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到一个新加坡朋友家里玩,听他弹奏古筝,感觉震撼!原来一直认为音乐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缺憾,觉得比西方音乐差得太远。然而这回身临其境,观点立即改观。以前在电影,电视,甚至CD中都听过中国古乐器演奏,但感觉都起不来,听古乐一定要身处其境,才能领略到那妙处!一曲<<渔舟唱晚>>悠然奏起,幽雅空灵,行云流水,在这刹那间,你会彻底被征服!曲子奏完,我还久久沉浸在境界中,不得脱离。继之以佛曲,在喧闹的尘世中,你会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偷得浮生半日闲”。我再也不会认为中国的音乐比不上西方的,只能说两者各有所长,而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华人,你可能更能体会到中国古乐的妙处。重申,一定不要听媒体上的演奏,一定要身临其境的听弹奏,否则终究隔了一层。
到那个朋友家中,先在大厅礼佛上香,一声磬响,悠远绵长。然后坐下品茶,浮躁之心调伏下来,然后进入其居室,居室内皆无桌椅,偏近于日本和室风格,席地而坐,乃宋以前之古韵。点上一支沉香,满室皆馨。然后就弹古筝。除了中国古曲之外,他还弹了几首日本风格(他精通日语,在日本呆过几年,在那里受了东密传承),朝鲜风格和越南风格的曲子。日本的调弦法和中国的有很大不同,自成一格,曲子风格特色鲜明,一听就是大和风格。而朝鲜和越南的调弦法和中国基本一致,曲调旋律则亦有自己的特色,朝鲜筝曲较为慷慨激昂(和朝鲜民族的特点也较为一致),而越南曲则近于中国广东风格,可说基本一样,悠悠古韵,典型的汉风。汉风和唐风有很大区别,可说一听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汉世虽然较唐代离现在更古远,但我听来中国味更浓,感觉很熟悉,很古雅,而唐风的特色鲜明,听来中国味没汉风那么浓,也许吸收了胡乐的缘故吧。我又问了他一些古琴和古筝的问题,据他说,琴和筝的区别,有点近似于笛和箫的区别,笛和筝更大众化,奏的旋律也比较高,和箫和琴则更贵族化,曲调低沉含蓄,是雅乐。而且筝是二十一弦,琴则是七弦,琴的表现力比筝更高,很多筝曲可用琴来奏,而琴曲则难以用筝来表现,琴也比筝更难掌握,筝易学,琴不易学。琴曲<<广陵散>>的演奏技法相当难(<<广陵散>>并未失传,有古谱行世),即使一般的琴谱,一首曲子初学光打谱就要打一年。日本,朝鲜,越南皆有筝,但无人能奏古琴,可见其难。想起原来goodspeed说曾见日本老人弹古琴,我想多半弹的是筝而不是琴,goodspeed可留意一下,琴为七弦,筝为二十一弦。看来一个民族文化的最高精髓,外民族还是难于掌握,仅以乐艺而论,同属于中华文明圈的日本朝鲜越南,可以掌握筝艺,但却掌握不了层次更高,技法更难的琴艺。
我那个朋友说若我有心学,可先学筝,一个是容易掌握,容易出成效,另一个则是成本也低得多。一把筝的价钱一般是新币4,500左右,合人民币2000多,而琴则昂贵多了,而且琴是越古越好,这倒不是指文物价值,即也弹奏效果也是这样,因为木质的风化缘故,保存好的古琴在音色上的佳绩是新琴远远不及的。而且老琴所用材料,新琴也无法比得上,老琴可一般用老紫檀,乌木,桐木,这些材料现在已经开采殆尽,无法可得。老琴所用的象牙现在属于禁止贸易品,新琴一般只能用些替代品。所用材质就差得太多,音色表现力无法比。而老琴以唐宋琴为最好,明琴则差些。现在的价格,唐宋琴的伏羲式,仲尼式等等,动辄十几,几十万元!而筝由于制作木质的差异,以新工为主,至多是清时的,清前的筝根本保存不下来。我个人对小型乐器比较感兴趣,他劝我可试着掌握尺八或箫,到时候可以与他合奏,不过要先戒烟,因为箫,特别是尺八,对肺活量要求特别高。
我个人的感觉,文房四雅艺---琴棋书画的排列先后秩序真是有道理。即以收藏和鉴赏品味而言,书法明显比国画要高一个档次,一般收藏字画的,入门肯定对工笔画最感兴趣,因为线条一板一眼,其精确程度可与工程绘图相比,再上一个层次,则会领略到写意画的妙处,此中层次,是以虫鱼花草为最低,再高则是鸟兽木石,再往上则是山水了。写意画玩到最高层次就是大写意,大泼墨了,越来越抽象,非高鉴赏品味者不能领略。直到抽象成书法,书法中也有境界,初入门一般最喜行书,再往上就是草书了,境界更高则是狂草,书画收藏玩到至高境界就是碑帖金石了,所谓“大巧不工”,最拙稚的碑帖乃是返朴归真的至高境界,不过收藏界里碑帖被称作“黑老虎”,不识货而玩得血本无归的大有人在,呵呵。画而书,之上则是棋艺,非有高天赋者不可涉足。而琴艺则为四雅之首,能让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余音绕梁”该是何种境界?能成就俞伯牙与钟子期千古友情佳话的“高山流水”又是如何高远?能让嵇康临刑前唯一挂心抱憾的<<广陵散>>又是如何动人?我只是听了几首筝曲就魂不守舍,可以想见琴曲之风范。
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呵呵,到最后,也只能以这句被用滥到无以复加的俗语来表达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3-15 5:07:4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