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挽歌
--忧郁天空 评 《海蓝I:胜者悲歌》
《海蓝I:胜者悲歌》,与其说它是一款帝国的定制战役游戏,我则更希望承认它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一个美伦美幻的艺术品,一曲磅礴大气的赞歌,一个战乱纷争的英雄年代。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缔造这个世界、谱写这曲赞歌的创世神,并非AOK的什么什么官方小组,而是出自一个当时正面临找不到恰当形容词的高考的高中生的手笔。甚至这位创世者,后来还考上了无数莘莘学子可望不可即的清华大学,甚至当我后来得知翔鹰的各位中有自考复旦的优秀才子、选送海外的高考状元……,不禁产生了一个荒唐的想法--难道来自翔鹰和帝国的辐射可以使人的第21对染色体变异捏?--当然,这都是后话了。这就不得不令人心存敬畏了--他的制作,技术上毫不逊色于帝国自带的战役……天呐,请原谅我的无理,又岂止是不逊色,甚过千倍亿倍。而且,相较于那些蹩脚的中文翻译,这款直接由国人制作完成的游戏,在文字上下的功夫丝毫不小于作者对娱乐性的要求。对于吾等国人来说,带来的就不仅仅是游戏的享受,还有文学上的盛宴。
美利坚人的官方战役也好,或是西班牙人的也罢,除遇到及其热忱而有很深的文学造诣的翻译,否则汉化得多多少少有些生硬。当然,我知道吃现成的人不应该这么说,到此打住。而直接由国人制作,就没有这层顾虑,才能让我写得出这篇蹩脚的玩后感来。
初进游戏,并没有扑面而来的厮杀,却先由故事发生的多少年后,在一片鸟语虫声、寂静祥和的气愤中,在掌管智慧与正义战争的女神雅典娜的神庙当中,由柏拉图等人对神明存在与否的讨论中引入,引领玩家进入一个栩栩如生的异域古代。姑且不说那充满智慧与追求真理的争论,就是之前的“什么是善行?”,也已经够使我们叹为观止,掐着大腿道:“这是游戏?”
不要偏题了。
故事在四个国家之间展开,雄霸大陆的强大帝国--奥雷克(初三了,手头没有帝国,可能会记错),三个小国的联盟--萨丁、亚特、兰蒂斯。都是这个虚构的庞大世界观中活灵活现的精灵。奥雷克这个家伙因为盛产山铜、重视弓箭、推广马匹、崇尚武力(怎么越听越像斯巴达?)的原因,跃居当时的十大金曲排行榜的榜首。后来腰杆子硬了,野心大了,想叱咤列国、号令百世,便四处征战。邻国知道底细的,都顺从了它。不知道的,或有点骨头的,则战。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最后只剩下三个国家尚未征服--萨丁、亚特、兰蒂斯。
这三个国家本是一个国家,只因为原先的国王仁慈,将一部分的土地分为遭遇海难、无家可归的萨丁族人,便有了萨丁国。而后老国王死去,依嘱,继了位的兰蒂斯王分了一半的土地给了他的弟弟,便有了亚特国。这三个国家攻守一体,互帮互助,倒也不好对付。
奥雷克军队领袖颇有些内讧的意味,一个明显是粗鲁些,另一个则有些书生秀才的味道。总之最后的妥协是,闪电占领萨丁,秀才带着一众穷苦劳工使唤战船,而大老粗则渡了岸去包围亚特。这样等兰蒂斯反应过来,也就孤立无援了。
命运造就英雄,英雄改变时代。
玩家开始扮演的是科堡的骑卫队副队长,在突如其来的攻击中率兵突围,却只有他一个人逃出来了。他赶往首都(话说那首都真浓缩),向亚特王报告--因为奥雷克的军队行动迅速,国王根本还不知道这回事。在这里,作者对玩家的考虑已经达到了令我膜拜的程度,双击的跳过对话确实对一些玩家很有用。
无计可施的亚特王决定自己留下召集军民誓死抵抗,并派这位骑卫队的副队长,贝斯顿,前往他兄长的国家求援。
从这里开始,我便已经感触到一点小人物的感受了--被随便派遣,从死里逃生尚来不及安马劳顿,又要奔血海火海而去,还觉得莫名荣耀,仅仅是因为受国王派遣。这在我们这代人看来,的确是难以理解,也是无法理解的。
作者的伏笔埋设的很好,砍开石块却无路的惆怅,到第一次守城的恍然大悟,让我也为作者的学业有成找了一些理由:恩,这里就是埋设伏笔嘛,过哨站就是考概率,那睿智的提示语分明就是哲学,取圣物就是考耐心及宗教信仰的虔诚程度,吃果子就是拼人品,再有就是等差数列……恩恩,玩笑,学习这东西当然是和自己努力分不开的。
话休叙多。
当然贝斯顿没有死,不在就得“GAME OVER”了,他九死一生地(以我的操作水平,确实是“九死一生”……)渡过了河,闯过了哨站,直奔兰蒂斯去了……
然而很快他又遇到了麻烦,去兰蒂斯的桥断了,岸边有那么一群人:不知道什么原因没穿衣服的萨丁国王、同样剽悍的战士、还有个一同追求凉爽的修船工(啊,秋天了吗?)。临上船了,那几个萨丁人却不肯走,因为匆忙中没有带出萨丁的圣物。而在这些萨丁人眼里,雨神蒙克斯的圣物可是比生命还要重要的,即使是国王,也知道他不能去触犯这些战士的信仰。
正犯难,由玩家操作的贝斯顿不巧到了,那萨丁的王便邪魅一笑,以搭载他过河胁迫贝斯顿去取那圣物,贝斯顿无奈,终究小声嘀咕一句“狡猾的胆小鬼”,策马而去,又要面对成倍于己的敌人。
这是我第一次为游戏中的生灵抱不平。萨丁的国王又不是他的国王,然而运输船的威迫,或者干脆是上位者与下位者的区别,贝斯顿还是只能接受了这无理的要求,投入到更困难的任务中。这让坐在屏幕前,经过几次尝试才过了第一关的我很是恼火。而且贝斯顿在吃蒙克斯幻果时的那句“我还是不要再拿自己的生命冒险了,至少在完成查理斯国王给我的任务之前。”的莫名其妙,更是让我费解,一个有本事把自己只身一个派出去的国王,为什么要如此效忠于他呢?
果不其然,第二关的难度更甚,我重试了十余次才能勉强过去(好吧,我承认我操作盲就是了),这让我对萨丁王的怨恨上升到了某一种境界。只有游戏中玩家与主角融合的特殊体验,和作者很高的文字技巧,才能让玩家深如其境,产生如此共鸣,作者文采可见一斑。
渡船后,顺利的见到了兰蒂斯的王,让我感到厌恶的那个萨丁王倒没什么拘束,反而是我们的英雄,贝斯顿,还要小心翼翼地说“请允许我说几句话”,小人物与大人物的鸿沟,注定难以逾越。
后来,还要和自己所厌恶的萨丁王一起上路,去支援亚特,还要装出一副早已原谅且十分敬佩的样子,这该怎么说呢?逆来顺受?
为了不打草惊蛇,加速亚特的灭亡,为了鼓舞亚特军民的信心,贝斯顿、兰蒂斯的骑卫队同行嘉德,以及萨丁王带了兰蒂斯的精锐骑士先行,走河岸过去支援亚特。在一个河边营地,救下了一个水手。在见到自己的国王后,他激动万分,自告奋勇地去“换将军”,有几句对话我现在还记得。
“刺杀?大胆的计划!你真是个勇士,可是,你怎么接近克林顿将军,又如何逃走呢?”萨丁王。
“现在奥雷克人都像已经胜利似的,警惕性很低,我想我能糊弄过那些守卫,至于逃跑,战争总是要死人的……难道不是吗?”水手。
多么悲凉又决毅的勇士形象!
他,便是另一个小人物。
另一边的亚特,在国王的带领下,抵挡住了好几波的攻击,这死去的人,又不知道算是多少个小人物。贝斯顿和嘉德带兵来援后,又抵挡了几波。战士们声声瑞塔神,水手的蒙克斯神,声声入人心。
后来兰蒂斯的国王就带着大军逼近了科堡,明着支援亚特。
再后来便没什么好说的了,只是萨丁王敢于留下来干掉敌人的斥候,还有在桥头的表现(这里有一个小BUG,就是从草丛中跳出的那个弓箭手,没有跟随着来)倒也挽回了一些面子。但他毕竟是大人物。
后来的烈火科堡和最终决战则是操作性的东西了,姑且一笔带过。不过奥雷克的军营就剩下那一小块在抵抗,多少让人费解,毕竟包围圈是好大的一块。还有令人感到不舒畅的是提示里的那句“现在可以不必爱惜士卒了”让我感到多少不妥。要知道,我在序章就放弃了玩Nyctophobia之战就是因为得了战俘后的运输船处塞不下那么多人,要自己抛弃两个人。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这是多么残忍的事!当然这句提示所表达的意思我是知道的,不过还是改改为妥。
最后的暗箭,我们英俊潇洒英明神武外加挺着把斧头荡来荡去的亚特国王童鞋就被一箭封喉了(别打我,天知道他在战场上挨了这么多箭怎么就是不死),结尾一转,就成了悲剧。作者说这个悲剧的结局是他临时想出来的,只是指亚特王的崩殂,我想还是谦虚了的。
悲歌本质其实不仅仅是亚特王的崩殂,这三个小国最终胜了,是胜者,可这胜利是无数小人物用生命、意志、忠贞堆砌起来的。贝斯顿是,水手也是,还有千千万万个因为我的烂操作而含恨九泉的士兵们也是,他们甚至不会被记入史册,而换成是某某国王的英明决策或某某神明的光辉照耀之类的文字。但他们确实为此付出过,为了自己的信念拼搏过,在生活中,不也有许多像这样的小人物吗?
讽刺的是,贝斯顿成了大将军,终归成了大人物,那个只身杀赴重围的小人物形象,本来很清晰的,又逐渐模糊起来了。一个号令百世的大将军取而代之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庆幸的是,成了大人物的贝斯顿,还是不可避免的体现出了小人物的心理,可见,国王这个名词,无论是否是你的国王,都是崇高无上的信仰。小人物与国王、大将军与国王,都是隔着一条鸿沟的。
最后感谢海蓝世界的创世神,学业有成、前途无量的清华学子,同时具有成年人的睿智、青年人的热情及少年的纯洁的作者--_CCC_大智。我们有理由相信,多少年后的海蓝II,将带给我们更加美妙的感受。
谨以这些不及海蓝文本亿万分之一的拙劣文字,献给我爱着且深爱着的海蓝。
忧郁天空 2008年10月11日
[ 本帖最后由 忧郁天空 于 2008-11-24 18:33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