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 发表于 2009-11-2 16:39:23

   十九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曹丕、曹植兄弟的残酷斗争
  
  
  
  
   上
  
   曹操该批判的也批判了,该称赞的也称赞了,对于曹操,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其实曹操这大半辈子活的也不容易,拎着脑袋在刀山火海中艰难拼杀,曹操表面上风光无限,但谁又知道曹操背后的心酸?
  
   古人在江湖中舍命搏杀,无外乎两个目标,一是实现自己人生的存在价值,生前享尽荣华富贵,一是为儿孙谋个长久的饭碗。尤其是第二点,自古就是老子种树儿乘凉,老子打天下,儿子坐天下,天经地义的事情。
  
   曹操经历了千苦万难,好不容易统一了北方,积攒了一份诺大的家业。虽然曹操铁了心不称帝,但曹家的江山自然由自己的儿子来继承,曹操可不是尧舜。
  
   说到曹操的儿子,据《三国志.魏武诸子传》记载,曹操培育下一代的战果丰硕,一共生了二十五个儿子,同时还有许多女儿。从历史舞台的曝光率来讲,这二十五位曹家少爷中,绝大多数都是跑龙套的。在这些人中,够得上明星大腕的,只有三个:曹丕、曹植、曹冲。
  
   对于曹丕和曹植,我们已经非常的熟悉了,一个魏文帝,一个陈思王,文学史上的这哥俩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其实曹冲的名气并不在两个哥哥之下,“曹冲称象”的故事家喻户晓。在进入正题之前,先讲一讲这个有趣的小故事。
  
   曹冲生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母亲是曹操的侧室环夫人,环氏生平不详。曹冲来到人世间的,曹操已经四十二岁了,可谓老来得子。曹冲自幼聪明过人,极得曹操的宠爱,仿佛掌上明珠一般。
  
   最能体现曹冲聪明才智的事情,自然就是给大象称体重。应该是公元200年或201年,孙权可能是从海外搞来了几头大象,当时孙权和曹操的关系还不错,为了增强双边友谊,孙权就给曹操送了一头。
  
   曹操控制的中原地区没有大象,所以这头大象的到来,引起了曹魏官场的巨大轰动,大家都跑来看这个稀罕物。曹操也兴致勃的欣赏这头瑞兽,因为孙权并没有同时送来这头大象的体检报告,所以曹操很想知道这头大象到底有多重?
  
   以前有部经典的木偶动画片《曹冲称象》,就非常有趣的再现了这个经典故事。在这部动画片中,黑炭头模样的许禇准备把大象大卸八块,称大象的肉就能得到大象的重量,结果许禇被大象踢翻在地,曹操大笑。
  
   还是年幼的曹冲聪明,他想到了一个绝招,曹冲骑在大象身上,用一把香蕉,将大象引到了河边的大船上。然后曹冲在船的吃水处划了一道白线,让士兵搬来石头放在船上,当石头将船压到了白线,曹冲再命人称出这些石头的重量。石头重量=大象重量,曹冲果然是神童。
  
   曹冲称象的这个办法在现在看来,也许并不新鲜,这不过是简单的重量对换。但曹冲当时只是个五六岁的幼儿,能有这般见识,实在是非常了不起的。
  
   当然曹冲受到曹操宠爱,不仅因为曹冲的这些小聪明,而是曹冲“辨察仁爱,与性俱生,容貌姿美。”如果曹冲能长大成年,他极有可能是曹丕和曹植最强劲的夺储对手,可惜曹冲在建安十三年就夭折了,年仅十三岁。
  
   曹冲的早夭对曹操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老年丧子是人生三大至痛之一,另两大至痛是早年丧父,中年丧妻。曹操每想到仓舒早夭,就流泪不止,形容哀戚。
  
   曹丕劝父亲节哀顺便,没想到曹操却当头给了曹丕一棒:“(曹冲之死)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曹操很怀疑曹丕是否真的惋惜曹冲早夭,曹操这话的意思很明白:如果曹冲多活二十年,后来的储君位子还不定是谁呢,未必就是你曹子桓。
  
   在公元208年,曹丕并没有被立为储君,那时曹操还生龙活虎到处乱窜,所以也不急于立储。所以曹操这话并不只是冲曹丕来的,“汝曹”的意思是“你们”,自然也包括曹植、曹彰、曹熊等卞夫人嫡出的几个儿子。
  
   历史上一直存在这个争议,就是如果曹冲不早死,曹操有没有可能立曹冲为嗣。晋人孙盛对此是持否定意见的,孙盛认为曹冲毕竟是庶出,“春秋大义,立嫡以长不以贤”,所以曹冲“虽存犹不宜立”。
  
   孙盛的观点其实只说对了一半,自古立嫡不立庶,但未必就立长不立次。如果曹操真下定决心立曹冲,办法只有一个,先废掉卞夫人的正室名份,扶正曹冲的生母环夫人,这样曹冲立为储君就名正言顺了。
  
   其实卞夫人本来也是侧室,曹操的正室本来是刘夫人,刘夫人早亡,曹操便将刘夫人所生的长子曹昂交给继任正室丁夫人抚养。建安初年,曹操废掉丁夫人,这才扶正卞夫人,而这时卞夫人的长子曹丕都已经十岁了。曹昂才是曹家兄弟中真正的嫡出长子,可惜曹昂在宛城战死,自动退出了日后的争储大战。
  
   在曹操之前,废嫡立庶的例子也不是没有。最著名的一例:汉光武帝刘秀为了扶正最心爱的女人阴丽华,不惜废掉皇后郭圣通,并拿掉嫡长的皇太子刘彊,换上阴丽华的儿子刘庄。曹操要真的废卞立环,扶正曹冲,以曹操的脾气,谁又敢说个不字。
  
   当然曹操在吸取了袁绍、刘表废长立幼的教训后,未必会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去这么做。其实自嫡长子曹昂战死后,在曹操的心目中,日后的储君之位,基本确定在卞夫人生的四个儿子中挑选。
  
   在卞夫人所生的四个儿子中,曹彰、曹熊基本没有什么竞争力,真正的较量,将在曹丕和曹植之间展开。
  
   曹丕和曹植这哥俩是天生的冤家,他们同母,皆卞夫人所生,而且都是文学大家,才情横溢。最要命的是他们之间还有两层势如水火的关系,他们在政治上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在感情上,他们也是牛眼相向。据说他们都曾经爱过一个绝色美女——甄宓。
  
   甄宓可以说是三国时代(以演义为准)最负盛名的三大美女之一,另两个是貂蝉和小乔。不过要论传奇色彩,无疑甄宓是最让后人好奇的。甄宓的身份背景非常显赫,她先后做过袁绍和曹操的儿媳,嫁给曹丕后生下了魏明帝曹叡,甄宓同时还是大才子曹植的梦中情人。
  
   曹丕和曹植这对同母兄弟最终反目成仇,险些上演骨肉相残的人伦悲剧,原因并不主要因为曹丕吃曹植的酸醋,而是比感情更重要的权力。为了争夺储君之位,兄弟二人几乎刺刀见红,把曹魏官场搅的鸡毛乱飞,曹操差点没被这两个宝贝儿子给折腾死。
  
   曹丕比曹植大五岁,曹丕生于汉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曹植生于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虽然兄弟俩同母所生,但他们的性格却截然不同,曹丕内向稳重,“喜怒不形于色”;而曹植却生性爽直,“不治威仪”,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这点和曹操很相似。
  
   历史上有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人物在政治史和文学史上的双重人格表现症。比如李煜和赵佶,这两个后主在政治史上的表现一塌糊涂,但文学史上的他们却都是一代宗师,星光四射,曹植也是如此。
  
   说到曹植,我们很自然的就会想起一个著名成语:才高八斗。南朝宋的一代狂才子谢灵运曾经大言:“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曹植字)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谢灵运这样的大文豪如此崇拜曹植,可以想见曹植的才气有多逼人!
  
   曹植的文学成就,和父亲曹操不一样,曹操是以诗闻名于史,而曹植则是以赋著名。曹植流留至今的总共有四十多篇赋,其中两篇最为著名,一是后来曹植失意时写下的那篇千古名篇《洛神赋》,一是曹植在年少得意时写的《铜雀台赋》。
  
   据《三国志.曹植传》记载,曹操在邺城建了一座雄伟壮丽的铜雀台,为了检查儿子们的文学水平,曹操让诸子每人都写一篇《铜雀台赋》。
  曹植文思敏捷,率先完成了命题作文,曹操一看,嘴巴张大的能塞进去一个大面包,“甚异之”。
  
   不过这篇《铜雀台赋》在历史上很有争议,一般来说流传着两种版本,一是《三国志》附注的那个简略版,一是后世经常传载的丰腴版,我们所熟悉的是丰腴版的《铜雀台赋》。
  
   我们之所以熟悉这个版本,是因为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曾经引用过,就是诸葛亮智激周瑜那段。原版本曾经有这么两句:“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罗贯中为了情节的需要,很搞笑的改成了“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在演义中,诸葛亮为了激怒周瑜对曹操的仇恨,说曹操八十三大军下江东是想得到孙策之妻大乔和周瑜之妻小乔,以娱晚年。结果周瑜不甘心戴绿帽子,发誓和曹操势不两立,铁了心要抗曹。罗贯中不愧是天才,这种情节也亏他想得出来,同时让曹植背了一千多年的黑锅。


   十九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曹丕、曹植兄弟的残酷斗争
    
  
  
   中
  
    
   在曹植灿烂的文学星光下,曹丕的文学形象相对有些黯淡,世人言“三曹”,其实更多的是在说曹操和曹植,曹丕仿佛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实际上,曹丕的文学成就绝不在弟弟曹植之下,只不过兄弟二人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而已。
  
   曹丕在“三曹父子文学集团”中的地位,有些类似于“四萧父子文学集团”中的萧统。萧统论文才绝不逊于两个风流弟弟萧纲、萧绎,但萧统却不以诗著名,而是以一部《文选》笑傲文学江湖。
  
   曹丕同样以一部著名的《典论》名垂文学史,史载“文帝(曹丕)《典论》二十篇,兼论古者经典文章,有此篇论文章之体也。”开了历代文学评论之先河,梁朝刘勰著的那部《文心雕龙》,就是明显按照曹丕的路子写的。
  
   可惜因沧海桑田,这部《典论》并没有流传下来,现在只有三篇残文传世。我们应该感谢萧统,要不是他在《文选》中摘录了曹丕的这篇《典论.论文》,后人就无法欣赏到这篇绝妙好辞了。
  
   曹丕和萧统相比,有一点比较幸运,就是萧统的二十篇诗文今已不存,但曹丕的诗集却幸运的流传了下来。在曹丕大量的诗文中,个人比较偏爱那首《乐府.善哉行》,诗不算太长,摘录如下:
  
   上山采薇,薄暮苦饥。溪谷多风,霜露沾衣。野雉群雊,猴猿相追。远望故乡,郁何垒垒。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何方,人莫之知。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汤汤川流,中有行舟。随波转薄,有似客游。策我良马,被我轻裘。载驰载驱,聊以忘忧。
  
   从这首诗的字面上看,似乎是曹丕人生晚期所作,好像有看破红尘的意思,很类似于苏轼那首《临江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实际上这首《善哉行》是曹丕年轻时的作品,创作年代当为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丕随父亲曹操南征孙权时。
  
   曹丕虽然是嫡长子(不算死去的曹昂),但他却在和弟弟曹植争储的政治斗争中一直处在下风。对曹丕来说,他是天经地义的王储人选,无论曹植有多么优秀,曹丕没得到猎物,就意味着失败。所以曹丕站在浩荡长江边,心情郁闷,感慨系之,写了这首《善哉行》。
  
   按照家天下的惯例,某人在称帝称王之时,会同时确立储君的人选。比如刘备在当汉中王后,就册立长子刘禅为王太子;孙权在做吴王时,也册立长子孙登为王太子。
  
   曹操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被汉朝傀儡朝廷进封为魏公的时候,就应该确定“帝国”的继承人。由于长子曹昂早在十七年前(公元197年)征张绣时战死,所以曹丕做为实际上的嫡长子,他本来是储君唯一的人选。
  
   但曹操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将确定储君的事情搁置下来。因为他对曹丕似乎并不太感冒,曹操最喜欢的只有两个儿子:曹冲、曹植。曹冲五年前(公元208年)早夭,曹冲的这份父爱,基本被曹植捞了去,曹丕依然两手空空。
  
   曹丕的性格相对曹植来说,比较“沉闷”,不如曹植更活泼招人,所以曹植得到了曹操更多的宠爱。曹操曾经说过:“子建(曹植),儿中最可定大事。”事实上曹操一直不早早确定曹丕的储君身份,就是想给曹植机会。
  
   曹植是个聪明人,他当然知道老爹在暗示他要主动些,别三棒子揍不出一个闷屁。曹植对储君的位子也垂涎三尺,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政治体系中,做诸侯和做皇帝的区别?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不用说威福自享、生杀自专的帝王了。
  
   为了能达到立储的政治目标,曹植也开始四处活动,机会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旦错过,到时可没地方买后悔药吃。曹丕和曹植的夺位之争,虽然没有日后东吴孙和、孙霸两兄弟争储的斗争那么惨烈,但也在社会上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不过好在曹操对权力的掌控力非常强,曹魏统治集团一线重臣并没有过多的掺和到争储的政治斗争中,二人的派系,主要是由一些文坛名士组成。曹植的心腹是“二丁”,即丁仪、丁廙,还有杨修、邯郸淳等人。曹丕的人马主要是吴质、徐幹、路粹等人。
  
   因为曹丕和曹植都是读书人,他们和文坛清流们交往甚密,有些人难以划分严格的派系。但在当时的官场上,大多数人还是在感情上倾向于曹丕的,比如崔琰、毛玠、贾诩、朱铄、陈群、司马懿等人。
  
   曹植和这些官场重臣的交情并不是特别密切,但曹植最大的优势就是深得曹操的宠爱,“几(立曹植)为太子者数矣”。从兄弟二人争储开始,曹植一直就占有相当大的优势,曹丕一度被曹植压的喘不过气来。
  
   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曹丕只能以守为攻,先扎好云手,慢慢的等待机会再向曹植发动反击。曹丕和曹操身边那帮重臣的关系都不错,为了扩展思路,曹丕私下派人找贾诩,请贾诩帮忙给他谋个出路。
  
   贾诩向来不轻易做得罪人的事,他未必能确定曹丕一定会成功,所以他并没有公开自己的选择倾向。只是不咸不淡的让曹丕平时做事稳重些,孝敬父亲,友好群贤。即使曹植上位,他也没办法揪住贾诩的小尾巴,至少贾诩的话里并没有特别的感情倾向,换了曹植他也一样说。
  
   但这些话对曹丕来说却非常的重要,别的先不说,就是“不违子道”,做到这一点不一定会成功,但做不到这一点肯定会失败。曹丕一直在隐忍,苦苦等待表现自己“仁孝”的机会。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有一次曹操出征,曹丕和曹植心怀鬼胎的来给父亲送行。曹植一直没改掉轻浮好显摆的毛病,他现场写了一篇赋,对父亲进行肉麻的称赞,“称述功德,”把老曹头哄的喜笑颜开。
  
   其实要耍笔杆子,曹丕并不比曹植差,但曹丕不可能再吃曹植嚼过的馒头。曹丕的首席智囊吴质悄悄告诉曹丕,要以情制胜,办法就一个字:哭!
  
   曹丕天赋聪颖,演技过硬,哭谁不会?曹丕可能动了真情,感情压抑已久的曹丕半真半假的在曹操面前泪流满面,给父亲行了大礼。曹操虽然不太喜欢曹丕,但看到曹丕如此动情,曹操也感动的老泪纵横,从此对曹丕另眼相看,曹植无形中失了不少感情分。
  
   吴质这招非常的毒辣,虽然曹操并没有立即确定储君人选,但曹丕通过此举扭转了被动的局面,至少在父亲心中的地位,不至于被曹植甩的太远。
  
   在比赛中,如果想获得胜利,一般来说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自己发挥非常出色,二、对手出现重大失误。真正能决定比赛胜负走向的其实往往是第二点,对手如果不出现重大失误,即使自己发挥再出色,也很难笑到最后。
  
   曹丕稳扎稳打,连哭带闹,渐渐追上了曹植。现在曹丕就希望曹植能多犯错误,正负相减,只有这样,曹丕才有可能对曹植实现大逆转。曹植也真“配合”兄长的心思,可能是曹植觉得自己胜券在握,有些麻痹大意,犯了许多低级错误,最终被曹丕一个完美的逆转,一切都完了。
  
   在这场兄弟之争中,曹植的优势之大,几乎让曹丕绝望。且不说曹植是曹操自曹冲死后最宠爱的儿子,就是曹植身边那帮跑腿打杂的,都是大有来头的。
  
   曹植帐下的首席智囊丁仪,是曹操政治恩公丁冲的儿子。曹操念及丁冲的旧情,特别高看丁仪,甚至想招丁仪做女婿。虽然在曹丕的阻挠下,丁仪没登上龙门,但他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依然很强势。丁仪经常在曹操身边走动,对曹植的受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至于曹植另一个高参杨脩,出身更为高贵,杨修是东汉名臣、“关西孔子”杨震的玄孙,太尉杨彪的儿子。杨脩在曹操时代晚期,基本属于一线重臣,史称“是时,军国多事,脩总知外内,事皆称意。”几乎就是曹魏的当家大总管。
  
   杨脩是曹操身边的红人,连曹丕都要想办法巴结他,可见杨脩的地位之高。 在这些人的连番鼓吹下,曹植的形象包装非常成功,差不多就是文武全才。
  
   曹操之所以一直犹豫没有立曹植,并没有对曹植有意见,而是曹操在犹豫(立曹植为储之后)如何面对曹丕。虽然曹操不喜欢曹丕,但无端废掉他,曹操自然也会觉得在感情上亏欠曹丕。

qs 发表于 2009-11-2 16:41:08

   十九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曹丕、曹植兄弟的残酷斗争
  
  
  
  
   上
  
   曹操该批判的也批判了,该称赞的也称赞了,对于曹操,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其实曹操这大半辈子活的也不容易,拎着脑袋在刀山火海中艰难拼杀,曹操表面上风光无限,但谁又知道曹操背后的心酸?
  
   古人在江湖中舍命搏杀,无外乎两个目标,一是实现自己人生的存在价值,生前享尽荣华富贵,一是为儿孙谋个长久的饭碗。尤其是第二点,自古就是老子种树儿乘凉,老子打天下,儿子坐天下,天经地义的事情。
  
   曹操经历了千苦万难,好不容易统一了北方,积攒了一份诺大的家业。虽然曹操铁了心不称帝,但曹家的江山自然由自己的儿子来继承,曹操可不是尧舜。
  
   说到曹操的儿子,据《三国志.魏武诸子传》记载,曹操培育下一代的战果丰硕,一共生了二十五个儿子,同时还有许多女儿。从历史舞台的曝光率来讲,这二十五位曹家少爷中,绝大多数都是跑龙套的。在这些人中,够得上明星大腕的,只有三个:曹丕、曹植、曹冲。
  
   对于曹丕和曹植,我们已经非常的熟悉了,一个魏文帝,一个陈思王,文学史上的这哥俩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其实曹冲的名气并不在两个哥哥之下,“曹冲称象”的故事家喻户晓。在进入正题之前,先讲一讲这个有趣的小故事。
  
   曹冲生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母亲是曹操的侧室环夫人,环氏生平不详。曹冲来到人世间的,曹操已经四十二岁了,可谓老来得子。曹冲自幼聪明过人,极得曹操的宠爱,仿佛掌上明珠一般。
  
   最能体现曹冲聪明才智的事情,自然就是给大象称体重。应该是公元200年或201年,孙权可能是从海外搞来了几头大象,当时孙权和曹操的关系还不错,为了增强双边友谊,孙权就给曹操送了一头。
  
   曹操控制的中原地区没有大象,所以这头大象的到来,引起了曹魏官场的巨大轰动,大家都跑来看这个稀罕物。曹操也兴致勃的欣赏这头瑞兽,因为孙权并没有同时送来这头大象的体检报告,所以曹操很想知道这头大象到底有多重?
  
   以前有部经典的木偶动画片《曹冲称象》,就非常有趣的再现了这个经典故事。在这部动画片中,黑炭头模样的许禇准备把大象大卸八块,称大象的肉就能得到大象的重量,结果许禇被大象踢翻在地,曹操大笑。
  
   还是年幼的曹冲聪明,他想到了一个绝招,曹冲骑在大象身上,用一把香蕉,将大象引到了河边的大船上。然后曹冲在船的吃水处划了一道白线,让士兵搬来石头放在船上,当石头将船压到了白线,曹冲再命人称出这些石头的重量。石头重量=大象重量,曹冲果然是神童。
  
   曹冲称象的这个办法在现在看来,也许并不新鲜,这不过是简单的重量对换。但曹冲当时只是个五六岁的幼儿,能有这般见识,实在是非常了不起的。
  
   当然曹冲受到曹操宠爱,不仅因为曹冲的这些小聪明,而是曹冲“辨察仁爱,与性俱生,容貌姿美。”如果曹冲能长大成年,他极有可能是曹丕和曹植最强劲的夺储对手,可惜曹冲在建安十三年就夭折了,年仅十三岁。
  
   曹冲的早夭对曹操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老年丧子是人生三大至痛之一,另两大至痛是早年丧父,中年丧妻。曹操每想到仓舒早夭,就流泪不止,形容哀戚。
  
   曹丕劝父亲节哀顺便,没想到曹操却当头给了曹丕一棒:“(曹冲之死)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曹操很怀疑曹丕是否真的惋惜曹冲早夭,曹操这话的意思很明白:如果曹冲多活二十年,后来的储君位子还不定是谁呢,未必就是你曹子桓。
  
   在公元208年,曹丕并没有被立为储君,那时曹操还生龙活虎到处乱窜,所以也不急于立储。所以曹操这话并不只是冲曹丕来的,“汝曹”的意思是“你们”,自然也包括曹植、曹彰、曹熊等卞夫人嫡出的几个儿子。
  
   历史上一直存在这个争议,就是如果曹冲不早死,曹操有没有可能立曹冲为嗣。晋人孙盛对此是持否定意见的,孙盛认为曹冲毕竟是庶出,“春秋大义,立嫡以长不以贤”,所以曹冲“虽存犹不宜立”。
  
   孙盛的观点其实只说对了一半,自古立嫡不立庶,但未必就立长不立次。如果曹操真下定决心立曹冲,办法只有一个,先废掉卞夫人的正室名份,扶正曹冲的生母环夫人,这样曹冲立为储君就名正言顺了。
  
   其实卞夫人本来也是侧室,曹操的正室本来是刘夫人,刘夫人早亡,曹操便将刘夫人所生的长子曹昂交给继任正室丁夫人抚养。建安初年,曹操废掉丁夫人,这才扶正卞夫人,而这时卞夫人的长子曹丕都已经十岁了。曹昂才是曹家兄弟中真正的嫡出长子,可惜曹昂在宛城战死,自动退出了日后的争储大战。
  
   在曹操之前,废嫡立庶的例子也不是没有。最著名的一例:汉光武帝刘秀为了扶正最心爱的女人阴丽华,不惜废掉皇后郭圣通,并拿掉嫡长的皇太子刘彊,换上阴丽华的儿子刘庄。曹操要真的废卞立环,扶正曹冲,以曹操的脾气,谁又敢说个不字。
  
   当然曹操在吸取了袁绍、刘表废长立幼的教训后,未必会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去这么做。其实自嫡长子曹昂战死后,在曹操的心目中,日后的储君之位,基本确定在卞夫人生的四个儿子中挑选。
  
   在卞夫人所生的四个儿子中,曹彰、曹熊基本没有什么竞争力,真正的较量,将在曹丕和曹植之间展开。
  
   曹丕和曹植这哥俩是天生的冤家,他们同母,皆卞夫人所生,而且都是文学大家,才情横溢。最要命的是他们之间还有两层势如水火的关系,他们在政治上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在感情上,他们也是牛眼相向。据说他们都曾经爱过一个绝色美女——甄宓。
  
   甄宓可以说是三国时代(以演义为准)最负盛名的三大美女之一,另两个是貂蝉和小乔。不过要论传奇色彩,无疑甄宓是最让后人好奇的。甄宓的身份背景非常显赫,她先后做过袁绍和曹操的儿媳,嫁给曹丕后生下了魏明帝曹叡,甄宓同时还是大才子曹植的梦中情人。
  
   曹丕和曹植这对同母兄弟最终反目成仇,险些上演骨肉相残的人伦悲剧,原因并不主要因为曹丕吃曹植的酸醋,而是比感情更重要的权力。为了争夺储君之位,兄弟二人几乎刺刀见红,把曹魏官场搅的鸡毛乱飞,曹操差点没被这两个宝贝儿子给折腾死。
  
   曹丕比曹植大五岁,曹丕生于汉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曹植生于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虽然兄弟俩同母所生,但他们的性格却截然不同,曹丕内向稳重,“喜怒不形于色”;而曹植却生性爽直,“不治威仪”,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这点和曹操很相似。
  
   历史上有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人物在政治史和文学史上的双重人格表现症。比如李煜和赵佶,这两个后主在政治史上的表现一塌糊涂,但文学史上的他们却都是一代宗师,星光四射,曹植也是如此。
  
   说到曹植,我们很自然的就会想起一个著名成语:才高八斗。南朝宋的一代狂才子谢灵运曾经大言:“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曹植字)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谢灵运这样的大文豪如此崇拜曹植,可以想见曹植的才气有多逼人!
  
   曹植的文学成就,和父亲曹操不一样,曹操是以诗闻名于史,而曹植则是以赋著名。曹植流留至今的总共有四十多篇赋,其中两篇最为著名,一是后来曹植失意时写下的那篇千古名篇《洛神赋》,一是曹植在年少得意时写的《铜雀台赋》。
  
   据《三国志.曹植传》记载,曹操在邺城建了一座雄伟壮丽的铜雀台,为了检查儿子们的文学水平,曹操让诸子每人都写一篇《铜雀台赋》。
  曹植文思敏捷,率先完成了命题作文,曹操一看,嘴巴张大的能塞进去一个大面包,“甚异之”。
  
   不过这篇《铜雀台赋》在历史上很有争议,一般来说流传着两种版本,一是《三国志》附注的那个简略版,一是后世经常传载的丰腴版,我们所熟悉的是丰腴版的《铜雀台赋》。
  
   我们之所以熟悉这个版本,是因为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曾经引用过,就是诸葛亮智激周瑜那段。原版本曾经有这么两句:“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罗贯中为了情节的需要,很搞笑的改成了“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在演义中,诸葛亮为了激怒周瑜对曹操的仇恨,说曹操八十三大军下江东是想得到孙策之妻大乔和周瑜之妻小乔,以娱晚年。结果周瑜不甘心戴绿帽子,发誓和曹操势不两立,铁了心要抗曹。罗贯中不愧是天才,这种情节也亏他想得出来,同时让曹植背了一千多年的黑锅。


   十九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曹丕、曹植兄弟的残酷斗争
    
  
  
   中
  
    
   在曹植灿烂的文学星光下,曹丕的文学形象相对有些黯淡,世人言“三曹”,其实更多的是在说曹操和曹植,曹丕仿佛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实际上,曹丕的文学成就绝不在弟弟曹植之下,只不过兄弟二人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而已。
  
   曹丕在“三曹父子文学集团”中的地位,有些类似于“四萧父子文学集团”中的萧统。萧统论文才绝不逊于两个风流弟弟萧纲、萧绎,但萧统却不以诗著名,而是以一部《文选》笑傲文学江湖。
  
   曹丕同样以一部著名的《典论》名垂文学史,史载“文帝(曹丕)《典论》二十篇,兼论古者经典文章,有此篇论文章之体也。”开了历代文学评论之先河,梁朝刘勰著的那部《文心雕龙》,就是明显按照曹丕的路子写的。
  
   可惜因沧海桑田,这部《典论》并没有流传下来,现在只有三篇残文传世。我们应该感谢萧统,要不是他在《文选》中摘录了曹丕的这篇《典论.论文》,后人就无法欣赏到这篇绝妙好辞了。
  
   曹丕和萧统相比,有一点比较幸运,就是萧统的二十篇诗文今已不存,但曹丕的诗集却幸运的流传了下来。在曹丕大量的诗文中,个人比较偏爱那首《乐府.善哉行》,诗不算太长,摘录如下:
  
   上山采薇,薄暮苦饥。溪谷多风,霜露沾衣。野雉群雊,猴猿相追。远望故乡,郁何垒垒。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何方,人莫之知。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汤汤川流,中有行舟。随波转薄,有似客游。策我良马,被我轻裘。载驰载驱,聊以忘忧。
  
   从这首诗的字面上看,似乎是曹丕人生晚期所作,好像有看破红尘的意思,很类似于苏轼那首《临江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实际上这首《善哉行》是曹丕年轻时的作品,创作年代当为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丕随父亲曹操南征孙权时。
  
   曹丕虽然是嫡长子(不算死去的曹昂),但他却在和弟弟曹植争储的政治斗争中一直处在下风。对曹丕来说,他是天经地义的王储人选,无论曹植有多么优秀,曹丕没得到猎物,就意味着失败。所以曹丕站在浩荡长江边,心情郁闷,感慨系之,写了这首《善哉行》。
  
   按照家天下的惯例,某人在称帝称王之时,会同时确立储君的人选。比如刘备在当汉中王后,就册立长子刘禅为王太子;孙权在做吴王时,也册立长子孙登为王太子。
  
   曹操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被汉朝傀儡朝廷进封为魏公的时候,就应该确定“帝国”的继承人。由于长子曹昂早在十七年前(公元197年)征张绣时战死,所以曹丕做为实际上的嫡长子,他本来是储君唯一的人选。
  
   但曹操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将确定储君的事情搁置下来。因为他对曹丕似乎并不太感冒,曹操最喜欢的只有两个儿子:曹冲、曹植。曹冲五年前(公元208年)早夭,曹冲的这份父爱,基本被曹植捞了去,曹丕依然两手空空。
  
   曹丕的性格相对曹植来说,比较“沉闷”,不如曹植更活泼招人,所以曹植得到了曹操更多的宠爱。曹操曾经说过:“子建(曹植),儿中最可定大事。”事实上曹操一直不早早确定曹丕的储君身份,就是想给曹植机会。
  
   曹植是个聪明人,他当然知道老爹在暗示他要主动些,别三棒子揍不出一个闷屁。曹植对储君的位子也垂涎三尺,在等级森严的封建政治体系中,做诸侯和做皇帝的区别?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不用说威福自享、生杀自专的帝王了。
  
   为了能达到立储的政治目标,曹植也开始四处活动,机会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旦错过,到时可没地方买后悔药吃。曹丕和曹植的夺位之争,虽然没有日后东吴孙和、孙霸两兄弟争储的斗争那么惨烈,但也在社会上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
  
   不过好在曹操对权力的掌控力非常强,曹魏统治集团一线重臣并没有过多的掺和到争储的政治斗争中,二人的派系,主要是由一些文坛名士组成。曹植的心腹是“二丁”,即丁仪、丁廙,还有杨修、邯郸淳等人。曹丕的人马主要是吴质、徐幹、路粹等人。
  
   因为曹丕和曹植都是读书人,他们和文坛清流们交往甚密,有些人难以划分严格的派系。但在当时的官场上,大多数人还是在感情上倾向于曹丕的,比如崔琰、毛玠、贾诩、朱铄、陈群、司马懿等人。
  
   曹植和这些官场重臣的交情并不是特别密切,但曹植最大的优势就是深得曹操的宠爱,“几(立曹植)为太子者数矣”。从兄弟二人争储开始,曹植一直就占有相当大的优势,曹丕一度被曹植压的喘不过气来。
  
   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曹丕只能以守为攻,先扎好云手,慢慢的等待机会再向曹植发动反击。曹丕和曹操身边那帮重臣的关系都不错,为了扩展思路,曹丕私下派人找贾诩,请贾诩帮忙给他谋个出路。
  
   贾诩向来不轻易做得罪人的事,他未必能确定曹丕一定会成功,所以他并没有公开自己的选择倾向。只是不咸不淡的让曹丕平时做事稳重些,孝敬父亲,友好群贤。即使曹植上位,他也没办法揪住贾诩的小尾巴,至少贾诩的话里并没有特别的感情倾向,换了曹植他也一样说。
  
   但这些话对曹丕来说却非常的重要,别的先不说,就是“不违子道”,做到这一点不一定会成功,但做不到这一点肯定会失败。曹丕一直在隐忍,苦苦等待表现自己“仁孝”的机会。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有一次曹操出征,曹丕和曹植心怀鬼胎的来给父亲送行。曹植一直没改掉轻浮好显摆的毛病,他现场写了一篇赋,对父亲进行肉麻的称赞,“称述功德,”把老曹头哄的喜笑颜开。
  
   其实要耍笔杆子,曹丕并不比曹植差,但曹丕不可能再吃曹植嚼过的馒头。曹丕的首席智囊吴质悄悄告诉曹丕,要以情制胜,办法就一个字:哭!
  
   曹丕天赋聪颖,演技过硬,哭谁不会?曹丕可能动了真情,感情压抑已久的曹丕半真半假的在曹操面前泪流满面,给父亲行了大礼。曹操虽然不太喜欢曹丕,但看到曹丕如此动情,曹操也感动的老泪纵横,从此对曹丕另眼相看,曹植无形中失了不少感情分。
  
   吴质这招非常的毒辣,虽然曹操并没有立即确定储君人选,但曹丕通过此举扭转了被动的局面,至少在父亲心中的地位,不至于被曹植甩的太远。
  
   在比赛中,如果想获得胜利,一般来说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自己发挥非常出色,二、对手出现重大失误。真正能决定比赛胜负走向的其实往往是第二点,对手如果不出现重大失误,即使自己发挥再出色,也很难笑到最后。
  
   曹丕稳扎稳打,连哭带闹,渐渐追上了曹植。现在曹丕就希望曹植能多犯错误,正负相减,只有这样,曹丕才有可能对曹植实现大逆转。曹植也真“配合”兄长的心思,可能是曹植觉得自己胜券在握,有些麻痹大意,犯了许多低级错误,最终被曹丕一个完美的逆转,一切都完了。
  
   在这场兄弟之争中,曹植的优势之大,几乎让曹丕绝望。且不说曹植是曹操自曹冲死后最宠爱的儿子,就是曹植身边那帮跑腿打杂的,都是大有来头的。
  
   曹植帐下的首席智囊丁仪,是曹操政治恩公丁冲的儿子。曹操念及丁冲的旧情,特别高看丁仪,甚至想招丁仪做女婿。虽然在曹丕的阻挠下,丁仪没登上龙门,但他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依然很强势。丁仪经常在曹操身边走动,对曹植的受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至于曹植另一个高参杨脩,出身更为高贵,杨修是东汉名臣、“关西孔子”杨震的玄孙,太尉杨彪的儿子。杨脩在曹操时代晚期,基本属于一线重臣,史称“是时,军国多事,脩总知外内,事皆称意。”几乎就是曹魏的当家大总管。
  
   杨脩是曹操身边的红人,连曹丕都要想办法巴结他,可见杨脩的地位之高。 在这些人的连番鼓吹下,曹植的形象包装非常成功,差不多就是文武全才。
  
   曹操之所以一直犹豫没有立曹植,并没有对曹植有意见,而是曹操在犹豫(立曹植为储之后)如何面对曹丕。虽然曹操不喜欢曹丕,但无端废掉他,曹操自然也会觉得在感情上亏欠曹丕。

   十九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曹丕、曹植兄弟的残酷斗争
      
  
  
  
  
   下
  
  
   不过感情归感情,在立储的问题上,曹孟德打定了主意,半点也不含糊。后来曹孟德因事废掉了两大在感情上严重倾向于曹丕的名臣崔琰和毛玠,崔、毛之死的直接原因并不是曹丕,但曹孟德这么做,似乎很难不和曹丕扯上关系,难道真是无巧不成书?
  
   曹植各方面条件都强于曹丕,但曹植最大的问题,说白了就是不会演戏。同样是在舞台上,曹丕演技纯熟,说笑便笑,说哭便哭,至于装纯洁、扮憨厚,更是曹丕的强项。曹植这点做的太差,他基本上是本色演出,不懂得掩饰,做什么都直来直去,这样太容易得罪人。
  
   也许在智商上,曹植要强于曹丕,但在情商上,曹植远不如曹丕。曹丕聪明之处就在于他会想办法笼络曹孟德身边的人,不仅包括一线重臣,就是一些不入流的侍臣婢女,都被曹丕感情收买了。
  
   这些人成天围在曹孟德身边,有一句没一句的说曹丕好话,“宫人左右并为之称说”,时间久了,确实对曹孟德废植立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然,曹植的失败主要原因还在他自己身上,曹丕想尽办法讨父亲的欢心,而曹植却接二连三的往曹孟德枪口上撞。
  
   对曹植来说,他犯下的最严重的政治错误就是强闯司马门事件,这件事情应该发生在名义上的魏国国都邺城。汉朝的皇家制度有规定,除了皇帝本人外,任何人都没有资格乘车穿越司马门,必须步行经过,以示尊卑有别。
  
   但不知道曹植抽了哪根筋,或者是喝醉了,他在光天化日之下“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这是一起性质极为严重的政治事件,曹孟德再牛哄八叉,在名义上还是汉朝的臣子。曹植此举无疑将曹孟德的政治野心彻底暴露出来,给曹孟德的正面政治形象严重抹了黑。
  
   曹孟德本来是非常器重曹植的,但当曹孟德得到这件事后,气的七窍冒烟。曹孟德万没想到,他心中最合适的继承人曹植居然敢做下此等大逆不道的举动!曹孟德也一直在反思,是不是自己对曹植还不是很了解,是个脑袋正常的人,都不可能做这等蠢事。
  
   司马门事件之后,曹孟德痛定思痛,下令严加管束儿子们的举动,不许再出现这类犯政治禁忌的事情。虽然曹孟德并没有因此事直接将曹植扫地出门,但曹植在曹孟德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植宠日衰”。
  
   在官场上混,最忌讳的就是“明知故犯”,上峰有令严禁做某事,却偏偏去捅马蜂窝,用句歇后语讲,就是粪耙子摇头——找屎(死)。司马门事件对曹植来说,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但曹植似乎并没有引以为戒,结果再一次撞在老爹的枪口上。
  
   因为汉末天下大乱,经济凋弊,为了恢复生产,曹孟德厉行节约,曾经下令禁止贵妇人穿华丽的锦衣。不知道是曹植有意为之,还是曹植的妻子崔氏(崔琰的侄女)不把曹孟德当回事,公然穿着锦衣在大街上招摇。
  
   曹孟德无意间发现了自己的儿媳妇违制之举,心中的愤怒可想而知。孔子有句名言“己自正,不令则从;己身不正,虽令不从。”曹孟德颁告天下的禁令,自己的儿子儿媳带头违反,曹孟德的威信自然就大打折扣。如果处理不好的话,甚至可能严重威胁曹孟德统治区的政治稳定。
  
   盛怒之下的曹孟德不顾亲情,下令将崔氏赶回娘家,随后赐死。崔氏和曹孟德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但曹孟德完全可以看在曹植的面子上,对崔氏严加惩治即可,也没有必要赐死。
  
   最关键的问题,曹植在曹孟德心中的地位已经无足轻重了,上次的司马门越制事件已经让曹植在政治上严重失分,这次又闯了大祸,曹孟德对曹植彻底的失望。
  
   不过最终让曹孟德下定决心抛弃曹植,立曹丕为储君的原因还有两个。一个是杀杨脩,一个是贾诩说风凉话。
  
   杨脩之死,一方面是曹孟德在政治上对杨脩不太放心,因为杨脩是袁术的外甥。另一方面杨脩的治政能力非常强,从杨脩“忖度太祖(曹孟德)意,豫作答教十馀条(帮助曹植在曹孟德的政治考试中过关)。”
  
   如果曹孟德立曹植为储君,以后曹植继位后,杨脩很有可能会形成一股强大的相权势力,对曹魏皇室造成严重的政治威胁。而且杨脩出门非常高贵,在上流圈子人脉很广。曹孟德对杨脩始终不放心,最后寻了个不三不四的理由,杀掉了杨脩,以绝后患。
  
   在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的五月,曹孟德逼迫汉献帝刘协封他为魏王,这一年曹孟德已经六十三岁了,天知道他还能活几年?所以曹孟德已经没有时间再拖延立储问题了。
  
   其实这时曹孟德已经基本将曹植踢掉了,但曹孟德似乎还在犹豫,一直定不下决心。曹孟德找来贾诩,想听听贾诩的看法。虽然在名义上贾诩并不是曹丕党羽,但贾诩却是希望曹丕上台的,至少从性格上来说,贾诩和曹丕很相似,而曹植,从来就不是和贾诩一个世界的。
  
   贾诩故意卖关子,不理曹孟德,把曹孟德惹毛了,贾诩才不阴不阳的说了句:“我在想袁绍、刘表父子的事情。”有话不直说,拐弯抹角绕圈子,两头都不得罪。
  
   曹孟德当然能听懂贾诩话里的弦外之音,袁绍和刘表都是废长立幼,导致统治集团内部严重分裂,才被曹孟德有隙可乘的。曹孟德不希望内部发生裂变,为了曹魏江山的长治久安,曹孟德终于下定决心了。
  
   在同年的十月,曹孟德正式宣布立曹丕为王太子,确定了曹丕为日后大魏天下的继承人,曹植落选。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可以说是情理之外,意料之中。带头领跑的,不一定能第一个冲过红线,曹植的失败,主要原因在于他自己。是他不停的犯错误,直到曹孟德对曹植的耐心用完了,曹丕等于白捡一个天大的便宜。
  
   历代都有一个现象,就是在争储的斗争中,那些过于出风头的,或者是气质文弱的,往往都竞争不过性情厚重、气质雄悍的。比如刘彊败于刘庄、杨勇败于杨广、赵德昭败于赵光义、朱高炽险些败于朱高煦、胤禩败于胤禛等。
  
   曹孟德之所以最终选择曹丕,恐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曹孟德的历史任务是开创,而历史大环境则要求第二代是个守成令主。历代守成令主,多半性情温和,处事稳重,而曹丕无疑最符合条件。
  
   曹植虽然才华出众,但为人轻浮骄燥,曹孟德对曹植这个性格缺点一直放心不下。如果曹植最终即位称帝,以他的性格脾气,很可能成为汉元帝第二,在艺术上是天才,在政治是昏君,这绝不是曹孟德希望看到的。
  
   曹孟德选择曹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曹植自己不争气,煮熟的鸭子让他自己踢飞了。曹孟德对立曹丕为储似乎还有些犹豫,毕竟他对曹植的感情要比曹丕深。即使曹植接连犯禁,但曹孟德的气头应该是过去了,他总是有意无意的在暗示曹植:只要好好表现,你还是有机会。
  
   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从荆州北伐,曹魏南线形势吃紧。曹孟德本来有意让曹植率军南征,给他一个自救的机会,如果曹植能在这场战争中有上佳的表现,曹孟德甚至有可能重新考虑继承人的问题。
  
   曹丕是个聪明人,他当然知道老爹心中想什么,从曹丕的利益角度考虑,他绝对不能允许曹植有这样重大的自我表现机会。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在曹植临行前,曹丕设计请曹植喝酒,说是替弟弟壮行,结果阴险的曹丕灌醉了曹植。
  
   曹孟德准备给曹植送行,等了半天也没见曹植的影子。曹孟德一打听,曹植居然喝醉了,正在眯觉觉呢。曹孟德的脸色那叫一个难看,曹孟德对曹植已经彻底失望了,当国家危难之际,你还有心思喝花酒?我还敢把江山交给你么?
  
   当然曹孟德可能并不知道这是曹丕下的黑手,但主要责任还应该由曹植自己来背,曹植简直就是有头无脑,他怎么就轻易相信曹丕?曹植的情商之低,让人摇头。
  
   曹丕和曹植的争储战争,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他们胜败的原因,那就是曹丕智商不如曹植高,但曹丕情商要高;曹植之所以失败,正好相反,有智商,没情商,失败是必然的。
  
   曹丕这种性格,最适合在官场上吃饭,而曹植过于散漫的性格,士林江湖也许才是他真正的归宿。曹丕的胜利让人惊叹,但曹丕的心胸却不够宽广。
  
   曹孟德死后,曹丕顺利的继承了魏王位,从这一刻开始,曹丕开始发泄对曹植的怒火,极为狠毒的报复弟弟。曹植先是杀掉了曹植帐下的两大智囊丁仪、丁廙兄弟,剪除曹植的羽翼。杀了二丁,但曹丕依然不肯收手,他甚至想一劳永逸的在肉体上消灭曹植。
  
   之后的故事我们再熟悉不过了,曹丕寻了个不三不四的罪名要杀曹植,幸亏母亲卞太后苦苦哀求,曹丕才答应给曹植一个自救的机会。曹丕要求曹植在七步之内写一首诗,否则就别怪哥哥无情无义了。
  
   曹植对自己的争储失败也许并没有太多的伤感,但他无法忍受曹丕对自己的绝情,在这种悲怆绝望的气氛中,曹植写下了这首悲唱千古的《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在《三国演义》中被简化成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两个版本的意思都是一样的,曹植含着眼泪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他斩尽杀绝?
  
   曹丕“深有惭色”,知道自己过的太过分了,再加上老娘以死相逼,曹丕只好饶了曹植,虽然曹丕恨不得亲手宰了曹植,以绝后患。曹丕虽然不讲兄弟亲情,但相比南北朝的父子兄弟残杀,已经算是非常厚道了。
  
   曹丕很虚伪,他明明想杀曹植,却胡说什么“植,朕之同母弟。朕於天下无所不容,而况植乎?骨肉之亲,舍而不诛。”这话鬼都不信。不过曹丕的人品总体来说还算不错,至少他还能顾及名声,哪像刘骏、刘彧、萧鸾、高湛这伙变态,杀起兄弟来如屠猪宰羊,毫无愧色。
  
   曹植还算幸运,虽然争储失败,但终曹丕之世,曹丕并没有太过为难他。曹植的政治生命早在公元220年,父亲曹孟德撒手人寰的那一刻,就已经结束了。不过对历史来说幸运的是,曹植的艺术生命不但没有因此终结,反而更加的顽强,为后人留下了一篇篇佳什,这是曹植的幸运,也是历史的幸运。

qs 发表于 2009-11-2 16:52:40

   二十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北伐的得与失
  
  
  
  
   上
  
   在第八、第九两章中,我们讲了诸葛亮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即为什么选择辅佐刘备和诸葛亮为什么没有改朝换

代。今天再次回到诸葛亮的话题上,主题是诸葛亮的北伐。
  
   说到诸葛亮北伐,不由得想起南宋大诗人陆游那首著名的《书愤诗》,原诗如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铭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首诗最经典的两句是“颔联”部分: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但陆游这首诗的诗

眼却在“结联”,就是最后两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是在六十二岁(公元1186年)的时候写下这首诗的,我们都知道陆游在对北方金国的态度始终没有改变,陆游

是个强硬的主战派。但当时南宋一味主和,主战派得不到重用。
  
   陆游奔走半生,郁郁不得志。看着年齿老去,华发愁添,陆游悲愤交加,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陆游虽然并没有获

得较高的政治地位,但他对北伐的坚决态度,和诸葛亮却是相通的,这也是陆游为什么会提到诸葛亮《出师表》的原因


  
   话题回到诸葛亮,历史上的诸葛亮并不以文学著名,他是成功的政治家和不太成功的军事家,和文坛很难扯上直接

的关系。但诸葛亮有两篇文章在文学史上大名鼎鼎,一是他初出茅庐时的《隆中对》,一就是他在北伐前给皇帝刘禅上

的那道名垂千古的《出师表》。
  
   《出师表》的创作时间是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五月,这时距离诸葛亮托孤秉政,已经过去了四年。蜀汉章

武三年(公元223年),蜀汉昭烈帝刘备为了夺回被孙权袭取的荆州,倾国之兵杀向东吴,结果被陆逊一把火给请了回去

。刘备气病交加,不久撒手人寰。刘备在死前,任命诸葛亮为“内阁首辅大臣”,确立了诸葛亮在蜀汉政坛一哥的地位


  
   自三国鼎立以来,曹魏最强,东吴次之,蜀汉最弱,而在夷陵之战后,蜀汉元气大伤。本就弱小的国势更加雪上加

霜,这就是诸葛亮在《出师表》开头说的:“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按正常的逻辑讲,实力弱小,就应该保境安民,不主动向大国挑衅。但蜀汉却反其道而行之,从建立至灭亡四十余

年间,可以说是“生命不息,攻魏不止。”一次次穿越千山万水,悲壮的向北进攻,又一次次失败,最终无力再战,被

司马氏控制着的魏国一朝灭亡。
  
   先不说蜀汉为什么要不断的北伐,只谈谈诸葛亮时代的北伐问题。诸葛亮之所以不顾与曹魏的国力差距,屡次北伐

,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蜀汉的立国方针就是消灭曹魏,复兴汉朝。刘备出道江湖以来,一直举着“复兴汉室”的政治旗帜,态度极为

坚决。如果蜀汉建国后,和曹魏称兄道弟,或者干脆称藩称臣,那么蜀汉就在天下人面前自动丧失了道义上的高度,蜀

汉的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进而影响内部稳定。
  
   二、基于第一条,刘备“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所以北伐曹魏的历史任务自然就落到了诸葛亮的肩上,诸葛亮北

伐,不过是继承了刘备的遗志而已。
  
   三、诸葛亮虽然当上了蜀相,但他在政治上并不是益州土著派系。诸葛亮在官场虽然属于武官系统,但他在当丞相

之前,一直没有独立建立军功的机会。在乱世中混江湖,要让弟兄们心服口服,没有军功,是绝难服人的。
  
   如果诸葛亮按兵不动,那么诸葛亮就很难在益州官场树立自己的威信。无论是从蜀汉政权的角度,还是从诸葛亮自

身利益的角度,北伐曹魏都是诸葛亮没有选择的选择。
  
   四、蜀汉的存在对魏国来说是重大的战略威胁,如果蜀汉不主动出击,以攻为守,那么魏国就会大举进攻蜀汉。正

如《后出师表》所说“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从这个角度来说,蜀汉北伐也是无奈之举。
  
   五、北伐曹魏符合诸葛亮本人的政治理想,诸葛亮早年就在《隆中对》提出了分兵两路北伐曹魏的战略构想。只可

惜关羽大意失荆州,从荆襄北伐成为泡影,诸葛亮只能走艰难的山路。但诸葛亮灭魏的决心从来没有变过。
  
   北伐曹魏虽然是蜀汉的立国方针,但夷陵败后,蜀汉暂时没有实力发动战争,他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养精畜锐,来年

再举。蜀汉的疆域和曹魏比起来,实在过于弱小,蜀汉自失荆州之后,只实际控制着益州,偏居西隅。
  
   一般来说,东汉三国时期的益州,明显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北部、南部。北益州是蜀汉国土的主体,约为大渡河以

西、长江以北地区。南益州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南中地区,这里胡汉杂居,经济相对北益州来说,经济比较落后,但战

略价值却非常重要。
  
   刘备之前的西蜀政权对南中地区的控制力相对比较弱,所以当夷陵之败后,南中几大豪强,比如建宁土帅雍闿、牂

柯太守朱褒、越巂夷王高定都造了蜀汉的反。南中几郡的叛乱,导致本就疆域狭小的蜀汉平白少了一半国土,三面受夹

击,生存压力空前增大。
  
   诸葛亮想要集中全蜀之力北伐曹魏,就必须先解决南中叛乱,这是一个诸葛亮无法选择的命题。蜀汉建兴三年(公

元225年),经过了两年多的隐忍休整,诸葛亮亲提锐旅,南征南中。
  
   好在南中几郡的军事实力都明显弱于蜀汉正规军,蜀军在南中并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敲掉了雍闿等叛将。

即使是在南中地区威望甚著的土帅孟获,诸葛亮也没把孟获当盘菜,七擒七纵,遂成历史佳话。
  
   诸葛亮在南中的行动目的非常明显,就是不以兵耀威,而是以德服人,确保南中几十年的政治安定。其实以孟获的

军事实力,诸葛亮真想杀他,第一擒的时候就可以开刀了。诸葛亮攻心为上,最终将孟获感动的泪流满面,发自肺腑的

向诸葛亮起誓“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诸葛亮圆满的完成了南中战略,稳定了大后方,同时获得了南中地区大量的物质支援,这对日后北伐曹魏起到了非

常重大的帮助。历代战争的胜利者,无不有一个稳定而丰饶的大后方,无论是政治意义,还是军事意义,亦或是经济意

义,大后方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对蜀汉来说,对南中的军事行动不是孤立的,而是北伐曹魏的前奏。南中平定之后,诸葛亮一边调整休养,一边积

极准备发动对曹魏的战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一切准备就绪后,诸葛亮心情复杂的给皇帝刘禅上了那道《出师表

》,继续他人生的冒险之旅。
  
   我们不从现实政治利益的角度来看,而是从感情的角度来看《出师表》,可以看出,诸葛亮确实是动了真感情了。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除了明确了北伐曹魏的战略任务外,其他的多是在和小皇帝刘禅谈心,谈自己的人生,谈先帝

(刘备),也谈到了刘禅本人。
  
   当年刘备“迎娶”诸葛亮的时候,是刘备人生中最为落魄黯淡的时期,“(诸葛亮出茅庐后)后值倾覆,受任于败

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已经二十一年了。人生中有几个二十一年?可以说诸葛亮的大好青春都奉献给了刘备,风

风雨雨这么多年,难怪诸葛亮无限感慨。
  
   诸葛亮是铁了心要北伐,但诸葛亮最担心的并不是曹魏,担不担心,曹魏的实力都明摆着。诸葛亮最不放心的是刘

禅,阿斗平庸之才,更兼年少无知,诸葛亮不在他身边,最怕阿斗学坏。所以诸葛亮以“相父”的身份半是劝诫、半是

警告阿斗:“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最大的魅力并不在于诸葛亮的雄心壮志,“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而在于诸葛亮的真情流

露。我们可以想像的见,一千七百多年的一个夜晚,在卧室里,须发皆白的诸葛亮借着蜡烛的微光照映,伏案走笔。写

到动情处,诸葛亮不禁泪流满面……

   二十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北伐的得与失
    
    
  
  
   中
  
   诸葛亮北伐前,做足了一切准备,包括人事上的、军事上的安排。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诸葛亮拜辞了刘禅

,无限感慨的北上。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之遇,诸葛亮决定拼上自己的老命,至于能不能成功,命运会告诉他正确答案

的。
  
   至于诸葛亮的北伐路线,从诸葛亮驻扎汉中来看,当然是走山路,北进关中。自荆州失陷,以及上庸三郡降魏之后

,蜀汉的北伐路线只剩下汉中这一条路了。
  
   不过诸葛亮很快就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当年叛蜀降魏的上庸军头孟达,在曹魏不受重视。在诸葛亮的引诱下,孟达

决定回到诸葛亮温暖的怀抱中。可惜孟达做事太磨叽,被诸葛亮日后的对手司马懿以闪电之势迅速攻到上庸,孟达根本

不是司马懿的对手,被击斩之。
  
   其实孟达这一路只是诸葛亮北伐的一个重要选择,但诸葛亮似乎更愿意走汉中这条路。诸葛亮行事稳重,如果他得

到上庸三郡,也只能以偷袭取胜,但以曹魏的国力,打奇袭战的效果明显不佳。
  
   诸葛亮从汉中北伐的战略目的非常明显,就是不断蚕食雍凉,席卷关中,斩断曹魏的战略右臂,重现当年秦统一六

国之前的格局。如果能到这一目的,蜀就变成了秦,雄踞天下之高地,而曹魏就变成了除了楚之外的关东五国,至于孙

权,当然就是楚国的翻版。
  
   战略目标已经确定好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选择具体的战术手段来达到战略目标,这就引出了三国史上著名的

“子午谷之争”。蜀汉头号大将魏延向诸葛亮提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作战计划:魏延带五千精兵,备足干粮,穿子午谷

北上,奇袭长安,成不世奇功。
  
   这个说法是《魏略》载附于《三国志.魏延传》,而其本传中记载的却和《魏略》的版本略有不同,本传中原文是

“(魏延)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
  
   比较鱼豢(《魏略》著者)和陈寿的记载来看,魏延都是要轻兵北进打偷袭战,但目标不同。鱼豢说魏延是要控制

长安,席卷雍凉,陈寿则说魏延要扼守潼关。
  
   鱼豢的说法虽然要比陈寿的详细,但漏洞较多,首先魏延怎么敢肯定他兵临长安,镇守长安的魏安西将军夏侯楙就

会被吓跑?再者,子午谷艰险崎岖,魏延的五千步兵翻山越岭,勉强在十天后滚到长安城下,也疲惫不堪,而且肯定会

有相当数量的非战斗减员。夏侯楙再胆小如鼠,也不至于怕这几千疲兵。
  
   两个版本再比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鱼版的魏延虽然认为可以奇袭长安,扼死雍凉魏军的东归之路。

但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雍凉魏军虽然被困死,但关东魏军却可以大量西进增援。即使诸葛亮随后率大军达到长安,

也会和魏国的关中兵、雍凉兵以及援军打成一团,胜负尚难预料。
  
   而陈寿的版本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陈寿说魏延奇兵奔袭潼关,目的在于掐断魏军在关东的主力向西增援的通

道,然后“关门打狗”,一举歼灭魏雍凉军。
  
   无论是鱼版还是陈版,魏延的这个计划都异常的冒险,但相对来说,偷袭潼关显然要比直接奇袭长安更有可行性,

逻辑上也能圆的通。潼关是连接关中、雍凉地区和中原地区的险隘重镇,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依魏延的计划,一旦蜀军奇袭潼关得手,等于拦腰截断魏字的蛇字战略布局。而且还有一点对蜀军非常有利,就是

蜀军在局部的(和关中魏军)的力量对比中占有相当大的优势,如果魏军率领这一万多蜀军能在潼关顶住关东魏军的疯

狂进攻,几乎提前宣判了雍凉魏军的死刑。
  
   再有一点,这次魏延奇袭潼关是绝对保密的,可以打魏军一个措手不及。从“(魏)以蜀中惟有刘备。备既死,数

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陇右、祁山尤甚”这段记载来看,魏朝上下对诸葛亮从正面的北

伐都没有心理准备,何况是魏延的偷袭?
  
   虽然魏延奇袭潼关的计划也是非常冒险的,但兵贵用奇,如果当年刘邦不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奇制胜,

刘邦根本没有战胜项羽的可能。有句老话说的好:人无夜草不肥,马无横财不富。富贵就要险中求,没点冒险精神,是

很难发大财的。
  
   可惜诸葛亮并不认同魏延的这个计划,认为太过冒险,所以“制而不许”。诸葛亮的军事思想比较正统,或者说是

保守,所谓“举堂堂正正之旗,布堂堂正正之阵。”
  
   诸葛亮和魏瞎在战略上并没有冲突,只是在于具体的战术手段不同,“诸葛一生唯谨慎”,过于冒险的事情,诸葛

亮是不会做的。诸葛亮更倾向于穿越地势相对比较平坦的斜谷进入关中,稳扎稳打,伺机歼灭魏军主力,慢慢的蚕食雍

凉,诸葛亮相信一口吃不成大胖子。
  
   一个极有可能改变三国战略大战局的伟大的冒险计划就这样被诸葛亮给否定了,留下了千古谜题,是是非非,争论

不休。魏延没有得到诸葛亮的批准,心情非常懊丧,经常讽刺诸葛亮胆小如鼠,没少在背后骂诸葛亮。
  
   但诸葛亮是蜀军统帅,魏延不过是个方面大将,小胳膊拧不过大粗腿,只好忍气吞声。诸葛亮有他自己的想法,魏

延有提出建议的自由,自己也有投否决票的权力。
  
   其实正面决战未必就没有胜算,何况在关中地区,蜀军是占有相当大的兵力优势的。说诸葛亮不懂军事,并不客观

,用兵谨慎是每个军事统帅都应该具备的基础作战理论,不能说诸葛亮胆小如鼠。
  
   诸葛亮即将开始的北伐,是一场胜负未可知的持久战,魏蜀的争霸战不是一场大规模的战役能解决的,比如确定三

分天下的赤壁之战。诸葛亮不想冒险,不等于说他没有胆量,谁都知道刀兵无情,敢倾一生心血坚持北伐,这是需要非

常大的勇气的。
  
   关于诸葛亮北伐的次数,《三国演义》说是六次,就是我们熟知的“六出祁山”,实际上诸葛亮总共只有五次北伐

(以《三国志》记载为准)。从时间上来看,这五次北伐分别是:
  
   一、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年初;
  
   二、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年底;
  
   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年初;
  
   四、建兴九年(公元231年)二月;
  
   五、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
  
   其中前三次北伐是在一年之内完成的,频率非常密集,尤其是第一次北伐,声势最大,形势最好,也最为知名。上

面我们讲了魏延想用奇兵制胜,但这一次北伐,因为魏国毫无准备,所以也可以称为奇兵。
  
   在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虽然拒绝了魏延的冒险计划,但诸葛亮却借鉴了魏延的思路,就是效法韩信,“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诸葛亮开动宣传机器,扬言要从斜谷北上,攻取郿城(今陕西眉县)。
  
   郿城西距长安不过二百多里,一旦郿城失守,蜀军就可沿渭水西进。所以诸葛亮的声东击西之计,果然骗住了坐镇

长安的魏明帝曹叡。曹叡派大将军曹真率魏军主力火速赶往郿城,严防死守,不能放过一个蜀兵进入关中地区。
  
   诸葛亮成功的稳住了魏军主力,他真正的攻击目标是陇西地区。陇西是连接凉州和关中的重镇,如果蜀军能占领陇

西,就等于拦腰斩断了魏国的西线战略体系。诸葛亮这次走的是祁山(今甘肃礼县东北),在行政区划上属于魏国秦州

(曹丕时置秦州)的天水郡。
  
   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其实还是没有跳出魏延“占领潼关,隔断关东、关中联系”的思路,二人的区别只是在于魏延打

的是一场战役,而诸葛亮打的一场战争。魏延是“奇中见奇”,诸葛亮是“正中见奇”。
  
   诸葛亮声东击西,确实取得了非常好的实战效果,自刘备死后,蜀汉一直沉寂无闻,魏国没有想到,蜀军会大举北

伐,“(魏)朝野恐惧……关中响震”。蜀军声势浩大的北伐,让关西各郡头目开始盘算自己的未来,难道蜀军北伐真

是当年刘邦汉军的重复?曹叡是项羽第二?
  
   一切皆有可能,蜀军虽然相对较弱,但当年汉军从纸面上的实力来看,也丝毫看不出刘邦有战胜项羽的可能,结果

又如何?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在没有受到蜀军攻击的情况下,向诸葛亮摇了白旗。
  
   兵家之上者,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诸葛亮凭空得到了三郡,几乎提前实现了斩断关中和凉州之间联系的战略目标。

从某种角度来说,也间接实现了魏延的奇袭战略。
  
   诸葛亮虽然拿下南安等三郡,但诸葛亮也清楚,魏国是不会对此善罢甘休的,肯定会大举反扑。魏国现在最担心的

就是三郡的叛变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其他郡县会纷纷效仿,或者在蜀军的攻击之下失陷。
  
   对蜀军来说,阻止魏军西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扼守险峻要塞,至于这个阻塞点,诸葛亮选择了街亭。街亭位于广魏

郡东部,这里傍山而立,地势开阔,是关西和关中地区的交通要塞。只要蜀军能守住街亭,就等于扼死了魏军西进的咽

喉。
  
   在街亭守将的作用方面,诸葛亮出人意料的选择了当时名头不太响的参军马谡。诸葛亮似乎在刻意模仿当年刘备出

人意料的选择魏延为汉中守将一样,而放弃了当时已经成名的魏延和吴懿。
  
   马谡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是诸葛亮帐下的一流高参。几年前诸葛亮南征南中时,就采取了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

”的战略方针,结果大获成功。所以诸葛亮对马谡格外看重,丝毫不顾及刘备临死时说的那句话:“马谡言过其实,不

可大用。”
  
   只是让诸葛亮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用马谡是他军事生涯中少见的大败笔,直接导致了第一次北伐的全面溃败。接下

来的故事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了,京剧有出名段“失空斩”,这“失”指的就是马谡的失街亭。
  
   马谡最大的问题不是他的智力水平,而是他的实战能力,也就是能不能将纸面上的优势在现实中表现出来。马谡饱

读兵书,但却有些泥古不化,属于纸上谈兵的典型人物。
  
   街亭位置险要,依山傍水,诸葛亮在马谡临行前应该是给马谡下过命令的,要求马谡将部队驻扎在河边,这样可以

保证蜀军人畜的水源供应。但马谡却冥顽不化的认为兵家所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违亮节度”,拉着队伍上了山,所

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至于蜀军的饮水问题,估计马谡是让士兵一担担往山上挑水。与马谡同行的副将王平虽然识字不多,是个粗犷武夫

,但王平却理解诸葛亮的作战意图,劝马谡千万别玩火,小心烧着了自己华丽丽的屁股,骄傲的马谡瞧不起王平,不听


  
   敌人的失误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马谡的对手张郃是一代名将,一眼就看穿了马谡的用兵失误,立刻抓住战机,将

蜀军赶出街亭。张郃先掐断蜀军的水源供应,从心理上沉重打击蜀军的斗志,然后魏军大举围山,“大破之”。虽然蜀

军的伤亡可能并不算重,只不过“士卒离散”,但张郃夺取街亭的战术目的已经达到。
  
   从蜀汉的角度看,街亭的丢失对诸葛亮的北伐成果几乎造成了致命的伤害,魏军可以长趋直入关西,诸葛亮蚕食陇

凉的计划已经没有实现的客观条件了。诸葛亮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拔军南撤,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北伐就这样虎头蛇尾的

收场了。诸葛亮除了收获一场惨重的教训,什么也没得到。

   二十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北伐的得与失
     
  
  
  
            下
  
   因为马谡严重违反军纪,按律当斩,诸葛亮也判了马谡的死罪。不过综合史料来看,马谡应该不是死在诸葛亮刀下的,而是先畏罪潜逃,丞相长史向朗知情不报被免官。后来马谡被缉拿归案,踢到大牢准备杀头,马谡运气好,没等吃刀头面的时候,就病死在狱中。
  
   马谡是一流的前线高参,但他在守街亭之前从来没有单独领兵作战的经历,诸葛亮选择马谡是一个天大的错误。这和刘备选择魏延守汉中不同,当时魏延就是一流大将,作战经验丰富,这才是刘备敢将事关身家性命的汉中交给魏延的原因。
  
   马谡泥古不化,但失街亭的责任主要还在于诸葛亮用人不明,古代官员举荐有个“连坐”原则,就是甲推荐了乙做官,如果乙犯了错,甲要承担连带责任。马谡呆板的效仿韩信背水一战,而诸葛亮则想学刘备(用魏延),结果全都砸了锅。明末大儒王夫之批评诸葛亮:“武侯之任人,一失于马谡,再失于李严,诚哉知人之难也。”是有道理的。
  
   用人讲究的是因才适用,舍其长就其短,必然要坏事的。清人顾嗣协有首诗说的好:“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当时蜀军帐下有许多名将,别人不说,有个超大牌的魏延,诸葛亮却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对魏延百般限制,严重浪费了人才资源。
  
   马谡因街亭之失而丧命,对本就选材范围相对狭小的蜀汉来说是莫大损失。马谡有才,但用之非所,很难想像曹操会派郭嘉领兵作战,刘备会让法正和夏侯渊上阵玩命。诸葛亮用人有失明察,虽然诸葛亮事后向朝廷请罪,自贬三等,但这是诸葛亮应该负的政治责任,无话可说。
  
   第一次北伐虽然失败,但不幸中的万幸是蜀军主力并没有受到重创,只不过诸葛亮白忙活了一场,大不了甩掉包袱,从头再来。不过从诸葛亮在当年年底又再次北伐来看,诸葛亮对第一次北伐的失败非常的不甘心,从哪跌到,就从哪爬起来。
  
   第二次北伐的契机是这年五月,魏军大举伐吴,却惨遭失败。魏军横东跨西,在打退了诸葛亮的第一次进攻后,曹叡就把精力放在了东线,对付孙权。诸葛亮认为魏军主力都被孙权牵制在了东线,关中的魏军兵力相对空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这次北伐和第一次北伐有个相同之处,就是诸葛亮在临行前又写了一道《出师表》,就是《后出师表》。这道表的作者现在存疑,极有可能是后人伪托诸葛亮之名写的,我们不深究这个问题,《后出师表》的主体精神还是非常符合诸葛亮的人品性格的。比如那两句精准概括诸葛亮一生忠诚品质的名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在第二次北伐时,放弃了前次北伐时的奇袭思路,不再走祁山一线,而是从散关北上,去攻取渭河要塞陈仓。我们对陈仓这个地方再熟悉不过了,一代战神韩信初出江湖,就使出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大手笔。
  
   陈仓对长安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诸葛亮这次选择陈仓,目标非常明显,就是兵锋直指长安。长安是雍凉等州的首脑重镇,如果蜀军能攻克长安,关西魏军则丧其胆,一鼓可取。
  
   和韩信“暗渡陈仓”相比,这次诸葛亮是明渡陈仓,但战略目标是一致的。虽然诸葛亮当初拒绝了魏延的冒险计划,但诸葛亮却一直没有走出魏延的战略思路,从某个角度讲,诸葛亮是魏延夺取关西战略的忠实执行者。
  
   诸葛亮选择陈仓为突破点,应该是个临时决定,或者认为陈仓魏军较少,可以一战破取。蜀军只带了为数不多的粮食,得志满满的来攻陈仓,结果在陈仓城下,诸葛亮吃了陈仓守将赫昭一记大闷棍,“陈仓已有备,亮不能克。”
  
   一千多魏军在郝昭的率领下,抵抗数万蜀军足足二十多天,诸葛亮拿郝昭没有一点办法。再加上魏军主力火速前来支援,蜀军粮食又不够吃,诸葛亮只好恨恨而退,这一趟又白跑了。
  
   从历史记载来看,这次突袭陈仓,诸葛亮是想出奇制胜,不过是魏延奇计的翻版。诸葛亮在军事理论上是一代大家,但他的临战能力总感觉少了些什么,或者说是缺乏冒险精神。
  
   与其出散关攻陈仓,倒还不如押上魏延那一宝,出奇兵,翻越子午谷,穿过冢岭山、灌举山,直捣潼关。诸葛亮和魏延就像两个赌徒,魏延赌红了眼,什么都敢往赌桌上押。诸葛亮就做不到这一点,他只敢下小注,赚了更好,赔了也不伤筋骨。
  
   第二次北伐的失败,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诸葛亮选错了攻击点,二是诸葛亮对攻克陈仓的难度准备不足。这场陈仓攻坚战是诸葛亮军事生涯中难得一见的艰苦战役,诸葛亮几乎用上了所有攻坚战的作战方式,但全被郝昭给顶了回去。
  
   诸葛亮似乎不太善于打攻坚战,元人胡三省认为郝昭能守住陈仓,并不是郝昭有多厉害,而在于诸葛亮不会用兵。胡三省引用孙武“用兵之术,攻城最下”,批评诸葛亮不懂变通,虽有些刻薄,大体上还是有道理的。
  
   经历了两次北伐的挫折,诸葛亮似乎在战略上的气势明显不足,不再寻求一战定江山,而是转向战术层次的北伐,第三次北伐(公元229年)就是这样。这次蜀军北伐,主将并不是诸葛亮本人,也不是魏延、吴懿等大牌,而是副将陈式(有种说法认为陈式是陈寿之父)。
  
   陈式的主攻方向也不是关中地区,而是较为偏僻,但对汉中极有战略意义的武都、阴平两个郡。这两郡紧挨着汉中的西边,魏军在这两郡的军事存在,对汉中的威胁非常大。最要命的是,这两郡距离成都也不算远,万一魏军抄小路南下,一旦进入平原地区,诸葛亮的麻烦就大了。
  
   这次北伐相比前两次来说比较顺利,原因主要是魏军在这里的军力比较薄弱,陈式很快就把两郡划进了蜀汉的版图。不过第三次北伐虽然相对来说比较务实,但诸葛亮北伐的总体思路并没有转变,他依然在寻求一战定江山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讲,在诸葛亮五次北伐中,只有第三次北伐是以战术性为主,其他四次都是战略层次上的。
  
   第四次北伐,诸葛亮依然选择了以祁山做为战略突破口。除了对第一次北伐莫名奇妙的失败心有不甘外,诸葛亮认定斩断魏关中、关西地区的战略通道,对北伐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次北伐,诸葛亮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战绩,除了大破魏军主力郭准和费曜所部外,还得到了上邽地区的粮食,“大芟刈其麦”。不过即使如此,蜀军的粮食供应依然是个大问题,因为山地险峻,所以诸葛亮在北伐时是动用新式运输工具——木牛流马。
  
   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遇到的最大困难也许还不是粮食,而是他的对手——天下枭雄司马懿!司马懿是何等人物,他算准了诸葛亮想速战速决的心思,下令严守不战,和诸葛亮耗粮食。
  
   两军对垒时,拼的就是粮食,看谁咬牙坚持的时间更长。诸葛亮因中都护李平的粮食供应没有跟上,上邽的麦子也吃完了,诸葛亮只好长叹后退。虽然司马懿在张郃的威迫下,勉强出山追击诸葛亮,张郃被诸葛亮在木门道射杀,但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依然是虎头蛇尾。
  
   在这几北伐劳而无功后,诸葛亮认识到了粮食是取得军事胜利的首要物质基础,所以从汉中撤回来后,诸葛亮“劝农讲武”,休养生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和第五次北伐中间相隔的时间最长,足足三年!
  
   在这三年时间里,诸葛亮做足了第五次大举北伐的准备,除了准备大批军粮,诸葛亮日夜操练士卒。在第五次北伐的前一年,诸葛亮将军粮运到了斜谷南口,以方便军队就地取食,这也是削减军队作战成本的一个重要步骤。
  
   诸葛亮这些年来身体情况一直不太好,他也似乎隐隐感觉到了什么,第五次北伐也许就是他人生的谢幕演出。一切准备就绪后,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诸葛亮亲率十万雄师,在春暖乍寒之际,高举大汉旗帜,心情复杂的穿越斜谷,悲壮的向关中挺进……
  
   诸葛亮早就感动了历史,但依然没有感动他的敌人,做对诸葛亮最强大的对手,司马懿在渭水之滨静候着老友的到来。司马懿算定了诸葛亮不会从郿城出武功,而是驻屯五丈原,诸葛亮果然留在了五丈原。
  
   诸葛亮这么用兵确实太过保守,不过诸葛亮有自己的苦衷。如果走武功沿渭水北岸向东进攻,蜀军未必有多大的胜算,毕竟魏军主帅是老奸巨滑的司马懿。最重要的是蜀军虽然粮食丰足,但也经不起太长时间的消耗,一旦粮食吃完了,就将陷入死局。
  
   诸葛亮之所以选择五丈原做屯兵之所,主要原因是五丈原正好处在斜谷北口,斜谷是蜀军粮食运输的命脉,万不可有失。同时一旦蜀军被魏军打败,蜀军可以及时的通过斜谷南撤,避免被司马懿下锅煮了饺子。
  
   诸葛亮行事过于谨慎,但诸葛亮的求战之心依然强烈,他屡次向司马懿下战书,要求两军决战。司马懿这个人最大的能耐就是忍,无论是在官场上还是在战场上,在形势不利的时候,司马懿比谁都能装孙子。任凭你跳脚骂大街,我自装聋作哑,你能奈我何?
  
   现在蜀军士气正盛,司马懿也不会蠢到撞诸葛亮的枪口,就一个字:拖!司马懿从多方渠道打听到了诸葛亮身体每况愈下,看样子撑不了多久了,更坚定了死守的决心。
  
   诸葛亮从二月出兵,一直耗到八月,在半年时间里,都没有机会和魏军正面决战。诸葛亮心情抑郁,再加上公事操劳,终于扛不住命运的进攻,大病一场,卧床不起。在勉强向朝廷来使李福托付了他死后的人事安排后,诸葛亮含恨病逝于五丈原,寿五十四岁。
  
   诸葛亮为报“先帝厚遇之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将历史感动的一塌糊涂,成为三国历史上一座伟大的丰碑。诸葛亮一直是历史上的热门议题,各种角度的评论、诗词不绝于书,从这层意义上讲,诸葛亮确实是三国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关于诸葛亮北伐,历代史家贬多于褒,宋人何去非的观点就很有代表性:“孔明有立功之志,而无成功之量;有合众之仁,而无用众之智。故尝数动其众而亟于立功,功每不就而众已疲。此孔明失于所以用蜀也。 ”
  
   诸葛亮北伐失败,抛开魏蜀综合国力的差距,诸葛亮用兵过于拘泥于“行堂堂正正之阵”,不敢用奇,是主要原因。唐人吕温指责诸葛亮“奇谋非长”,是有一定道理的。诸葛亮虽然也有用奇兵之处,比如第一次北伐就是,但诸葛亮的“奇”,更多是战术层面的,归根结底,诸葛亮用的还是“正兵”。
  
   何去非在《蜀论》中举了一个例子,范蠡曾经告诉越王勾践:“兵甲之事,(文)种不如蠡;镇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何去非认为诸葛亮就是蜀汉的文种,他的长处在于政治,而非军事。以诸葛亮之所短,“出其兵乃与魏氏角,其亡宜也。(苏洵语)”
  
   我们再举一例,如果小霸王孙策初出江湖时就挂掉了,让孙权披挂上阵,铁血打江山,孙权能拿下江东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诸葛亮在军事理论上是对历史做出巨大贡献的,但他和马谡一样,都长于理论,短于实战,这点远不如油滑的军头司马懿,也许这就是历史的无奈之处。
  
   诸葛亮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以明朝大儒王阳明一首《龙冈漫兴》来结束本篇:
  
   卧龙一去亡消息,千古龙冈漫有名。
   草屋何人方管乐,桑间无耳听咸英。
   江沙漠漠遗云鸟,草木萧萧动甲兵。
   好共鹿门厐处士,相期采药入青冥。

qs 发表于 2009-11-2 16:53:56

   二十一 对抗还是合作——孙权和群臣的博弈
  
  
  
         上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实际上就是三个人的江湖:喜羊羊诸葛亮、美羊羊关羽,以及灰太狼曹操。慢羊羊刘备做为蜀汉开国君主,实际上也没在罗贯中笔下捞到多少戏分,有些本该刘备出演的戏分,都被匀给了诸葛亮和关羽,甚至是沸羊羊张飞了。
  
   但不管怎么说,刘备还算是领衔主演,在演义中依然属于一线角色,不算吃亏。要说《三国演义》中最大的黄金配角,不是刘备,而是同样鼎足三分、偏霸一方的孙权。
  
   三国魏蜀吴,顾名思义,少了孙权的吴国,还能称为三国吗?可惜历史就是这么莫名其妙,虽然孙权的蛋糕做的比刘备、诸葛亮都大,但无论是正史中,还是演义里,“三国”都是魏蜀争霸、东吴搅局的格局,孙权成为跑龙套的了。这对孙权来说,确实有些不太公平。
  
   孙权是东吴政权发展壮大的关键人物,他短于开创,强于守成。但不可否认的是,要论个人魅力,且不说曹操和刘备、诸葛亮这些外人,就是在东吴内部比较,孙权也远不如孙策和周瑜。孙权不是偶像派,但这不能说孙权没实力,实力派和偶像派的区别也只在于镁光灯下的次数。
  
   在对孙权各色各样的评价中,也许他的哥哥孙策说的那句名言最为贴切,后人对孙权的了解肯定不如孙策。孙策在临死前指出了他和弟弟的优劣,“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换句通俗的话讲,孙策是军界精英,天生就该上战场的,而孙权是政界精英,命里注定要吃官场饭的。
  
   孙权是汉末三国时代少有的寿星,活了七十一岁,比曹操、刘备都高寿。关于孙权的统治时间,有三种算法,一是从公元229年孙权称帝算起,共二十四年;二是从公元222年孙权受曹丕封为吴王算起,共三十一年;三是从公元200年孙权接替哥哥孙策主政江东,共五十三年。
  
   孙权的运气比曹操、刘备都要好,江山是哥哥铁血打出来的,从这层意义上来讲,孙权是守成令主,不是开国雄主。孙权有许多缺点,但他最大的缺点就是气局不够雄,缺乏一股雄心壮志,这点孙权比不过孙策。
  
   曹操和刘备的统一战略非常明晰,他们从始至终都在为自己的统一战略服务。孙权的统一战略相对曹刘来说比较模糊,说孙权不想统一也不客观,但孙权的统一行动更多的是一种纸面上的游戏,喊喊口号而已。有时甚至连口号都懒的喊,只想守着一亩三分地,做个快乐的土财主。
  
   孙权自己不思进取,也难怪罗贯中会无视他,《三国演义》实际上是一部《魏蜀争霸》,孙权只是个黄金配角。在三国的战略格局中,魏蜀像两个称盘,孙吴像一只重重的砝码,偏于魏,蜀吃紧;偏于蜀,魏吃紧。
  
   当然,配角也不好当的,没有相当扎实的舞台功底,也是很难胜任的。孙权这点做的很好,他缺乏战略远见,注定不能成为开拓性帝王。不过孙权是个战术高手,他适合做具体的事务,这点曹操和刘备都似乎比不过孙权细致。孙权有许多战术上的长处,其中最大的优点是会用人,也就是孙策所说“举贤任能,各尽其心。”
  
   之前我们讲过了三国另两大巨头曹操和刘备的用人方式,曹操、刘备都是从基层搏杀出来的,曹刘和追随他们打江山的一线人才感情很深,这点不多介绍了。
  
   孙权则是另外一个情况,东吴的江山是孙策开创的,江东官场一线人物有许多都是孙策时代、甚至是孙坚时代的老资格,孙权对他们来说是个小字辈。这种关系决定了孙权天生在这些老一辈面前就要矮一头,用人的方式是仰视角度,而不是曹操的俯视角度。
  
   这里先把东吴官场重要人物的出场时间做一个归整(截止于孙权中期),以便大家阅读下文:
  
   孙坚时代 文官系统:
   武官系统:程普、韩当、黄盖、朱治、芮祉
  
   孙策时代 文官系统:张昭、张纮、顾雍、秦松、虞翻、陆绩、胡综、
   武官系统:周瑜、太史慈、朱然、吕范、邓当、吕蒙、贺齐、芮良、芮玄、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操、凌统
  
   孙权时代 文官系统:诸葛瑾、严畯 程秉 薛琮、刘基、张温、骆统、吾粲、是仪、吴范
   武官系统:鲁肃、陆逊、朱桓、全琮、吕岱、潘濬、徐盛、潘璋
  
   从这个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孙权手上的牌面,可能要比曹操那边稍逊些,但远强于刘备(早期)。孙权也确实会利用自己的人力资源,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孙权的能力不用怀疑,像程普、张昭、周瑜这样的老资格都对孙权俯首贴耳,可见孙权的能力是得到官场一线公认的。
  
   用人和买菜其实是一个道理,都有保鲜期和过质期,极少有例外,不过是保鲜期的时间长短而已。曹操和荀彧是公认君明臣贤的组合,曹操也视荀彧为肱股心腹,结果后来二人翻了脸。刘备和诸葛亮也是如此,如果法正不早死,蜀汉政坛的NO.1还不知道是谁呢。
  
   孙权也没有逃脱这个怪圈,关于从完美结合到产生分裂的这个标界点,如果说曹操的标界点是荀彧反对他称魏公,刘备的标界点是法正的强势介入,孙权的标界点就是赤壁之战前,张昭等文官系坚决投降的观点,对孙权造成的强烈刺激。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月,曹操率大军席卷而至赤壁。曹操写信给孙权,要和孙权“会猎于东南”,实际上是敦促孙权早点投降。在对曹操的态度上,东吴的武官系基本上同仇敌忾,要和曹操决一死战。而文官系则苦劝孙权投降,代表人物就是张昭。
  
   孙权的本意是不想投降的,但他慑于曹操强大的武力威胁,一直在痛苦的犹豫。幸好鲁肃、周瑜从孙权的个人待遇上以及吴魏实力对比上开导孙权,再加上诸葛亮的煽风点火,孙权这才下定决心,联合刘备,武力抗曹。
  
   孙权对张昭等篾片清客的丑陋表现非常的厌恶,骂他们“各顾妻子,挟持私虑。”孙权随后在高层会议上拔刀砍桌子,喝道:“谁他mother再叽叽歪歪的劝孤投降曹老瞒,别怪老子翻脸不认人!”实际上这话就是说给张昭、秦松这些铁杆投降派听的。
  
   虽然赤壁之战后,孙权并没有追究张昭这些人的投降罪,但孙权在骨子里已经对张昭丝毫没有好感了。只不过张昭做为东吴官场的头牌人物,孙权还想榨干张昭的剩余价值,让张昭做一个政治花瓶,撑撑场面。
  
   表面上孙权对张昭毕恭毕敬,跟干儿子差不多,张昭敢公开指责孙权做错事。但一旦涉及政治利益,孙权坚持自己对张昭的政治打压,坚决不重用张昭。
  
   文官系统的最高职务是丞相,孙权在黄武元年(公元222年)被曹丕封为吴王,有资格开府拜相了,百官就推荐张昭当丞相。如果从官场资历来说,张昭比任何人都有资格当选,不过孙权却不同意让张昭做丞相。
  
   孙权对张昭毫不留情面,他的理由是:“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意思是现在乱世多事,丞相的人选必须有能力帮助我处理军国大事,而不是找一个政治花瓶。孙权放弃了张昭,而让当时的二线角色孙邵入围。
  
   几年后,也就是黄武四年(公元225年),孙邵病故,丞相的位子又空缺了。看来张昭在官场上的人脉非常广,这次东吴百官又再次联名推荐张昭,这下看你孙权没借口可找了吧。
  
   孙权还是不给张昭面子,向众人暗示张昭心胸狭窄,“所言不从,怨咎将兴。”孙权再次抛弃了张昭,改任太常顾雍为相。张昭知道孙权依然对自己当初劝他降曹心怀忌恨,什么怕麻烦自己、为人性刚,都不过是孙权的借口。
  
   在孙权的内心深处,他永远无法原谅张昭在赤壁之战前对他造成的感情伤害,只要有机会,孙权就会当众给张昭难堪,出这口恶气。孙权在建国称帝的时候(黄龙元年,公元229年),设宴招待百官。
  
   张昭一直改不了上竿子拍马的老毛病,又想拍孙权的马屁。还没等张昭动嘴,孙权冷不丁来了一句:“如张公(赤壁迎曹)之计,今已乞食矣。”弄的张昭面红耳赤,好不难堪。看到张昭难堪,孙权的心里肯定笑开了花。
  
   坚决不用张昭为丞相,是孙权用人的一个不公开的政治底线,因为当年张昭押错了宝,这不过是他应该受到的(来自孙权的)报复。其实东吴官场的丞相一职,相对于主管蜀汉军政的诸葛亮来说,是个荣誉性的虚职,东吴的丞相不过是个大号的三公。
  
   以张昭在官场和士林中的阅历,无论他当不当这个虚位丞相,张昭都是东吴官场和士林当之无愧的NO.1,顾雍的分量远远不如张昭。张昭未必就稀罕这个丞相位子,但孙权对张昭的忌恨,却让张昭感到非常的不爽。


    二十一 对抗还是合作——孙权和群臣的博弈
    
    
  
  
    
         中
    
   赤壁之战前的劝降,是张昭对不起孙权,但张昭自认给孙家兄弟做了一辈子的牛马,没有功劳,也还有苦劳。张昭是个欺软怕硬的主,他对曹操可以奴颜卑膝,但对孙权,张昭还是敢硬顶的。
  
   孙权和张昭之间最有名的一场战争,发生在吴嘉禾二年(公元233年),盘踞在辽东的军阀公孙渊向跨海来使,向孙权称臣。好大喜功的孙权兴奋的不得了,派使节跨海赴辽东,准备和公孙渊结成反魏同盟。
  
   关于这次公孙渊称臣,东吴群臣又犯了胆小怕事的毛病,生怕因此得罪了强大的曹魏。以张昭、顾雍为首,东吴群臣一拥而上,劝孙权不要上公孙渊的当,咱们没来由替公孙渊背黑锅。
  
   孙权已经走火入魔了,根本听不进劝,后来张昭把孙权给说急了,恼羞成怒的孙权拔刀出鞘,指着张昭的鼻子骂:“江东人士,入宫拜我,出门拜君,我已经够给你面子了。每次我做点什么事情,张公都要跳出来捣乱,我已经忍你很久了!”
  
   张昭知道孙权还没有忘记赤壁的那场仇恨,张昭在孙权幕下吃了二十多年的官饭,对待孙权这个愣头青不在话下。张昭不知道是演技高超呢,还是真情所致,张昭提到了孙权的母亲吴氏在临死前将孙权托付给他的往事,张昭当众老泪纵横,孙权也被张昭感动了,扔了刀,对着张昭号啕痛哭。
  
   但感情是感情,政治是政治,一码归一码,孙权在礼数上对张昭当亲爹一样供养着,但就是不听他的。张昭因为孙权听不进劝,已经在家装病了。张昭这时也在气头上,孙权自己做错了事,就应该谦虚一点。
  
   孙权进入中晚年以来,脾气极坏,一听张昭不给他面子,气头上的孙权命人用黄土将张昭宅子的门给封死。孙权气咻咻的想:老不死的,看谁能耗得过谁!张昭看来是下决心和孙权死扛到底了,也让家人用土从门里封死,老夫还真不信能败在你这个碧眼小儿手上。
  
   孙权还是派人去辽东勾结公孙渊,结果公孙渊盘算了魏吴的实力对比,感觉孙权并不可靠,就把孙权给卖了,吞了吴国送来的礼物。消息传到江东,孙权仿佛被公孙渊当众狠狠扇了几个大嘴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孙权这才意识到张昭当初劝自己是正确的,孙权还不想和张昭的关系闹疆,孙权亲自来到张府宅外,大声叫喊请张昭开门。张昭推说自己有病不能上朝,请皇帝回吧,老臣就不出门远送了。
  
   看到张昭这么不给面子,孙权的火爆脾气又上来了,让人放火烧门,看谁能扛过谁?当然这是在假烧,真把张昭烧成烤鸭了,顾雍他们还敢给自己卖命吗?
  
   这场著名的“塞门之战”,是孙权和张昭几十年恩恩怨怨的总爆发,眼看局势不可收场,张昭的儿子们将老爹强行架出门。孙权知道戏该收场了,对着张昭又是一番鬼哭狼嚎,然后用小车载着胡须花白的张昭向宫里驶去,两个老男人的背景渐渐模糊……
  
   对于这场奇怪的战争,晋人习凿齿站在君主本位论的基础上,对张昭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习凿齿认为张昭这是在演戏,有意给自己脸上贴金,不无道理。但问题并不是出在张昭这里,孙权才是这场闹剧的根源所在。
  
   当初孙策说孙权“举贤任能,各尽其心。”没错,以前的孙权确实礼贤下士,但人都是会变的。其实我们在偷袭荆州得手之前看到的那个孙权,并不是真正的孙权。偷袭荆州得手后,那个骄傲狂悖、果于杀戮的暴君,才是真正的孙权。
  
   在孙权执政早期,东吴官场到处都是锦瑟和谐的温馨场面,文尽其智、武尽其勇。张昭主内政,周瑜主外政,周瑜死后,鲁肃依然是一个合格的继任者。但鲁肃的死,应该是孙权性格发生重大转变的前奏。
  
   孙权一直不认同鲁肃割让荆州与刘备,吴蜀联合抗魏的战略构想,只是出于对鲁肃的敬重,孙权一直和鲁肃打马虎眼,就这样不阴不阳的撑着。不过在公元217年鲁肃病死后,孙权就从战术上否定了鲁肃正确的战略构想。两年后,孙权偷袭荆州得手,做了一个快乐的土财主。
  
   得到荆州后,孙权的事业达到了最鼎盛的时期,但这同时也是孙权人格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期。陈寿批评孙权“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更多的是指孙权的中老年时期,年轻时代的孙权可不是这样的。
  
   在三国三大领袖中,孙权是和群臣爆下战争最多的一位,曹操只和荀彧交过火,刘备更多是和诸葛亮发生心理暗战。孙权的火爆脾气决定了东吴百官几乎都成了他潜在的敌人,成天打打骂骂,东吴官场一场鸡毛。
  
   孙权在东吴官场上有两个最著名的敌人,一个是上面讲过的张昭,另一个是虞翻。虞翻和张昭一样,都是江东士林的一线名士,而且虞翻的资历并不比张昭逊色多少,也是孙策时代的老资格。
  
   虞翻是东吴士林中少见的侠儒,虞翻不仅会善使矛枪,而且一日能步行二百里,属于文武全才。虞翻什么都好,唯独他的脾气一直惹人诟病,实在太火爆了。孙权这样的驴脾气,虞翻都看不上眼,可见虞翻狂到了何种程度。
  
   虞翻是个直筒子脾气,向来是有一不说二,他没少在孙权面前给孙权添恶心,“(虞)翻数犯颜谏争(于孙权)”。结果惹的孙权很不高兴,将虞翻下放到地方上一个小县,好好反省去吧。
  
   虽然孙权后来又将虞翻调回了身边,但虞翻的驴脾气一直没改过来,照样见谁骂谁。孙权偷袭荆州得手后,释放了被关羽关押的曹魏名将于禁,因为这时孙权和曹操是暂时的结盟关系,所以孙权对于禁还是非常客气的。
  
   这本来没有虞翻什么事,但虞翻就是想出风头,一边骂于禁没骨气,一边要拿鞭子抽于禁。于禁也怎么没骨气,也轮不到你虞翻充好汉。当初张昭劝孙权投降曹操,也没见虞翻拿鞭子抽张昭,典型的小人得志,丑态百出。
  
   虞翻随后又在孙权举行的宴会上公然羞辱于禁,惹得孙权极为不高兴。孙权还要利用于禁来巩固他和曹操的同盟关系,因为随后刘备必须要倾蜀之兵来夺荆州。但如果因为虞翻的胡闹,而影响了自己的联魏抗蜀的大局,孙权能恨死虞翻。
  
   但虞翻喜欢出风头的毛病一直没有改掉,有次孙权在宫里举办宴会,文武百官欢笑宴饮。孙权借着酒兴,起身给大臣们敬酒,别人都毕恭毕敬的起身接酒。虞翻可能是喝醉了,不想再喝了,趴在地上假装醉酒,张牙舞爪的没少出洋相。
  
   孙权真以为虞翻醉了,就回到座上,哪知道他刚回头,虞翻就嬉皮笑脸的回到了位子上,继续吃喝。孙权一看就急了,丫的这不是有意驳我面子么?我已经忍你很久了!孙权头脑一热,拔剑就要当众杀死虞翻,要不是大司农刘基死死抱住孙权,苦苦相劝,虞翻的小命早就没了。
  
   虞翻再怎么二百五,也是官场上的一线重臣,而且是海内名士,杀了他,对孙权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孙权也就再和虞翻计较,但不久后虞翻再次跳出来给孙权捣乱,最终孙权忍无可忍,将虞翻赶到了交州,从此虞翻在交州过了十几年的谪居生活,再也没有回到江东。
  
   孙权每次见到虞翻,二人都跟斗眼鸡似的,扑楞着翅膀厮咬起来。可当虞翻从孙权身边消失之后,孙权似乎总感觉少了些什么。是不是真爱一个人,最好的试验就是把这个人从自己的生活中抽走,让时间来证明这份感情是真纯还是假纯,一试就灵。
  
   孙权终于意识到,他对虞翻是有真感情的。虽然他从此再也没有见过虞翻,但在孙权心里,虞翻似乎一直没有远离,每想到虞翻,孙权都感觉非常的愧疚。
  
   最后孙权终于良心发现,念起了虞翻的好,派人去交州寻找虞翻的下落,这时距虞翻被赶出江东,已经过去了十六年。而虞翻在吴嘉禾二年(公元233年)的时候,就在交州寿终正寝了。
  
   虞翻被流放交州的十几年里,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是孙权的马仔,每逢吴国发生大事,虞翻总想尽臣子的一番赤诚。只是上次孙权要拔剑杀他的阴影,在虞翻心里已经扎下了根,虞翻每想到这事都感觉后怕,“欲谏不敢”。
  
   虞翻是江东最著名的狂徒,像他这样的人物,都被孙权给整的畏首畏尾,孙权真够厉害的。客观来说,虞翻虽然脾气不好,但终究是个诤臣,有句老话说的好:“家有诤子不败家,国有诤臣不亡国。”虞翻就像是一盆凉水,孙权什么时候头脑发热,虞翻这盆凉水可以浇到孙权头上,帮助孙权保持冷静。
  
   可以说虞翻是东吴唯一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诤臣,张昭不完全算是,而陆逊、诸葛恪又都是统筹全局的方面大员,不是虞翻这种类型的。孙权损失了虞翻,从某种意义来说,远比陆逊之死给孙权造成的损失更大。


    二十一    对抗还是合作——孙权和群臣的博弈
      
      
  
  
  
        下
  
   虞翻是个优秀的谏臣,虞翻被驱逐出朝廷后,在孙权身边得宠用事的是吕壹——一个刻薄宵小。虽然当时东吴的权力架构是文有顾雍主内,武有陆逊主外,但吕壹实际上才是东吴政坛的头牌。
  
   吕壹的权力非常大,史称“举罪纠奸,纤介必闻,重以深案丑诬,毁短大臣,排陷无辜。”顾雍这样的国宝级重臣都没少喝吕壹的洗脚水,更不用说其他大臣了。当然,吕壹其实只是孙权养的一条官场斗犬,吕壹做的这些坏事,哪桩哪件没有孙权的授意在前?不然吕壹敢玩火吗?
  
   吕壹得势的时候,虞翻可能已经被谪居交州了,不然以虞翻的火爆脾气,不当众扇吕壹的耳光才怪。也就是顾雍这样的老好人,能忍受得住孙权这号不按常理出牌的。如果黄皓早生几十年,在刘备的授意下,给诸葛亮添恶心,不知道诸葛亮会是个什么心情。
  
   顾雍和张昭、虞翻一样,都是江东士林的一线名士,但顾雍的性格与张虞二人完全不是一个类型的。张昭、虞翻都是属螃蟹的,眼睛长在脑门上的主,横着走路。而顾雍却非常的谦恭,行事极为低调,不张扬,是东吴官场上难得的老好人。
  
   顾雍在历史上的形象比较模糊,感觉就是一个政治花瓶,除了被孙权拎出来装点官场外,别无长处。其实不是这样,顾雍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和张昭、虞翻从来没有在基层锻炼过相比,顾雍有着相当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这也是孙权为什么选择顾雍为相的原因之一。
  
   史称顾雍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当上了合肥长(县令),这一年是公元187年或公元188年,这资历在东吴官场是非常老的。从派系上讲,顾雍也是孙权的嫡系人马,孙权刚主政江东时的正式官衔是会稽太守,但真正管理会稽的却是顾雍。
  
   顾雍的治政能力很强,在会稽任内,顾雍“讨除寇贼,郡界宁静,吏民归服。”几年后顾雍离开地方,来到东吴权力核心层,孙权非常器重顾雍,视为左右臂。
  
   顾雍应该是了解孙权为人的,“伴君如伴虎”,别看今天孙权和你勾肩搭背,明天说翻脸就敢捅你刀子。顾雍的为官哲学,说的雅一点,就是:“万言万当,不如一默。”说的俗一点就是装傻充愣,千万别在孙权面前逞英雄,老虎的忍耐度是有限的。
  
   顾雍的政治生涯平静如水,没有什么大起大伏。也许是顾雍内向的性格使然,顾雍和孙权纠结了几十年,从来没见顾雍因为什么事情和孙权红过脸。
  
   每次孙权举办宴会,顾雍虽然都在座,但顾雍每次都像尊泥菩萨一样,面无表情的坐着。顾雍从来不喝酒,他只闷头叨菜吃,丝毫起不到调节现场气氛的作用。
  
   这还不算,顾雍不喝酒,也不喜欢看到别人耍酒疯,谁要是当着孙权的面耍酒疯,别怪顾雍现场给他难堪。孙权是个野猴子性格,喜欢上窜下跳、吱哇乱叫,顾雍这么压制酒会气氛,让孙权非常不满,说了句:“顾公在坐,使人不乐。”
  
   顾雍不是虞翻,虞翻给孙权添恶心,孙权就敢拿剑要虞翻的小命。但对于顾雍,孙权除了尊重,还是尊重,毫无办法。孙权在战略上是个浅见者,但在政治上,孙权大事还是能拎得清的。
  
   顾雍不仅是东吴文官系统的旗帜,最重要的是顾雍在江东士林中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顾雍的背后站着江东的士大夫阶层,他们是孙权维护统治的两大基石之一(另一为武将集团),孙权再不喜欢顾雍闷倒驴的性格,但也不因为这个和顾雍过不去。说的确切些,是和自己过不去。
  
   东吴的权力格局与曹魏、蜀汉有着明显的区别,如果说曹魏是集体决策制、蜀汉是诸葛亮一超独大制,东吴就是双头鹰格局。说的通俗一些,东吴权力分配就是孙权主内政,四大巨头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主军事。
  
   东吴的军界首脑因四人的相继病故而发生变化,但东吴的政界首脑一直就是孙权本人。从孙权时代一开始,东吴就是这种“君主内、将主外”的权力分配格局,只不过刚开始几年,孙权经验尚浅,由张昭代行几年政界首脑职责而已。
  
   在这种权力分配格局下,东吴丞相的职能明显的被弱化了,孙权本人的治政能力非常强,所以并不需要顾雍起到诸葛亮那样的作用。从某种角度来讲,顾雍也是一只政治花瓶。但和张昭“金玉其败、败絮其中”不一样,顾雍这只花瓶是非常实用的,可以“堵漏补缺”。
  
   顾雍当了十九年的丞相,基本上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动作,顾雍“星味”不足,但他的能力是勿庸置疑的。孙权之所以敢于抛弃张昭,就是相信顾雍的治政能力,不然孙权也不会轻易冒险。
  
   孙权对顾雍的使用实际上是东吴内政具体用人选择上的调整,并没有触及东吴“君主内、将主外”权力格局的核心。上面我们讲了,东吴是四大军界巨头和孙权平分权力的局面,这才是东吴权力分配的核心问题所在。
  
   四大军界巨头在孙权时代具体的执外政时间如下:
  
   周瑜: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至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
  
   鲁肃: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至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
  
   吕蒙: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至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
  
   陆逊:从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至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
  
   这上面这个简表,我们可以看出,周瑜和鲁肃是东吴正式建国前的两大军事主管,而吕蒙在四大巨头中的地位最弱,是个过渡性角色。陆逊主管东吴军政的时间最长,长达二十三年。可以这么说,孙权时代的中后期,东吴官场,实际上就是孙权和陆逊的权力游戏。
  
   陆逊在东吴军政两界的地位不用多说,自吕蒙死后,陆逊是官场上的真正头牌花旦,张昭、顾雍都要比陆逊低一头。无论是白衣渡江袭荆州,还是夷陵放火败蜀军,陆逊的功劳都是实打实的。
  
   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陆逊率领的吴军西线兵团在夷陵大败蜀军后,他就一直驻扎在荆州,替孙权守住西大门。这时的东吴实际上是由扬州朝廷和荆州朝廷组成的,孙权负责扬州(江东本部),陆逊打理荆州。
  
   荆州对孙权来说是西线命脉,一旦荆州被蜀汉或曹魏夺回,江东本部就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这是孙权无论如何都承受不起的代价。孙权把事关身家性命的荆州交给陆逊,是孙权没有选择的选择。当时除了陆逊,东吴军界没有谁比陆逊更有资格守荆州了。
  
   孙权和陆逊的政治蜜月期相对较长,直到陆逊临死前一年,就是吴赤乌七年(公元244年),孙权封陆逊为丞相,正式成为东吴官场的NO.1。但让陆逊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就在他的仕途达到最顶峰的时候,灾难正悄悄的向他靠近……
  
   陆逊即将面临的这场灾难,实际上也是孙权的灾难。说的严重一些,是东吴历史上空前的政治灾难,直接导致了东吴政权由稳定向混乱、由清明到残暴、由兴盛到灭亡的转变。
  
   这场政治灾难的总导演,就是孙权本人。

W.C 发表于 2009-11-2 17:54:09

大概翻了翻,挑了几篇看。唯一的感触就是这厮好能写。:7:

曾经的JACK 发表于 2009-11-2 20:12:41

大叔的帖子,一定要顶

Ikarus 发表于 2009-11-2 20:31:31

太长了,长得要命…
对手机浏览有极大损坏……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三国往事闲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