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国家陷入“物质差-文明差”的死循环时,如何才能跳出来?
本文系转载,作者常凯申长期以来,世界上很多人都觉得欧美国家既物质发达、又精神文明,还秩序井然,还自由奔放,真是理想中的国度。而看看落后国家呢,则是物质上也差,精神上也差,文明上更是差。
比如台湾作家柏杨,就对被保守观念禁锢的中国人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大胆剖析中国国民的“劣根性”,自揭家丑,曝露恶习。小到窝里斗、脏、乱、吵、不能团结、死不认错、自私不顾及别人,无秩序,不会讲“对不起,谢谢,没关系”,喜欢讲大话.喜欢讲空话,喜欢讲假话,喜欢讲谎话,更喜欢讲毒话——恶毒的话,这些国人的不良积习;大到造成中国官场腐败的科举,奴性媚骨的宦官制度.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以及“不能团结”等,并将原因归结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滤过性病毒,使我们的子孙受到了感染,到今天都不能痊愈”。因此作者要写《丑陋的中国人》一书,让中国人知道自己的缺点。
这些在晚清和民国时代,更是几乎成为了中国人的标签,甚至比这还严重,民国时期不知道有多少大家学者都对中国人愚昧、落后、肮脏、猥琐的国民性痛心疾首,但却不知如何改变,近乎于绝望。
放眼今天世界上的落后国家,其实国民中同样有精神文明萎靡的现象,就是那种“扶不起来”的感觉。这就构成了一个死循环:
https://wx2.sinaimg.cn/large/45083871ly1g72dt3szn8j20ig07rdg5.jpg比如说吧,没钱吃饭,那就要去偷去抢去贩毒,这就恶化了社会的精神文明;反过来,如此糟糕的社会,人心混乱,经济也发展不起来,那就更没钱吃饭……
这样不断循环,成了一个互锁的状态。几乎成为了落后国家的魔咒。
正因为如此,过去一百年来,列强的位置们,几乎没有换过。百年前的强国今天大多还是强国,百年前没有进入这个名单的,除了极少数特例之外,也仍然没有进入这个名单。这个对落后国家的互锁魔咒,还是很强的。
有些人是从历史唯心主义角度去思考的,得出的药方诸如:加强和普及教育、投票监督、呼吁政府从良、用乡贤来带动民风,等等。这些都是从上层建筑层面去考虑的,但基本上没有多少成效。因为互锁仍然存在,你这些努力,全被落后黑暗的旧社会给抵消下去了。比如你办乡学,促进教育,可是学成了在农业社会里也没有企业供你去就业,更何况你这些东西对地主老财们不但没好处反而还有坏处,都识字了我去坑人难度就提升了嘛,自然是不上心甚至抵制。
那么,如何打破这个互锁魔咒呢?这就需要科学的引导,需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来指引实践。
历史唯物主义说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所以,只要把生产力攻上去,民众富裕了,那些什么所谓“国民劣根性”之类的玩意,统统都会随着前者的提升而发生改变。
但是,历史唯物主义还说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这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说吧,在旧中国,当时的世界上,是不是有比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农业社会更发达的生产力?肯定有啊,人家西方都搞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了嘛。但是这样的发达生产力,能在旧中国直接落地吗?
显然不行。
首先,当时中国的执政党就是个买办党,只有中国越落后,进口越多,它才能通过关税更捞油水,你要搞民族产业?小子,我看你这是和我 常凯申过不去啊,我不搞你不说你通共就已经很仁慈了,还想让我大力支持你,做梦去吧。
其次,中国自己的环境也不允许,80%-90%的文盲,你要办工厂,合格的工人从哪里来?工人不识字不认数,你给他个锅炉信不信他能给你烧炸了?
中国当时,遍地都是土匪山贼,出个县城都能被打劫,在这种地方办产业,你会来这里大规模投资吗?
中国的多数人民,都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整日挣扎在死亡线上过日子,杨白劳还欠着黄世仁的钱脱不了身呢,土地还是地主的呢,大量的产业工人和厂房从哪里来?
这些就是锁。落后国家情况不同,但大多都被各种各样符合本国国情的锁死死限制住。
中国革命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打碎了这些阻碍先进生产力落地的腐朽的上层建筑,先打扫干净屋子。让已经出现在西方的先进生产力,能够落在中国,并为此构建了适合生产力的新的上层建筑。
你看,都是改革上层建筑。但正确的方法,是根据生产力的需求去改革上层建筑,是去让先进的生产力落地而改革上层建筑。而错误的方法,则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的改革上层建筑,比如搞什么新生活运动。他们吃饭都困难,你让他们直接“追求生活细节的文明”,这不是扯淡吗?
那么,这个工业化过程会一帆风顺吗?显然不可能。工业化的过程会出现很多在农业社会里没有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呈现形式往往还带有各国国情色彩,对于新生的工业国家都是第一次遇到。
因此,阻力肯定很大,这种阻力一方面来自于旧的上层建筑不甘心失败,另一方面也来自社会对新事物不确定性的恐慌。对于落后国家,往往还有第三种来源——和已有先进国家做法不一样的恐慌。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上层建筑必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点是没错的,但这个“适应”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不是说对应于某个阶段的生产力,只有唯一一种上层建筑和它适应,不是这样的。而是“一对多”的关系,只要在这种上层建筑下生产力整体上能够较为顺畅发展,就行了,不一定要和已有的发达国家保持相同,也不一定要十全十美。
只要生产力能够向前进,并且有持续性,那么这个上层建筑就是合格的。
至于在这个过程可能出现的种种时代特色的问题,能解决就解决,解决不了就先拖着,只要不影响社会整体发展就行。千万不要因为各种问题被“吓回去”了,也不要轻易因为暂时出现的各种问题而改选更张。各种批评听听就行,诸如什么“慢一些,请等等你的人民”之类的话,一律不要采纳,工业化只有向前推进,现有的社会问题才能找到解决方法,如果工业化停滞,那仅靠上层建筑层面的动作几乎一定找不到解决方法,原有的问题也会更加严重。
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互锁也会起到作用,旧的残留的上层建筑也会起到一定的阻碍,比如工程师技术差啦,比如劳动者随地吐痰啦,比如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尔虞我诈、治安问题、环境问题啦,等等。这个时候也会被人集中攻击,质疑是整个政治体制出了问题。但如果此时生产力还能前进,那就说明体制还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就可以认为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只有进一步发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这个时候不要去大改政治体制,而是继续发展生产力。
如果这个阶段被人忽悠了,搞了颜色革命,那前面的努力就面临着全盘白费的危险。
一旦挺了过去,生产力水平超过了某个阈值,那么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规律就会出现作用。你就惊讶地会看到,在政治体制没有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治安也变好了,矿难也减少了,民众也文明了,也会排队了,骂人的也少了,吐痰的也少了,火车也更少出轨了,民众的教育水平也上升了,论文质量也上去了……
而这些,原本是过去被认为“必须要进行彻底的全盘西化、政治体制改革、文化改造……”才能做到的。这个时候,再回头看西方,似乎也不过如此,闯红灯的也有,警察当街杀人的也有,到处小便的也有。咦,可是自己当时怎么就没注意这些呢?怎么就把它们幻想成一个理想的国度呢?
只有真正有了自信,才能客观、公正、理性地看待本国和世界。而这种自信的基础,就是生产力,是工业化和工业文明。
但是,这条路太崎岖了,有几个国家和民族。能撑到最终“挺过去”看到曙光的时刻呢?很少。对他们来说,这只锁是很坚固的,而且由于不懂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他们往往只能看到上层建筑层面的问题,改善也大多是从上层建筑层面开展的,但不去根据生产力的需要去调整上层建筑,而是根据西方的某些空洞的“政治理念”去调整上层建筑,这是一条死路。除非未来全球生产力迎来大发展,水涨船高,把先进生产力给他们“灌进去”。否则,这只锁将很难打破,列强仍然是列强。
不要停下来啊(指全面深化改革) newtonerdai 发表于 2019-9-17 14:45
不要停下来啊(指全面深化改革)
嗯,所谓改革,就是自我纠错,改革到底就是不断地自我纠错。分区实验,对的全面推广,错的及时纠错,不断调整以推动生产力快速的发展。 作者常凯申草 作者到底哪位 Paradox 发表于 2020-8-12 19:54
作者常凯申草 作者到底哪位
原知乎用户常凯申,不是凯申物流的那位 说的很难不认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