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日
发表于 2012-4-16 18:43:49
作者还缺乏基本的历史观,只以当前社会形态道德标准(儒)臧否人物,刺客之义虽则偏激,却终不致被一根子打死。看完伍员篇,愈发感觉儒生味儿重。
weiliqiang
发表于 2012-4-16 18:57:02
回复 天日 的帖子
我们现在接受的主流史观还是太史公的,其实太史公的记载又何尝不是书生味十足,但正是因为他的'感情用事',才让我们在原本枯燥,过于理性甚至冰冷的历史中感受到一种激昂与热情,为冰冷的历史平添一抹温情的亮色,因为真情流露,所以打动人心
天日
发表于 2012-4-16 19:04:13
太史公是谁的学生。。。
weiliqiang
发表于 2012-4-16 19:07:37
回复 天日 的帖子
恩?这是
天日
发表于 2012-4-16 19:19:04
只是想表达,太史公受儒家影响很深而已。
太史公对秦大多也有失偏颇,不过基本可以接受,但对蒙恬的评断就有些不可思议了。
楼偏了,此话题不再论,一家之言=。=
96nn
发表于 2012-4-18 22:08:34
回复 天日 的帖子
误解了。
太史公并不受儒家多少影响,他的时代才刚开始独尊儒术,而且太史公自己也特意声明要“成一家之言”也就是自成一家——史家。
应该说史记对秦并无偏见,说得比较客观。另外,骂秦朝既非从儒家开始,也非儒家一家在骂的,焚书也好坑儒也好,都并非针对儒家,前者是烧百家之书,毁灭先秦思想黄金时代的繁荣文化,后者是因个人好恶滥杀方士,只不过有些儒生被一块误杀而已。所谓“儒法斗争”是四人帮和郭沫若老避役的发明,在中国历史上从未存在过这二者之间的明确斗争。
天佑
发表于 2012-4-19 16:56:11
嗯,吴起被后世歪曲太多了。如今看去,只有一个个虚伪的“真相”。毕竟成王败寇,赢了吴起的人也不见得会将原历史写下来,而民间也随之受到影响。
为吴起默哀,现在也对他没有一丝的偏见。毕竟历史,是可以改变的。
吴起的做法也无法评论,如今天朝,为欲不择手段,见怪也不怪喽。而古代,功名比现在更难得到,吴起也大概是被逼的吧。理解他,也又不解其后做法....
总之,此人在历史上干过的事,也无法评论了(贵族的罪行啊....)
对吸脓的看法,认为既然干了,就也是一件好事吧,不论目的如何,这件事,毕竟还是好的,否认此事不见得,而此人却要再另有别论了。
个人看法,见笑了.....
weiliqiang
发表于 2012-4-24 15:43:49
本帖最后由 weiliqiang 于 2012-4-24 15:44 编辑
回复 天日 的帖子
其实这个不好说,韩非、李斯求学于儒家荀子而为法家;吴起受教于儒家曾参行法家、兵家之道;司马迁是否受教于董仲舒尚未可知,但对其影响最大应该是家学渊源吧,其父司马谈对其影响尤其大,司马迁遂立宏志,修史作传,开史家先河。
ooyss
发表于 2012-5-28 10:21:24
吴起其实有点像商鞅,其实都是改革者,都触犯了旧势力的利益,最后都失去背后君主的支持(支持他们的君王最后都死了)而不得善终,但只有商鞅的制定的那套保留了下来,吴起有些操之过急,若以温水煮青蛙徐徐图之未必不会成功……
weiliqiang
发表于 2012-5-28 11:16:00
回复 ooyss 的帖子
主要他没有那么长的时间去循序渐进
天日
发表于 2012-5-28 20:10:16
吴起在魏没当过丞相,在楚当令尹只有一年多的时间,怎么徐徐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