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时代的英国海军为啥这么成功?
风帆时代的英国海军为啥这么成功?风帆时代的英国海军为啥这么成功?
by:西西河老马丁
嘿,从朋友那里知道的。我告诉你一个成功的管理秘密。
话说到了1815年,离万恶的英帝国主义不远万里不怕麻烦的侵略我们还剩25年, 大英帝国海军(下称英国海军)在董事长--英国国王,总经理--海军部(Admiralty)的领导下,在各级经理人--舰队司令和舰长们(admirals and captains)的努力下,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企业了:拥有固定资产风帆战舰上千艘, 雇用员工好几万(海军官兵和工人)。不象我们的90年代的国企,英国海军这企业不仅规模做得大,还经营的特成功。在风帆战舰时代(the age of fighting sail, 1670-1827),它干趴下了所有的竞争者,包括先驱(西班牙,荷兰)和后进(法国),以及其他一系列欧洲小国。英国海军的成功是英国从一个荒岛小国一跃成为世界霸主的决定性因素。
https://domain769195.sites.fasthosts.com/catalogueimg/gtztfrjckkjbj245cioe14aj18012006132047.gif
【为啥拿幅画蒙人呀? 呵呵,那时相机还没发明呢。要不您老穿越一下用家数傻拍张战舰发给我,顺便也把女王给做掉?】
鉴于此,研究英国海军的成功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国家科研课题,多年来为英国以及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大量的饭碗和饭票。 研究结果那更是五花八门:军事学家认为英国海军的成功归功于英国海军将士上下用命:小兵不怕死,大官爱捞钱;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指出17,18世纪社会大变革和阶级构成变化才是英国人成功的主要原因(听着这么耳熟?新东方复习GRE逻辑练过这题吧);心理学家提出,英国人自我满足的个性充分调动了他们打仗的积极性;营养学家则强调,英国人打赢海战主要是他们喜欢吃牛肉。而我的经济学家朋友Douglas Allen教授认为,风帆战舰时代海军经营存在极其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舰长和舰队司令的隐蔽行为上(hidden action),换句话说这帮经理人们有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但是英国海军实行了一系列制度保证了他们的海军相对其他国家的海军更能克服这种信息不对称,从而能够更好的为英王陛下服务,进而无敌於天下(这评语当得起)。
以下各篇是根据Doug Allen的The British Navy Rules: Monitoring and Incompatible Incentives in the Age of Fighting Sail”一文改写的。
为啥说风帆战舰时代海军的经营存在极其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呢?请听细细道来。其一,在大航海时代,战舰是非常昂贵的,而且对保证海运航线至关重要。这么重要的资产是如何经营的?总经理海军部句话:去给俺封锁敌人码头,去给俺抓Jack船长(加勒比海盗看过吧)去保护我们的商船,去给我干掉敌舰。这命令如此抽象,而昂贵的战舰随随便便的交给了经理人(舰长)。舰长相对于海军部有极强的信息优势在于,通讯慢间隔长,大部分海域未知,海图残缺不全,贸易风的知识还不完整,经纬定位未发展好,战舰又是风帆推进,这样,任务没完成,人为灾难,打了败仗以及任何舰长该付责任的损失都可以归咎于老天爷。基本上国有资产的流失就是舰长一张嘴了,海军部无法查明。
其二,风帆时代大家都是夹着裹尸布上船的(病死的比战死的比例还高),千里冒险,保命求财。傻子都知道选风险小收益高的活干,别说舰长们了。哪些活属于这类呢?欺负基本无还手之力的敌国商船(商船伙计:切,干我们算什么英雄好汉?海军将士:俺们不想做好汉,俺们要做大富翁!),或者上岸劫掠(记得倭寇吧)。哪些活是风险大收益低的呢?这还用说,打仗追海盗呗。
上面就点出了海军作战中两大信息不对称问题:怯战和私肥。这会在(四)里重点介绍。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让这帮怕死自私的家伙为大英帝国老老实实的效力呢?请听下文分解。
(二)监管和激励
可能有读者有点不太不明白,我说两句话来总结(一)。简单的说,监管(monitoring)指直接获知相关方的举动和行为,比如老板监管企业员工,生意合作伙伴互相监管合作伙伴,狱警监管犯人等。根据管理学以及代理人理论(agent theory),如果监管干不了,激励就要上了。比如你在国内读书上不上课做不做作业你老爸老妈可是盯着死死的,这就是监管。不听话?你试试!但是你要在国外读书他们就鞭长莫及。你如果每天混吃等死泡妞赌钱飚车打架他们也真没辙。到时候买张巴林顿大学的文凭海归他们还能咋的?嫌你没挑个哈佛的?想拿到真的哈佛文凭你需要有主观能动性,激励自我去追求。
在讨论进一步深入之前,我要讲一讲史学界形成的一个共识。那就是英国海军的战舰不比竞争对手好多少(很多战舰昨天还在法国舰队服役,今天给俘虏了,就挂起了十字旗),英国海军的战术还存在一些问题,他们的水手和军官也不是特殊材料做的,和西班牙法国的同行们半斤八两。我的经济学家朋友再次强调,英国海军之所以做的这么成功不是因为它的物资资本产和人力资本的优越性,而是因为它的管理上的优越性。
这个谁都知道,排除技术和资本的因素,也就剩制度和管理了,还犯得着骈四俪六写篇学报文章告诉别人吗?但是,有意思的事在这里。我的经济学家朋友说,这些管理规程,从表面上看,大部分是妨碍英国海军官兵英勇战斗的,如果不考虑这些规程所提供的激励因素的话。但是这些管理规程已经被证明有效,这就是制度上的优势了。几千海里外的单艘英国军舰也会努力的按军部的命令行事,其他国家的海军也在努力克服自身的惰性抄袭使用这些规程,但问题是他们抄的太慢,还没抄完铃声就响了,结果自然就是fail了。
这套激励机制的核心是舰长的收入制度。英国海军的收入制度给完成任务并还在海上活着的舰长们极高的报酬。这和主要使用战利品来激励士气的陆军不同。前面也提过,使用战利品激励士气更象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舰长们会奋不顾身的追杀商船,另一方面他们也会阳奉阴违的逃避硬战。因此,海军更强调任务的完成,并用工资制度来保证。在海战中舰长们如果非要去捏商船的软柿子,也不是不行,但是揩来的油大部分自己得不到,而且还有相当的惩罚(海军还是有战利品的分配问题,(五)会提到)。树立了工资作为报酬制度的核心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文中提出的舰长们利用国有资产私肥自己的不良倾向。
下面就是如何构建制度细节来对付怯战。年纪大一点儿的中国人都知道,无监管的工资制度相对于奖金制度(比如,战利品奖励)的一个大弊病就是大锅饭,奋战怯战要一个样,就没人奋战了。所以海军部不能放鸭子。他们虽然不能实时的直接的了解舰长们的行为,但是他们可以设立各种规程,让舰长们去遵守这些规程,并把工资制度与此挂钩。而监管舰长们是否遵循这些规程就相对容易多了。这,就是相对监管。
为帮助理解相对监管,再举个例子。比如说某孩子在海外游学瞎混乱花父母的钱,他的父母的确不能知道他抽的是烟还是大麻,被窝里睡的是黑妞还是白妞,但是他们可以和学校联系,很容易的了解孩子上课出勤的情况,并把他的生活费和上课出勤联系起来。为了钱,该孩子不得不老老实实的坐在教室里,也许在神游天外,也许在搞艺术创造。但是更有可能的是既然坐在教室里了,为啥不学点东西呢?而英国海军舰长们的自觉性要比小留那是要高多了。
这些规程包括,海战条例(Articles of War),战舰战斗编队规范(你丫想闪?给我挺前面去!),作战指南,军官的不连续提升制度,舰上对舰长的小报告制度。这些是啥,为啥能工作?下文会谈到。我们先说结果:舰长们更喜欢打仗而不是怯战。而如果舰长们建立了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主人翁意识,他们平时会认真的训练水兵,战时本人也会更专注于战场,而不是三心二意时刻准备着风紧扯呼。
一句话,通过实施一个监管舰长遵守规则(间接监管)的以工资为核心的收入制度,(一)里提到了两大信息不对称问题(怯战和私肥)都部分的得到了解决。间接监管只是次优(相对的,直接监管是最优),但是在风帆战舰时代海军上将们实在找不出更好的办法。等到进入蒸汽时代(1830-40年),动力和电报技术的发展使直接监管成为可能,这些规程自然变了。再等到1850-60年英国人造了武士号”(The Warror)及“黑王子号”(The Black Prince)姊妹舰,自此开始一个铁甲舰时代(The Era of the Ironclad)后,从上到下,如手使臂,如臂使指,进退易位,后退前冲,那就不是本帖讨论的内容了。
下篇将用数字来回顾一下大英帝国海军在风帆战舰时代的辉煌。透过这些数字,大家可以体会到近代的清政府是在扛一个怎么样的强敌。闭关锁国真是害死人哪。
(三)英国人海上无敌
文章有数字才有说服力。我那朋友为此很看了很多资料,包括Rodger的那本《木船时代:解析乔治王时代的帝国海军》。在那本书里,Rodger仔细比较了英国海军的作战效率。先说伤亡情况。比如说,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中,交战双方舰队规模差不多。双方交手十次,英国海军死伤195人,法国海军死伤1365人,差不多是7倍。1801年哥本哈根战斗中,英国海军损失1000人(这么巧?),可怜的丹麦人,整个海军全灰飞烟灭,死了两千,还有3500人被俘虏。这样说吧,从1793到1805一共发生六次大规模的海战,英国人就死伤5749(数字真精确)人,相比而言,他们的对手死伤16313人,还有22657人被俘。
再说舰只的情况。拿破仑战争时期,从1793到1815年,小级别战舰(战舰级别问题见下)如护卫舰(frigate)损失情况如下:和法国人打仗英国人就损失了区区17,其中被俘虏了9艘。法国人呢?苯苯的法国海军损失了229艘护卫舰。各级战舰总体损失如下:和敌人交火英国海军共损失166艘各级战舰,其中包括5艘主力战舰(ships of the line,也有译为战列舰的),而敌人们共损失1201艘(712艘是苯苯法国人的),其中159艘主力战舰。
这里介绍一下风帆战舰分级。
通用的风帆战舰分级是:从大到小,一级到六级。一到三级为主力战舰(ships of the line,也有译为战列舰的),至少要有80到120门炮(英国人老是放74门炮),800-900个伙计。护卫舰一搬是五级或六级,20-40门炮,150到300个人。
【最大的风帆主力战舰:奥斯曼的Mahmudiye 128炮】
那么顺便问问那帮孙子开着啥船来侵略咱们的?根据记录,最初参加鸦片战的英国舰队包括军舰16艘,运输舰28艘,武装汽船4艘,载炮540门,舰队的总人数包括海军陆战队(上岸劫掠用的)在内约12000人左右。 其中主力战舰3艘,都装炮74门,排水量为1746吨,属于主力战舰吨位最小的一个等级(三级)。舰队中还有5艘护卫舰,其中2艘五级护卫舰,三搜艘六级护卫舰。林则徐关天培陈化成他们大冤呀。
通过一系列胜利,英国海军逐渐建立了战无不胜的声誉,敌人开始闻风丧胆。这意味着声誉可以带来战斗力,让英国海军信心爆棚。他们的舰长的信心最后强到看到炮和人比自己多50%的敌国军舰不是转身就躲,而是挥手而上。典型例子是1812年8月19日,英国军舰孤立号(Guerriere)单挑美国海军宪法号,尽管孤立号比宪法号小一个头(38门18磅炮对44门24磅炮,1092吨对1533吨,244人对460人),更糟的是孤立号还急需改装,船在漏水(祸不单行全世界通用呀),还刚被雷击过(肯定干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儿),舰长还竟然执意求战,真是不知死活。结果呢?结果当然是奇迹没有发生,孤立号很爽快的被干掉了。这个小挫折竟然在英国全国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报纸纷纷报道:9年了,俺们大不列颠海军9年没有损失军舰了!想想如果越南人某天摸到云南干掉了13军,俺们中国网友就是这反应。这间接的说明了一个事实:Britannia ruled the waves(英国人海上无敌)。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4/USS_Constitution_vs_Guerriere.jpg/500px-USS_Constitution_vs_Guerriere.jpg
【孤立号的最后一战】
下篇介绍两种信息不对称问题(怯战和私肥)的在海军中的具体表现。
(四)怯战和私肥
在法国皇帝拿破仑眼里,不爱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英国国王居沃基们(企业董事长兼法人代表)眼里,不怯战和不私肥的舰长才是好舰长。在风帆战舰时代,海上缺医少药的,海军将士们病死的概率远大于战死的概率。出了港,哪里的大海不埋人?为啥领导们还要担心舰长们怯战呢?
主要原因是,由于风帆战舰的舰体结构,舰长们以及舰队司令(admirals)是舰上最脆弱,生命最被威胁的人,他们战死的概率远大于病死的概率(苦谁也不能苦领导吧)。领导们的战斗位置在Quaterdeck,这是船的上後甲板,从船中间到船尾。在那里领导们能看到敌人, 自己的舰队,和大部分自己的战舰,并发出战斗指令。但是quaterdeck毫无掩盖,不仅直接处在敌人的加农炮火下,而且还能被敌舰上甲板上和旗桅杆上的火枪手打到。特别是领导们一个个身着戎装人模狗样的,远看特好认,火枪手不打他们难道还打他们身边一身破烂端茶送水的苦哈哈?
相比之下,低级军官和水手们一个个在甲板下面忙忙碌碌,虽然辛苦,但是躲得好好的。据史料记载,军事法庭审判怯战时,大部分涉案人员不是低级军官和水手,而是舰队司令和舰长们。从1720到1750年,被提拔的443个舰长中有8.5%被军事法庭审判或叱责而结束了军事生涯,战死的舰长只有4%。(当然舰长最大的死因的是自然灾害,占18.5%)。
【危险的Quaterdeck】
以勇猛著称的英国海军军神Nelson就是这样最终上得山来遇到了虎。在决定性的Trafalgar海战中,他就是被法国人一颗子弹干掉的(好枪法呀)。而在该海战中,竟然有三分之一的法国军舰在一旁袖手旁观,法国焉能不败?
https://home.gci.net/~stall/pics/trafalgar%20map.jpg
【Trafalgar海战 双方舰队列阵】
https://www.solarnavigator.net/history/explorers_history/nelsons_column_trafalgar_square_london.jpg
【在伦敦的Nelson纪念碑】
再谈谈私肥。我的朋友承认,大部分英国海军军官本质是好样的,他们忠于职守,明白完成任务的重要性,也明白完成任务会给自己带来的种种好处。但是,当一个舰长一个人带一艘战舰晃荡在大洋上时,逃避血腥战斗和用战利品私肥自己的双重诱惑前后夹击,他焉能不举手投降?
在海上获取战利品的途径主要有二。一,缴获敌国商船。但是海军规定,不能在有军事战斗任务的情况下去干这事。
二,俘虏敌国战舰。英国海军会按市场价向舰长买过来,并付舰长每人5块的人头费,人头数则按开战时敌舰上的人数算(这样哪怕击沉敌舰,舰长们也不会两手空空)。俘虏敌国战舰还有助于提高舰长的声望(在船帮上画颗星?),以后能放到一个油水大的岗位去更好的建功立业。
俘虏敌国战舰也不是个轻松活。俘虏敌舰最多的往往不是一二三级的主力战舰,它们太慢了,反倒是护卫舰经常能俘虏敌舰。它们速度快,而且长期处于舰队外围(做炮灰?),一跑起来主力舰就输在了起跑线上。我要是主力战舰的舰长我会很郁闷:好么!打炮半天可白打了,都便宜那几艘护卫舰了。这样,打赢了不一定撵得上。撵得上不一定是自己的舰撵上的;就算自己撵得上可能俘虏船上啥也没有,就是个壳子;打仗是要死人的,死的很有可能是领导;大伙儿吃饭的家伙(战舰)还有可能被打坏。诸如此类种种考虑,让舰长们有很多理由去怯战。
很自然的,舰长们最不愿意干的活就是打海盗了。第一,海盗船上穷的叮当响,除了几十条光膀子汉子啥也没有(为啥?得给抢来的人、货腾地方呀),第二,真要撵上了,那帮光膀子的不怕你穿衣服的要跟你玩命。所以舰长们接到打海盗的指令都是走走过场,赶走就行了。这下知道为啥加勒比海盗这么猖狂了吧,电影还续了两次。大英帝国海军还真犯不着真刀真枪的去对付Jack船长!
除了怯战和私肥,舰长们还有些别的小毛病。比方说,舰长们经常夹带违禁货物(海军走私有些年头呀)。他们还不太乐意出航。呆在港口多惬意,美女美酒加咖啡。数据显示,码头越舒服,趴港时间越长。在北欧码头,平均每个海军雇员37%的时间在趴港,在地中海,这个数据是57%。
实际上英国海军怯战和私肥的现象是比较少的,这就保持了旺盛的斗志和较高的战斗力。直肠子会说,这不应该是军纪的功劳吗?为了严肃军纪,对怯战和私肥的惩罚应该无比严厉:水手要鞭打,军官要过庭。虽然英国海军的军纪严厉程度也还行,但是还赶不上其他国家海军。从军纪上看,这就无法解释英国海军为啥比别人强。这也难怪,监管难,严肃军纪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我的朋友再次强调他的结论:原因就在于英国海军特有的激励制度和间接监管办法。
(五)有效率的工资制度
英国海军将士们关饷时和我在深圳打工的小舅一样:工资加奖金。工资没啥提的,按月发定数嘛,但是给的很高。那时候,一个在岗的(要强调这一点)舰队司令可能一年挣3000英镑工资(在那时这是一个天文数字。牛顿被任命为位高钱多的皇家货币局局长,年薪也才500磅)。咱们再说说奖金。奖金根据战利品而发。前面在(二)里提过,战利品是把双刃剑。为了有效的控制战利品的负面作用,海军部是这样规定战利品分配的。舰长,作为缴获战利品的直接当事人,分四分之一。舰队司令,作为舰长的上一级领导,领导有方,得八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剩下的由其他将士瓜分。即使这样,一般而言,舰长们抓只商船就可以吃喝一辈子了。,有些司令靠战利品积累了30万英镑。
工资加奖金的诱惑如此之高,高到有本事能干舰长司令的人才都被吸引来了。海军呢,也来者不拒。你有能力干舰长?行,get on board。有人会说位子不够呀,帝国海军全盛时期也就那千把艘船。对,位子是不够:1715年,大约有70艘战舰在海上服役,这70艘战舰只需要70个舰长,而同期有188个舰长正候着缺呢。到1812年英国海军有1017艘舰船,但是同期养着1531个舰长,司令,指挥官。粥多僧少呀。
英国海军成功的秘密在这里。那些上不了岗的舰长和司令们全部拿50%的待岗工资,时间长度不限,这样就形成一个后备人才库。后备人才们不干活没关系,海军也没活给你干,反正开半薪给养着。有的舰长待岗一辈子,50%的工资拿到退休,宝贵的青春都交待在无尽的等待中了。这样下去,告老还乡都没法儿和父老乡亲交待:哟!海军上退下来了?干沉了几艘敌舰呀?噢,二大伯,是这样的,俺一直在码头工作呢(扛大麻袋?),嘿嘿,没出过海……这帮坐冷板凳的看着海上的同僚们吃香的喝辣的,就能没点想法?他们可虎视眈眈的盯着那些缺呢。结果呢?在岗的舰长们不好好干?想好好干的多得是。没了张屠户,还有李屠夫和王屠子。鉴于此,在岗的舰长们吃肉喝汤是不假,但是都战战兢兢的端起饭碗呢,生怕犯点小错一不留神给砸没了。只有保住饭碗才有可能去缴获一艘商船。但是想保住饭碗就得听指挥,不犯错误(舰长的错误如何会被上级知道,(九)会解释)。积极性就这样调动出来了。
此外,英国海军和陆军的军官任命方式是不同的。在英国陆军包括其他欧洲国家陆军里,当个指挥官(take commissions)是要自己放血的。上岗费因职位而定,因地点而定。油水多的地方自然贵,印度的上尉就比阿富汗的贵。一个好地方的上校的上岗费大约是40000磅。怪不得这帮孙子来到圆明园大抢特抢,抢个不亦乐乎,回本作用真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金科玉律。严酷的说,这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带来收益的位子自然有人争(这说白了就是一种寻租行为),价高者得,应该,但是这钱是进了英国国库。同时,实缺的收益是补缺者向外“奋斗”赚取战利品得到的。从印度到香港到北京,这帮孙子积极性真是高。这里我想起清代有类似的官员任命制度,实缺和候补官员。但是,该制度从未激励实缺的爱岗敬业做好官,也从未鼓励候补的努力学习再就业,看来是补缺这个环节出了问题。清代补缺也是价高者得,但是买缺者付的租却进了大官和权贵的腰包,腐败呀;缺的收益是搜刮自己的老百姓得到的,黑暗啊。国家焉能不亡?
英国海军在使用待岗名单补缺时,不收补缺者任何上岗费。待岗名单上点兵点将点到你了,走马上任吧, that's it。补缺时也考虑资历问题,但是更多的是看重能力,能力放在那儿,单子上的任何人都有可能被补缺。同时,任何实缺舰长都有可能因为错误下课被待岗,甚至掉脑袋。 那么海军职位的“租”到哪里去了?经济学上的话是这租通过待岗名单的等待散掉了。客观上这造成了浪费(谁也没拿到一分钱,补缺的人还白等一段时间)但是主观上它形成了整体最优 (后备人才库带来了竞争,约束了在岗的舰长们)。
下篇介绍间接监管的规程和机制。换句话说,凭啥让某些舰长下课?
(六)间接监管制度
前面提过,风帆战舰时代的舰长们和中国农民一样,靠天吃饭。说具体点,靠风。如果风向不对,舰长们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面前的战斗而搀和不进去。这样,上级领导、各级纪检监察部门无法把恶劣自然条件带来的挫折与因为怯战或不胜任导致的失败区分开。而且大家也知道,那时候,大海上娱乐基本靠手,通讯基本靠吼(哦错了,靠旗语),通讯质量取决于距离和天气。即使距离天气都还行,水手们还经常打错,看错信号。您能区分有意看错和无意看错吗?不能。
此外,海上目标都是浮着的,打不赢自然起锚跑路,没人愿意留在原地给您当靶子。这意味着大量的海上猫追老鼠游戏,可能追个十天半月的互相还放不上一炮。经典例子是英国海军军神Nelson1805年3月在土伦港封锁西班牙法国联合舰队。结果一个不留神,给他们跑了。Nelson那个恼呀,追!先往东,去埃及,没碰到,再横跨大西洋,直插加勒比,还是没碰到。Nelson一个回马枪又直奔欧洲而去,最后在Trafalgar总算逮住Villeneuve 的西法联合舰队,全歼。Nelson前后在海上晃悠足足八个月,这也是他最后的八个月(他在那场战斗中阵亡)。八个月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海军部怎样监管?
战舰战斗编队规范
1652年。萝卜头布雷克(Robert Blake)司令率领的英国海军被荷兰人打败了。萝卜头是他自己便秘怪马桶,生意不好怨柜台,说失败的原因是手下的舰长们乱冲乱杀,坏了自家阵脚。不过那时候海战也是象骑兵作战一样,个头差不多的战舰捉对厮杀。萝卜头的抱怨上级领导还听进去了,马上找专家制定了战舰战斗规范。
这战舰战斗规范倒也简单,比如,作战时大伙儿一起抢站上风口;司令喊一二三,大伙儿一起冲;不许偷懒,死命发炮;平时不要靠近敌人码头;未经许可,不得上别人的船等等。这些规范中,两条是和间接监管有关的:一,作战时排成一条线 (form a line of battle)二, 抢占上风口(capture the weather gauge)。
作战一条线。作战时排成一条线好理解,但是考虑天气,风向和敌人的初始位置,执行难。不过各司令都有各司令的招。顺便说一句,这条军规其他国家海军抄得挺快,所以常见的海战就是双方各排一条线,见面后互相边前进边拍砖,直到两条线一头一尾对齐了,再下锚,开炮对轰,轰到某一边撑不住为止。在三次英何大海战中,这样的战斗经常持续好几天。让人郁闷的是双方常常平分秋色,0比0的比分常常让决策者们苦恼。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b/PocockBattleOfCopenhagen.jpg/350px-PocockBattleOfCopenhagen.jpg
战术分析上看,排成一条线不是个正确的战术。经济学术语叫做不是纳什均衡(换句话说,不是一个应该发生的结果)。但是为啥各国海军还纷纷采用呢?
(七)间接监管制度 续1
作战一条线(续)。战术常识:红军要是排一条线,蓝军最好的策略是不排成一条线,前后左右夹击它。如果蓝军不排成一条线,红军也不会排出一条线,不然他们打谁呀?所以双方各排成一条线不是一个均衡结果。而且双方如果各自排成一条线对拍,打仗就是比谁炮多,比谁的船结实,再比谁弹药多,最后就是比谁的水手耐力好了。
东方的战术家象林帅会说,傻呀,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大伙集中火力,猛揍某个倒霉家伙,揍趴下了再换一艘接着揍。或者,形成一支纵队猛插敌舰队中央,击破后首尾会合包围一部敌舰,圈起来狂殴。西方军事史学家也把很多无结果的海战归功于这种苯苯的战术。而且,有几次海战的胜利恰恰是因为舰队司令放弃了一条线战术。
但是一条线战术的作用不仅仅在于作战,更重要的是,它为舰队司令提供了一个绝好的监督舰长投入作战(engagement)的机会。大家排成一条线,谁要是临阵退缩,司令自然是一目了然。为了更好的监督,司令的旗舰就在放中间了,左右都顾得到。有时候舰队船多,一条线摆出好几海里,司令看不过来也看不见。没事,司令下面还有副司令,他们的坐舰沿着一条线散布开来,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在战斗中如果有舰长被发现不守一条线有往后运动迹象的,司令会记下来,回去打个小报告,舰长上岸后会面临下课甚至丧失生命的危险。
有经验的舰队司令也不是死守一条线的战术,他们在保证监督的情况下,还对该战术做调整,以求取得更大的战绩。比如说,在尼罗河之战中,战神Nelson就根据战场情况竟然搞出两条线来了,前后夹击法国海军。实际上,这反而让Nelson更好的监督手下的舰长们,因为军舰排的线更短了。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3/3e/Battle_of_Aboukir_Bay.png/415px-Battle_of_Aboukir_Bay.png
【尼罗河之战舰位图。红色的是英国海军,蓝色的是法国海军。红色虚线表示英国海军各舰的投入作战的驾驶轨迹。Nelson的旗舰是Vanguard,您能找到它吗?看看它的位置是不是挺适合监督的】
抢占上风口(capture the weather gauge)。假设您是一位舰长,作战时你喜欢上风还是下风?什么?无所谓?你会害了一船人!解释一下吧。在下风作战,如果定了锚,开炮和在上风差不多。如果打不赢,马上起锚,接着风势,拜拜您哪,对方追之不及。如果换过来,您在上风口,撑不住想溜,往哪跑呢?一起锚,风一吹,直接送人家炮口前了。下风口还有一个大好处,作战时战舰横摆,风一吹,浪打浪,所有的炮都在海面上。上风口呢?如果浪太大,下层的炮口还不能打开,结果是火力骤减。
https://www.algarvesail.de/bilder/upwinds.jpg
【想像这是一艘处于上风口的战舰,所以右面迎敌。但是海浪导致船体右边倾斜,下面的炮口的确打不开】
所以抢占上风口是各国海军的忌讳,除了英国海军。Dog教授说,这make sense呀。各国海军都学习了作战一条线,但是没学抢占上风口。英国海军作战坚持抢占上风口,是有他们的道理的,这也是他们的绝活,绝路求活。
(八)间接监管制度 续2
抢占上风口(续)。上一篇才贴出不久就有河友鹦鹉提出,抢占上风口就相当于让老天爷当了督战队长。对头!就是这么回事。我们先看看法国佬在海战中怎么做,对比一下找差距。法国海军特喜欢抢下风口,开炮特喜欢打桅杆和横杆而不是船体。这是啥意思?举个例子。要是张飞战马超时专朝马帅哥的玉花骢下手,你是观众你怎么想?古人云,射人先射马,不是砍人先砍马。这下你明白了吧?法国人这是怕打不过人家,先废了对方的交通工具,关键时候好开溜呢。高卢海公鸡一开战就存了畏死怯战打退堂鼓之心,焉能不败?
英国海军怎么做?整个舰队一心一意抢占上风口。结果呢?你想脱离一条线来彰显自己的特殊性?你就会一直漂呀漂,漂去挨千刀。这样,在上风口排成一条线后,老天爷在后面鼓着嘴巴吹风督战,舰长们想不接敌(engagement)都不行。既然知道自己跑不掉,不若大伙儿放手奋死一搏。对手们既然随时都能扯呼,和英国海军相比这觉悟和主观能动性也就相去道里计了。进一步说,既然知道每次战斗都要毫无悬念的被置之于死地的,英国海军舰长们平时就会严格要求下级军官和水手认真训练战斗技巧,以求在战斗中先手打垮敌人。长期以往,战斗力就这么给练出来了。
《海战条例》
《海战条例》好杀气,通篇的主题就是一个字: 杀,有点类似我们中国古代军法。看看《五经总要》:九人队失小队二人者,临阵日仰押官、队头便斩;不救人,阵散计会队内少者,勘不救所由,斩;观兵士不入阵者,斩……。
《海战条例》的核心条款是第十条军规:
Article 10。 Every flag officer, captain and commander in the fleet, who, upon signal or order of fight, or sight of any ship or ships which it may be his duty to engage, or who, upon likelihood of engagement, shall not make the necessary preparations for fight, and shall not in his own person, and according to his place, encourage the inferior officers and men to fight courageously, shall suffer death…
翻译一下。第十条:任何一个舰长或舰队指挥官,在接受作战信号和指令后,或者看到他应该接战的敌舰后,如果不做战斗准备,不鼓励手下奋勇作战,杀!
看到没有?舰长在接敌(engagement)这事上,没有任何选择,必须接敌,而且必须好好接敌。接不好就要掉脑袋。如果给舰长诸如"原则上必须接敌”的模糊选择,他们多半会以天气等理由逃避。这第十条军规和抢占上风口一样,绝了舰长怯战的后路。此外,第十二条军规(战斗中不当撤退者,杀!)也是另一把悬在舰长和司令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就能要了他们的小命。 举个例子。1756年,地中海某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之小岛被法国舰队围住了,英国海军赶忙派Byng司令去解围。海战中法国人一炮轰掉了他的桅杆和帆(老伎俩了),Byng没有找个地方修修然后重新战斗,他竟然拍拍灰率领舰队回家了。结果一个堂堂舰队司令被第十二条军规送上了军事法庭最后判了死刑。说到这里,你们觉得方伯谦方大人的事要是发生在英国海军里,他的结局会如何?
不连续提拔制度
问题又回来了。再完美的制度,如果无法执行,等于白搭。即使《海战条例》如此杀气腾腾,海军部还是无法直接监管司令舰长们的举动。由(六)和(七)的介绍我们知道在海战中如果舰长怯战,司令是能知道的。那么上个例子里司令怯战怎么办?海军部如何知道的?此外,如果舰长们被单独放出去执行任务,那司令和海军部都无法监管,这种情况下这么办?东厂西厂锦衣卫,派个特务谁不会?往舰上掺沙子吧。但是如何保证这个特别派遣员能富贵不能淫(不被舰长收买),威武不能屈(不被舰长威胁),如实汇报舰上发生的一切呢?请看(九)。
(九)间接监管制度 续完
不连续提升制度(续)
保证特务质量的关键在于军官的不连续提升制度。当一个小伙满怀雄心壮志加入海军时,如果走军官路线,海军部就开始掺沙子了。小伙的初始职位是midshipman(侯补海军少尉),过了些时候,他就会被推荐去考海军上尉(lieutenant)。如果考试通过,并且有位子(海军上尉也有待岗名单),他就会被任命为某舰的海军上尉,一人之下(舰长captain),百人之上。在这位子上如果他运气还行,有足够的萝卜白菜吃没得败血症,没有被大炮火枪干掉干残保持全须全尾,干个3-6年,他就具备了被提拔为舰长的资格。如果真被提拔为舰长,那以后前途不可限量,舰队指挥官、司令的就一路做上去了。海军司令们就是这样炼成的,猛将Nelson也不例外。
但是,这个海军上尉的位子有两个特点,这些让他成为一个完美的间接监管装置。第一,舰长能打他骂他折磨他,但是罢不了他的官,这样他能威武不能屈;第二,如果没舰长的位子(任何舰,不一定是本舰),他可能要当一辈子上尉,不连续提升的含义就在此。前面讲工资制度是说过,小上尉和船上所有的人合分战利品的1/4, 而舰长一个人就能分1/4,远大前途在前,舰长收买得了吧?最重要的是,这么长的待岗名单,拱掉一个舰长就多出一个坑位…… 俺们的小上尉自然是富贵不能淫。史载小上尉们经常踊跃积极的在军事法庭上毫不留情的指责自己的前上司。
此外,《海战条例》VIII条要求上尉们每天都要自己记录航海日志(log),返航一到码头就立即上交海军部。如果某舰长由于过错被送上军事法庭,上尉记的航海日志会被拿出来和舰长记的日志作比较,以寻找证据或搞清事实。每次出航前,上尉们都会从海军部收到特别命令,干嘛呢?自然是监视舰长了。举个例子,1799年给战列舰Amazon上的海军上尉的特别命令是:记录关于一切航行计算的数据……上尉要知道所有的事,看到所有的事,并涉及一切舰上应该被知道,被看到和被做到的事。海军上尉就是海军部的watchdog,干的活就是赤裸裸的监视。(像不像前苏联的军舰上的政委?看过追击红十月号吧)
新问题又出现了。上尉万一利欲焚心陷害舰长怎么办?撒谎陷害上级当然不会那么容易得逞,双方要对质,证据都要被仔细检查。但是海军部还不放心,特意又加设了三级保险。第一级,军士长 (master seaman)。 他是舰上最高的非可提拔的(non-commissioned)的军官,而且舰长也罢不了他的职。既然军士长 升官无望,而且又不用怕舰长,所以关键时候他出来作证可信度应该比较高。(其实军士长也附有和上尉一样的责任。关于军士长责任的《海战条例》IX条的内容基本上和关于上尉责任的VIII条差不多。)第二,在大舰上多放几个上尉。这样大家一起撒谎串供就比较难了。第三,上尉提拔要舰长推荐。这样舰长虽然治不了上尉,但是上尉需要舰长的推荐信。如果上尉撒谎但是没把舰长给拉下马,他这一辈子大概也不要在海军混了,要混也是混不出头了。有人言:该说实话说谎话,这个同志别提拔,海军走人赶回家,挑水做饭带看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三级保险就保证了间接监管的有效性。
总结一下。
问题:风帆战舰时期舰长们有怯战和私肥的倾向。海军部很难直接监管。
思路:代之以间接监管和特殊的激励制度。
做法:
(1)特殊的激励制度包括工资为核心的收入制度和战利品分成的奖励制度。设立待岗名单半价养一大批竞争者,让在职者有忧患意识。
(2)严格要求,严刑峻法,没有“原则上”的模糊性,不给活路。
(3)提出可行的间接监管办法。舰队作战中排成一条线和抢占上风口。使用海军上尉来监督舰长,并保证该监督可靠可信。
结果:绝大部分舰长都勇敢作战,忠于职守,英国海军统治了海洋。
现实意义:
组织里如果管理者无法直接监督下属或其他相关方(简称相关方)的行为,而相关方有很强的动机私下里干一些管理者不希望他们做的事(moral hazard),比如,不努力干活,或者/且牺牲组织利益来获取自己利益,那么管理者应该做好下面几件事:1.提高职位的吸引力。2.设立严格的管理规范,监管重心从监督私下行为转向监督对规范的遵守。3.开展内部竞争。4.选用合适的工资制度。5.设立间接监督机制。
看完了?感谢捧场。对了,别走,结业考试呢,考场在下边。
(十)结文测试
想了想,怕出差回来没时间,搞个短点的。不过与其来个短点的帖子,不如来个小测试,三道题。大家凭自己的管理直觉回答,历史事实就是答案。
1.Privateers(私掠船)是由个体户出资(船)招人,是对国有企业(海军)的一种有益的补偿经营模式。船主对海军部负责。西英战争时,参战的私掠船比战舰还多。私掠船的任务是破坏敌人的海上贸易。
问题:
如果你是海军部长,你准备对私掠船采用怎样的奖励制度(或收入/补偿/激励制度,这些词在这里通用)?(不用太具体)
2. 英国陆军前面介绍过了一些:陆军军官购买他们的缺。另外,陆军入行门槛低,交钱就行,不用考试,升官是连续的,收入主要是奖金为主。
问题:英王对陆军军官在战争中的监管少的可怜,没有海军那么多花样。这是为啥?
3.进入蒸汽时代後,英国海军对作战的制度进行了修改,比如不用抢占上风口了。海战条例也做了修改。
问题:修改后的海战条例里关于死刑的处罚是多了还是少了?为什麽?
(十一)测试答案
1.Privateers(私掠船)是由个体户出资(船)招人,是对国有企业(海军)的一种有益的补偿经营模式。船主对海军部负责。西英战争时,参战的私掠船比战舰还多。私掠船的任务是破坏敌人的海上贸易。
问题:
如果你是海军部长,你准备对私掠船采用怎样的奖励制度(或收入/补偿/激励制度,这些词在这里通用)?(不用太具体)
答案:1、路边野草的答案很不错,我就不用自己敲了。他说,对私掠船抢来的东西大部分归船主支配。激励他们猛劲抢,摧毁敌人的海上贸易线。至于私掠船上的船员,他们是由船主自己招募,他们的收入/补偿/激励制度由船主自己决定。为了多抢,船主会自行找到对自己有利的分配方式。
补充一点,船主不等于船长,海军部和船主的分成,此外还有船主和船长的分成。
2. 英国陆军前面介绍过了一些:陆军军官购买他们的缺。另外,陆军入行门槛低,交钱就行,不用考试,升官是连续的,收入主要是奖金为主。
问题:英王对陆军军官在战争中的监管少的可怜,没有海军那么多花样。这是为啥?
答案:关键点一:陆军军官的位子是花钱买来的,所以有个自我选择,怕死的一般就不来了,不然回不了本。关键点二:陆军的报酬制度是战利品制,你不打仗不杀人不防火就没有收入。关键点三:陆军的作战目标固定,完不完成找不到太多的客观理由。
wuhan这题答得还靠点谱。
3.进入蒸汽时代後,英国海军对作战的制度进行了修改,比如不用抢占上风口了。海战条例也做了修改。
问题:修改后的海战条例里关于死刑的处罚是多了还是少了?为什麽?
答案:少了。由于直接监管变得很容易,海军不再需要间接监管+死刑吓唬。间接监管的问题是效果和效率的问题。按期望效用计算,如果怯战有20%的机会被抓到,就得指望很严重的惩罚来吓唬住舰长们。如果怯战有100%的机会被抓到,只要怯战的惩罚超过怯战的好处,舰长们就不会怯战。所以不用那么严厉的动不动就死刑的条款。
这点类似赌场算赔率。你赢钱机会大一点的项目通常赢的钱就少一些。彩票概率最小,赢钱数最大。此外,某些法律也有类似的原则(比如交通法规)。社会危害度一定,犯事被抓的概率越小,惩罚越大。
葡萄提到了二十世纪的关键是人才的观点比较新颖有趣,这涉及到对于犯错误的经理人的管理的问题,值得思考。
另外,老酒这里写了些他对问题的答案和看法,这对我都很有启发性,大家看看。 这帮英国佬,现在刚才还要和我们炮舰外交来着 但凡成功的军队应该都不外乎三个条件把
1 军机严明
2 战术先进
3 武器先进
但是第三个也可以忽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