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鹰帝国网|帝国时代论坛|帝国时代系列|神话时代
 找回密码
 注册翔鹰会员(昵称)
搜索
查看: 8289|回复: 70

[名将传] 他动了谁的奶酪—吴起之死

  [复制链接]

592

主题

11

精华

8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14500
鹰币
104427
天龙币
0
回帖
7419

翔鹰十周年帝国Online纪念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帝国勋章二级嘉禾勋章俾斯麦勋章十字军勋章火十一水王

附庸关系2
发表于 2012-3-21 09: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eiliqiang 于 2012-3-21 16:40 编辑

    青年学者张锐强写的一套书《名将之死》着实精彩,红、白两卷历数了中国历史上的诸位名将的从生到死,从默默无闻到耀眼崛起,从功成名就到将星凋零,他们的智慧与胆略,热血与才气,惊才绝艳与悲剧结局,都是一部部悲歌传奇,令人唏嘘不已。在央视《讲武堂》上改为《名将传奇》播出,广受好评,这里我就借花献佛,转载其中的一篇供广大坛友品评(建议感兴趣的朋友把全书从网上下来看看,其实这么精彩的书是应该买来收藏的)
他动了谁的奶酪—吴起之死
前言
现在看来,宰相属于文官,主内;将军执掌兵权,对外。但这是社会不断发展、分工日渐细致的结果。早期,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工还没到这个程度,将相一体是常事。出将入相,不仅仅是成语,更是事实。比如晋国,常备军分为上军、中军、下军三支(后来又增加了新军),这三支军队,分别配置主将、副将各一名。遇到战事,他们就统兵出征;战争结束,他们再脱下战袍,进入庙堂,分别执掌国家权力。这就是所谓的“六卿”。
当时,将军立了大功,无官可赏时,君主就会提拔他们为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赵国的名将李牧,就当过相国。如果无此惯例,人们拿现在的观念考量,就无法理解廉颇和蔺相如争位的行为,也无法感受“负荆请罪”、“刎颈之交”这些成语的美妙。因为将军的最顶端,也就是相当现在的国防部长。除非军人独裁政权,否则将军再厉害,也要接受相国领导。你廉颇饶是劳苦功高资历深厚,也不能跟丞相叫板,那只能是自取其辱。
那么,在中国历史上的名将序列中,第一个出将入相的人是谁呢?本文的主角儿,名将吴起。
吴起先后在鲁国和魏国出任将军,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后来到了楚国,又被任命为令尹,主持变法,惊天动地。楚国属于蛮荒之地,不是周朝第一批分封的诸侯国。他们和吴国、越国一样,不遵循中原地区的礼仪,君主虽然只是子爵,却一直称王,不像秦国晋国,开始称公;魏国赵国,早期称侯。君主名分悬殊,官职设置自然也会有差别。这个令尹,就相当于中原各国的丞相。也就是说,吴起的出将入相,是货真价实的,并非仅仅只有名分,或者象征意义。
出将入相,志气文人的一生梦想,否则也不会创造出这个词语。如此看来,吴起一定是历史上的大“牛人”喽?是,也不是。

名将之污
    英雄不问出身。伟大人物,往往会有个卑微的起点。至少他要从毛头小子,成长为一方统帅。谁穿开裆裤时,不曾调皮捣蛋,吸溜鼻涕?如果他果真少年老成到了当时就露出伟人相的程度,只怕会印证这句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为什么?道理很简单。伟大可以看作一股真气,潜水时憋的真气。伟人从青年或者中年憋到终点,已属难能可贵;从少年就开始憋,半道上要么作弊浮水,要么气绝身亡。不是么?吴起(约公元前440381年)也不例外。他是卫国左氏人,这个地方,有人说是山东定陶,也有人认为在山东曹县东北。吴起本来有点家产,但他一心当官,因此到处游说君主。游说这个字眼和实践,很有意思,总让人联系起竞选。虽然游说的主要对象是君主,或者掌握权柄的大臣,而竞选需要面对的是广大选民,但二者之间,还是有着本质的相似之处。那就是广为宣传,自我推销。竞选可以公开筹集资金,当选之后明里暗里回报支持者。但是吴起的游说,却没有拉到赞助,只能自己投入。就这样,他东奔西颠,游走于各国君主和权贵之间,最后收获的不是当官,而是破产。后来,齐国发兵进攻鲁国。对于普通人而言,这是凶信,兵火燃起,应该迅速退避,但对于吴起,却正好相反。他立即找到鲁国的国君鲁穆公,毛遂自荐。这一回,鲁穆公终于被吴起的口舌打动。派他领兵抵抗侵略,不失为一种选择,但其中有个技术性障碍:吴起是齐国的女婿。到了关键时刻,谁能确保他立场坚定呢?君的这个态度,让吴起不由得心焦火燎。拒绝就拒绝,同意就同意,最怕态度游移,老在是非之间。那实在折磨人,尤其在决定命运的时刻。早已破产的吴起再一次面临机遇,他会怎么办呢?根据《史记》的记载,他选择了一个非常极端的方式,来赢得鲁穆公的信任:杀掉妻子。这就是所谓的杀妻求将关于杀妻求将,坊间还有另外的版本。有出戏叫《吴汉杀妻》,又名《斩经堂》,很多剧种都演过,我看过其中的京剧版,麒派戏。这戏说的是东汉名将吴汉,娶了王莽的女儿,担任潼关总兵。后来刘秀逃亡经过此地,被吴汉拿住。当时王莽篡汉,刘秀算是朝廷钦犯。吴汉这么做,完全符合政策规定,但他母亲却不这么看。老太太听说吴汉要把刘秀交出去,立即找到儿子,告诉他说:傻孩子,王莽是你的杀父仇人。你赶紧杀掉他闺女,辅助刘秀兴复汉室,这才是正道!吴汉提着宝剑回来,却看见妻子在经堂里念佛。他们夫妻感情很好,吴汉不忍动手。其妻得知详情后,随即自刎身亡,成全丈夫。以一条人命的代价,换来将军的大印,现在看来,毫无疑问是个污点,很大的污点。所以戏里的吴汉,动手前有一大段二黄唱腔,表达内心的犹豫不决与痛苦彷徨。不仅如此,戏文内除了国仇,还设置了家恨:王莽手上沾有吴汉父亲的鲜血。饶是如此,剧作家依然找不到理直气壮地杀害无辜的正当理由,只好再退一步,让王莽的闺女自杀,吴汉的母亲赔死。吴汉后来成为东汉的中兴功臣,在云台二十八将中位列第二。把杀妻的故事安到他头上,无非是要宣扬愚忠于皇帝的观念。刘秀是汉室宗亲么。但故事本身,根本经不起推敲。邓拓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吴汉何尝杀妻》,收录在《三家村札记》中,考证吴汉没干过这事,绝对无此可能。这事吴汉没干过,那么吴起呢?十有八九干过。至少我们找不到任何有力的证据,可以反驳太史公司马迁。吴汉没有杀妻,他妻子是自杀;两人之间不但有国恨,更有家仇;吴汉的母亲,也自缢而死,在道德上接近偿命。即便这样,这事如果发生过,也算不上光彩,更何况吴起之妻完全无辜呢?从这个意义上说,吴起身上的这个污点,无论如何也抹杀不掉,不管他建立过何等的功勋,有多么伟大。
鲁国不容(1)
吴起以妻子的人头为代价,换取了人生大舞台的第一张入场券,这一仗他又打得如何呢?虽胜犹败,得不偿失。
接过兵符,吴起随即点齐人马,开赴前线。虽然立功心切,他并没有急于开战,而是首先派出使者前往齐军大营,请求讲和。鲁国的实力本来就不如齐国,吴起主动求和,齐军主将越发放松警惕。吴起呢,继续给敌人灌迷魂药。按照一般的规矩,行军布阵,中军的实力最强,吴起故意反其道而行之,把老弱的军卒集中到中军。等齐军心里的弦完全放松下来,吴起带领早已集结完毕的精锐部队,突然擂响战鼓,发起了攻击。齐军猝不及防,阵形大乱,一仗下来,损兵折将,不得不匆匆败退。
这就是吴起的初出茅庐第一功。应该承认,他这个亮相,相当精彩。按照道理,回到鲁国,等待他的,应该是鲜花掌声和红地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看到这个卫国来的毛头小子立下如此功勋,很多人都耳热眼红,于是吴起的很多毛病,都传到了鲁穆公的耳边。
他们说:“吴起这个人,残暴而猜疑。本来他家底丰厚,可他一心向上爬,到处游说,跑官要官,结果搞得两手空空,倾家荡产。乡邻们耻笑他,他就杀了三十多个说他闲话的人,逃出卫国向东而去。临走之前,他和母亲告别,咬着臂膀发誓说,不为卿相,不复入卫。吴起为了功名利禄,投身曾参的儿子曾申门下,后来母亲去世,他都不肯回家奔丧。曾申为此非常生气,就把他逐出了门墙。吴起没办法,这才转而学习兵法,侍奉国君。国君对他有疑虑,他不惜杀掉自己的妻子,以换取将军的名位。俗话说,树大招风。咱们鲁国本来是个小国,现在胜了齐国,名声大振。再这样下去,难免会引起别国的不安,他们都会图谋鲁国。而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吴起是卫国的罪人,国君您任用他,不是有负于卫国吗?”
这枚针对吴起的流弹,杀伤力委实不小。它列举了吴起的三大道德罪状,以及任用吴起的两个危害。吴起斩杀乡邻,是为不仁;杀妻求将,是为不义;母丧不归,是为不孝。鲁国是姬姓诸侯,开国君主是周公姬旦的长子姬伯禽,也就是周武王的亲侄子。清代的高士奇说过:“周之最亲者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因为这层关系,周礼最细心的保存者和最积极的实践者,莫过于鲁国,这就是那句话的来历:周礼尽在鲁矣。鲁国对礼仪重视到什么程度呢?有一则故事可以作为参考。周朝分封诸侯之初,姜尚曾经问姬旦:“您准备怎样治理鲁国?”姬旦回答道:“尊尊而亲亲。”就是尊重尊者,亲近亲人。一句话,重视人伦礼仪,别尊卑,分亲疏。周公接着反问姜尚:“您又准备如何治理齐国呢?”姜尚直言不讳地说:“尊贤而崇功。”意思很明白,尊重贤能,崇尚功业。
这事《淮南子·齐俗训》和《汉书·地理志》都有记载。齐国与鲁国的分野,由此可见一斑。尽管后来出现了“田氏代齐”事件,姓田的贵族崛起,夺取国家政权,把姜尚的后裔流放到了海岛,但那种治国思路,大抵没有废弃。所以在姜齐中出现了“春秋五霸”之后,田齐又成为“战国七雄”,而鲁国则早早地衰亡湮灭。一枚硬币总有正反两面。礼仪之邦往往孱弱而缺乏血性。道理和正义,经常被弱者奉为圭臬,是因为他们格外需要这样的保护伞,而强者对它们,从来都是不屑一顾,践踏而去。鲁国的地位如此之高,却一直国势不振,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被“礼仪”二字所误。

鲁国不容(2)
作为孔子的出生地,鲁国对于吴起的这三大道德罪状,难以接受是可以想见的。这很好理解。我们不妨参看管仲临死之前,跟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的对话。当时齐桓公征求管仲的意见,遴选可以接替他相位的人。管仲最先否定了鲍叔牙,因为鲍叔牙虽然是正人君子,但过于刚烈,善恶分明,容易记仇,不利于团结任用百官,发挥各自的长处。于是齐桓公问道:“易牙呢?”管仲说:“他不惜杀掉自己年幼的儿子,做成肉羹以讨好国君,没有人性,不宜为相。”齐桓公又问:“开方怎么样?”管仲说:“开方是卫国公子,他舍弃做千乘之国太子的机会,屈身侍奉国君十五年,父亲去世都不回去奔丧,如此无情无义,怎么会真心忠于国君?况且千乘的封地是人梦寐以求的,他放弃千乘的封地俯就于国君,期望值必定远远超过千乘之封。国君应尽量疏远他!”齐桓公又问:“那么竖刁行吗?他宁愿自残身肢来侍奉寡人,这样的人难道还会不忠?”管仲摇摇头说:“连自己身体都不爱惜的人,怎么会真心忠于您呢?”
请注意这番对话的发生地。它不在“尊尊而亲亲”的鲁,而在“尊贤而崇功”的齐。齐国人都持这样的观点,吴起在鲁国,怎么可能有好果子吃?完全可以这样说:一个不孝顺母亲、珍爱妻子的人,怎么会真心忠于鲁国的国君?
鲁国抛弃吴起,结论近乎正确,论据和论证过程小有问题。主要是任用吴起的那两个所谓危害,完全站不住脚。人也好国也罢,弱小者只有不断自我修炼,增强内功,才有可能生存乃至发展,一味示弱,就像小羊跪在狼跟前苦苦哀求饶命,怎是长久之计?所谓卫国的罪人,鲁国不方便使用云云,更是满纸荒唐言,否则楚才晋用一词,又如何解释。
历史无法倒推,也从来不接受辩解。反正吴起初经战阵的胜利,是典型的皮洛斯式的胜利:代价太高,得不偿失。尽管有满腹的兵韬将略,他也只得收拾起简单的行囊,心情悲怆地离开鲁国的都城曲阜,像枚孤单的落叶,被秋风吹向天涯。那些日子里,当他独自一人置身于在旅店的孤灯野火之下,不知道他可曾会想起冤死的妻子?或者说,当他想起冤死的妻子时,不知会作何感想?
细读史书中关于吴起的篇章,推敲他的性格为人,那时他恐怕不会想起泉下的冤魂。他那股追逐名利的劲头,类似于曹操的独白: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所以那段时间吴起考虑的问题,一定实际得多:自师从曾申开始,直到被任命为将军,他在鲁国前后待了六年左右。如今哪里还有更加合适的市场,可以把正值壮年的自己,卖个好价钱呢?
这个市场是有的,而且也不太远:一路向南,魏文侯治下的魏国。

魏国兴起
战国七雄中,最先崛起的是魏国。魏国之所以能占到这个先机,与两个人物密不可分:魏文侯与李悝。
三家分晋之后,智伯的领地多数归了赵国,韩魏两家,所得相对少些。魏国山地多良田少,粮食压力一直比较大。魏文侯继位之后,任用李悝,率先变法,国力逐渐强盛。李悝的名字,也写作“李克”,甚至“里克”,但是《汉书》认为,李悝和李克是两个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秦始皇实在居功至伟:若非他下令一把火烧掉各国的史书,历史怎么会如此扑朔迷离色彩斑斓?
李悝最大的贡献,是编纂了一部《法经》,在经济上主张“尽地力之教”,以及推行“平籴法”。《法经》分为《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六篇,后来商鞅把它带到秦国,秦汉两国的法律,都以《法经》为蓝本。因为这个缘故,后世把李悝视为法家的鼻祖。
对魏国国力影响最大的,还是“尽地力之教”和“平籴法”。“尽地力之教”说得通俗些,就是尽量增加每亩地的产出。每亩多收几斗粮,全国累加起来,就是个惊人的数字。谷贱伤农,谷贵伤民。而当时农民种地处于亏损状态,所以他们对农业生产的兴趣不高,从而导致产量下降,粮价上涨。针对这个情况,李悝建议实行“平籴法”,粮食丰收时国家收购,歉收时再平价出售,以稳定粮价。即便碰上自然灾害,粮价不致太贵,人民不至于流亡。换成现代语汇,就是国家收储计划。
魏文侯从谏如流,国家实力一天天强大。司马迁说:“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班固也称赞李悝“富国强兵”。李悝在魏国到底是否出任过相国,历史上还有争议,但毫无疑问,他深受魏文侯信任,能够参与高层的核心决策;吴起过来投奔,魏文侯也首先征询李悝的意见。
说起来,李悝跟吴起算是师兄弟,因为他也曾经师从曾申。他对吴起有所了解,于是也就实话实说:“吴起这个人,贪名又好色。但是论起带兵,就是司马穰苴也不过如此。”
李悝这个评价相当高。司马穰苴姓田,名穰苴,齐国人。因为后来做了主管军事的最高长官大司马,所以又被尊称为司马穰苴。当时晋军来攻,燕国也趁火打劫,齐军屡战屡败,形势岌岌可危。危急时刻,晏婴向齐景公推荐了田穰苴。这事非同小可,齐景公先找穰苴谈谈话,相当于面试。这一谈不要紧,穰苴的用兵方略和见解,深深地令齐景公折服。他立即决定,拜穰苴为大将军,领兵御敌。
穰苴说:“我只是田氏的远房后裔,身份卑贱。您直接把我提拔到这么重要的岗位,一时还难以服众。请您派一个身份高贵、有威信的人作监军。”齐景公顺水推舟,派宠臣庄贾监军。穰苴随即辞别景公,与庄贾约定:“明天中午时分,请您到军营会合。大军随后出发。”
监军的地位,论理比将军还要高。亲戚朋友官场故旧听说后,纷纷前来祝贺送行,庄贾置酒高会,喝得忘乎所以,早已把约定置之脑后。反正他是国君跟前的大红人,地位尊贵,又是监军。穰苴呢,次日一早赶到军营,下令立起一根木杆,观测日影,确定时间。到了中午,庄贾还没出现,穰苴随即命令放倒木杆停止滴漏,召集将领申明军纪。一二三点,四五六条。
黄昏时分,庄贾浑身带着酒气,跌跌撞撞地进了军营。穰苴问他为什么迟到,他说:“亲戚故旧都来送行,所以耽误了时间。”穰苴说:“将帅接受了任务,就该忘记家庭,置身军队,受军纪约束;击鼓指挥军队作战时,就该有忘我的精神。如今敌军深入国境,举国骚动。士卒风餐露宿于边境,国君寝食不安,国家和百姓的命运都掌握在您手中,还谈什么送行呢?传军法官!”
军法官立即跑步赶到。穰苴低沉但是威严地问道:“按照军法,行军误期,该怎么处理?”军法官说:“应该斩首!”孩子哭,抱给他娘。庄贾一见阵势不妙,赶紧派人飞马急报齐景公,请求救命。穰苴不管三七二十一,喝令立即执行,杀无赦,斩立决,然后在军营示众。全将军士一见,十分敬畏,连个大气都不敢出。过了些时候,齐景公的使者拿着符节,前来赦免庄贾。人命关天事情紧急,使者直接驾着车子驰入军中。司马穰苴高声问军法官:“在军营里驾车横冲直撞,应当如何处治?”军法官朗声答道:“当斩!”使者一听万分惊惧,立即恳求饶命。司马穰苴说:“既是国君的使者,可以不杀,但必须执行军纪。”于是命令拆毁车子,杀掉驾马,以儆效尤。
从那以后,齐军一扫萎靡之风,纪律严明,士气大振。穰苴随即领兵出发,奔赴前线。行军途中,他亲自过问士卒们的休息、宿营、掘井、修灶、饮食、疾病、医药等事宜,把供给将军的食物物品,用来犒赏军士。他和士卒吃同样的饭食,对体弱的士兵格外关心,很快就赢得了全军将士的信任。三天后,他部署调整队伍,有病的士兵都要求同行,大家纷纷主动请战。晋军和燕军听说后,全都不战而退。司马穰苴率乘胜追击,歼灭了部分敌军,收复全部的城邑和土地,然后凯旋班师。还未到国都,他就解散军队,废除军令,誓盟之后进入城邑。齐景公非常高兴,任命穰苴为大司马,掌管全国军事,田氏家族的地位和声望,也进一步提高。
齐国大夫鲍氏、高子、国子等人,嫉妒穰苴的功劳,不断地在齐景公跟前给穰苴上眼药,直到他被罢黜回家。这事进一步激发了田氏跟高子、国子等人的矛盾。后来田常杀了简公,尽灭高子、国子家族,直到田和自立为齐君,流放掉姜氏的后裔,姜齐灭,而田齐兴。齐威王当政时,命令大夫们搜集整理古时的《司马兵法》,将司马穰苴的遗著附在其中,称《司马穰苴兵法》,后世简称为《司马法》。《司马法》是我国军事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兵书,宋代时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

大将守边(1)
李悝的这个评价,决定了吴起的命运,魏文侯立即拜他为将。吴起果然不辱使命,带领魏军攻打秦国,连战连胜,夺取了五座城邑。
吴起带兵,还真有点司马穰苴的特点。他跟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睡觉不铺席,行军不乘车,自己背自己的干粮。有个士兵生了疮,吴起亲自给他吮吸脓液。那个士兵的母亲听说之后,放声大哭。别人很不理解,就问她:“你儿子不过是个军卒,将军亲口为他吸脓,你为什么还要哭呢?”她说:“您是不知道厉害。当初吴公也给我丈夫吸过脓,结果他打起仗来不要命,很快就战死了。现在吴公又为我儿子吸脓,不知道我儿子将会死在哪里。我想来伤心,不能不哭啊。”
当时,魏军和秦军一直在西河一带拉锯。西河也叫河西,就是山西、陕西之间,黄河南段的西岸地区。秦魏两国在此交界。在翟璜的推荐下,魏文侯派吴起镇守西河。吴起认为,兵不在多而在“治”。他建议魏文侯,用他的新标准,考选士兵,组建一支精锐部队,名叫武卒,最终得以施行。吴起的新标准都有哪些内容呢?现在的人们看了,也难免头皮发麻。因为它实在太严酷:身穿上、中、下三副甲,头戴重盔,肩扛长戈,腰挂重剑,带五十支箭,背三天的干粮,半天行军一百里,到达战场能立即投入战斗,双手能拉开十二石也就是六百六十斤的硬弓。
当时的一百里相当于今天的四十一公里,差不多就是奥运会的马拉松项目。但是跑马拉松只穿短裤背心,而魏国的“武卒”,浑身上下负重累累。所以说,他们个个都是特种兵,单兵战斗力可想而知。
特种兵必然要有特种的待遇相配套。武卒的家庭,可以免除全部的徭役和田宅租税,他们在军中的伙食标准,自然也比普通士兵高。立了功还能获得爵位。魏国虽然山地多土地少,但是河东,也就是今天的山西运城解池一带,有大量的盐池。盐池里产的不是食盐,简直就是金子。古往今来,盐作为生活必需品,能够带来大量的利润,政府不肯放弃这块肥肉,总要垄断经营,这从湖北监利县得名的由来,可见一斑:赤壁之战曹军大败,曹操匆匆败走华容道,战后这块地方随即归入东吴的版图。因为这里“士卑沃、广陂泽”,“地富鱼稻”,西北部产盐,东吴便“令官督办”,“以监盐渔之利”。公元 222年孙权称帝后,干脆从华容县里划出一块地方,设立监利县。
说起来,那时候“领导重视”的方式,跟现在也差不多。首先就是设架子、立班子。否则机构又怎么会越来越臃肿呢?
魏国就靠盐池专营的收入,经过吴起的严格考选训练,组建成了强大的精锐部队武卒。他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不是信口开河的虚夸。根据记载,当时吴起“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也就是说,全胜率高达84%。毫无疑问,这是个极其惊人的数字。这其中既有吴起的过人将略,也有士兵们的高超素质。当然,士兵们勇敢善战,也有赖于吴起卓有成效的训练。就是那句话: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吴起的治军方略,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军纪严明。令行禁止,纪律严明,才能出战斗力。有一次,两个士兵没接到命令就擅自出击,结果立了功回来,不仅没得到封赏,反而被吴起斩首。二是言而有信。有个成语,叫“移木建信”,说的是商鞅变法时,为了取信于民,就在市场的南门立了一根木杆,旁边贴着告示说:“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就赏他十金。”大伙儿看了告示,个个云山雾罩,搞不清怎么回事:把木杆扛到北门轻而易举,这个劳务费无论如何也不值十金啊。肯定是上边吃饱了撑的,瞎忽悠。商鞅一见,又把赏格提高五倍。有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扛走木杆,果然拿到了黄澄澄的五十斤。这一下,政府的威信随之树立。

大将守边(2)
据史料记载,吴起身上也有类似的故事。西河本来是秦国的土地,居民也都是秦人。吴起为了让他们信任自己,就在南门立了一根柱子,说:“谁能放倒柱子,就提拔他为上大夫。”刚开始也是没人相信,后来有个人站了出来——反正即便上边说了不算,他也不会有啥损失——没想到,还真被封了官儿。
柱子倒了,吴起的威信立了起来。这个故事跟商鞅的“移木建信”,有太多相似之处,很难说清版权的归属。按照道理,吴起在先,商鞅在后,似乎应当归于吴起。不过事情是古人做的,历史却是后人写的。笔头子一歪,张冠李戴是常事。所以我们暂且放下这个故事,看看明人宋濂在《龙门子凝道记》中,对于吴起守信的记载。说的是吴起外出,正好碰到一个老朋友,就要请他吃饭。朋友说:“行啊,等我回来吧。”吴起说:“那好,我在家等您。”结果吴起等得太阳花儿都谢了,直到天黑,也没见朋友的影子。怎么办?有约不来,吴起也就不吃晚饭。直到次日一早,他派人请来朋友,这才跟他一起,把晚饭和早饭一同吃掉。
宋濂后面有这样的议论:“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就是说,吴起之所以不吃饭等待朋友,是怕吃饭的同时,也食了言。果真如此,三军将士还能不信服他么?要取信三军,必须言而有信。
吴起治军的第三个特点,是善于使用精神激励。拿破仑曾经说过:“给我足够的勋章,我就能征服地球。”吴起也深谙此道。西河地区是秦魏双方的必争之地。对于秦国而言,过了西河,往西就是辽阔的渭河平原,无险可守。魏军兵锋所指,甚至连秦国的国都,都会受到威胁。正因为如此,双方的攻伐,从来都不曾停止。为了激励士气,吴起请魏武侯——当时魏文侯已经死去——亲自出面,举办庆功宴会。他让立上功的将士坐前排,使用金、银、铜等贵重餐具,猪、牛、羊三牲俱全;立次功者坐中排,贵重餐具和食物适当减少;无功者坐后排,只能用普通餐具。宴会结束后,还要在大门外论功赏赐有功者父母妻子。对死难将士的家属,每年都派使者慰问。
这个方法,一施行就是三年。公元前389年,秦国调集大军,攻击东进道路上的咽喉要地阴晋,也就是今天陕西华阴的东部。警报传到河西,立即有数万魏军士兵,不等将令下达,就自行穿戴甲胄披挂整齐,准备参战。吴起请求魏武侯,派五万名没有立过功的士兵,由自己率领反击秦军。武侯照准所请,并加派战车五百乘、骑兵三千名。出战的前一天,吴起发布将令说:每个人都要跟我一起,奋勇作战,无论车兵、骑兵还是步兵。“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破军皆无功!”意思是如果车兵俘虏不了敌军的战车,骑兵俘虏不了敌军的骑兵,步兵俘虏不了敌军的步兵,就算打了胜仗,也没有功劳。
吴起带领这五万多渴望建功立业的士兵,在阴晋向秦军发起反击。魏军虽然兵力处于绝对劣势,但他们个个奋不顾身,以一当十。经过反复冲杀,最终彻底击溃秦军。有史料记载,当时秦军有五十万之众。所以阴晋之战,也算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西河学派(1)

吴起镇守西河期间,一个重要的儒家学派在魏国诞生:西河学派。

说到这里,首先要把“西河”这个概念掰扯清楚。一般而言,典籍上单独提到一个“河”,都是指黄河,这里也不例外。只是黄河既为巨龙,便不会安分,东奔西突,河道多变。古往今来,莫不如此。春秋时期,卫国的西部边境沿着黄河,所以那里叫“西河”,就是今天河南的浚县、滑县一带;到了战国,黄河已经龙腾至今天的河南安阳以东,所以安阳也叫“西河”。吴起镇守的西河郡,则是在晋陕之间的黄河西岸地区,那原本是秦国的领土。

西河学派的创始人,或者叫精神领袖,是孔子的学生子夏。子夏是卫国人,姓卜名商,字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称,“子夏居西河教授”。这其中的西河,有人认为在河南安阳,有人认为在山西汾阳,也有人认为在吴起镇守的西河郡。不管在哪里,总之跟吴起大有关系。

魏文侯聘请子夏,是受他弟弟魏成子的推荐。当时子夏已经是耄耋之年,因为儿子去世哭瞎了眼睛,就没有答应。魏文侯于是又去请子夏的弟子段干木。可是他到了段干木的门前,段干木却不肯相见,不惜翻墙头跑掉,简直就像躲避瘟疫。然而魏文侯并不生气,专门造了一座礼贤台,然后用自己的车子把段干木接来,礼送到台上,再恭恭敬敬、气氛庄严地发出正式邀请。

子夏和段干木当时居住在魏国的别都,也就是今天的河北魏县,鸭梨之乡。那座礼贤台位于魏县的东郊,当然现在早已漫入荒土。正所谓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可在当时,它强大的气场,还是感染了子夏和段干木。他们决定接受魏文侯的请求,前往西河讲学。一同前去的,还有公羊高、谷梁赤,以及子贡的弟子田子方。子夏身体不好,段干木等人只好冲到前台,担任讲学的主力。魏文侯对段干木十分恭敬,“过其闾而轼之”,就是每次经过他的门前,都要手抚车前面的横木,遥遥致敬。据《吕氏春秋》记载:“魏文侯见段干木,立倦而不敢息。及见翟璜,踞于堂而与之言。翟璜不悦。文侯曰:‘段干木,官之则不肯,禄之则不受。今汝欲官则相至,欲禄则上卿至,既受吾赏,又责吾礼,无乃难乎?’”

这段话非常有意思。魏文侯见段干木,总是恭敬地站在他跟前,累了也不歇息;但是见翟璜,却总是坐着。至于原因,魏文侯说得非常清楚。就是那句话:上帝不会把所有的好处都给一个人。无论何时,你想图别人的实利,就别想获得他的尊重。非此即彼。

魏文侯礼敬段干木,倒是收获了实利。据《吕氏春秋·期贤篇》记载,有一年,“秦欲攻魏,司马唐谏曰:‘段干木贤,魏礼之,不可加兵。’”《史记·魏世家》也有相似的内容,可以互为印证:“秦兴兵欲攻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未可图也。”这样一来,不但段干木的名气直线上升,魏文侯的贤明也声震天下,八方才俊纷纷来投。

这个广告效应,正是魏文侯想要的吧?只是效应如此强烈,直接阻止了一次战争,恐怕是他想不到的。这让我想起上个世纪中叶,美国对钱学森的留难。他们的理由是,无论从哪个角度衡量,钱学森都值二十个师,当然不能随便放他回中国。那是典型的放虎归山。

西河学派(2)
不仅魏文侯,李悝和吴起,也投入子夏门下学习。公羊高和谷梁赤在授课之余,还为《春秋》作传,就是所谓的《公羊传》、《榖梁传》,连同《左氏春秋传》也就是《左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左丘明,但钱宾四先生和章太炎认为,这个说法颇可推敲,它实际上跟吴起有关。
汉代以前,人们并无“史学”观念。学术的大分野,只有经学和子学。班固在《汉书》中,根据刘向、刘歆的《七略》,分别称为“王官学”和“百家言”。也就是说,历史记载,掌握在官家手中。孔子著《春秋》,实际上有僭越之嫌。有点越轨。因为这属于“王官学”的范畴。当时不仅普通人无权修史,就是各个诸侯国的史官,也都是周天子派过去的,属于中央派驻地方的干部,人事关系不归诸侯国管。所以齐国的崔杼杀害国君,史官这样记上一笔:“崔杼弑其君”。一个“其”字告诉大家,那是崔杼的国君,而非史官的。正因如此,崔杼虽然杀掉了这个太史,却无权任命新的史官,太史的弟弟接着这样写,又被杀;第二个弟弟接过笔简,记录的内容口吻依然没有变化。崔杼无奈,这才停止屠刀。一个叫南史氏的史官听说之后,担心无人修史,就捧着自己的笔,带着竹简,要去拾起那个沾满鲜血的接力棒,半路上得到最新消息,这才作罢。
很难说清楚,史官记录各个诸侯国的事情,是作为历史,还是作为年度工作报告。在当时,只怕他们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时间和历史观念。有这样清醒的历史意识的,孔子可谓第一人。不管怎么说,他写的《春秋》既然是“王官学”,在“经”的范围内,所以就可以有传,而且一下子就出来三部。
《春秋三传》有何区别?宋代的叶梦得认为,左氏传事不传义,公谷传义不传事。朱熹说:左氏史学,事详而理差,公谷经学,理精而事误。主角儿是名将吴起,现在却在《春秋》和《左传》上打转转,算不算跑题?当然不算。这个问题跟吴起关系深切。
关于《春秋》,孔子自己说过,“其文则史,其事则齐桓晋文,其义则某窃取之。”这其中的“义”,简而言之,相当于“道”,脱离不开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孔子作《春秋》,只记结果,所谓“述而不作”,如何评价、解释那些历史事件,就成了问题。后世为《春秋》作传,其实就是争夺对历史的发言权和命名权。本来,儒家讲究“礼、乐、射、御、书、数”,所谓“六艺”,但不同的门派和传人,各有侧重。公羊高、谷梁赤是典型的儒生,难免迂阔;吴起受过曾申的训斥,更加注重经世致用。所以《三传》的差别甚大。
钱宾四先生和章太炎认为《左传》与吴起有关,甚至就是出自他手,当然并非因为这个原因。《左传》的全称是《春秋左氏传》,钱宾四先生认为,如果确实是左丘明写的,为何不叫《春秋左丘传》?其中的“左氏”,应该是地名,吴起正好是卫国左氏人;不仅如此,《左传》对晋国和楚国,记录得特别详尽,吴起正好有此优势;《左传》里尽说魏国的好话,吴起长期捧着魏国的饭碗,甚至还想入相;《左传》对战争的记叙相当精彩,显示作者似乎有很高的军事素养。
无论如何,吴起曾经将《左传》传给他的儿子。这本书到底是不是他的手笔,已经无法考证,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足以表明,吴起绝非简单的一介武夫(有句题外话,也值得说说:几百年后,西晋名将杜预专门注释过《左传》。他自然也不是简单的武夫)。
这就给下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将相争位(1)
魏文侯去世之后,吴起继续独当一面,镇守西河。继任的魏武侯曾经来西河前线视察,这样的场合,一把手当然要亲自出面全程陪同。吴起于是陪着主要领导,坐船沿黄河而下。看到黄河两岸险峻的地形,魏武侯非常高兴,对吴起说:“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意思是说,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固若金汤,真是魏国的无价之宝。
魏武侯这话,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吴起怎么回应呢?他结结实实地给国君上了一课:“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意思是说,关键在于清明的德政,而非险要的地势。从前三苗氏的国家,左有洞庭湖,右有鄱阳湖,不修德义,被大禹灭了。夏桀,殷纣王,莫不如此。国君您要是不修德政,咱们恐怕都会成为敌国的俘虏。
在德不在险,这话很有意思,让人想起另外一句话:“在德不在鼎”。如果《左传》果真出自吴起之手,那么这话也跟他有关系,因为记录在《左传》中。故事的主角儿,是那个“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的楚庄王。他从三年纸醉金迷的韬光养晦中醒来,发愤图强,楚国实力大增。人富了难免显摆,国富了自然生事。这个楚庄王,打完周围的小国还不过瘾,顺便陈兵周疆,在周朝的国都洛阳郊外摆下阵势,大张旗鼓地检阅部队,显示实力。楚庄王打的什么主意,周天子当然明白。没办法,他只好派一个叫“满”的王孙,前去楚营劳军。楚庄王趁机问王孙满,周朝九鼎的重量。这时王孙满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在德不在鼎”,让楚庄王碰了一鼻子灰。
魏武侯的感觉,估计也是碰了一鼻子灰。吴起那番话,本身没有任何错误,义正词严,冠冕堂皇,一副绝对真理的模样,可我还是听出了弦外之音:你一味强调地势险要,那我吴某人的价值,又体现在何处?
这当然不是纯粹的戏说或者杜撰。这个推论的基础,相当合理,完全符合吴起的性格与心气。
廉颇与蔺相如争夺名位的故事,由于成语和戏曲的传诵,早已家喻户晓。但在他们之前,吴起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不同的是,他的诉求不仅仅是排名站班时的名次,而是直接指向丞相的宝座。
吴起镇守西河,时间长,功劳大,声誉高。出将入相的辉煌,想必他从来都不曾忘记,一直苦等着丞相的职位。可是后来魏国选相,很多人都看好吴起,吴起也自信满满,结果却让他大跌眼镜:贵戚田文蟾宫折桂,名将吴起榜上无名。遭此打击,吴起心里很是不忿,就单刀直入,直接跟田文摊牌。这段故事,《史记》中的记载不算费解,干脆直接抄录如下。
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於子乎?属之於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将相争位(2)

吴起总结了自己的三个功绩,或者叫能力:统帅三军,使士兵们英勇作战不怕牺牲,敌国因此不敢图谋魏国;治理百官,安抚百姓,充实府库,增强国力;镇守西河,使秦兵不敢东窥,而韩赵全都仰魏国之鼻息,不敢有半点不从。应该承认,这话基本属实,除了带点情绪,并没有多少虚夸。可是,他想不到还有所谓的“主少国疑”,所谓的功高震主。

千万不要顺着语言和思维的惯性,在此批评所谓封建时代的种种愚昧落后,譬如干部制度不科学,用人不公等等。那是典型的关公战秦琼,更是典型的人云亦云。过去没有组织考察,举荐贤能全靠个人眼力,风险甚大。被举荐者如果出了问题,举荐者搞不好要负连带责任。所以经常有这样的场面,某某拍着胸脯说,我愿以全家多少条命为担保,举荐某某!那时没有眼镜,更没有望远镜显微镜,不知道这是人们视力良好的原因,还是结果?这个问题,颇可思量。

除开这些,我此时最大的感慨,是守成之君到底不如开国之王。田文所说的疑虑,自然都是魏武侯的。同样是争夺相位,我们不妨看看魏文侯的处置方式。

文侯有一次要任命丞相,他弟弟魏成和翟璜PK。魏文侯拿不定主意,问计于李悝。李悝说:“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意思是说,地位低的关系远的,没有资格议论地位高关系近的。我的使命在宫门之外,这样的国家大事,我可不敢乱说。文侯说:“先生临事勿让。”意思是说,没事,我信任您,先生您就别推辞了吧。李悝说:“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悝哉!”

这段话不长,但很是关键。换成白话文,大意如下:国君您没有留意罢了。平常看他亲近谁,富贵时看他结交谁,发达时看他举荐谁,落魄时看他不干什么事,贫穷时看他不要什么东西。这五项指标,就可以确定人选。      

将相争位(3)

明白人不必细讲,彼此便可心领神会,所谓心照不宣。魏文侯立即说:“先生您请回吧。丞相人选已经确定。”李悝辞别魏文侯,又见到了?璜。翟璜问道:“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就是说,我听说今天国君请您议论丞相人选,最后确定的是谁?李悝说:“魏成。”

翟璜是什么反应呢?史书上的原话是这样的。翟璜愤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翟璜列举了他举荐的五位能臣,说西河的守将吴起,是我推荐的;国君担心邺城,我推荐西门豹去治理;国君要讨伐中山,我推荐乐羊为主将;攻下中山,?有合适的人选镇守,我推荐了先生您;国君的儿子缺乏良师,我推荐了屈侯鲋。天地良心,耳朵所听眼睛所见,我哪一点不如魏成?

这五个人,表现都不错。其中的乐羊,很值得单独说说。

乐羊本来是翟璜的门客,所以他的斤两,翟璜很清楚。问题是他的儿子乐舒,在中山当将军不说,还与翟璜有杀子之仇。也就是说,翟璜有个儿子,死在乐舒手里。当此情境,翟璜不为难乐羊,反倒举荐他为将,确实不是一般的胸襟气度。

魏文侯于是就派乐羊领兵攻打中山。那个时候,?起似乎是乐羊的部将,这里暂且不说。当时中山的实力很强,经常把赵国搅和得举国不安,魏国最终也是费了三年功夫,才把这块硬骨头给啃掉的。可以想象,乐羊不可能马到成功。他刚开始出师不利,没占到便宜,魏国朝堂立即舆论大哗:什么意思?乐羊明显是顾忌私情,举兵不前嘛!里通外国,拥兵自重,也不是没有可能。这样的人,应该马上撤职查办!魏国这么说,对手中山呢,更狠。他们杀掉乐舒,煮成肉羹,送给了乐羊。

真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设想当时的乐羊,一定无比的悲凉。为了取信于魏,他吃下儿子的肉?最终灭了中山。魏文侯呢,“赏其功而疑其心”。在这一点上,他倒是比晚年的齐桓公清醒。易牙烝了自己的儿子献上,竟然能赢得齐桓公的宠信。而齐桓公最终的命运,大家是知道的。他被管仲临终之前否定的三个小人,易牙,开方和竖刁,锁在寝殿内病饿而死,尸体搁在床上六十七天,蛆虫都从窗户上朝外爬了,新的国君才有机会收拾安葬。他这样死也没什么,咎由自取;但是国内政局不安,五个儿子大动干戈,要死掉多少无辜的百姓。
荐贤能是丞相的重要职责或者能力,从这一点看,翟璜争取相位,并非贪心不足蛇吞象的狂妄之举。《资治通鉴》上还记载有一则翟璜巧谏君王的故事,很有趣味。原文如下。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乐羊灭掉中山后,魏文侯把那里封给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太子魏击,后来的魏武侯。有一次,魏文侯召集群臣,问大家说:“我是什么样的君主?”他当时的心情和希望获得的答案,白痴都明白。于是大家纷纷顺竿爬,说:“您当然是仁义之君!”魏文侯因此面有得色。可就在此时,偏偏有个不识相的人名叫任座,给他兜头一瓢凉水。他说:“您得到中山,不封给弟弟而封给儿子,还好意思说什么仁义之君?!您洗洗睡吧。”

什么叫反差,这就叫反差,一般人很难承受,魏文侯也不例外。他顿时大发雷霆,任座一看不好,起身就跑。轮到翟璜,他说:“您确实是仁义之君。”魏文侯说:“何以见得?”翟璜说:“我听说君主仁义,所以大臣刚直。如果您不是仁君,刚才任座怎么敢于直言呢?”魏文侯回过神来,立即命令翟璜请回任座,然后亲自下堂迎接,把他奉为上宾。

跟移木建信一样,又是一个似曾相识的故事。我们更熟悉的主角,是唐太宗、魏征和长孙皇后。时代的真伪暂且不说,同样这个故事,还有两个版本,翟璜和任座依然是主角儿,只不过互换了角色,类似反串。唐朝人李翰,就是“芳树无人花自落、空山一路鸟空啼”的作者、诗人李华的儿子,编了一本介绍历史知识和典故的发蒙童书,类似今天的小学课本,叫《蒙求》,原样记载了这个故事,但直言的是翟璜,巧言的是任座。它的出处,应该是汉朝刘向的《新序杂事一》。直言也罢,巧言也好,极权扭曲的官场,必然会造就极权扭曲的人性。这样的直言和巧言,并不值得提倡,但是适者生存,只有适应那种气候的人,才能进入中枢,实现自己的梦想。翟璜无疑有此功能。
李悝的回答更有意思。

李悝曰:“子之言悝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悝,悝之对如是。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

就是说,您对我列举的这些您为国君做的事情,难道都是为了换取大官的职位吗?国君征求我的意见,我是这么说的:之所以应该任用魏成,是因为魏成的千钟俸禄,九成用在外边,只有一成家用,所以得到了东边的卜子夏、田子方和段干木。这三个人,国君都奉为老师;您举荐的五个人,国君都任用为臣。您怎么能跟魏成相比呢?

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翟璜也不是棒槌。他立即回过神来,说:我真是鄙陋无知。我愿意终身当您的学生。

一般而言,这个事情里,大家都佩服李悝的眼力。这没什么不对,但只是浅表层。内里的实质,在于魏文侯的雄才大略。如果按照田文,或者说魏武侯的逻辑,此时是而且只能是任用翟璜。不是么?

落寞奔楚(1)
当不了丞相,那就继续在边疆干自己的军区司令吧。不过吴起的功劳名声不断叠加,逐渐引起了一个人的不安。这个人是谁?继任的丞相公叔。
吴起争相的事情,几百年后的太史公司马迁都知道,当朝丞相公叔怎么可能毫不知情?这个人,很快就把吴起当成了假想敌,处心积虑地想除掉他。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田文确实算得上贤相。可惜,他当时已经死去。
怎样拔掉这个眼中钉呢?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公叔嫉贤妒能,手下自然少不了阿谀奉承曲意逢迎之徒。这就是气场的选择。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再说大一点,就是历史学中的自然选择原理。人们经常怒骂奸臣与宦官,比如赵高刘瑾魏忠贤,其实如果没有糊涂昏庸的皇帝,又何来卑劣阴险的阉宦。
公叔的妻子是魏国公主。他根据下人的计策,先请吴起过来吃饭,故意让老婆轻慢自己,然后找到魏武侯,说:“咱们魏国不过是侯一级的小国,东边又有强秦的威胁,恐怕只能留住吴起的人,留不住他的心。”
这话不完全是虚辞。魏国立为侯国,是典型的先上车后买票,逼迫周天子承认的既成事实。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伯,瓜分了他的土地,晋国名存实亡,可直到五十年后的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才正式册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估计当时,他们都有点今天日本的暴发户心理:实力强于名声,名不正言不顺,心里总是别扭。魏武侯说:“那你看怎么办呢?”公叔说:“把公主许配给他吧。如果他接受,就说明他没有二心。”魏武侯立即照准。吴起是什么人,当时年事已高,而且功劳盖世,怎么会随便接受一个空降的公主,来当自己的婆婆?
吴起拒绝的不是魏国公主,而是自己的前程。当然,也算不上前程,不过是眼前的职位。按照当时的情况,他即便继续留在西河,也不会有什么建树。他守西河,各国不敢来攻,他哪里还有再度立功的机会?只能吃老本。可过去的积蓄再多,也顶不住坐吃山空:一个嫉贤妒能的丞相,破坏能力之强,当量之高,恐怕吴起自己,都想象不到。
很快,魏武侯就派人传令,从西河召回吴起。君命不可违,吴起只有立即动身,车子载着他缓缓离去。出了城门,他吩咐停车,自己下来回望西河,不觉泪湿战袍。仆人感觉很奇怪,说:“窃观公之志,视舍天下若舍屣。今去西河而泣,何也?”吴起雪泣而应之,曰:“子弗识也。君诚知我,而使我毕能,秦必可亡,而西河可以王。今君听谗人之议,而不知我,西河之为秦也不久矣,魏国从此削矣。”仆人的意思是,我看您志向远大,舍弃天下不过像舍弃一只破鞋,如今离开西河竟然掉了泪,怎么回事?吴起说你知道什么。如果国君信任,让我充分发挥才能,我一定能灭掉秦国,西河这里就足以称王。可惜国君听信谗言,不肯信任我。西河很快就会插上秦国的黑色军旗,魏国的好日子到头了。
《乐府诗集》里有很多首《长歌行》,其中一首有这样的句子:“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据说运用的就是这个典故:吴子泣河。
需要指出的是,也有史料记载,谗害吴起的不是公叔,而是大夫王错。钱宾四先生认为,这个说法比《史记》更可靠。
落寞奔楚(2)
不管是谁的迫害,反正魏国没法继续待,吴起捆起包袱卷,又到了楚国。楚国的国君楚声王为“盗”所杀,当时掌握政权的是楚悼王。他问吴起:“你在魏国干得好好的,怎么突然跑到我这儿来了?”吴起说:“如果魏文侯在,我当然不会走。可现在当权的是魏武侯,我跟他合不来。”吴起名声显赫,他来投奔,楚悼王当然不会拒绝。然而老板对跳槽来的新员工总会怀有本能的疑虑,楚悼王还是要观察观察,于是就让吴起去镇守宛地,防备秦韩,挂职锻炼,以观后效。这个宛地,大致就在今天的河南南阳。这是《淮南子》和《说苑》中的说法,与《史记》不合。司马迁说的是:“至则相楚”,就是一去就当了类似相国的令尹。
在西河当了那么多年的军区司令,治理宛地,那还不是小菜一碟。吴起下令,禁绝纵横家,就是战国时期那些靠耍嘴皮子谋生的说客,来宛地蛊惑人心,就是所谓的统一思想;裁撤多余的官吏,就是所谓的精干队伍;鼓励耕战,精选士兵,组织平民农闲参加训练,革命生产两不误,就是所谓的充实基层。没过多久,他就把宛打理得有声有色。
一年之后,楚悼王召吴起前往国都郢,提拔他做了令尹。当时的楚国,早已没了陈兵周疆问鼎中原的心气。屈、景、昭这三大家族实力雄厚,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枝强干弱,国势衰微,否则楚声王也不至于死于“盗”。所谓的“盗”,想来不过是流民,堂堂国君竟是这种死法,确实有点跌份。
楚悼王之所以任用吴起为令尹,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渴望重写辉煌。而且吴起是外来户,不是王公贵族,不会进一步扩大贵族的势力。多年的夙愿成真,吴起自然无比珍惜。接过相印,他随即针对楚国的积弊,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那些措施,很像跨国公司应对金融危机的办法。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捐不急之官”,就是把那些可有可无的职位,全部撤掉,相当于裁员;二是“废公族疏远者”,对于那些跟国君血缘关系比较远的贵族,减少他们的爵禄,“均楚国之爵,而平其禄,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相当于减薪;三是“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禁止纵横家利用如簧之舌蛊惑人心,让百姓安心耕种训练作战。命令关系远的“贵人往实广虚之地”,去地广人稀的地方开荒拓土,相当于变相延长工作时间,增加劳动强度,所谓的内部挖潜。
节省下来的钱干什么呢?很简单,养兵。组建训练军队,这是吴起的老本行。但自古以来就是吃粮当兵。你得有足够的军费,保障他们的作训和日用才行。魏国有盐池,可以靠盐业垄断经营的暴利,支撑武卒的开支,楚国可不行,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果没有现成的银子,那就只好挖贵族的墙角。谁让他们有行动不便的浑身肥肉呢。
吴起改革,是怎么狠怎么来,招招不离后脑勺。楚国贵族太多,他们占据大量的良田,严重影响国家的税收收入;附着在良田之上的,必然有大量的人口,遇到战事,国君也无法直接调他们作战,必须通过其贵族领主。不仅如此,贵族都是世袭的爵位,类似八旗子弟,从小养尊处优,能力蜕化,不能为国效力,只是纯粹的消费者。所以吴起不但要减少他们的爵禄,甚至还要釜底抽薪:“封君子孙三世而收其爵禄”,就是爵禄只能享受三代,不能无限延长。剩下的子孙怎么办呢?很简单,去支边,开发边疆。因为楚国疆域广阔,不缺土地,只缺百姓。开发蛮荒之地,让那里的居民进入楚王治下,人尽其力,地尽其用。当然,殖民主义搞得好,也能建功立业。
               
经过这番整顿,楚国国力大增。《史记》的说法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彊”。南边平定了百越,大体就是今天的广西,柳宗元诗中所谓的“百越文身地”;北边剿灭了陈国和蔡国的残余势力,遏止了三晋向南渗透的势头,向西讨伐秦国,各个国家对楚国的崛起和强盛,无不忧心忡忡。《史记》列举的这四个大动作,只有向西讨伐秦国,在《战国策》等典籍中找不到相应的印证资料,其余三项,都有佐证。其中“却三晋”一事,尤其值得一提。因为那时吴起的对手,是他的老东家魏国。这一下,就有戏看了。

无论如何,魏文侯对吴起总有知遇之恩。昔日的袍泽,如今要刀兵相见,吴起将会如何应对?过去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国外,一路颠沛流离,处处吃闭门羹,十有九人堪白眼。可到了楚国,楚王却以国君的规格接待他,吃国宴,住高级宾馆,然后礼送他去秦国。重耳答应楚王,日后假如在战场相遇,他将“退避三舍”,以报楚恩。后来晋楚争霸,已经成为晋文公的重耳,不食前言,退避三舍,就是连续退兵九十里,最后利用楚军的骄纵,将其击败,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现在的吴起,又会怎么办,他会报答魏文侯的知遇之恩吗?

会,不过方式比较特别。

公元前383年,赵国在今天的河南清丰西南筑了一座城邑,叫刚平,以此为跳板,大举进攻卫国。卫国赶紧向盟友魏国求援。魏武侯出手助拳,大败赵军。没占到便宜,赵国不肯善罢甘休,第二年又兴兵攻卫。这一回,魏国自己动手不说,还拉上了齐国。战到最后,顺利拿下刚平,然后兵锋直指中牟,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灵璧西部。赵国的河东之地,一时间命悬一线。赵国看看形势不好,赶紧申请外援?向楚国求救。出不出兵,楚悼王有些犹豫,但吴起的意见十分明确。他一定要报答魏国一把。他是这么报答的。

吴起说:“即便赵国不求援,总有一天我们也要跟魏国开战。现在的形势,等于赵军主动帮助我们,送上门来的机会,怎么能不打呢?”楚悼王茅塞顿开,立即派出大军北上,与魏军“战于州西,出梁门,军舍林中,马饮于河”(见《战国策·齐策》)。

自从楚庄王问鼎中原以来,这还是楚军第一次饮马黄河。楚国的老规矩,大军出征,令尹是主将,司马为副将。因此可以肯定,吴起是实际的?织者和执行者。捷报传来,估计楚悼王和吴起,都很得意。赵军得到有力的策应,趁机组织反击,先后攻占了魏国的棘浦和黄城。这两个地方,分别在今天河北的魏县南部,和河南内黄的西北。

既然谁也灭不了谁,那就没有其他办法,只能互相妥协。围棋界有个说法,叫报答老师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棋盘上战胜他。魏文侯和吴起是君臣关系,不妨类比师生。吴起这个报答方式,战败后的魏武侯一定印象深刻。不知道他会怎么想呢?他也许会说:“还是公叔聪明,料事如神。早知如此,那时就该灭掉吴起,真不该养虎为患,让他活着跑?楚国!”
名将之死(1)

所有的改革,都是利益和资源的再分配。资源总体有限,锅里只有一块肉,你多吃一口,我就要少吃一口。所以从来都是屁股决定脑袋,而非脑袋决定屁股。就是说,你所处的位置决定你的态度。对于改革也是这样,就像挤公共汽车:未得利益者希望快点挤上去,既得利益者呢,则回头这样安抚他们:这趟太挤,你别着急,还是等下一趟吧。

问题是吴起不想让大家等。大家等不起,楚悼王等不起,他自己也等不起。怎么办?只好从车上硬往下拉。

楚国一直是贵族当权,吴起一个外来户,突然间鸠占鹊巢不说,还凭空一刀,割去贵族的许多血肉,你想他们能高兴吗?他们对此“皆甚苦之”,无不摩拳擦掌咬牙切齿,整天算计着如何搬掉这块拦路石。

吴起好对付,但他的大后台楚悼王不好对付。那些变法措施之所以能得以施行,关键是有楚悼王的支持。只要他对吴起的看法不改变,贵族们再恶心吴起,也只得暂且隐忍不发。

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手里,终归不会安全。楚悼王是人不是神仙。即便能对吴起始终信任如一,他的生命也有限度。公元前381年,楚悼王一命呜呼,吴起的命运也随即天翻地覆。那些蓄谋已久的贵族们再也按捺不住,立即联手行动,攻杀吴起。吴起当时已经年逾花甲,突然遭遇枪林弹雨的围攻,狼狈可想而知。不过他到底是个身经百战的将才,危急关头也没忘记兵法。他不跟敌人纠缠,径直向楚悼王的灵堂逃去。进去之后二话不说,一下子扑倒在楚悼王的尸体之上。

所谓投鼠忌器。吴起的如意算盘,是希望那些人能稍微顾忌一下,停止攻击,?少给他一个喘息思考的机会。可是,贵族们忍耐已久的愤怒一旦爆发,哪里还有软着陆的余地?他们丝毫不管老国王尸骨未寒,刀光剑影接连不断地朝吴起飞去。一代名将,就这样被他们活活射死。刀枪不长眼,可以想象,楚悼王的尸体,少不了也要挨它几下。

楚国有条法律:“丽兵王尸者,必加重罪,灭三族”。就是说,用兵器侵犯国王的尸体,要抄斩三族:自己,父母和儿子。楚悼王的太子熊臧,对吴起也没什么好感。他不动声色地办完父亲的丧事,眼看着那些不解恨的贵族对死去的吴起又施加了车裂的刑罚。等事情平息下去,?自己的位置也坐稳了,再回过头来收拾那些贵族。他的手法比起吴起毫不逊色,一口气就灭了七十多家。罪名么,当然不是射死令尹,而是兵犯王尸。
有句俗话,叫“和 跌倒,嘉庆吃饱”。乾隆时期的大权臣大奸臣和 ,后来势败抄家,据说家产价值十一亿白银之多,而当时全国每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七千万两。这个数字的真伪暂且不辨,吴起之死给楚国,确切点说就是楚肃王,带来的实惠,跟这也差不了多少。当然,都是无形资产。道理很简单,楚国当时最大的弊端,就是贵族势力太大。吴起想削弱他们,也只能慢慢来,而楚肃王利用吴起之死的政治遗产,正好可以快刀斩乱麻,大开杀戒。

阳城君也参与了对吴起的攻击。后来楚肃王挥刀霍霍,他见风声不对,赶紧逃往他国,寻求政治避难。当时有一帮墨家子弟在阳城——墨家不是善于守城吗。墨家的组织非常严密,其首领称为巨子。当时的巨子是孟胜,他跟阳城君的关系非常好。阳城君逃跑之后,楚国要收回封地,孟胜无力阻止,竟然带领一百八十五名弟子,为之殉难。这事记录在《吕氏春秋·上德》中。原文如下:
名将之死(2)
墨者巨子孟胜,善荆之阳城君。阳城君令守于国,毁璜以为符。约曰:“符合,听之。”荆王薨,群臣攻吴起,兵于丧所,阳城君与焉。荆罪之,阳城君走,荆收其国。孟胜曰:“受人之国,与人之符,今不见符,而力不能禁,不能死,不可。”其弟子徐弱谏孟胜曰:“死而有益阳城君,死之可矣。无益也,而绝墨者于世,不可。”孟胜曰:“不然,吾于阳城君也,非师则友也,非友则臣也。不死,自今以后,求严师必不于墨者矣,求贤友必不于墨者矣,求良臣必不于墨者矣。死之,所以行墨者之义,而继其业者也。我将属巨子于宋之田襄子。田襄子,贤者也,何患墨者之绝世也?”徐弱曰:“若夫子言,弱请先死以除路。”还殁头于孟胜前。因使二人传巨子于田襄子。孟胜死,弟子死之者百八十三人。二人已致令于田襄子,欲返死孟胜于荆。田襄子止之曰:“孟子已传巨子于我矣。”不听,遂返死之。
阳城君把封国暂时托付给孟胜,折断一块玉璜作为信物,就像兵符那样。孟胜说:“我拿了这个符,受托保护人家的国家。现在见不到阳城君的符,又保护不了他的国家,除了一死,还有什么办法呢?”一个叫徐弱的弟子说:“您死要是对阳城君有益,那不妨去死;对他无益,还要绝掉墨家的流传,何必呢?”孟胜说:“账不能这么算。我跟阳城君,不是师徒就是朋友,不是朋友就是君臣。我如果不死,以后谁还会请墨家弟子当老师做朋友为臣子?我死,就是要行墨家之义,传墨家之业。我已经将巨子的衣钵,传给宋国的田襄子。田襄子是贤能之辈,不必担心墨家会失传!”徐弱说:“既然这样,那我愿意死在先生之前,为先生开路。”于是首先自杀。孟胜死后,一百八十三名弟子相继殉难。有两个门徒作为使者,传令给田襄子,交接之后,也要返回楚国自杀。田襄子说:“别别别,现在我是巨子,你们得听我的。”但那两个人不听,到底还是回去抹了脖子。
戊戌变法失败后,大家都劝谭嗣同赶紧逃走,但谭嗣同没有。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吴起之死,正可以作为“变法必流血”的论据。谭嗣同用自己鲜血浇灌国土,可国家依然未见昌盛。那么吴起呢,他的死,可有价值?
莫须有,最多也就是个莫须有。
《史记》上记载的四个大动作,“南平百越,北并臣蔡,却三晋,西伐秦”云云,很难说是楚国国力的象征。因为吴起变法,当时不过两年,如果采信他先守宛地一年的说法,那还要更短,只有一年。一年的时间,国家政策刚刚调整,统计数据肯定积极了,GDP也肯定提高了——军费开支增加了么——但国家的总体实力,很难说有明显提高。治理国家可不是吹气球。能够立竿见影的只有数字。至于打了几个胜仗,开拓了一些土地,不过是军力暂时有所增强罢了。即便不考虑编练的新军,吴起自己的将略,肯定也能让楚军的综合实力临时提高若干个百分点,打点胜仗并不出人意料。难道不是么?
历史的外壳是如此坚硬,我始终无法进入它柔软的腹心,看清它本来的面目。历史上,有很多人是当之无愧的名将,但算不上军事家,比如李广;有些人是军事家,但又不是名将,至少没有直接统军,比如孙膑。而吴起绝对是双料人才。实战经验暂且不说,论军事理论,他与孙武齐名,所谓“孙吴”。他的著作《吴子》,《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四十八篇,现在流传的只有六篇,这六篇说是字字珠玑,毫不为过。它跟《司马法》一样,都是《武经七书》之一,李悝当初的评价,可见没有失误;论政治才干,他又与商鞅齐名,变法措施引人注目,“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样样精通。无论《左传》跟他有无关系,文武兼备这个词加于其身,总之不算虚夸。
名将之死(3)
但是细品历史,我始终无法喜欢这个人。
唐朝末年有个叫周昙的人,曾经担任过国子直讲。他写了八卷《咏史诗》,在《春秋战国门·公叔》这一首中,提到了吴起:吴起南奔魏国荒,必听公叔失贤良。这话不够准确。吴起这人,“贤”字庶几可当,“良”字却相差甚远。司马迁确实高明,对笔下的人物,喜怒不形于色而暗寓褒贬。年轻时读到吴起,总是摸不清太史公的真实态度,直到近年才弄明白他对吴起的厌恶。他把两段轶事写入《孙子吴起列传》,不着一字,而褒贬全出。那两段话,一段是鲁国人攻击吴起的,母丧不归,杀妻求将;另外一段,则是士兵母亲的眼泪。
现在看来,杀妻求将更为恶劣,但在历史上,人们更加关注的还是另外那条罪状,母丧不归。至于道理么,非常简单,不必细说。比如名将白起的后裔白居易,写过一首《慈乌夜啼》:“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他把老乌鸦死后小乌鸦夜间悲哀的啼鸣,跟吴起并举,作为对照。白居易的声讨,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是恐怕很难赢得现代人的完全赞同。母亲去世,毫无疑问应该奔丧。但那时交通不便,噩耗传来时,已经不知道过了多久,吴起即便能骑匹快马跑回家去,母亲也肯定早已下葬。他无论如何也见不到慈颜的最后一面。这也是孔子提倡“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道理。
那时人们攻击他的,当然不是不见母亲最后一面,而是不为之守丧。那是当时极为重视的礼仪。唐朝时宰相杜佑写了一部史学名著《通典》,它和南宋郑樵的《通志》、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一起,合称“三通”。《通典》总共两百卷,分为九个部分,其中讲“礼”的,就有一百卷之多,正好占了一半。这其中,最见功夫、贡献最大的,又在于凶礼中的丧礼。人们对于丧礼丧服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之所以如此,是维护门第制度的需要。宋代以后,大的贵族和门第逐渐消失,人们对丧礼,也就没了那么多穷讲究。到了现在,不管什么礼仪,都在慢慢消解,所以这些攻击,不会有致命效果。有些人甚至能从这里看出吴起身上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也未可知。而杀妻求将完全不同。人命关天,且是结发妻子,即便有那么一两个没心没肺的自私自利之辈,心里不以为然,嘴上也肯定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直接说出来。
但是,我并不想拿这个武器攻击吴起。并非因为这个武器太过常规而且陈旧,而是因为我在薄情无义之后,看到了更加恶劣的一面:虚伪。一个为了功名而不惜杀掉无辜发妻的人,竟然会去为士兵吮吸脓血。你难道不觉得,这个反差过于强烈了吗?历史在这里,终于露出了蛛丝马迹。
换用管仲的话就是,一个不孝顺母亲珍爱妻子的名利狂,指望他会真心爱惜士卒,岂不是痴人说梦?
吴起这样做,包括卧不铺席行不乘车,与士兵同吃同宿自己背干粮,统统都是作秀。蓄谋已久的作秀,绝对不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举动。可惜,那些士卒们年轻单纯,没看清吴起的面目。而在那样的时刻,总是血肉相连的母亲最为敏感。她的眼泪,实在是对吴起虚伪的变相声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愿意向那位无名的母亲致敬。
绝对的平等从来都没有过,将来也不会有。甚至相对的平等,都很困难。只有精神上的平等,可以追求。将军和士兵,要承担不同的压力,自然要享受不同的待遇。至少,过度的疲惫会削弱将军的体力,也会损害他的敏锐判断。士卒判断失误,至多自己丧命;将军判断失误,动辄丧师辱国。如此简单的道理,吴起这样的将帅之才,岂能不懂?再说他在一线带兵时,已过盛年,而魏国的武卒,估计以青壮年为主。他有必要这样跟年轻人较劲吗?当然,带兵打仗是非常之事,需要非常之举,得有点手段,不能一味忠厚老实,像宋襄公。但是不管什么手段,总要有个度,不能那么下作。
杀妻求将固然丑陋,多少还有一点恶人的坦白——我就是极端自私自利;可再添上一条为士兵吸脓,就会令人无比恶心。当然,令人恶心的并非脓血,主要是吴起。因为他明明极端自私,偏要作出满怀爱心的虚伪样子。通俗点说,就是明明当了婊子,还非得立块贞节牌坊。没人质疑他的将帅或者宰辅之才,文能安邦,武可定国,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他的厌恶。在台儿庄战役纪念馆,我看到了张自忠将军的照片。那真叫一个帅。我想象不出,还能有谁比他更加英姿勃发。我心目中的名将就是这个样子的,绝非吴起。从某种意义上讲,比起将略,他身上的政客面目和手腕儿更多一些。
在传记的最后,司马迁这样评论吴起:“‘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於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就是说,会说的未必能做,能做的未必会说。吴起提醒魏武侯地形之险不如恩德,可是到了楚国,却因为刻薄寡恩而身首异处。真是悲哀。吴起难道不明白恩德的重要么?当然明白。问题是他已过知命之年,按照当时人的平均寿命,估计活不了多久。时不我待,他着急,他必须只争朝夕。他出过将,但还不曾入过相。一个被功名利禄牢牢控制和驱使的奴隶,在命运的关键时刻,往往会使出全部的筹码,放手一搏。可结果无情,等待他的,早年是破产,晚年是破身——刀砍箭射之后,贵族们还不解恨,又对吴起的尸身,施行了车裂之刑,大卸五块。
活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2

精华

2万

积分

圣徒

耕战
4903
鹰币
85
天龙币
0
回帖
1043

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二级翔鹰勋章三级嘉禾勋章二级帝国勋章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12-3-21 10: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悲哀!能拥兵自立就好啦。
就如韩信,如果听信谋士的话,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现在的历史就不知道是什么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鹰币 +30 收起 理由
weiliqiang + 30 谢谢jayly捧场!

查看全部评分

内疚、自责、今生有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2

主题

11

精华

8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14500
鹰币
104427
天龙币
0
回帖
7419

翔鹰十周年帝国Online纪念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帝国勋章二级嘉禾勋章俾斯麦勋章十字军勋章火十一水王

附庸关系2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1: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jayly15 的帖子

吴起至楚国不久, 根基不稳,而且楚国的这个国家,只是地大人多,但整体比较落后,经济上、制度上都是如此,贵族势力、地方势力过于强大,而中央王权确相对较弱,吴起要做的正是强干弱枝,削减地方的财权、行政权和军权,集中于中央,可惜只弄到一半就被反扑了。其实再说也没有必要,作为一个有国王支持的相国就足以施展他的抱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2

主题

16

精华

3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4052
鹰币
8172
天龙币
0
回帖
8751

一级皇家勋章智将勋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翔鹰勋章特级嘉禾勋章特级帝国勋章第一届火箭筒杯最佳剧情第一届火箭筒杯最佳创意第二届战鹰杯单人赛亚军鹰之王者

附庸关系1
发表于 2012-3-21 11: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当时楚王支持他,恐怕也中难免一死。如你所说,楚国当时太过落后,保守势力太强大,国君本身君权还很薄弱,即使全力支持吴起,怕也是杯水车薪,还容易引火烧身一焚俱焚。

评分

参与人数 1鹰币 +30 收起 理由
weiliqiang + 30 是这样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2

主题

11

精华

8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14500
鹰币
104427
天龙币
0
回帖
7419

翔鹰十周年帝国Online纪念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帝国勋章二级嘉禾勋章俾斯麦勋章十字军勋章火十一水王

附庸关系2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1: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qs 的帖子

嗯,确实如此。其实我回复的时候有点歪楼了,本来想删掉最后一句话的。吴起的败亡和韩信的结局是两码事,不能那么比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9

主题

4

精华

5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9388
鹰币
5582
天龙币
0
回帖
6364

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翔鹰十周年帝国Online纪念章特级帝国勋章二级翔鹰勋章二级嘉禾勋章雄鹰勋章

附庸关系1
发表于 2012-3-21 11: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伴君如伴虎啊,我看位高权重的人无论忠奸,人人自危。

评分

参与人数 1鹰币 +30 收起 理由
weiliqiang + 30 基本是这样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2

主题

11

精华

8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14500
鹰币
104427
天龙币
0
回帖
7419

翔鹰十周年帝国Online纪念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帝国勋章二级嘉禾勋章俾斯麦勋章十字军勋章火十一水王

附庸关系2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1: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jayly15 的帖子

春秋战国时候较多的是积攒了数代实力的勋戚、大贵族篡权的,没见过新晋的将军、相国就能取代国君的,这和韩信刘邦皆起与乱世,参与了打天下的全过程,有自己的地盘和听命的军队是两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2

主题

11

精华

8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14500
鹰币
104427
天龙币
0
回帖
7419

翔鹰十周年帝国Online纪念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帝国勋章二级嘉禾勋章俾斯麦勋章十字军勋章火十一水王

附庸关系2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FR 的帖子

这可能就是个体制问题了。人治时代,国家的强大兴盛主要靠个别英雄豪杰、俊杰之士,而俊杰之士要施展他的而抱负,国君就必须给予其足够的权柄,让他放手去干,但是等他干出一番业绩后,要么既得利益者报复、要么他人嫉贤妒能、要么功高盖主、赏无可赏,要么他自己也有点自恃功劳,骄横跋扈,还有的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即位,要收拢权力等等,当然这也取决于君主的雅量和臣子自己的自谋之道,但纵观历史,不急流勇退而能曲终奏雅得到善终者确实寥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1

精华

6365

积分

国王

耕战
980
鹰币
2190
天龙币
0
回帖
1251

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12-3-21 12: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常,打仗不能打的太好,锋芒毕露不一定是好事,除非你能一定保证自己安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2

主题

11

精华

8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14500
鹰币
104427
天龙币
0
回帖
7419

翔鹰十周年帝国Online纪念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帝国勋章二级嘉禾勋章俾斯麦勋章十字军勋章火十一水王

附庸关系2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2: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浮云是神马 的帖子

那没办法,“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要出名要大展宏图,没几把刷子且不显示一下实力又如何取得上位者的欣赏,又如何让其他人信服,实力是应该有的,施展和显露也是必要的,但重要的是要做好其他方面工作,在为国谋、为君谋的同时不要忘了为自己想想后路,常怀谦谨之心是没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0

精华

588

积分

子爵

耕战
15
鹰币
-1
天龙币
0
回帖
409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12-3-21 12: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了,请允许我留个位子周末再看,抱歉!

评分

参与人数 1鹰币 +30 收起 理由
weiliqiang + 30 谢捧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2

主题

11

精华

8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14500
鹰币
104427
天龙币
0
回帖
7419

翔鹰十周年帝国Online纪念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帝国勋章二级嘉禾勋章俾斯麦勋章十字军勋章火十一水王

附庸关系2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2: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帝国时代粉丝 的帖子

不急,有时间再慢慢看,谢谢您的捧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精华

90

积分

骑士

耕战
7
鹰币
-33
天龙币
0
回帖
165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12-3-21 13: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起、白起,这两起都是牛人,也都是狠人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鹰币 +30 收起 理由
weiliqiang + 30 谢捧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2

主题

11

精华

8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14500
鹰币
104427
天龙币
0
回帖
7419

翔鹰十周年帝国Online纪念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帝国勋章二级嘉禾勋章俾斯麦勋章十字军勋章火十一水王

附庸关系2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3: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eiliqiang 于 2012-3-21 13:12 编辑

恩,对,如果大家同意的话,我再吧白起篇转过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2

主题

11

精华

8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14500
鹰币
104427
天龙币
0
回帖
7419

翔鹰十周年帝国Online纪念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帝国勋章二级嘉禾勋章俾斯麦勋章十字军勋章火十一水王

附庸关系2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3: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eiliqiang 于 2012-3-21 13:13 编辑

···点错恢复对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2

主题

11

精华

8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14500
鹰币
104427
天龙币
0
回帖
7419

翔鹰十周年帝国Online纪念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帝国勋章二级嘉禾勋章俾斯麦勋章十字军勋章火十一水王

附庸关系2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3: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wyqjzm 的帖子

恩,对,如果大家同意的话,我再吧白起篇转过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2

主题

16

精华

3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4052
鹰币
8172
天龙币
0
回帖
8751

一级皇家勋章智将勋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翔鹰勋章特级嘉禾勋章特级帝国勋章第一届火箭筒杯最佳剧情第一届火箭筒杯最佳创意第二届战鹰杯单人赛亚军鹰之王者

附庸关系1
发表于 2012-3-21 13: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浮云是神马 发表于 2012-3-21 12:17
通常,打仗不能打的太好,锋芒毕露不一定是好事,除非你能一定保证自己安危。。

你这一说我马上想到了桓温,故意北伐不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2

主题

11

精华

8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14500
鹰币
104427
天龙币
0
回帖
7419

翔鹰十周年帝国Online纪念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帝国勋章二级嘉禾勋章俾斯麦勋章十字军勋章火十一水王

附庸关系2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4: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qs 的帖子

恒温最后一次北伐失败肯定不是故意的,非不愿也,是不能也。恒温其实一直都想就北伐之功把迁都到洛阳了,可以最后一仗急功近利小觑了对手,折在天才将领慕容垂手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2

主题

11

精华

8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14500
鹰币
104427
天龙币
0
回帖
7419

翔鹰十周年帝国Online纪念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帝国勋章二级嘉禾勋章俾斯麦勋章十字军勋章火十一水王

附庸关系2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4: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孟雨亲王 的帖子

不是虚伪,是残忍,为了功名不择手段,敬服他的才能,但不见得完全认同这个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精华

447

积分

子爵

耕战
5
鹰币
0
天龙币
0
回帖
150

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12-3-21 14: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年没有语文课了、字多的我看不下去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鹰币 +30 收起 理由
weiliqiang + 30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小黑屋|翔鹰帝国

GMT+8, 2024-11-23 23:34 , Processed in 0.232787 second(s), 22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Hawk Studio  QS Security Corp.®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Hawkao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