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霖的ID 发表于 2004-10-28 22:12:11

[转帖]失落的名城系列---随想特洛伊

引子



人生短暂,短得让人不寒而栗,

裂地之神,你会以为我头脑发热,

倘若我和你开打,为了可怜的凡人。

他们像树叶一样,一时间风华森茂,

如火的生机,食用大地催产的硕果;

然而好景不长,他们枯竭衰老,体毁人亡。

---《伊利亚特》21·462—6



哦,父亲宙斯,

把阿开亚人的儿子们拉出迷雾吧!

让阳光照泻,使我们重见天日!

把我们杀死吧,杀死在灿烂的日光里,

如果此时此刻,

毁灭我们能使你欢悦!

---《伊利亚特》17·645—47





有那么多少次,我曾经在梦里见过一个这样的城市。那里,宛如山脉一般的高墙守卫着那片繁华。那里人声鼎沸,那里四季如春,而那里的人民也一如他们的气候一般洋溢着温情和友善。它吸引了往来自无数城邦的船只在那里歇息补给,当它们停泊的时候,那是何等的盛景。便是宿在飞鸟也要为之羞愧的壮观。



可它却绝不是庸俗和浮华,堕落和沉沦的居所。那里有着缪斯们的最高赞许,那里更是阿波罗的长驻之地。



而当高大的树木开始摇落那一片片的灿烂,当田地里开始奏起丰收的旋律,当身着白衣的少女嬉闹着采摘着葡萄,当街巷里开始涌起浮云一样飘柔的长袍,当那些可以媲美赫怀斯托斯的神工的铜具,在酒席上是如此令人目不暇接,当…哦,还有那成熟的果实,欢娱着奥林匹斯的众神的香气…



这一切的一切都幻化成了这样的一个名字:TROY---太阳神的特洛伊

小霖的ID 发表于 2004-10-28 22:14:03

<FONT size=2>第二章: 神话里的特洛伊之战(下)


</FONT><FONT face="comic sans ms">有关这场战争的持续时间,荷马给出的说法是长达一○年之久,这也成为了《Troy》为很多的希腊神话爱好者乃至影评者所鄙视的理由。不过或者在历史学家看来,恐怕电影中的短短几日会更加的合理吧。毕竟,即便是今时今日,要作到一场这样的两栖大作战,也是十分勉强的呢。

而这场战争的规模,在荷马史诗中是如下描述的:

波伊俄提亚人,提供50艘船。

福基斯,提供40艘船。

洛克里斯人,提供了40艘船。

阿邦忒斯人,提供了40艘船。

雅典人,提供了50艘船。

萨拉弥斯人,提供了12艘船。

阿尔戈斯附属城邦(也就是希腊同盟的殖民城市,但不在半岛上)提金斯,赫耳弥俄奈,阿西奈,共提供80艘船。

阿伽门农直属城邦(慕凯奈,科林斯,克勒俄奈,俄耳内埃,阿莱苏里亚,西库昂,呼裴瑞西亚,戈诺厄萨,自裴勒奈,埃吉昂地区,赫利开岬域),总数达100艘船。

斯巴达诸城邦(法里斯,斯巴达,墨塞,布鲁塞埃,奥格埃,阿姆克莱,赫洛斯,拉斯,俄伊图洛斯地带),90艘船。

斯鲁昂、阿尔菲俄斯水津地区,埃普,90艘船。

库勒奈山脚,阿耳卡底亚,菲纽斯,俄耳科墨诺斯,里培、斯特拉提亚,厄尼斯培,忒格亚,曼提奈亚,斯屯法洛斯,帕耳拉西亚,提供60艘船。

布普拉西昂,厄利斯地带,40艘船。

杜利基昂和厄基奈群岛,40艘船。

开法勒尼亚人,12艘船。

埃托利亚人,40艘船。

克里特诸城邦(克诺索斯,戈耳图那,鲁克托斯、米勒托斯,鲁卡斯托斯,法伊斯托斯,鲁提昂等 ---据说在克里特岛上,其时已有超过100个城邦了,这个可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数目不详,不过应该在40艘左右。

苏墨诸城邦(尼苏罗斯,克拉帕索斯,卡索斯),3艘船。

裴拉斯吉亚人,50艘船---这个就是阿基里斯的部队了。

夫拉凯,普拉索斯,伊同,安特荣,普忒琉斯,40艘船。

菲莱,波伊北,格拉夫莱,伊俄尔科斯,11艘船。

墨索奈,萨乌马基亚,墨利波亚,俄利宗,7艘。

伊索墨,特里开,俄利卡利亚,30艘船。

阿斯忒里昂,提塔诺斯,40艘船。

阿耳吉萨,古耳托奈,俄耳塞,厄洛奈,俄卢松,40艘船。

库福斯,22艘。

厄尼奈斯人,裴莱比亚人,40艘。

仔细的统计一下,居然已经出现了1000多艘战船了---精确的数字是1186艘。如果按照荷马的说法,一艘船上有战士120的话,那么现在的战力竟然已达了12万人之众!就算考虑到起码有一半的船只是后勤或者其他的用途---在荷马的《伊利亚特》中,战车以及大型青铜器皿的出现相当的普及呢,考虑到希腊战车以及其附属兵士的比例,定数为1/3之一的船只为装载战车和马匹亦是相当勉强的事情。,那数字也有6万之多。这实在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而且,这个还仅仅是泛希腊同盟的兵力,假如在考虑到特洛伊及其盟国的兵力---在荷马史诗中认为特洛伊及其盟国的兵力仅仅为泛希腊同盟的十分之一,但是这个比例明显过低了,从史诗中的历次大战来看,双方的对比应该3:1比较合理,就荷马所提供的资料看来,这场大战所涉及到的总兵力当在8万左右。---当然了,这个数字在真实中应该有很大的水分呢,关于具体的兵力分析,在下文我会详细的描述的。

而神话中关于这场战争的描述,则依赖与几部史诗了---说起来,希腊人似乎更加倾向与把战争史诗化,把政治戏剧化呢。不过,或者也仅仅是这样的原因吧,现时的话剧,歌剧才能具有那么优美的结构体系。毕竟,说到底,能把大规模的战争成功抽象为对空间和时间都要求极高的戏剧形式,或者也仅仅在中国才成功吧。如果按照战争的顺序来排的话,依次是:

《库普利亚》(Kypria,十一卷)描写战争的起因,即发生在《伊利亚特》之前的事件。

《伊利亚特》(Ilias,二十四卷),荷马史诗之一,讲述自阿基里斯愤怒到赫克托尔的埋葬。

《埃西俄丕斯》(Aethiopis,五卷),讲述亚马逊女王彭忒西蕾亚(Pentheus),埃塞俄比亚首领、黎明女神厄娥斯(Eos)之子门冬(Memnon)率军帮援特洛伊,被阿基里斯战杀。以及阿基里斯特攻入洛伊城,却被普里阿摩斯之子帕里斯箭杀在斯开亚门边的故事。

《小伊利亚特》(Ilias Mikra,四卷),讲述俄底修斯(Odeysseus)用计获得阿基里斯的战甲,埃阿斯于疯迷中自杀身亡。厄培俄斯(Epeus)建造了木马,俄底修斯化装入城,同海伦密谋夺城的计划。泛希腊同盟佯装撤兵,登船返航的故事。

以及《特洛伊失陷》(Niupersis,两卷),讲述特洛伊人尽管满腹狐疑,但最终搬入还是木马;使得西农(Sinon)点火为号,泛希腊同盟回兵进击,和冲出木马的勇士里应外合,攻占了特洛伊。墨涅拉俄斯(Menelaus)带回海伦,俄底修斯杀了赫克托耳的爱子阿斯忒阿那克斯(Astyanax),阿基里斯之子尼俄普托勒摩斯(Neoptplemus)带走了赫克托耳之妻安德罗玛刻(Andromache)。泛希腊同盟放火烧城的故事。

《回归》(Nosti,五卷)叙讲返航前阿伽门农和墨涅拉俄斯关于回返路线的争执,以及小埃阿斯之死和阿伽门农回家后被妻子克吕泰奈丝特拉(Clytaemnestra)和埃吉斯托斯(Aegisthus)谋害等内容。《奥德赛》(Odusseia 二十四卷),荷马史诗之一,俄底修斯在回归中所发生的事情。

《忒勒戈尼亚》(Telegonia,两卷)库瑞奈诗人欧伽蒙(Eugamon)所创作,讲述俄底修斯和戈耳克(Circe)之子忒勒戈诺斯(Telegonus)外出寻父并最终误杀其父,以后又婚娶裴奈罗柏(Penelope)等事件。

而以上希腊史诗的最后则是维吉尔(Virgil)的《埃涅阿斯》(Aeneas 一二卷)描述的则是特洛伊的英雄埃涅阿斯在特洛伊崩溃后带着家人漂泊到意大利并成为罗马人的始祖的故事。

某种程度上来说,以上这些史诗几乎反应了人性的所有的劣根,比如通奸(《回归》),妒忌(《小伊利亚特》,《库普利亚》,《伊利亚特》),血腥(《伊利亚特》,《特洛伊失陷》),卑鄙(《特洛伊失陷》,《奥德赛》),乱伦(《忒勒戈尼亚》),无厌(《库普利亚》),好色(《库普利亚》,《伊利亚特》,《奥德赛》),权贵(《奥德赛》,《库普利亚》)…但是,须知,正上八部史诗以及著名的俄瑞斯忒斯(Orestes)---阿伽门农之子---三部曲。无与伦比的特洛伊神话之厅才得以在希腊神话的宫殿中保留至今。</FONT>

小霖的ID 发表于 2004-10-28 22:14:25

<FONT size=2>第三章: 历史上的特洛伊之战(上)


</FONT><FONT face="comic sans ms">在介绍这场战争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双方的历史。或者,那应该是真正的历史的正文吧,我如是的想。

先从泛希腊同盟说起好了。

希腊人的历史应该上溯到公元前20到前lO世纪的克里特文明(Cretan civilization)和迈锡尼文明(Mycenaean civilization)。

首先是克里特文明,其载体为受埃及文明影响颇深的克里特人,他们不大象现在的希腊人,颧骨颇低,眼部的轮廓及鼻子的曲线也不甚明显。若按照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的说法,他们是为小亚细亚或叙利亚的外来移民和本地土著的融合民族。我觉得这点应该是不错的,因为克里特文明带有很强的中东味道,最明显的自然是那个洋溢着浓郁的阿那多利亚风情的大母神造型了---据说赫梯人是以胖为美的~~~~*_*!!

这是一个处于青铜时代中、晚期的文明体系。因为萌芽与克里特岛,故又被以古希腊传说中的科里特名王米诺斯的名字命名为“米诺斯文明”。该文明的中心克诺索斯位于克里特岛北部,与公元前30世纪末出现了青铜文化,并于公元前第20世纪初产生了欧洲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但是,和当时的中亚或者远东的大河文明形式不同,克里特文明是带着扩张和冲动的海洋性质的文明。海洋文明和大河文明的最大区别就是它首先是一种商本文明,而非大河文明的农本文明,其次,它也是一种带有很强的自主性质的文明。这种自主观念贯穿与整个文明的发展之中,并逐步的培育出了民主的嫩芽。

克里特文明的海洋特质使得它在诞生初期就有着很强烈的探索欲望。从已知的资料看来,甚至早在前19世纪左右,克里特岛上的克里特人就与东地中海沿岸的贸易频繁,埃及、腓尼基、小亚细亚、西西里、意大利等等,都曾经留下了他们驻足的痕迹,甚至连埃及国王列赫米拉墓地的壁画上,也有了他们的存在。这点是相当让人惊叹的。

尽管克里特文明直到公元前20世纪初才衍生出文字,但是它的成就斐然。在对早期的象形文字进行改革后,克里特人开始使用以线条表示轮廓的线形文字。这样大大简化了学习的步骤。一般而言,最早的线形文字被称为线形文字A,在克里特的许多器物上都有发现,不过迄今未能释读。

而到了公元前1500年左右,克诺索斯和法伊斯托斯等地的宫殿同时遭到破坏,有历史学家认为是由于锡拉岛附近的火山爆发,但是这个并不是最致命的,真正的伤害在公元前1450年左右。宫殿遗迹遭到人为破坏的痕迹相当的明显,灾难之中,克里特最主要的克诺索斯的宫殿为之废弃,其他宫殿则被摧毁殆尽。这次的冲击是来自与巴尔干半岛迈锡尼文明的大面积入侵的。---附带说一句,在前15世纪到12世纪的时候,除了东亚和美洲文明,当时已经知道的各个主要文明都受到了来自海洋的民族的袭击,这种被视为是野蛮对文明的征服的袭击所造成的后果是相当的严重的,最典型的是中亚的赫梯帝国,在这种海盗行为达到了颠峰的前12世纪,它甚至因此而崩溃。

所谓的迈锡尼文明,其实要比克里特文明要晚上一点,也要落后一点。它分布于希腊大陆及爱琴海诸岛。因当时希腊最强的王国及其首都迈锡尼---就是阿迦门农的王国---而得名。它大致萌芽与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地点为巴尔干半岛南端。而他们的载体,则是希腊人,一个融合了印欧语系---印欧语系被认为是源于欧亚大平原边缘的东欧某个地区---的亚该亚人和当地土著的新的民族。

这些亚该亚人是远道而来的征服者,他们不同于美索不达米亚的闪米特人,倒是和阿那多利亚高原上的赫梯人比较接近。他们是现在印度人高级种姓的远亲。他们身材较高,蓝眼睛,肤色白皙,与公元前20世纪不时地侵入希腊。这些手执青铜武器的战车兵,历未被认为是由多瑙河平原自南侵入希腊地区的,不过,最近有证据说,他们也许是由小亚细亚西北部横渡爱琴海侵入的。亚该亚人的到来使得巴尔干半岛的文明一下由新石器时代过度到了青铜时代。他们发展的是如此的迅速,到了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甚至一些奴隶占有制国家开始形成。

这里请注意下“一些”,如果说同为海洋文明的克里特文明更加注重与商本性的话,迈锡尼文明则在自主上下了很深的工夫。从诞生的前2000年到没落的前1200年,在巴尔干半岛上诞生了无数的城邦,比较有名的仿若迈锡尼,梯林斯,皮洛斯,忒拜、奥尔霍迈诺斯、格拉斯,雅典,约尔科斯…但是没有一个城邦试图在政治和经济上彻底的征服半岛。最接近统一的一次当是在阿迦门农的迈锡尼,可那也不过是接成了一个泛希腊同盟而已。各个城邦之间依旧保持着一种无事不相骚扰的微妙关系。

在前15世纪左右,迈锡尼开始向克里特岛渗透,并在前14世纪中期完成了对克里特岛的统治。

这次征服对双方而言都是皆大欢喜,在吸收了克里特文明的精华后,迈锡尼文明开始出现了文字。这种文字和克里特的线形文字A相当的类似,故此被称为线形文字B。线形文字B的传播很广,在忒拜和迈锡尼都发现了记载有线形文字B的泥版文书。这些泥版文书大多出于公元前13世纪。每块上的文字,少的三、四个,多则达百余,以简短者居多。线形文字B由三种符号组成,即表音符号、表意符号和计数符号。文书的内容基本上可以归结为财产目录,涉及劳动者的人数,牲畜和农产品的数量,土地的数量,祭品的多寡,武器数量等。

而与迈锡尼文明融合之后,克里特文明也开始变的“希腊化”了起来。其表现为扩张性和冒险性。在那个年代和国家,男人出去冒险被认为是很合理和荣耀的事情,海盗甚至成为了一个正当的职业。当然了,作为一个统一体的希腊文明也开始逐渐的成型。

而关于另外一方的特洛伊。说真的,我手上的资料并不多。仅仅知道他们是由属于游牧民族的达卡达尼亚人所建立的,一如上文所说过的,并因为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而成为了希腊文明和中亚文明的交融中心。或者在文化上,特洛伊的地位无与伦比,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她却不过是一个撮尔小城而已。尽管承认这点相当的让人难受。</FONT>

小霖的ID 发表于 2004-10-28 22:14:39

<FONT size=2>第三章: 历史上的特洛伊之战(中)


</FONT><FONT face="comic sans ms">有关这次战争的起因,在过去,历史学家们上似乎都倾向与神话里的说法,也就是帕里斯拐带海伦一说。这个或者就是浪漫吧。修息底德甚至认为这个也是导致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一个原因呢。呵呵,古典时代的希腊人真是可爱的紧啊。可是,站在我的立场,我觉得这个事件即使成立,那也不过是一个导火线而已,真正的,真正的战争的起因,其实应该在很早很早就埋下了。那么有多早呢,从当前的考古发掘显示,曼德洛斯河河谷中的特洛伊当是毁灭在公元前12世纪左右---具体点的话,该是前1260年,那么,我觉得这场战争的真正的开始,则应该上溯两百年左右,即迈锡尼文明开始崛起的前14世纪…

我们知道,在迈锡尼文明之前,希腊区是为克里特文明所统治的。这个文明是一个商业和海洋性质的文明。或者在克里特岛上,农耕的人口有很大的比重,但是从更多的意义上而言,它的繁荣来自与它的商业。相对便利的地理位置使得这个文明在其早期得以扬帆纵横黑海和地中海,他们的贸易线路是如此的广达,埃及,希腊半岛,阿那多利亚高原…几乎没有他们到不了的地方,历史学家通常认为,他们是那个时代最好的水手。

而此刻其他的文明而言,由于要对付来自陆地的敌人,也因此几乎没有多余的力量来发展自己的海上力量。亦从间接上得以促进克里特社会逐步走向一个追逐着贸易利润的社会,从而忽视了自身的保护力量。恩,从这点上来看,克里特人很象以后的荷兰人呢。他们是先进而平和的。

但是在前14世纪前后,随着迈锡尼文明达成了对克里特岛的征服,这个情况就大大不一样了。迈锡尼文明是一个注重军事力量的扩张性文明体系。还带着游牧民族的印记的迈锡尼人天生热爱冒险,也天生不排斥征服。在得到了克里特岛上的先进的航海技术之后,迈锡尼建立了一支庞大的海上力量,这种力量是相当的可怕的,因为它的掌握者情绪的变化如同一个三岁的孩子。当他觉得不耐烦的时候,他甚至会在任何时候挥动着手上那可怕的战争之锤。

这支舰队有多么的强大呢,荷马史诗在某些程度上给了我们以答复。当需要的时候,阿伽门农甚至召集起了1186艘战舰,而其中直接隶属与他的舰队,注意,这里是舰队,而不是舰队上的军士,就多达300艘!(注意,在希腊人的战舰中,有部分战舰是由阿伽门农直接提供的,但是上面的军士则是来自自己的盟邦,也就是史诗中所说的“内地人”)。也就是说,作为战争主题的迈锡尼城邦,几乎拥有了整个泛希腊同盟1/6的力量。这个大的优势,实在是让人震惊。---附带说一句,克里特岛在战争中居然只出动了40艘战舰,这个力量也实在是太小了点,和它作为海洋的中心地位太不相称了,那么有两个可能,其一,克里特在其时还没有被完全的征服,其二,克里特在被征服的战争中已经消耗了它所有的舰队…

拥有这样庞大的舰队的迈锡尼所表现出的野心是相当的大的。“仗剑执商”似乎是他们的座右铭了,一时之间,大量的带有浓厚的商业特色的殖民地建立了起来,罗得岛、塞浦路斯岛和小亚细亚上遍步了迈锡尼人的足迹,更有甚者,甚至连赫梯帝国都遭到了这股新生力量的骚扰。帝国的文件突然间多了不少有关这个海洋民族的记载。

而在这个情况下,地处迈锡尼文明和中亚诸文明交界处的特洛伊自然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占据特洛伊,对于迈锡尼而言,所增加的不仅仅是一个城市,更重要的,从此它获得了一个可以触及其他文明的入口。在此时的迈锡尼人看来,所有的古老文明都是不堪一击的,正如他们所征服过了的克里特…

因此,在特洛伊的王子犯下了如此的罪过之后,他们又如何会放过这么一个大好时机呢?更何况,他们原本就不准备对这个地处三大文明交汇出的古城保持着积极而又友好的和平。于是…

附带补充一句,在我们现在所有的大部分的版本中,都宣称帕里斯是很顺利的把海伦带回了特洛伊的。并且,这个花花公子在希腊同盟兵临城下之际蛮横的拒绝了墨涅拉俄斯关于归还王后的请求。从而导致了战争的全面爆发。但是,在希罗多德的巨著《历史》中,却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希罗多德认为,在其时,帕里斯并没有直接回到特洛伊,在海风的吹拂下,他被送到了埃及,并在那里,海伦遭到了扣押,原因是埃及的官员认为海伦对于自己的丈夫的背叛是不义的。如果按照这个说法,那么在特洛伊之战开打的时候,海伦其实是不在特洛伊的…恩,我想这样或者可以解释为什么墨涅拉俄斯可以在战后取回自己的王后了。我们知道,在一个正处于被劫掠和被焚烧中的城市中,要找到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个绝色的女人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呵,难度当不小于用你的嘴巴亲吻你的胳膊肘。

在讨论完了关于这个战争的背景和开战的意图之后。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战争的总兵力的问题。诚如我在上文所说的一样,荷马给出的近十万人的大会战以及那持久的岁月其实是站不住脚的,不过是作家的合理的构想而已呢…

我们先从军士们的载体,希腊的战舰说起。我们先假定荷马的船的数目为真实的(综合比较,这个数字虽然总数比较夸张,但是仔细的探讨下来,其实还是比较接近与当时的情况的。)

希腊优势时代的标准战舰是像英语中所通常称为的三层桨战舰(trireme)。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的triremis,而后者又来自希腊语的trieres,大意是“用三组装备起来的”。这种小船,注意,是这种小船,是一种沿船身两侧各有一排桨手划桨的敞开型船只。根据希腊古瓶画和荷马史诗的章节,它们看来是为了迅速和有效地利用船员的能力而建造的。那么,他们可以装载多少人呢?希腊古瓶画和荷马史诗有点含糊很矛盾,荷马宣称,每一艘船可以容纳甚至多达120人,这显然有点荒谬。我们仅以荷马时期希腊的50桨船作为参照好了。

所谓的50桨船是一种具有狭长、低船身的船只,这种部的每一侧具有可容纳多达25名桨手的空间,因此,这类船通称为前后甲板50桨手战舰(Penteconter)。从现在的考古资料来看,50桨船的船身长达38公尺,船身最大宽度大约不超过4公尺。其长宽之比约为10:1,这是为达到最高速度而设计的战舰所具有代表性的比率,这样设计的战舰的航速可以达到9.5节(17.6公里/时),仅仅比性能最好的现代竞赛快艇约慢一节。

而在吃水量上,由于战舰的船身是节省地使用轻而软的木料制作的,它们的吃水深度很浅。船身厚度仅为约3.5厘米,有的部位还要更薄一些。在文件中所写的商船的船身通常建造得沉重一些,可是古代诗人描写这种商船船身时,指出把水手与死亡相隔开的木料只有三指厚。船身的最小限度似乎是要使船员约占该系统总重量的三分之一。因此,包括桨手在内的三层桨战舰的排水量低于40吨。

这样,假如我们以一个标准的迈锡尼战士的体重为75公斤的话,装备为35KG的话(荷马史诗中的迈锡尼战士的制式装备包括有胫甲,胸甲,头盔,剑,和巨大的盾牌,其中盾牌的重量最巨,而首领还需要携带枪和其他的攻击性武器。)这样计算出来的一船装载的人数应当在120人左右的没错。

但是,我们所需要考虑到的是,荷马时代的战船就真的可以反映出特洛伊时代的战船了吗?显然不是这样的。三层桨战舰就长度而言几乎似乎仅仅是50桨手战舰的3/4,更何况,在计算装载量的时候可,我用的是50桨手战舰的最理想吃水量。而对于三层桨战舰(trireme)来说,这样的数字起码要减少30人左右,个人认为,如果仅仅算上战士和战斗装备的话,平均一艘船的最大限度应当在80人左右。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装备情况。

在研究荷马史诗的时候,我们发现,希腊人在特洛伊城外几乎是建立起了一个可以说是永久性的要塞了。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具乃至祭祀用具几乎是一应俱全。这个应该是比较符合当时的传统的,那么,关于这些后勤补给和祭祀用的船只又有多少呢?我想这个应该也是关键中的关键。考虑到在当时从迈锡尼横渡到特洛伊需要三天的时间,在计算上需要一天的缓冲,那么,如果我们以每个战士每天需要消耗1/3头羊的食物,一头羊所占据的船舱为一人目来计算的话,那么,则有如下的方程式了:

X*80 = (1186-X)*80*3/8,其中X为乘坐着战士所需要的船只的数目,那么,这个数字是多少呢,这个方程式很简单呢,我所计算出来的结果是323艘左右。也就是说,人和食物的船数基本保持在了1:2左右。那么,是不是这就是所参战的战士的最后人数了呢?当然不是。---我知道有那么多的装载着咩咩叫的羊的舰队是有那么点大煞风景,但是这个也是事实…

我们再仔细的探讨荷马史诗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在战争中,战车出动的比例的相当的高的,这个比例高到什么样子的程度呢,荷马并没有明说,但是,基本上,我们可以说每艘船都会有1辆战车左右的配置。这个是由于每艘船上的领袖的数目而决定的。那么,这样以来又要占据多少的容积呢?保守的估计,如果采用的是埃及式的战车的话---用两匹马牵引、仅搭载一名弓箭手,形状优美的车轮由六根或四根辐条支撑。那么,平均一艘战舰,注意这里是载人的战舰,上就应该去掉了80-10(我们仅仅是从占据空间来看,并没有考虑到实际的重量。)那么,从这里来看,每艘船所容乃的战士的数目就减低到了70人了,在考虑到帐篷以及装备的更替~~我觉得,每个希腊战舰上的人数应该在60—63人之间比较合理。

那么,希腊同盟的兵力总数就应该是 63*323,也就是大致在2.3万出头。对照下同时期的各个国家,在前14实际左右的夸大许之战中,埃及出动的人数在3万人左右,战车2000辆,赫梯的人数在2万人左右,战车2500辆---从这点来看,我们对战车的估计明显要少上许多呢,不过因为是跨海洋作战,我们也可以理解了。我们的统计数目还是比较合理的。

那么在特洛伊方面呢。就传统的资料上说,特洛伊的战斗力量为希腊人的1/3左右,我觉得这个还是比较合理的,毕竟,在兵法上,也的确有“围五守一”的说法---恩,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说,迈锡尼人以3倍的兵力来攻打一个海洋那端的防卫优异的城市,也真的需要莫大的勇气和信心呢。---因此,计算特洛伊人的兵力在7000千左右还是比较正常的。应当不会超过1万人呢。

那么,我们现在就基本可以给这场战争定下一个大致的分析了:

理由:殖民和贸易扩展,捎带点个人的自尊和某种生理需求

兵力:泛希腊同盟2.3万人左右,特洛伊0.7万人左右

时间:公元前1260年~~</FONT>

小霖的ID 发表于 2004-10-28 22:15:06

<FONT size=2>第三章: 历史上的特洛伊之战(下)


</FONT><FONT face="comic sans ms">既然我们已经分析完了特洛伊战争的具体的爆发时间,双方具体的人数,那么下一个问号,也就自然的指向了又一个疑点,也就是战争的具体持续时间…史诗上所记载的10年自然是靠不住的。

凭着上文分析下来的资料,我们发现,在泛希腊同盟的庞大的船队中,补给的船只是占据了相当的数量的。这也就决定了这场战争的持续时间不可能超过半年。为什么呢?我们还是从船只来看。

作为当时舰队主体的50桨船,我们已经知道了,是用轻而软的木料制作的,它们的吃水深度很浅。船身厚度仅为约3.5厘米。而当时的条件下,需要横渡海峡在顺风的情况下需要三天的时间,逆风的情况就更加难以估计了----所以,我在上文对希腊舰队的人数的估计也是在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下。如此漫长---在当时的条件下,三天的航行已算是相当的漫长了---的航程这也就决定了它们不可能作为持续的航行工具加以使用。要知道,在海水的侵蚀下, 即便是在日后的大航海时代,在采用了坚固的松柏木并辅以相当的防蛀技术的情况下,一般的舰体也很难坚持超过一年的持续航行时期---关于具体需要多长的时间对船体做一次休整和维护,我这里找不到很明确的资料,只是从零星的海盗战例中推算出这个数字,考虑到海盗船基本上都具有比较强的续航力,这个数字我想还是比较贴切的。再不考虑到风暴对于船只的耗损,个人认为,在特洛伊战争时期,或者在前期还能够满足相当的补给,但是,在一到两个月之后,由于补给船只的耗损就将给希腊联军带来相当大的麻烦。

第二点则在于对水手的要求上。从荷马的史诗以及当时的大量诗歌来看,在当时,关于浆手和战士的划分并不明确,一个战士可能到了船上就自然身兼起浆手的职责了。这样固然可以在短时间内保证兵力的强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这种身兼两职的劣势也就体现了出来。没有合理的休息,这对于联军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可以想象,每次跨海补给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在那个只依赖与海风的时代,进行三日夜的航行对于人的体力来说,是相当可怕的,就算采用了轮班制,这样的消耗也并不是短期就可以恢复的,荷马史诗里有从对方的战阵中夜袭并杀死熟睡中的对手的战例,由此我们也可以揣测漫长的航行对于战士的消耗是多么的大了。更不要说还要应对来自特洛伊城内的冲击和由此带来的士气的低落了。

第三点则在于特洛伊方面。我们知道,构成特洛伊市民的主体为达卡达尼亚人,也是一个游牧民族。这虽然使得迈锡尼人无法如征服农耕民族一样就地获得战略资源,但同时也决定了特洛伊在对待战争的持久性方面远不如农耕民族来得漫长。---关于这点,我们不妨考虑一下蒙古在灭金和灭南宋时的例子,蒙古大军覆亡金国所用的时间甚至还不如在攻打南宋的襄阳上所耗费的日头。游牧民族在战争中往往考虑的是如何在一次性的战斗中击溃对方,而不是农耕民族通常考虑的,在漫长的时间里拖跨对方…这个不是由交战者的意愿所决定的,而是由民族的性格和环境所决定的。对于农耕民族而言,种植可以在小范围内完成,而谷物等口粮的战略储备也相对要简单的许多。而在于游牧民族来说,长时间的战争是相当的可怕的,特别是如果战场转移到狭小的空间---比如我们现在的特洛伊城---的话。很难想象蒙古人,突厥人会死守一个城市长达10年之久…就是供给马匹的粮草,都是相当的遥远而不可触及的事情呵。

第四点在于希腊同盟的后方。在上文我已经指出了,其实在迈锡尼为主体的希腊舰队中,另外一个素以航海而著名的克里特的军力少的可怜,仅仅40艘而已。考虑到那个时候在克里特上已经有百计的城邦了,这样的比例明显有点不太合理。

为什么会如此呢,尽管上文我给出了两个原因,但是就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似乎还是迈锡尼文明并没有对克里特文明完成彻底的征服要来得确切点。恩,目前的考古发现显示大约公元前1480-前1450年,迈锡尼人是曾侵占了克里特岛上的克诺索斯,并在当地原有的克里特文明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种所谓的“晚期克里特文化第二阶段”的文化,但是该种情况却不见与克里特岛的其他城邦遗迹。也就是说,在特洛伊战争中,迈锡尼人很可能是一种双线作战的情况,由于在文化上没有同化,它遭到了来自被征服者的顽强的抵抗。这点,也就决定了它不可能长时间的将兵力投放到海洋的那一边。

最后还要考虑到因为水土不服而带来的兵员锐减等问题…因此,个人觉得,考虑到战争双方的对战争的坚持能力以及防守一方的屏障特洛伊战争的时间应当在半年之内,比较接近与1—2个月。再长的话就有点接近与神迹了。

而至于战争的过程…我想也用不着说了吧。总之,泛希腊同盟在进行了古典奥林匹克竞技式的对阵---似乎古代希腊的战争就如同儿戏一样的可爱,仅仅是战士们直接的搏斗而已,而且还有一定的规则---之后,当然了,这里包括了团体和个人两个大项。意识到无望的联军高层最终采用了俄底修斯的计策,采用木马计攻陷了特洛伊城,一说开启了现代西方战争谋略的先河…不过,即便是在许多年之后,也依然有人无法原谅这样有违骑士精神的欺瞒行为,伟大的诗人但丁就曾经在其不朽的名著《神曲》中对献计的俄底修斯冷嘲热讽,并认为他的行为使得他在地狱中牢牢的占据了一席之地。

联想到几乎是同时期埃及和赫梯之间的尔谀我诈,中国商朝的智计百出…我真不知道是该大笑一场是好还是大哭一场作罢。或者,只有在一个这样的国度,只有在一个这样的土地上,才有可能诞生奥林匹克吧。

还是让我们来看看这场战争的后果吧。

攻克特洛伊,对于迈锡尼来说,却绝不是一块香浓可口的咖啡一刻---最近天天在放这个广告呢—-说的难听点,简直就是一剂毒药。在神话中,娇纵的阿伽门农死在了自己的妻子和妻子的情妇的手上,诡诈的俄底修斯也在误会中被自己的儿子送去了英雄岛…更加悲惨的是小埃阿斯,他甚至连自己家乡的土地都没有见到。而在现实中,迈锡尼的遭遇也好不了多少。获得了对小亚细亚的通商口并没有使得这个国家兴旺发达。反之,由于对特洛伊的进攻,使当时小亚细亚种族之间的微妙平衡被彻底打乱,由于文明程度比较高的民族基本上都参与了该次大战并将自己的有生力量消耗殆尽,一些原本停留在秩序金字塔底部的力量开始蠢蠢欲动了起来。

就在公元前1250-前950年间,也就是特洛伊覆亡的10年之后,在特洛伊之战中筋疲力尽的迈锡尼受到了来自所谓的蛮族的进攻。考古学证据表明,就在公元前13世纪末,迈锡尼坚固宫殿的外围郊区曾屡遭洗劫:前1200年,除了雅典卫城外,迈锡尼所有宫殿都遇劫难,前1150年迈锡尼第二次被攻陷,而这次,甚至连卫城也未能幸免…这次攻击所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石工技术湮没无闻,制灯行业无人问津,包金材料消声匿迹…而最悲惨的莫过与伟大的线形文字了,曾经记录了阿伽门农等名王的辉煌的字样自那时起便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了。这实在是让人痛心无比的事情。

迈锡尼文明消亡之后,希腊整整沉寂了四百五十年。这段时间也被称为“黑暗时期”---大概希腊诗人所谓的“黑铁时代”也就是如此吧。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它在世界上就此消失了。事实上,一方面,希腊文明在此之后在默默的等待着,数个小城邦在缓慢的兴起。尽管赶不上先辈的速度和光芒,但是这种厚积博发却绝对不可小看。民主和现代艺术的胚胎便在此酝酿了。而另外一方面,希腊文明在特洛伊战争中的表现已经震惊了东方。尽管此时东方的赫梯,埃及,喀西特巴比伦三大帝国正头疼与应付来自海洋的侵袭---附带说一句,这里甚至也有为野蛮民族所驱赶的迈锡尼人---但是,一旦安定下来,他们就不得不考虑来自西方的梦想了,特洛伊的传说给了他们太多太多的想法和新奇。这也间接的导致了在后来波斯帝国对希腊的征战以及,对于希腊文明而言,伟大的“城邦时代”的到来。

而对于特洛伊而言,在此后的岁月里,在斯卡曼德洛斯河的河谷里不再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不再有光鲜明亮的战甲;不再那巍峨起伏的城墙;不再有关于伟大的赫克托尔的传唱…但是,特洛伊人的足迹却并没有消失。我相信维吉尔所说的,承载着特洛伊人希望和梦想的埃涅阿斯在特洛伊城覆灭之后和家人漂泊到了另外一个国度,而就在那里,他和他的后裔们建立起了一个伟大的帝国,而它的光芒,则照耀整个欧洲长达千年之久。

这个帝国的名字就叫做:“罗马”。</FONT>

小霖的ID 发表于 2004-10-28 22:15:58

<FONT size=2>尾声:一个好象是无关的东西


</FONT><FONT face="comic sans ms">“
我的丈夫,你死得这般年轻!
你丢下我,宫居里的寡妇,守着尚是婴儿的男孩。
你我的后代,一对不幸的人儿!

我知道,他不会长大成人:在此之前,我们的城堡将被荡为平地,从楼顶到底面的墙沿!因为你已不在人间,你,城堡的卫士保卫着城内高贵的妻子和无力自卫的孩童——不幸的人们,将被深旷的海船运往陌生的国度。

我也一样,随同被抢的女人,而你,我的孩子,将随我前往,超越体力的负荷,替一位苛刻的主人,干起沉重的苦活。或许,某个阿开亚强人会伸手把他夺走,扔下城楼,暴死在墙基边,出于内心的愤怒,因为赫克托耳曾杀死过他的亲人,他的兄弟、父亲或儿子——众多的阿开亚人已面贴广袤的大地,嘴啃泥尘,倒死在赫克托耳手下!

在你死我活的拼杀中,你的父亲不是个心慈手软的儒汉。
所以,赫克托耳,全城的人们都在悲哭你的死亡;你给不幸的双亲带来了难以言喻的痛苦和悲难。但尝苦最深、悲痛最烈的是你的妻子,是我——你没有死在床上,对我伸出你的双臂,也没有叙告贴心的话语,使我可以终身怀念,伴随着我的哭悼,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


------《伊利亚特》24

以上是出自荷马史诗里安德罗玛刻哭诉自己丈夫赫克托尔的一段。而据说在当时迦泰基覆灭的时候,罗马人的统帅西比乌(Scipio)面对着冲天的大火,所低吟的也便是它了。

或者是出与对于希腊人放过自己先祖而令自己成为了世界的中心的教训分外的深刻吧。自此之后,自认是特洛伊人后裔的罗马人在对待敌人上分外的不讲情面。特别是在对待具有海洋意识的文明上---莫非是民族恐惧感觉?!就在第三次布匿战争后,投降于罗马的大约五万迦泰基人全部被卖做奴隶。曾经无比灿烂的名城市迦泰基亦在被洗劫一空之后被付之一炬。

可怕的冽火整整燃烧了十天十夜,整个迦泰基城以及临近地方被完全夷为平地。但是这还不够,罗马人用梨翻了一遍土地之后,再撒上盐,使这座曾经辉煌的城市成为了不再适于人类居住的地方。用罗马人自己的话说,这叫“Curse”…

这就是真实的历史啊…或者和本文并无关系?!


公元2004-10-0623:02:01秒         《随笔系列—随想特洛伊》完结
送给一个不可能再见的人</FONT>

小霖的ID 发表于 2004-10-28 22:16:46

记住,本文是转载…………………………………………原文见<a href="https://bbs.kuankuan.net/viewthread.php?tid=143633" target="_blank" >https://bbs.kuankuan.net/viewthread.php?tid=143633</A>

小霖的ID 发表于 2004-10-28 22:12:22

<FONT size=2>第一章:特洛伊之源(上)


</FONT><FONT face="comic sans ms">传说中的特洛伊位于小亚西亚赫勒海岸上斯卡曼德洛斯河河谷中(该地点目前属于土耳其,大至位于伊斯坦布尔以西400公里)---就这点而言,我相当欣赏电影《TORY》里对于太阳神的描述,在那里面的太阳神的雕塑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希腊风格的健美少年,而是类似埃及法老的威严王者,或者对于很多希腊神话的fans来说,这点很让人觉得别扭,但就历史而言,这却是相当不错的。而它始建立者为则为达卡达尼亚人伊罗斯(Ilus)。

伊罗斯的曾祖父为达耳达诺斯(Dardanus),按神话他是宙斯(Zues)和著名的普勒阿德斯七姐妹(Pleiades)之一的厄勒克特拉(Electra)的儿子,和克里特的农神伊阿西翁(Iasion)是兄弟,可他却以人类的身份贯穿与我们所知道的神话和历史中,是为居住在伊得山山前的部落---达卡达尼亚人的祖先。

或者是年代实在是太遥远了,也或者他个人的喜好和性格,和臭名昭注的伊阿西翁不同,达耳达诺斯的一生却得相当的平淡,亦可以说是乏味。这一点,连后世奉他为祖的罗马人都颇感意外,也是所不能接受的,出于心理或是其他方面的需要,于是有关他的神话也变的牵强了起来,甚至生硬的有点难受。

比如有一个是这样的,据说他的母亲厄勒克特拉曾经送给自己的儿子一个护城神像,以确保达耳达诺斯的居所坚不可摧。这个神像曾一度成为了特洛伊的象征,但最后却由特洛伊战争中著名的英雄(Aeneas)背负到了罗马,并最终成为罗马永恒不落的标志。

联想到特洛伊的结局,这样的一个说法实在是忧伤的紧,它磕的我心疼。

达耳达诺斯的有子厄里克托尼俄斯(Erichthonius)。请注意这个厄里克托尼俄斯,事实上,在希腊神话中有两个厄里克托尼俄斯,两人的文法拼写并无差别。一个便是本文中的特洛伊城的第二代祖先,而另外一个,或者也应该更加有名一点,他是雅典的第五代国王,也是火神赫怀斯托斯(Hephaestus)和大地母神该亚的儿子,也就是著名泛雅典节的倡导者---后来这个节日逐渐演变成了当今的奥林匹克。

厄里克托尼俄斯和希腊神话中的一个著名的美女阿斯提俄科(Astyoche)相结合。而他们的儿子,便是伊罗斯的父亲特洛斯(Tros)了。

而关于特洛伊的建立,也有个很有意思的传说。据说伊罗斯在成年后,参加了当时很是著名的佛律忑亚角力会,并且一举获得了优胜,并得到了50对童男女和一头花牛作为奖品。而就在他沾沾自喜的时候,大神宙斯出现在他的梦里,并指示他未来之路。

宙斯给伊罗斯的神托告诫他随着花牛离开自己所居住的伊得山,并在花牛休憩的地方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城邦。这个神话其实并不希奇,类似的还有很多,比如著名的欧罗巴和不著名的卡德摩斯,这都是和家畜,特别是和牛的休憩地相关的传说。而这些个神话也是那些曾经仰仗着游牧为生的民族漫长的历史的缩影。---事实上,特洛伊往后的岁月也往往和游牧脱不了干系,比如其历史上最著名的英雄赫克托尔(Hector)就被称为“驯马者”。

可让我觉着好玩的却是这个建城的地方,一个名叫希萨立克的小山岗。在今天看来,这个地方四周是平阔的原野,视野辽阔,举目极眺,良田片片,繁花似锦,美丽而清幽,实在是一个建城的好地方。可是它距离达卡达尼亚人的蒙昧之地伊得山也并不是太远,那么,不是宙斯搞笑就是伊罗斯偷懒了,否则的话,我实在想不出就在家的附近再建立城邦的必要。

伊罗斯所建立的类似与村落一般的小城邦依他自己的名字命名为“伊利翁”,也有称为“伊利奥斯”的,而后为了纪念自己的父亲而改名为特洛伊(Tory)。其时间就目前出土的古物来看,大约是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600年。</FONT>

小霖的ID 发表于 2004-10-28 22:12:39

<FONT size=2>第一章:特洛伊之源(中)


</FONT><FONT face="comic sans ms">神话是什么,这实在是一个相当头大的问题。有人识它为珍宝,有人识它为尘埃,有人对它爱不释手,有人却对它避之不及。事情就是这么的复杂,事情却又是这么的简单。

伊罗斯的妻子名为奥律得刻(Euryclea),这里又牵涉到了同名的问题。

在希腊神话中尚有一个著名的奥律得刻。她也是著名的美女和著名的悲剧人物,而有关她的故事,看过《圣斗士》的朋友们都应该很了解吧。恩,没错的,她就是天琴座的白银圣斗士奥菲士(Orpheus)的女友,明艳动人却困顿于地狱的幽暗的奥律得刻。

伊罗斯和奥律得刻的儿子便是特洛伊的名王拉俄墨冬(Laomedon)了。富有讽刺意味的是,他的名望并不是源自战场上的武勇,亦不是博学或者仁慈。却是因为不识好歹,背信弃义。他的丑事是如此的丢人现眼,以至与他的名字也成为西方文化中背信者的代名词。

拉俄墨冬时代为希腊神话的黄金时代,无数的英雄和传奇都诞生于那个时期,而其中最著名的,则当属特洛伊城城墙的建立和赫拉克勒斯(Heracles)的12功绩。我们先来看前者。

提到特洛伊的城墙就不得不提到希腊神话中的两个著名的神明,海洋之神波塞东(Poseidon)和太阳神阿波罗(Apollo)。传说在荷马史诗中是如此的坚不可摧的特洛伊的高墙便是出自这两位大神的手笔。

而有关这两位神明为什么会为在他们眼中是卑微而不足道的人类做工,神话里也自然有自己的解释。阿波罗因为杀死了为宙斯锻造闪电的独目巨人布戎忒斯,斯忒洛铂斯和阿耳戈斯,其原因据说是因为这三位企图侮辱他的母亲勒托(Leto)。而波塞东…呵呵,我一下想不起来这位老兄是出自什么原因了,但是似乎也和奥林匹斯众神之间的争权夺利有那么点微妙的关系。

然而特洛伊的神话和以上两位牵涉之深也自然有其深厚的背景。阿波罗在泛希腊化时代为全希腊的神明,可是他最初却不过是小亚细亚的一个土著神,他开始进入奥林匹斯的神明体系大概是在公元前2000到1000年左右的克里特/迈锡尼时期---即便是到了荷马的年代,他的神性也似乎尚在希腊神话中纯正的太阳神赫利俄斯(Helios)之下。至于波塞东,联想起特洛伊人的母邦达卡达尼亚人游牧民族的身份,身为畜牧之神的波塞东无疑便是最好守护者了。

在触犯了宙斯之后,两位大神被责罚为当时宙斯所钟爱的国王拉俄墨冬做苦力。当然了,他们是以凡人的身份出现在拉俄墨冬的面前。骄傲自大的拉俄墨冬并没有认出神明,他交给这个两位神明在他看来是相当棘手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修建特洛伊的城墙。

宏伟的特洛伊城墙在两神的努力下修建了长达七年之久,当然了,间或阿波罗被拉去为拉俄墨冬放牧羊群或是演奏乐器。由此我们也可想象建造它时的艰难以及它的坚固程度了。从这种意义上而言,电影《Troy》里的城墙真让我看了不过瘾的说。大而无当,哪里有点鬼斧神工的味道。

城墙完工之后,波塞东和阿波罗向拉俄墨冬索要报酬,似乎阿波罗的所得应为拉俄墨冬的羊群的1/2,而波塞东的酬劳则为马群的1/2。这个数字显然是相当的庞大的,于是我们这可爱的拉俄墨冬开始心疼了起来,二话没说,他完全的舍弃了王者的尊严,竟如同一个无赖般将两位神明赶出了自己的国土。

受到如此屈辱的两神当然不肯就此了事。于是灾难很快的降临到了拉俄墨冬的子民身上,似乎是鼠疫和地震吧----这里实在是鄙视一下波塞东和阿波罗,明明是拉俄墨冬拖欠你们工资,又何苦和那些人民过不去呢,典型的柿子捡软的捏,欺软怕硬的东西。</FONT>

小霖的ID 发表于 2004-10-28 22:12:54

<FONT size=2>第一章:特洛伊之源(下)


</FONT><FONT face="comic sans ms">拉俄墨冬畏惧两位神明的力量,变提出了和解了请求。

在收到了相当丰厚的祭祀之后,阿波罗同意了拉俄墨冬的和解要求。并在此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了特洛伊城的守护神明。---还记得《特洛伊》电影中的那个神像吗?那是正是弯弓远射的福波斯.阿波罗之像。

但是波塞东却并不满足于“普通”祭祀,哪怕这个祭祀是如此的丰饶。自认为是受到了极大的羞辱的裂地之王此时提出了一个极其苛刻的条件。他要求拉俄墨冬将自己的女儿赫西俄涅(Hsione)献给海怪,即所谓的人牲献祭。

这个要求是如此的苛刻,但是又无法回绝和抗拒。迫于无奈之下,拉俄墨冬将自己的女儿绑在了祭台之上。

我不知道这个神话到底反映了什么。但是,赫西俄涅的悲剧却数次令我长叹。明明是父辈的过错,却要让一个少女承担这与之而来的后果…希腊神话看来不仅仅是愉悦和壮健的,它更是悲哀和腐臭的,它的华丽不过是因为血的灿烂,而它所谓的人性亦是如此的虚假,明眼的赫利俄斯呦,你似乎窥得见它在名为怜悯和责任的薄纱之后发抖么?

似乎故事到此应该告一段落了吧。我对自己说,但是,结果却并不是如此的。赫西俄涅的悲剧才刚刚上演。

就在赫西俄涅被绑上刑架,等待为海怪吞噬的时候。一艘小小的帆船驶进了特洛伊港。这艘帆船便是希腊神话上大大有名的阿尔戈斯号。也即“金羊毛”之船。

希腊神话是相当的纷乱和复杂的,这点自不待言。但是,如果你足够的细心的话,你会发现其实整个希腊神话,除了众位神明的起源之外,都不过是五大事件的分支而已。换句话说,假如你把所有的神话和传奇看做是是一座宫殿,那么,你会惊奇发现,这个是看起来是如此的迷乱和纷扰的迷宫其实不过是建立在五个柱子上的,而这五个柱子,则依次名为“七雄攻特拜”,“金羊毛的旅途”,“赫拉克勒斯和他的家族”,“忒修斯的事迹”以及“特洛伊之战以及众英雄的归宿”。

在这里,我们所涉及到的阿尔戈斯以及赫拉克勒斯便以上柱子之一了。恩,但本文亦并不是专门探讨希腊神话的,因此在这里作者也就一笔带过好了。大家只需要知道,为了获取传说中的金羊毛,阿尔戈斯号上汇聚了当时希腊世界上所有知名的英雄。当然了,那里面自然少不了最伟大的英雄赫拉克勒斯。

拉俄墨冬自然也听闻过赫拉克勒斯的英名,于是他提出了一个条件,希望用一匹神马来换取自己的女儿。

赫拉克勒斯同意了以上的条件,自不用说,如同切西瓜一般,波塞东的海怪就给送到了幽深的地府成为了哈得斯(HADES)的玩具。赫西俄涅也因此得救。可是就在他索取自己因的报酬的时候,拉俄墨冬吝啬的本性却又一次的暴露了出来。他就如同对待两位神明一样对待赫拉克勒斯。

根据普遍的说法,赫拉克勒斯此时隐忍未发,他坐上阿尔戈斯号扬长而去,因为在他看来,此时惟有金羊毛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其他的,伟大的赫拉克勒斯显然很明白“总归是你的”这个道理。因为就在阿尔戈斯号完成了它的旅途之后,赫拉克勒斯带着他的朋友,同是阿尔戈斯英雄之一的忒拉蒙(Telamon),全力攻打特洛伊。

特洛伊在此时第一次沦落与外族人之手,当然了,这也并不是最后一次。狂怒的赫拉克勒斯彻底的洗劫了这座当时堪成最华丽的都市。他将拉俄墨冬和他的成年儿子全部杀此,仅仅留下了幼子波达尔刻斯(Podarces)和女儿赫西俄涅。在他的所谓希腊人的伟大的逻辑看来,波达尔刻斯尚未成年,不知道其父的罪行,而至于赫西俄涅,那本来就是他的报酬。此刻不过是物归原主而已。

真的难以想象,赫西俄涅此刻的心情究竟是如何。须知,命运是如此的沉重和悲凉,也是如此的不可抗拒和残忍。是曾看着自己的父兄一个一个被杀死在自己的面前。那份血色的妖艳是数次让自己自噩梦中惊醒,可是亦要为了小兄弟的脆弱的生命苟延残喘乃至面对着凶手亦要强颜欢笑。

赫西俄涅勉励的支撑着沦落的特洛伊,作为觥筹交错之间的赠品,她被送给了忒拉蒙,并生子透克洛斯(Teucerus)。是为希腊神话中有名的神箭手。而在令忒拉蒙相当的愉悦之后---可以想象,这位特洛伊的公主曾受到过的将是何种的欺凌和羞辱。她亦成功的将自己的幼小的弟弟波达尔刻斯自异邦人手中赎回并让其重回王位。

获救波达尔刻斯的感激姐姐的恩情。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普里阿摩斯(Priamus),是为赎金之意。而他,也就是《特洛伊》里的赫克托尔的父亲了,也是特洛伊的末代国王。在特洛伊之战爆发前,他勉励治国,并将特洛伊的成为了当时可数的强国之一。

赫西俄涅的结局我不得而知。但是,可以想象,这位公主的死必是凄凉和悲楚的。我祈愿她不曾活到那场战争的开始。因为那里,在那高大的特洛伊的城墙下,她唯一的儿子,神一般的透克洛斯的箭矢所夺取的,却是她为之祈祷和为之保护的族人的生命。

透克洛斯和其同父异母的兄弟大埃阿斯(Ajax)---附带说句,欧洲有一个著名的球队阿贾克斯,其名字也正式来源与此---是为希腊军中著名的英雄。</FONT>

小霖的ID 发表于 2004-10-28 22:13:14

<FONT size=2>第二章: 神话里的特洛伊之战(上)


</FONT><FONT face="comic sans ms">就这样,幸运的神祗催励敌对的双方拼命,
也在他们自己中间引发激烈的竞斗。
天上,神和人的父亲炸起可怕的响雷;
地下,波塞冬摇撼着无边的陆基,
摇撼着巍巍的群山和险峰。
大地震颤动荡,
那多泉的伊达,
它的每一个坡面,
每一峰山巅,
连同特洛伊人的城堡,
阿开亚人的船舟。
---《伊利亚特》20

希腊神话给人的感觉其实并不太好的。诚如我上文所提及的赫西俄涅的神话,也诚如那场永恒的特洛伊之战。它给我的感觉是消极而又阴冷的,残酷而又狂暴。

所谓的神话,其实它们的诞生和存在往往都不是美丽的。它们本质上是一种来自社会底层的臆语和呻吟。上位的编纂者和流传者虽然出于某种目的修以文字使其成为了名为宗教的玩具,但再多的粉饰也掩盖不了更多。一旦我们拨去那层缘自人类基因中的对血和杀戮的崇拜和对权贵的敬服,那暴露在阳光之下的病态和羸弱是让我们如此的畏惧和哀伤,亦是让我们如此的疯狂和绝望。比如希腊神话…

最上端的自然是神明,他们的意志操纵着芸芸众生,他们笑,所以万物嘿嘿有声,他们怒,所以万物恢恢无语,他们是构成一切神话的基石,却又是高高在上的塔尖。在其下则是命运,它由神明创造却又制约着创造者本身,但是,这种默契却并不牢靠,上位神明的心血来潮往往会令命运的天平产生倾斜乃至弯曲,一切都取决与他们的心情的好坏而已。第三级则是英雄,英雄诞生于神明的欲望,而这种欲望则往往体现在了某位神明的某次荷尔蒙的过度分泌,当然了,起码他们还是懂得计划生育…再之下则是不计其数的平民和奴隶的血肉和恭维了,作为配角中的配角,甚至连角色也算不上是的他们,其存在的意义不过是上位者们的附庸而已,而所谓的附庸,则常常是不需要名字的,或者说,仅仅需要一个看上去还算切合了某些条件的代号而已。这样的金字塔井然有序。

于是,或许你要问我了,那么希腊文化被认为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难道就错了吗?当然不是。

其实相对与暴民的臆想的神话和传说而言,个人更觉得之所以是希腊文明被看做了是西方文明的基石而不是更加早的苏美尔文明或者更加神秘的埃及文明更加重要的犹太文明。最主要的方面,则是在于希腊的“羊人剧”,也就是被现在称之为悲剧,喜剧---其实这里如果用希腊文或者英文翻译出这三个词会更好一点,中文有点包括关系,用起来不大方便。

这里赞一下希腊的公民们。因为他们至少允许保留不同的意见的存在,哪怕这种意见或者对于他们的价值观是一种极大的颠覆和嘲弄。我不知道在看本文的你对于希腊的历史是否有点了解,建议去看看希罗多德(Herodoti)的《历史》(Historiae),恩,关于这个人和这个作品,以后我们还会用到的。在这个作品里面,有点相当多的对所谓的“不敬神”的国王或者领主们的记述,其结果自然都是无一例外的悲惨。由此我们可见在当时的希腊社会是多么的看重对神明们的尊重和礼仪。但,假如我们仔细的审视一下其他方面的话,我们会发现,在流传至今的大部分希腊的悲剧和喜剧中,嘲弄神明和命运占的比例还是蛮大的。

于是我的眼前浮现出了这样的一幕场景,在某个小山坡上,演员们正在上演着阿里斯托芬的《云国》,当演到了众神被嘲弄的桥段的时候,观众无不大惊失色,他们或张口接舌,或相对而呆,或窃窃私语,或者冲冠震怒…但是,随着时间的时间流逝,他们却无不放声大笑,陶醉与演员们的精湛的技巧之中了。

这个就是一种博大和包容。我认为这个也就是人文精神最主要的地方,也是所谓的民主的最本质的地方。

嘻,似乎已经说的很远了呢,还是扯回来吧,继续说说我们的特洛伊。说说这场因为三个歇斯底里的女神而导致的一场支架在男人的生殖器和尊严上的战争。

据说这场战争的开始是缘自一场无与伦比的婚礼…</FONT>

小霖的ID 发表于 2004-10-28 22:13:52

<FONT size=2>第二章: 神话里的特洛伊之战(中)


</FONT><FONT face="comic sans ms">在希腊神话里有两场异常著名的婚礼,分别是宙斯(zues)和赫拉(hera)的神之婚礼,忒提斯(thetis)和帕流斯(peleus)的婚礼。前者奠定了奥林匹斯的神明体系,而后者,则编织出了或者是人类神话历史上最漫长也是最伟大的一场战争。

细算起来,神话中的特洛伊之战争应该开始与宙斯的噩梦和恐惧。

我们现在所说的希腊众神,算起来其实应该是这个庞大的世系中的第三代了。第一代是象征着意识的抽象神,他们的王是为乌刺罗斯(uranus),这是一个具有相当旺盛的生殖能力的男神。第二代是象征着自然的提坦众神。他们的领袖是乌刺罗斯的最小的儿子,克洛诺斯(cronos)。而第三代,也就是最为我们熟知的一代,则是端坐在那奥林匹斯山的雄伟宫殿中的十二神了,他们象征着俗世权势和力量,而国王便是雷霆之神宙斯了。

从对自然和感情的抽象的第一代神明,到对这些抽象体有了明确的认知并产生出了以万物有灵论为根本的第二代神明,再到以现实社会中的权势和情欲为基础并辅之以严密的法规的奥林匹斯教,希腊神话的最让人感兴趣的地方就在于此了。和基督教,伊斯兰教,儒教,乃至佛教不同,希腊神话与其说是一种宗教,倒不如说是一部人类认知的发展史,或者,也可以说是一部人类之间战争和文明的真实的记录。比如说三代神明之间的血腥的权利更迭。

在希腊神话中,神和神之间的权利的交替从来都不是平和和正常的。比如说克洛诺斯是阉割了父亲乌刺罗斯之后才登上王座的。而宙斯取代乌刺罗斯,则先是有锻造雷电击败乌刺罗斯及提坦众神的第一战,再是有彻底扫荡提坦神的势力的奥林匹斯之战。败者自然是不好过,第一代神王的境遇已经算是很难得了,只是被放逐而已,而对于第二代的众神而言,被下地狱的下地狱,被锉骨扬灰的锉骨扬灰,再算上被判罚背负苍天的阿特拉斯(atlas)和家喻户晓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几乎可以算是全军覆没了。但胜者的日子其实也不安稳,推己及人,他们也会在不经意的时候升起一种莫名的寒意,比如说宙斯。

自从父亲的手上获得了对世界的统治权之后,宙斯就常常为自己的将来担心。考虑到自己的祖父和自己的父亲的下场,他对自己即将出生的孩子有了种无法出口的恐惧。在其他的神明看来,这种恐惧使他变的神经质了起来,甚至连初生的雅典娜都差点被当了点心,这让一众旁神们不得不想起了乌刺罗斯。因为据说这个神王就是如此对待自己的子女的。这个实在是件很残忍的事情。

于是,大家都张皇了起来。在商讨了很久之后,终于有人提议,以自由为条件,让被囚禁在高加索山上的普罗米修斯说出那一个有可能诞下下一代神王的母亲的名称。这样的话,宙斯只要不同她发生关系也就不会产生出下一代的王了。如此的话,宙斯也就无须担心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了。

对于以上的建议,宙斯拍手称快,毕竟,相对于普罗米修斯的冒犯来说,自己的权势显然要重要的多。况且,由于提坦之子教会了人类使用火,以火燃烧祭物的香气也明显比直接往奥林匹斯山脚堆放牛头猪尾之类的风雅许多。早已习惯这一切的众神之王的反感其实也不过只剩下了对这个倔骨头的丑脾气的不对胃口而已。

而对于普罗米修斯来说,一日一次的酷刑早已经磨尽了他的斗志。再加上导致提坦众神及其后裔覆灭的奥林匹斯之战在他心底渐生的孤独和绝望日益强烈,自由或者是一个最好的解脱方式,哪怕这个仅仅是名义上的。

于是,在这两者微妙的合拍之间,普罗米修斯说出了这个一直让宙斯惊战不已的秘密:“永远不要和涅柔斯(nereus)的女儿忒提斯(thetis)结合,因为这个母亲所生下的孩子的力量会远远的超过他的父亲,所以,最好把这个女神嫁给身为凡人的珀琉斯(peleus),这样,他们的儿子既不会超越奥林匹斯的众神,又能使这个婚姻看上去适得其所,因为,这个人类英雄和神明的儿子,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

这个秘密来的实在是时候,因为宙斯刚刚好想追求这个美艳之名播于天国的大洋神女。在出了一身的冷汗之后,他马上决定让珀琉斯和忒提斯成婚---当然,我们也不排除赫拉煽风点火的可能。

这场婚礼是相当的盛大的,不过对于两位当事人来说各自的心境却是决然不同的。在珀琉斯而言,这样的以外之喜实在是大好不过。而在忒提斯而言,这样的婚姻就是一种折磨和惩罚,特别是昨天还在热烈追求自己的男人居然今天就将自己送与了别人…一说忒提斯在开始是极力的抗拒这个婚姻的,她变成了在现在的淑女们看来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种种形象来逃避珀琉斯的追求。可是,即使是这样,她却依然没有办法逃避命运的安排,或者说没有办法逃避身为神王的宙斯的意志,在一个晚上,她还是被珀琉斯抓住了,并在一个山洞里…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在这个刑事案件里,宙斯和其他的众神都很不光彩的扮演了一个强奸胁从犯的角色。还有一种说法是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发生任何的波折。其实我倒觉得后者更加的现实一点,因为,在那个时候,忒提斯的心,恐怕是早就已经死了。

在这个盛大的婚礼上,所有的知名的英雄和庆幸得脱的众神几乎都参加了婚礼。但是,请注意这个但是,给众神的贺帖里却偏偏漏了一个最要命的人物,纷争女神厄里斯(eris)---eris这个词在希腊语里即是“纷争”之意,但是在希腊神话里面还有一个厄里斯,虽然同样的名字,但是却是司正常竞争的和善的女神。

不甘受辱的厄里斯悄悄的潜进了宴会,并留下了一个“送给最美丽的女神”的金苹果。这下可不得了,那些本来就你看我不顺眼我瞧你不对路的女神们这次终于找到了一个借口,好好的一个婚礼乍然变成了一场神界的选美大赛,这个场面,恐怕事先谁都没有想到吧。

在经过一轮一轮的角逐,那些有脸蛋但是没有智慧的,有智慧但是没有脸蛋的,有智慧又有脸蛋但是又没有人气的,有有智慧又有脸蛋又有人气但是没有后台的…等等等等逐一被淘汰出局,这里不一一而论了。反正到了决赛的时候,T台之上的女神只剩下了三位,分别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神后赫拉,以及爱情之神阿佛洛底特(aphrodite)。这三位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各自有着一帮支持者,三方面之间各持一词,一时之间,婚礼几成僵局。

就在这个时候,不知道哪个家伙又提出了一个无聊的方案…既然我们在这里争论不出结果,倒不如请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paris)来做最后的裁决吧。更加无聊的是这个提议居然是一致通过。于是弃在一边尴尬无比的两位新人于不顾,大家纷纷扰扰的赶到了帕里斯所在的伊得山,找到了这个被称呼为阿勒克山得罗斯(国内有的人翻译做“亚力山大”,其实阿勒克山得罗斯在希腊语的意思是“击败好汉的人”,这个和不知所称谓的“亚历山大”是两个意思)的放牧青年。

其实这个帕里斯的命运也够悲惨的,他是特洛伊的王普里阿摩斯和自己的王妃赫卡柏(hecuba)的儿子,出身不可不谓是名门了。却因为他母亲在身他时候所做的那个生出火球燃烧尽整个特洛伊的噩梦---虽然事实还是蛮贴切的---而以襁褓之年就被扔在了伊得山上听由自身自灭。虽然先有母熊抚育后有牧人收养,但是和锦衣玉石的兄弟们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受宠若惊的帕里斯在这三位女神面前也陷入了犹豫。于是按捺不住了的三神纷纷开出了自己的条件。赫拉开出的条件是“我将让你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国王”,雅典娜的是“如果选择了我,我将让你成为这个世界上无与伦比的英雄”,最后说话的是阿佛洛底特,据说这个明眸女神蔚然一笑,一句“我将让你得到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彻底的击垮了特洛伊王子的心理底线。获得了这宝贵的一票的绝对支持。恩,所以我们知道了,男性的生殖器有的时候起到的作用还是蛮大的。起码,在帕里斯而言,在那一刻之后,整个特洛伊城的兴亡都颤颤颠颠挂在了他那话儿上了…

一场婚礼郁郁而终。放下现在郁闷的赫拉,雅典娜以及其他等等等等连决赛资格都没有的女神不说,也懒得去说最后得到金苹果并帮助帕里斯回到了特洛伊以及劫走了海伦的阿佛洛底特是如何如何的开心…我们现在还是来看看这两位新人的将来好了。

珀琉斯和忒提斯在婚后曾生有七个儿子。当了母亲之后的忒提斯分外的担心自己的儿子的将来,就如同一个小女孩是多么爱护她的玩具一样,她将自己的孩子全部放到了火中锻炼。以期望他们能够不为任何武器所伤害---似乎希腊神话里,疾病对于英雄来说是完全隔绝的,真正会让英雄们死亡的,只有刀剑而已。不过很可惜,在地狱的火焰的煅烧下,真正存活下来的却只有一个而已。而就是这个唯一的孩子,他也不是绝对的完美。因为母亲在煅烧他的时候是用手捏着他的脚踝的,连同煅烧之后将他放置如冥河的河水中洗涤身体时所抓的部位一样。这就使他多了一个致命的缺陷,而在日后,也就是这个脚踝,终将为他带来永恒的死亡。

这个孩子的名字叫做阿基里斯(achilles),是为希腊神话后期最伟大的英雄和战士。</FONT>

_CCC_大智 发表于 2004-11-11 20:30:49

好家伙,等有空就看看,1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失落的名城系列---随想特洛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