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的一些小常识(五帝时期篇)
本帖最后由 weiliqiang 于 2012-1-31 14:03 编辑1、五帝时代(即铜石并用时代)部落联合体进一步联合,形成了部族更多、范围更广、等级更高的大联合体、神权、政权与军权也集中于大联合体领袖一身,并且他们身边都有了有部落勇士组成的“营卫队”,如黄帝就有“以师兵为营卫“的记载,这些人脱离生产,成为专职性质的部队。
2、玉璜象征神权,玉琮象征政权,玉钺象征军权
3、部落战争时期,人们在聚落四周修建了环壕,进入五帝时代,随着战争烈度的加大和弓箭技术的发展,环壕已经不足以保护自己和有效消灭敌人,于是开始有了较为高、厚的城墙(多为土质),既能有效遮蔽敌箭,又能隐蔽自己,便于观察敌情,指挥作战,随时反击,且居高临下弓箭和石块的杀伤力得以充分的发挥。(受天圆地方思想的影响,城墙多为方形)
4、古代的指挥工具金、鼓、旗各自的作用:旗,用来表示军队区分和指示行进方向。鼓,用以指挥起立、前进和鼓舞士气。金,用以调整步伐和指挥停止
5、五帝时代末期,夏后氏成为最强大的古国,夏禹成为中原盟主,“国之不服者三十三”禹一一予以征服,还曾“伐共工”(貌似五帝都干过这件事)、灭相柳氏,最大规模的战争是征三苗之战(舜也做过)将实力最强的江汉地区苗族系酋邦击败,兼并一部分,赶走一部分,势力延伸至江南,东夷各族也归服。巡视江淮,合诸侯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是禹已成为凌驾与万国之上,以华夏族(主要由有华、后夏组成)为中心、包括其他血缘及中原以外各酋邦、部族大联合体的最高领袖,具备建立国家的基本条件。 楼主最近很爱好在这区发帖呀 回复 执政人员 的帖子
因为在这方面还稍微懂一些,技术区自己还是个fish,根本不敢开贴,要开也是开求助帖 多发点,普及下冷兵器战争常识。国人被评书演义之类误导的太多,加上现在电影电视里的导演水平低下,拍出来的全是流氓打群架,实在没法看。 问下,五帝是哪五帝?是在夏朝前还是夏朝后... 本帖最后由 weiliqiang 于 2012-1-31 16:45 编辑
回复 哥特近卫军 的帖子
通说的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当然还有其他版本,此处不予采用 回复 qs 的帖子
恩,我会再接再励的,五帝时代史料不是很全,且很多与神话传说相混合,所以写的要少一点。之后的部分倒是可以写的详细一点,不过水平有限,尽量吧
这段写得很平淡,没感觉
本帖最后由 weiliqiang 于 2012-2-1 09:48 编辑古代战争小常识(夏朝篇)
夏朝 有一支强力的常备军、军政合一、武器向青铜化发展
接着上文说的,夏具备建立国家的基本条件,建国前后,禹、启对不服从者进行了强力的镇压,他们能够建立并巩固统治区的一场场的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掌握了一直相当规模的军队。夏王室直接统治的王畿近千里,且有各方国的进贡,使得夏王室得以拥有一支远超人和一份方国的常备军“当禹之时,天下万国,至于汤而三千国”被消灭的方国,除少部分毁于相互兼并,其余大部分是被以夏王室常备军为主的夏王朝力量(包括附属方国的氏族军)所攻灭
夏施行军政合一,王以下有6政务官,称为“六卿”,平时管理政务,战时统帅王室常备军“六师”
夏箭已装备青铜簇,总所周知,箭簇属于一去不回的东西,夏用青铜来做箭簇,可见夏的青铜开采和冶炼水平已达到了一定水平,夏军中的高级指挥官和亲兵已装备青铜兵器
本帖最后由 weiliqiang 于 2012-2-1 11:11 编辑
回复 weiliqiang 的帖子
古代战争小常识(商朝篇)
步车分编、实施阵战 商王师分为三师,每师约3000人,再上车兵和后勤人员总共约万人
最小编制为“什”,10“什”为“行”,10行为“大行”,长依次称为什长、百夫长、千夫长
战车的编制,前期每车2马、后期每车4马,车上甲士3人,成品字形,居中者管驾驭、左侧甲士司射,右侧甲士持戈矛击刺,车下又有附属甲士的徒役3人。编组时以5车为1基本建制单位、25车为更大、100辆车为最高建制单位。商全军共有300辆战车、1师配合100辆战车(此时为步车分编与以后的混编建制“乘”有所不同)
由于车兵只适合在开阔平坦的地方作战,所以较大规模的作战往往是双方事前约好时间,在预选的战车上进行“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也”
此时有了初步的阵战意识,知道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此时的行军战斗往往都要在行进一段距离后便停下来整队,保持队列的整齐和划一,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西周,如武王伐纣时便是如此
本帖最后由 weiliqiang 于 2012-2-1 14:50 编辑
古代战争小常识(西周篇)车步合编(混编)、以车为主西周随着青铜铸造水平的成熟和手工业的分工和大发展,战车制造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此时的战车不仅车身坚固、耐颠簸,且运转灵活,便于快速行驶和改变方向,再加上姜太公的在建国初对作战形式的变革(在牧野之战时,姜不受传统战法束缚,创造性地将300辆战车和3千甲士编为密集的车阵,对商军实施了声势浩大的正面冲击,有效发挥了车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牧野之战商军的倒戈除了民心相背恐怕也与此大有关系)因此奠定了以车为主的作战形式,步兵成为车兵的附属,此时就有了新的建制单位“乘”,不过西周的“乘”与后来的春秋战国时期仍有一定的区别,西周的一“乘”建制较小,甲士、战斗步兵连带后勤仆役共30人,与后来的75人甚至更多人的“乘”相比要小很多。此时的军队组织形式:5乘为1队,10乘为1卒,100乘为1师,西周建国时有6个师,在平定武庚之乱后,又陆续新增了8个师长,以震慑商朝旧部族和加强对东方的控制,共14个师,也就是西周有一支4万多人的常备军。而此时诸侯国有1000多个,最大的不过方圆百里,人口数万,西周的4万多人的军队足以平定任何1国甚至数国的联合叛乱,西周强大的军事实力再加上建立了严密的宗法组织和道德体系,使得西周能够稳定维持其统治近300年,整个周朝也以享国800年而居诸王朝之首
weiliqiang 发表于 2012-1-31 16: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哥特近卫军 的帖子
通说的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当然还有其他版本,此处不予 ...
原来如此...... 恩,我以前一直不知道是哪五帝...还有,LZ,你知道三皇是哪三皇吗?{:147:} 回复 哥特近卫军 的帖子
通说伏羲、燧人、神农,这个版本就更多了,和上面一样,此处不采用 谢谢了,我知道了...你很懂这些啊...{:149:} 回复 哥特近卫军 的帖子
好吧,毕竟是炎黄子孙,起码得知道这最先的祖宗是谁啊,这炎黄二字又由何来,这些都是最基础的其实我都不好意思回答了 回复 哥特近卫军 的帖子
轻松一下,想起日本地震时的那个笑话了“日本是大核民族,中国乃盐荒子孙” 炎黄我知道,一个是炎帝,一个是黄帝{:150:} 应该是大和民族........炎黄子孙.......
还有,请问日本的祖先是武大郎吗?.... 回复 哥特近卫军 的帖子
呵呵,我发现你是来卖萌的 {:148:}被你发现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