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中国政府历来重视……
??【看中国报道】有个句式你一定熟悉:“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几十年了,无论你是听广播、看电视,还是浏览报纸、阅读政府工作报告,这个句式都会随时“跳将出来”,站在你脸前,隆重地提醒你:中国政府是个负责任的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大至国计民生,环境保护,小至妇幼保健,食品卫生,没有一样它不重视的。
这个句式见多了,我养成一个习惯:每看到听到政府又增加了新的重视“项目”,就随手记下来,天长日久,不知不觉记下了有几十项之多。前两天我心血来潮,在百度上输入“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几个字,搜了一下,竟有7820个条目。看到中国政府竟有这么多要操劳并放在“重视”位置上的事,我不由得从内心发出一个感慨:我们的政府真是好政府啊。
下面就是我平时随手记下的及这次在网上搜索到的一些内容: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教育事业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工作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国际人权公约在促进人权方面的积极作用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身体残疾学生上大学的问题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对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三江并流地区的保护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中国政府在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高度重视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中国高度重视通过完善立法、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来保护人权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青年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中医药科学的发展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对妇女权益的保护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发展矿业,并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来促进和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公民通信权利的保障,重视邮政普遍服务,重视邮政事业的建设。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小水电建设。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打击假药工作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湿地保护工作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妇女问题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保障人权,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发挥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作用,保障其来华投资合作的合法权益。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防灾减灾工作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世界遗产保护和该领域内的国际合作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科学技术在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电力工业的发展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人权,注重为人权的实现提供物质条件和法律保障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侨联工作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卫生事业的发展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的方针,并将节流放在首位。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打击假药工作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防治沙漠化工作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人居住房和城市发展问题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妇幼保健工作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国际人权公约在促进人权方面的积极作用,迄今已加入17个国际人权公约,并采取多种措施认真履行公约义务。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对言论自由的保护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促进和保护人权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生产安全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科教兴国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卫生事业的发展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会计工作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公共服务问题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加强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畜牧业生产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高等院校的防疫工作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地名工作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高等教育的质量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公益服务事业的发展和事业单位的建设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外贸企业信用,但企业信用缺失仍较严重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能源的开发与节约,但中国目前的能源效率仍然不高,约为33%,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打击假药工作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环保治理工作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世界遗产保护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科技和教育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妇女参政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反洗钱工作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中美关系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影视对于少年儿童的培养和教育功能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产品质量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儿童的发展,坚持“儿童优先”的原则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农药管理工作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西部地区的发展进步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耳聋防治和康复工作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和支持合作社发展。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荒漠化防治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反贫困”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在高科技领域培养自己的核心力量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水资源的规划与保护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优抚保障工作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对国家工作人员开展世界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和勤政廉政教育。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宗教问题,对宗教信仰的政策是宽松自由的,对境内与境外国家(地区)之间的宗教交流也十分支持。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食品安全工作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红十字事业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贫困问题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同日本之间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 …… ……
好了,不用再列举下去了,那样会像一部电影的名字所说的“没完没了”的。现在的问题是:中国政府对以上事项,是真重视还是假重视,是行动上重视还是仅仅在嘴上重视?重视的效果又如何呢?
我们看几个相关的数字:
一,水土流失面积
1949年,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1989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扩大为160万平方公里;从1989年到1999年的10年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猛增207万平方公里,达367万平方公里。
二,土地沙化速度
上世纪50~60年代,中国每年土地沙化面积1560平方公里;上世纪70~80年代,中国每年土地沙化面积扩大为2100平方公里;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沙化速度进一步加快,每年沙化面积达2460平方公里。
三,沙尘暴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共发生沙尘暴5次;上世纪60年代,中国共发生沙尘暴8次;上世纪70年代,中国共发生沙尘暴13次;上世纪80年代,中国共发生沙尘暴14次;上世纪90年代,中国共发生沙尘暴23次;进入21世纪,这一“增长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四,教育
1,中国的教育经费仅占世界教育经费总和的百分之一左右。
2,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长期以来低于3 % ,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2% ),至今连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3.6%)都不及。而且这可怜的不足3 %的投入,其中47%是来自学生家长,不是政府财政投入,实际上政府的投入仅仅占到GDP的1.06%。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中,乡镇负担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2%。必须看到县乡两级负担的87%基本上都直接来自农民,也就是说,农村义务教育的费用基本上都是由农民直接承担的。
3,全世界宣布实行法定义务教育的国家有170多个,在这170多个国家中,免交一切学杂费的国家达160多个,只有不足10个国家对义务教育段的学生收取各种名目的杂费,这不足10个国家的名单中就有中国。
4,目前我国有2亿左右中小学生,以一个学生一年平均收取各项费用500元计算,一年下来收取的总费用为1000亿元。1000亿元是个什么概念?据最新公布的一条消息显示, 2004年我国仅在官员用车、公款吃喝(相关报道上的用语是“招待费”)、公款出国旅游(相关报道上的用语是“出国考察”)三项的花费就达7000亿元。而这几年随外逃官员流到海外的资金更是高达3万亿元。
5,占中国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教育投资的23%;在有些地方,7个农民不吃不喝才能供养一个大学生。
6,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张玉林在他的《2004中国教育不平等蓝皮书》中披露,1999年中国有1021个县的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不到10元人民币。
7,南昌大学甘筱青等教授指出,全国高校生均学费已经从1995年800元左右上涨到了2004年的5000元左右,进入新校区的学生的学费则在6000元左右;加上食、衣、住、行等费用,平均每个大学生4年大学需要4万元左右。
8,中国年城镇居民2004年平均纯收入是9422元,而农民年平均纯收入仅有2936元。以此计算,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 2年纯收入,需要一个农民13 6年纯收入,这还没有考虑吃饭、穿衣、医疗、养老等费用。
9,2004年的调查显示,超过50%的农村中小学“基本运行经费难以保证”,超过40%的小学仍然使用危房,缺少课桌凳的小学接近40%,超过30%的农村小学“粉笔论支有限发放”,接近40%的农村小学“交不起电费、有电不敢开电灯”
10,联合国科教文官员到中国考察给出过一个数据:在所抽查的152个国家中,中国在教育上的投资排149位,连非洲的穷国乌干达也排在我国前面。
五,中药
在国际市场每年160亿美圆的中药销售额中,中国仅占3 %左右的份额。
六,水土流失
中国有30%左右的耕地或轻或重地出现水土流失。新中国成立40年间,中国因水土流失减少了4000多万亩耕地,年均损失1000亿元。中国有近1/3的国土笼罩在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严重威胁中。
七,动植物物种
一份资料表明:中国的动植物物种种类已有20%受到严重威胁,高于世界10%的水平,在国际公认的640个濒危野生动物中,中国占了156个。
八,河流污染
一份报告表明,全国532条主要河流中,有436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大江河流经的15个主要城市河段中,有13个河段水质严重污染。
九,林业
1989~1993年的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的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虽略有增加,但用材林面积持续减少,特别是可采伐成熟林面积已由1981年的2188万公顷减少到现在的1349万公顷,减少了1/3,蓄积量从建国初的20亿立方米降低到***亿立方米。
十,酸雨
目前,酸雨区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近50%,并正在日益扩大。
十一,中国农民
一个鲜活的生命,刚刚落地,仅仅因为“落”在了农村,就被划定为一种特殊的身份——农民。于是无社保、无医疗保障、无养老金,甚至没有由户口制度带来的自由迁徙权利和职业选择权。
十二,言论自由
13亿中国人,至今不能独立地出版报纸、期刊;中国因言论在押的犯人和记者人数,在全球排名数一数二。
以上仅是我个人平时读书看报收集的一些资料,它的不专业不全面是显而易见的。不过中国方方面面的专家还是不乏其人的,各行个业的专家们对照上面所列“项目”,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掌握的材料,自能给公众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有时专家都不大可靠. 说起教育,很有意思。
昨天我一个在英国读书的朋友给我发来了一篇讽刺中国政治的文章(这篇文章是在中国网络看不到的BBC中文网刊登),里面笑谈教育制度。大致意思就是给国家领导的称呼,例如“邓爷爷”,“江爷爷”等,呵呵,无所顾忌的谈,讽刺了一套“爷爷政治”。
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要真正看清中国政治,还需到外国看,“旁观者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18 21:15:12编辑过]
发来让我们也看看呀! 有很多,都是国外学者在BBC中文网刊登的,你要可以给你我说的那篇。但不是发在论坛上,这种文章不能随便乱登。 给链接也可,呵呵。 BBC中文网中国是上不去的,不知道提供文件下载会如何? 算了,直接在回贴中发吧,内容其实也不过如此,大不了过几天删除:[转]透视﹕爷爷政治何时休?
连战访问大陆尘埃落定,宋楚瑜也已经打道回府。然而西安市后宰门小学欢迎连战的表演所用的“连爷爷”一词,已经成为天下笑柄。 我在台湾中天电视看到连战回去后放“冗长”录像给同僚看,其中有儿童声嘶力竭地喊“连爷爷”的镜头,还说“连爷爷您回来了”这样的话,记忆尤新,回想起来还让我浑身起鸡皮疙瘩。 连战回到台湾,反对人士抗议的时候就说:“连爷爷,你别回来了!”讽刺之情跃然而出。 敬老,还是献媚? 管政客叫爷爷,是大陆教孩子的惯技。邓爷爷、江爷爷,等等,都有证据可以在网上找到。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喊过“毛爷爷”。现在毛泽东死了那么久了,“毛爷爷”一词居然也充斥大陆媒体,特别是常常出现在与青少年有关的报道中。 有人说,中国的小孩子管年纪大的人叫伯伯,爷爷是很正常的。不错。用这些词语称呼长辈,有敬老之意。问题是用在政治人物身上,则有献媚之嫌, 而且,到底是小孩子在献媚,还是设计这种称呼的大人在献媚,很难说清楚。因为说不清楚,最好不要用,免得别人说你是借着小孩子的纯真走私自己的龌龊。 美国的大人跟小孩子说起美国总统,都是用“总统”一词。当然,美国的小孩子也不管陌生人叫爷爷。不过,称呼总统为总统,不独是美国语言文化的习俗,而且也是体现一种“正名”的精神。名不正则言不顺。 一个政客和民众的关系,是由他的职位称号体现的。随随便便地用亲属称谓代替之, 就模糊了本来的关系。 可能有人会说,小孩子不懂政治,连战在他们眼睛里只不过是一个老人。但是表演词不是小孩子自己写的。新闻报道是给全国人民看的。国民党主席变成了连爷爷。国共接触成了走亲戚。用北京人的话说,这哪儿跟哪儿呀! 有一则新闻报道里有这样一段话:“谈及校友连战来访对学校的影响时,后宰门小学校长白彩玲坦然表示,他们要把连先生的来访看成一次难得的教育契机,教育学校师生学习连战这位老校友的‘博爱之心’和‘博学之才’,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新发展。” 很显然,这位校长眼里, 连战已经不是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里所包含的两岸关系,制度分野, 台湾政坛上的风风雨雨,都消失在“连爷爷”一词里了。真不知道这里所谓的连战的“博爱之心”,是从什么得出来的印象,难道就是那十万块钱?台湾人说那是连战在大陆当阿公赏的红包。 我觉得有道理。要是他在北京就拿出十万块钱给希望小学,倒可以说是体现了博爱之心。 顺手在网上搜索了几个"X 爷爷", 看到的无不是大陆媒体的糟粕之作并由此想到这种爷爷政治根本就是从小培养国民的奴性和对政治人物的个人崇拜。毛泽东已经死了,可是在少儿节目的电台里,主持人和少年儿童的嘉宾都用“毛爷爷”称呼之。在上海一个毛泽东旧居,中学生讲解员告诉记者:“我是民立中学的学生。我们是自愿来讲解的。过去,我们不太了解毛爷爷,不太了解中国革命。通过讲解,我们了解了历史,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自不易的,我越来越崇拜毛爷爷 [我的着重号]。” (新华网) 这种对毛泽东的认知,难道是不断走向开放的中国所需要的吗? 上海一个十岁的小学生作文这样写:“故事发生在1928年,这一年是邓爷爷一生最难忘的一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大革命失败以后,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叛乱,中国顿时笼罩在白色恐怖中……当时年仅24岁的党的第一代杰出领导人--邓小平,以大无畏的革命者的气概,与魔鬼们进行较量,显示了高超的领袖艺术和胆略。 看完影片,邓爷爷的人格魅力和他的智慧不时地鼓舞着,感动着我,震撼着我,我决心要做一个像邓爷爷一样的人。” 有一次我在美国一个公共图书馆临时用一下一个没人在用的电脑,屏幕上的儿童内容显示刚刚有一个小孩子用过。我没有关掉那个界面,而是另外开启了一个。过了一会儿,走过来一个看起来不到十岁的小女孩。她不卑不亢地告诉我,如果我要用电脑,应该先到图书馆馆员那里登记排队。我相信,这样的心态,绝不会出现在被教导称政治人物为爷爷的孩子身上。因为当你一个劲儿地把自己当孙子的时候,你是站不直腰的。 教育 某学校的一个老师教一篇有关邓小平的语文课文时,出现了这样的情景: 师:下面我们就重点研究这几句话。齐读第一句(出示句子:我又紧张又激动,心怦怦地跳个不停。)
谁想读,举手读(生读)
师:“紧张”相反的词是什么?
生:放松
生:轻松
师:对,就像你这样的放松、轻松。为什么文中的“我”这样紧张,不放松,不轻松呢?请联系前文想想看。
生:他想见邓爷爷
师:为什么见邓爷爷就紧张呢?
生:邓爷爷是国家领导人
生:邓爷爷是军事家
生:邓爷爷是国家主席
生:……
师:邓爷爷的原名是什么?
(生齐说:邓小平)
师:(有感情地讲述邓小平有关事迹) 就是这样的一位领导人要来看我表演计算机,我能不紧张吗?
那他为什么激动?
生:他想马上能见到邓爷爷了。
师:你理解作者此时的心情了吗?因为又紧张又激动,所以心怦怦地跳个不停。
把手放在胸口,来读一读。
(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
师:你们的心理感受都一样,但窦老师的感受不一样,老师这样读,行吗?
假如我是一个很外向的人,我这么读(师读)
生:不行!
师:假如我是一个很内向而富有诗意的人,我这么读(师读)
生:不行!
师:那好,我保留意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生自由读句子)
师:在大家又紧张又的时候,邓爷爷来了(出示邓小平图片)
快向邓爷爷问好!
(生纷纷说"邓爷爷好!")
师:能不能语言丰富些?
生:邓爷爷,见到您很高兴。
生:邓爷爷,您辛苦了!
生:邓爷爷,我的心怦怦地跳个不停。
生:邓爷爷,您是国家领导人,我很欢迎您。
师:快摆起手来,向邓爷爷问好,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生问好) 这里的教学方式灌输给孩子的信息是什么?国家领导人的来访,是一种“幸临”,小民自当诚惶诚恐。几千年的皇民心态就这样一代代地通过语言传承下去了。 美国前不久完成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国中学生里关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认识极为模糊,不少学生认为政府有权搞新闻检查,有权控制舆论。但是在这个调查中也发现,凡是在学校里为小报担任记者和编辑的学生,对言论自由的肯定程度都比较高。调查建议应该重视中学生的新闻学教育。 现在来看看西安市后宰门小学的小记者对连战所要做的访问是什么心态。据报道,五名小记者没有能够采访连战,很是遗憾。 有关报道写道:“昨晚9时,经努力争取,本报记者见到了孩子们写给连战先生信件的原件。通过信件,记者感受到5名孩子对连爷爷的崇敬和祝福。 以校友的身份向您敬礼:在刘瀚祥同学的心目中,“连爷爷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在信中写道:“您的母校是后宰门小学,我现在也是后宰门小学的一员,以校友的身份,我向您致以崇高的敬礼。”他想通过连战爷爷向台湾的小朋友们问好,“希望我们能够手拉手、心连心,一起全面发展。”他最大的希望是和连爷爷照一张照片,作为自己“一生的纪念”。
您小时候的学校是啥样子:周融同学希望问问连爷爷:“回到母校,觉得变化大吗?真想听您讲一讲母校从前是个什么样子。”她很希望“什么时候能带台湾的小朋友去参观兵马俑”,同时她还“有点担心,担心您看我小,不理我,不在意我提出的问题。”
向老校友讨教学习经验 李弈欣同学在信中写道:“听说您小时候在班里是甲长(学生干部),我想向您取取经,您是如何学习的?在您小的时候,经常会有日军的袭击,经常会躲进防空洞,您是如何在这种环境下学习的?台湾的小朋友学习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站在母校土地上心情如何 井伊娜同学写道:“虽然您小时候环境不好,但您的学习成绩一定很好吧?您一定很用功吧?您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您现在站在母校的土地上心情如何?”“台湾的小朋友也能够天天背着书包坐在漂亮的教室里吗?”
我们期待您的再次到来:童馨同学想“跟您说几句话”,以了解“连爷爷回到母校的心情和您小时候的学习、生活情况”,还想请连爷爷带去对台湾小朋友的美好祝福。但是,听说“您在母校只能待40多分钟,我想采访您的梦想这次就可能无法实现了,不知爷爷您什么时候还能再回到母校,我们期待您的再次到来!”(来源:华商报)
采访一个政治人物,先入为主的是对他的“崇敬”。想问的问题跟采访文艺界明星差不多。我把这个报道贴到网上后,有的网友说,他们应该问:“台湾的小朋友也上希望小学么?”此言有理。从这些可爱的小记者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将来大陆的新闻界真是没戏可唱了。 最后查了一下“江爷爷”,看到一则新闻,说是扬州某小学一个女生写信给江爷爷,请他回母校看看。江爷爷后来回了信。报道写道:“吴霜的父亲吴佳迅告诉记者:当时吴霜代表东关中心小学的1700名学生给江泽民爷爷写信,她和同学们根本没有想到江爷爷在百忙中竟然回了信,因此当扬州市领导和东关小学领导一起把江泽民的信带到学校时,全学校都沸腾了。吴霜和许多同学激动得流出了泪水。吴先生描述当时的情景,全校师生在操场上听吴霜激动地宣读江爷爷给他母校的小学生们的回信,现场先是沸腾然后是屏住呼吸静静聆听,最后又是沸腾。‘整个学校像是过节似的。'吴先生说,许多家长都早早赶来与孩子们一起听信。” 这篇报道报的是这个现在已经上了中学的吴霜的另一则新闻,标题是“曾给江泽民写信的小学生吴霜邀北京同学下扬州”。 一个小学生给江泽民写信,江泽民回信,于是她成了新闻人物,让我想起文革中给毛泽东写信的李庆霖。这种模式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中国上演着,不断强化的就是一个君主与臣民的关系意识。 注意,这里报道的是“曾经”给江泽民写信的小学生。这表明,她将一生因为这封信而受到媒体关注。以后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个“曾经”新闻出来。 在美国,哪个给总统写信的人成了新闻人物?总统的回信什么时候成了激动人心的事情?布什亲自关心植物人夏沃的生死,招来的却是一片抨击。 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应该向这种爷爷政治,君臣政治告别了,否则,我们这个民族永远长大不起来。 只要有道理,删他干什么! 唔!我是农民.所以生活很困难:) <FONT color=#990000><b>卧龙先生</b></FONT><FONT color=#000000>电脑知识那么丰富,还怕跨不过农门!</FONT> 卧龙先生电脑知识那么丰富,还怕跨不过农门! 阿牛哥,你会错卧龙兄的意了——呵呵,今天天气真不错。。。 只要有道理,删他干什么!时刻记住我们是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关怀下茁壮成长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真巧,今天上政治课,书上写着“我国十分重视教育工作”... 召唤网评员……不知道网评员是什么?google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