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鹰帝国网|帝国时代论坛|帝国时代系列|神话时代
 找回密码
 注册翔鹰会员(昵称)
搜索
查看: 3031|回复: 16

[武备志] <资料整理>奇袭珍珠港的本钱——漫谈日本91式航空鱼雷

[复制链接]

30

主题

0

精华

1374

积分

侯爵

耕战
242
鹰币
1123
天龙币
0
回帖
207

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15-9-12 00: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虚空的鹰卐 于 2015-9-12 22:01 编辑

日本是个相当重视鱼水雷战的国家,在各海军列强中拥有独一无二的水雷战队(1艘轻巡洋舰+数个驱逐舰支队组成),在对美七段渐减迎击作战中充当先锋的作用。其为水雷战队准备的93式氧气鱼雷更是为大家所熟知,更是日本海军在二战中少数几件在技术上完全领先美国人的装备。另一个方面,海军对于航空鱼雷的重视程度也很高,其所用的91式航空鱼雷也是一件相当先进的武器,可以说奇袭珍珠港的行动如果没有了91式鱼雷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且与难伺候的氧气鱼雷相比,91式航空鱼雷并没有危险,维护困难等问题,因此在二战中一直都是日军主力的航空鱼雷。这次趁着找资料的机会,我想具体讨论一下这型航空鱼雷的发展以及IJN航空鱼雷投放战术的变化
(单冠湾集结时,在赤城号上的91式航空鱼雷和弹药车)


主要参考资料:
WIKI
海军水雷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翔鹰会员(昵称)

x

评分

参与人数 1耕战 +15 鹰币 +50 收起 理由
weiliqiang + 15 + 50 分享交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0

精华

1374

积分

侯爵

耕战
242
鹰币
1123
天龙币
0
回帖
207

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

附庸关系0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00: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起源

和海军其他武器一样,日本海军航空兵在起步时也是师从英国,而第一次使用飞机投放鱼雷的记录是在1917年(大正6年)时一次使用肖特水上飞机(肖特184式水上飞机)投放了黑头鱼雷的尝试。到1923年(大正12年)时,第一种舰载鱼雷轰炸机“一三式舰上攻击机”研制成功并投产,此后,日本海军开始逐渐发展自己的海军航空雷击技术,91式鱼雷正是日本海军航空鱼雷国产化的产物。

1923年,从英国考察鱼雷技术成濑正二技术大尉回国进行报告后,日本海军还是了对航空鱼雷结束的研究。到1928年(昭和3年),以成濑少佐为首的技术团队开始以试制鱼雷戊的代号开始进行日本国产鱼雷的研究。并于1931年(昭和6年)完成了原型鱼雷的设计(一说是在45cm四四式二号鱼雷的基础上改进而来),这就是91式航空鱼雷的最初型号。
91式航空鱼雷
直径:45cm
全场:5.27m
全重:785kg
战斗部炸药量:150kg
航速/射程:
44节/1500m
42节/2000m
36节/3000m
动力:高压空气+煤油
最大入水速度:120节(91式改1的数据,原版91的数据不可考)
最大入水高度:80m(91式改1的数据,原版91的数据不可考)

91式航空鱼雷在下发到部队中之后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主要配属给一三式舰攻,八九式舰攻,九二式舰攻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0

精华

1374

积分

侯爵

耕战
242
鹰币
1123
天龙币
0
回帖
207

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

附庸关系0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00: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框板的引入和结构的加强
早期91式鱼雷的壳体和结构都较为脆弱(也许是为了减重考虑),这给飞机在投放航空鱼雷时的飞行速度、高度和姿态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实际使用中,对于老式的双翼机而言,这不算什么大的问题(飞机本身就飞不快,双翼机的低速性能又很好)。再加上舰政本部当时正一门心思扑在93式氧气鱼雷的航空鱼雷改造的工作上,因此91式鱼雷的发展一度陷入了停滞。
但当1936年最大速度达到277km/h的96式舰攻、以及最高速度达到348km/h的96式陆攻投入使用后,只能以低速投放的91式鱼雷就显得落后了,96式舰攻不得不以60节的低速投放,96式陆攻也必须要降到104节)。更重要的是,新型攻击机在挂雷低速投放时的飞行品质也没有较老的机型来得好。
对此,海军空技厂方面在分析原因后,认为造成投放91式鱼雷苛刻的飞行速度、高度等要求的原因和鱼雷不良的入水姿态的有关。为了改善这一点,海军方面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安装一种被称为“框板”的可脱落式木制尾翼,这种尾翼会在鱼雷入水时脱落。其主要功能是为了保证鱼雷以正确的姿态入水(可以减少对鱼雷薄弱部位的冲击)。
这次的调整相当成功,鱼雷入水的姿态得到了很好的调整,同时也将91式鱼雷的最大入水速度稳定在120节。
这样的设计从当时来说是很先进的,英美使用的鱼雷直到1943年前后才逐步换装类似设计的空中稳定装置。
(框板的式样,取自IJN《海军水雷史》)


鱼雷入射角度与飞机的高度-速度之间的关系,阴影部分的含义不明,或许是有效入射角度)

(91式鱼雷框板实物)

(美军Mk13型航空鱼雷使用的木制尾翼稳定器,注意前方的木制结构,这是用于缓冲入水冲击而使用的)

除去“框板”外,1937年舰政本部还尝试在91式鱼雷上加装另一种被称为“缓冲器”的稳定器,并对其在500m,1000m高度下投放91式鱼雷进行了测试。

而结构脆弱的问题也在1938年得到了改善,同时还增加了战斗部的装药,代价是新鱼雷的全重也增加了,不过随着新的载具——97式舰攻投入量产,这个问题其实也不是那么致命了。
91式航空鱼雷改2。
91式改2航空鱼雷
直径:45cm
全长:5.47m
全重:838kg
战斗部炸药量:204kg
航速/射程:
42节/2000m
动力:高压空气+煤油
最大入水速度:224节(计划数据)
最大入水高度:200m(计划数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翔鹰会员(昵称)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0

精华

1374

积分

侯爵

耕战
242
鹰币
1123
天龙币
0
回帖
207

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

附庸关系0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00: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旋转稳定器和深度控制

在91式航空鱼雷安装了框板之后,91式鱼雷入水前的空中稳定性得到了保证,克服了鱼雷入水姿态不稳定的问题。但当鱼雷投放速度从130节提高到180节的时候,新的问题暴露了出来:鱼雷在水中会绕长轴旋转。
一般来说,航空鱼雷在入水的时候都会由于自重沉下一段距离,然后在陀螺仪、定深装置、马达和舵面的作用下升到制定深度后然后向前。但实际上,早期的91式航空鱼雷和那个时期的航空鱼雷一样有这么一个问题:如果在很高的速度下,或者是在高海况的情况下投放航空鱼雷的话,很多时候鱼雷都会失控,鱼雷会直接冲入海底,或者飞出水面,甚至与会向反方向驶去(还好飞机在天上)。因此只有最优秀的飞行员,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才能保证准确地进行鱼雷攻击。

(鱼雷入水后的行进轨迹的示意图)
以广田大尉为首的一批科技人员在分析了大量的数据之后,终于在1939年找到了导致高速下鱼雷失控的原因,当鱼雷在高速下投放时,鱼雷很有可能会在空中(绕长轴)转上好多圈。在高海况下入水也会使得鱼雷因为受到激烈的冲击而自转。这种旋转会使得鱼雷入水时的初始状态与预想状态完全不同,而鱼雷的姿态调整装置(陀螺仪,定深装置以及舵面)只适用于小幅度的调整,一旦鱼雷开始绕长轴快速的自转,控制舵面就会离开它原有的位置,例如水平舵会落到垂直舵的位置上,甚至于整个鱼雷的舵面会上下翻转,从而导致姿态调整装置失控(即使定深装置和陀螺仪工作正常),导致整条鱼雷失控。

这种情况有点像写程序的时候一个变量没有赋初值导致整个系统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但是对于鱼雷的姿态控制而言,“初值”这个状态的确定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这意味着鱼雷入水前的旋转稳定系统不能只是个缓冲系统(指框板),只能将细微的变化调整过来。而必须要能够对角加速度进行控制,而在当时对角加速度的控制,或者说旋转的控制是一个难题,大家都认为是不可能解决。因此这个问题就这么拖了两年。

问题的突破正好发生在1941年春,先是空技厂的家田工长开发出了旋转稳定器,仅在10天之后,海军技师野间发明了另一套相同功能的系统。两个系统都被送去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后者拥有更短的延迟时间,因此91式鱼雷决定采用。

整个装置是由一组空气阀门、小型旋转舵、相关机械部件组成的小部件。它被安装在鱼雷的尾部,能将鱼雷的旋转控制在正负22.5度。但它确确实实是航空鱼雷技术上的一次重大技术革新。安装了这种旋转稳定器的91式航空鱼雷改2型终于能够在高海况的情况下使用了。

(91式鱼雷所用的旋转控制器工作效果的GIF动画)

除此之外,这种旋转稳定器还有一个好处,能有效减少航空鱼雷在入水时的入水深度,传统的91式航空鱼雷在入水后通常要沉入40m深的水下才能上浮到定深,但加装了稳定器的91式航空鱼雷的下沉深度不会超过20m。实际上,偷袭珍珠港的第一航空舰队的精锐飞行员能够使得鱼雷入水后的下沉深度不超过10m。可以说,如果没有这种旋转稳定器,偷袭珍珠港是不可能达成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翔鹰会员(昵称)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0

精华

1374

积分

侯爵

耕战
242
鹰币
1123
天龙币
0
回帖
207

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

附庸关系0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00: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后续改进和试制型号

在加装了旋转稳定器后,91式鱼雷的改进仍在继续,但主要只是一些修修补补。重点无非就是两点:1. 增加战斗部炸药量,提升威力。2. 提高鱼雷头部强度,以适应越来越高的投雷速度。例如,改3型的战斗部装药量提高到了235kg,为此鱼雷的全重增加到了848kg,疑惑的是鱼雷的长度又恢复到了改1型时5.27m,而且有说法说旋转控制器被拆掉了(因为这个装置很贵)。

改3改行为了适应“天山”式鱼雷轰炸机的高速,特地在改3型的基础上强化了雷头的强度。
改5型(改3强化型)则缩小了压缩空气室,节省重量来强化雷身,并容纳更多的炸药,因此减少了500m的射程(当然这兵不影响作战),但使得最大入水速度提高到了350节,可以配合“流星”以及“银河”等飞机进行夜间高速雷击偷袭。

到最后供陆地起飞的双发飞机(银河,以及陆军的Ki-67飞龙)所用的改7型鱼雷头部炸药量已经达到了420kg,导致鱼雷全重增加到了1060kg,全长夜被延长到了5.71米。配合三式起爆装置(设计用于在船底起爆),威力着实惊人,不过这种型号的91式鱼雷的射程缩短到了只有1500m(当然这并不影响作战)。但到此时,想必IJN和IJA已经很难进行有威胁的雷击行动了。

有资料指出,91式鱼雷还有一种基于91式改五型设计的简化版91式鱼雷,被称为四式一号空雷,有二型、四型等亚型号,可能主要用于训练,因此材质较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0

精华

1374

积分

侯爵

耕战
242
鹰币
1123
天龙币
0
回帖
207

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

附庸关系0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00: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91式航空鱼雷改3型的结构

(91式改三型航空鱼雷的结构图)
1. 战斗部和引信(长 1460mm)
当鱼雷在水下运行一段时间后引信保险解除,引信采用惯性起爆方式,当鱼类命中后,引信中的重物会碰到底火引爆战斗部。战斗部分的壳体经过加强,保证被20mm炮弹命中后不会引燃战斗部(当时确实有鱼雷被机枪扫射后爆炸或是失去动力的记录)。

在具体进行雷击的时候,鱼雷从空中落下,会受到很强烈的冲击,如果飞行速度在0.5马赫(约合563km/h)从100m空中投放鱼雷的话,鱼类头部将会受到超过100G的冲击力,因此必须要对头部进行补强。

为了对抗入水时强烈的冲击力,在壳体内部下部还加装了T型的加强筋。在实际量产型号中,雷头的内部下方共有5条加强筋,看上去就像星形被的上半部分被切掉了(如上图)。有时也会使用在雷头上混合使用T型和^型的加强筋来替代。另外,雷头的上部还有两条细小的针状线条以提高爆炸时的效果。在战争末期的版本,鱼雷头部还有两个钩子。


(这个虽然是93,但是雷头的两个钩子可以作为参考也许是为了方便整备而设计的。)

三式起爆装置
这个就是91式鱼雷改7型所用的用于破坏船底的起爆装置。从wiki上的日文描述来看,鱼雷落水后,在鱼雷上方约2.2m处会有一个引爆装置,并用10m左右的缆索项链,当引爆装置碰到对方舷侧的时候,缆索就会控制者鱼雷进入战舰的船底并起爆。这样做势必要将鱼雷的定深调整到所要攻击的船只的深度。这套装置最初在1944年10月中旬的台湾海空战中使用,但实际效果不佳。毕竟这种通过缆索来引爆的装置过于复杂,一旦海况较差很容易就会失去目标,因此台湾海空战以后这种引爆装置就不再使用了。

2. 压缩空气室(长 1068mm)。
压缩空气室是一个圆柱体薄壳,由于内部要填充175-215个大气压的压缩空气,因此对壳体的强度要求很高。实际是使用制造战列舰装甲板的镍铬钼钢来制作压缩空气室的。由于日本自身工艺水平的问题,为了保证加工时的强度,是将合金钢墩成圆柱形的毛坯,然后通过切削等手段内部掏空支撑,这使得压缩空气室是整个鱼雷所有部件中造价最高的。相对而言,英美制造的压缩空气室是将金属板弯成筒装然后焊接而成,成本上要便宜不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翔鹰会员(昵称)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0

精华

1374

积分

侯爵

耕战
242
鹰币
1123
天龙币
0
回帖
207

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

附庸关系0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00: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舰首带铁钩的91式航空鱼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翔鹰会员(昵称)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0

精华

1374

积分

侯爵

耕战
242
鹰币
1123
天龙币
0
回帖
207

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

附庸关系0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00: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3. 前部浮室(长 733mm)
在前部浮室中还包括了纯水箱,燃料箱和深度计。
深度计被安放在浮室的下部,主要功能是探测水深的变化,并控制尾部的水平舵按深度调整角度,从而保证鱼雷以一定深度前进。

4. 发动机室(长 427mm)
这部分是开放式的,允许水自由进入其中以帮助冷却系统给鱼雷的发动机降温。它包括启动器、气压缓冲器、湿式燃烧室、主发动机以及水平舵控制器等部分组成。
启动器在鱼雷投下时即启动,主要用于控制各种仪器的启动,包括垂直舵控制器,旋转稳定器,而此时水平舵则固定在最大向上的状态。当鱼雷入水时,启动器启动主发动机。
当鱼雷被挂载在飞机上时,启动器会被一根厚金属卡榫或是别的什么东西卡住(各个机型不同,97舰攻使用的是铁丝,天山和后来的流星会用不同的东西)启动器,当鱼雷被投下的时候,金属卡榫被释放(会留在飞机机体的下方),启动器启动。


(97式舰攻挂放鱼雷的示意图,注意铁丝部分)


(天山、流星挂放鱼雷的示意图,注意铁丝被铁箍取代)

(世界的杰作机——97舰攻的封面,注意投放后的97舰攻上海吊着铁丝)

(某流星模型的细节图,注意鱼雷的搭载方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翔鹰会员(昵称)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0

精华

1374

积分

侯爵

耕战
242
鹰币
1123
天龙币
0
回帖
207

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

附庸关系0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00: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搭载鱼雷历史照片



(97舰攻挂载鱼雷时的特写)

(天山舰攻挂载91鱼雷的照片,注意中间的铁箍)

(挂载91式鱼雷的流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翔鹰会员(昵称)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0

精华

1374

积分

侯爵

耕战
242
鹰币
1123
天龙币
0
回帖
207

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

附庸关系0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00: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压缓冲器(或者说调和器)主要负责缓冲压缩空气的压力。它实际上是一个两段式的压力控制器,每段都有一个双压可调气压调节阀。它能将气室中215~50个大气压的压缩空气降压,并稳定以10个大气压的压力供给给主发动机,以保证鱼雷以43节的恒定速度前进。

湿式燃烧室由耐热钢组成。和其他二战时期的鱼雷一样,91式航空鱼雷使用湿式热动力发动机(蒸汽瓦斯动力)。湿式热动力发动机有效地提高了鱼雷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它通过燃烧高压空气和煤油气的混合气体来产生高热,将喷洒在燃烧室外的纯水汽化,产生水蒸气推动主发动机工作。高压油气混合气体会以800度的温度燃烧,同时纯水产生的水蒸气会和混合油气一同产生水蒸气爆炸,使得汽化的煤油完全燃烧。
91式鱼雷的主引擎是一个星形单排8缸活塞式内燃机。
水平尾舵控制器则通过杆状机构与在前部浮室中的深度计相连,由其来决定尾舵的姿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0

精华

1374

积分

侯爵

耕战
242
鹰币
1123
天龙币
0
回帖
207

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

附庸关系0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00: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5. 后部浮室(长 1002mm)
后部浮室内包含机油罐,垂直舵控制器,旋转稳定器(连接着鱼雷外侧的一组小型空气舵),连接发动机室和螺旋桨的传动轴连接则贯穿整个这个舱室。
机油罐位于后部浮室的中部。
垂直舵控制器使用常规的陀螺仪控制系统,用以控制垂直舵,保证鱼雷的长轴再一个制定的方向上。需要注意的是垂直舵控制器和旋转稳定器上各有一个陀螺仪,相互独立,并各有两个保护环以保证陀螺仪正常运转。当鱼雷从飞机上释放的时候,陀螺仪开始旋转,并工作。

旋转稳定器
旋转稳定器是一个机械式的控制系统,其原理是陀螺仪观测鱼雷的倾斜角度,然后通过控制器来试鱼雷恢复正常姿态。设计这套系统需要建立鱼雷旋转机制的物理数学模型并进行大量的数值分析。需要花相当的时间才能完成。
整个旋转稳定器由陀螺仪,主控制器和辅助阀门组成。其最重要的部分是主控制器。其中,陀螺仪主要负责实时地观测鱼雷的倾斜程度,它将给机械阀门组建一个推-拉力以操作阀门系统中的先导阀(pilot valve)在主控制器内滑动以切换操作空气舵的两个阀门。
主控制器主要控制两个互斥的气阀。并实现对鱼雷旋转加速度的探测,同时控制鱼雷的旋转,使其慢慢恢复到正确的位置上。
辅助阀门由两个入口和两个出口组成。它门的工作原理类似于一组截止阀。它们以级联的形式连接着主控制器的两个气体出口(一组用于主控制器的顺时针控制出口,另一组用于主控制器的逆时针控制出口,两组互斥)。同时它还保护着主控制器,保证在有很大冲击力的情况下系统能够正确地运作。

(主控制器和辅助阀门结构的说明)

这种带陀螺仪的旋转稳定器可以在正负22.5度的范围内控制鱼雷两侧的空气舵。当鱼雷因自转而产生倾斜时,旋转稳定器将会控制空气舵(准确地说是副翼部分),通过调整空气舵,使鱼雷产生向反方向旋转的运动。

当鱼雷的倾斜超过10度,且此时鱼雷正在向着恢复正常位置的方向旋转的时候,旋转稳定器中的机械式空气阀门组建开始工作。当鱼雷转回正常位置,并又冲过这个位置时,控制器会使空气舵产生一个反方向的运动,以防止在修正鱼雷姿态的过程中冲过头。这样鱼雷会在一定角度内反复摇摆几次(但每次摆动的幅度会越来越小),直到鱼雷最终定在正常的郑重位置。整个过程有点像一个阻尼很大的摆最终静止下来的过程。整个调整过程大约需要2.0~3.6秒的时间。

在这个系统的测试过程中使用了在舰攻的弹仓上使用了高速摄影机对鱼雷投放和运转的过程进行了观察,并最终证明了这套旋转稳定系统的有效性。而且还证明了即使在入水后,这套旋转稳定系统仍然是有效的。


(旋转稳定器的实物)



稳定用空气舵
稳定舵是一种安装在鱼雷两侧的空气舵或者说副翼结构,用于产生反向旋转的里。每边空气舵实际上都是一个8平方厘米大小的正方形金属翼。但为了提高在空中运作时的效能,每边的舵都被加装了木制辅助翼(通过共6枚铝制的插销固定),使得每边的翼面积达到了12*20平方厘米。这个木制副翼会在入水是因为巨大的冲击力而脱落,剩余的金属部分则会用于调整由于入水造成的倾斜问题。

(空气舵的结构说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翔鹰会员(昵称)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0

精华

1374

积分

侯爵

耕战
242
鹰币
1123
天龙币
0
回帖
207

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

附庸关系0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00: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6. 尾部(长 530mm,直到传动轴的尾端)
鱼雷的尾部由锥形齿轮驱动的两具同轴反转的4叶螺旋桨推进鱼雷前进。尾部由纵横交叉的稳定翼来稳定鱼雷。每个翼上其末端都有一个控制舵。水平翼的控制舵舵比较大,嵌入整个机翼的深度比较深,按比例工作。而垂直舵相对比较小,并且只占翼的一部分。
框板
框板是一种可脱落式空中姿态稳定器。它们在1936年时被引入,它会由于入水时的冲击而脱落。
由于载机的不同,框板的形状也会不同。单发舰攻(如九七式舰攻,天山等)上使用的是较小的箱型“九七式小型改框板”。而双发的陆攻(如九六式陆攻,一式陆攻,四式重爆Ki-67等)则使用标准的“九七式框板”,这种框板很像是水平翼和垂直翼的延伸,并在螺旋桨的后面以十字形重合,这样的框板形状的空气阻力比较小,但需要较大的搭载空间。在陆攻搭载91式鱼雷的时候还必须加装一块板,以避免在投放鱼雷的时候气流卷入弹仓产生湍流。1944年以后为了适应低空高速的雷击行动,一种增大了水平翼和垂直翼面积的新型框板“四式框板”被投入使用,并安装在银河、流星等新型机上,同时也用于替换天山和Ki-67上的九七式框板。
当鱼雷以超过160节的高速投放时,它将会抛物线以自由落体的形式落入水中。框板能够使得鱼雷在空气中的上下运动稳定,并保持其始终对准正确的轨迹,保证其能以正确的姿态入水。框板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十分有效。

当鱼雷入水后框板将会脱落,水平舵将会在启动阶段处于使鱼雷往上抬的位置

(几种框板的式样,来自英文版维基百科)


螺旋桨
91式鱼雷使用一组同轴反转的4叶螺旋桨推进鱼雷前进。每片螺旋桨都是由一块四方形的合金钢(SK铬钼合金钢)整体锻造而成。在锻造的时候,首先打造出周围的4片桨叶,然后在中心打孔。随后在使用1吨、3吨制的小锻机锻造出4片桨叶。
推进部分被设计的很紧密这样前螺旋桨和后螺旋桨之间的距离只有5mm左右。结果在1943年使用银河在100米的高度上进行鱼雷高速投放实验的时候发生了事故。入水时剧烈的冲击使得前螺旋桨的被后螺旋桨的桨叶打坏,使得投放下的鱼雷的航行轨迹发生了弯曲。项目组成员于是再次意识到了对螺旋桨材质在加工前退火,加工后进行淬火、回火等热处理的重要性,并在后续生产的鱼雷上改进了热处理工艺。
具体的热处理流程大致是这样的。首先在加工前,合金将会在700摄氏度的炉内静置2小时,随后在石灰粉末中慢慢冷却(退火)。在完成加工后的螺旋桨会进行淬火过程,首先保持在850摄氏度下1.5个小时,然后在油中冷却。最后进行回火,即在180摄氏度的热油中放置2个小时,然后在空气中慢慢冷却。

91式鱼雷的操舵方式
1. 全量操舵方式
这是91式鱼雷垂直舵的操舵方式。鱼雷通过陀螺仪控制垂直舵,范围从左满舵到正中到右满舵为止,采用的是积分控制方式。91式鱼雷垂直舵的调整所花时间比较长。

2. 比例操舵方式
这是水平舵的操舵方式。鱼雷会根据深度计等传感器的信息确定当前鱼雷距离定深的偏移量,并根据这个偏移量计算出水平舵的偏转的角度比例。91式鱼雷在水平方向上调整所花的时间适中,不快也不慢

3. 角速度操舵方式
旋转稳定器的操舵方式。它以这样的方式控制空气舵副翼的动作,正常情况下和全量操舵方式是一样的,但当控制器探测到鱼雷正在向正中方向回转时,系统会调整舵机使其产生一个较小的,偏移正中方向的力,使其往反方向旋转。这样就能保证系统能够避免在调整鱼雷姿态是发生“颠簸”的现象(即不断地以差不多的幅度左右摇摆)。91式航空鱼雷的这套装置效果很好,能够在0.5秒内完成对鱼雷自转的修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翔鹰会员(昵称)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0

精华

1374

积分

侯爵

耕战
242
鹰币
1123
天龙币
0
回帖
207

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

附庸关系0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00: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航空鱼雷攻击战术探讨
1. 鱼雷投放方式
古典射法
早期型91式鱼雷的投放要求很高,速度不得超过130节(240km/h),高度不高于30m,以此保证精度。用于双翼机和固定起落架的战斗机是很合适的,但对于97舰攻来说,其过低的投放速度要求就不合时宜了(低速时97舰攻的操控性大降,这也是英国人偏爱使用剑鱼的原因)。
当时设计者们认为之航空鱼雷的射程只要在2km左右就可以了,这是因为在这个距离上,当鱼雷以40节的速度攻击航速在30节左右的敌舰时(对于敌舰来说)几乎是不可躲避的。但这也这使得舰攻飞行员必须尽可能近地发射鱼雷。

第二射法
所谓的第二射法是专门为了在水深较浅的军港(例如,珍珠港)中进行雷击而设计的。这种投放方法要求飞行员在防御方猛烈的防空炮火下以100节(185km/h)的速度,10m左右的飞行高度投放鱼雷。对于当时最新式的九七式舰攻而言,在这样低的飞行速度下要能够操纵飞机很困难,必须要放下襟翼,甚至要放下起落架来增加空气阻力才行。第一航空舰队的鱼雷机飞行员曾在1941年8月底的时候在水深10m左右的鹿儿岛湾进行过这种射法的训练,但是他们一直却对这种雷击方法没有信心,不知道能否奏效。

第一射法
1941年8月航母赤城号的飞行员终于获得了10枚安装旋转稳定器的改进型91式航空鱼雷改2型。鱼雷投放时的速度和高度要求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允许飞行员在160节(300km/h),20m高度的情况下投放鱼雷。于是第一航空舰队的练习立刻转而使用第一射法进行训练。
以下给出两次投放实验的数据:
1. 舰攻在目标船前方800m处以300km/h的速度,在60m的高度下投放鱼雷,在3.5秒后鱼雷以324km/h的速度在投放点前290m处入水,入水角度为22度。随后鱼雷在水中前进了500m,并在21秒后命中目标。
2. 舰攻在目标船前方620m处以300km/h的速度,在10m的高度下投放鱼雷,在1.4秒后鱼雷以304km/h的速度在投放点前120m处入水,入水角度为9.5度。随后鱼雷在水中前进了500m,并在21秒后命中目标。
战例:
1. 1941年12月8日偷袭珍珠港的行动中。第一航空舰队出动的40架雷击机(赤城12,加贺12,苍龙8,飞龙8,数据可能有问题)使用第一射法投弹,对美军珍珠港内的军舰进行了空袭。最后赤城雷击队的12个机组全部生还,而加贺雷击队有5个机组被击落,在开战的时候就战死了。
2. 1942年5月8日爆发的珊瑚海海战中,第五航空战队所属的雷击队大约在0910时刻(东京时间)突破了美军的防御,集中攻击了列克星敦和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其中由瑞鹤飞行队长岛崎少佐率领的4架舰攻向约克城射出的4枚鱼雷全部被回避。而列克星敦则遭到了14架九七式舰攻的围攻,最终左舷命中两发鱼雷。所有的九七式舰攻都译高达204节的速度进行了雷击,当时正在列克星敦号舰桥上的弗雷德里克·卡尔·谢尔曼注意到一架被击落的九七式舰攻所挂载的鱼雷后方似乎有一个箱型的附件,并将其视为九七式舰攻能以如此高速投放航空鱼雷的原因上报了美军高层(当时美军的鱼雷机在雷击时的速度很慢,很容易成为靶子)。

高速雷击射法
这种方法要求飞机以300节(556km/h)的高速,以300-350m的高度投放鱼雷。以如此高的速度投放鱼雷,已经达到了鱼雷螺旋桨能够承受的冲击力的上限。在横须贺空一次使用P1Y进行的高速投放测试中,飞机在100m的高度下投放了91式鱼雷,但是鱼雷的航向却在入水的时候发生了偏移,最后检查下来正是由于螺旋桨被打坏了导致的。因此,高速雷击射法的投放高度被严格限制在40m,因为如果鱼雷的投放高度小于30m的话,就有可能使得鱼雷发生类似于跳弹的现象。
1944年3月,得到了海军授权的日本陆军航空兵的酒本英夫少佐和大冢隆明大尉在横须贺海军基地使用四式重爆Ki-67进行了一次高速鱼雷射法的测试。在先后进行了300次的测试后得到了很多投放时的数据。并确定了使用Ki-67进行雷击的方法。飞机将从1500米的高度开始俯冲,以以下两种方式投放鱼雷:
1. 速度370-460km/h(200-248节)的情况下,在30-120m的高度投放鱼雷
2. 速度460-560km/h(248-302节)的情况下,在50-120m的高度投放鱼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0

精华

1374

积分

侯爵

耕战
242
鹰币
1123
天龙币
0
回帖
207

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

附庸关系0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00: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左右蛇形机动规避防空炮火
鱼雷攻击机飞行员的战死率非常高,太平洋战争初期IJN鱼雷机飞行员战死率大约在30-50%,到战争后期IJN鱼雷机进行白昼攻击时飞行员战死率高达90-100%。因此有必要研究怎样在雷击过程中生还的技巧。

很多熟练飞行员有自己的保命方法,其中就包括在超低空通过变向和变速进行蛇形机动以规避高射炮的炮火的技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0

精华

1374

积分

侯爵

耕战
242
鹰币
1123
天龙币
0
回帖
207

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

附庸关系0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00: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战例
1944年4月29日,美军约克城号(CV-10)航母编队对日军特鲁克进行空袭任务之后,配属到特鲁克基地的日本海军航空兵曾于空袭后的傍晚进行过一次“薄暮突击”。此时一位在约克城号上的舰员拍下了这一组连续照片,给鱼雷攻击机通过蛇形机动规避炮火做了很好的注解。从照片中可以感受到,但是这架天山正在进行反复的蛇形机动(从照片中可以看到炮弹的落点一会儿落在飞机的左侧,一会儿又落在右侧,这应当是机动造成的结果)。


(照片)

(画家根据这段战场战斗绘制的油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翔鹰会员(昵称)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0

精华

1374

积分

侯爵

耕战
242
鹰币
1123
天龙币
0
回帖
207

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

附庸关系0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00: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鱼雷攻击的瞄准方法

(鱼雷攻击俯视示意图)
说明
P点:投雷点
D点:投雷时目标舰的位置。
方位角:目标舰与雷击机的夹角
射角a:雷击机投放鱼雷的角度
A点:目标舰航向不变时的命中点
B点:目标舰以右满舵规避时的命中点
C点:目标舰以左满舵规避时的命中点
因此,只要距离和速度合适,当雷击机投下鱼雷的时候,无论目标舰怎样行动都会命中。即所谓必中射点(投雷点),必中射角的必中射法。
二战时IJN的投雷点通常取在800-1000m左右,这样鱼雷在水中的航行时间大约在37-46秒之间。
射角a与方位角,雷击机与目标舰的距离,目标舰的航速有关,雷击机与目标舰的距离可以根据目标舰的实际长度和目视长度进行测距,但对目标舰的航速只能进行预测,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经验。

理论上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如果鱼雷以42节的速度行进1000m大概需要46秒,这种情况下,目标舰能行进多少距离呢?
A. 15节的话,行进355m
B. 20节的话,行进473m
C. 25节的话,行进592m
D. 30节的话,行进710m
如果在800m的距离上投放的话,距离还要近一些,而且因为航速造成的差别会更小,因此当时都希望能够尽可能在近距离投放鱼雷。

编队雷击战术
实际IJN的编队雷击战术的资料很少,为了能够使资料更翔实,选取了一部分美军的编队雷击战术。
美军战术
ANVIL ATTACK
这种战术需要预先估算出目标舰在鱼雷到达时的位置,随后两个雷击机小队在攻击的时候分别从左右两个方向突击,并瞄准这个预定位置投放鱼雷。
这种战术也适用于超过两个小队雷击机对同一个目标进行雷击的情形,只需要将雷击机平分即可。

WAVE ATTACK
例如说12机分别被编制成三个波次,按波次分别进行攻击,每次只攻击目标舰的一舷以让目标舰产生侧倾。
每个波次都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瞄准点。

A-B-C ATTACK
12架雷击机被编成ABC三个小组,AB小组先使用ANVIL ATTACK战术攻击,随后由C小队进行补刀的战术。

日军战术
日军的雷击机战术资料留存少,可靠性也比较低,这里先列几组(脑洞)作为参考。

马蹄形包围阵
开始进行雷击后,整个雷击编队变成单纵队,利用速度绕到敌舰前方完成半包围,然后齐射鱼雷。

鹤翼阵扇形夹击
以长机为中心在敌舰左右两侧展开,随后两翼的僚机加速超过长机将目标舰包围,然后齐射鱼雷的战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翔鹰会员(昵称)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2

主题

16

精华

3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4052
鹰币
8172
天龙币
0
回帖
8751

一级皇家勋章智将勋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翔鹰勋章特级嘉禾勋章特级帝国勋章第一届火箭筒杯最佳剧情第一届火箭筒杯最佳创意第二届战鹰杯单人赛亚军鹰之王者

附庸关系1
发表于 2015-9-12 17: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的配图大大好评!!!简单易懂,形象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小黑屋|翔鹰帝国

GMT+8, 2024-11-24 04:14 , Processed in 0.175069 second(s), 18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Hawk Studio  QS Security Corp.®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Hawkao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