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参战国战斗力排名
按照以下排名依据:战斗力包括装备、人员素质、战略指挥、军事指导思想等等,除此之外在不同或相同条件下,交锋的战绩也是主要因素。此排名是综合考虑了以上因素而得的个人观点。1、德军。无论从装备、人员素质、指挥水平、军事思想、战绩各个方面,德军都是翘楚。即使德国与列强相比处于弱势的海军也把英美搞得够呛。至于空军陆军更是打遍欧洲无敌手。在对称条件下,德军几乎在所有的战斗中保持不败(在非对称条件下,后期面对东西线两面夹攻,能打成那样也颇为不易。在北非战场更是名扬天下,虽败犹荣——在北非,德军从来没有真正占有过优势),只输了斯大林格勒一仗。其闪电战的战术思想更是大大领先于其他各国,其前线部队间的低空配合堪称完美,即使后来的美军苏军也没有达到如此默契的程度.
2、美军。综合国力最强的美国,其军队排名第二完全是因为其强大的技术、保障能力。其三军的标准化程度、保障力度在参战各国中是最好的。这点大大弥补了美军人员素质等其他方面的不足,使美军成为战后实力最强大的军队。
3、苏军。把苏军排在美军后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苏军在海军上存在明显的劣势,其海军战术思想也不是很灵光。其他方面,苏军在士兵素质上也比美军要差,尤其在对欧洲平民的尊重和军队纪律上差些。
4、日军。日军陆海空三军实力较为均衡,但和美、苏有明显的差距,除了装备因素外,战术思想的陈旧时期致命伤(这也是当时亚洲军队的通病),使得日本军队在与欧美军队对抗时明显感觉落后。1939年诺门汗,最精锐跋扈的关东军被朱可夫的苏联坦克打得稀里哗啦,45年时,苏军铁流更是横扫东北;在太平洋诸岛争夺战中,冲着美军机枪列队拚刺刀也只有日本人干得出来。即使表现较好的海军,也是抱着大舰巨炮的陈腐信念,虽然有山本五十六这样的重视海军航空兵的将领,但总的来说日海军在对于航母、潜艇的使用上乏善可陈。日军之所以排名如此,是因为其武士道精神激发出的战斗力,以及还算合格的三军装备水平。
5、英军。英军在欧洲的战绩只能用凑合来形容。其装备水平虽然好于日军、苏军,但略次于美、德军,其海军战机虽然较突出,但鉴于其对德、意有优势,这种战绩含金量要比日本与美国海军硬碰硬要低些。而且其海军在太平洋与日军交锋处于下风。综合其装备水平和气战斗意志及战绩,只有空军的不列颠之战拿得出手。排名第5已经不错了。
6、中国共产党军队。排第6完全是拜牌第7的国军所赐。主要是由于共产党军队在装备如此差的条件下,能取得这样的战绩,令人刮目相看。有人统计研究得出结论,共产党军队战斗力几乎等于国军的3倍。假设八路军的装备达到中央军二线部队的水平,共产党军队完全可以取得比现在更大的战果。假设共产党军队的装备达到日军的水平,他完全可以在正面战场把日本赶出中国。假设共产党军队装备达到德军水平……但不能假设,共产党军队军队受装备水平和环境所累,只能排在这个档次。
7、中国国民党军。应当说,日军、共产党军队、国军三支军队在轻兵器和战术层面上述入同一水平。主要区别就是在重武器上,日军在炮火、空军支援上有极大优势。对于国军和共产党军队来说,国军在装备标准化、补给供应、维修以及获得国际支援上要强很多。而国军对日军的作战、以及与共产党军队的摩擦上都是胜少负多。而且国军时期和团队凝聚力也不济二者,所以,排在二者之后。
8、英联邦军(包括殖民地部队、澳新加拿大等地区的志愿兵)。把他们排在国军后完全是因为他们在缅甸的拙劣表现,他们装备补给程度都比中国远征军要好,可战绩比远征军差得很多。他们在士气、凝聚战斗意志与远征军相去甚远。在同等条件下,面对同样的对手,战斗力的别就显而易见了。
9、其他自由盟国军队(包括自由法国、自由挪威、自由波兰等众多欧洲沦陷国的志愿兵)。这些部队严格地说算在英军序列。他们由于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完全属于依附性质的军队。这很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战斗力,无法与以上这些还存在的独立国家或地区军队那样有很大的战略空间,他们甚至没有充足的兵员,因为大多数国民和国家一起沦陷了。毕竟中国军队还有4万万人作后盾。所以把他们排在英联邦军队后。
10、二战中战斗力最差的军队——意大利。实在不想鄙视意大利人的战斗力,但确实很丢人。意大利人看来很不习惯在自己国土以外的地方作战。战前,打一个埃塞俄比亚都需要动员数十万人,还用上了飞机和毒气弹。40年,法军在北线被德军蹂躏,而在南线面对趁火打劫的意大利,却威风八面,一点便宜没让意大利占,而且还揩了不少油水。41年,意大利侵略巴尔干他认为最弱小的希腊,结果吃了大亏,最后请德国来帮忙。当时在意法边境,法国人立了块牌子“停步,希腊人,这里是法国”,来嘲笑意大利拙劣的战绩。在东非,几十万飞机大炮坦克全齐的意军,面对韦维尔指挥的几万骑骆驼的英国殖民地和英联邦军的混合部队,居然忙得不可开交,不但不胜还拱手让出东非。而那个英国人韦维尔,后来指挥着北非几十万装备精良,补给充足(大多是意大利留下的)的英第8集团军,与隆美尔的非洲军作战,被打得找不到北。相比之下,意大利不是最差,谁是最差呢
关于意大利军队在二战的笑话还有很多,补充些:
一、1943年盟军在意大利登陆,有一个战场,盟军激战一早晨,无一伤亡,惟一的损失是自己的飞机把空降兵投到了大海里(把沙洲当成了滩头)。
二、萨拉落登陆战中,盟军在滩头没有遇到抵抗,随军记者报道,盟军在滩头遭遇的最强的抵抗来自于当地动物园因为轰炸流落出来的一只美洲豹,咬伤了两名美军士兵。
三、美军轰炸撒丁岛前面两个小岛,上面驻扎了1万多意大利人,但是最后盟军轰炸总共炸死了40多名意大利人,意大利就接受了美军飞行员的劝降。
四、北非战争前期,一个意大利要塞在英军打了几梭子子弹后就打了白旗,意军指挥官一本正经地对英军指挥官说:“我们已经打完了最后一发子弹。”这时要塞里他的身边堆满了意大利制造的军火。
五、在南斯拉夫,一名被游击队俘虏的德军军官十分惊讶地问:“你们哪来的反坦克炮啊?”当游击队员告诉他是从他们的盟军——意大利人手里缴获的后,他感慨不已:“唉!这些可爱的意大利人。”
六、北非战役,英军坦克向意大利的反坦克炮阵地冲锋,数量不多,冲锋开始的时候,意大利人开炮还击,刚射击了两三分钟,突然停止抵抗,举了白旗,当英国人问及原因,意大利人理直气壮地说道:“因为我们的弹药箱没有撬棍打开,所以我们被迫投降。”
七、1940年6月30曰,意大利驻利比亚总督巴尔博元帅在托卜鲁克上空被意大利自己的高射炮兵击落。意大利人为了掩饰这一惨重的不幸事件,便宣布元帅是在同英国人进行空战中遇难的。格拉齐亚尼元帅成了他的继任者。这可能是意大利防空部队在二战中战果最辉煌的一仗了,可与美军猎杀山本五十六相媲美。顺便说一句,巴尔博是二战中被误伤的军人中军衔最高的人。
八、在北非,5000人的意大利军队遇到一个连的英军设下的路障后就地缴械了。
英军长官通过电台询问坦克手抓了多少个俘虏,得到的回答是1英亩军官,9英亩士兵。
由于战俘太多,英军太不及造战俘营了,只要让军需官发给意大利战俘原材料,让他们自己搭个战俘营把自己关起来。
九、一个德军军官发现两个英军压着差不多一个连的意大利战俘,为了解救他们,向英军射击。结果意大利人终于跑起来了,不过是朝英军阵地跑去。
十、拓扑路克之围时,隆美尔一大早巡视阵地,发现一个精锐的意大利火枪营的防区里空空如野,只有一地鸡毛. 一地鸡毛……囧 额...希望LZ去看看那个肯尼迪写的1500——2000年各大国的起落与兴衰 不咋地苏联消灭了80%的德军。 1,寒冬拯救莫斯科,还有些道理,那么在斯大林格勒,在列宁格勒,是什么让苏军抵挡住了德军?在斯摩棱斯克,库尔斯克,是什么击败了德军?十次打击估计你也不会知道的。一次是天气因素,苏联红军从莫斯科反攻到柏林,每仗都是老天帮忙?
2,德军在苏联进行的是三光政策,不是苏联。希特勒视斯拉夫民族为劣等民族,叫嚣要像处理犹太人一样处理斯拉夫人。整个卫国战争期间,苏联1700座城市,3W多个村庄化为废墟,很多从此都再未能重建。另外,苏联撤退时带走,销毁一切可被敌人利用的物资,有何问题?现代战争还会因粮于敌?都是靠自己大后方的后勤线保证的。德军后勤线不济,还怪苏联人不肯借他们棉袄?笑话。何况战争一开始,德军就占领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大粮仓,苏联当时面对的困难说比天大都不过分。
3,整个苏德战争,苏联红军和德军的战损比是1.3:1(800W:600W),由于苏军初期准备不充分,被德军巴巴罗萨突袭消灭了相当部分,从41年6月到10月,有说280W,有说360W的,光基辅会战就损失了100W,三个方面军。总之,这段时间里由于苏联对战争无准备,损失是相当大的,而德军损失则微乎其微。所以考虑到双方都摆开架势对干时,战损比其实是差不多1:1的,德军并未表现的比苏军更优秀。苏联2700W的死亡离面有1900W是平民,为什么,请看上面第二条。
4,二战德军素质之高,战斗力之强是公认的。而德军80%的损耗是在苏德战场,如果不是同样优秀的军队,可能对德军造成这样的杀伤吗。苏德战场之残酷,历来为史学所公认战争史上之仅有。双方完全都是不计成本不计损耗的对干,由于希特勒对斯拉夫人的政策,以及俄罗斯民族的坚毅,双方军队都经常是战至最后一人,德军对待投降的一般是立即枪决,苏军则是全部拉去西伯利亚做苦力,折磨至死。一句话,双方都根本不接受对方投降。东线的残酷意味着什么,《辛德勒名单》里有这样一个场景,辛德勒对得罪他的两个德军士兵说:“我保证你们两一星期内会调去东线战场。”结果这两个德国士兵马上神色大变,拍马溜须不及。西线最惨烈的阿登战役,在东线只能称得上低烈度战役。
5,说完战士层面,再来说将帅层面。还是这个不咋地苏军,创造了大纵深,大迂回作战理论(如果觉得光看字面很简单,就先去Google下,不要想当然),并在苏德战争中一再运用,直接引导了战后50年各国的地面作战理论和装甲部队的发展思路。马利诺夫斯基、罗科索夫斯基、科涅夫、库塔霍夫、华西列夫斯基、铁木辛哥、朱可夫,哪个不是在和德军名将交手中取得完胜的。古德里安,伦德斯泰,鲍罗斯,海德里希,克吕格尔,施坦因纳,胡贝,(我估计不少你连听都没听说过),哪个不是纵横欧陆,最后折戟在苏德战场的。
6,然后我们来说装备。苏军二战中对装备的应用,直接决定了战后各国对军事装备的理解。苏军装备没有德军的精致,高质量,但瓷实耐用,方便大规模生产。不论在飞机还是坦克上,都最终用数量优势击败了德军的质量优势。这直接给战后各国的装备思路指明了方向。战后各国纷纷效仿,军事装备首先要通用化,方便批量化生产成为了研发的共识。
7,最后回答你那个人多。这又是典型的不知史不读史想当然的体现。41年,苏联人口有2.22亿,德国人口如果包括了他控制的并参与入侵苏联的那些傀儡国(罗马尼亚,匈牙利,芬兰,挪威),总人口也有2亿。苏联开战后迅速丧失了东部的大片领土,当然也包括了领土上所在的大片人口,如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乌克兰。这些地方的人口也直接成为了德国的战争人口。所以,莫斯科保卫战打响时,德国实际可调用的人口资源,是高于苏联的。所谓苏联靠人多打败德国的论调不止一晒。
总之,对于苏联红军在二战中的战力,如果认为不咋地,那实在是很无知的表现。排名第一的德军主要被不咋地苏军消灭,那德军的战斗力看来也是不咋地。
再劝xiaogaoyang一句,多读书,不要再说出这种笑话来了。如果你是13,4岁的,说苏军不咋地还情有可原,大学毕业了还看问题这么浅,阅读这么窄,那真的不咋地了。 苏联吗……双方都在人海,只不过苏联损失稍微大了一点而已。不过意大利可真是可笑之极了…… 原帖由 xiaogaoyang 于 2010-7-12 16:04 发表 https://www.hawkaoe.net/bbs/images/common/back.gif
当时德军军装纽扣是锡做的,结果因为苏联的寒冷环境,结果纽扣全融化了
我对此非常不解。为什么天气凉,锡反而熔化了?请教小羔羊。 怕冷是锡的特性,一旦温度过低就会变成粉末一样,但不是熔化…… 明白了...看来是小羔羊字打错了,用的是“融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