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yola 发表于 2013-6-28 10:15:16

從羅馬到中世紀

本帖最后由 loyola 于 2013-6-29 01:47 编辑

這篇其實是上一篇的續集上一篇在此: https://www.hawkaoe.net/bbs/thread-108910-1-1.html


古典學有個笑話是這樣子:"羅馬帝國是怎麼建成的呢?不過就是搶了山底下女人的一群山賊,良心不安而整天防備山外的人打進來,不斷擊退每一個有意"侵犯"羅馬的敵人,等羅馬人總算擊退了四面八方的侵略者之後,可以坐下來喘口氣時,山賊們意外的發現地中海已經成了「我們的海」了。 "

當然,從上面那的笑話看不出什麼所以然出來,其實當我們在討論羅馬時,要注意到幾件事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年代,一般而言,"羅馬",這個詞代表很多東西,當他指歷史時代,其實很長一段時間,當羅馬共和國崛起時(與迦太基爭雄是在戰國時,布匿克戰爭從264BC開打,一直到打到201BC年,第三次佈匿克戰爭我們就把他忽略掉吧),漢朝還沒出現,奧古斯都稱帝后(約前27年),西漢已經是成帝時代了(它後面是哀帝與平帝,然後西漢就亡了),當羅馬土地最大的五賢帝時代,中國處於東漢時期。羅馬版圖最大在圖拉真皇帝時代(98年-117年)

再來,當五賢帝最後一位馬可。奧里略的兒子,康拉德皇帝被殺去世後(180年,黃巾之亂184開始),羅馬逐漸陷入混亂,最後一度一分為三,可是很快的,在伊利里亞諸帝(如奧勒良)的統治下,羅馬帝國逐建收復失土,當奧勒良皇帝於西元273年東征帕爾米拉,西滅高盧帝國,重新統一羅馬時,中國已經是在三國末期(西晉建於266年,東吳亡於280年)。

最後,當284年,戴克里先這位羅馬晚期的開創者,他一連串的改革,讓羅馬得已在一團亂後重回秩序,而中國西晉王朝才剛統一中國,不過,惠帝在過六年就會登基,開起了賈后亂政跟八王之亂的序幕,然後當戴克里先回老家去種他心愛的捲心菜,在老家含笑而終時(311年12月3日),同年就是永嘉之禍(西晉末,也就是西元311年,匈奴兵攻破洛陽,縱容部下搶掠,俘虜晉懷帝,殺太子、宗室、官員及士兵百姓三萬多人,並大肆發掘陵墓、焚毀宮殿)。

當君士坦丁大帝終結四帝共治的內亂,於西元324年定於一尊,西晉早亡了,中國是東晉時代(而且已經是第二位皇帝了),當西元395年狄奧西多一世去世把帝國正式一分為二,東晉也差不多壽命將亡(420年東晉被南朝宋取代),最後,大家都知道,西元476年西羅馬滅亡,西方一般都把這年當做古羅馬與古代世界的結束,而589年隋朝統一中國,結束從東漢末年以來四百多年的混亂。

上面是極簡的東西方歷史對照表,簡單而言,如果由一般認為奧古斯都成為(實際意義上的)皇帝(實際上,奧古斯都終身都稱自己為第一公民)開始算,也就是西元前27年,到西羅滅亡的西元476年,羅馬帝國維繫了差不多五百年的時間,羅馬帝國是個很弔詭的東西,基本上羅馬人的皇帝觀,跟中國皇帝觀有點不太一樣,他們每任皇帝上任都要先訂立皇帝法,標明出皇帝的權限,而羅馬皇帝一個主要的工作其實是審判;也因此,想當然爾,這羅馬帝國當然跟我們所想的不一樣,羅馬帝國接近我們觀念認知中「皇帝」的尊貴元首要一路晚到君士坦丁大帝時代的羅馬了;除了皇帝本身的問題外,實際運作起來,地方行政也不是很順,在帝政時代時的羅馬仍有非常多的領地擁有對等的同盟國地位(一個例子就是猶太王希律和總督彼拉多的互動關係---總督在同盟國屬省內的地位頂多相當於全權大使),這些同盟國事實上都保有自己的羅馬式兵團(輔助軍),財政與軍政和司法都是完全獨立的體系,套用今天的術語來說就是「一國兩制」所能想像得到的最寬鬆形式。只有羅馬在共和末期與帝國初期從蠻族手上征服的新領地,因為找不到代表性的政權可以簽署羅馬同盟的條約,羅馬才會直接建立行省派駐總督,實施羅馬化建設。



講個題外話,羅馬的正式國名一直是S.P.Q.R.,意思"元老院與羅馬人民",在三世紀以前,他們一直自認自己是共和國....事實上,這也照成了羅馬不穩定的主因,一個不穩定的羅馬政*府,這大概是羅馬在三世紀帝國崩潰的一個出發點,原則上早期的羅馬皇帝,基本上是個不同權利的湊合體,奧古斯都把所有權利集中在一身,身為"Imperator",他是羅馬軍隊的總司令,做為執政官與保民官,他掌握個國內最高的行政權力機構與政府,同時也是羅馬的最高法官,身為祭司長,他是羅馬最高的教士,要知道,奧古斯都並非一開始就拿到全部的這些職位,他在任上很晚才擔任祭司長,而也不總是擔任保民官,基本上,保民官跟執政官實際上都是有任期的,把這些所有的共和國最高頭銜集中一人身上,才是一位"羅馬皇帝",這也是為何羅馬皇帝一開始並沒有特別的頭銜的原因,因為打從一開始,他就是諸多職位的集合體,而非單一職位。

但是這造成了一種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缺乏一個制度,以確保一個皇帝駕崩時能夠讓權力有效且有序的轉交,帝國政*府既不是世襲的君主政體,也不是真正的靠選舉所產生的管理機構,在五賢帝時代,皇帝帝位是透過收養有能力者的方式來轉交,皇帝在生前就把繼承人安置在無可置疑的權力位置上,當皇帝死後因而得以順利轉交,可是這種方式需要統治者有著非凡的識別力與寬宏大量,很快的,皇帝的帝位變成禁衛軍所掌控,成為欲想成為皇帝者,只要奉行一句箴言:"關心士兵們,藐視其餘的",只要指揮官能說服軍隊在他對義大利的進攻中支持他,於是,成王敗寇的內戰在羅馬境內不斷上演,不停內戰導至帝國邊境空虛,而每一位皇帝不得不向擁戴他的軍隊提供巨額的"捐款",這些內戰跟皇帝的舉動進一步影響了帝國政*府的財政結構。

而帝國整體實際上是由多個小王國和直轄市(殖民地)構成的鬆散聯邦,帝國本身的實力並不足以有效的掌握這些地區,所以大多采取與當地既得利益者合作,建立穩固合作關係的政策,在三世紀的不斷交戰中,這些獨立政治單位才逐漸遭到清掃,最後通通變成皇帝的管轄地。在此之前,各地的行省總督與獨立王國始終有很大的獨立性,在260年,皇帝加里努斯實際上政不出義大利,帝國所有疆域都在帝位挑戰者手中,大約有近二十個自封的"皇帝"統治著帝國其他的角落。

一分為三的羅馬帝國

初步終結三世紀危機的羅馬皇帝 "世界征服者"奧勒良

結束一個多世紀混亂的羅馬皇帝 戴克里先

晚期羅馬的奠基者君士坦丁一世

帝國能夠再存續一百多年,除了奧勒良等伊利里亞諸帝軍事上的成就之外,跟戴克里先與君士坦丁分不開,戴克里先創造了一個新的帝國,他強調著皇帝的權威,傳統的奧古斯都所創的元首制(Principate,來自奧古斯都所自稱的Princeps,第一公民)轉化成為Dominate(拉丁語主人之意),也就是說,戴克里先把原先奧古斯都所精心掩飾的政治獨裁轉為公開,皇帝搖身一變神為神授權利的君主,而非傳統的Leges super princi(法律在皇帝之上),元老院則淪落為羅馬城的地方參議會,戴克里先與君士坦丁的宮廷裡到處都是神化統治者的排場,在正規場合,皇帝穿著鑲有寶石的官服,戴著三重冠,拿著節杖,享受他那至高無上的權威,而群臣則匍匐在聖駕前。

帝國的行政結構被徹底的重組,皇帝所信賴的最高級的官員,行政管理官、聖宮檢察官、神賜物品官,以及皇帝的內臣,前三者分掌行政、法律、財政,後者則是皇帝近臣。

而帝國被分拆成12個主教管區,主教之下分省,省下在分為城市,這些都是行政官員,沒有軍事權利,皇帝可任意任免任一級的官員,而軍事長官被授與給那些有著magister miitum頭銜的官員,我們直譯為為軍官們的軍官,我們估且稱之為"督軍",有兩位始終在皇帝身邊,三位在帝國東部,兩位在西部,到了西元四世紀末,西部就只剩一個,就這樣,軍事與行政分開,而皇帝則掌握最大權利,而君士坦丁做了另兩件大事,接受基督教跟遷都。

而戴克里先跟他的後繼者們,應付三世紀危機以後殘破的羅馬經濟與帝國財政,確沒有太大建樹,一個把所有手工勞動視為奴隸固有職責的概念完全沒有改變,而稅負不斷加上,國家把所有的負擔都壓在主要生產身上,城市裡面確越來越多閒散之人,他們靠政*府的施捨過活,國家人口減少,勞動力短缺,西部開始出現經濟到退而農村化。

回頭提點基督教,在進入羅馬時代之後,君士坦丁戲劇性的發布寬容一切的宗教的命令而使得基督教得以擺脫被迫害的命運,此實,他們開始了一段漫長之路,基督教神學與希臘系統哲學的碰撞,我們稱之為教父時代,為了基督教教義,在羅馬帝國後期,展開了復雜的辯論,而隨著日子的增長,這個宗教意外的擴展到整個羅馬帝國與蠻族地區,基督教後來在羅馬統治階層站上風的原因,可能是他準確的定義了世俗權力與上帝,以及上帝給予世俗權力的關系,例如說:皇帝是基督的朋友、根據上帝的旨意統治,又或是皇帝是世間一切生靈的領頭人,皇帝做為聖言的講解者,把良知傳給全人類..諸如此類的,它體現了羅馬晚期到拜占庭對神化皇權一種看法:上帝旨意的體現,獨一無二,以使世間一切都服從真正法則為己任,具有普救性,履行使徒使命,傳播上帝法則,以及領導人民走向自我完善的坦途。

另外一方面,羅馬大主教長久以來尋求教會統治地位,在隨後的歷史中,隨著西羅馬帝國的行政制度崩潰,羅馬教會成為唯一的行政機構存在,救死扶傷,與蠻族談判,取代了在意大利的帝國政*府的地位,在羅馬後期,教宗權利的興起,具有對文化與宗教領域的重要意義,帝國的兩種語文,產生了兩種教父系統,希臘語教父與拉丁語教父,相較於前者,拉丁文闡述的是倫理學、法律與政*府行政問題,相較於希臘教父們對於神學復雜的哲學性質辯論,拉丁教父傾信,信了在說,隨著東半部與西半部永久的分道揚鑣,政治經濟也徹底改變,在蠻族入侵時代,這兩地的宗教不可避免的漸行漸遠,成為兩種性質不同的基督教。

奠定羅馬天主教會威望的兩位教宗


利奧一世,兩度與蠻族談判,一次請阿提拉退離羅馬,二次與汪達爾首領談判,讓羅馬傷害將到最小



格列高利一世,又被稱做大格列高利(Gregory the Great ),教宗國實意義上的創建者,他的行政專才打造出了天主教會在政府已崩潰的西羅馬帝國地區的威望。

回到蠻族的話題來,從帝國建立至少有5個世紀的交流,你認為蠻族真的還是蠻族嗎,真實情況是,蠻族到了四、五世紀,基本上核心軍隊的裝備,已經不輸給羅馬人,實際上,在共和末期與帝政時代征服的高盧、不列顛尼亞、日爾曼等屬省,亦提供了羅馬在接下來幾個世紀內的充沛兵源,雖然有人認為充斥外籍官兵也是在日爾曼人大遷徙之際令羅馬崩潰的理由,但是長期和平過的帝國,會很難找到本族兵源,羅馬軍隊要求軍人在求偶期都要被關在軍營中,難生下一代卻容易死亡,統治階級的種族只要數代就難以獲得像樣的兵源,不使用外族兵實際上會無兵可用,但是倘若缺乏了這些屬省軍人的奮戰,那麼羅馬恐怕還無法撐到476年這歷史性一刻的到來。

羅馬軍團本身就是一種很嚴苛的存在,募來的兵須要經過4個月的考驗期,才能為正式的軍人,另外,羅馬軍隊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常識要知道,那就是禁止結婚,已結婚的要先解除婚姻狀態才能從軍,這項禁令對百人連長以下的官兵都有效,即便百人連長或軍團長,都只能在冬季時的休兵(和平時期)才能與妻子相會,其他時間的會面都是禁止的!

雖然是這樣子,但是這項規定實際上是承繼共和時期的制度,當時的役期短所以可以這麼做,進入帝政之後,雖然在士兵服役期間不充許結婚,但是如果有了情人和子女也不會被罰,有不少人在退役後和情人結婚,兩人所生的子女也是合法的子女,而且還可以得到羅馬的公民權,兩人所生的子女也會變成羅馬公民,不過就算如此,要見情人也是要被關到冬天..,​​羅馬本族在和平穩定之後,還是討厭參軍,反到是外族為了羅馬的公民權,常常加入羅馬軍隊,加上蠻族體格比羅馬人稍好,還蠻受歡迎的。所以羅馬末期,就發生過羅馬與蠻族雙方軍隊都來自同一部落,這邊的百夫長跟牆的另一頭的部落酋長是兄弟一類的現像。

羅馬軍團加入前都要有體格檢查

晚期的羅馬軍團 Comitatenses


不同花色的盾牌代表不同軍團




裝備與武器與早期有很大不同

















晚期騎兵




實際上,從帝國建立以來,蠻族跟羅馬兩者一直相互影響,高盧跟不列顛,還有部份伊比利半島地區就是凱爾特人跟羅馬人文明所共同構成的,羅馬人也召來不少蠻族,例如日爾曼人,他們有做為移民來的,也有做為奴隸,更多是做為軍人而來,他們有些是以個人身份加入羅馬軍團另有些是以被稱為聯盟或同盟的團體加入,這些團體往往可以獲得帝國邊境地區的土地做為賞賜,在羅馬疆界​​外的民族,實際上已經因為不同原因而羅馬化了,實際上,到了帝國中晚期,羅馬人口開始下降(這原因存在諸多爭論,先存之),農地大量荒蕪,城市衰退,而日爾曼人陸續遷近來安家落戶,成為農人,乃至城市的一員,直到匈人入侵之後,日爾曼人更是舉部落遷移,往羅馬帝國境內湧來,西帝國境內人口四散、渠道被破壞,行政解體,經過最劇烈的五世紀以後,大體上,蠻族進入帝國境內,一但安定下來,就逐漸的羅馬化,然後接受基督教,接著發展出了一個新的社會結構,蠻族的王國。

民族大遷移

大概在六世紀初期,蠻族的一個又一個的王國,散落在地中海四周上,包括了西哥特、東哥特與後來的倫巴底、法蘭克、最後是盎格魯薩克遜諸國,大至上,撇開前往不列顛的不談,因為他們差不多消滅了羅馬文明在那邊的大部份的遺跡,其他不管是西哥特或是東哥特,他們甚少去破壞那些殘存的羅馬文明與法規,哥特人因為在數量上比羅馬人少,他們很快的被被統治者同化,至於法蘭克人,他們沒有遷移,只是擴大了,他們沒有跟原先的日爾曼家園分開,在高盧地區,羅馬文化與蠻族文化統合成新的文明,直到六世紀末七世紀初,基本上蠻族們已經跟在地人士混同,這些蠻族的文化遺存相當少,他們為後世帶來的主要是在於騎士制度的雛型、法律、跟一些風俗習慣,其他則相當的稀少,實際上,可以說他們徹底的被羅馬人同化了。

查士丁尼一世時代的地中海

在蠻族入侵之後,在羅馬的廢墟上產出了三個主要的社會機體,拜占廷帝國、法蘭克帝國與羅馬教會,每個都以結構不同的方式保留了不同的羅馬文明的一些成份,與其他的文化傳統相混合,在羅馬崩潰以後,他們的走向與相互影響決定了東西歐的歷史發展,其實,我們可以把五世紀當成一個時代的真正結束,古典時代的奴隸經濟被半自由的農民所取代,整個歐州基督教化而羅馬的行政體系崩解,但是蠻族與羅馬文化以及基督教混合成另外一種嶄新的文化,我們稱之為西歐中古世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從羅馬到中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