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eiliqiang 于 2014-2-25 16:11 编辑
相关:解放军26年148上将:副总参谋长最多 山东籍居首
衔史结构,两度授衔者占73.7% 所谓“两度授衔”,是指1955年至1965年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度时的授衔,和1988年开始的本次授衔。148名上将中,有109人在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期间,曾获得过从列兵到上将的军衔称号。最引人注目的是“二度将军”,但为数较少,只占两度授衔者的0.9%,他们原来的军衔是:上将洪学智;中将秦基伟、张震;少将刘华清、徐信、郭林祥、尤太忠、李德生、向守志、李耀文。获得过第一次军衔制期间军衔称号的,绝大多数是尉官和校官,占85%以上;少数人佩戴士兵军衔不久,就赶上了军衔制度的取消。
1988年第二次实行军衔制后,除了首批所授的17名上将外,其余131名上将,都是逐级晋升而来。他们的“新衔史”包括了五种情况:一是1988年首次授予中将军衔,后来晋升为上将;二是1988年首次授予少将军衔,后来经过中将晋升至上将;三是1988年首次授予大校军衔,后来经过少将、中将晋升至上将;四是1988年首次授予上校军衔,后来经过大校、少将、中将晋升为上将;五是1988年以后从地方调入军队,实行军衔制以后才中途授衔,然后晋升为上将。笔者目前搜索到的资料中,尚未见到有明确记载1988年首批授衔时的中校以下军官晋升为上将军(警) 衔的例子。 关注解放军军衔制度的一些读者,经常提出关于高级将领军衔的晋升年限问题。
一是,当几年中将可提上将? 解放军从1993年开始启动晋升上将军衔的程序以来,20年里共有131人由中将晋升为上将,从晋升的实际过程看不出有晋升年限的定制。这131人由中将晋升上将的实际情况是:24人的中将衔是1988年初次授衔时所授;45人是先授予少将衔,然后晋升为中将;60人是先授予校官衔,然后逐级晋升为中将;另有2人是实行军衔制后由地方调入军队,在不同时间晋升为中将。他们晋升上将前的中将军(警) 衔衔龄长短差别较大,长者是短者的好几倍。在中将衔位上工作时间最短的为3年,共计3名;最长的为11年,计有1名。这几人的中将衔龄,后者是前者的近4倍。其他127人在中将衔位上工作的时间,由短到长依次为:4年的19人,5年的30人,6年的43人,7年的18人,8年的9人,9年的7人,10年的1人。其中6年的数量最多,接近于131名上将的中将衔龄的平均值(5.6年)。
二是,从少将到上将需要干几年? 上述晋升上将的131人,107人是由少将晋升为中将后,再晋升为上将的。其中45人的少将军衔为1988年所授,这批少将经过中将台阶晋升为上将者,最早的1名是1994年在第3批晋升上将时晋升的;其余大部分是在第4批至第10批中晋升的;最后晋升为上将的1人,出现在2006年的第11批之中。这个情况表明,1988 年所授的这45 名少将,晋升到上将军(警) 衔所需的年头,前后相差了12年。
三是,由校官到上将得经过多少年? 上述107名由少将晋升上将的将领中,有60人1988年被授予校官军衔,然后经过少将、中将晋升为上将。他们之中,由大校晋升到上将所用时间最短的两人,出现在2000年第7批晋升上将的行列中,只用了12年时间;两人的衔龄情况都是1988年授大校,1990年晋少将,1994年晋中将,2000年晋上将;如此晋升速度,从以后13批晋升上将的几十人看,不具有普遍性。从2002年第8批晋升上将开始,由1988年所授校官晋升为上将的比例(与1988年所授少将之比) 逐批增多,到了2007年7月第12批以后,全部晋升的上将都是由最初的校官逐级晋升而来,包括1988年授予的上校在内。其中上校晋升较快的两位,都是1988年授上校,1990年晋大校,然后在不同时间先后逐级晋升为上将;两人从上校到上将,分别用了20年和22年的时间。此例表明,从上校到上将,至少得经历20年时间。
履历结构,多数具有指挥基本战役军团的经历 所谓“战役军团”一般指集团军。集团军隶属于军区或方面军,直辖一定数量的步兵师(旅)、装甲师(旅)、炮兵师(旅),以及防空、工兵、通信、电子对抗、直升机等部队(团)或分队(营、大队),一般在上级编成内遂行战役作战任务,也可独立担负作战任务。集团军指挥员是军队组织序列中的一级关键性岗位,解放军新时期的148名上将,除个别非行伍出身和少数科研技术干部以外,大多数人从当士兵起步,具有班、排、连、营、团、师等各级主官经历。 例如现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他入伍后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指导员、营长、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集团军参谋长、集团军军长、军区参谋长、军区司令员等职,具有每一级领导岗位的工作经历,带兵和指挥部队执行任务的经验,可谓十分全面、丰富。 新一代上将中类似范长龙经历者为数不少,其中在集团军和相当于集团军的特种部队领率机关,担任过军政指挥员的有106人,占72%。其中包括集团军军长32人,集团军政治委员35人,海军舰队或军级基地、军区空军或军级作战部队、第二炮兵战略基地的军政一把手39人。 上将,无论是在外军还是在旧中国历史上,都是军中精英。我国新时期148名上将也不例外,他们除了担任部队重要职务以外,绝大多数还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中央军委领导机关担任过或仍在担任着各种职务。其 中有: 中共中央副主席1人(李德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人(刘华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9人(秦基伟、迟浩田、杨白冰、张万年、曹刚川、郭伯雄、徐才厚、范长龙、许其亮)。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3人(杨白冰、张万年、徐才厚)。 中共中央委员114人(中共中央副主席和政治局委员未在此数内重复计算)。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12人(凡之后或之前曾担任正式中央委员者未在此数内重复计算)。 国务院国务委员5人(秦基伟、迟浩田、曹刚川、梁光烈、常万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人(秦基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46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2人(洪学智、赵南起)。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7人。 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9人(刘华清、张震、迟浩田、张万年、曹刚川、郭伯雄、徐才厚、范长龙、许其亮)。 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23人(担任军委副主席者未在此数内重复计算,他们是:李耀文、秦基伟、杨白冰、赵南起、于永波、傅全有、王克、王瑞林、梁光烈、李继耐、廖锡龙、陈炳德、乔清晨、张定发、靖志远、常万全、吴胜利、房峰辉、张阳、赵克石、张又侠、马晓天、魏凤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