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鹰帝国网|帝国时代论坛|帝国时代系列|神话时代
 找回密码
 注册翔鹰会员(昵称)
搜索
查看: 3420|回复: 11

[帝国杂考] 《骑士时代》MOD一些单位与科技的名称应该如何翻译?

[复制链接]

38

主题

4

精华

6844

积分

国王

耕战
908
鹰币
174
天龙币
0
回帖
228

二级嘉禾勋章

附庸关系1
发表于 2014-4-8 22:02:26 本帖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RT,包括(引号中的是从网上找到或我个人的理解):

Ministerialis[附庸骑士]
Berroviere[意大利轻骑兵]
Starosta[村长]
Coustilier[骑士侍从]
Cliarthaire[高地突袭者]
Likedeler[北海私掠船]
Arras[盖尔武士]
Halbbrüder[条顿荣誉骑士]
Ritterbrüder[条顿精英骑士]
Ordonnance Lancer[敕令骑枪兵]
Scaerwetter[城镇卫兵]
Witte Caproen[白帽卫兵]
Tarasnice[輕胡斯野戰炮]
Crossbow Companies[弩手團]
Grietman[郡長]
Gwaster[布列塔尼掠夺者]
Kigner[布列塔尼强盗]
Brigandier[掠夺轻骑兵]
Claidheamh Biorach[苏格兰阔叶巨剑]
Romzug[Crown?)]
Ragazzini[罗嘉兹尼]
Torenstin[碉楼]
Petite Ordonnance
Ragacins/Noble Ragacins
Manessic Knight
Ostsiedlung[日耳曼人东迁]

顺便求解中世纪军队中的Company什么意思,好多历史文献都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4

主题

65

精华

25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42935
鹰币
1441127
天龙币
10
回帖
5687

翔鹰建站十周年大纪念章特级帝国勋章特级翔鹰勋章特级嘉禾勋章一级皇家勋章鹰之智者蛟龙勋章十字军勋章大冒险家狂熊勋章

附庸关系2
发表于 2014-4-9 00: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ministerialis」為拉丁語,原指廣義上的臣僕,一般指稱出生農奴晉升高官之人,國內學術論著相關譯法非常多樣,包括「內閣」、「家臣」、「家士」、「封臣」、「高官」、「效勞者」等。鑑於遊戲使用此詞指稱一種騎兵,姚梅鎮譯 Edmund Munroe Smith 著《歐陸法律發達史》(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9 年版頁 170)的這段話比較合乎此一意謂:「緣封建制度之下,中世之社會已分為多數顯明之階級。在農奴以上者為騎士或其他貴胄,在貴胄之中,復有若干極嚴格階級之差別。在13世紀德意志國內,已苦心經營,完成此嚴密之階層組織。社會階層組織之最高頂點,為諸侯或社會首領。其下則為自由地主,自由地主所保有之封地,非直接受之于國王,而係從諸侯或教會首領手中得來。再下則為可以出席郡法院且有發言權之自由民,此類自由民大半為騎士,惟在有自由保有土地之自耕農之處,則此種自耕農之自由地主,或如英人所稱之小地主(yeomen)者,係與騎士屬於同一階級,二者在社會地位上,無所軒輊。再其下之更低階級,則為ministeriales。ministeriales乃出身奴隸之騎士,此種奴籍騎士在法理上固仍為不自由人,惟實際上其社會地位仍較無土地之自由民或市民之地位為高」。考慮該詞本意,個人認為宜依此例譯為「奴籍騎士」

「附庸騎士」雖然亦可接受,但未必能夠傳達出其地位略高於其他自由民的情況。



「berroviere」為義大利語, 19 世紀語言學家 Friedrick Diez 在《拉丁語系詞源學辭典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Romance Languages 》(Williams & Norgate 1864 年版頁 70)一書曾表示該詞源出古法語意指「勇士」的「berrovier」,但其本意似乎祇是表示「來自貝里( Berry 或 La Berry)一地的人」,他還強調「我們無法判定此詞何時成為一個稱號」,同時在義大利語裡「berroviere」一詞甚至出現兼備「劫匪 highwayman」、「警官 police-officer」兩意的奇特情況。值到去年, Francesco Gardani 專研此領域的《形態構詞的動力:從拉丁語到義大利語的名詞類別進化 Dynamics of Morphological Productivity: The Evolution of Noun Classes from Latin to Italian 》(Brill 2013 版頁 304)一書又提出該詞在十三世紀前期或解「步兵 foot solider」,足見學術界對該詞具體意謂至今依然未有定論。

不過,以往萌囧仔 sd0061 翻譯《騎士時代》曾經為此搜集中國網友意見,結果可見 https://www.hawkaoe.net/bbs/thread-22251-1-1.html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88579602.html ,其結論為「守衛」、「衛士」一類字詞,因此不妨參照他的譯本或是依賴上述認識譯作「警衛騎兵」

如果不想採納這種解釋,個人認為可以考慮用兼有「勇猛」、「凶暴」二意且可與「衛」字拼成詞組的「悍」字,亦即譯作「悍衛騎兵」。這種譯名好處在於保留一般解釋 berrovier 具備「勇」的意義,同時也照顧到該詞在義大利語裡「劫匪」及「警察」兩意並存的情況,唯一問題就是「悍衛騎兵」不太符合漢語構詞規則,幸好它依然有著一個可供參照的先例:1986 年美國電影《 Top Gun 》片名其中一種譯法即為「捍衛戰士」。

當然,基於該詞具有法語語源,譯為「義大利輕騎兵」也肯定是不合適的。



「starosta」為斯拉夫語,本意是「年老」「老者」,進而引伸「長老」或地方長官的意思。英語維基百科上的解釋已經相當清晰(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arosta),感覺毋須另行引述其他權威資料,但要注意「村長」此一譯名必須是建立在其所屬地方行政單位名稱亦係譯為「村」的前提上,否則就要連帶改稱他名,譬如郭台輝譯 Thomas Ertman 著《利維坦的誕生:中世紀及現代早期歐洲的國家與政權建設 Birth of the Leviathan: Building States and Regimes in 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 Europe》(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年版頁 328 及 365)就說:「卡斯米爾(Casimier,1333-1370年)……設置一個任其調配的新官員即市長(starosta),這是從其鄰邦波希米亞借鑒而來的,並且是由其父王瓦拉德斯瓦夫引入到行省。市長是新行省的一種伯爵,其作用是具有多重目的的法官和行政管理官員,直接對國王承擔責任」,附注又言:「在拉丁語的文獻中,市長(starosta)有時候用來指代『王權的左膀右臂』(bracchium regale)」,這是將地方行政單位譯為「市」而將作為其首長的「Starosta」譯為「市長」的例子。如果想要避免這種情況,用回「長老」譯法可能較好。



「coustilier」亦可拼作「coutilier」、「coutillier」、「coustillier」,Edouard de La Barre Duparcq 著《戰法與歷史的元素 Elements of Military Art and History 》( D. Van Nostrand 1863 年版頁 105)提到:「 lance 一詞指稱一個由重騎士及其隨從組成的小隊,後者是由一名 coutillier(因其腿上長而闊的小刀得名) 、一名 page 、一名 varlet 構成。 coutillier 經常徒步而行,並且負責牽領運貨馬匹」,此外中譯本《藍登書屋韋氏英漢大學詞典(Random House Webster's College Dictionary)》(商務印書館 1997 年版頁 40)收錄的「coistrel」詞條亦言及該詞「顯然由中古法語 quistron (<晚期拉丁語 cocistrō(開小酒店的)詞幹 cocistrōn-)和 coustiller (騎士的隨從)(字面意義:佩刀人)< coustille(匕首)所合成」。雖然「騎士侍從」是某些學術著作採用的譯名,但因為「page」與「varlet」有時也是用上相同或接近的譯法,加上「coustilier」又與持刀有明顯的關係,因此「佩刀騎侍」、「佩刀侍從」或「騎士刀侍」一類譯名似乎比較能兼顧其本意以及避免與「page」、「varlet」混淆。



「cliarthaire」是蓋爾語,亦可拼作「cliathairi」,意指老練的蓋爾軍人主幹成員。《騎士時代》維基已經交代了其歷史設定背景:「蘇格蘭高地一直都是訓練軍隊的絕佳地點, cliarthaire 們就是在這種艱難生活環境中成長的正規軍,他們可以忍受各種苦況,他們在戰鬥中的首輪攻勢往往已經是銳不可擋。不過,他們的輕型裝甲還是讓他們非常脆弱,尤其是在持久戰裡更是如此,所以 cliarthaire 最好是應用在打帶跑交鋒而非總力戰」(https://ageofchivalry-hegemony.wikia.com/wiki/Cliarthaire),因此單從遊戲內容定位來看「高地突襲者」算是可以接受的譯名。

若要照顧史實或蓋爾語本意,Dáibhí ó Cróinín 著《早期中古愛爾蘭:400-1200 Early Medieval Ireland, 400-1200》(Longman 1995 年版頁 71 、 295 及 358)一書將「cliarthaire」及其複數「cliarthairi」理解為「軍隊 troops」、「衛兵 guards」或「士兵 soldier 」,而 Colin B.D. Mark 編《蓋爾-英語詞典:一部蘇格蘭蓋爾語詞典(The Gaelic-English Dictionary: A Dictionary of Scottish Gaelic)》(Routledge 2003 年版頁 142)收錄「cliathaire」詞條則列出釋義為「跨欄者 hurdler」,同時其「cliath」詞條又有「窗扉 casement」、「格柵 grating」、「網柵 grid」、「板欄 hoarding」、「柵格 lattice」、「樁柱 paling」、「五線譜板 stave」等解,可見嚴格的「cliarthaire」譯名需要是「跨欄軍」、「陷門兵」或「破牆隊」一類稱呼(對應位置字眼可以互換),同時不應帶上「高地」前綴。



「likedeler」亦拼作「likedeeler」或「likedealer」,屬於中古英語,表面意思可以闡釋為「equal sharer」,解作「均分者」、「共產者」或「分贓者」。李暉譯 Tim Tracers 著《海盜史 Pirates: A History 》(海南出版社 2010 年版頁 87)提到:「在中世紀歐洲商人的相互競爭中,由於海軍力量很小或幾乎不存在,許多船隻會越界而成為臨時的海盜。在 14 世紀 80 年代和 90 年代,漢薩同盟(Hanse,波羅的海貿易城鎮之間的聯盟)和丹麥之間的衝突導致商業劫掠的產生以及一些獨立的海盜活動,其具體表現就是海盜們在波羅的海地區如羅斯托克(Rostok)和維斯馬(Wismar)等城鎮周邊的活動。漢薩同盟將海盜徵募為私掠者來對付丹麥,但在戰爭結束後,這些海盜又一如所料轉而與漢薩同盟為敵。劫掠者最後升級為一群被稱作『服務者兄弟』(Vitalienbruder)的倡狂海盜,他們以『公平合理者』(Likedeelers)自居,意為平均分配,並且在維斯比(Visby)城建立起一個據點。在所有的攻擊行動中,他們於 1392 年洗劫了貝根(Bergen),把當地最富有的商人擄走以索取贖金」,交代了「likedeler」的詳細情況。另一方面,由於 Hans Kurath 、 Sherman M. Kuhn. 、 John Reidy 編《中古英語詞典 Middle English Dictionar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3 年版 L 部第 5 冊頁 1035)收錄「likedelers」詞條釋義是簡單的「海盜 pirates」,故譯作「海盜船」亦不為過,是否使用詞義相近的「私掠船」端看譯者習慣。

需要注意的是,「likedeler」活動地區是從波羅的海延伸去到北海以至大西洋沿岸各區,故此加上「北海」前綴不太妥當



作為「cliarthaire」的升級版,「arras」的歷史設定情況在《騎士時代》維基一樣有所交代:「 arras 是蘇格蘭蓋爾文化裡一個高級社會階層,他們從出生就被培訓成為專業的精英戰士,能夠負擔最優秀的訓練以及最精良的裝備,其地位堪與歐洲其他地區的騎士比肩」(https://ageofchivalry-hegemony.wikia.com/wiki/Arras)。

儘管如此,「arras」一詞頗疑屬於作者手民之誤,因為 Norman MacLeod 、 Daniel Dewar 合著《蓋爾語詞典 A Dictionary of the Gaelic Language》(W. R. M'Phun & Son 1866 年版頁 36 、 31 及 32)收錄「arra」詞條釋義為「背叛 treachery」,反觀「ara」、「ard」兩詞條釋義卻分別為「殺戮 slaughter」與「偉大 great」、「尊貴 noble」等,同時該書與前引《蓋爾-英語詞典:一部蘇格蘭蓋爾語詞典》都不見「arras」詞條,故不排除當中牽涉作者錯解或誤拼某蘇格蘭蓋爾語詞彙。基於上述理由,現階段暫時音譯為「蓋爾武士」是比較安全的作法。



「halbbrüder」、「ritterbrüder」為德語,字面意思分別是「半兄弟 half brothers」、「騎士之兄弟 brothers of knights」,半兄弟即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弟,兩詞被用作稱呼條頓騎士團的學徒成員與正規成員。《騎士時代》維基內容反映二者設定基本忠於此一史實:「  halbbrüder 是條頓騎士團的學徒,他們可能注定總有一天要轉成為 ritterbrüder 。他們的職責包括下級工作及哨崗,而這也是他們被視為奴僕的原因。作戰時期, halbbrüder 亦會充當支援重武裝 halbbrüder 的步兵」(https://ageofchivalry-hegemony.wikia.com/wiki/Halbbruder),「從非貴族臣僕階層出身的騎士們代表著條頓騎士團遠赴東方與異教徒作戰,而騎士團的騎士戰力就是由這些 ritterbrüder 組成」(https://ageofchivalry-hegemony.wikia.com/wiki/Ritterbruder)。顯然易見,直譯名當作「騎士半兄弟」、「騎士兄弟」,而想避免出現有「兄弟」一詞則可作「(條頓)騎士團學徒」與「條頓騎士」

「條頓榮譽騎士」、「條頓精英戰士」顯然出於《全面戰爭》譯名,但要注意該遊戲裡「halbbrüder」、「ritterbrüder」俱為高戰鬥力騎兵,故此前者不宜稱作「半兄弟」或「學徒」,翻譯者遂自製「條頓榮譽騎士」、「條頓精英戰士」二詞進行命名,以免中文玩家誤會「halbbrüder」定位,但在《騎士時代》則僅有後者是騎兵,彼此能力亦有相當差距,沒有《全面戰爭》所存在的問題。《全面戰爭》維基以下一句正好反映其「halbbrüder」設定與《騎士時代》裡完全相反:「 halbbrüder 是條頓騎士團的主體,並配備了適合貴族騎士的武器與裝甲」(https://totalwar.wikia.com/wiki/Halbbr%C3%BCder_(Teutonic_Order)),所以除非刻意想要吸引《全面戰爭》玩家,否則翻譯《騎士時代》時候實在不宜保留相關譯名。



「ordonnance lancer」及其升級來源「militia lancer」必須翻譯成為「(正規)騎槍兵」及「騎槍民兵」。雖然法語「ordonnance」即英語中的「ordinance」,但在此一語境絕不可譯為「敕令」、「法令」而祇能夠是指「正規軍的……」或「接受正規軍訓練的……」,《法漢大詞典》(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2 年版下冊頁 2452)「ordonnance」條的釋義便是「按一定順序安排[排列,佈置]的」。《騎士時代》遊戲當中另有「ordonnance companies」科技,其名對應法語「compagnie d'ordonnance」,其意思就是正規軍,例見劉北成、龔曉莊譯 Perry Anderson 著《絕對主義國家的系譜 Lineages of the Absolutist State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頁 84) :「在 15 世紀後半期,君主政體已經強化到如此程度,它擁有了一支名為 compagnies d'ordonnance (法文:正規軍)的、由貴族指揮的早期正規軍,還可以不受任何代表制會議的控制直接徵稅」。如果取用了「敕令騎槍兵」的譯名,那無異於直接反映譯者的法語與中古史實知識嚴重不足。

這裡順帶說明英語「company」或法語「compagnie」的問題。它們用今天的軍事語言來說,大致就是一個「連」或是一個「中隊」,想現代化色彩薄點的就用「兵團」「部隊」,此外其複數形態可以指稱一整支乃至全國軍隊。「連」或「中隊」的解釋可見於朱如華主編《法漢軍事技術詞典》(商務印書館 1997 年版頁 152)收錄的「compagnie」詞條。



「scaerwetter」亦可拼作「scerewetter」、「scerrewetter」、「scaelwetter」、「scalwetter」,正詞當作「schaerwetter」,荷蘭語詞彙學研究所網上歷史詞典綜合語言數據庫收錄有「scaherwetter」詞條(https://www.wnt.inl.nl/iWDB/search?actie=article_content&wdb=MNW&id=48672),但因筆者欠缺荷蘭語知識而無法查知當中「scaer」前綴有何含意。Thomas A. Boogaart 著《中古晚期布魯日民族誌: 1280-1349 年公眾環境的進化 An Ehnogeography of Late Medieval Bruges: Evolution of the Corporate Milieu 1280-1349》(Edwin Mellen Press 2004 年版頁 434)一書曾將「scaerwetter」譯作「警察 policeman」,並解釋為「一種低階市級執法官員,執行的多數是關於公共安全的地區法」。遊戲設定與此相若,《騎士時代》維基交代其歷史背景說:「『scaerwetter』一詞被用作稱呼在城市環境裡或在軍事意涵上維持和平的人(好比警官)。法蘭德斯的力量全賴其強大城鎮,它們是貿易與基爾特行會的活動中心,而這些基爾特行會很快累積到充足財審來組建出民間軍隊。這些對自己能力信心十足的步兵無懼轉戰各地,有時甚至還打敗了騎士團的軍隊」(https://ageofchivalry-hegemony.wikia.com/wiki/Scaerwetter),「城市衛兵」或「市衛兵」照顧了前一種情況。儘管如此,鑑於該詞前綴意思未明以及遊戲設定不僅限於城市執法人員,個人覺得採用意思較廣泛的「警衛」、「衛兵」可能較好。



「Witte Caproen」譯作「白帽衛兵」應無任何問題,《騎士時代》維基所述遊戲歷史背景設定已經說得十分明白:「從純為城市利益作戰的軍隊,法蘭德斯步兵逐漸轉型來服務整個國家的福祉。所謂 Witte Caproenen (即「白帽子」)組成了根特城民兵的主體,他們佩戴的獨特白帽子被用作其名稱。他們從軍是為維持城內秩序以及保護城市在更大地區裡的利益。在 1380 年代的根特大亂裡,他們擔當著重要的角色,支撐阿特威爾德統治及打敗了布魯日人民。根特軍在 1453 年於哈佛爾敗師以後,好人菲利普隨即解散了 Witte Caproenen」(https://ageofchivalry-hegemony.wikia.com/wiki/Witte_Caproen)。



「tarasnice」又作「tarasnica」,德語則作「tarasbüchse」,《騎士時代》維基交代它的歷史背景設定如下:「 Tarasnice 是一種設計簡單、安置在一輛木製卡車上的輕裝胡斯野戰炮,它擁有約寬 5 至 10 厘米的口徑及 250 至 300 米的有效射程,而基於它平直的攻擊線, Tarasnice 總被用作直擊敵方單位」(https://ageofchivalry-hegemony.wikia.com/wiki/Tarasnice),「輕胡斯野戰炮」表達了它在戰場上的角色但略嫌失於空泛,同時網上有音譯「塔拉斯尼斯炮」的例子。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注意「taras」本指「台架 terrace 」(https://en.wiktionary.org/wiki/taras),德語「büchse」則指「槍炮 rifle 」(https://en.wiktionary.org/wiki/B%C3%BCchse),因此「tarasbüchse」字面意思會是「支架炮」、「擱板炮」,但這種譯名與該單位在《騎士時代》裡的圖像不盡相配,譯者需要自行抉擇使用直譯、音譯還是意譯。



英語「crossbow companies」就是「弩兵團」「弩手團」,但要注意用來全遊戲裡翻譯「company」的字眼最好加以統一。《騎士時代》維基是這樣說明此項科技的:「隨著在國際間活動的老練弩兵團出現,訓練這種軍隊亦變得更加便宜了。 Crossbow Companies 令得標準弩兵造價更低,而作為歐洲最佳弩兵家鄉的熱那亞將會免費獲得這項科技」(https://ageofchivalry-hegemony.wikia.com/wiki/Crossbow_Companies)。



荷蘭語「grietman」表面意思為「接見之人」,是自治政區「grietenji」的長官,在領地上一般兼備行政、司法權力(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ietmanhttps://www.wnt.inl.nl/iWDB/search?actie=article&wdb=WNT&id=M021848)。如同「startosta」,視乎你想要翻譯「grietenji」為「郡」還是「市」,「grietman」既可以是「郡長」也可以是「市長」,但重要的是必須帶上「自治」前綴成為「自治郡長」或「自治市長」。假若是想音譯,則應根據「grietenji」而非「grietman」得出「格里泰吉(長官、士長)」



布列塔尼語「gwaster」對應法語「dévastateur」或「ravageur」,譯作「掠奪者」當無誤。至於「kigner」對應的是法語「écorcheur」,其表意為「搜刮屍體的人」https://en.wikipedia.org/wiki/%C3%89corcheurs),「強盜」一詞恐怕無法傳達它的內涵,建議改譯為「殺掠者」。兩詞要否增補「布列塔尼」前綴就悉聽尊便了。

「brigandier」亦可拼作「brigadier」,同詞兼見英語、法語(https://en.wikipedia.org/wiki/Brigadier),現代軍事語境下有「旅長」、「準將」等意,與「掠奪輕騎兵」風馬牛不相及。



關於「Claidheamh biorach」,蓋爾語的「claidheamh」對應「claymore」(https://en.wikipedia.org/wiki/Claymore),意指雙刃大砍刀或巨劍,又作「蘇格蘭闊刃大劍」、「蘇格蘭闊葉巨劍」,但互聯網之上不乏音譯「蓋爾」之例。另一方面,「bior」是指尖銳(https://en.wiktionary.org/wiki/biorach),所以譯法應該包括「銳劍」之名。兩者綜合起來可作「闊刃銳劍」、「蓋爾銳刃」



「Romzug」一詞我在六年前的一個主題已經指出它的意思是指皇帝前往羅馬接受加冕(https://www.hawkaoe.net/bbs/thread-19689-1-1.html),故此可以譯為「羅馬加冕」,不過其實按其字面意思譯作「羅馬行」或「遠征羅馬」亦沒有大問題。《騎士時代》維基對於這科技的歷史背景說明文字如下:「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者會遠赴羅馬從聖父手中取得王冠。德語『Romzug』或『Italienzug』一詞正是描述法國與神聖羅馬帝國的國王及皇帝因此而義大利,而一位統治者之所以舉行首次遠征往往是為讓教皇進行加冕儀式」(https://ageofchivalry-hegemony.wikia.com/wiki/Romzug)。



義大利語「ragazzini」發音不可能會得出「羅嘉茲尼」音譯,可以參考新華通訊社譯名室編《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1993 年版頁 2285)收錄「Ragazzini」詞條譯作「拉加齊尼」。《騎士時代》維基如此說明這項科技:「 Ragazzini 是北義大利的優秀長槍兵,利用 Ragazzini 的方式來訓練熱那亞長槍兵將會增強他們的攻擊力」(https://ageofchivalry-hegemony.wikia.com/wiki/Ragazzini)。

與此同時,「ragazzini」作為名詞又在法語轉作「ragacins」,指稱百年戰爭時期活躍於法軍的義大利傭兵團,「ragazzini」為其詞源,David Nicolle 著《百年戰爭的法軍 French Armies of the Hundred Years War》(Osprey Publishing 2000 年版頁 5 至 6):「百年戰爭首數十年最有名的法軍步兵當然就是熱那亞弩兵了,除此之外還有熱那亞徒步作戰小隊及其他來自阿爾卑斯的義大利 ragacins (ragazzini),他們可能會充當輕步兵」,同作者《普瓦捷 1356 :擒王 Poitiers 1356: The Capture of a King》(Osprey Publishing 2004 版頁 23)再次提到:「約翰二世軍中另一支地位卑微的部隊就是 ragacins (源自義大利語 ragazzini),他們當中有很多人來自阿爾卑斯山區的薩伏伊與義大利」。值得注意的是,「ragacins」作為傭兵軍團當中按理不會存在貴族,所以「noble ragacins」這個概念有點弔詭

無論如何,「ragazzini」僅能依照義大利語進行音譯,由此衍生的「racagins」亦同樣祇可以按法語進行音譯,是以「ragazzini」、「racagin」、「noble racagin」三者應該分別譯作「拉加齊尼傭兵團」或「拉加齊尼式訓練」、「拉卡吉傭兵」、「貴族拉卡吉傭兵」或「拉卡吉貴族傭兵」。(順便找到以往無疾而終的討論主題與筆者回帖:https://www.hawkaoe.net/bbs/thread-19715-1-1.html,對比今昔回帖內容風格讓人唏噓萬千)



關於「torenstin」,荷蘭語「toren」指「高塔」https://www.wnt.inl.nl/iWDB/search?actie=article&wdb=VMNW&id=ID20003)、「stin」則指「石屋」https://www.wnt.inl.nl/iWDB/search?actie=article&wdb=WNT&id=M066676),因此「碉樓」譯法可以接受,《騎士時代》維基如此說明這一種建築物:「菲士蘭沒有真正的城堡,當地的領主、富農反而會盡可能加固他們的宅第。這些所謂的 Torenstins 用磚塊砌成,僅有最富貴的地主能夠負擔相關工程,其堅固程度遠勝一般土木築成的房屋。除了作為地主宅第以外,這些強化房屋於戰時還被用作庇護農民的要塞」(https://ageofchivalry-hegemony.wikia.com/wiki/Torenstins)。



法語「petite ordonnance」字面意思乃是「小正規軍」,它是與「大正規軍 grande ordonnance」相對的概念,個人認為可以譯作「副軍」「預備軍」。《騎士時代》維基如此介紹這項科技:「一個 petite ordonnance 就是將原本非正規的輕騎兵單位正式化,為其設置最低裝備標準以及禁用愛爾蘭馬等個別馬種,這樣可容許所有輕騎兵單位在戰鬥中表現得更有效率( +2 攻擊力)及在弓箭火力下得到更好的保護( +2 穿刺裝甲),還有一種特殊馬種更加能夠提升移動速度」(https://ageofchivalry-hegemony.wikia.com/wiki/Petite_Ordonnance,文中「禁用 proscribing」一詞不排除有錯誤),可是這種說法加上「ordonnance」原有詞義「敕令」、「法令」容易讓人誤解為徵兵令或強軍令,實際情況應如 David Potter《文藝復興中的戰時法國:軍隊、文化與社會,約 1480 - 1560 年 Renaissance France at War: Armies, Culture and Society, C.1480-1560》(Boydell Press 2008 年版頁 70)所言:「正規軍的重騎兵團 grande ordonnance 被設定成遠征軍而非從事駐守工作(負責後者的被稱為 petite ordonnance)」。



「Manessic knight」比較麻煩,過去論壇上的翻譯討論主題亦非確定結果(https://www.hawkaoe.net/bbs/thread-19564-1-1.html)。我祇知道遊戲設定其為撒克森人單位,唯一能夠想到有關連的是以《馬內塞古抄本 Codex Manesse 》聞名的蘇黎世貴族馬內塞家,該系列文書包括有大量德語文學,其中述說騎士者並不在少數。假若這種推測無誤,「Manessic knight」可以譯作「馬內塞騎士」(當然如果不確定其具體意蘊,唯一選擇也祇能夠是這樣音譯了)。



德語「Ostsiedlung」就是「東遷」,個人認為毋須加上「日耳曼人」前綴,可以考慮譯作「大東遷」、「大東逃」或「大東徙」,它的歷史背景同樣在《騎士時代》維基有詳細交代:「隨著蒙古入侵,波蘭大部人口銳滅,很多日耳曼人紛紛東移,而在波希米亞以及波羅的海沿岸,有日耳曼農奴更加希望逃出帝國邊境成為得到尊重的自由民,他們在一些地區裡協助振興農業、工業生產,並重建了屬於波蘭人的城鎮。日耳曼制度與城鎮法影響了波蘭人城市生活的各方各面,特別是較當地法律先進的日耳曼法律更被廣泛抄傳」(https://ageofchivalry-hegemony.wikia.com/wiki/Ostsiedlung)。





点评

繁體字問題請移玉到樓下在亂彈區的主題……  发表于 2014-4-9 20:54
楼下,港澳台一般都是繁体字,我想问问港澳台同胞,繁体字有拼音吗?  发表于 2014-4-9 16:52
請問一下:香港應該也是用繁體字吧??  发表于 2014-4-9 15:41
樓下下,這明顯是特地翻書啊。。。  发表于 2014-4-9 09:35
干货男,这么专业你让我怎么扯淡!  发表于 2014-4-9 08:58
嗯嗯,看到几个不认识的繁体字,顺便惊叹一下您的学识,居然精确到第几页...  发表于 2014-4-9 07:46

评分

参与人数 1 +2 收起 理由
天日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4

精华

6844

积分

国王

耕战
908
鹰币
174
天龙币
0
回帖
228

二级嘉禾勋章

附庸关系1
 楼主| 发表于 2014-5-18 01: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狂~劇情狂 发表于 2014-4-9 00:01
「ministerialis」為拉丁語,原指廣義上的臣僕,一般指稱出生農奴晉升高官之人,國內學術論著相關譯法非常 ...

狂兄...我在AOK Heaven向Kor提問了Cliarthaire,Arras和Manessic Knight。得到了一位熱心的網友和Kor的回復,如下:

來自HerzogDePuce這位熱心網友回復:

I asked Kor about these terms once. From what I remember, "Cliarthaire" meant "highlander". Kor's explanation I wrote on the wiki was "a regular soldier".

"Arras" was the term for a higher social class in Scotland, something like a nobleman or rich landowner, I suppose.

According to my research, a manessic knight is a knight who behaved according to the Codex Manesse(Heidelberger Liederhandschrift) that, how I understand it, defined Chivalry and courtly behaviour/Minnesang(courtly love songs).
EDIT: Lately watched a documentary that mentioned the Codex Manesse in this particular context. It's furthermore the behaviour that knights prove at tournaments.

According to Wikipedia, the codex was produced by the noble Swiss family of Manesse, hence the name.


來自Kor的回復:

I didn't come up with the Gaelic names myself - Andrew provided them. He is Scottish and a native Gaelic speaker, studied Gaelic culture and language at university and has since published a first novel in Gaelic. As these are old words that have fallen out of use, they don't appear in modern dictionaries (as is the case with many terms used in Age of Chivalry).

HerzogDePuce is correct, however. A cliarthaire was a regular warrior, whereas an arras was a minor nobleman.


由此可知,Arras應譯爲蘇格蘭貴族?Cliarthaire表意爲高地的人。而根據Kor的解釋應譯爲戰士?
为AOCH而奋斗!同时兼打局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4

主题

65

精华

25万

积分

教皇

耕战
42935
鹰币
1441127
天龙币
10
回帖
5687

翔鹰建站十周年大纪念章特级帝国勋章特级翔鹰勋章特级嘉禾勋章一级皇家勋章鹰之智者蛟龙勋章十字军勋章大冒险家狂熊勋章

附庸关系2
发表于 2014-5-18 02: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Highlander」在這個語境下應該是指高地戰士或蘇格蘭士兵,而不是單純「高地人」,況且我在前帖已經詳細舉出「Cliarthaire」詞源基礎,我剛才再翻查幾部十九至二十一世紀蓋爾語辭典解釋都是如此,如果你寧願相信一般玩家記憶而不相信專業辭典記述我也無話可說了。

「Arras」的情況近似,前引辭典寫得很清楚了,其他例子還有十九世紀 Robert Archibald Armstrong 編《A Gaelic Dictionary, in two parts 》及蘇格蘭高地學會編《Dictionarium Scoto-Celticum》兩書,它們都收有「arras」條目且解釋都是「針繡工」,與貴族戰士是風馬牛不相及,粗檢蘇格蘭國家圖書館早期蓋爾語文獻電子數據庫(https://digital.nls.uk/early-gaelic-book-collections)也沒有單獨指貴族的「arra」或「arras」單獨用例,各種痕跡都顯示拼寫錯誤機會很大,但正如前例你如果打算漠視這些證據而決定用作者的意見我也沒辦法。當然如果是「ard」的拼寫錯誤或造詞,那譯為「貴族戰士」也無妨。

「Manessic Knight」與我之前的說法相符合,沒看出有什麼問題。

点评

上 Google Books 其實已經有很多了,另外那些老舊西方語言許多都有網上數據庫,我前邊就引了蘇格蘭國家圖書館的早期蓋爾語資料庫  发表于 2014-5-18 10:53
翻译的时候遇到这些名词是最难过最难过的事,因为翻一般的辞典根本查不到(考究文化背景有感)。。。  发表于 2014-5-18 10: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小黑屋|翔鹰帝国

GMT+8, 2024-12-23 06:46 , Processed in 0.118254 second(s), 5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Hawk Studio  QS Security Corp.®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Hawkao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