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 发表于 2007-12-28 14:36:28

【转帖】[近代风云]《投名状》、刺马以及朝廷吃的哑巴亏

   清同治七年(1868)八月,新任两江总督马新贻肩负一项重要而神秘的政治使命上任去了。离京之前朝廷的召见使他忧心忡忡——慈禧命他秘密调查同治三年湘军的一个胆大妄为之举。这一年曾国藩九弟曾国荃率吉字营攻破南京,却被普遍怀疑纵兵瓜分了洪秀全积累十年的无数金银财宝。而这些财宝,是朝廷一直惦记着弥补国库兵饷亏空之用的。
   很明显这不是件好差事。且不说南京城破已过经年,乱军之中各种作为的性质难以厘清;仅以今天曾氏势力与朝廷的微妙平衡来讲,他马新贻这把尖刀的角色就不是那么容易扮演的。
   马本来倒也不是个小人物,其祖辈几代都为清朝官吏,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27岁的马新贻进士及第,可见非庸常之辈。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席卷皖中一带,朝廷依命令在籍官员组织“团练”,协助朝廷的绿营军镇压太平军,在此地为官的马新贻经过一系列灵活而颇具运气的战斗,尽管与太平军互有胜负,但短短几年就升至浙闽巡抚级的高位。同治三年(1864年)任浙江巡抚。同治七年(1868年)二月,任浙江、福建总督,八月任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
   不过这位不属任何派系的中央体制官员,与曾氏兄弟或者李鸿章、左宗棠诸人相比还是有本质差距。攻下天京后,湘军如日中天,朝廷对曾国藩的封赏亦复空前:领兵部尚书衔,授两江总督,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后再封为一等毅勇侯,加太子太傅,赏双眼花翎。不但拥有兵权,而且掌握地方经政事务。有清以来,汉臣从来不掌兵权,曾国藩两江重地军政两手抓两手都硬,绝无仅有。当时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都愿意投到曾国藩麾下,幕僚多达三四百人。野史记载,许多新科进士不愿意履朝廷之任而愿意进入两江总督幕府。曾国藩的一个手令就可以使他们千里趋之。一段时间清朝省级官员接近一半是曾举荐的湘军人物。

qs 发表于 2007-12-28 14:36:52

  最说明问题的是枪杆子。1864年的中国,比较有战斗力的军队只有三支,老大是曾家兄弟的正牌湘军,大约十二三万人,排第二的是李鸿章的准军,五万人左右,装备最西化;第三是左宗棠的楚军,人数三万人,装备最差。李鸿章是曾最得意的弟子,一手提携,准军初创时,曾还给过他几千人马,湘准军千丝万缕相连。左宗棠当年得以出山带兵,亦是曾国藩举荐之功。曾国藩也说,长江三千里,无一处不竖鄙人之旗帜。湘军军饷来源乃是南方各省之厘捐局,这些机构也都控制在曾国藩的手里。事实上,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也正是湘军成功的原因之一。期间曾国藩曾经退隐过一段时间,身无一官半职,而湘军将领前线打仗,不管大事小事,不向总指挥甚至朝廷汇报,却都遣特使快马向曾请示,眼中唯有曾一人而已。
   这一切令朝廷甚至比洪秀全在世时更坐卧不安。一系列或明或暗的军事人事举措开始实施,虽不至于狡兔死走狗烹,但防范之心亦是昭然若揭。《左宗棠传》里有交代,其实早在曾左等办团练镇压太平军之初,朝廷已经开始玩平衡手段。一开始穆阿彰就是不用才高八斗的左,故意压着。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等将来曾壮大了,我再重用左。一旦曾有不臣之心,则可以用左来知他。而一旦现在就重用左,那将来何人可以制他?
   尤其使是这四年前的一笔旧案。世人皆曰太平天国经营十年积聚金银财宝无数,天京被曾国荃攻破,财宝却不翼而飞。有传闻指曾国荃纵兵将天王府抢劫一空,然后一火焚之。事后湘军中人多有回乡购田置地,大起豪宅,引起朝野议论纷纷。当时朝廷曾让曾国藩查报太平天国国库的下落,曾国藩却说,天王府已被大大焚毁,瓦砾全无,没见到金库,微臣也觉得颇为诧异——曾家兄弟在南京金库一事上装傻充愣,当时朝廷未敢深究,却实在可气啊。

   马新贻一路任实缺上来,比之浴血奋战得来官位却有名无实的湘淮将领,实是祖坟冒烟。任浙江巡抚,据说是顶替了曾国荃的位子。升任两江总督,前任又正是一等毅勇候曾国藩大人。湘淮系一帮读书成精的带兵官意识到,这是朝廷着力提拔本系外将领的平衡之举,因为马新贻时实在没有什么拿出手的特殊功勋。接替曾侯任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这层意思就更加明显了。
   但是曾国藩的韬光养晦,又让朝廷不能做得太过。朝廷在封赏之余,对曾手下的十几万湘军保持高度警惕。一面在颂扬,一面又恨不得一棍子打死。曾国藩很清晰地洞察到这种局面,他将功劳归之于朝廷,归之于友军,而自己在任何时候都声称做得不够。他主动裁撤90%的湘军,他还恢复乡试,赢得世人的称赞,争取渡过表面风光而实际上危机四伏的险恶政治阶段。
   曾国藩深谙做官为人之道。他每天写日记,对言行进行反思,狠斗私字一闪念,一直贯穿到后半生: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圣贤。同治二年四月,知悉九弟升官,署了浙江巡抚,他随即奏请将自身两江总督兼钦差大臣两顶帽子分出一顶给别人戴,“将来遇有机缘,即便抽身引退”。太平军败后两年,即同治五年他五十五岁,即上疏请求解除本兼各职,注销爵位,仅以退休人员身份“留营维系军心”。
    湘军智囊胡林翼又帮他玩了一手漂亮的苦肉计。胡生前曾多次试探曾国藩有无自立之意,在知道曾国藩确无此意后,为了保全曾国藩和湘军诸将,设计了曾国藩与左宗棠失和一事。曾、左相互攻击,闹得满朝皆知,这实际上使他们免除后患。
   曾国藩支持发展淮军也是此意,省得部下黄袍加身。湘淮楚这几个“军中的头”都是干练权变之辈,没一个省油的灯。李鸿章自不必说,前期淮军与湘军一脉相承,曾九攻南京,李的部队完全听从曾在外围按兵不动,而不是听从清廷前往指令助剿。前期左在湖南做幕僚的时期,左因为与官文失和,差点掉了性命,靠曾胡和肃顺的帮助保住了性命,最后还是曾收留了左,并受大力保举,从此自成一军。一定意义上说,他们是没纳过投名状的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外人乱其兄弟者,虽不至于杀之(还真不好说),至少开始忽悠之。
   苦肉计之外,曾国藩又开始写博客自我炒作。他将自己的家书增删之后刊印发行,满纸忠恕之言,谨慎之语。正如秦将王翦率兵南进吞楚,出发时接二连三向始皇帝要房子、要田、要地,曾变个花样,用家书的方式向清廷示忠。他向北京城里多疑而刻薄的太后老佛爷发出了政治信号:我没有动你的意思,你最好也就不要动我了吧。

   主观上不知如何,曾国藩客观上的确没有做过反清自立的尝试。战乱一平立马自剪羽翼,这一点最说明问题。东南半壁无主,先生岂有意乎?彭玉麟劝进说。鼎之轻重,似可问焉?今亮左宗棠也劝进。天国覆亡后曾国荃率湘军将领欲重演黄袍加身,连李秀成也试图说服曾国藩调转枪头。但曾国藩立即把李杀掉,不理会朝廷鲜俘北京的渴望。面对部下的躁动,他只书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一言不发,掷笔而去。骁勇善战但脾气暴躁的九帅老弟曾国荃,也被他劝回湖南老家“百战归来再读书”。
   他不造反,但朝廷也不能拿他当病猫。要动曾国藩恐怕不少人会不答应。肩负秘密使命的马新贻汗流浃背的离开了紫禁城。他预料自己此去凶多吉少。朝廷派他到湘军地盘南京做官,一看就是对南方不放心。太平天国巨大的金银宝库不明不白,慈禧太后看样子也不想咽下这口气。所以这个任务几乎是送死的——湘淮军将领皆是杀人如麻的家伙,一旦清查,可能激他们恶向胆边生,轻则杀己,重则兵变,总之没有好结果。马新贻本人很有觉悟,上任前对其弟说,若他有变绝不可以追究到底,不然全家不保。
    马新贻被刺后,刺客张纹祥(天知道真名叫什么)主动被绑,只认自己与海盗有关,是为死去的海盗兄弟报仇。朝廷几次无法审清,只好凌迟处死了事。没几天南京的戏院里就出现杀兄盗嫂等刺马全折戏。慈禧太后在南京金库未有结论时肯定不会杀他。真是海盗吗?可能。渔猎二嫂,背叛兄弟吗?也可能。但仔细分析,刺马案这么精心的准备和动作,事后这么快的舆论导向,很有阴谋味道。如果按照谁受益谁主使这一阴谋论的标准猜测,湘淮军无疑有最大嫌疑。具体到人,如此干练精明,恐怕也符合曾国藩李鸿章的手笔。刺马之后,两江总督长期为湘淮军汉人担当,江淮官场几十年针插不进水泼不入,正是湘淮系最想要的结果,否则没有枪杆子,终究心里不踏实。
   慈禧玩弄权术固然非同一般,可湘淮精英都一群读过书的流氓,对这套早就驾轻就熟。一名刺客作掉了马新贻,朝廷立马傻眼。草民不在乎来之不易的和谐局面,将“刺马”演绎在诡谲与隐秘的稗官野史中,但朝廷有朝廷的考虑。相对于刺马真相,朝廷更上心的是一计不成之后,赶紧找一个和稀泥的结论来维持朝廷与地方实力派的脆弱平衡。掺进湘淮范围的沙子马同志损则损矣,但岂能不善后?所以年老体衰的曾侯,尽管刚在天津教案中挨完朝野痛骂,还是要请快快南行收拾局面哪。而这未成的一计,原本是拿来对付他的。
   刺马案的草草结案表明,大清国的事情正在起变化,国运自此转折。曾国藩手里的实力和他们一系列老奸巨滑的自保之举,最终使湘淮军作为汉族军政力量长期存在。地方势力无可避免的和平崛起了——湘淮军不少人位列封疆,所谓湘人苟能军,无不将帅者,苟能事,无不轩冕者。清朝前期由满人垄断地方督抚的局面极大改变。

qs 发表于 2007-12-28 14:37:09

  太平天国被镇压后,湘军虽然解散,但各省仍有五十万由湘淮军演变而来的“勇营”,编组和指挥全在总督、巡抚手里。清中央竭力“强干固本”,组织神机营,企图重建八旗武力,又加饷训练京兵,但并无实效。清廷三令五申,要求各省“裁勇节饷”,各地均以“地方不靖”、“伏莽可虑”为借口,反对抵制裁勇,下放到地方的兵权已不可能再收归清中央。此后局势更甚,到1870年,李鸿章任直隶总督,位居督抚之首,拥有数万新式装备的淮军,分驻近畿、江淮,控制江南、金陵、天津三大兵工厂,国防外交,一归其经划,比之老师曾国藩原有过之而无不不及。
   套用当年流行语,这堪称本朝千古未有之巨变。1860年以前,督抚以旗人居多,太平天国后日渐减少,最后不及十之一二,代之者虽非尽属湘、淮系统,而湘、淮将领实奠其基。他们握有地方军政财大权,成为为汉、满势力消长的关键。当然中央的一纸命令,仍可决定疆吏的去留,但事实上不能不有顾虑,每遇大事,不得不尊重他们的意见。
   刺马案作为地方实力派的胜利,朝廷的哑巴亏,事实乃是《投名状》的反面,绝非几个面目模糊阴沉狠辣的老官僚,秉承那不放心的太后的意思,派狙击手干掉了庞青云庞将军。其后的历史发展更证明,湘淮系不软不硬的应对策略埋下了满清覆灭的根子,开拓了军阀成长的空间。慈禧因义和团事件号召勤王而各地汉族督抚公然拒绝,慈禧想废皇帝也因一些督抚反对而作罢。朝廷虽有名义上的军权,但实际上淮军离开了李鸿章就指挥不灵;袁世凯的新军离开袁世凯也是指挥不动。
   人心既散,队伍自然不好带。辛亥革命之时,朝廷派一皇族王公去指挥新军,徒劳无功,最后还得是得请袁出来。袁世凯自己也争气,在通往乱臣贼子的道路上远比曾、李两位先贤走的更无牵无挂。通过与革命军讨价还价,袁大总统最终取清帝而代之。
   同治六年,与核心幕僚赵烈文就清朝气数问题的密谈一度使毅勇侯曾国藩心灰意冷。这个没有政治心理负担的赵烈文大嘴一张明确表示,“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据说曾国藩为“本朝”进行过苍白的辩解,但赵烈文对清廷“失其德”的论证终于使他感到了软弱。赵烈文甚至否定了清廷效法南宋、东晋等偏安一方的可能性。让人惊讶的是,44年后,清朝真的土崩瓦解,接踵而来的正是“方州无主,人自为政”,军阀割据混乱不休。冥冥之中,其有天意乎?

旧王孙 发表于 2007-12-28 17:05:20

两江总督可是要职。清朝两个督抚职位最要紧,一个是直隶总督,一个是两江总督。直隶的地位就不用提了,京畿重地。两江是清朝财政的主要来源,主要是盐政。康熙年间,朝廷岁入2千3百多万两白银,扬州一地的盐商,他们的收入就有1千5百多万两白银,超过朝廷岁入的一半。这是一大宗,另一大宗就是瓷器,江西省也是两江辖地,江西景德镇是瓷器重镇,而瓷器出口是当时中国出口贸易的大宗。两个大宗,一个盐政,一个出口贸易大宗,都被两江占了,因此两江是重中之重,但凡两江总督,必然是朝廷和皇帝所倚重的人物,有时候皇帝都会拍拍手下的马屁。
曾文正之前,两江总督绝大多数都是旗人出任,汉人比例少得可怜,曾文正之后,这个民族比例完全倒了个个儿。经济是根本,说明了形势,到了这种情况,已经说了这“势”,这天下大势已不在满人这一边了,满清大势去矣

山涯客 发表于 2007-12-28 17:08:25

刚刚看完雅玛文明,眼都快发了.先顶着,明天看

旧王孙 发表于 2008-2-3 22:32:44

刚刚看完《投名状》,看了电影,再看这篇文章,真是不绝如缕啊。呵呵,不同的是,历史和电影是反过来的。
两江总督,江苏巡抚,这样的要职,当然朝廷要安排自己人,历史上是朝廷上吃了哑巴亏,电影中则置换成军方被暗算。
推荐这部电影,最精彩的地方是最后几分钟

qs 发表于 2008-2-3 23:34:43

《投名状》还一直没得空看。网上评价似乎不错,王孙兄以为如何?

旧王孙 发表于 2008-2-3 23:50:39

好片子啊!一定要看看!
就是冲你转的这篇文章也要看!:handshake

还有,色戒也很好,看一遍可能没觉得什么,但是很值得回味,仔细想想,没一个镜头是浪费的,都有所指,都有深意,那帮大学生实在是冤,成了牺牲的棋子,重庆和汪伪早都有交易了,重庆都不杀易的。看看历史上的丁默村就知道了。也许,这才是悲剧吧。所以说,学生的冲动都是没什么好下场的,特别是历史事后看,都叫人哭笑不得。
无论是冲历史,还是冲艺术,都值得看。李安确实不简单。其实他早期的卧虎藏龙,我确实没什么感觉,后来的断背山没看,现在的这个色戒确实是部好片子

旧王孙 发表于 2008-2-4 00:03:55

政治很黑暗。
要想在官场上混,没有后台没有派系是不行的,迟早要成为一个“丢卒保车”的那个“卒”。所以电影中我看到里面说台词,大意是太后看重你就因为你没有任何派系背景,一般观众看了会以为庞青云会发达,我看了后的反应是此人迟早会完蛋。不多说了,影响观影乐趣。。。。。。

共党大奸康生的心得,要想混出头,一是要跟人,要跟准一个人,跟对一个人(要想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是不可能的,讨好所有人的结果最后是都不讨好,都不把你当自己人。所以选对主子很重要),二是要有自己的一批人(这个我就不多发挥了,是人就明白)。

他还有个心得就是,要想让人对自己终身感恩戴德,一是当老师(这样还能培养自己的一批人),二是撮合人家的婚姻。这两样他都干过,后者就是著名的毛江配

鬼火 发表于 2008-2-4 12:23:05

投名状确实很不错

旧王孙 发表于 2008-2-4 21:33:02

投名状的战争场面拍的也是非常棒,其中的舒城一战是我自魔戒2圣盔谷之战后见过的拍得最棒的战争场面。没错,就是最棒,不是羞羞答答欲掩其辞的之一。包括魔戒3的战争场面也比不上。

圣盔谷和舒城都带给了我心灵上的震撼。

圣盔谷是气势,而舒城是节奏。

论到气势,魔戒2之后很多跟风之作,都讲的大场面,但是如果把握得不好就是一团糟,典型的就是亚历山大大帝,还有特洛伊,当然,我们国产的“无聊”也应该算一个吧。

舒城根本谈不到气势,但那个节奏把握得真棒!和人的感情起伏息息相关,看完之后,我竟然感到感动(这年头的电影能给人这种感觉真是稀有动物),真真的死生契阔的兄弟之情啊!

电影里也讲到了后勤粮草的重要性,粮饷甚至能让人领略到杀降的合理性。

电影里一个镜头对比非常有意思,一边是身强力壮杀人如麻的兄弟三人,另一边则是三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官僚。这样的三比三,最后的结局适成鲜明的对比。战场上百战不殆覆城倾国的将军,到了政治局面上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棋子。呵呵,军事只是政治的延续,战场上万夫不当的将军在政治上只是任人宰割被玩弄与股掌之上的白痴一样的小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近代风云]《投名状》、刺马以及朝廷吃的哑巴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