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王孙
发表于 2007-11-19 15:00:29
小说的本质就是通俗,只不过后来有的写得好有个性,有的走类型化商业化批量生产的路线,就有了所谓的“纯小说”和商业小说之分,再到后来,甚至商业小说里也有了雅俗之分(比如大仲马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巴尔扎克可算半个例子,因为他当初写作时虽走的是商业路线,但心底还是有写史的期望)。但这些,都只是在通俗文学里分雅俗,小说的本质就是通俗,它一开始出现的目的就是讲故事。既然是讲故事,当然要吸引观众,观众都不能吸引了,寿命自然到头。
这和诗截然不同,诗一开始就是神圣的高贵的,最初是原始社会的巫吟,有祭祀目的,后来就是庙堂之作,再后来则是纯粹的艺术之作。任何一个民族,它最神圣的经典,最高的代表,必然是诗,因为,任何一个民族,最具代表特色的是其语言,而诗,是语言艺术至高无上的代表,是语言艺术最美的凝练,甚至是跨艺术跨领域的,任何一样艺术形式,形容其最高最美的典范,就是其达到了诗的境界,诸如音乐,建筑等等,莫不如此。诗意这个词本身就是一种说明。
小说和诗是不一样的,不论是历史,还是艺术程度,都不能比,诗是无始无终的,而小说,只是历史某个阶段性的产物,有开始,有发展,也有消亡的时候
CQJ-丝丝记忆
发表于 2007-11-19 15:33:02
小说虽然最初产生时,本质定位在通俗(这从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得出来),但经过之后的一系列演变,某些小说和历史,精神,思想等等结合在一起,也可以变成高贵的艺术作品.
王孙兄不是也说过嘛,塞万提斯因为<<堂吉诃德>>的问世,变成了和莎翁同等地位的大师,可见<<堂吉诃德>>的高贵伟大之处.
作为我,对于小说的看法,看来和王孙兄确实不大一致,我还是坚持小说对于静态的描写手法,并没有落后(这种描述手法有电影无法比拟的艺术美,形式美),只能说不符合当代潮流,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当代的那些小说作家,含金量太低,胸无点墨,没有什么经历和知识就已经可以动笔写小说了(例如什么韩寒,郭敬明等等那帮垃圾),在中国,小说作品的发展就和香港乐坛一样,已经死了,至于艺术价值,不但没有升高,恰恰相反,我倒认为是一种落后.另外就是,我始终认为,经典的小说,还是拥有其生命力的,尽管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读的人少,但一直会有人在读,永远可以流芳百世.
旧王孙
发表于 2007-11-19 15:36:47
我就搞不懂韩寒郭敬明(特别是后者还涉嫌抄袭)那帮人怎么就这么红。
如果长期经受传统小说熏陶的不会喜欢他们,而钟情于新潮变革之作的,在领略过法国新小说后,肯定也不会把他们放在眼里。为什么就那么多人喜欢
CQJ-丝丝记忆
发表于 2007-11-19 15:44:09
唉..就是当代(特别是在中国)的两个主题:炒作,哗众取宠....
他们不是红在作品上,而是红在他们这个人上.前段时间我记得有个什么文学家排名,是民意调查的,韩寒和郭敬明的排名比苏轼,白居易等人都高,那时候有些人就在感叹,那个排名是现在中国文化的悲哀...
旧王孙
发表于 2007-11-19 22:25:54
什么狗屁调查排名!这两个人的排名竟然胜过苏大学士,白大诗人!给人家提鞋都不配!人家家里挑个有才华的妙婢,都胜过这两个。
应该是网上的调查吧。网上小孩多,最喜欢凑这些热闹了。拉选票,一人多投大刷屏,他们最起劲
旧王孙
发表于 2007-11-19 22:27:46
什么狗屁调查排名!这两个人的排名竟然胜过苏大学士,白大诗人!给人家提鞋都不配!人家家里挑个有才华的妙婢,都胜过这两个。
应该是网上的调查吧。网上小孩多,最喜欢凑这些热闹了。拉选票,一人多投大刷屏,他们最起劲
CQJ-丝丝记忆
发表于 2007-11-20 09:28:33
以下就是关于这次活动相关的两篇介绍
[转]光明网:这也叫韩寒"超过"苏轼?
“当代读者最喜爱的100位华语作家”是贝塔斯曼书友会在“世界读书日”携手某网站举行的。截止到8日,在即时投票前20位获得票数最多的作家中,既有鲁迅、巴金、曹雪芹,也有金庸、古龙,还有韩寒、郭敬明、安妮宝贝这样的青春文学写手,目前后者的票数超过苏轼、李清照、朱自清、徐志摩等人。(《北京娱乐信报》5月9日)
苏轼、李清照的名次“落后”,网友忿忿不平,进而有人发出感叹,认为这“实在是中国文学的悲哀”;媒体呢,随即用“韩寒压苏轼”之类的醒目标题,增加报纸的卖点。因为投票评选某类名人,制造所谓的“新闻事件”,已经见怪不怪了。每逢这个时候,阵营分明,伤感者觉得“毛孩子”的得票比文学巨匠还可观,无法理解;青春偶像派的“粉丝”不甘示弱:“韩寒怎么了?郭敬明又怎么了?只要是读者喜欢,有市场,为什么不能入选?在这个多元文化共鸣期,就应该有另类的声音。”名家们也应邀发表各自的看法:“这只代表部分人的趣味和见解”,“说明当下时尚文化占据主流”,“健在作家不应该和古人一起比”。更有评论文章大声质疑:《他们凭什么超越古人》。
这则新闻,给我的印象是,韩寒、郭敬明们“挑战”苏轼、李清照,似乎成功了。事实果真如此,那才是中国文学和中国读者真正的悲哀。不过,且莫忙着杞人忧天,以韩寒、郭敬明们现有的成就,在一个网站的投票活动中,有可能超过苏轼等名家的票数,倘若就此得出结论,认定韩寒在当代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已经“超过”苏轼,未免过于幼稚了。
看看这次网上投票的阶段性结果吧。鲁迅,17544票;金庸,14819票;巴金,14720票;曹雪芹,12893票;李白,12168票;韩寒,10334票;郭敬明,9521票;苏轼,9003票;李清照,8861票;朱自清,8695票;徐志摩,7947票;白居易, 7863票……
稍微懂得一点概率学知识的人,看到这个统计数字,不大可能将这样的评选结果当回事。参加投票的人,充其量两三万的规模,就这,还不排除有人重复投票的可能。几千人到一万多张选票,能代表真正的民意?我怀疑。全国13亿人,识字的应该有8亿左右吧。按照最保守的推测,全国有1亿文学爱好者,仅有万人喜爱韩寒、郭敬明胜过苏轼、李清照,不过1%的比例而已。如此微不足道的比例,还是在当代的语境里投票。假如一千年之后,我们的后人也举行类似的投票,我相信李白、苏轼、李清照、曹雪芹还是极有可能当作候选人,而当代这些“毛孩子”作家们,除非日后有特殊成就,否则,怕是那个时候,没人知道韩寒和郭敬明是何人。
谁有资格成为一个国家的文学名家,需要用时间来遴选。在多如牛毛的作者大军中,不经过数百年、上千年披沙拣金的淘汰,仅凭时下一小撮人的投票,然后给投票结果戴上“民意”、“民主”的桂冠,然后宣布某某作家超过了历史上的大文豪,这和西方“皇帝的新装”童话中那个自欺欺人的皇帝,有何两样?
CQJ-丝丝记忆
发表于 2007-11-20 09:29:05
[转]韩寒何曾PK苏轼
贝塔斯曼书友会携手某网站举行的“当代读者最喜爱的100位华语作家”的公选,在即时投票时得票最多的前20名中,韩寒和郭敬明以及安妮宝贝三位的票数超过了苏轼、李清照、朱自清、徐志摩、白居易、古龙等人。这一结果被不少人理解为韩寒PK苏轼,而且居然占了上风。于是网上就像炸开了锅,有人担忧:“豪放派的开山鼻祖真的要让位喜欢玩点车技,喜欢卡拉一番的韩寒吗?”有人叹息:“苏东坡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如果真被韩寒代替,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也有人断言,说这是“国民浮躁病的又一可笑表现”。这很有点像神经过分紧张的考生在试卷刚到手时看错了题目,一下子就慌乱起来的情景。
其实,人家投票选的只是“当代读者最喜爱的”的“华语作家”,而且讲明了参加投票的只是4万人,这一投票结果,充其量也只是这4万名投票者对于他们所接触过的华语作家的喜欢程度的真实反映,并非“全民公决”,更不是评选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何须如此莫名惊诧,杞人忧天?至于韩寒本人,并没有组织团队去竞选,更没有为自己造势,他又何曾PK了苏轼?
八十年前,鲁迅在香港有一个讲演,题为《无声的中国》,其中有一段话正好说到苏轼。鲁迅是这样说的:“韩愈苏轼他们,用他们自己的文章来说当时要说的话,那当然可以的。我们却并非唐宋时人,怎么做和我们毫无关系的时候的文章呢。即使做得像,也是唐宋时代的声音,韩愈苏轼的声音,而决不是我们现代的声音。”他说得很明白,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人要说的话,就都应该有每个时代的作家,从这个角度说,当代读者喜爱当代作家,超过喜爱宋代的苏轼,并没有什么稀奇。苏轼的诗文再好,说的也是他那时的人们要说的话,并不是当代的人们想说的话。如果当代读者对他的喜欢程度远远超过当代的作家,如果前二十名中只有屈原、李白、杜甫、苏轼而没有一位当代的作家,那才是文坛的悲哀。
问题在于这个排在苏轼之前的当代作家,不是被“精英”们认可的“著名作家”,只是被他们称为“青春文学写手”或“网络写手”还要加上“喜欢玩点车技,喜欢卡拉一番”这类前缀的韩寒,于是就使人百思不得其解了。然而,不知那些感到惊诧感到悲哀感到忧心的人是否想过,会去参加此类投票的,有许多本来就是“喜欢玩点车技,喜欢卡拉一番”的年轻人,韩寒写的正是他们熟悉的生活,说的正是他们想说的话,他们喜欢韩寒,也在情理之中。这一投票结果,原也就与某种时尚的生活以及某种特殊的社会群体有关———时尚是时代的产物,却不能等同于时代。何况,就算按照得票多少,在前二十名作家中,排在韩寒前面的也还有十人,高居榜首的也仍是鲁迅,落在韩寒之后的苏轼也仍在前20名之中,可见,即使在追求时尚生活的某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中,也仍有不少人在读鲁迅、读苏轼,读人们公认的“严肃文学”,那么,又有什么理由可以断言“这是中国文学的悲哀”、“中华民族的悲哀”以至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明的悲哀”呢?
人之直观的感觉,最近的总是最大的。人们几乎也都懂得,这只是一种错觉。例如,比起别的天体,挂在天上的那一轮圆月是最大的,也是最亮的。然而,不要说银河系的星球,就是太阳系的几大行星,哪一颗是月亮所能比拟的?我想,对于以上所说的投票结果,也应作如是观。别的人作如是观,就不会仅仅因为这样的投票结果而感到莫名惊诧无限悲哀;韩寒们作如是观,就会客观看待这一投票结果,不至于因为这一投票结果而飘飘然,以为自己真的已经超越了苏轼,该想想一百年、五十年以至三十年后的读者,是否还会喜欢或记得他们。看到这一点,才会不断从前人的精神遗产中汲取营养,从而不断的丰富提高自己。
24超人
发表于 2007-11-20 19:38:09
这里转贴我迄今唯一喜欢的语文试卷中的文章。
【转】波兹曼的诅咒
周国平
美国文化传播学家波兹曼的《把我们自己娱乐死》是一部声讨电视文化的著作。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确实时时听见一声声急切有力的喝问:难道我们真的要把自己娱乐死?
无人能否认电视带来的便利,问题在于,这种便利在总体上是推进了文化,还是损害了文化。
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变化意味着并且导致了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在文字一直是主要媒介的时代,人们主要通过书籍来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在书籍的阅读中,我们得以进入用文字记载的悠久传统。相反,电视则以现时为中心,所传播的信息越具有当下性似乎就越有价值。文字是抽象的符号,作为一种媒介,它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而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在波兹曼看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电视却会使我们背离这个目标。那么,电视究竟把我们引向何方?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一种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我们只能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娱乐。
并不是说娱乐和文化一定势不两立,问题也不在于电视展示了娱乐性内容,而在于电视上的一切内容都必须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波兹曼的结论是,在电视的强势影响下,一切文化都依照其转变成娱乐的程度而被人们接受,因而在不同程度上都转变成了娱乐。“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到了这个地步,本来意义上的文化就荡然无存了。
波兹曼是把美国作为典型来对电视文化进行分析和批判的,但是,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譬如说,在我们这里,通过电视剧学习历史,而历史仅仅作为戏说、也就是作为娱乐而存在,消灭历史的方式再也不可能有比这更加彻底的了。又譬如说,在我们这里,电视也成了印刷媒介的榜样,报纸和杂志纷纷向电视看齐,蜕变成了“电视型印刷媒介”。且不说那些纯粹娱乐性的时尚杂志,只要翻开几乎任何一种报纸,你都会看到一个所谓文化版面,所报道的全是娱乐圈的新闻和大小明星的逸闻。这无可辩驳地表明,文化即娱乐日渐成为新的约定俗成,只有娱乐才是文化即将成为不争的事实。
赫胥黎曾预言:一旦无人想读书,无人想知道真理,一旦文化成为滑稽戏,文化就灭亡了。波兹曼认为,赫胥黎的预言应验了。这个结论也许太过悲叹,我相信,只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决不会灭亡。不过,我无法否认,对于文化来说,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戏侮严肃当作一种娱乐。面对这样的行径,我的感觉是,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
黑炎骑士
发表于 2007-11-21 23:31:37
:lo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