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克定伪造《顺天时报》”之说,最有力的支撑材料是袁世凯之女袁静雪1963年的回忆文章袁克定伪造《顺天时报》之说,最有力的支撑材料,是袁世凯之女袁静雪(叔祯)的回忆文章《我的父亲袁世凯》。在文章中,袁静雪以“亲历者”的身份如此讲述道:
“《顺天时报》是当时在北京销行数量比较多的日本人所办的汉文报纸。我父亲平时在公余之暇,总是专门看它。这大概由于它是日本人办的报。可是,也就因为这个缘由,才使他受了假版《顺天时报》的欺骗而毫不自知。假版《顺天时报》,是大哥纠合一班人(是否就是所谓‘六君子’那一班人,那就不得而知了)搞出来的。有一天,我的一个丫头要回家去探望她的父亲(这个丫头是一个老妈子的孩子,是自由身子,所以准许她隔一些时候回家探望一次),我当时是最爱吃黑皮的五香酥蚕豆的,便让她买一些带回来吃。第二天,这个丫头买来了一大包,是用整张的《顺天时报》包着带回来的。我在吃蚕豆的时候,无意中看到这张前几天的报纸,竟然和我们平时所看到的《顺天时报》的论调不同,就赶忙寻找同一天的报纸来查对,结果发现日期相同,而内容很多都不一样。我当时觉得非常奇怪,便找二哥,问是怎么回事?二哥说,他在外边早已看见和府里不同的《顺天时报》了,只是不敢对父亲说明。他接着便问我:‘你敢不敢说?’我说:‘我敢。’当天晚上,我便把这张真的《顺天时报》拿给了我父亲。我父亲看了之后,便问从哪里弄来的,我便照实说了。我父亲当时眉头紧皱,没有任何表示,只说了一句:‘去玩去吧。’第二天早晨,他把大哥找了来,及至问明是他捣的鬼,我父亲气愤已极,就在大哥跪着求饶的声音中,用皮鞭子把大哥打了一顿,一边打,一边还骂他‘欺父误国’。”①
1916年袁世凯去世时,袁静雪17岁。她的这番叙述,刊于《文史资料选辑 第74辑》,1963年由“恽霞表记录整理”。按袁静雪的说法:袁克定伪造《顺天时报》蒙骗袁世凯,让袁世凯产生了日本支持其称帝的错觉;是袁静雪自己挺身而出,揭破了袁克定。
以常理论,《顺天时报》性质特殊,袁克定欲通过伪造该报来蒙蔽袁世凯,断难办到袁静雪以“亲历者”身份讲述这段历史,本该具备相当的可信度。但其叙述,却很难令人信服。问题的关键在于《顺天时报》。该报由中岛真雄1901年底在北京创办;1905年被转让给日本公使馆,置于外务省的保护之下,成为日本在华的半官方言论机构;1915年,该报因反对袁世凯称帝,销量大涨,成为华北第一大报;1930年停刊。②袁世凯谋划称帝,日本的立场至关重要,其关注《顺天时报》乃情理中事。但袁克定若想通过伪造《顺天时报》来蒙蔽袁世凯,使其产生日本支持其称帝的错觉,却有诸多不合情理之处。
首先,袁世凯有多种渠道可以了解日本对帝制的态度和立场,不会只凭一张《顺天时报》即作出判断。如袁的日本顾问有贺长雄、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中国驻日公使陆宗舆等,都是袁探察日本对帝制立场的重要渠道。有贺长雄曾受袁派遣,就帝制问题向日方疏通,表示“实欲极诚联日”;日本首相大隈重信不同时期的立场变化,也俱经由陆宗舆传递给了袁。③
《顺天时报》相当于日本外务省在华半官方言论机构
其次,袁克定也理应明白,假《顺天时报》蒙蔽不了袁世凯。恢复帝制乃牵动列强在华利益的大事。列强的反对之声绝不会被假的《顺天时报》所掩盖而无法入袁世凯之耳。如1915年10月28日,日、英、俄三国公使曾向中国外交部提出警告:“中国组织帝制,虽外观似全国无大反对,然根据日政府所得之报告,而详察中国之实状,觉此种外观仅属皮毛,而非实际。……甚望中华民国大总统听此忠告,顾念大局。而行此展缓改变国体之良计,以防不幸祸乱之发作,而巩固远东之和平。”袁政府外交次长曹汝霖不得不出面回应称:当局本无意改变国体,只因国人呼吁恢复帝制者甚多,故“惟有尊重民意”。稍后,法、意两国加入,“三国警告”升级为“五国警告”。这些警告,袁都很了解。袁克定屏蔽不了这些警告,想单凭一张假的《顺天时报》来蒙蔽袁,岂非荒唐?④
“袁克定伪造《顺天时报》”的事实原型,很可能是“袁乃宽伪造上海《时报》”
1916年袁氏死后,上海中新书局曾先后出版《袁世凯轶事》(6月)、《袁世凯轶事续录》(10月)两书,载有如“乞丐劝进”、“妓女劝进”等袁的诸多不光彩传闻,但尚无任何关于“伪造报纸”的描述。
笔者所见最早记录“伪造报纸蒙蔽袁世凯”一事者,是1920年代出版的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惟该书所记,与袁静雪1963年所写的回忆录差距甚大。据该书披露,伪造报纸之人,并非袁克定,而是袁乃宽;伪造的报纸,亦非《顺天时报》,而是上海《时报》。其原文如下:
“近人《虎厂杂记》载此事(笔者注:指袁政府强迫各报纸使用洪宪纪元)甚详,并言及假《时报》事。亦可见当时除压制真正民意而外,尚有假造民意之活剧。其言曰:‘筹安时代,京中各报,慑伏于权力之下,咸一致拥戴。惟顺天时报颇多讥讽不满之词。然此报为日人机关,且日人什九与项城不睦,宜其有非难之声。故时人则不重视之。惟上海各报,除薛大可组织之亚细亚报外,所持论调颇为国人所注目。项城在京中取阅上海各报,皆由梁士诒、袁乃宽辈先行过目,凡载有反对帝制文电,皆易以拥戴字样,重制一版,每日如是,然后始进呈。项城不知也。一日,赵尔巽来谒,项城方在居仁堂楼上阅报,命侍卫延之入,寒暄毕,赵于无意中随手取时报一纸阅之,略一审视,眉宇间不觉流露一种惊讶之状;项城奇之,询其故。赵曰,此报与吾家送阅者截然不同,然此固明明为上海时报也,故以为异。项城乃命人往赵家持报来,阅竟,大震怒。立传乃宽至,严词诘之;乃宽竟瞠目结舌,觳觫而不能对。’”⑤
戈氏《中国报学史》一书,写于1926年,距袁世凯去世仅10年而已。次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是中国首部报业史专著。作为“资深媒体人”,戈氏曾亲历过袁时代——1914年入上海《时报》,历任校对、编辑、总编辑等职——对当时的报界掌故了解颇多。惟其资料来源《虎厂杂记》,笔者尚未得见,亦难考其作者究竟是何人。只能根据戈氏的描述,知道该《杂记》是戈氏同时代之人的作品(成书早于1926年),且戈氏高度认同该书的史料价值。(有了解《虎厂杂记》一书来龙去脉的读者,万望不吝赐教,
袁乃宽与袁世凯没有血缘之亲,晚清之时攀附袁世凯“执子侄礼”,民初仕途畅通,获授陆军中将。袁世凯称帝,袁乃宽曾参与组织筹安会,为之摇旗呐喊。较诸袁静雪的回忆,《虎厂杂记》的说法显然更合常理——为袁世凯称帝制造舆论支持,是袁乃宽的“本职工作”;其伪造上海《时报》,纯粹是为了向袁邀功。
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出版的《袁世凯轶事》封面及版权页;此时,伪造报纸之说尚未在民间流传
戈氏《中国报学史》无一字提及“袁克定伪造《顺天时报》”,显见此种说法在1920年代尚无影响力,至少是缺乏根据,而不被学术著作认可。不过,“伪造报纸蒙蔽袁世凯”之说,当时确已流传甚广。
如鲁迅1927年在文章《扣丝杂感》中写道:“凡知道一点北京掌故的,该还记得袁世凯做皇帝时候的事罢。要看日报,包围者连报纸都会特印了给他看,民意全部拥戴,舆论一致赞成。直要待到蔡松坡云南起义,这才阿呀一声,连一连吃了二十多个馒头都自己不知道。”⑥鲁迅虽未指明具体报纸的名称,但就“民意全部拥戴,舆论一致赞成”一句而言,显然当是指反映国内民众意见的报纸、而非反映日本外务省立场的《顺天时报》(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注释本《而已集》,相应注释即引用了戈氏《中国报学史》的说法,而非袁静雪的回忆)。
再如1941年,任白涛出版新文学学术著作《综合新闻学》,提及“到袁政府时代,因为畏惧舆论,故在称帝之前,仍不怠于阅报,遂致左右利用他的心理,按天把反帝的报纸改成拥帝的报纸”,其注释也仍是戈氏的《中国报学史》,而无其他来源。⑦
值得注意的是,在1963年袁静雪奉新政府之命撰写回忆录之前,坊间已有“袁克定伪造《顺天时报》”的传言。如1958年,阎锡山在台湾口述回忆录,其中提到:“筹安会幕后操纵者主要为袁之长子克定。袁克定为实现继承帝位的迷梦,曾特地为他父亲专印了一份伪版《顺天时报》,内容与一般人看的《顺天时报》迥异,其中臆造了多少劝告拥戴帝制的消息,以坚他父亲称帝之意。”⑧显然,阎锡山的信息是道听途说得来。再如,袁的军事处参议、代理处长唐在礼,60年代初奉命为文史资料写回忆录,在承认对袁的家庭内部情况“不甚详悉”的前提下提及袁克定“每天印制伪造的《顺天时报》”。其信息显然也是道听途说得来。袁静雪在撰写回忆录之前,多半也听过这类传言。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将自己植入这一传言之中,成为亲历者,并赋予揭破假《顺天时报》的光荣事迹,可以说是情理之中的一种可能。
简言之,“袁克定伪造《顺天时报》”的事实原型,很可能就是“袁乃宽伪造上海《时报》”。理由有二:1、后者多次在民国出版的新闻史、新闻学专著中被记载,前者直至袁静雪1963年撰写回忆录之前,一直停留在道听途说的状态,且作为传言出现的时间也较晚。2、后者系伪造国内民意,符合常识;前者系伪造他国立场,不合情理。
至于后者究竟是如何演变成了前者,目前还缺乏材料以资说明。惟传播过程中,名气小的元素被相似的名气更大的元素取代(袁乃宽→袁克定,上海《时报》→《顺天时报》),这种移花接木本是相当常见的事情。
左,袁乃宽;右,1955年版《中国报学史》封面
注释
①《文史资料选辑 第74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P145-146。②周佳荣,《近代日人在华报业活动》,岳麓书社,2012,P56-60。③④林明德,《日本与洪宪帝制》,收录于《中国现代史论集 第4辑 民初政局》,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⑤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P179-180。《虎厂杂记》之“厂”,音、义当同“庵”。⑥ 鲁迅,《而已集·扣丝杂感》,1927年9曰15日,收录于《鲁迅全集》第三卷,P370。⑦任白涛,《综合新闻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据1941年版影印),P78。⑧《阎锡山回忆录》,人民出版社,2012,P121。
本文转自《短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