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古代战争中的歼敌数字
古代战争中的歼敌数字孙红昺
古书里记载战争中的歼敌数字,有些是显然不合理的,其中颇有夸大之嫌。某些问题,古代史学家已提出怀疑,但对夸大数字的各种原因,尚少深入的探索。近读《三国志》,发现一点有关歼敌统计数字的秘密,某些疑问,似可有个接近实际的答案了。
在《三国志·魏书·国渊传》中有这样一段话: 国渊字子尼。太祖征关中,以渊为居府长史,统留事。田银、苏伯反河间,银等既破……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太祖问其故,渊曰:“夫征讨外寇,多其斩获之数者,欲以大武功,且示民听也。河间在封域之内,银等叛逆,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太祖大悦。
这段话很值得研究,它揭露了当时战绩统计的一个秘密,凡破贼文书中的歼敌数字都是“以一当十”,夸大十倍以宣扬武功,鼓动群众,扩大政治影响。而且这是一种“旧例”,即不是汉末才有,而是固有的宣传惯例了”。因此,国渊上报的“首级”只是实数,未加扩大,(太祖)曹操反以为怪了。国渊未扩大十倍是否反对这种旧例呢?不。他只是认为要从宣传的实效出发。“内寇”不宜夸大,“内寇”愈多,愈证明内政不善,人心思叛。夸大战果政治上不利。如果征讨“外寇”则国渊也不反对“以一当十“的宣传作用的。后人读史就不能不知道这种宣传惯例。
按此例来研究一些汉末三国时期的战役歼敌统计,就会发现一些“以一当十”的实例了。如《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曹操大败袁绍于宫渡。“绍众大溃,绍及谭弃军走,渡河,追之不及,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虏其众。”裴注引《献帝起居注》说:“绍与子谭轻身逃走,凡斩首七万余级,辎重财物巨亿。”又同书《袁绍传》说:“绍众大溃,绍与谭单骑退渡河,余众伪降,尽坑之。”裴注引张璠《汉纪》:“杀绍卒凡八万人。”
以上两书,一说“七万”、“八万”。而曹军人数则只有“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即以七八千之众,尽杀所虏袁军七八万人。很不可信。对此,裴松之在注中已提出疑问说:“诸书皆云公坑绍众八万,或云七万,夫八万人奔散,非八千人所能缚,而绍之大众皆拱手就戮?何缘力能制之?是(曹军)不能甚少。将纪述者欲以少见奇,非实录也。”裴松之指出这个歼灭袁军七八万人不是“实录”,是正确的;指出曹军偏少也是对的。但忽略了所杀袁军数字是夸大的。汉末人口情况,大郡六十万,中郡四十万,小郡才二十万。一下杀掉小郡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强,不太可能,而且袁军的实力,很快就恢复了。据《武帝纪》:“次年四月,绍归,复收旧卒,攻定诸叛郡县。”可见袁绍兵卒溃散在外者甚多,并未被曹操杀掉七八万。故可知《献帝起居注》、《汉纪》都是按旧例的扩大十倍来计算的。曹军所歼灭的袁军当是七、八千人。如曹军以不足万人之众歼敌近万(尽坑之数),另有杀伤数、溃逃数未计,这也是非常大的胜利。
我们再用此法来研究另一次战役。魏文帝(曹丕)时,张既平定凉如胡人,当时战报的歼敌数字也是“以一当十”的。《张既传》载: 凉州卢水胡反,张既遂渡河,贼七千余骑逆拒军于鹯阴口……既遂前军显美,胡骑数千,因大风欲放火烧营,将士皆恐,既夜藏精卒三千人为伏,使参军成公英督千余骑挑战,敕使阳退。胡果争奔之,因发伏截其后,首尾进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万数,帝甚悦。
这是一次战斗中的斩获。双方兵力情况如下:胡骑总数七千守于鹯阴口。欲来放火烧魏军营垒者是其中大部分——数千(3—5千)人;魏军约五千,骑兵余骑,精卒三千人。即双方参战者各不过五千人左右。胡骑中伏大败而逃。骑兵行动迅速、步卒追击不易。不可能全歼,全歼亦不上万。魏军以五千之众歼其二三千骑,已是重大胜利。所记“斩首获生以万数”的“万”字,当是扩大十倍。以“千”数则符合事实。以此印证《国渊传》中征外寇扩大十倍的说法,可知当时确有此成例。
以上三例足以说明汉末三国之际,战争中破贼文书的歼敌数字颇有夸大者。如载之史书,后人常以为是事实,确实误人。但是否每一战役统计都有夸大,则还要具体分析。如国渊本人就是如实上报战绩的。但我们知道有此惯例,在研究汉代的战绩统计时,就不会轻易相信。对歼敌的数字应会作一番实事求是的推敲,而不致上古人的当。 有意思。
不知道其他朝代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FONT color=#008000>秦赵长平之战,结果以赵国的惨败而告终,赵军先后死亡达四十五万人</FONT>
伊阙之战给全歼韩魏联军24万。
<FONT color=#ffa500>巨鹿之战项羽率军击破二十万秦军</FONT>
<FONT color=#006400>官渡之战曹操乘势出击歼灭袁军七八万人</FONT>
<FONT color=#a0522d>萨尔浒之战歼灭明军约5万人</FONT>
<FONT color=#c0c0c0></FONT>
<FONT color=#ffa500></FONT> 按时间递减,看来越早的越不可信,特别是牧野的俘获东夷人兆亿,实在太假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8 16:06:40编辑过]
商周时,亿是十万,兆是百万 中国文化历来轻器重道,史官记叙战争往往聊聊数笔就把一场历时数月的大战役给了结了。从而导致后世研究上的诸多空白。这方面西方文献的确要详细的多。《罗马史》(忘了是李维还是谁写的了)中关于第二次布诺战争汉尼拔与西庇阿的对战有着详细到战斗过程的描述,更遑论双方军队组成,战前布阵,战后分析等内容了。虽未必可全信,却给后世研究留下了方便之门。国内史书对战争过程的描述忽略,还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容易让后人想当然,比如“秦军射的马其顿军找不着北”,“中世纪的重骑兵都是中看不中用的”等等,浑然不知中国历时上曾有的铁浮屠和甲骑具装,更不明白重骑兵在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巨大作用。 鬼火显然没理解我意思。由于我国史籍对战争记叙的过于简略,导致现在很多人对我们自己历史上的战争有着很多想当然的理解。认为西方那种重骑兵没什么用处,是西方人愚蠢的表现只是其中的一例。我泱泱中华,战术先进,从来不用讲究武器装备,光三十六计就能把西方那些军队打的屁滚尿流更是这种意淫到极致的体现,全然不知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铁浮屠和唐宋金元时期的甲骑具装,比之西方的重骑兵其防护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说西方国小死不起人和说中国人多死得起人一样的没有根据。每一场战斗都要靠士兵去打,不是主帅在大营里拍两下脑袋就解决问题了。而任何上战场的士兵都想活下去。南宋为了抵抗金,蒙重骑兵对步兵阵的冲击,甚至让步兵装备重达近百斤的全身甲,是不是也说明南宋国小,死不起人?我的观点,战争作为人类斗争的终极形式,只遵循人类弱点而发展,而这种弱点根本没有东西方的差别,所以在战争的过程中,尤其到了战斗层面,更没有所谓的东西方差别。不论是弓弩的使用,战车和长矛方阵的兴衰,骑兵和反骑兵的发展,都走出了几乎相同的轨迹。只有在对战争的记叙上,有着因东西方文化而引起的差别。怎么理解这个差别?举个游戏例子,不论日本人做的三国还是国人做的三国游戏,其中名将的存在都是决定性的因素,士兵在很多游戏中甚至退化为主将的HP。但西方同类的SLG,名将只是游戏中的一个要素,但远不是决定性的,你手中那些士兵的素质,才是根本。 我国史籍对细节记载不详是一种对历史的负责. 晋书之前的史籍如春秋, 史记, 前后汉书, 三国志等皆是由民间史家完成. 而对于在其之前几十到几百年发生的战斗细节多半已无法可考. 与其不符责任的杜撰细节, 不如把细节的考证留给后世.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而南宋的军队确实不多, 高宗渡江后南方兵力约有10万, 后期扩到30-40万. 如果我们根据晚明辽东守军与全国兵力的比例(20w/100w), 那么可以得出南宋后期的机动兵力至多6-8万, 而且皆是步兵. 而宋金之战发生在南宋中前期, 其可用兵力只会更少. 以明朝的国力, 松锦之战折13万人后无力再对后金发动攻击. 每一场战斗肯定要靠士兵去打, 但主帅的作用却是战争中至关重要的. 谋略不是魔法, 不能直接转化成为战斗力. 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因利势导, 明白敌人的弱点, 了解自己的优势. 不可为则不为. 而不是把谋略象狼牙棒一样使用...孙子说, 兵者国之大事, 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 不可不查也...从亚历山大到拿破仑又有几个人明白呢... 对细节记载不详是中国文化中不追求细节,凡事喜欢大而化之的典型体现。如果对哪些名将重臣的言行能详细记叙,那么对战争的简略只能是不重视的结果。我们的文化上,对于那些抽象的,不可比较的东西往往很热衷,嘲笑西方人不理解孙子的思想,却全然不顾孙子13篇的内容更多只是基本军事概念的总和这一事实。我这没有贬低孙子13篇的意思,在那个时代,孙子是伟大的,但如果到现在还拿孙子来作挡箭牌,未免太让人泄气了。懂孙子的中国将军们,在汉以后屡屡为那些不懂孙子的外族所败,全然忘了汉匈大战时汉军的主力就是那些单兵素质和匈奴精锐不相上下的边关良家子弟啊。而不懂孙子的亚历山大、成吉思汗、拿破仑,却并不妨碍他们建立那庞大的帝国。汉尼拔也不懂孙子,但并不妨碍他对罗马造成的重大打击,而另一方面,他那伟大的军事才华也终究挽救不了腐化堕落透了的迦太基民族,这腐化的重要一点,就是迦太基民族的士兵素质的严重下降,以至于只能靠雇佣兵打仗。而罗马后期的衰落,有着与其惊人的相似。伟大的柏拉图早就指出:必须保证希腊公民的身体素质远在那些野蛮民族之上,使那些野蛮人不至于对希腊人造成威胁。这样的见解,在我看来,远高于那些抽象的,无法言对错的所谓的兵道。引用某军事吧里的一个帖子:多谈一些兵员素质,少谈一些战术吧。 动不动就是中国人的脑瓜最好使,脑瓜转一转就能抹掉别民族千辛万苦才达到的本钱——你中国人怎么那么“聪明”呢!?就你中国人会不花本钱找便宜,别国人都是成千上万集体大SB !都是被找便宜的靶子!? 对不对!?满篇的找便宜是不是!? 这种不花本钱找便宜的思路坏透了! 中国人这种不花本钱找便宜的路数——导致了中国屡屡被远少于自己的北方游牧民族所侵略。 别把别国人都当作大傻子!那种“秦军射的马其顿军找不着北”的笑话就别拿出来卖弄了!总想着找便宜——想啥哪!? 自以为聪明、自以为会找便宜的人——其实自己才是最大的傻子,总想着“无本取利”——用不花本钱的“战术”去抹掉别人的本钱!?天下的好处全可这你一人灌风啊!? <TABLE width="72%" bgColor=#ffffff border=0><TR><TD></TD><TD align=left width="97%"><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TR><TD class=gray14> <CC>辽骑兵: “人铁甲九事,马鞯辔,马甲皮铁,视其力……敌军既阵,料其阵势小大,山川形势,往回道路,救援捷径,漕运所出,各有以制之。然後於阵四面,列骑为队,每队五、七百人,十队为一道,十道当一面,各有主帅。最先一队走马大噪,冲突敌阵。得利,则诸悠虢?蝗粑蠢???耍?诙?蛹讨?M苏撸?⒙硪?畳s。诸道皆然。更退迭进,敌阵不动,亦不力战。” 《辽史》卷34《兵卫志》<TABLE width="72%" bgColor=#ffffff border=0><TR><TD></TD><TD align=left width="97%"><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TR><TD class=gray14><CC>西夏骑兵 用兵多立虚砦,设伏兵包敌,以铁骑为前军,乘善马重甲,刺斫不入;用钩索绞联,虽死马上不坠。遇战则先出铁骑冲宋阵、阵乱则冲击之,步兵挟骑以进 《宋史·夏国传下》</CC></TD></TR></TABLE></TD></TR></TABLE>金骑兵: 初叛之时,率皆骑兵,旗帜之外,各有字记小木牌。系马上为号。每五十人为一队,前二十人全装重甲,持棍枪,后三十人轻重操弓矢,每遇敌必有奕二人,跃马而出,先观阵之虚实,或向其左右有前后结队而驰击之,百步之内,弓矢齐发,中者常多。胜则整队而缓追,败则复聚而不散,其分合出入,应变若神,人自为战,则胜。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女真纪事》</CC> 蒙古骑兵: 兵士们至少都必须携带下列武器:两、三张弓,或至少一张好弓,三个装满了箭的巨大箭囊,一把斧子,用来拖运兵器的绳子。至于富贵的人,则有一种带端尖头、一边开刃而有些弯曲的刀,并且还有一匹披甲的马;他们的双腿也有护甲覆盖着, 他们有盔和护甲。有些兵土有胸甲和护马的甲,胸甲和护马的甲是以皮革用下面的方法制成:他们以牛皮或其他动物的皮制成窄长的条块,宽度有一手,用三、四块放在一起,在上面抹上树脂,然后他们用皮带或皮绳把这些皮块连结起来;上面的皮块,他们把皮绳拴在一个末端,下面的皮块,把皮绳拴在当中,就这样把皮块一一连结起来。因此,当这些皮块弯曲时,下面的皮块就折叠到上面的皮块外面,这样,在身体外面的皮甲就有了两倍或三倍的厚度。 他们马匹的护甲由五个部分别成,一片甲在马体的一侧,另一片甲在马体的另一侧。这两片甲从马尾一直盖到马头,中间系结在马鞍上,在马鞍后面,在马背上系上结,在马鞍前面,在马脖子上系上结。他们把另一片中放在马的臀部上面(把上述两只甲系结起来,就是在臀部打结的),他们在这片甲上留一个洞,以便马尾从洞里伸出来。另一片甲覆盖着马的胸部。所有这四片甲都一直盖到马的膝部或腿关节处。他们在马额头上放一块铁板,这块铁板是系在上述马脖子两侧的护甲上的。 胸甲由四个部分组成。一片甲是从大腿到脖子,它是根据人的体形制成的,在胸部比较窄,从两肋往下,围绕人体呈曲线形。在背后,另一片甲从颈到腰部同围绕人体前部肋第一片甲这结起来。这两片甲,即前面的一片和后面的一片,用扣子把两块铁板连结起来,每一边肩上一块铁板。他们在每一条手臂上面,也有一片甲,从肩覆盖到手腕,手腕以下就露在外面。每一条腿上面,覆盖着另一片甲。所有这几片甲都用扣子连结在一起。 盔的上部是用铁或钢制成,但保护颈部和咽喉的部分是用皮革制成。所有这些皮革部分都是按照上述方法制成的。 我们在上面所说的护甲、胸甲等等,这些鞑靼人是用铁制成的,其制法如下:他们制成若干荡铁片,其宽度为一指,长度为一掌,每一铁片上钻八个小洞。他们放置三根坚固而狭窄的皮带作为基础,然后把这些铁片一一放在另一块铁片上面,因此这些铁片就重叠起来,他们用细皮线穿过上述小洞,把这些铁片捆在三根皮带上,在两端他们再系上一根皮线,因此这些铁片就牢固地很好地连结在一起。就这样,他们用这种铁片制成一根铁片带,然后把这些铁片带连接在一起,按照上述方法,制成铁甲的各个部分。他们把这些部分连结起来,制成保护人身和马匹的铁甲。他们做的铁片闪闪发光,人能够在铁片上看到自己的映像。 《蒙古史》,作者是意大利主教约翰·普兰诺·加宾尼,1245年——1247年出使蒙古,在喀喇和林的蒙古大汗贵由行宫居住了四个月。</CC> 还是蒙古骑兵: 其破敌,则登高眺远,先审地势,察敌情伪,专务乘乱。故交锋之始,每以骑队轻突敌阵,一冲才动,则不论众寡,长驱直入。敌虽十万,亦不能支。不动则前队横过,次队再冲。再不能入,则后队如之。方其冲敌之时,乃迁延时刻,为布兵左右与后之计。兵既四合,则最后至者一声姑诡,四方八面响应齐力,一时俱撞。此计之外,或臂团牌,下马步射。一步中镝,则两旁必溃,溃则必乱,从乱疾入。镝或见便以骑蹙步,则步后驻队驰敌迎击。敌或坚壁,百计不中,则必驱牛畜或鞭生马,以生马搅地,敌阵鲜有不败。敌或森戟外列,拒马绝其奔突,则环骑疏哨,时发一矢,使敌劳动。相持既久,必绝食或乏薪水,不容不动,则进兵相逼。或敌阵已动,故不遽击,待其疲困,然后冲入;待其兵寡,然后则先以土撒,后以木拖,使尘冲天地,疑兵众,每每自溃;不溃则冲,其破可必。或驱降俘,听其战败,乘敌力竭,击以精锐;或才交刃,佯北而走,诡弃辎重,故掷黄白,敌或谓是城败,逐北不止,冲其伏骑,往往全没。或因其败而巧计取胜,只在乎彼纵此横之间,有古法之所未言者。其胜则尾敌袭杀,不容逋逸。其败则四散进,追之不及。 《黑鞑事略》,作者是宋人。 注意这句“故交锋之始,每以骑队轻突敌阵,一冲才动,则不论众寡,长驱直入。敌虽十万,亦不能支。不动则前队横过,次队再冲。再不能入,则后队如之。”典型重骑兵的作战方式</CC></CC></TD></TR></TABLE></TD></TR></TABLE> 哈哈, qs你也没有读懂孙子兵法呀....孙子第一句就已经指出了战争的意义, 国之大事. 战争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 而不是让个别牛人逞匹夫之勇的玩具. 老亚, 汉尼拔, 拿破仑, 成吉思汗, 他们给他们的国家带的只有毁灭. 流星虽耀眼, 数秒而已. 如果汉尼拔觉得迦太基的士兵已经腐朽不堪, 他大可不比出兵. 国祚数百年的小国地球上多的是. 他出兵说明他认为有胜算. 但在罗马歼敌数万仍不能动摇罗马的基础, 只能说明他决策的无能. 多算胜少算, 况无算乎...布匿战争的结果在汉尼拔出兵罗马的那天起已经决定了..而中国长久以来受游牧民族的困扰, 并不能说明孙子兵法不实用, 或者有问题. 孙子兵法虽为中国人所写,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理解的了. 理解的人不一定能够执行的了. 执行的了不一定有合适的环境,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 却一不可. 孙子兵法是一种战争的哲学, 而不是具体的说明书. 如何运用, 在乎一心.而那个军事吧的帖子就更不值一提. 是没有任何逻辑的人身攻击..谋略不意味着省钱. 别国的例子不意味着正确, 也不能说明适用于中国. 写这个的人根本没有明白什么是谋略. 学到了不少东西,顶! 《水浒传》中连环甲马可以说是超级重骑兵,武装到眼睛了,最后还不是被破了。国内史书对战争过程的描述忽略,还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不知道当时都用什么器具装备。 记载详细不能说明就是真实的....记载笼统不意味误差大...记载的详细程度和真实性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因为没有确切的实物证明当时的真实兵力, 任何人写的史书都是主观臆断...
歼敌数过大的问题, 有可能是真实的, 因为史书有可能把溃敌亦算为歼敌. 一只军队因为败仗而崩溃和被全歼在短期内没有太大差别, 因为这些士兵短期内无法再投入战斗.
重骑兵牺牲了骑兵的机动性而提高了攻击力与防御力, 导致了性价比的降低, 因为骑兵的速度原比攻击力重要. 中世纪欧洲盛行重骑兵是因为国家的众多而导致每个国家人口的相对减少. 以至于每个国家经受不起大规模的伤亡. 由此士兵的防御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重骑兵即使在中世纪起过重大作用, 但并不能表示重骑兵是无可代替的. 因为战争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每一个因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因素. 如果无法证明如不使用重骑战争会出现重大转变, 那么重骑只是战争胜利的一个表现, 而不是原因. 就像一个用锤子的人杀了个用刀的人, 不能得出锤子比刀好使一样. 武侠小说中nb者摘花落叶皆可伤人, 用兵亦是如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9 2:32:35编辑过]
人间五十年,去世恍如梦幻,下天之内,岂有长生不灭者。亚历山大、拿破仑的作为,被你一句“他们给他们的国家带的只有毁灭”就抹平了,我真服了你了。那么秦的灭亡了又是谁带来的?秦始皇?还是白起?唐宋呢?感情那些名将重臣不但要为当世负责,连后世子孙无能也全部是他们的责任了?宋太祖征辽之日是不是已经决定了崖山漂尸十万时?关于汉尼拔的判断,我是不是也可以同样引申到抗战?中国国力根本无法与当时的日本抗衡,所以77的第一枪打出后就决定结果了?何况,我们本来讨论的是纯战斗问题,你非要大而化之到整个政治、军事层面,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要从大方面来着手,提出的论据又都是不能证伪的,比如关于孙子的哲学描述,在我看来更像是宗教,你要相信就能得救,你没被就是因为你信的还不够诚心。呵呵。这种不能证伪的命题,还是交给神学家比较好。你这种重整体轻细节的方法,是不是我之前说的我们文化中的缺陷?呵呵。要知道,现代科学就是从重视细节发展来的。奥卡姆剃刀对于解决问题的一个要求就是涉及的条件越少越好?为什么?混沌学对此已经有了科学的解释:一个系统中的变量越多,系统的稳定性就越差,系统的发展就越不确定。那种企图用高高在上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最终往往无功而返。我们讨论问题时也一样,你引入的条件越多,问题的复杂度和不可验证性也越高,到最后就变成了谈玄,或者说白了就变成侃大山了。谁也没证据说服对方,因为太多的变量太多的发展方向,只能认为各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呵呵, qs兄所言极是, 那我就不侃了.... 嗯 呵呵.又是一场学识方面的论究.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