; 4.郎将刘阿防守兴山; 5.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防守夷陵; 6.将军宋谦督水军防守枝江; 7.安东中郎将孙桓率万人防守夷道; 8.昭武将军朱然防守江陵,偏将军韩当辅之; 9.建武将军徐盛防守当阳; 10.绥德将军诸葛瑾守公安; 11.建中将军中郎将骆统防守孱陵; 12.平武将军步骘、武陵郡都尉鲜于丹防守益阳; 13.孙权在武昌督其余诸将士,以备向各方支援。</DIV> <DIV 13px?><DIV 13px"><img src="https://xf.hb.vnet.cn/sanguo/lishi/ditu/images/14.jpg"><FONT color=#0000ff><FONT size=4>夷陵之战吴蜀两军作战经过示意图</FONT></FONT>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不听从赵云等人的谏阻发兵东攻,蜀军先头部队击败防守巫县的吴军,进占秭归。陆逊实施战略退却,一直退到夷道、猇亭。第二年正月,蜀军吴班、陈式的水军占领夷陵,屯兵长江两岸,刘备也进抵秭归,他派黄权为镇北将军,指挥江北诸军,以防魏军进击蜀军的翼侧。二月,蜀军主力进至猇亭,前部到达夷道,将孙桓的一部分吴军包围。刘备率大军从巫峡建营至夷陵界,一路立了五十多营,夹江连络,东西合围。 陆逊对蜀军的作战方针是“诱敌深入,后发制人”。从三月开始,陆逊扼守阵地,坚不出战。刘备急于求战,派兵引诱,陆逊也不出击,两军相持半年后,陆逊发现刘备锐气已被遏止,便上书吴王,准备反攻。六月,陆逊在作试探性的进攻后,决定采用火攻,焚烧蜀军的营寨,蜀军大乱。陆逊乘势发起进攻,迅速地攻破了蜀军营寨四十余座,蜀军土崩瓦解,死者无数。刘备带领少数人马,乘夜突围,逃回白帝城。在江北的黄权,由于道路被截断,不能回蜀汉,被迫率部投降了曹魏。</DIV></DIV> <DIV 13px"><img src="https://xf.hb.vnet.cn/sanguo/lishi/ditu/images/13.jpg"><FONT color=#0000ff><FONT size=4>诸葛亮安定南中进军路线示意图</FONT></FONT>南中地区包括蜀汉南部的越嶲、益州、永昌、牂柯四郡,是叟、青羌、僚、濮等夷越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地方。 刘备死后,南中出现不稳,益州郡大姓雍闿在东吴挑动下发动叛乱,越嶲郡的夷王高定和牂柯郡太守朱褒也先后据郡反蜀,响应雍闿。 诸葛亮以遭逢国丧,不便加兵南中,于建兴二年(224年)春,关闭通往南中的灵关,以一年多时间,进行南征准备: 1.平稳接管刘备权力,擢用大批名士,牢固掌握军政大权; 2.“务农殖谷”,与民休息,积极创造物质条件;3.同吴国恢复联盟,使叛乱势力陷于孤立。 诸葛亮认为,北伐前必须首先南征,以安定后方,为此贯彻“南抚夷越”的既定方针。在诸葛亮率军出发时,参军马谡向他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议,诸葛亮采纳了他的意见。 蜀军的进军分为三路,最后会师益州郡。 1.诸葛亮亲自率主力西路军由成都南下,沿江下到僰道,经安上进击越嶲的高定; 2.令门下督马忠率偏师为东路军,从僰道进击牂柯朱褒; 3.令降都督李恢率偏师为中路军,自驻地平夷向益州郡、雍闿进击,以吸引和牵制雍闿,等待诸葛亮主力军的到达。建兴三年(225年)三月,蜀军南征。西路诸葛亮大军到达马湖江(今金沙江)北岸后,即经安上,沿江西上,向集结在旌牛、卑水、定笮等地筑垒防守的高定的军队突然发起进攻。结果高定被杀,蜀军占领越嶲郡。东路军马忠进入南中后,取道牂柯,击破反叛的太守朱褒,朱褒率军西逃。中路军李恢由平夷进至昆明时,由于兵力薄弱被当地少数民放包围,他扬言愿与南人合作。南人松懈戒备。李恢乘机出击取胜。同年五月,诸葛亮从越嶲以南渡泸水,深入人烟稀少的南中山区。这时益州郡的雍闿被高定部下所杀,继起的孟获抵抗蜀军,被俘获,诸葛亮请孟获观看蜀军营阵。孟获不服,放回再战。蜀军三路声势相连,诸葛亮七纵七擒孟获,孟获心悦诚服地投降。当年秋天,蜀军三路会师滇池,全部平定了南中的叛乱。</DIV> <DIV 13px"><img src="https://xf.hb.vnet.cn/sanguo/lishi/ditu/images/12.jpg"><FONT color=#0000ff><FONT size=4>诸葛亮五次攻魏进军路线示意图</FONT></FONT>诸葛亮安定南中后,便先后五次北伐中原,攻打曹操。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率十万大军出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离曹魏降蜀,关中大震。不料街亭之役因马谡违背诸葛亮节度而遭致失败,三郡得而复失。 同年冬,诸葛亮第二次率军数万,走故道,出散关,围陈仓,后因粮尽退兵。 公元229年,诸葛亮第三次率军攻占武都,阴平二郡。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率军出祁山,用新发明的木牛运粮,企图以祁山为据点,夺取陇右。魏将司马懿坚壁防御,迫使蜀军粮尽退兵。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率军十万北伐,进军五丈原,屯田于渭水南岸,与司马懿对峙,司马懿采取以逸待劳的方针,坚壁不出,蜀魏两军相持一百多天。不久,诸葛亮积劳成疾,卒于军中,蜀汉退军。</DIV> <DIV 13px"><img src="https://xf.hb.vnet.cn/sanguo/lishi/ditu/images/4.jpg"><FONT color=#0000ff><FONT size=4>诸葛亮一、二次北伐示意图</FONT></FONT>南中叛乱平定后,解除了后顾之忧,诸葛亮便“治戎讲武”,积极准备北伐。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乘曹丕病死、曹睿继位之机,率军进驻汉中,并向后主刘禅上了一个表章──《出师表》,同时调整了军政部署: 1.命前将军李严移驻江州,负责后方军政工作; 2.命护军陈列驻扎永安以防东吴; 3.命长生张裔、参军蒋琬总理国内行政事务; 当时,从汉中北进,必须经过几百里的高山险谷。自古以来,有两个方向四条通道。一个方向是出秦岭入关中。在这个方向上有二条通道:一是出秦岭子午道,进入关中;二是经秦岭褒斜道,出入斜谷,进入关中西部;这二条通道谷长路险,均有栈道,大军行动比较困难。另一个方向是往西经阳平关进入陇山,在这个方向上有二条通道;一是出阳平关,经故道、散关,进入陇东;一是出阳平关,经武都、建成 到陇右的祁山出天水。这二条通道道路较远,但略为平坦。 诸葛亮在北伐前同将领们商议进军方略时,丞相司马魏延建议出子午道袭取长安。诸葛亮认为魏延的进军方案有危险,便采取稳扎稳打,先夺取陇右,再相机进图关中的战略方针。 当时曹魏对付蜀汉的方针是分兵守险,坚壁不出,以待国力强大,寻衅灭蜀,防御部署是: 1.命安西将军夏侯楙都督关中,镇守长安; 2.命大将军曹真督关右诸军,驻扎在斜谷北面的郿县,以防御赵云; 3.派名将张郃率五万驻防陇右一线,以西拒诸葛亮; 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采用声东击西之计,派赵云、邓芝率偏师作为疑兵,前据汉中的箕谷,扬言由斜谷进攻郿,以吸引和钳制关中魏军,自己率主力出汉中西北,进攻祁山、西县,以夺取陇右。曹魏派大将军曹真督关右诸军迎战。蜀军前锋进至街亭与魏军张郃遭遇。前军指挥马谡部署错误,魏军进攻,蜀军大败,街亭失守。诸葛亮因出师不利,退回汉中。三郡陆续被魏军平定。蜀军佯攻部队赵云,邓芝疏于戒备,在箕谷与曹真对垒时以优势兵力失利,退却时,赵云亲自断后,烧毁褒斜道赤崖以北的阁道,迫使魏军停止追击,诸葛亮以街亭、箕谷失利的结束了第一次北伐。 同年十二月,诸葛亮获悉魏军曹休攻吴兵败,张郃东下,关中虚弱,急率军数万进行第二次北伐,走故道,出散关,围攻陈仓。魏将郝昭筑城固守,双方相持二十多天,蜀军粮尽,诸葛亮只好退兵。 第二年春,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派陈式攻取武都、阴平二郡,魏军郭淮反击陈式,诸葛亮率军迎战,郭淮退军,蜀军攻占二郡。</DIV> <DIV ><IMG src="https://xf.hb.vnet.cn/sanguo/lishi/ditu/images/3.jpg" border=0><FONT color=#0000ff><FONT size=4>诸葛亮第四、五次北伐示意图</FONT></FONT>建兴九年(231年)二月,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再出祁山,企图以祁山为据点,夺取陇右。曹魏令费曜等守上邽 ,其余救祁山。诸葛亮企图尽快寻歼司马懿,再夺取陇右,便部署留一部分兵力围攻祁山,自率主力到上邽迎战。司马懿据险不战,诸葛亮求战不得,引军退回祁山,魏军尾随。五月,双方交战,诸葛亮大破魏军,司马懿回军保营。六月,诸葛亮粮尽退军。 建兴十二年(234年)二月,诸葛亮集中最大的兵力十万人,进行第五次北伐,并派遣使者去东吴,约吴同时出兵攻魏。四月,蜀军沿褒斜道出斜谷进入陇东,在郿县渭水南原筑垒,曹然、司马懿率军拒诸葛亮。诸葛亮驻军五丈原,企图占据渭水两岸,切断关、陇要道,创造有利态势,尔后寻歼司马懿。魏、蜀双方进入相持阶段,诸葛亮鉴于前几次北伐,都因运粮不继,使作战意图不能实现,便分兵屯田,作长期驻屯打算。五月,东吴也应约,分三路出兵,进攻曹魏,以配合蜀军在西线的攻势。曹魏对蜀吴的联合进攻,采取“西守东攻”的战略,东吴初先判断蜀军在西线进攻,魏军不会大举东调。及后探知魏军东下,遂不战而退走。 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峙百余天,积劳成疾,病死军中,时年五十四岁,蜀军按照遗令秘不发丧,整军而出,退兵回国。司马懿闻讯追击,蜀军反旗击鼓,佯装反击,司马懿收军,不敢进逼,蜀军结阵回到汉中,结束了长达五次的北伐。</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17 14:45:38编辑过]
<DIV 13px"><img src="https://xf.hb.vnet.cn/sanguo/lishi/ditu/images/11.jpg"><FONT color=#0000ff><FONT size=4>蜀军边防部署及魏军进攻布势示意图</FONT></FONT>蜀汉在诸葛亮死后,由蒋琬、费祎相继执政,他们采取“保国治民,谨守社稷”的稳重的治国方针。费祎死后,姜维任大将军,掌握了军队。在十年中曾多次出兵伐魏,使国力削弱。面对曹魏的进攻,又制订了错误的诱敌深入方针,他令都督胡济从汉中退驻汉寿,监军王含防守乐城,护军蒋斌防守汉城。另在甘肃武都、成县、陕西凤县、勉县带处建立围守,阻击魏军由武都、阴平进入,而诱其进入汉中。他本人在侯和之战失败后,畏惧黄皓,率主力去沓中避祸,东距汉中千里之遥,汉中难以迅速得到姜维主力支援,而更加空虚。 曹魏司马昭发现了姜维收缩汉中外围各要点的兵力退保汉、乐二城使汉中防务空虚的弱点,便制定了以一部分兵力牵制姜维于沓中,主力出其空虚,直捣汉中的战略方针,对各路大军作了战略部署: 西路军:征西将军邓艾统率三万士卒从狄道向甘松、沓中进攻,以牵制姜维; 中路军:雍州刺吏诸葛绪统率三万士卒自祁山向武街、阴平桥头进军,以截断姜维归路并阻止蜀军进援沓中; 东路军:镇西将军钟会统率十二万士卒,分由斜谷、骆谷、子午三道并进,分头乘虚直取汉中 然后南下取蜀。 监军:侍中卫瓘率军千人持节监三路军。 当钟会在关中治兵时,姜维察觉其有进犯的企图,上表后主,建议增派左车骑将军张翼加强阳安关口,右车骑将军廖化加强阴平桥头,以确保对汉中的封闭及姜维回援汉中退路之安全。专权的黄皓相信鬼巫的话,以为敌人终归不会来攻,启禀后主扣住此事,因此群臣无人获知这一危急情况。</DIV> <DIV 13px"><img src="https://xf.hb.vnet.cn/sanguo/lishi/ditu/images/2.jpg"><FONT color=#0000ff><FONT size=4>魏灭蜀之战示意图</FONT></FONT>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邓艾,诸葛绪,钟会率十八万大军分三路攻蜀。当时蜀将姜维驻军陇上沓中,闻钟会军已至汉中,诸葛绪至武街桥头切断了他的后路,便率军退回剑阁,抵抗钟会军。西路邓艾军从陇上轻装出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多里,接连攻下江油,涪城,绵竹,进逼成都,后主刘禅出降,蜀亡。</DIV> <DIV 13px"><img src="https://xf.hb.vnet.cn/sanguo/lishi/ditu/images/10.jpg"><FONT color=#0000ff><FONT size=4>魏灭蜀之战两军作战经过示意图</FONT></FONT>景元四年(263年)春,司马昭下令各路大军攻蜀。姜维在沓中探知钟会的主力已入汉中,恐怕阳安关有失,危及剑阁,成都兵少力弱难以抗击,就决心摆脱邓艾部,立即向东进行战略机动,退回剑阁,凭借天险,设防固守,钟会所部,屡攻不克,十多万魏军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加之粮已不继,钟会准备退军。此时,邓艾急向钟会提出出奇制胜,偷渡阴平的袭击方案,并挑选精锐一万人轻装从阴平出发,沿山谷小路行无人之地七百里,凿山通道,越过马阁山山险,直奔江油。蜀军守将马邈不战而降。刘禅急派诸葛瞻率军迎击。诸葛瞻到涪城后,不听部将黄崇的劝谏,迟疑不决,致使邓艾乘机长驱直入,击杀诸葛瞻,占领了绵竹,并向成都推进。魏军的突然逼近,使蜀使朝野上下一片慌乱,后主刘禅自知成都难守,逃走无路,便自缚请降,并敕令姜维投降。至此建国四十三年的蜀汉政权被魏灭亡。</DIV> <DIV 13px"><img src="https://xf.hb.vnet.cn/sanguo/lishi/ditu/images/9.jpg"><FONT color=#0000ff><FONT size=4>晋平吴之战晋军战略部署及作战经过示意图</FONT></FONT>晋武帝司马炎代魏建晋后,积极备战,作好灭吴的准备。司马炎采用羊祜生前所建议的战略计划,策定了“多路并进、水陆齐发、突然袭击、一举灭吴”的战略方针,并作了如下的战略部署: 1.镇东将军司马佃自下邳向涂中方向进军; 2.安东将军王浑自扬州向江西方向进军; 3.建威将军王戎自豫州向武昌方向进军; 4.平安将军胡奋自荆州向夏口方向进军; 5.镇南大将军杜预自襄阳向江陵方向进军; 6.龙骧将军王濬和巴东监军唐彬自巴蜀顺江而下,直趋建业。 以上六路军共约二十万人,以贾充为大都督,冠军将军杨济为副都督,统率中军,南屯襄阳,T·Y指挥诸军。 太康元年(280年)一月,杜预从襄阳向江陵推进,王浑军向横江方向进军,揭开了晋灭吴战争序幕。二月,王濬、唐彬的水师击破丹阳的吴军盛纪部,顺流而下,相继攻下西陵、夷道等地,杀吴国夷道监陆安,继续前进,杀吴国水师都督陆景。与此同时,杜预派周旨率奇兵八百人乘夜渡江,袭取乐乡,俘获吴国长江上游的军事统帅孙歆,乘胜攻占江陵。胡备军也攻克江安。至此,晋军以荆州已定,调整部署。 1.命王濬、唐郴与胡备、王戎共同平定夏口,并顺流东下,直取建业。 2.令太尉贾充移驻项城。 王戎派遣参军罗尚、刘乔率兵配合王濬围攻武昌。吴国江夏太守刘朗和武昌守将虞昺相继投降。 吴主孙皓探知王浑率军南下之时,便命丞相张悌指挥丹阳太守沈莹等率军三万渡江作战,军至牛渚时,沈莹提出与晋军水师决战,张悌不同意。三月,张悌等渡江与晋军王浑部战于版桥,遭到夹击,吴军大败。张悌、沈莹均战死。 王濬攻克武昌后,率水师顺江而下,直迫建业。孙皓派游击将军张象率舟万人抵抗,但军心涣散,未战而降。孙皓又凑集二万人命陶濬率领抵抗,但出发前,官兵全部逃散。这时,王浑、王濬、司马佃各部都到达建业附近,王濬的水师越过三山,率领士兵八万,冲入建业,吴主孙皓只好亲到王濬军门请降。九十年的分裂局面至此宣告结束,三国归于T·Y。</DIV> <DIV 13px"><img src="https://xf.hb.vnet.cn/sanguo/lishi/ditu/images/1.jpg"><FONT color=#0000ff><FONT size=4>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形势图</FONT></FONT>在镇压黄巾农民大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地主武装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强占地盘,从而形成一股歌据势力,“务相兼并以自强大”。如: 公孙度,占据辽东。 刘虞,公孙瓒,先后占据幽州。 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和并州。 曹操,占据兖州。 孙策,占据江东。 袁术,先占据南阳,后占据扬州一部分。 刘表,占据荆州。 刘焉,占据益州。 张鲁,占据汉中。 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 董卓,李傕等,先后占据司隶。 马腾,韩遂,占据凉州。 张绣,占据宛。</DIV> 好贴,顶! 历史啊!战役谁做? <DIV 13px"><img src="https://xf.hb.vnet.cn/sanguo/lishi/ditu/images/23.jpg"><FONT color=#0000ff><FONT size=4>袁曹官渡之战战役经过及夜袭乌巢示意图</FONT></FONT>建安五年(200年)十月,袁绍派车运粮,并令淳于琼等五将率兵万人担任掩护,屯积于袁军大营以北四十里的故市、乌巢。沮授建议派蒋奇率军驻扎在粮库为外侧以防曹操的抄袭,袁绍不听,这时,袁绍谋士许攸因家属在邺城犯法被扣押,便一怒之下,投奔曹营,受到曹操的热情接待。许攸密报说,袁绍辎重车万乘在乌巢,屯军戒备不严,可用轻兵前去偷袭,出其不意,烧掉粮草,不出三天,袁军自败。 许攸提供的这个情报,正符合曹操寻求战机,出奇制胜的作战意图,他当机立断,决心夜袭乌巢,焚烧袁绍的粮草。他留曹洪、荀攸坚守大营,亲自率领精锐步骑兵五千人,使用袁军的旗号,利用夜晚悄悄地从小路去偷袭乌巢,半夜到达后,即围攻放火,淳于琼退入营垒坚守。袁绍得知曹操夜袭乌巢后,随即决定用主力攻打曹操的大营,只派遣一部轻骑去救援乌巢。果然曹营坚固,攻打不下。曹操见袁绍援军赶到乌巢,便指挥将士拼命冲杀,大破淳于琼军队,烧毁乌巢全部粮草,斩杀淳于琼等,割下袁军千余人的鼻子及牛马唇舌,送到袁军大营,进行恐吓。袁军军心动摇,内部分裂。郭图害怕袁绍追究他献计的责任,便嫁祸给张郃。张郃在气愤之下,与高览一起烧了攻城器械,投降了曹操,曹军乘势出击,大败袁军。袁绍和他的儿子袁谭仓皇地带了八百骑兵退走河北。其余袁军在曹军包围下,前无进路,后有黄河,便都投降了。</DIV>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