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鹰帝国网|帝国时代论坛|帝国时代系列|神话时代
 找回密码
 注册翔鹰会员(昵称)
搜索
查看: 890|回复: 5

[古事记] 地缘看中国第六回曲沃代翼

[复制链接]

592

主题

11

精华

8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14500
鹰币
104418
天龙币
0
回帖
7419

翔鹰十周年帝国Online纪念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帝国勋章二级嘉禾勋章俾斯麦勋章十字军勋章火十一水王

附庸关系2
发表于 2016-6-7 14: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六回    曲沃代翼
提到“晋”,首先想到的就是山西。的确,在很多时候“晋”就是山西,山西就是“晋”。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知,主要是因为春秋时的晋国主要国土在山西境内,并且由此而成为春秋时代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即使在春秋末期,晋国被拆分成“赵”“魏”“韩”三国,大家也仍然习惯性的称之为“三晋”。
  当然那时候的“三晋”已经将势力范围扩充到华北平原以及河洛地区了。不过一个“晋”国所拆分出来的国家,就在战国七雄中占了三席。晋国当年的地缘实力之强,就可想而知了。
  西方有句谚语叫作“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晋国也是一样。现在就来探究一下,这个后日的霸主在西周乃至春秋初期是从哪里开始的。
  下面是一张炎黄时期的《山西地形图》,在那一串如珍珠链般串起的冲积平原中,到底哪一个平原才是“晋”国的兴旺之地?
附:山西地形图

一般会认为晋国是从太原盆地兴起的。毕竟太原是目前山西的政治中心,也是山西的地理中心。从地缘的角度,的确有资格成为周边地区的领导者。
  不过很可惜,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在西周初年,周成王(武王之子)将他的弟弟分封在山西境内时,太原盆地还在那些被称之为“戎”“狄”的边缘民族的控制之下。(注:关于晋国初封的典故,可参看“桐叶封弟”的故事)
周成王的这位弟弟名叫“叔虞”,他最初的封地叫作“唐”(今山西翼城西),所处的位置是在“临汾盆地”的东侧。这个唐国并非周人所创,在周人代商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周人只不过在征服临汾盆地之后,将原有的“唐”国人迁走,代之于姬姓子弟罢了。对于周人来说,这是用来维系王朝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封建”的实质所在。
  应该说周成王为他弟弟选的这块封地位置不错,三面环山,一面靠水(泌水),颇具王者之气,和镐京的地理结构有些类似。唯一不让人满意的是“唐”这个名字,新国应该有新气象。因此“晋”取代“唐”成为了这个封国的新名字。
  不过对于后世兴盛于此的帝国来说,唐和晋都是可供选择的名称。因此在今后的历史当中,会看到“晋”朝和“唐”朝的兴起。
对于晋国的兴起,从根本上可以归结于山西的地理位置。作为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又拥有如此众多的盆地,山西的确有资格成为乱世中的一极。
  不过晋国并不是唯一有这个机会的,从临汾盆地至黄河北岸一共有七个封国(包括晋国),而且这七个封国都是“姬”姓的封国。对于这片与渭河平原关系最为密切的土地,周人显然不放心交给外人来打理。
附:晋.地缘结构图(西周)


    从上面这张《晋.地缘结构图(西周)》中可以看出,在西周时期,周人在山西境内主要控制了两大盆地,即运城盆地和临汾盆地。除晋国以外,有据可查的有运城盆地的郇国(现临猗县境内);临汾盆地的耿国(现河津市境内);杨国(现洪洞县境内);霍国(现霍州市境内)。
  另外在中条山与黄河之间的狭长地带,还建有魏国(山西芮城境内)和虞国(山西平陆——夏县一带)。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魏国并非后面战国七雄的魏国,但也存在莫大的关系。简单点说就是晋人将之灭国之后,封给了战国时魏国国君的先祖。研究历史时,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古人很懒,一个地名和国名可以用几百上千年,虽然城头早已不知变幻多少大王旗了。不过也正是古人的这种怀旧心理,使得中国的历史有着清晰的脉络。
  另一个在黄河北岸的国家是虞国,这个国家尽管地域不算广阔,发展间也不大。但位置却十分重要,是通往黄河以南的河洛之地的重要通道。这最终也为它带来了杀身之祸,“假虞灭虢”(也称“假道伐虢)的典故就是出于此。在秦晋争霸时期我们会有详细的分析。
上述这些地名,可能让大家看得头晕。其实也没关系,那是写给关心这些地区的朋友看的。一般而言,只需要关注大的地理结构就行了。
  正如所分析的那样,周人在建国之初,在山西境内所能控制的地理单元以临汾盆地——运城盆地为主。而与之相邻的两个盆地,即北面的太原盆地,东面的长治盆地暂时为“戎狄”所占据。周人对于这些化外之族的描述总是粗线条的。活动在太原盆地的“戎”被称之为“山戎”,言外之意就是从山上下来的;而长治盆地的“狄”被称作“赤狄”,红色应该是他们的幸运色。
  看到这种标注可能会觉得奇怪,在周人看来,狄应该是位于北方,而戎是位于西方的才对。其实对于周人来说,按照方位来划分边缘民族的成分只是一个理想值罢了。土地是死的,人是活的。就算人家按照你的设想在每个方位布好了阵,但时间一长,仍然是会迁徙的。所以到了最后,周人也搞不太清楚应该怎么称呼他们了。很多时候只能笼统的将之称之为“戎狄”了。当然,对于黄土高原上的华夏族来说,危险主要是来自于西、北两个方向。当他们向东、向南扩张之后,夷狄、蛮夷之内的名词也相继出现了。
这些国家,在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中期基本上都被晋国所灭。随后又成为了赵、魏、韩三国的国土。
  不过这些西周早期的封国也并非没有在后世留下些影子。这些封国被灭之后,他们的后人往往以国名为姓氏,以为纪念。比如出自霍国的霍姓,出自耿国的耿姓。当然,由于中国历史太长,很多的姓氏有不同的起源。但这些先秦时期的封国无疑是最初的来源地。
  杨姓实际上最初的来源应该是来自于“杨国”,不过杨国被灭之后,土地被封给你所提到的“伯侨”,因其为被封为“羊舌大夫”,因此封地也就被称之为“羊舌邑”了。就“羊舌邑”的位置而言,并不仅仅包括杨国故地,它南边同样位于“临汾盆地的”的临汾西南一带(当时属晋)。以及将赤狄逐出长治盆地之后,所占据的沁县一带,都是“羊舌邑”的辖地。真正始于“羊舌邑”的姓氏应该是“羊舌”,不过这个姓已经很少了,我现在也没有遇到过。
  这段关于姓氏来源的解读,也不算题外话,毕竟对于中国人来说,姓氏本身就属于地缘文化的组成部分,不过毕竟属于细节了。正好也想说说先秦时那些封国与姓氏起源之间的关系,以后很难逐个解读了。
  解读完晋之后,会进入春秋争霸时期,那时的重点,就在于之前所解读的几个地缘单元之间是如何博弈的了。
在分析晋国的初封地之前,先来观察一下山西境内的主要河流——汾河的流向问题。汾河在流至临汾盆地与运城盆地的分水岭时,顺着山势向西而不是向南流入了黄河。这也使得位于汾河下游整体呈现一个“J”字型。
  不过位于汾河下游的临汾盆地,却并非完全的按照汾河的流向来塑造自己的轮廓。在这个“J”字型的底部拐角处,又向东延伸出了一个突出部,这使得整个盆地的外形呈现为一个不太标准的倒“T”字型。
  就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晋国最初的封地位于汾河以东,临汾盆地中间那个向东的突出部内。应该说这是个非常好的位置,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可以让晋国处于最佳的防守状态。当晋国希望向外扩张的话,向北可以进入临汾盆地的北部,并进而渗透入太原盆地;向西可以沿汾河直至黄河,将临汾盆地的西部收囊中,并跨越黄河进入关中盆地;向南则可以渗透入运城盆地。
  即使是向东,在跨越中条山脉之后,长治盆地也可以成为另一个目标。
  当然要做到这一切,晋国的自身实力要足够强。否则这个可以四面出击的位置,也有可能让他成为四战之地。
  不过,对于晋国人来说,最强的对手是盘聚在长治盆地野蛮人——“赤狄”,而这个方向恰恰有足够的山地作为保护。其他那些分封在临汾平原以及运城平原的封国,并不会给晋人带来太大的威胁。
附:晋.扩张路线图

由于汾河谷地与渭河平原是以黄河为界的,晋国主要活动的地区也被称之为河东,相应的渭河平原也可称之为河西。不过在当时,河东、河西还有更特定的指向,在秦晋争霸的时期会分析到。
  之前曾经分析到,山西高原的这些盆地平原基本是沿桑干河——汾河,呈一个珍珠链状的线性排列(长治平原除外)。这种地理结构,使得各盆地一方面处在一个半封闭的状态;另一方面却又由于河流的作用,而存在着相对畅通的通道。
  这种地理结构,造就了以汾河谷地为主的山西高原有别于渭河平原的地缘结构。即如果有一个强有力的地缘中心出现,这些半封闭的盆地可以积聚起强大的地缘力量,并籍此与渭河平原对抗。即使是处于劣势时,也可以依托这些盆地,逐级抵抗。
  另一方面由于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地理上的接近,更容易扩大自己的战略纵深。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晋国的实力都要强于秦国。
  不过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这种条块分割、若即若离的地理条件,固然使得山西高原具有防守的优势,但也很容易造成内部的分裂。套用一句三国中的评语,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春秋末期那次著名的“三家分晋”事件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罢了,事实上在这以前,晋国就已经发生过一次类似的政治事件。只不过由于这次事件并没有造成晋国的分裂,也没有改变晋国的血缘属性(后世的田氏代齐就不同了),因此很多时候不为后人所知罢了,这就是“曲沃代翼”事件。
根据史书记载,晋国最初的国都叫作“翼城”,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现在(所以说华夏民族是一个念旧的民族)。位置就在临汾盆地东侧那个三面环山,近似于反“C"形的突出部内。如果再具体一点,就在这个突出部的东北角。
  由于这个位置背后的山地呈两翼齐飞的状态,因此山下的都城为命名为“翼城”。这多少与“岐山”的得名有些类似,岐山得名是因为有两个形同犄角的突出部(岐有双头之意)。
  不管怎么样,对于凡事讲究对称与风水的中国人来说,这种地形算得上是个风水宝地。
根据周人封建的习惯,一般都会将宗亲分封至附近,以作护卫。晋国国君也不例外。既然他已经选择了背山面水的最佳位置,那么很自然的需要将最值得信赖的宗亲,分封至这个环形突出部的缺口处,用以抵挡外部力量的威胁。
  这种思路并没有错误,问题是这也造成了尾大不掉的可能性。因为如果晋国需要承受来自外部的军事压力,那么被分封至这个缺口处国家当然会替国都承受最大的压力。但反之,则最有机会向外扩张自己的势力。
  在整个西周时期,整体的地缘结构应该说还是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王室拥有最强的实力。据有渭河平原和河洛地区的周王室,有能力维护王朝的稳定。
  不过这一切都在周平王放弃渭河平原,东迁至洛邑(洛阳)后得到改变。无论王室有着何种理由作出这种决定,最终的结果都是,王室从此将自己放在一个四战之地,并且没有足够的战略纵深来支撑自己的地位,春秋之乱也就此开始。
一叶落而知秋至,王室的衰败不可避免的影响了那些贵族的心态。就在平王东迁(公元前771年)后不久,即公元前745年,晋国当时的国君——晋昭侯将他的叔父“成师”封在了汾河以东的那个缺口之处。这块封地名叫“曲沃”,这位国君的叔父也因此被称之为“曲沃桓叔”。
  如果按照以往的思路来看,这个选择并没有错。只不过现在已经进入到“祀崩乐坏”的春秋时代,连王室都无法自保了,那些封国之内的贵族们也有希望凭借自己的地缘优势来上位了。
在春秋时期,恒叔有可能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但决不会是最后一个这样做的。经过西周时期的经营,晋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山西境内最强的诸侯国。在平王东迁时,晋国与秦国一样都是主要的护卫力量。凭借那次勤王行动,晋国也积累了足够的政治资本,更为主要的,他也因此而获得了周王室的支持。
  东迁之后的王室也已经感觉到自己无力维护帝国的稳定了,因此他们可以依赖的更多是自己的政治遗产。而在地缘实力上,“周”已经将自己视为与诸侯国平级了。而在诸侯之间的争斗中,王室更多的已经是一个直接参与者,而不是调解者了。
既然周王室已经无力控制局面,并且可以以自己在河洛平原的地缘力量给“晋”国以支撑。那么晋国横扫河东诸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在这个时候,“曲沃恒叔”就可以发挥自己的地理优势了。比之安居在翼城山下的国君来说,他们更有机会向外扩张。当然,如果国君也想有所作为,向东进入长治平原与狄人争地也是一个选择。不过那样做的难度显然要大很多。
  因此晋国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局面,占据地缘优势的曲沃与占据政治优势的翼城进行了长达67年,历经三代的争斗。由于翼城的晋侯是正统的国君,因此也被称作“大宗”,而他身在曲活的同宗挑战者则被称作“小宗”。这有点类似于《笑傲江湖》中华山派气、剑两宗的争斗。也许金庸老先生正是从中得到启发的,毕竟临汾平原离华山并不遥远。而且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一个发现来印证金大侠的历史功底。
附:晋.曲沃代翼示意图


    以前分析过,山西境内一共有六个主要盆地,由北至南分别是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另外加上东南角的“长治盆地”。之所以晋国最早的封地在临汾盆地,或者说周初的那些封国北不过临汾盆地,主要还是地缘结构的原因。
  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到,渭河平原向东过黄河与山西境内的所对接的平原地区,就是位于西南角的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因此在周人最初的扩张当中,这两个盆地无疑应该是最先进入的地区。
  而分封在这两个盆地之中的姬姓封国,无疑可以拱卫渭河平原的东北方向。这并不代表周人就不会再让外扩张了,只是剩下的事就要封国们自己去做了。最终历史选择了晋国来承担这个战略任务。
从地缘的角度来解读问题,总是会让人有一种感觉,即人力难以胜天。或者说人无法更变大的环境,也就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感觉,其实大可不必有这种想法。
  就以晋的例子来说,他在临汾盆地的地理位置固然是不错的,但也并非占有进攻性的地缘优势。理论上而言,每一个封闭的盆地都有机会一统江湖。更何况最初的临汾盆地也并非只有“晋”一个封国。
  如果说周王朝所主导的“华夏”因为在文化上占有优势,并且已经通过农业活动在物资及人口上取得了对边缘民族的优势。那么也仅仅能够证明,与渭河平原在地理上相邻上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诞生出最强的政治力量(山西境内)是地缘的选择。身在其中的众姬姓封国应当都有机会。
  历史做出最终的选择,是需要考虑很多综合性的因素呢。也就是说,山西南部乃至整个山西诞生出春秋中最强的诸侯国是有地缘上的必然性的。而是否一定是晋国,亦或哪一个晋国的国君能够成为霸主则是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了。
  下面就可以看看,谁能够抓住历史的机会,让自己和自己的后代成为山西高原的主人。
前面分析过晋国的国都,或者说初封地在临汾盆地东侧那个反“C”型的突出部内。而公元前745年,晋昭侯继位时,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这个“曲沃”在哪,则成了后世一个争论的问题。
附:晋.曲沃代翼示意图


    曲沃是一个古地名,但也是一个现在的地名。具体的位置就在那个反“C”型的突出部缺口处。问题是汉代的记载认定曲沃是在运城盆地的东北角,现在在闻喜县境内,目前也多采取这种看法。尽管这两地相隔并不算太遥远,但正好被临汾盆地与运城盆地的分水岭隔开,也就是说应该是两个不同的地理单元。
  实际上这个地方很有可能都是古“曲沃”,因为在周代的时候,封国搬家是经常有的事,在后面分析“东周”的时候,就会看到几个从渭河平原搬入河洛地区的封国。
从晋的角度来看,如果要想统一山西高原诸盆地,首要的任务就是先整合西周分封在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的各封国。如果将这两个盆地视为一个整体,会发现晋国的位置正好处在中心,可以向三个方面进行扩张。而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曲沃的小宗得以崛起的基地是在运城盆地的北部,也就是晋国向运城盆地扩张的领土。
  在根据历史记载所描绘出的临汾——运城盆地的封国地图上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即除了晋国处在中心位置外,其他有史可查的封国都在边缘地区。而晋国与这些封国之间的大片土地似乎是一片空白。
  如果这些土地都是山地,那么可以理解,毕竟对于西周初年的贵族来说,尚有足够的平原以供选择,并不需要向这些难以耕种的高地拓展空间。
  只是这些土地性质都是冲积平原,并没有理由被放弃掉。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这些土地都是晋国的一部分。这种理解放在春秋中后期无疑是对的,但在西周初期诸候国的封地并不会有那些大。即使是按照史书的记载,晋国的封地在“河汾之东,方百里”,将汾河以东的临汾盆地都认定为晋国的初封地,仍然无法将这两个盆地填满。
附:晋.地缘结构图(西周)
而曲沃恒叔上位时(公元前745年),周王室刚刚东迁不久(公元前770年)。王室已经无力约束各封国了,各大国开始兼并周边的小国,以壮大自己的力量。曲沃恒叔所做的无非是抓住机会,扩张了自己的封地,并最终取得对翼城的大宗压倒性的优势。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失败者因为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因此也无法证明自己是否能够做得更好。不过那位曲沃恒叔的孙子,号称“曲沃武公”的小宗领袖,在将自己的的称号改为“晋武公”后,晋国的确开始崛起,并最终走向称霸的道路。
  既然在晋国的这场内乱当中,晋人已经分别在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建立了据点,那么他们接下来将两大盆地收入囊中也就没有大的障碍了。
  只有当他们向西扩张到黄河,向南扩张在中条山的时候,真正的障碍才会出现。
之所以要花较大篇幅解读晋国的这场内乱,主要是因为晋国的地缘位置,决定了他在春秋历史中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
  另一方面,这场内部斗争也开创了春秋无义战的序幕。在此之前,尽管平王东迁,王室衰弱使得已经有小的封国被兼并,并且不时的的政变发生。但象曲沃代翼这样大规模,长达数十年的的以下犯上的举动,是开了历史之先河的(期间光大宗的晋国国君就被杀了五个)。
  从此西周王室所建立起来的平衡被打破,血统和出身变成了无关紧要的因素,整个王朝的地缘政治结构面临重新洗牌。无论是当年武王开国时所建的封国(如齐国),还是平王东迁时所封的诸侯(如秦国),能够在春秋之世取得多大的成就,取决于这场乱世开始时你的地缘位置。
  下一回目将探讨在春秋初始时,各主要诸侯的卡位情况,看看谁最有可能成为春秋的霸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翔鹰会员(昵称)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0

精华

2万

积分

宗主教

耕战
4221
鹰币
34570
天龙币
114
回帖
5698

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活跃者

附庸关系4
发表于 2016-6-7 20: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能看到图了……
我只是来打酱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2

主题

16

精华

3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4052
鹰币
8172
天龙币
0
回帖
8751

一级皇家勋章智将勋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翔鹰勋章特级嘉禾勋章特级帝国勋章第一届火箭筒杯最佳剧情第一届火箭筒杯最佳创意第二届战鹰杯单人赛亚军鹰之王者

附庸关系1
发表于 2016-6-7 22: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对山西地形有了感性的认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2

主题

11

精华

8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14500
鹰币
104418
天龙币
0
回帖
7419

翔鹰十周年帝国Online纪念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帝国勋章二级嘉禾勋章俾斯麦勋章十字军勋章火十一水王

附庸关系2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08: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dapple 发表于 2016-6-7 20:04
终于能看到图了……

嗯 这次自己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2

主题

11

精华

8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14500
鹰币
104418
天龙币
0
回帖
7419

翔鹰十周年帝国Online纪念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帝国勋章二级嘉禾勋章俾斯麦勋章十字军勋章火十一水王

附庸关系2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08: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eiliqiang 于 2016-6-8 08:28 编辑
qs 发表于 2016-6-7 22:31
第一次对山西地形有了感性的认识

天涯这位作者对中国的地缘政治从古到今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 但就挖掘深度而言,个人认为还稍逊于这篇 地缘经略新解:春秋战国之巴蜀https://www.hawkaoe.net/bbs/thread-137140-1-1.html,又或者说,这压根就是一个作者,因为要上刊物,所以要换一个正经一点的笔名,不能再用原来很无厘头的“鄙视抢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2

主题

11

精华

8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14500
鹰币
104418
天龙币
0
回帖
7419

翔鹰十周年帝国Online纪念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帝国勋章二级嘉禾勋章俾斯麦勋章十字军勋章火十一水王

附庸关系2
 楼主| 发表于 2016-6-8 08: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eiliqiang 于 2016-6-8 09:03 编辑

相关:地缘经略新解:春秋战国之晋国

作者:汉卿

  晋国最早是周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国,在“河、汾之东”的唐地(今山西翼城西),作为周室在山西高原的屏障。到了春秋早期,根正苗红、地位显赫的晋国却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嫡庶之争——“曲沃代翼”,同时出现了“晋无公族”的奇特政治现象。这一同宗相残的悲剧是礼崩乐坏初始的标志性事件,然而它也给晋国带来了新的活力,使它从“方百里”的区区小国逐渐扩展为春秋时期的超级大国之一,为其150年的霸业奠定了基础,当然,也同时埋下了“三家分晋”的隐患。解读这段历史的方法有多种,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观察,相信会更为清晰和客观。

表里山河
  对西周而言,其腹地渭河平原以东的汾河流域绝对是重中之重,因为这一地区不仅对王城镐京具有屏障作用,对于东部重镇洛邑也同样具有战略防御作用。因此,周人必须在那里分封一个合适的诸侯来担此重任。但事实上,这块地的分封却是非常儿戏的“桐叶封弟”。《史记·晋世家》记载,周平王和他的弟弟叔虞一起做游戏,随手将一片桐叶剪了“圭”状(圭是表明君王或诸侯身份的玉器),并对弟弟说,要封他为诸侯。故事的结局是,周公知道了这件事,认为君无戏言,于是平王便把叔虞封至临汾盆地-运城盆地之上。(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请,曰:“天子封虞耶。”成王曰:“余一与虞戏也。”周公对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
  整体来看,初封的晋国有黄河、太行山、吕梁山及王屋、析城、中条等山构成其外围,有恒山、五台山、管涔山、系舟山、太岳山、云中山、霍山、稷王山等山交错分布,构成其内圈险要;汾河、滹沱河、桑干河等河流呈放射状流向不同的方向。河流在山地之间冲积,形成了一系列珠状盆地群,为晋人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大片平整、易于耕种的黄土。而链条状的盆地群又构成了多个相对独立的小区域,每个小区域都有交通孔道通往外部,形成了一些重要关隘。由于地势的原因,通向外部的几个隘口,多是利于外出而不利于入攻。换言之,自晋国向任何方向出关进取都有高屋建瓴之势,而由外部入攻山西则属仰攻,易被阻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表里山河的地理结构,使得晋国在整合山西高原内部各地理单元时,能够较少地受到外部势力的干涉;统一之后,又容易保住胜利果实。
  事实上,晋国在发展中的确利用了其地理优势,形势有利时多面出击,不利时则凭险而守。春秋初期晋国疆域仅限翼城、曲沃一带:至文侯时期,晋国逐渐控制太岳山、乌岭山、绛山、恒山等山脉的关口要隘,并借此拓展。如对晋东南的控制,晋国主要通过晋南今洪洞县、古县向东至安泽、沁源、长治的通道,以及从晋中南下的黄花岭关、龙舟峪关、岭子关等要塞来控制晋东南上党地区。但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这种条块分割、若即若离的地理结构,固然使晋国具有易守难攻的优势,但也有易造成内部分裂的隐患。纵观山西高原几大盆地,从北至南基本沿桑干河-汾河呈线性排列(长治盆地除外)。而这种“河流+盆地”的复合地理结构,使得各个盆地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一旦有强有力的地方政权出现,这些盆地可以积聚起强大的地缘实力,便可借此与中央分庭抗礼。即使是处于劣势时,也可以依托这些盆地,逐级抵抗。

小宗逆袭
  春秋初年,晋国遭遇了一场血雨腥风。周室东迁后不久的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沃(今山西闻喜县境内),是为曲沃桓叔。曲沃在晋国都城翼城(今山西翼城县东南)西南约90公里的绛山一带。根据周人的分封惯例,一般都将宗室至亲分封至重要地区。由是观之,晋君的这一分封思路并无逾越,但这也会产生尾大不掉的可能性。因为如果晋国需要承受外部军事压力时,那么封国自然就成了保护国都的门户。反之,如果封国有了二心,其自身也往往因为地理人文等因素,最有机会向外扩张势力。具体就曲沃而言,其自身就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三面环山(吕梁山、中条山、稷山),两面近水(汾河、涑水河),易守难攻,同时其富庶程度及城邑面积均大于翼城。
  根据地缘结构,位于运城盆地与临汾盆地交接处的曲沃,与翼城虽距不过百公里,却分属于两个地理单元——曲沃属于运城盆地板块,翼城是临汾盆地板块。在春秋中期之前,晋人在山西高原所能控制的地理单元主要以临汾盆地为主,南面运城盆地是一些封国,其余基本为戎狄占据。所以,尽管晋国最初封地在临汾盆地,但它始终没有把太原盆地及东面的长治盆地视为主要拓展方向,而是把山西高原南部的运城盆地及其周边作为首要目标。如果把运城盆地与临汾盆地整合为一体,会发现曲沃恰好处在枢纽位置,可以不受阻碍地向南、北、西三个方向扩张。
  优越的地理条件,加上曲沃桓叔的个人野心,让其向南征服了倗国、董国等封国,获得了今山西南部的广大地区。此外,在曲沃桓叔的苦心经营下,“晋国之众皆附焉”,曲沃很快就成为晋国第二个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影响甚至超过当时的晋都翼城。随着实力不断壮大,曲沃桓叔的欲望也越来越大,他萌生篡夺侄子晋昭侯君位的念头。从公元前739年至公元前678年,曲沃上演了前后长达67年的超长版“靖难之役”,历经曲沃桓叔、曲沃庄伯、曲沃武公三代人,最终曲沃桓叔姬成师一系完全淘汰姬仇晋文侯一系。从此,晋国大宗,也就是晋文侯一脉的子孙基本退出政治舞台;曲沃小宗,也就是成师的子孙(史称桓庄之族)居庙堂之高。
  完成逆袭后,晋武公及其子晋献公在位时期,晋国近乎疯狂地横扫太行山以西,“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疆域面积急剧扩大,黄河中游皆为晋国所有,其国力逐渐膨胀。至春秋中期,晋国成为以今晋南为中心,北达今介休,南抵秦岭今河南西部,西到华山的北方大国。

两度称霸
  晋国能成为称霸时间最长的国家,从根本上说其地理形势的作用非常巨大。作为高原的一部分,又拥有如此众多的盆地,晋国的确有资格成为春秋乱世中的一极。
  纵观整个春秋争霸史,宋襄公谋霸仅四年便被楚击败于泓,兵败身亡。秦穆公虽有称霸意图,但崤之战三军尽丧,东出中原无望只得“西霸”;越勾践居东南一隅,称霸时间短促,且争霸进程已尽,只能与秦穆同论,其影响远不能与齐桓、晋文同日而语。楚庄王的霸业是以邲之战打败晋军为标志,然而楚处南方蛮荒之地,素被中原诸侯所鄙视,且仅仅称霸22年,就在鄢陵之战被晋军打败。《春秋》记事内容是以齐桓、晋文之事为代表的。春秋五霸中,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也是齐桓公、晋文公。再细追下去,齐桓死霸业息,后又成为晋之附庸。故能一路独领风骚,两度问鼎中原者,唯晋也!
  要成为诸侯霸主,最好打“尊王攘夷”的旗号,这是春秋霸权迭兴时代的一个不成文规定。由于“尊王”不仅可得到周王室的褒奖,又能迅速在诸侯中建立威望,因此,“尊王”可谓求取霸业的最佳途径。公元前635年,晋文公亲自率兵勤王,平周室内乱,立下大功。相比偏安一隅的齐、楚、越等国,晋国更靠近周室,无论周朝政治中心在镐京,还是在洛邑,晋国与之均一河之隔。坐拥如此优越的地理板块,晋国在“尊王”这一环节中可谓占尽先机。
  随后的“攘夷”进程,虽然有中条、太行阻隔,晋国需南渡黄河才至中原开展争霸活动,但晋之腹地运城盆地与河洛地区隔河相望,距中原的核心区域(郑、卫等国)比较近,处在相对有利的地位。而早在晋献公兴国之时,就抢先灭亡虢国(今河南三门峡附近),占据了豫西走廊西段及黄河天堑,打通了出兵中原的通道:从晋国绛都(今山西绛县)东进,沿中条山北麓至晋之南阳(今河南西北部),渡孟津至河洛地区,兵临郑、宋,或自南阳东去,至卫、齐等地。对此,当代学者史念海评论:“这条道路开通后,晋兵可直下太行,伐卫,伐曹,又和楚人战于城濮。”
  在晋楚对峙阶段,晋国不急于与楚国相争,而是先积极向东拓展。公元前598年始,晋军逐渐灭掉晋东南的赤狄。至晋景公晚期,太行山已不再是晋国东南疆域的界山,而是其疆域之内的山脉,而晋与郑、卫、宋等中原诸国也直接接壤。作为复霸之举,公元前584年晋国开始不断经宋地至江淮,助吴侵楚。
  春秋中前期,在没有彻底征服“汉阳诸姬”之前,位于江汉流域的楚国与中原没有直接边界,来往必须要穿越大别山脉、淮阳山地,艰险狭促,其兵力向中原方向的投送受到很大限制,只能在一个不够宽阔的正面来回运动,难以展开。在争霸作战中,晋国抓住楚国地理上的弱点,对它实行遏制。晋国长期实行服郑保宋以制楚的政策,通过军事、外交上的努力,堵住了楚国出入中原的通道,基本将其控制范围限制在豫南平原,远离繁盛富庶、交通便利的中原核心区,无法全力与自己争霸。而这一切也终使晋国霸业又跃巅峰。

卿族亡晋
  霸权固然要争,但国内卿族势力的膨胀使晋国无力再战。公元前546年,晋楚再次会盟休战。外患虽弭,内忧立至——卿大夫日益坐大。晋厉公被卿族刺杀,就是最典型的例证。
  其实,公室衰微、卿族崛起这种现象在春秋时期非常普遍,齐有“高国二氏”、鲁有“三桓”,这些国家的卿族,几乎都掌握了各自国家的全部权力。但是这些国家,除了齐国姜氏最终被田氏取代,其他国家都被国君收回大权。唯独晋国不同,晋国最终分裂了,分裂成为韩、赵、魏三个国家。为什么会这样?纵向比较,“三桓”曾经独专国政,凌驾于鲁君之上,公然驱逐(鲁哀公)甚至讨伐国君(鲁昭公)。春秋前期的“鲁国三桓”可谓各国卿族的“提前版”,但就是这个“提前版”最终还是被鲁君收回了权力,并退出历史。即使“三桓”的首领季氏据其封邑费、卞、东野独立成国(费国),但终不成气候。而与鲁国相邻的齐国,其国内卿族国氏、高氏并称“天子二守”,二族世代皆为齐国上卿,轮流执政,并由周天子直接任命。(《左传》记载:“国子、高子,天子所命为齐守臣,皆上卿也。”)这两个高门贵族,他们也都曾力压齐侯,但却一直没有任何武力反叛之举。抛开人文等因素,从地理角度而言,齐鲁两国都地处以平原、丘陵为主的山东半岛,缺乏战略纵深与天险拱卫,唯一的“依托”——泰沂山脉,对国土防御基本不能发挥多少作用(战国晚期乐毅仅用半年就攻破齐全境),即使一些乱臣贼子欲割土自立,也不可能成功。
  反观晋国,当初曲沃系与翼城系相互攻伐数十年,晋国国君虽在荀国等诸侯的“国际援助”下,进行反击取得四次大胜,但曲沃却从未陷落,反而越战越强,最终成功实现小宗取代大宗。这其中,晋国的地缘结构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疆域形势上看,春秋时期的晋国不仅国土广大,而且表里山河,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后来被分裂为数个甚至十数个卿族封地,这些封地的疆域形势犬牙交错,地缘优势也因此转变为劣势。晋国卿族每每可以凭借区位优势,各自为政,然后日渐走向独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翔鹰会员(昵称)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小黑屋|翔鹰帝国

GMT+8, 2024-5-20 07:39 , Processed in 0.129014 second(s), 7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Hawk Studio  QS Security Corp.®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Hawkao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