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黄巢一生的三首诗
最近看国内的媒体大肆宣传张艺谋的新片“满城尽带黄金甲”,看到这句诗,我忽然想起这首诗的原作者 ——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来了。关于黄巢,史书上各个时期各种舆论工具对他的评价不一,有的人说他是农民起义的英雄、有的人说他是杀人如麻的恶魔,我也不是历史学家,也懒得去研究黄巢的为人处世哲学,我只想从自己的简单视角来理解一下黄巢这个人,那就是:黄巢所遗留下来的三首诗,可以说是高度形像的概括了他的一生。第一首诗: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据说,写这首诗的时候,黄巢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那要是套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他可算得上是一个从小就胸有大志的孩子了。才这么一点点大的年龄,就考虑到“他年我若为青帝”,应该怎样安排桃花盛开的问题了。难怪后来他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统帅几十万大军了,真是天生的领袖人物。
第二首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是黄巢一生最鼎盛时期的作品,也是他流行最广的一首诗。这不,张艺谋导演就借用了他中间的一句作为影片名。其时,他正率领几十万农民起义军围困长安,诗兴大发,借咏叹菊花来形容势不可挡的义军力量。此诗妙就妙在,虽是咏菊,但全诗不见一“菊”字,而且,透过那盛开的黄色菊花,仿佛让人看到那威武雄壮的黄金铁甲军,即将攻陷长安的磅礴气势。
第三首诗:
记得当年草上飞,
铁衣着尽着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
独倚栏干看落晖。
与前两首诗相比,这首诗的流传程度就没有那么广了。甚至有很多人怀疑,这首诗究竟是不是黄巢本人的作品?因为,据说黄巢本人后来战死疆场了,但从这首诗来看,他不仅没有战死,后来还削发为僧了。但我宁愿相信这首诗是黄巢本人写的,在我看来,黄巢也好、李自成也好,这些叱咤风云的农民领袖们还是不要简单地战死疆场为宜。他们若是遁入空门,其人生感触一定非我们寻常人所能及。比如像这首诗的头两句,“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既表明了黄巢曾经历过的那些不平凡的戎马空偬岁月,又显示了他后来静如止水的僧侣生涯,其鲜明的对比,令人感慨!尤其是“天津桥上无人识”这一句,生动地描述了英雄迟暮那种无可奈何的苍凉和悲哀,令人叹息!但笔锋一转,“独倚栏干看落晖”一句,又悠然刻画了一种“人生韶华短,江河日月长”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短短三首诗,黄巢的一生跃然纸上。 最喜欢“独倚栏干看落晖”这一句,是我的心太老了?还是我已看破红尘?:lol 这首诗和苏曼殊的本事诗意境仿佛,我也很喜欢---
春雨楼头尺八箫,
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
踏过樱花第几桥。 好文不容错过。挖。 大智果断化身挖坟帝 估计改行盗墓了。。。。。{9} {9} 出售24K纯金打制的洛阳铲一把。 太软了吧……
出售普通铁锹无数把 点个蜡烛…………………………………………………………………………………………………… 曰哥,无数把的总价多少? 那只好无价了……你愿意拿走多少? 黄巢诗里行间表露出的磅礴气势,足可气吞山河,令人震撼!可惜不是改朝换代的料!皇帝宝座还没坐稳,便仓皇逃遁。一代枭雄最后竟惨死于乱军之中?{19} 文武全才的黄巢怎么会是这样的下场...{1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