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weiliqiang 于 2014-5-7 10:00 编辑
如何评价张飞
(本文转自知乎)
说起张飞,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有意思在于,你明明很熟悉他,却又根本找不到和这个人有关的任何可靠信息。
最开始,我们心中的张飞大体是这个造型,粗犷、野蛮、直脾气;以及勇猛、野蛮、憨直等等。一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大力士造型。随着对历史慢慢的了解,张飞的形象又慢慢的变化了;传闻他的出身挺好,家境殷实;有才学,书法、绘画都不错;比较喜欢和士人,也就是文化人混在一起,想来肚子里的墨水还是不少的;于是张飞就成了这样。
一秒钟糙汉变王子,有没有。
如果咱们再深入聊一聊张飞,又会发现刚才说的哪两种形象都不正确,都没有确定的历史证据来证明;张飞的形象又开始变得含混了。
首先说说张飞的家世。按照《三国演义》的讲法,张飞是屠夫出身,小有财货。在同一本书中,张飞的武器是丈八蛇矛,亦即“马槊”;这个武器很高大上,据说光制作周期就要十年,绝对高富帅专用的武器。而在第二种王子形象中,也很肯定张飞家很有钱;这样他才有时间、财力可以学习绘画、书法等文艺爱好。总之在大家心目中张飞家里很有钱就是了。
/*本段关于屠夫职业及东汉末年食肉情况争议较大,请参阅评论中 @屈啸宇 的评论*/
可“屠夫”这种身份是不太可能出现在东汉末的职业当中的;即使有也不可能有钱。和《三国演义》诞生的明朝不同,三国时期的人是不吃或者很少吃猪肉的,猪肉的很多疾病容易传染给人,在古代被人认为不洁,吃的人很少。这一风貌直到医学的进步,以及大儒苏东坡“东坡肉”的大力推广才慢慢得以转变。故而三国时期,如果有屠夫也应该是杀羊的。如果杀羊的话,屠夫这个职业就很难成为独立的职业。该因猪是杂食动物,可以吃残羹剩饭为食;农夫在自家后院就可以养殖(黑历史中,养猪多喂粪便。。。)。而羊是食草动物,吃谷类和草料为生;东汉时期人尚且没有吃的何况是羊,羊也只能在草场上放养。考虑到东汉土地兼并形势的严峻性,草场肯定是属于世家大族的。因此这一时期,明朝那种从农户家里收购猪肉然后屠宰零售的屠户行为,并没有生存的基础。如果他是世家大族里面负责屠宰的家奴,那他就更不可能跟着刘备、关羽满世界跑;这在当时是违法的。张飞乃至于何进,不可能是屠户出身。
那么张飞家里有没有钱呢?是不是高富帅呢?应该也没钱,不是高富帅。《三国志》里面有几个细节可以佐证这一点。《三国志》说张飞“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根据后世的考证,184年黄巾起义的时候,刘备拉起队伍加入政府军,此时刘备二十四岁、关羽二十五岁,张飞二十岁。考虑到刘备在涿郡结交游侠可能要早几年,那么关羽和张飞遇到刘备应该在180年附近,此时张飞16岁,正好是对应《三国志》”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的时候。如果张飞家境很好,不太可能在这个时间”事“先主;毕竟刘备这个时候就是个游侠,没有名气也没有人际关系。关羽就更差了,他是个逃犯,过着隐姓埋名的日子。一个家境优异的热血青年,可能会和这两类人成为朋友,却绝不会认一个游侠为主公,且还要事一个”逃犯“为兄。而刘备能收复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就是基于他对那个在社会上层没有什么特别,但对底层还有吸引力的宗室的身份;更为重要的是他能够折节下士。而张飞家境很好的话,刘备折节是没用的。
另一个做佐证是,历史中张飞有记录的妻子是建安五年(200年)在豫州遇到的夏侯氏,这个时候张飞已经36岁,在当时已经是高龄了。此前没有传出张飞有妻室的记录,也没有子女;这对于当时的人而言是很不合理的。要知道即使是关羽这样的普通家室,在178年关羽19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关平这个儿子了。张飞更随刘备起兵已经二十,甚至更大,却没有任何子嗣和妻室,这绝不像是个高富帅的做派。
结合以上两点,我们大胆的猜测,张飞的出身很可能非常低,家境也很落魄;这样才能折服于关羽的武勇、刘备的下士。早期的张飞可能由于受教育晚,没有特殊的能力。这也就能够解释了,为什么在赤壁之战(208年)之前,44岁的张飞一直没有什么作为,历史全无记载了。
其次,关于张飞的才艺。张飞近年来比较火的一种说法是,他的书法很好,而且擅长画美人图;这其实是假的;已被证明是明清人杜撰的。我国的国画和书法,大概要到魏晋时期,玄学大行才开始大兴于世。而由于绘画对纸张的要求更高,国画的发展甚至要晚于书法,至于美人图,也即仕女图,这要到唐朝才开始流行起来。故而除非张飞是个穿越众,否则他不太可能会画美人;而且他也没啥机会画美人,他到36岁才结婚,还是捡来的媳妇。
至于书法,下图是传说是张飞大破张颌之后的《立马铭》,看过对《立马铭》的考证,说这个《立马铭》在重庆、阆中、汉中等地都有,而且各地的版本不同,无法认定那个是真迹。且根据书法艺术考据派,认为这个写法是唐书法的笔法,和汉书法有很大不同,我不太懂,看起来很有道理。
不过就我去过阆中的经历,我认为这个书法应该是假的。盖因整个阆中有关于张飞的古迹都可能是假的。比如阆中有个瓦口关,在阆中东北部十几公里,是一处著名的景点,相传张飞破张合于此。可按照历史来看,瓦口应该在达州市渠县,而且根本就不是个关隘,是个河道入口。
如图,张合南下和退兵线路都在米仓道,阆中在金牛道;按照张飞和张合的进兵线路,两个人不可能在阆中相遇。但《三国演义》中,张飞和张合的巴西之战在金牛道,这是不对的。阆中张飞庙和阆中周围配到的”张飞古迹“应该出现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之后,否则不可能连地址都搞错。张飞庙中居然还有一副草书的作品,也许在明清人士看来,张飞是穿越众无疑。
再次,张飞的功绩。我们之前有提到,按照《三国志》,在荆州之前,对张飞鲜有记载。实际上张飞整个生涯,能够拿的出手的战绩就只有和诸葛亮入蜀支援刘备;以及与张合的巴西之战。至于当阳长坂的据水断桥,只能算上忠勇,算不上功绩。而入蜀之战的变现,很可能和诸葛亮有关,张飞独立作战的案例也就只有巴西之战;这一仗他打的很精彩。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全取益州,此时按照当初孙刘协定,应当将荆州归还;可刘备不认账了。不得已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屯兵荆州,准备强取。于是刘备命关羽出益阳、自己屯兵公安(江陵附近)此时张飞应该随军。而后,曹军杀向汉中方向,逼降了张鲁,但曹操并没有趁势进军蜀汉(此为千古遗憾,当时益州绝对空虚)。留守汉中的将领张郃看到机会,带着人马从米仓道直取巴中,顺势逼降了巴东郡和巴西郡,巴东郡位于荆州和益州的交汇地,是益州的东大门。
这个时候在荆州的刘备,相当于后路已绝,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了。不得已刘备和孙权媾和,送了荆南三郡;引军速回益州。按照后来的情况看,张飞应该是回救益州的先锋。张飞不负众望,带人千里回击,帮着刘备保住巴东郡,稳定了局势;刘备才得以成功回到江州(重庆)。张飞的胜利固然和张郃南下部众较少有关,但张飞部的效率可见一斑。而后张郃由于兵少,改迁徙巴东、巴西两郡人口去汉中,如果他成功了,巴东、巴西两郡将成为荒地,益州将逐渐被蚕食。张飞再次千里转进,将张郃主力堵在了宕渠(渠县)。后来的事情历史一笔带过,”飞率精卒万馀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馀人从间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宕渠这个地方并不符合山道迮狭的标准,我以为在双方相持五十日的时间里,很可能张郃已经成功退军了,但是被张飞堵在了米仓道上(巴中到汉中的小道);张飞突袭张郃得胜。
这一场胜利的战果其实不大。为什么说战果不大呢,在于张郃其实已经完成了战略目标,他成功地袭扰了刘备的后方,并且大概是迁民成功了,张郃因此功劳被拜为荡寇将军,这已经算是重号将军了。张飞这边,虽然打散了张郃的军队,名义上胜利了,但战果应该不大,没有斩将,也没有俘虏的记载,用的是”破“,不是”大破“。可这场胜利对刘备而言意义重大,是岁,曹操破张鲁,益州震动,人心惶惶。张郃带着一小部分人下巴中,就能让两个郡投降,可见当时益州人士对刘备的信心之弱。《三国志-刘晔传》中说今举汉中,蜀人望风,破胆失守,推此而前,蜀可传檄而定。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得蜀日浅,蜀人未恃也。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裴松之注居七日,蜀降者说:“蜀中一日数十惊,备虽斩之而不能安也。”太祖延问晔曰:“今尚可击不?”晔曰:“今已小定,未可击也。”都说明当时益州的形式严峻。张飞在这一战中,先是千里奔袭保住了后路,后又击退了张郃,送给刘备一场及时的胜利。刘备接着这场胜利稳定了益州局势,才有了后来的北伐汉中之战;如果没有张飞这一场胜利,益州估计很快就崩盘了。
但张飞的功劳也就到此为止了;刘备清楚的知道,张飞是一员勇将。故而在取下汉中之后,并没有将汉中太守的位置给众望所归的张飞,可见刘备对张飞的定位。
最后说说张飞的性格;但凡提前张飞,他的性格应该是暴躁,激烈的;他的战术特长似乎也和性格相关,连陈寿都在《三国志》中说他虽然”国士无双“,但”暴而无恩“。不过我以为这种认识稍显片面;也许我们都错误的理解了”暴而无恩“这句话。
程昱曾说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程昱和刘备的说法是张飞”暴而无恩“的佐证,而陈寿”暴而无恩“的评语又是张飞性格暴躁的出处。但这个逻辑链并不严密。
在张飞”暴而无恩“之前,是说他和关羽皆为”万人敌“。万人敌是个什么东西,是说一个人异常勇猛么?在唐宋可能是,在汉末却不一定;还记得《史记》有关项羽的”一人敌“和”万人敌“的说法么?在汉,万人敌应该说的是兵法,形容关羽、张飞皆万人敌,说的应该是两人下辖的部队非常有战斗力。否则单论武勇而言,张辽、甘宁在魏吴东线战场的表现绝对比张飞要来的亮眼,却没有人说他们万人敌。而即使是在三国无双的游戏里面,想要杀一万人都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说了万人敌,再说说”暴而无恩“,这里的暴不能理解成暴躁,而应理解成”暴行“,暴而无恩可以解释为行为暴虐又没有恩义。结合张飞时常鞭笞健儿、刑杀过甚。暴应该说的是张飞对手下比较苛刻,而不是他本人的性格。张飞为什么对手下苛刻?因为他是万人敌。诸葛亮在描述将领素质的的《将苑》中讲到,将材有九种,”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知其饥寒,察其劳苦,此之谓仁将。事无苟免,不为利挠,有死之荣,无生之唇,此之谓义将。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此之谓礼将。奇变莫测,动应多端,转祸为福,临危制胜,此之谓智将。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此之谓信将。足轻戎马,气盖千夫,善固疆场,长於剑戟,此之谓步将。登高履险,驰射如飞,进则先行,退则后殿,此之谓骑将。气凌三军,志轻强虏,怯于小战,勇于大敌,此之谓猛将。见贤若不及,从谏如顺流,宽而能刚,勇而多计,此之谓大将。“张飞应该是信将,进有厚赏,退有严刑,赏不逾时,刑不择贵,依靠严酷的赏罚来治军的将领。类似的,关羽是仁将,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知其饥寒,察其劳苦,靠着对手下的关怀来治军。
以前有人说,刘备知道关羽和张飞的性格,却没有采取措施,可见刘备这个人很腹黑;其实这是错怪了刘备。假如刘备是公司的总经理,手下有两个王牌的销售团队,一个叫关羽,一个叫张飞;关羽对团队的成员特别好,日日送温暖,送冠军,他手下的营销人员各个感恩戴德,愿意跟着他玩命干。但就是非常护短,和后勤部门关系不好。另一个团队张飞,执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完不成任务就辞退;经常进行内部批评,开大会念检讨之类的带有对营销人员有侮辱性质的活动;但由于任务每次都能完成,后勤人员对该部门影响良好。如果你是刘备,总经理;你应带如何应对这两个团队总监?我想大多数人会是什么都不做吧;他们的极端的做法保证了他们是王牌的销售团队,如果责令他们改正,他们的销售能力必然会下滑。刘备估计也是这么考虑问题的,关羽亲爱士卒,效吴起故事,士卒乐于效死,故而是万人敌;张飞重刑杀,仿效强秦,士卒畏死,故而也是万人敌。从这个思路引开,张飞估计是个非常阴沉的人。
大概这个样子吧。
基于上,涿郡人士张飞,家世很普通,有勇力好游侠,十五六岁就跟着当地著名的”豪士“刘备和游侠关羽厮混。和关羽不同,张飞没读过什么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随侍在刘备左右;担任刘备亲军将领的职务;这个位置后来被赵云替代。
出身低贱的张飞,对于社会上流的士人十分仰慕,故而十分亲爱士人。对于刘备,张飞是非常忠心的,他知道以他的学识和背景无法简单的统帅军队;于是他找了最直接的办法:刑杀。用极度严格的规定来执行军法,而且铁面无私;为了保证对刑杀的公正执行,不带感情色彩,他并不和士卒打过多的交道;所以他远士卒。基于对刑杀的严酷执行,和战时不吝惜士卒伤亡的打法,让张飞的部队有了极强的战斗力,于是他有了和关羽齐名的万人敌的名号;但无论是刘备还是他自己都知道他在战斗之外的能力是远远不及关羽的。
刘备借到荆州之后,军队内部的人员结构变得复杂。张飞的忠心让他逐渐获得了独领一军的机会;第一次是入蜀作战,刘备给他配备了诸葛亮这个王牌参谋,入蜀作战胜利。随后张飞又在巴西之战,第一次独领一军,取得了对刘备而言至关重要的胜利;在这场战争后中,他在道路不通的蜀地玩千里奔袭,而且还玩成了,击败名将张郃。但转年的汉中之战,独领一军的张飞并没有太好的成绩;他不太擅长打奔袭以外的战斗。汉中之战后,和张飞战斗风格类似的夏侯渊的下场,让刘备确定了对张飞的使用方法,即斗将、先锋、偏师;无法独当一面。张飞在和魏延的竞争中失败,没有取得汉中太守的职务。
关羽死后,刘备军中荆州系做大,为了平衡着一点;刘备加张飞为司隶校尉、车骑将军;名义上算是蜀汉最高军事长官了,可实际上还是掌管阆中的那一军。在随后的对吴作战准备中,因对军队太过严酷,终于被部下哗变杀害。
张飞的一生,是一个平民奋斗的一生;在当时的环境下,没有经受过教育的张飞,做到了当时类似身份的最高高度:车骑将军、西乡候、司隶校尉。乃至于在其后,也没有多少草根能够达到他的高度。对部下他是个冷酷的领导,对上级是个忠实的执行者。至于他的死,是他自己最初选择的道路决定的;比起那些身不由己、碌碌无为的人而言,这是怎样的幸福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