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liqiang 发表于 2019-11-11 10:46:09

关于客家人

本文系转载,作者战争史研究WHS


客家(Hakka)是中国南方汉族的一个族群或者民系。按照其族谱和史书记载,客家先民祖籍北起并州(山西)上党,西届雍州(陕西)弘农,东抵扬州(江苏)淮南,中至豫州(河南)新蔡、安丰,换句话说也就是先秦至唐朝历代中原汉族王朝的核心地域。

一些学者认为客家人的祖先历史上曾经有三次大的南迁:第一次是东晋末年“永嘉之乱”,一些中原汉人举族从并、豫、司等州南迁至赣中;唐末黄巢之乱时,再迁至闽赣交界地区,特别是闽西的宁化、上杭、长汀、永定一带。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人口再次大规模南迁,闽赣交界地区的汉民人口急剧增加,开始向粤东、粤北、赣南、闽南流动,并与当地土著发生冲突,从而逐渐形成了后世的客家族群。

到明清交替时期,由于人口膨胀,客家人从闽西、粤东再度向外移民,逐渐分布到粤北、粤西、广西、湘南、浙江、四川、海南、台湾等地。朱德元帅的祖先就是清初“湖广填四川”时移民的广东客家人(当地称为“土广东人”)。清朝时期客家人开始大规模向暹罗、马来亚、新加坡、爪哇、美洲等地移民,一部分客家人移民到越南北部,被称为“艾族”(Nguoi Ngai,包括了一部分来自两广的疍家人和黎族)。

从明朝中叶到清朝末期,客家人在向外移民的过程中曾多次与当地土住居民发生冲突,如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四邑地区的土客械斗长达数十年。在江西、广西、台湾等地,土客族群也曾多次发生冲突。这些冲突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客家人的族群内部认同。在漫长的移民和土客斗争中,客家人为了防御外人的攻击,延续了古代中原聚族而居的传统,同姓族人居住在一起。而且为了便于组织防御,族人不是散布在一座村落中,而是把全村的居住、祭祖、贮藏、饲养、用水等功能集中浓缩到一幢大民居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

目前存世的土楼以福建龙岩的永定,漳州的南靖、华安等县山区为多,广东的大埔、饶平等地也有分布。现存的土楼大多始建于清代,年代最久远的永定“集庆楼”建于明代永乐十九年。土楼的平面多为圆形和方形,偶尔有椭圆形、八卦形、五角形和凹字形的。从力学角度来说,圆形土楼是筒形结构,层层向内挑出的回廊产生内向的弯矩,使全楼形成整体向心的内聚力,整体刚度要优于方形土楼。

福建永定县古竹乡(今属高头乡)高北村的承启楼是规模最大的土楼之一。该楼的主人为客家人江氏家族,由高头江氏的第十五世祖江集成带领四子、二十孙、七十二曾孙等四代人兴建,明朝崇祯年间破土奠基,直至清朝康熙四十八年落成。相传在建楼过程中,在夯筑土墙时都是晴天,直到下墙枋出水之后,天才下雨。江氏族人有感于老天相助,于是把承启楼称为“天助楼”。

承启楼的直径达70多米,内外有三层环形房屋,有三百多间房间,全盛时楼内住有八十多户、六百多人。承启楼的外环房屋共有七十二个开间,每开间四层为一组,分给一户使用,底层为厨房,二层储藏粮食,三四层是卧室。每层都有公用长廊互通,全体住户使用公共楼梯上下。外环内侧的两圈环屋用于饲养禽畜、堆放杂物。最中央是祭祀用的祖堂。承启楼的外墙全用生土夯筑而成,墙体厚度超过一米。最下面两层不向外开窗,上面两层有小窗和射击孔。出入土楼的大门用两三寸厚的木板做成,门内还有水井、灭火水槽等防火措施。

承启楼的规模之大,居福建土楼之冠,号称“土楼之王”。在当地有“姑嫂夸楼”的故事,说有两位女子在外相遇,彼此夸耀自己住的土楼最大,一位说“我家的土楼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另一位说“我家的土楼像座城,住上三年也认不出全楼的人”,待双方报出楼名之后,才知道她们说的都是同一座“承启楼”,一位是尚未出嫁的姑娘,一位是嫁过来两年多的媳妇,一住楼东,一住楼西,所以互不相识。

值得注意的是,土楼并非客家人专有的民居形式,在闽南漳州的南靖、华安等县,当地的闽南人也聚族居住在土楼之中,比如著名的华安县仙都乡二宜楼,其创建者蒋仕熊在清初外出经商,中年后携巨资返乡,购买良田一千多亩,并召集族人共同兴建土楼。二宜楼前后施工三十余年,在清朝乾隆三十五年落成。其规模与承启楼不相上下,但是没有贯通全楼层的公共环廊。全楼分为十二户单元,自二楼以上各单元不能互通,只是在最高一层有环绕全楼的“走马廊”和射击孔。每户有自家的前屋和小天井,以及自用的楼梯。

像二宜楼这种“单元式”结构在漳州的闽南土楼中非常多见。此外闽南土楼大多只有一两环房屋,外墙体用粗砂土、三合土掺以糯米浆、红糖水夯筑,楼院中心通常也不布置祖堂。而以永定为代表的客家土楼,不仅楼内是“内通廊式”布局,而且其外墙多为净黄土掺合田泥夯筑,墙基并不包砌砖石。

然而并非说因为存在这些差异就可以把土楼分成“客家式”与“闽南式”,因为这两种土楼的差异是地域性而非族群性的:在闽西地区,闽南人也住内通廊式土楼;而在漳州的华安、诏安等县,当地的客家人也住单元式土楼。而且两种土楼的分布区域也并非泾渭分明,像年代最久远的闽西永定县初溪村集庆楼就是单元式的。所以2008年在将土楼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时,并未将项目名称定为“客家土楼”,而是以“福建土楼”的名义集体申报。

土楼的“土”得名于其夯土外墙。从气候条件来说,夯土墙更适合干旱少的中原地区,特别是河南、山西的黄土地带,闽西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多雨,并非修建夯土建筑的理想之地。土楼的屋顶覆以巨大的出檐(比如承启楼的屋顶出檐达四米),也是防止雨水冲刷墙体的措施。

从功能上来说,民居建筑应当适应当地的地理条件,而土楼这种带有浓厚中原风格的建筑出现在南方,也与历代移民带去的北方建筑传统有关。在汉末三国战乱时代,中原的豪族为了自保,纷纷修建坞堡。从河南淮阳、甘肃武威等地出土的陶制坞堡明器看,汉代坞壁大多用生土夯筑高墙,大门上建门屋,四隅并设角楼。有些坞堡外面还环绕深沟。坞堡内储存有足够吃几年的粮食,还有水井。这些特点在福建土楼中也有所反映。比如漳州华安县仙都乡的二宜楼,楼主为蒋氏家族,按照其族规,楼内要储存足够三年所用的粮谷和柴火,同时楼里还有两口水井,因此在遭到围困时可以支撑很长的时间。

土楼的防御水准虽然比不上砖石修筑的城池,但厚达一米多的土墙足以抵御鸟铳甚至火炮的袭击。而且土楼的上部开有射击孔,在发生争斗时可以居高临下还击。1934年国民党中央军第10师56团曾包围永定县湖坑镇的裕兴楼,试图歼灭退守楼中的共产党游击队。国军围困数日,挖墙失败后,调来火炮,向楼体发射19发炮弹,但只不过把土墙打出几个小坑而已。

同在1934年,一支土匪武装围攻华安二宜楼,也是围攻了三个月没有攻破。二宜楼的墙体厚度将近三米,高达十六米,是用三合土加上糯米浆、红糖水、蛋清夯筑而成的,而且墙基向地下深砌两三米,墙脚外面包砌石块,以防止挖墙进攻。二宜楼出入的大门是用“水芙蓉树”木材做的,外面包有一层铁板,而且在门板上面还有暗孔,在火攻时可以向下浇水浇沙。大门内侧还有两道门闩,很难撞开。在大门上方还有射击孔,攻门者一旦靠近就会遭到射击。历史上二宜楼曾遭到三次围攻,都没有失陷。按照蒋氏家族的说法,楼内的事主后来带着人通过暗道逃出,前往南洋爪哇,然后给土匪寄信说我们已经跑到南洋了,土匪这时才恍然大悟,中了“金蝉脱壳”之计。至今在二宜楼的土墙上仍能看见土匪用步枪射击留下的子弹孔。

在近代,永定县的裕兴楼、遗经楼,云霄县的树滋楼也有类似遭到围攻甚至炮轰的经历。“小乱避城,大乱避乡”。从经济角度来看,闽粤一带常有俗语说“客家多官,潮州多商”,客家人聚族而居,诗书耕读,共同祭祖,即使外出经商也多为小商小贩,很少有大商人、大财主。因此族中各家虽然会有贫富差异,但不至于像北方农村那样出现显著的阶级差别,即一两家“大户”、若干自耕农和许多贫农佃户。所以对于以劫财为目的的小股土匪山贼来说,客家人聚落之中也没有值得以惨重代价来掠夺的显要目标。土楼防御的最主要目标还是宗族械斗和大股过路匪帮,比如根据福建《漳浦县志》的记载,“土堡之置,多因明季,民罹饶贼、倭寇之苦,于是有力者率里人依险筑堡,以防贼害耳”,“饶贼”就是指附近广东饶平地区的武装匪帮。

居住在土楼中的客家人和闽南人免于匪患之扰,经过数世繁衍,家族人丁兴旺,原有的大土楼开间有限,不敷子孙使用,于是便在附近兴建新的土楼,最终形成一片片土楼聚落。永定县高北土楼群中的侨福楼是1962年由侨居美国和缅甸的江氏三兄弟筹资兴建的;初溪土楼群中的善庆楼建于1979年,是现存最晚的一座传统式土楼。

土楼群的各座土楼之间距离很近,而且住的都是同族人,同气连枝,在遇到外敌威胁时可以互相联防。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初溪、田螺坑、河坑、洪坑、高北、大地土楼群都是这种形式。以南靖县田螺坑土楼群为例,位于中央的是方形的步云楼,圆形的和昌楼、振昌楼、瑞云楼和椭圆形的“文昌楼”环绕四周,被戏称为“四菜一汤”。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客家人都住在土楼当中。广东梅州、兴宁等地的客家人大多修建“围龙屋”【图8】,其主体部分是福建广东地区盛行的“三堂两横”住宅,即中路为三进堂屋(门屋、祖堂、后楼),是供全族人使用的公共空间;中轴线两侧各有一排纵向的横屋,分配给全族各家居住。如果中轴两侧每边有两列横屋,则叫“三堂四横”,最多可达“三堂六横”。在住宅的后方有一圈半圆形的围厝(多者可达四五圈),分配给各家用作厨房、储物之用。围屋的大门前有晾晒禾谷的平地,叫前埕,前埕前方有半圆形的池塘,兼备风水、养鱼、排水、消防等功能。

福建永定等地的“五凤楼”【图9】平面布局也与“围龙屋”相似,只是没有后部的围屋。由左、中、右三部分组成,中轴线上是“三堂”:下堂(前堂)是门屋,中堂位于全宅中心,是全族聚会之处,后面是主楼,为全宅最高的建筑,通常由族长居住,楼体用土墙承重,高大巍峨,可多达三四层。左右两路是供族人居住的横屋,客家人叫“两落”。“五凤楼”是数量最多、分布区域最广的客家民居建筑形式,除了闽西、粤东、赣南这些客家核心区域之外,在广西、云南、湖南、四川、香港(新界)、台湾也有分布。

除了土楼、围龙屋和五凤楼这几种典型的“集体生活”式建筑以外,在粤东的梅州、大埔,粤北的始兴、南雄等地,客家人也修建纵向或横向排列的兵营式民居,其防御功能不如土楼,以祖堂为核心“向心凝聚”的布局方式也不如围龙屋。从不同地区客家民居的不同风格可以解读出当地客家人的经济实力、人口地位、田产分布、劳作方式、土客关系等很多信息。

从客家民居的发展脉络来看,其原始形态是“三堂两横”式民居,至今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特别是赣南地区,这也是通行于当地的基本民居形态。客家人进入闽西龙岩、永定之后,开始将“三堂两横”的后堂改为四层,两侧横屋改为两层、三层,再结合山地地形,出现了前低后高犹如太师椅的“五凤楼”形制。接下来再把“五凤楼”全宅的四周都围合成三四层的高楼,即出现了方形的大土楼,更加便于防卫。最后为了解决防御死角、建筑刚性等问题,永定、南靖等地的客家人参照附近漳州一带抵御海寇的圆形城堡式民居,把方形土楼进一步演变为圆形土楼。与此同时。进入赣南的客家人把“三堂两横”房屋的后部用围厝包围起来,以防御盗匪的攻击,形成了“围龙屋”。

从土楼的分布来看,在客家人定居较早、人口占优势的地区,民居大多采用“围龙屋”、“五凤楼”的形式,这也是分布最广的客家民居,甚至在香港、宝安等地都有分布。圆形和方形土楼分布最密集的是客家族群与闽南、广府、潮汕等族群交界的边缘地带,比如闽西永定,闽南华安、南靖,粤东梅州、大埔等地,在赣南也有少数分布。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南雄、赣南的“三南”(定南、龙南、全南)等山区虽然不属于客家文化区,但当地的“围”也与客家土楼相似。“围”多为方形,外墙用石块、卵石、砖修建,高达三四层,全不开窗。顶层四角设岗楼、射击孔,防御性极强。“围”内有供各家使用的居室、厨房、水井,但没有祠堂等建筑。全村人平时生活在“围”旁边的“三堂两横”式大厝中,一旦遇到土匪或乱军,则退入“围”中自保。这种生活方式起源于太平天国战争时期,它与客家土楼的相似性恰如生物学上的“趋同进化”,也反映了建筑与社会活动之间的联系,即民居的形态取决于使用要求,而不是地域或族群文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