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eiliqiang 于 2013-5-29 10:51 编辑
佛陀的人生观与方法论 -- 其对人生的指导意义 这篇文章的想法,最初来源于一个误解:很长时间里,我曾把“如来”理解成佛祖释迦牟尼的专有称号,之后偶然发现犯了大错误--才知道“如来”与“佛”的含义是相同的,指的是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大,或者说是大智、大悲(或谓全智、全悲)与大能的人生境界,在唏嘘感叹自己的谬误之余,又不禁暗自嘀咕:“咦,这不正好能解答自己长久以来对于人生意义人生境界的困惑吗?”
佛教思想中的最高境界—佛,正如上文所讲,指的是一种理智情感智慧能力的大圆满,人生的意义也不正是使自己的能力知识智慧人格不断发展、成长、丰缮,最终达到能力智慧人格顶峰,当然,此处是指相对于自己的顶峰,与佛陀的客观、绝对的圆满境界有些出入,但两者并不矛盾,人们所要努力一点就是修真自己的价值观,不断向佛陀的那种客观的完满境界靠拢。所以说,佛的境界对人们对人生价值和目的理解很有指导意义。 佛不仅给大家提供了一种目标,还提供了相应的践行之道:三藏十二部,四万八千法门。具体来说,可以归纳出这么几点:
首先,佛认为这种境界不是天生的(“佛不是生而知之者”),而且诸生是平等的,这里说明了两个问题:首先,诸生是平等的,在修行悟道是无高低贵贱之分,并没有门槛之说,意思是人人皆有成功的机会,并不会因出生低贱,条件恶劣,天资愚鲁而佛(成功)被拒之门外,只不过悟道的先后和方法会有不同罢了,所谓“各有各的缘法”,可以理解成让每个人都坚信他能获得成功,自己并没有被命运所摒弃,树立这么一种观念,能够极大提高人们对人生的信心和希冀。其次再说“佛不是生而知之者”,就连佛陀那样聪慧的人都不能靠其天赋想当然的成佛,而是经历日常生活中的探求,菩提树下的苦思,醍醐灌顶的彻悟才得以证得道果,步步生莲,何况是一般人,这是对上面观点的补充,既是说大家在都有可能都有机会的情况下要多多努力,须以大毅力大恒心去证得道果--慧可禅师断臂血染堂前雪的大决心,地藏菩萨“地狱不尽,誓不成佛”得宏愿,玄奘大师“不到灵山不回还”的大毅力,便是例证。不能不劳而获、轻轻松松地获得成功,强调要努力,要奋斗,“古今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其次,佛陀的对修行之道理解是宽容和实用的,可以说他的宽容成就了他的博大。具体表现为:1.佛是不排他的,并不像其他宗教那样只承认他们自己所信的宗教教义才是唯一的「真理」,而排斥他教教理为「邪说」。佛教认为一切宗教,只有教义深浅的区分,很少有好坏邪正的差别的。(“不可只尊重自己的宗教而菲薄他人的宗教,应如理尊重他教。这样做,不但能帮助自己宗教的成长,而且也对别的宗教尽了义务。反过来做,则不但替自己的宗教掘了坟墓,出伤害了别的宗教。”)不论国家和宗教,佛只追求大道、真理,任何宗教中的智慧和道理都被佛所宽容和吸纳,正像佛经所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讲究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在人生的大道上正是要想这样兼容并包,兼收并蓄。2.佛的思想是民主和自由的,认为在修行成长的大道上没有绝对的权威,佛是鼓励质证鼓励怀疑的,佛说:「大疑才有大悟,小疑只有小悟,不疑就永远不悟。」佛也在最后的遗教时说:「我没有想过你们弟子是我的,众生是我的………我不过是你们当中的一个,常常和你们大家在一起。………我从不压迫别人,也不会要人来服从我。」这是多么慈祥,多么感人的遗教啊!佛教这种准许以及鼓励教徒对教主本身所说的道理,自由怀疑发问,进而深入探讨的精神,我想是举世无双的吧。佛的这种鼓励质证和怀疑的理念无疑为追求整理领悟道理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土壤,这才是大智慧,和我们所信奉的那句格言有异曲同工之妙--“没有自由就不能产生智慧,没有思想的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3.佛的修行法门并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别的那套,有四万八千个之多,它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佛对众生说法,都是针对不同的根机,随着时空的不同而设教。佛因为教化的对象不同,就有不同的解释:例如:对于智慧高的人,佛就告诉他能够直指人心,明心见性,当下即悟的道理;对于智慧稍低的人,佛就告诉他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去修行。又如:对于熟衷名利的人,佛就告诉他「名利皆空」的道理;而对于消极悲观,认为人生毫无意义,生命全是虚无空幻的人,佛就告诉他「人生是难得的,生命是宝贵的,人可以籍努力以获致幸福和快乐。」来鼓舞他的勇气和信心。不拘泥,不死板,寻找自己的闪光点,辅之以适宜的方法去发掘,不正是成功的法门吗?
佛是如此的透彻和通达,以至于其智慧的光芒穿透时空的重重阻隔,对今天的我们仍有极大地启迪意义,其对人生境界的定义和追求的方法见解至今人值得我们去认真揣摩、细心领会。无怪乎流沙河说佛是最有智慧的人。高山仰止,愚鲁小生虽还远远不能完全理解其智慧,但还是被其中蕴含的或许不是真理本身的东西所感染,仅以隔靴骚痒之文略表心中钦佩之情。
部分观点摘自林世敏教授作品《佛教的精神与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