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日 发表于 2013-6-4 16:32:19

【翔鹰三国志研读会】第二回:蜀书·魏延传【完结】

第一回,我们讨论了张辽,已圆满结束。那么研读会的第二回,我们决定来讨论魏延。

魏延和张辽不同,无论在演义还是历史上,争议都很大。依综合能力来说,魏延在蜀汉方名列前茅,更是诸葛时期的顶梁柱。但由于种种原因,魏延总是在各种场合被刻意贬低,名声也由于演义中那句“脑有反骨”,兼之毁了诸葛丞相的续命大业(纯粹是演义瞎胡闹)变得很臭。

吸取上一回的教训,此次讨论大家可以更多用演义和史料对比的方式,更易引出话题也更方便讨论。由于《蜀书·魏延传》中的记述并不多,大家可以多参考一些其他途径的史料。在讨论魏延的时候,也可以代出一些名气不足,不可能单开贴讨论的人,比如杨仪几乎铁定要出现在本回讨论中。

那么还是依照惯例,先给出《魏延传》全文,讨论即刻开始!


魏延(三国志11)
---------------------------
《蜀书·魏延传》全文
---------------------------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先主践尊号,进拜镇北将军。建兴元年,封都亭侯。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十二年,亮出北谷口,延为前锋。出亮营十里,延梦头上生角,以问占梦赵直,直诈延曰:“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退而告人曰:“角之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其凶甚矣。”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亮適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祎绐延曰:“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才)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初,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十里,延死问至,乃旋。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qs 发表于 2013-6-4 16:45:19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不是真正的万人敌没底气每请兵万人

qs 发表于 2013-6-4 16:46:00

谈魏延肯定绕不过子午谷问题,坐看吵架

枫叶の飘零 发表于 2013-6-4 18:38:16

本帖最后由 枫叶の飘零 于 2013-6-4 18:44 编辑

杨仪,魏延这两个人本事都不差,但是孔明十分不待见魏延,所以在他们争权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投靠杨仪这只能说是运气问题,
两个人的评价在蜀国我觉得不公正,孙权绝对算是一个公平的人,他评价:“杨仪、魏延竖牧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意思很明显说明这两个都是一类人,但是三国演义里面却成了孙权告诫费祎魏延必然会反,我觉得,魏延和马超有些同病相怜,自己有着这么强的能力,却被无情的蜀国冷藏(马超投靠刘备后一样没什么仗打,后来因为少年时候拼命过猛然后到了中年就病逝了,可是根据三国志,马超跟着刘备只参与过下辨之战而且还是当做了疑兵,最终没能报父仇就死了)魏延,杨仪都是因为嫉妒别人落了个身死的下场(杨仪嫉妒蒋琬比自己官高)
魏延最让人印象深刻就是子午谷奇谋了,当时虽然魏延只要5000兵,但是可是诸葛亮的确也很无奈
首先,他不喜欢魏延,这是一个大原因,
其次,蜀国的弱小(有人说奇袭子午谷和后来的偷渡阴平差不多,但是事实不是这样,孔明出征可以说是倾国之力,魏延说不过10日可以到长安,但是它能带多少粮食?就算到了长安钟会他爸爸一把火烧掉了长安粮草这5000人怎么办?诸葛亮用兵谨慎,他不会不重视5000士兵的生命,而且当初魏国攻击蜀国的时候,邓艾提出偷渡阴平钟会打赢实际上是想让邓艾去送死,他知道蜀国哪里的山谷用百十人就能让邓艾全军覆没,孔明会不如钟会么?)
所以个人觉得这种抽彩票式的战斗魏国承受得起,蜀国不见得承受得了,蜀国首次北伐士气可谓是最高,要是平白无故死了5000人士气必然有所下降,为此孔明还是选择了稳妥的走下去...
魏延有些像关羽都是居功自傲的人,但是他比不了关羽,所以孔明可以忍让一个自傲的关羽却无法容忍下一个和关羽差不多的魏延,而罗贯中大叔更是不待见魏延,搞得关羽成了神仙,魏延却成了千古的小人,叛徒

三成家家喵 发表于 2013-6-4 19:22:16

首先补上裴松之注版本引用魏略的内容:

<<魏略曰: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於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魏略曰: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臣松之以为此盖敌国传闻之言,不得与本传争审。>>


魏延此人非常冤枉非常可惜,不仅生前被杨仪和他的文官派坑,而且死后还被老罗黑出翔,导致名声很臭。

看看魏延的履历吧,“镇北将军、汉中太守、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
可以看出来魏延是很受重用的,根本没有所谓的“‘脑后有反骨’,被诸葛亮提防排挤”


谈谈魏延的死,魏延死的很冤,绝不是什么要造反。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这一段我忘记出处了,也是后人在三国志中补充的注释条目)
首先,“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说明魏延的才能和军略是深受诸将认可的


接下来这一段,详细的记载:

“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祎绐延曰:“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才)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



可以看出惹来杀身之祸的主要是他与杨仪的私人矛盾,而且看起来是杨仪设计好的阴谋,上纲上线地罗织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而杨仪作为文官,背后必然是有一帮文官朋友的,因此即便是后人评价较高的费祎、董允、蒋琬也都站在杨仪这一边。这个感觉已经有点派阀的味道了。在文官掌权的蜀国,魏延自然处于被孤立的一方。

也许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想,魏延的性格比较直来直去,敢想敢做,诸葛亮在世时他还比较心服,诸葛死后,由于“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文官派害怕魏延这样一个“蛮子性格”的人掌权后,再也没有人能压制住他那脑袋发热的性格。而且魏延似乎比较自负,不是很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这样很多大小事务不便文官与之沟通。因此既出于派系利益也处于国家利益,文官派应该是偏向于反对魏延接手诸葛亮的。而杨仪则更多是出于怕魏延掌权自己会不得好死而设计阴谋陷害他。

六文丿鱼丸 发表于 2013-6-5 00:15:00

跟各位的聊点差太多,吐槽下那霸气的魏延头像好了

weiliqiang 发表于 2013-6-5 00:17:15

诸葛明知杨仪和魏延不和 却让他专门负责处理魏延的事 sigh

qs 发表于 2013-6-5 09:56:58

weiliqiang 发表于 2013-6-5 00: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诸葛明知杨仪和魏延不和 却让他专门负责处理魏延的事 sigh

猪哥腹黑,他自己选中的继承人是蒋琬,但蒋琬如何镇得住杨仪魏延两个长期在军事一线,威信,军功都无以复加的刺头?挑拨他两斗争,两败俱伤,蒋琬稳定顺利掌权,不亦乐乎。。。。反正猪哥是认定自己一死,北伐就完全不可行的,留着主张北伐的人只会添乱,后世岳飞同理。

weiliqiang 发表于 2013-6-5 10:00:50

qs 发表于 2013-6-5 09: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猪哥腹黑,他自己选中的继承人是蒋琬,但蒋琬如何镇得住杨仪魏延两个长期在军事一线,威信,军功都无以复 ...

猪哥确实偏阴暗些,于此相比,刘备 不愧是一方枭雄,有堂堂皇者气象,识人、容人、用人更能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weiliqiang 发表于 2013-6-5 10:02:36

魏延谋逆,算是一桩冤案了

weiliqiang 发表于 2013-6-5 10:04:04

qs 发表于 2013-6-5 09: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猪哥腹黑,他自己选中的继承人是蒋琬,但蒋琬如何镇得住杨仪魏延两个长期在军事一线,威信,军功都无以复 ...

有人说过 诸葛亮误了三个人:魏延是大马拉小车,最终被逼“反叛”;马谡是小马拉大车,最终战败逃亡,下狱而死;姜维是中马拉大车,到底误国……千古名相,也不免局限。

weiliqiang 发表于 2013-6-5 10:47:22

本帖最后由 weiliqiang 于 2013-6-5 10:57 编辑

qs 发表于 2013-6-5 09: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猪哥腹黑,他自己选中的继承人是蒋琬,但蒋琬如何镇得住杨仪魏延两个长期在军事一线,威信,军功都无以复 ...
    “反骨”的说法当然只能是小说家言。解剖学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只有二百零六块骨头,谁也不可能单独在脑后多长出一块“反骨”。魏延所谓的“反叛”,其实是诸多原因造成的过激反应,反叛并无实据。

  还是先来看看史实。根据《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记载,诸葛亮在军中自感将不久于世,便背着魏延召集长史杨仪、司马费袆、护军姜维等人安排后事,决定“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文件精神按规定要传达到“军级干部”,却偏偏将“军级干部”魏延无端排除在外;如此违反组织原则安排后事已经相当不合适,偏偏作出的又是这样一个经不起推敲的错误决定,而来执行这个错误决定的偏偏又是个错误的人。

  杨仪与魏延,类似晁错与袁盎,形同天敌。二人“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魏延传》更是直接形容二人“有如水火”。这样一个政敌突然之间出来主持大计,魏延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不服调度,可谓本能反应。听到费祎转达的文件精神,他差不多要跳起来:“丞相虽亡,吾自见在。亲府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这段话的前半部分可谓大义凛然,意思是丞相虽然病故,但我自己还有主见。亲属和随从官员护送他的遗体回去安葬就行,我可以率部独当一面,继续完成北伐大业,不能仅仅因为丞相去世就放弃既定国策。在大厦将倾的关键时刻,有人出来作此表态,应该说是很难得的事情,总让我想起诸葛亮当初“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为了蜀汉事业可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大约也不愿因为自己身死而放弃北伐大业,魏延最起码也是精神可嘉吧?

  后半部分的确经不起推敲,有意气用事、不顾大局、辜负组织培养的嫌疑,和他的身份地位很不相称,但是假如大家都知道杨仪是个什么人,大约也就能够理解。当马岱送回魏延的首级,向杨仪交令时,后者起身用脚踏着怒骂:“庸奴,复能作恶不”,直到回去“夷延三族”,方才消了心头恶气。等一切安定,他“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谁知只当了一个劳什子“中军师”的官,“无所统领,从容而已”,也就是说只是个闲职,实际是被朝廷挂了起来,于是心里十分恼火,竟然这样对费袆说:“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意思是那时我兵权在手,如果带枪投靠魏国,哪至于只弄这么个小官呢?真是悔不当初!如果说魏延不听指挥也有伸手要权要官之嫌,那么杨仪则完全是一副赤裸裸的野心家嘴脸,一门心思要当接班人。碰到这样一个人指手画脚,别说魏延,就是脾气再好一些的恐怕也未必能够听得进去。可以想见,假如诸葛亮不隐瞒真相,把想法原原本本地告诉他,他肯定不会走这个极端。

  如果按照籍贯划分,费祎与魏延还是老乡,无论彼时还是现在。费祎是鄳县(今河南信阳市罗山县)人。鄳县跟义阳一样,开始属于荆州江夏郡,后来属于荆州义阳郡,乃至西晋的义阳国。当然,那时费祎不会跟魏延论老乡关系。不是时候。因为魏延不但不听,反倒进一步要求费祎也留下来,两人联名下文号令诸将,继续与魏军周旋。这事费祎肯定不能干。他忽悠魏延说:“我回去劝劝杨仪。他是文官,不懂军事,肯定会同意你的意见。”

  魏延一旦松口,费祎出了营门便奔驰而去。可真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魏延后了悔,但想追又来不及,只好心存侥幸,派人悄悄到杨仪那里查看情况,希望他真能像费祎所说的,同意自己的意见。然而恰恰相反,他得到的情报是杨仪已经在部署撤退,不觉大怒;于是不等杨仪出发,他就率领所部先行撤退,并且烧绝阁道,上表奏告杨仪谋逆。杨仪也揭发魏延造反。一天之内,两人的表章同时送到后主案头。这桩官司离奇而且突然,后主询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两人都怀疑魏延而相信杨仪。

  魏延烧绝栈道,无非是阻止主力退兵。他不是还想“率驻军击贼”嘛。可是修栈道最麻烦的工序是在石壁上凿孔打眼,现在那个工序成果尚存,杨仪只消伐木铺板,因此也很快就撤过了秦岭。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上了贼船,就别想轻易下来。魏延心一横,索性派兵占据南谷口,准备攻击杨仪。杨仪派王平——就是街亭之战时马谡的副将,《魏延传》中称为何平,因为王平小时候曾过继何家——前来抵挡。魏延部众知道魏延理屈,随即散去,魏延无奈,只好带着儿子和亲信逃到汉中,最终被马岱追来斩杀。

  其实魏延所谓的“反叛”跟梁山好汉“只反贪官,不反朝廷”一样,目标仅仅只是政敌杨仪。只不过后者持有诸葛亮的“尚方宝剑”、在那个瞬间是正义的化身,他的举动才被官方定性为反叛而已。这可不是我为同乡先贤乱说好话,都有事实依据。据《魏延传》记载,“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杨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也就是说,平常大家一起议论,都认为将来魏延会继承诸葛亮的衣钵,魏延当然也如此自许,所以根本没有叛乱的想法。

  在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中甚至还有更进一步的说法:“《魏略》曰:诸葛亮病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求来也。令延摄己事,密持丧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与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

  《史通?古今正史》记载:“魏时京兆鱼豢私撰《魏略》,事止明帝。”也就是说,这本书是鱼豢自己所修的私史,非官家史书。鱼豢入晋十六年,一直未曾出任官职,忠于魏而耻为晋臣。他与蜀国没有利害冲突,记载总体客观,因此裴松之注《三国志》,引用最多的就是《魏略》。尽管裴松之认为上述关于魏延的说法,“此尽敌国传闻之言,不得与本传争审”,但它至少可以证明一点,那就是即便在当时,也有人不相信魏延有狼子野心,反倒有人怀疑乱出杨仪。

  如果魏延真有反心反骨,那么最好的反叛时机可不是诸葛亮新亡、周围大军云集的时候,而是在建兴元年,也就是公元223年。

  那一年,魏国死了大将曹仁;吴国似乎死了美人小乔;孙权在武昌——“以武治国而昌”——动工修建用于瞭望观察的黄鹤楼,而蜀国则在成都匆忙赶修今天武侯祠内的两个景点:汉惠陵和昭烈庙。因为刚刚称帝不久的刘备,也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在南方作乱。雍家是益州大姓,因为其先祖雍齿曾经受封为什邡侯。而雍齿之所以能受封,主要是刘邦需要树个典型,自己能容纳仇人的典型,以安人心。

  天下平定后,有一天刘邦看见很多臣子聚集在一起议论纷纷,就问张良他们在议论什么。张良说:“他们迟迟得不到分封,正在商议造反。”刘邦很吃惊,问该怎么办;张良说:“您最恨谁?”刘邦说:“雍齿曾经背叛我投降秦军,我最恨的当然是他。”张良说:“如果您能封雍齿为侯,那么大家心里都有了谱,就不会造反。”于是刘邦封雍齿为什邡侯,食邑两千五百户,功劳列居五十七位。

  雍闿当时居住在建宁(今云南曲靖)。他祸乱南方,杀了太守正昂,派人跟吴国联系,受封为建昌太守。另外一位托孤大臣、都护李严为平息事态,给雍闿写信,晓谕利害。李严苦口婆心,写了整整六页纸,可雍闿的回信却只有简单的几个字:“盖闻天无二日,士无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远人惶惑,不知所归也。”态度无比嚣张。要说远,肯定还是吴国更远。雍闿联系吴国不过是权宜之计,最终目的是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自立。尽管如此,因为内政不稳,诸葛亮并没有立即出兵,忍了两年,公元225年才“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平定雍闿、孟获。七擒七纵几乎是诸葛亮人生辉煌的顶点,但就在那一年,著名书法家、魏国太傅钟繇生出一个儿子,取名钟会。此人将见证诸葛亮一生事业的毁灭。

  那时魏延身为汉中太守,地接魏军,手握重兵。如此大好时机都不反,后面的过激反应,只能说是为情势所逼,本身并无反意。

悲剧根源

  蜀国的力量本来就比较薄弱,从开创基业之初直到最后消亡,一直没能出现曹操那样战将如风谋士如云的辉煌局面,人才匮乏一直困扰着决策层,否则也不至于“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唯其如此,魏延铤而走险的极端选择,无论对他自己还是对蜀汉基业,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和损失。而造成这个悲剧的根源何在呢?靠人治而非法治,或者说机(构)治。

  魏延和杨仪结怨,肯定有自己“性矜高”的原因;不能赢得诸葛亮的信任与好感,大概也与他自己牢骚满腹不无联系,套用一句时髦的现代话,叫做“沟通能力”有问题。但最关键的一点,还在于人才的选拔、干部的任用仅仅一个人说了算,没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刘备在世时,还能拿点主意,因此魏延才有直接向诸葛亮陈述己见的机会。刘备一死,后主是稀泥糊不上墙,大事完全决于诸葛亮;偏偏诸葛亮又看不上魏延的策略,认为都不可行。在这种情况下,魏延如果不受排斥,岂非怪事。


诸葛亮背着他作出的安排极其错误。即便一定需要这么做,至少也应该由费袆出面,将大事托付给杨仪很不合适,因为他知道杨仪跟魏延的关系,同时也知道杨仪的缺点。据《杨仪传》记载,“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亮平生密指仪性狷狭,意在蒋琬。”杨仪筹划粮草参赞军机是把好手,但却是个小心眼,因此诸葛亮生前对二人“不忍偏废”,持中立态度。既然如此,何故又在自己即将大去的关键时刻,忘记了平日的立场?魏延固然可能不服从组织决定,但杨仪的小心眼难道就不会引发大错?如果没背着魏延做那样的决定,如果执行决定的不是杨仪——后来者看到这里肯定会有许许多多关于“如果”的感慨,可惜它们还只能由那句毫无情面可言的冷冰冰的话作答:

  历史不相信假如。

  这些“如果”当然也是我的疑问。在阴暗的图书馆内,尘埃的气味直冲肺腔,这感觉本来就很让人不舒服,更何况看到的还是这等悲剧。气氛压抑沉重,掩卷沉思,我对上述问题不觉形成了另外一种更加恶毒的解释。诸葛亮知道杨仪和魏延水火不容,而且“密指仪性狷狭、意在蒋琬”,却依然作出那种安排,难免有借刀杀人之嫌。至少从表面上看,这个推理顺理成章:他天生聪明,深知以杨仪、魏延二人的性格,不好统领,于是先借杨仪的手除掉魏延,然后再让杨仪在不满中露出狐狸尾巴,走上自绝于人民的道路——杨仪最终也的确没有好下场,好让蒋琬姜维等人顺利接班。(以上各段皆摘自张锐强的《名将之死-红卷》魏延篇,貌似日师对此人很不感冒,哈哈)

天日 发表于 2013-6-5 10:52:12

首先,《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陈寿评曰“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彭羕、廖立以才拔进,李严以幹局达,魏延以勇略任,杨仪以当官显,刘琰旧仕,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可见,本传内众人,都是曾显赫一时的,但由于个人性格缺陷,没有一贵到底甚至不得善终,也怨不得旁人。魏延也如是,即使不像演义戏说“脑后有反骨”云云,依然有无可回避的个人问题。

其实大家可以讨论一下阳谿之战,关于此战叙述不多,已知参战将领,蜀汉方是魏延、吴懿,魏方是费瑶、郭淮。交战时间在建兴八年(公元232年)。232年发生的最大的事儿是什么?曹真、司马懿、张郃三路攻蜀汉。就在这一年,有“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有“(吴懿)与魏延入南安界,破魏将费瑶,徙亭侯,进封高阳乡侯,迁左将军”(《蜀书·邓张宗杨传》,吴壹,避讳晋宣皇帝司马懿名讳=。=)。这是一个让魏延、吴懿高升封侯的重要胜利(汉末的侯再怎么不值钱也是侯,而且魏延还是县侯),虽然着墨不多,但显然对蜀汉,确切地说是对诸葛亮的战略规划是有极大益处的。由于魏军三路没有提到这一路,且由于地理位置暧昧,怀疑这是蜀汉主动出击的一战。

如果大家看过《博弈三国》(就是之前也在论坛里提过,王孙和叔酱还予以一些意见和建议的阐述三国博弈艺术的书),并认同作者所说的诸葛亮给蜀汉所作战略规划的话,想必会对这一战都更深刻认识。

天日 发表于 2013-6-5 10:54:41

weiliqiang 发表于 2013-6-5 10: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人说过 诸葛亮误了三个人:魏延是大马拉小车,最终被逼“反叛”;马谡是小马拉大车,最终战败逃亡,下狱 ...

诸葛的识人能力一直为人诟病。。。

天日 发表于 2013-6-5 10:57:24

weiliqiang 发表于 2013-6-5 10: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所谓“反骨”的说法当然只能是小说家言。解剖学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只有二百零六块骨头,谁也不可 ...

虽然对张锐强之流很不屑,但他这个观点我还是赞同的。只不过我没法像他那样以历史学者身份自居的同时还用充满恶性的言语无由臆测……

不过他的名将之死两卷,我还是都看了的,要不然也不会对他厌恶得如此彻底。

weiliqiang 发表于 2013-6-5 10:59:38

天日 发表于 2013-6-5 10: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虽然对张锐强之流很不屑,但他这个观点我还是赞同的。只不过我没法像他那样以历史学者身份自居的同时还用 ...

呵呵,尤其是对吴起的评价那一块儿,更激起了日师的怒火了吧

weiliqiang 发表于 2013-6-5 11:03:44

.

本帖最后由 weiliqiang 于 2013-6-5 11:11 编辑

qs 发表于 2013-6-4 16: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不是真正的万人敌没底气每请兵万人
于此形成对照的是,姜维每次出兵,费祎却不太认可,即便是勉强同意出兵,也限制在万人以内。“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他告诫姜维:“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幸而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被歇后语讥为非大将之才的廖化,认识都比姜维清醒:“‘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他苦劝姜维,“连年征伐,军民不宁,兼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不要“强欲行难为之事”。

智谋不超过对方,力量也弱于对方,却频繁地主动挑起战争,到最后如何自立呢?(处于弱势,本应该据险防守,以逸待劳;二姜维却放弃险要地形,频繁出击,且指挥平平,胜少败多,放弃了自己的优势,以自己的弱势去攻击别人,空耗了国力,不客气的说就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天日 发表于 2013-6-5 11:04:44

三成家家喵 发表于 2013-6-4 19: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首先补上裴松之注版本引用魏略的内容:




关于诸葛发丧的情况,蜀书与魏略完全相反,裴松之认为魏略是敌国所传不足取信,不过终究是个疑点。魏延和杨仪无论谁占据主动,都不会给对方留活路,区别在于,是魏延意图除杨仪失败被马岱追斩,还是杨仪主动攻魏延,“追而杀之”。

天日 发表于 2013-6-5 11:09:43

枫叶の飘零 发表于 2013-6-4 18: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杨仪,魏延这两个人本事都不差,但是孔明十分不待见魏延,所以在他们争权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投靠杨仪这只能 ...

诸葛亮是否不喜欢魏延?这点值得商榷,只可以肯定演义中的诸葛亮确实讨厌魏延,但正史中,魏延是刘备最信赖的将领之一(貌似可以去掉之一),也是诸葛最为倚重的将领,是蜀汉顶梁柱级别的人物。

关于子午谷,我倾向于《博弈三国》的说法,从战略大局考虑是有问题的。这点我不多说,大家可以搜索一下,对当时的大势有个更全面些的了解最好。

qs 发表于 2013-6-5 11:12:28

天日 发表于 2013-6-5 11: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诸葛亮是否不喜欢魏延?这点值得商榷,只可以肯定演义中的诸葛亮确实讨厌魏延,但正史中,魏延是刘备最信 ...

《三国中的博弈》,子午谷这段可是我的主张,哈哈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翔鹰三国志研读会】第二回:蜀书·魏延传【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