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eiliqiang 于 2015-7-6 15:41 编辑
1980年代两山作战的双方得失
本文转自天涯论坛
贯穿于1980年代中后期的两山作战,从表面上看,是一场规模有限、烈度较低、主要由陆军参加的边境战争,与同时期的泰国和越南之间的边境冲突一起,被视为是第三次印度支那战争的组成部分。而从深层次看,这场边境战争的政治影响极大,实际上成为了两国两军之间的较量,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冷战的局势走向,具有相当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战争结果的判断标准上看,双方打到最后是握手言和,未能超出一般意义上的边境冲突,更没有出现哪一方征服另一方的零和结局。那么,对于这场战争中的双方得失该如何评估呢?
首先,从政治角度看,中国之所以发动两山作战,主要目的是在局部牵制越南对柬埔寨和泰国的军事行动,并惩罚其在中越边境的挑衅行为,间接的也是在试探美国和苏联的态度,相应采取进一步的战略互动措施。而越南后来死死在老山地区粘住中国,则主要是一种政治表态,企图继续获取苏联的支持,将柬埔寨这颗到手的果子彻底吞进肚里。察觉到越南的战略目的后,中国从全局出发因势而变,采取了边境轮战的应对之策,长期牵制越南,配合柬埔寨和泰国的抗越斗争,同时达到锻炼部队的目的。
1985年3月10日,苏共中央总书记契尔年科去世,54岁的戈尔巴乔夫继任总书记之职,苏联终于结束了老人执政,出现了新的国家发展契机。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决心推动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加速”发展战略,由此迫切需要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因而他着力转变了苏联的对内对外政策,在外交上实施了一系列缓和紧张局势的行动,其中就包括在与中国的关系上采取了新立场。1986年7月28日,戈尔巴乔夫到邻近中国的远东重镇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发表讲话,表示愿意在任何时间,任何级别上同中国认真讨论建立睦邻关系问题,并宣布当年底从阿富汗和蒙古撤出部分军队,同时首次表明苏联同意按主航道中心线划分中苏两国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上的边界。戈氏的这个讲话非同小可,要知道,从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中苏关系加速度走向恶化,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苏联在党际关系上不承认有任何错误,在国家关系上不承认中苏间有边界问题。这就等于堵死了中苏间进行平等对话的可能性,中国总不能影响一块冰冷的顽石。邓小平多次提出的影响中苏关系正常化的三大障碍,其实质在于苏联以中国为敌,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国家安全,至于中苏边界问题这种小事都只能搁在一边不提。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的这个讲话一出,不仅表明了愿意讨论中国提出的消除中苏关系正常化的三大障碍问题,而且改变了苏联坚持了22年的不接受按国际惯例沿主航道中心线划分国界的原则,实际上是接受了中国的立场,愿意改善与中国的国家关系。
邓小平知道戈氏的这个讲话后非常兴奋,这表明他在一年多前作出的“世界大战十几年内打不起来”的论断是可能的,百万大裁军这步是走对了。而且当时中国的国内改革已经从农村转入了城市,进入了攻坚阶段,出现了很多新矛盾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争取一段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来进行发展,对于中国是至关重要的。威胁最大的敌人苏联出现了如此重要的新的外交立场,关系到了中国的未来走向,事关重大的国家利益。如能将其抓住,不仅可以一举改善中苏关系,进一步消除对于中国国家安全的严重威胁,而且为解决中越关系问题和柬埔寨问题也提供了重要契机,最终有利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战略全局。邓小平很快指示外交部要抓紧推进中苏边界谈判,并利用接见外宾的机会向苏联传达了重要信息:为了消除三大障碍,他愿意破例到苏联的任何地方去会见戈尔巴乔夫。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开始了中苏第三轮边界谈判。1988年12月1日至3日,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应邀正式访问苏联,这是1957年之后的中国外长首次访苏。此后双方经过多次磋商,确定了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将于1989年5月访问中国。在这个大的背景下,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改善中苏关系的措施:大幅度减少了对越南的援助,实际已不再支持其对柬埔寨的军事占领;在连续小幅度从蒙古撤出部分军队后,又宣布将部署在中苏、中蒙边界地区的军队减少20万人;加快了从阿富汗撤军的步伐,并于1989年2月从阿富汗撤军完毕。至此,已基本消除了影响中苏关系正常化的三大障碍。1989年5月15日,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正式访问中国,并与邓小平进行了会晤,宣告长达30年紧张的中苏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越南的后台老板是苏联,没有苏联的支持和援助,越南在外交上不好应对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孤立;在军事上难以实现长期占领柬埔寨的目的,并且无法继续与中国对抗;其国内经济凋敝,民生艰难,巨额的军费开支已使国家经济不堪重负,支撑不了旷日持久的战争需要。1986年7月,越共中央总书记黎笋病逝,其后越南即面临了一连串的内外交困。当年12月,越共召开了六大,在会上承认了越南国家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在实质上否定了过去的黎笋路线,并确立了新的“革新”路线,准备实行经济改革。然而,国内一些旧的保守势力还很强大,新的政策在推行时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同时战争环境的存在也使经济改革举步维艰。当中苏加速改善关系、苏联不再支持越南之后,越南继续武装占领柬埔寨已不可能,与中国对抗下去更无意义,国内的保守势力也失去了市场。以阮文灵为首的越南新领导人抓住机会,因势而变,宣布从1988年开始从柬埔寨部分撤军,至当年年底撤出了5万驻军部队。1989年9月,越南又宣布从柬埔寨全面撤军,同时在中越边境基本停止了军事行动。至此,中越关系恢复正常化的主要障碍也得以消除。相应地,中国也于当年10月正式结束了中越边境轮战。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下,1991年10月,包括越南、柬埔寨国内各派与中国、苏联、美国、法国、日本、泰国、老挝等19个国家,在法国首都巴黎市克雷贝尔国际会议中心达成了《柬埔寨——巴黎和平协定》,规定自即日起,越南军队全部撤出柬埔寨,柬埔寨国内各派势力举行和平谈判并在联合国的监督下进行民主选举,由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东盟成员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等34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维和部队进入柬埔寨,越南侵柬战争至此宣告彻底结束。
在卸下了战争包袱后,越南确立了新的国家战略,即抛弃过去的地区霸权主义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效仿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增强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在如此背景下,1990年9月,中越两国领导人实现了著名的成都会晤。次年,两国关系恢复了正常化。1991年6月,越共召开七大,全面调整了越南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的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再次开始以华为师。革新开放,代替地区小霸成为了越南顶在头上的新的标签。这个名词在越语中写为“??i m?i”,有革新、刷新之意。据说刚开始中国翻译过来时也称其为改革开放,后来李鹏总理觉得别跟我们自己的国策混了,于是才给起了个名叫革新开放。从此,越南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仅仅几年时间就从粮食不能自给变成了全球第二大稻米出口国。
了解了上述中苏、中越关系的演变,那么就不难得出结论。越南武装占领柬埔寨、与中国对抗、武力入侵泰国,归根到底就是一场赌博,赌其在苏联支持下终于能够建立起地区霸权。然而,越南实在是一个小国,没有实力成为国际政治的仲裁者,在大国博弈之间只能成为可弃可取的一枚棋子,注定无法实现其印支联邦的迷梦。两山作战,不过是进一步削弱了它的国家实力,疲惫了军队和国民的意志,却没有得到任何产出。最后还是被苏联抛弃,不得不从柬埔寨撤出来,不得不改弦更张,折腾了十多年鸡飞蛋打。而中国则在进行两山作战锻炼军队的同时,改善了与苏联的关系,加强了与西方的合作,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国家实力进一步增强,实现了其作战的全部目的,毫无疑问地在政治上成为了赢家。
其次,从军事角度看,中国最开始原计划是在两山地区打一仗后就将主力撤回,调整恢复到正常边防状态,也没想要轮战上5年。然而,越南在两山失守后调动了大批军队到河江前线,意图大打出手,并将重点集中于老山方向,不断向中国军队一线警戒阵地发动营、团规模的反扑。当时老山战场的态势对于中国军队比较不利,地势上北陡南缓,后勤运输比较困难。而防御主要沿国境骑线要点部署兵力,阵地最大纵深不足2公里,浅处不足百米,一线阵地处于越军在小青山、汉杨方向的居高临下瞰制和火力覆盖之下,难以筑成很坚固的防御工事,且无第二、第三阵地,很容易被敌突破。因此,为了防止辛苦得来的老山再被越军夺回去,中央军委不得不命令昆明军区停止调整,将预备队调上去,积极准备抗击越军反扑。同时根据越军欲长期纠缠的态势,也改变了决策,先后调动各军区部队轮番前往老山地区参加防御作战。正是因为中国军队的一线阵地防御态势恶劣,各军区的轮战部队只能立足于寸土不丢,并且为了改善防御态势,不得不在那拉地区与越军反复争夺,先后发生了多场大战。中国军队的一线阵地每天都要遭到越军炮轰和狙击,弹药消耗大,战斗减员时有发生。因为被周围越军阵地所瞰制,各项防御准备工作只能利用夜暗、浓雾条件下实施,构工设障、交通运输、物资储备、兵力机动都较为困难。老山之战一打就是5年多,除了双方的政治策略外,与中国军队的防御态势不利而被越军所乘也有重大关系。在硬碰硬的较量中,越军虽然拼上了大量人力物力到老山战场,但终归实力稍逊一筹,尽管常持攻势,还是逐渐落入了下风,使尽各种手段均难以挽回颓势。后来随着国际形势的演变,越军后劲不足,不得不主动降低了战斗强度,减少了战斗行动,转为死拖活耗,直至战争结束。由此可见,在双方真刀真枪的军事较量上,中国赢得堂堂正正,越南则输得没有脾气。在战争期间,中国将老山作为练兵场,各军区部队轮番上阵,经受了实战检验,产生了大批干部,暴露了很多部队中存在的问题,为和平时期军队如何转向临战积累了经验,达到了锻炼部队的目的。
第三,从经济角度看,在两山开打的1984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7171亿元人民币,当时相当于3183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10美元,军费开支为181亿元人民币,占GDP的 2.52%,占财政收入的11% ;越南的国内生产总值约90多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60美元左右,而军费开支却达10多亿美元,超过了GDP的 10%,占到了财政收入的64%。到了两山作战结束的199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8547.9亿元人民币,当时相当于3878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40多美元,军费开支为290亿元人民币,占GDP的1.56%,占财政收入的9.87% ;越南的国内生产总值约130多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00美元左右,军费开支仍在10亿美元以上。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在战争期间,中国的国家实力是在不断增强,GDP已经翻了一番,年均经济增长率为9.76%,属于高速发展。而军费开支虽然在绝对总量上增长了60%,但占GDP比例却呈逐年下降之势,占财政收入也平均下降了1个多百分点。也就是说,这场战争并没有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相反却打得游刃有余,借机消耗了很多库存军火。再观越南,长年在多个战场作战,国家经济实际是战时运行,军费开支长期居高不下,耗费了大量财力物力,致使财政不堪重负,国家无法正常增加对工农业生产的投资,经济畸形发展,面临了很大困难,人民生活困苦,国家内外交困,经济社会陷入了空前危机。两相对照,即可明白双方在经济上的得失如何。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战争期间实施了百万大裁军,国防建设开始让位于经济建设,此后军队进入了长达十多年的忍耐期,军费增长速度年均递减,军费开支长期在低水平维持,军备建设趋于迟缓,一直到1997年军费开支才转为补偿性增长。当然,中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为了经济建设而过度缩减军费也产生了很多负面问题,不过在这里想说明的是,两山作战造成的经济压力和挤占的社会资源,对于中国来说是影响甚微,而对于越南则是雪上加霜。
两山战场基本局限在老山、者阴山边境两纵纵深十多公里的范围内,没有大中城镇和商业中心,主要分布的都是贫瘠的乡村。中国攻入越南境内纵深不到2公里,其间只有几个无人的村庄。越南则只能向中国边境一侧漫无目的地打炮,也打不到什么有价值的经济目标。因而,这场战争对双方直接造成的物质损失是比较轻微的,主要是影响了边民的土地耕种和经济作物经营。相对而言,在10年边境作战期间,中国的广西、云南两个省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援战争,受到战争的影响较大,其经济发展速度长期落后于兄弟省区。再看越南,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家经济的重心主要位于南方,因为其受过资本主义统治20年,商业基础较好,经济相对发达。而北方多年作为大后方,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主要分布着国营厂矿和较多的物资储备中心,经济比较落后。经过1979年的战争后,北方的高平省、谅山省、黄连山省、莱州省边境一线地区都遭到了严重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元气。紧接着因为越南的挑衅政策,边境上又频频发生了冲突,直至发展成绵延5年多的边境轮战。而中国在两山地区集中牵制越南作战的同时,在中越边境全线都对越南保持着适度压力,多次在不同地区实施了炮击和侦察作战。这样一来,越南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在北方进行恢复性的经济建设,只能被中国牵着走,长期维持战时经济运行,靠苏联的输血生活。当苏联的援助一断,一切也就烟消云散,越南只好重新选择站队。像越北黄连山省省会老街市,在1979年的战争中被打成了一片废墟。因为其与中国只有一水之隔,战后就废弃了很多年,直到1993年中越战火停息后才重新开始了建设。现在已成为了老街省省会,城市建设得还颇为不错,很像中国内地城市,正是以华为师的一个小翻版。有人评论说越北地区经济被中国拖住了10年不得发展,可见并不是虚言。
越南革新开放后,其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进入21世纪后,越南经济以平均每年接近7%的速度增长,位居东盟各国之首,外国媒体曾评论其经济增长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然而以2012年的经济发展水平为例,越南的GDP总量相当于8796亿元人民币,低于广西和云南,仅比成都一个市的GDP高一些,其人均GDP只相当于中国的四分之一。由此可见,越南和中国的经济差距要接近20年,早就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了。战后,很多越南人谈到抗美战争时都非常自豪,而谈到中越战争时就不愿多言了。为何?知道这场战争打得没有意义,纯属浪费。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呢!
第四,从人员损失上看,因为越南方面的数据缺乏,按照中国方面披露的统计数据,在战争期间共击毙、击伤、俘虏越南军人接近4万人,中国方面军人和民兵、民工等人员的总伤亡在1万人左右。其中,越方死亡在1.5万人以上,中方死亡2000余人。另外,因为战场范围不大,人口也不多,还经过了战前疏散,因而直接造成的双方平民伤亡比较轻微。相比于越南战争中北越军人和越共死亡在100万人以上,负伤在60万人左右,平民也有大量伤亡,国家被炸成了一片废墟,两山之战对越南造成的人员伤亡实在算不上是太大。比较麻烦的是,因为双方进行防御时在边境附近埋设和抛射了上百万枚地雷,还有不少遗弃的炮弹和爆炸物,造成了中越边境上的560多片大小雷区,总面积达400多平方公里。中越关系恢复正常化后,这些雷区给两国边民的和平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成为了两国发展边贸的严重障碍。因为越南方面的资金和技术不足,中国政府就宣布主动排除中越边境地区的所有地雷。从1992年开始,中国分两次进行了历时8年的世纪末大扫雷,共在中越边境全线排除各种地雷、爆炸物135万余枚,回收爆炸物2400箱,销毁废旧弹药及各种爆炸物品187.5吨。即使经过了如此规模的扫雷行动,在中越边境上随着雨水冲刷和泥石流下滑,仍能带出不少地雷和爆炸物,还是会时有造成边民的伤亡。战争的残酷性,在和平了许久的边境上偶有体现便会令人永生难忘。
第五,从领土得失上看,1978年时中越边境上存在领土归属争议问题的地方共有78处,总面积72平方公里。而到了1999年,中越两国签署了《中越陆地边界条约》时,争议土地面积变成了227平方公里,其中114平方公里归中国,113平方公里归越南。为什么会比1978年时的争议领土多了155平方公里呢?可以说,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军队经过了十年流血牺牲,实际控制了中越边境上的主要骑线制高点,并占据了部分越南领土。当两国举行边界谈判时,中方就提出,要考虑中国对某些地区长期军事占领所造成的既成事实。因此,在最后进行边界划分时,对中国撤出部分原越南领土予以了适当补偿,使得中国边界在不同地段向前推进了几十米至几百米,一些清末中法战争后勘立的旧界碑从此被划入了中国境内。而在标志性的老山、者阴山、法卡山等骑线点的边界划分上,原来的边界线是从主峰顶部中间通过的,因为中国军队曾经占领了这几座山头,并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所以在中越陆地边界条约签署后,边界线全部划在了几座主峰顶部的南沿,下边就是山坡,中国实际控制了主峰,让越方无险可守。至2009年初,中越陆地边界勘界立碑全部结束,2000多公里长的边界再无争议。中越陆地边界恢复了和平,使两国都获得了很大的利益,历史证明,这是一个双赢的结局。
写到这里,中国和越南在两山作战中谁得谁失应该已不再是问题了。归根到底,不论是1979年的中越之战,还是1984年开始的两山作战,不过都是冷战大幕下的前哨战,是冷战下的热战。这两个国家和分属冷战两大阵营的其他国家不同,中国奉行的是毛泽东制定的“联美整苏”、“国际反霸”战略,具有不可小视的实力和独立自主的地位,与西方是暂时性的联合,并不会成为西方的打手;越南虽然倒向了苏联,但与那些东欧卫星国不同,只是在战略上配合苏联,却不受苏联所控制和支配,双方是因互有所求而结盟。中越都有自己的战略企图和利益诉求,借着两大阵营的互相利用而各自弄潮,进行了激烈碰撞,一较高下。最终,也因冷战局势的演变而分出了胜负。中国达到了自己的主要目的,而越南在饱受折磨后,也浴火重生。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过:“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中越之战,非常鲜明地诠释了这句论断。
最后要说几句的是,中越间的陆地战争打完了,矛盾继续转向了海洋。1988年初,中国在南沙群岛的永暑礁建立海洋观测站,遭到了越南武装人员的一再阻挠。3月14日,双方在赤瓜礁海域爆发海战,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一举击沉了越军820吨级武装运输船2艘,重创4100吨级大型登陆舰1艘,歼敌近200人,俘敌9人,自己只负伤2人,大获全胜。据越方后来公布,越方人员在这次海战中死亡了64人。这次海战打得很险,当时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并没有空军掩护,而越方则很快出动了苏-22飞机到海战区域。中方531号护卫舰用雷达锁定了越军飞机,并将对空导弹上架,苏-22发现被中方军舰雷达锁定后随即撤退。实际上当时531舰上的对空导弹都是教练弹,打出去也不会爆炸,能吓退越军飞机实属侥幸。为了防止越军报复,战后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即奉命返航。好在当时越南已是阮文灵上台,已宣布从柬埔寨撤军,并准备与中国修复关系,并没有发起报复行动。中国在判明了越南的意图后,海军又重返南沙,占领了永暑礁、华阳礁、东门礁、南薰礁、渚碧礁、赤瓜礁等6个岛礁,终于填补了中国对南沙群岛实际控制的空白点,为实现自己的领土主张迈出了重要一步。当时的这一脚插得很及时,要是等到中越停战后再想去南海做点什么,而其时与美国的“蜜月期”又已结束,以中国一贯的外交政策来看,光这个决心就很难很难了。如果任由越南占领了永暑礁、赤瓜礁、南薰礁、渚碧礁、东门礁等南沙群岛北部的几个门户礁盘,那么越南就会将其抢占的南沙西南、中部、北部诸岛礁连成一片,堵住南海重要通道,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未能控制南沙群岛,非不为也,实不能也。海空军都力有不逮,只能望海兴叹,这也就是刘华清上将感慨之言“中国不建航母, 我死不瞑目”的真实含义。如今越南已抢占了南海29个岛礁,成为瓜分中国南海领土的最大既得利益者。中国将来要收复南海领土,夺回属于自己的海洋权益,免不了还要和越南这个老对手进行较量。然而这一次已不同于1979年和1984年的两次战争,中国和越南既有利益,又有矛盾,既保持着友好关系,又有难解的领土纷争,加上东盟各国环伺,美国强权在侧,是战是和,多大程度地打,多大程度地和,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殊难决断,考验的是国家的大智慧。
中国的强大,仍然任重道远。让历史告诉未来,我们都拭目以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