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鹰帝国网|帝国时代论坛|帝国时代系列|神话时代
 找回密码
 注册翔鹰会员(昵称)
搜索
查看: 2746|回复: 6

分享古籍《人物志》——刘邵

[复制链接]

17

主题

0

精华

50

积分

骑士

耕战
2
鹰币
51
天龙币
0
回帖
92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07-9-22 20: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align=left><FONT size=3>大家欣赏前先多谢华夏复兴的云尘子.</FONT>
<P  align=left><FONT size=3>是他的无私奉献使大家更容易阅读领悟.</FONT>
<P  align=left><FONT size=3></FONT>  
<P  align=left><FONT size=3>《人物志》——刘邵<p> </FONT>
<P  align=left><FONT size=3>  〈九征〉〈体别〉〈流业〉〈材理〉〈材能〉〈利害〉〈接识〉〈英雄〉</FONT> <FONT size=3>〈八观〉〈七缪〉〈效难〉〈释争〉<p> </FONT>
<P ><FONT size=3><B>〈自序〉</B> 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p> </FONT></B>
<P ><FONT size=3><B>圣贤之美德,首先在于耳聪目明。耳聪目明之最可贵者,首先在于对人的了解。能了解人之是否诚实、是否有智慧,则能使各种人材各有适当位置,从而各种业绩即可振兴。</B> <p> </FONT>
<P ><FONT size=3>是以,圣人著爻象,则立君子小人之辞;叙《诗》志,则别风俗雅正之业;制《礼》、《乐》,则考六艺祇庸之德;躬南面,则授俊逸辅相之材。皆所以达众善而成天功也。<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p> </FONT></B>
<P ><FONT size=3><B>因此,圣人设立卦爻、卦象,便编订下辨别君子与小人之言辞;阐发《诗经》之情志,便分别出风俗雅正之事业;制订表达秩序与和谐的《礼》、《乐》制度,便考订出六经中可资应用而恒常不变之道理;身为君王,便须选用杰出而清逸之辅佐人材。此皆为用来使各位贤德之材得以畅达而且完成上天之功业。</B> <p> </FONT>
<P ><FONT size=3>天功既成,则并受名誉。是以,尧以克明俊德为称,舜以登庸二八为功,汤以拔有莘之贤为名,文王以举渭滨之叟为贵。由此论之,圣人兴德,孰不劳聪明於求人,获安逸於任使者哉!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p> </FONT></B>
<P ><FONT size=3><B>上天之功业完成之后,便能同受应得之名与恰当之荣誉。因此,帝尧凭借能够明晓俊杰之德而著称,帝舜凭借升用十六贤材而建功,商汤凭借选拔有莘氏的贤人伊尹而闻名,周文王凭借任用垂钓渭水之姜尚受到人们尊重。由此论之,圣人振兴道德,谁不是在寻求贤人方面用其耳目心思?谁不是从任用贤人获得安宁闲逸!</B> <p> </FONT>
<P ><FONT size=3>是故,仲尼不试无所援升,犹序门人以为四科,泛论众材以辨三等。又叹中庸以殊圣人之德,尚德以劝庶几之论。训六蔽以戒偏材之失,思狂狷以通拘抗之材;疾悾悾而不信,以明为似之难保。又曰:察其所安,观其所由,以知居止之行。人物之察也,如此其详。 <p> </FONT>
<P ><FONT size=3><B>译文:</B> <p> </FONT>
<P ><FONT size=3><B>因此,孔圣仲尼无应试机会而无门路可以攀援升用,尚且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排定门人弟子,广泛议论各种人材而区别为三等。又赞叹中庸,以突出圣人之德行,崇尚据于德行以勉励达道之论。训示“爱好仁德而不学则愚昧,喜欢求知而不学则飘荡无根,崇尚诚信而不学则害人,重视直率而不学则刻薄,强调勇武而不学则成乱,偏求刚强而不学则轻狂”六种受蒙蔽之害,以防备偏至之材的过失;思考率性而为的狂者与有所不为的狷者,以通晓不及与过分之材。疾恨憨厚却不诚实,以晓明似是而非之难以确保。又说:察明人所安心之地,观察人做事之途径,以了解其平时立身处世之品行。对观察人物,如此详备。</B> <p> </FONT>
<P ><FONT size=3>是以敢依圣训,志序人物,庶以补缀遗忘;惟博识君子,裁览其义焉。 <p> </FONT>
<P ><FONT size=3><B>译文:</B> <p> </FONT>
<P ><FONT size=3><B>因此,斗胆依照圣人教训,记述论定各种人物,希望借此弥补遗失,连缀易忘之理,但愿识见广博之君子,剪裁审视其中之义理</B><p> </FONT>
<P  align=left><B>〈九徵〉 </B><p>  
<P ><FONT size=3>盖人物之本,出乎情性。情性之理,甚微而玄;非圣人之察,其孰能究之哉?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B><FONT size=3>成就人物之根本,出于情感与本性。情感与本性之义理,极为微妙而幽隐,若非圣人之明察,谁能得其究竟? <p> </FONT></B>
<P ><FONT size=3>凡有血气者,莫不含元一以为质,禀阴阳以立性,体五行而著形。苟有形质,犹可即而求之。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B><FONT size=3>大凡有血气之人,无不含容元气太极而成其资质,秉承阴阳而确立其本性,体现金木水火土五行而显现其形体。一旦有其形体资质,便可以就此而探求。 <p> </FONT></B>
<P ><FONT size=3>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是故,观人察质,必先察其平淡,而後求其聪明。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B><FONT size=3>大凡人之资质量度,以中和为最可贵。具有中和之资质者,定然平和、淡泊而无偏颇之味,因此能够调和而成就五种人材,变通转化而符合节律。因此,观察人之资质,定要先察明其是否平和淡泊,然后探讨其是否耳聪目明。 <p> </FONT></B>
<P ><FONT size=3>聪明者,阴阳之精。阴阳清和,则中睿外明;圣人淳耀,能兼二美,知微知章,自非圣人,莫能两遂。故明白之士,达动之机,而暗於玄机;玄虑之人,识静之原,而困於速捷。犹火日外照,不能内见;金水内映,不能外光。二者之义,盖阴阳之别也。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B><FONT size=3>耳聪目明,是阴阳之精华。阴阳清正而和融,则内心睿智而外表明达;圣人淳朴而光照人寰,能够兼有睿智与明达之美,可知微妙之玄机,亦可知显露之事理,若非圣人,无人能够达到此两方面。因此,明达之士,通达动态之机理,而不见其内在之玄秘;玄秘深思之人,认识到静态之本原,而难察变幻迅捷之情事。犹如火光、天日光照其外,而不能照见自我;金镜、水面能映像于其中,而不能放光芒以照其外。二者之义理,大概是阴阳之区别。] <p> </FONT></B>
<P ><FONT size=3>若量其材质,稽诸五物;五物之徵,亦各著於厥体矣。其在体也:木骨、金筋、火气、土肌、水血,五物之象也。五物之实,各有所济。是故: <p> </FONT>
<P ><FONT size=3>  骨植而柔者,谓之弘毅;弘毅也者,仁之质也。 <p> </FONT>
<P ><FONT size=3>  气清而朗者,谓之文理;文理也者,礼之本也。 <p> </FONT>
<P ><FONT size=3>  体端而实者,谓之贞固;贞固也者,信之基也。 <p> </FONT>
<P ><FONT size=3>  筋劲而精者,谓之勇敢;勇敢也者,义之决也。 <p> </FONT>
<P ><FONT size=3>       色平而畅者,谓之通微;通微也者,智之原也。 <p> </FONT>
<P ><FONT size=3>       五质恒性,故谓之五常矣。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B><FONT size=3>若要量度其人之才能资质,可由五物察究。此五物之征兆,亦各自显露于其形体。在形体之中,骨骼属木,筋脉属金,气息属火,肌肉属土,血液属水,此骨骼、筋脉、气息、肌肉、血液五物,正是木、金、火、土、水五行之形象。五物之实体,各有所助益。因此: <p> </FONT></B>
<P ><B><FONT size=3>骨骼直正、温润而柔韧者,心胸博大而坚强持久;心胸博大而坚强持久,为仁之资质。 <p> </FONT></B>
<P ><B><FONT size=3>气息清淳、端正而舒畅者,文采粲然而有条不紊;文采粲然而有条不紊,是礼之根本。 <p> </FONT></B>
<P ><B><FONT size=3>肌体端庄、匀称而不虚者,正直稳重而坚守节操;正直稳重而坚守节操,是信之基础。 <p> </FONT></B>
<P ><B><FONT size=3>筋脉有力、劲挺而精秀者,勇武不屈而果敢决断;勇武不屈而果敢决断,是义之标准。 <p> </FONT></B>
<P ><B><FONT size=3>气色调和、平正而顺畅者,通达事理而明察秋毫;通达事理而明察秋毫,是智之本原。 <p> </FONT></B>
<P ><FONT size=3><B>五种资质源于本性而不变,因此叫做五常。</B><p> </FONT>
<P  align=left><FONT size=3>五常之别,列为五德。是故: <p> </FONT>
<P ><FONT size=3>  温直而扰毅,木之德也。 <p> </FONT>
<P ><FONT size=3>  刚塞而弘毅,金之德也。 <p> </FONT>
<P ><FONT size=3>  愿恭而理敬,水之德也。 <p> </FONT>
<P ><FONT size=3>  宽栗而柔立,土之德也。 <p> </FONT>
<P ><FONT size=3>  简畅而明砭,火之德也。 <p> </FONT>
<P ><FONT size=3>虽体变无穷,犹依乎五质。故其刚、柔、明、畅、贞固之徵,著乎形容,见乎声色,发乎情味,各如其象。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B><FONT size=3>五常各有不同,依此体现为五德。因此: <p> </FONT></B>
<P ><B><FONT size=3>温润、直正而驯服、刚毅,是木之德。 <p> </FONT></B>
<P ><B><FONT size=3>刚健、充实而博大、坚毅,是金之德。 <p> </FONT></B>
<P ><B><FONT size=3>质朴、谦恭而可塑、顺物,是水之德。 <p> </FONT></B>
<P ><B><FONT size=3>宽容、严密而能容、可立,是土之德。 <p> </FONT></B>
<P ><B><FONT size=3>简约、条畅而明确、疗病,是火之德。 <p> </FONT></B>
<P ><B><FONT size=3>即使形体多变而无穷尽,仍然会依据五种资质而存在。因此,其刚毅、能容、简明、稳正之表征,显露于形体容貌,呈现于声音表情,发散于情感气味,各自依照其形象。 <p> </FONT></B>
<P ><FONT size=3>故心质亮直,其仪劲固;心质休决,其仪进猛;心质平理,其仪安闲。 <p> </FONT>
<P ><FONT size=3>夫仪动成容,各有态度: <p> </FONT>
<P ><FONT size=3>直容之动,矫矫行行; <p> </FONT>
<P ><FONT size=3>休容之动,业业跄跄; <p> </FONT>
<P ><FONT size=3>德容之动,顒顒卬卬。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B><FONT size=3>因此,心地与资质光亮、直正,其仪容则强劲而稳固;心地与资质美善、果决,其仪容则精进而勇猛;心地与资质平和、顺物,其仪容则安宁而闲逸。仪态变动而形成容色,各自有其仪态气度: <p> </FONT></B>
<P ><B><FONT size=3>直正之仪态变动,其容色勇武出众而健步刚强; <p> </FONT></B>
<P ><B><FONT size=3>美善之仪态变动,其容色强健可畏而步若飞扬; <p> </FONT></B>
<P ><FONT size=3><B>合德之仪态变动,其容色庄严肃穆而令人敬仰。</B><p> </FONT>
<P  align=left><FONT size=3>夫容之动作,发乎心气;心气之徵,则声变是也。夫气合成声,声应律吕:有和平之声,有清畅之声,有回衍之声。夫声畅於气,则实存貌色;故诚仁必有温柔之色,诚勇必有矜奋之色,诚智必有明达之色。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B><FONT size=3>容色发生变动,由心田之气息引发;心田之气息的征兆,即表现为声音的变化。气息相合而成为声音,其声音与律吕节奏相应和:有和谐平淡之声音,有清新流畅之声音,有迂徐悠长之声音。声音由流畅之气息而形成,则其效果表现于相貌表情。因此,真诚之仁者定然有温和宽容之表情,真诚之勇者定然有慎重奋发之表情,真诚之智者定然有开明通达之表情。 <p> </FONT></B>
<P ><FONT size=3>夫色见於貌,所谓徵神。徵神见貌,则情发於目。故仁目之精,悫然以端;勇胆之精,晔然以强。然皆偏至之材,以胜体为质者也。故胜质不精,则其事不遂。是故,直而不柔则木,劲而不精则力,固而不端则愚,气而不清则越,畅而不平则荡。是故,中庸之质,异於此类:五常既备,包以澹味,五质内充,五精外章。是以,目彩五晖之光也。故曰:物生有形,形有神精;能知精神,则穷理尽性。性之所尽,九质之徵也。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B><FONT size=3>表情体现于相貌之上,即是心神之表征。心神之表征表现于相貌之上,则情感由目光表露出来。因此,仁者目光之精神,诚实而端正;勇者胆气之精神,光亮而强盛。然而此皆偏重某一方面而有很高造诣之人材,因其是以偏胜之性为资质者。因此偏胜之资质不能精要,则其事不能成功。因此,能直而不能柔则过于质朴,能刚劲而不能精要则过重武力,坚定而不端正则愚蠢,任气而不能清正则迂阔,畅达而不能平和则飘荡。因此,适中不变之资质,与以上各类人材不同:五常完全具备之后,以平淡之气味加以包容;五种资质充实于内,五种精神显露于外。因此,目光之神采有五种光辉相交映。因此说:万物产生则有其形体,形体形成则有其神气精灵。能知其神气精灵,则能通达天理本性之究竟。本性能通达,便可知以下九种资质之表征。 <p> </FONT></B>
<P ><FONT size=3>然则平陂之质在於神,明暗之实在於精,勇怯之势在於筋,强弱之植在於骨,躁静之决在於气,惨怿之情在於色,衰正之形在於仪,态度之动在於容,缓急之状在於言。其为人也:质素平澹,中睿外朗,筋劲植固,声清色怿,仪正容直,则九徵皆至,则纯粹之德也。九徵有违,则偏杂之材也。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B><FONT size=3>如此说来,(九种资质之表征表现于以下九个方面),平正与偏斜之资质在于神气,明达与暗昧之结果在于精灵,勇敢与怯懦之情势在于筋脉,强健与柔弱之树立在于骨骼,浮躁与宁静之标准在于气息,凄惨与愉悦之情感在于表情,衰弱与旺正之形体在于仪态,情态与气度之变动在于容色,舒缓与急迫之情状在于言辞。具备适中不变资质之人,质朴素雅而平和澹泊,内心睿智而外表爽朗,筋脉刚劲而骨骼坚硬,声音清正而表情愉悦,仪态端正而容色直诚,如此则九种资质之表征皆能具备,即是纯粹之品德。此九种资质有所背离,则是偏精或驳杂之人材。 <p> </FONT></B>
<P ><FONT size=3>三度不同,其德异称。故偏至之材,以材自名;兼材之人,以德为目;兼德之人,更为美号。是故:兼德而至,谓之中庸;中庸也者,圣人之目也。具体而微,谓之德行;德行也者,大雅之称也。一至,谓之偏材;偏材,小雅之质也。一徵,谓之依似;依似,乱德之类也。一至一违,谓之间杂;间杂,无恒之人也。无恒、依似,皆风人末流;末流之质,不可胜论,是以略而不概也。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FONT size=3><B>气度之不同可分为三种,其品德亦有不同名称。因此,偏精独诣之人材,以其所偏精独诣之材而自称;兼具多方材质之人,以品德为重;兼具各种品德之人,更有完美之名。因此,兼具各种品德而至于最高者,可谓之中庸,中庸是圣人之所重。具备各种品德之本体而不表露于言辞者,可谓之德行,德行是大雅之名称。专于一门而达于最高者,可谓之偏材,偏材是小雅之资质。具备一种品德之表征而不能兼备其它者,可谓之依似,依似是似是而非之最易乱德之人。在某方面至于最高而在另一方面却背离品德者,可谓之间杂,间杂是变化无常之人。变化无常与似是而非者,皆附庸风雅之诗人末流。末流之资质,不可尽述,因此略而不论。</B><p> </FONT>
<P  align=left><B>〈体别〉</B><B><p> </B>
<P  align=left><FONT size=3>夫拘抗违中,故善有所章,而理有所失。是故: <p> </FONT>
<P ><FONT size=3>厉直刚毅,材在矫正,失在激讦。 <p> </FONT>
<P ><FONT size=3>柔顺安恕,每在宽容,失在少决。 <p> </FONT>
<P ><FONT size=3>雄悍杰健,任在胆烈,失在多忌。 <p> </FONT>
<P ><FONT size=3>精良畏慎,善在恭谨,失在多疑。 <p> </FONT>
<P ><FONT size=3>强楷坚劲,用在桢干,失在专固。 <p> </FONT>
<P ><FONT size=3>论辨理绎,能在释结,失在流宕。 <p> </FONT>
<P ><FONT size=3>普博周给,弘在覆裕,失在溷浊。 <p> </FONT>
<P ><FONT size=3>清介廉洁,节在俭固,失在拘戽。 <p> </FONT>
<P ><FONT size=3>休动磊落,业在攀跻,失在疏越。 <p> </FONT>
<P ><FONT size=3>沉静机密,精在玄微,失在迟缓。 <p> </FONT>
<P ><FONT size=3>朴露径尽,质在中诚,失在不微。 <p> </FONT>
<P ><FONT size=3>多智韬情,权在谲略,失在依违。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B><FONT size=3>拘谨与高亢皆背离中庸之道,因此,虽行善却显露在外,虽合理而仍有过失。因此: <p> </FONT></B>
<P ><B><FONT size=3>严厉而直率,刚强而坚毅,其可用之材在于能矫正过错,其失误在于激烈攻讦。 <p> </FONT></B>
<P ><B><FONT size=3>柔韧而顺从,安宁而宽容,其可用之处常常在于其宽容,其失误在于缺乏决断。 <p> </FONT></B>
<P ><B><FONT size=3>雄伟而强悍,杰出而刚健,其可任用之处在其胆气刚烈,其失误在于多所忌恨。 <p> </FONT></B>
<P ><B><FONT size=3>精明而良善,知惧而谨慎,其可称道之处在于恭敬严谨,其失误在于多有疑虑。 <p> </FONT></B>
<P ><B><FONT size=3>强大而典范,坚定而刚劲,其可用之处在于做栋梁主干,其失误在于专横固执。 <p> </FONT></B>
<P ><B><FONT size=3>言论能雄辩,思路能清晰,其擅长之才能在于释疑解纷,其失误在于漂流游荡。 <p> </FONT></B>
<P ><B><FONT size=3>广泛而博知,无所不能及,其弘大之处在于能笼罩一切,其失误在于博杂不精。 <p> </FONT></B>
<P ><B><FONT size=3>清正而耿介,廉洁而自守,其可敬之节操在于俭约可靠,其失误在于拘谨内敛。 <p> </FONT></B>
<P ><B><FONT size=3>知止而知变,光明而磊落,其可成之业绩在于不断向上,其失误在于粗疏散乱。 <p> </FONT></B>
<P ><B><FONT size=3>能深沉宁静,知玄机奥秘,其精妙之处在于能高深莫测,其失误在于迟钝缓慢。 <p> </FONT></B>
<P ><B><FONT size=3>质朴而爽快,径直而不隐,其可取之美质在于符合诚信,其失误在于不知微妙。 <p> </FONT></B>
<P ><FONT size=3><B>足智而多谋,情感可藏敛,其可取之权变在于奇谋异略,其失误在于迟疑不决。</B><p> </FONT>
<P  align=left><FONT size=3>及其进德之日,不止揆中庸,以戒其材之拘抗;而指人之所短,以益其失;犹晋楚带剑,递相诡反也。 <p> </FONT>
<P ><FONT size=3><B>译文:</B> <p> </FONT>
<P ><B><FONT size=3>至于使其道德有进展之时,若不以中庸之旨为准则而使之知其指归,以便戒备其材质之不及与过分,却只知指责他人之短处,因而更增其过失,此如晋人与楚人带剑,晋人笑楚人佩剑于左,楚人笑晋佩剑于右,彼此互相反驳论议而无益。 <p> </FONT></B>
<P ><FONT size=3>是故: <p> </FONT>
<P ><FONT size=3>  强毅之人,狠刚不和,不戒其强之搪突,而以顺为挠,厉其抗;是故,可以立法,难与入微。 <p> </FONT>
<P ><FONT size=3>  柔顺之人,缓心宽断,不戒其事之不摄,而以抗为刿,安其舒;是故,可与循常,难与权疑。 <p> </FONT>
<P ><FONT size=3>  雄悍之人,气奋勇决,不戒其勇之毁跌,而以顺为恇,竭其势;是故,可与涉难,难与居约。 <p> </FONT>
<P ><FONT size=3>  惧慎之人,畏患多忌,不戒其懦於为义,而以勇为狎,增其疑;是故,可与保全,难与立节。 <p> </FONT>
<P ><FONT size=3>  凌楷之人,秉意劲特,不戒其情之固护,而以辨为伪,强其专;是故,可以持正,难与附众。 <p> </FONT>
<P ><FONT size=3>       辨博之人,论理赡给,不戒其辞之泛滥,而以楷为系,遂其流;是故,可与泛序,难与立约。 <p> </FONT>
<P ><FONT size=3>译文: <p> </FONT>
<P ><FONT size=3><B>因此:</B> <p> </FONT>
<P ><B><FONT size=3>刚强而坚毅之人,刚烈好争而不能和谐,若不戒备其好强所生唐突之患,却以顺从而表现出屈服与懦弱,则更能增其过刚之性。因此,可以确立法度以制之,而难以与之谋划机密之事。 <p> </FONT></B>
<P ><B><FONT size=3>柔和而顺从之人,心思缓慢而优柔寡断,若不戒备其做事时无法统摄之弊,却以为刚烈必然造成他人损伤,则更能使其安于舒缓。因此,可以与之遵循成法,而难以与之权衡疑难之事。 <p> </FONT></B>
<P ><B><FONT size=3>雄豪而强悍之人,气势亢奋而勇猛决绝,若不戒备其勇猛所生毁伤跌荡,却以顺从而表现出胆小与懦弱,则会使其气势完全耗尽。因此,可以与之共赴危难,而难以与之共处平易之境。 <p> </FONT></B>
<P ><B><FONT size=3>多惧而谨慎之人,畏惧祸患而多所疑忌,若不戒备其因为懦弱而失义气,却以用武而要表示亲近或拉拢,则会更增加其已有疑心。因此,可以与之保全所有,而难以与之讲求节操之理。 <p> </FONT></B>
<P ><B><FONT size=3>气盛而端正之人,坚守志意而刚劲特行,若不戒备其衷心之坚守与护持,却以辩驳而逞显其人为之浮辞,则会使其专一之心更强。因此,可以与之守持正道,而难以与之附和众人之意。 <p> </FONT></B>
<P ><FONT size=3><B>善辩而博识之人,论事说理能丰富周延,若不戒备其言辞空泛而无遮拦,却以为是典范而受其束缚牵制,则会促使其流泻而不止。因此,可以与之泛泛而谈,而难以与之确立规约之条。  </B><p> </FONT>
<P ><B><FONT size=3>       </FONT></B><FONT size=3>弘普之人,意爱周洽,不戒其交之溷杂,而以介为狷,广其浊;是故,可以抚众,难与厉俗。</FONT> <FONT size=3>  狷介之人,砭清激浊,不戒其道之隘狭,而以普为秽,益其拘;是故,可与守节,难以变通。   休动之人,志慕超越,不戒其意之大猥,而以静为滞,果其锐;是故,可以进趋,难与持後。   沉静之人,道思回复,不戒其静之迟後,而以动为疏,美其懦;是故,可与深虑,难与捷速。   朴露之人,中疑实[石+臽],不戒其实之野直,而以谲为诞,露其诚;是故,可与立信,难与消息。        韬谲之人,原度取容,不戒其术之离正,而以尽为愚,贵其虚;是故,可与赞善,难与矫违。 </FONT><FONT size=3><B>译文: 宽弘而普适之人,意在追求其周全和恰,若不戒备其交往之人鱼龙混杂,却只以耿介自守而求有所不为,则会使其更入浑浊之地。因此,可以与之安抚众人,而难以与之改变世俗之习。 自守而耿介之人,讥刺清流而荡击浊恶,若不戒备其所守之道常有狭隘,却以世俗红尘为污秽不净之乡,则会使其更加拘泥狭境。因此,可以与之守持节操,而难以与之谋划变通之事。 完美而知变之人,心志仰慕于超越常规,若不戒备其心意之过大与繁多,却以为沉静乃是滞塞不通之道,则会使其锐意更加坚定。因此,可以与之共趋于前,而难以与之守持于后之位。 沉著而宁静之人,循规蹈矩而思虑再三,若不戒备其沉静易成迟滞淹留,却以为求变必然导致疏漏不密,则会使其以懦弱为美德。因此,可以与之深谋远虑,而难以与之谋划速决之事。 质朴而直露之人,见解可疑而固执己见,若不戒备其表现会有鄙野粗直,却以为计谋即是怪诞不经之论,则会使其真诚过分直露。因此,可以与之诚信相守,而难以与之研讨变通之情。 谋深而多计之人,探究揣度而求容于人,若不戒备其权术可能偏离正道,却以胸无计谋为愚拙无用之人,则会使其以虚浮为可贵。因此,可以与之共成善事,而难以与之矫正偏邪之谋。</B> 夫学所以成材也,恕所以推情也。偏材之性,不可移转矣。虽教之以学,材成而随之以失;虽训之以恕,推情各从其心。信者逆信,诈者逆诈;故学不道,恕不周物;此偏材之益失也。 </FONT><FONT size=3><B>译文: 不断求学,可用以成全人之材质;宽恕待人,可用以推究人之性情。本性有所偏至之材,不可强求其转变。即使以不断求学而教育之,一旦材质成定形则随之失去所学之道;即使以宽恕待人而训导之,然而推究人之性情却各从其心出发。诚信之人亦以人为诚信者,狡诈之人亦以人为狡诈者。因此,虽有学而不能合于道,虽宽恕而不遍于物,此是偏至之材更大之缺失。</B><p> </FONT>
<P ><B>〈流业〉 <p> </B>
<P ><FONT size=3>盖人流之业,十有二焉:有清节家,有法家,有术家;有国体,有器能;有臧否,有伎俩,有智意;有文章,有儒学,有囗辨,有雄杰。 <p> </FONT>
<P ><FONT size=3><B>译文:大概人物流别与其所擅之业,有十二类:有清正守节者,有擅长法令者,有擅长道术者;有公忠体国者,有专能成器者;有品评人物者,有擅长奇巧者,有智谋出众者;有善于著述者,有能传圣道者,有善辩议论者,有勇力过人者。</B><p> </FONT>
<P ><FONT size=3>  若夫德行高妙,容止可法,是谓清节之家,延陵、晏婴是也。 <p> </FONT>
<P ><FONT size=3>  建法立制,强国富人,是谓法家,管仲、商鞅是也。 <p> </FONT>
<P ><FONT size=3>思通道化,策谋奇妙,是谓术家,范蠡、张良是也。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B><FONT size=3>道德品行高妙,仪容举止可效法,此谓之清正守节之家,如延陵、晏婴。 <p> </FONT></B>
<P ><B><FONT size=3>建立法令制度,能善于强国富民,此谓之擅长法令之家,如管仲、商鞅。 <p> </FONT></B>
<P ><B><FONT size=3>睿思明道善化,能出奇谋划妙策,此谓之擅长道术之家,如范蠡、张良。 <p> </FONT></B>
<P ><FONT size=3>  兼有三材,三材皆备,其德足以厉风俗,其法足以正天下,其术足以谋庙胜,是谓国体,伊尹、吕望是也。 <p> </FONT>
<P ><FONT size=3>兼有三材,三材皆微,其德足以率一国,其法足以正乡邑,其术足以权事宜,是谓器能,子产、西门豹是也。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B><FONT size=3>兼有节、法、术三种材质,三者皆能完备,其人之品德足以正肃风俗,其法律法令足以端正天下,其道术谋略足以胜任朝廷之用,此谓之公忠体国之人,如伊尹、吕望。 <p> </FONT></B>
<P ><B><FONT size=3>兼有节、法、术三种材质,三者皆未完备,其人之品德足以统率一方,其法律法令足以端正一乡,其道术谋略足以权衡一事之利弊,此谓之专能成器之人,如子产、西门豹。<p> </FONT></B>
<P ><FONT size=3>  兼有三材之别,各有一流。 <p> </FONT>
<P ><FONT size=3>  清节之流,不能弘恕,好尚讥诃,分别是非,是谓臧否,子夏之徒是也。 <p> </FONT>
<P ><FONT size=3>  法家之流,不能创思图远,而能受一官之任,错意施巧,是谓伎俩,张敞、赵广汉是也。 <p> </FONT>
<P ><FONT size=3>  术家之流,不能创制垂则,而能遭变用权,权智有馀,公正不足,是谓智意,陈平、韩安国是也。 <p> </FONT>
<P ><FONT size=3>凡此八业,皆以三材为本。故虽波流分别,皆为轻事之材也。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B><FONT size=3>兼有节、法、术三种材质之一种,各自成一流别。 <p> </FONT></B>
<P ><B><FONT size=3>清正守节之流,不能宽容弘大,喜欢讥刺呵责,分别是非善恶,此谓之善于品评人物,如子夏之类。 <p> </FONT></B>
<P ><B><FONT size=3>擅长法令之流,不能谋划久远之事,而能接受某个官职之任,运用心智而施展巧计,此谓自善于技巧奇方,如张敞、赵广汉之类。 <p> </FONT></B>
<P ><B><FONT size=3>擅长道术之流,不能创立制度确立定则,能遇变知用权宜之计,多权谋智慧,但公正不足,此谓之运智用意,如陈平、韩安国之类。 <p> </FONT></B>
<P ><B><FONT size=3>此尚八种事业,皆以节、法、术三种材质为基础。故虽分别为不同之流,而皆为易于成事之材。<p> </FONT></B>
<P ><FONT size=3>  能属文著述,是谓文章,司马迁、班固是也。 <p> </FONT>
<P ><FONT size=3>  能传圣人之业,而不能干事施政,是谓儒学,毛公、贯公是也。 <p> </FONT>
<P ><FONT size=3>  辩不入道,而应对资给,是谓囗辩,乐毅、曹丘生是也。 <p> </FONT>
<P ><FONT size=3>  胆力绝众,才略过人,是谓骁雄,白起、韩信是也。 <p> </FONT>
<P ><FONT size=3>凡此十二材,皆人臣之任也。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B><FONT size=3>能够作文立说,此谓之善于文章者,如司马迁、班固。 <p> </FONT></B>
<P ><B><FONT size=3>能够传播圣人之业绩,而不能从政做事,此谓之善于儒学者,如毛公、贯公。 <p> </FONT></B>
<P ><B><FONT size=3>善于辩论而不入大道,却能应对巧妙,此谓之善于口才辩论,如乐毅、曹丘生。 <p> </FONT></B>
<P ><B><FONT size=3>胆识武力超越众人,才能谋略不同凡响,此谓之骁勇雄杰,如白起、韩信。 <p> </FONT></B>
<P ><B><FONT size=3>以上十二种材质,皆可担当臣子之职。<p> </FONT></B>
<P ><FONT size=3>  主德不预焉?主德者,聪明平淡,达众材而不以事自任者也。是故,主道立,则十二材各得其任也: <p> </FONT>
<P ><FONT size=3>清节之德,师氏之任也。 <p> </FONT>
<P ><FONT size=3>法家之材,司寇之任也。 <p> </FONT>
<P ><FONT size=3>术家之材,三孤之任也。 <p> </FONT>
<P ><FONT size=3>三材纯备,三公之任也。 <p> </FONT>
<P ><FONT size=3>三材而微,冢宰之任也。 <p> </FONT>
<P ><FONT size=3>  臧否之材,师氏之佐也。 <p> </FONT>
<P ><FONT size=3>  智意之材,冢宰之佐也。 <p> </FONT>
<P ><FONT size=3>  伎俩之材,司空之任也。 <p> </FONT>
<P ><FONT size=3>  儒学之材,安民之任也。 <p> </FONT>
<P ><FONT size=3>  文章之材,国史之任也。 <p> </FONT>
<P ><FONT size=3>  辩给之材,行人之任也。 <p> </FONT>
<P ><FONT size=3>  骁雄之材,将帅之任也。 <p> </FONT>
<P ><FONT size=3>是谓主道得而臣道序,官不易方,而太平用成。若道不平淡,与一材同好,则一材处权,而众材失任矣。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B><FONT size=3>人主之德为何不在其中?人主之德,乃是聪明平淡,兼备各种材质之能,却不担任具体事务之人。因此,人主之道确立,则十二种材质者之任用可以各得其所: <p> </FONT></B>
<P ><B><FONT size=3>具有清正守节之德者,可以任用为师傅以教导子嗣。 <p> </FONT></B>
<P ><B><FONT size=3>具有擅长法令材质者,可以任用为司寇以掌管刑罚。 <p> </FONT></B>
<P ><B><FONT size=3>具有擅长道术材质者,可以任用为三孤以辅佐王公。 <p> </FONT></B>
<P ><B><FONT size=3>三种材质纯而能全者,可以任用为三公以谋划国策。 <p> </FONT></B>
<P ><B><FONT size=3>三种材质微细深达者,可以任用为冢宰以观测天象。 <p> </FONT></B>
<P ><B><FONT size=3>具有批评人物材质者,可以任用来辅佐师傅行教化。 <p> </FONT></B>
<P ><B><FONT size=3>具有运智用意采制者,可以任用来辅佐冢宰观天象。 <p> </FONT></B>
<P ><B><FONT size=3>具有擅长技巧心智者,可以任用为司空以掌管制器。 <p> </FONT></B>
<P ><B><FONT size=3>具有儒雅贤达材质者,可以任用为安定民心之官职。 <p> </FONT></B>
<P ><B><FONT size=3>具有作文立说材质者,可以任用为记载国史之官职。 <p> </FONT></B>
<P ><B><FONT size=3>具有能言善辩材质者,可以任用为外交使者之官职。 <p> </FONT></B>
<P ><B><FONT size=3>具有骁勇雄杰材质者,可以任用为将军统帅之官职。 <p> </FONT></B>
<P ><B><FONT size=3>此谓之人主之道得以立而臣子之道即可按部就班,官员各定其位分,因而太平得以实现。若人主之道不能平淡,与某一种材质者偏好相同,则此一材质者得到权势,其他各种材质者之职责必然不能得以重视。 <p> </FONT></B>
<P ><B>〈材理〉 <p> </B>
<P ><FONT size=3>  夫建事立义,莫不须理而定;及其论难,鲜能定之。夫何故哉?盖理多品而人异也。夫理多品则难通,人材异则情诡;情诡难通,则理失而事违也。 <p> </FONT>
<P ><FONT size=3>  夫理有四部,明有四家,情有九偏,流有七似,说有三失,难有六构,通有八能。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FONT size=3><B>欲建成事业与确立所宜,无不须依照道理而论定;至于辩论问难,极少能论定者。何以如此?盖道理有众多之品位而人之才智见识多有不同也。道理有众多之品位则使人难以通晓,人之才智见识多有不同则感情必多偏差错怪;感情多偏差怪错而难以使人通晓,则道理会有失而常有事与愿违者。</B><p> </FONT>
<P ><B><FONT size=3>道理有四大类别,明智有四种家数,感情有九种偏颇,各种流品有七种似是而非者,论说有三种偏失者,问难有六种构成形式,通晓者须具备八种智能。 <p> </FONT></B>
<P ><FONT size=3>若夫天地气化,盈气损益,道之理也。法制正事,事之理也。礼教宜适,义之理也。人情枢机,情之理也。<B> <p> </B></FONT>
<P ><FONT size=3>四理不同,其於才也,须明而章,明待质而行。是故,质於理合,合而有明,明足见理,理足成家。是故,质性平淡,思心玄微,能通自然,道理之家也;质性警彻,权略机捷,能理烦速,事理之家也;质性和平,能论礼教,辩其得失,义礼之家也;质性机解,推情原意,能适其变,情理之家也。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FONT size=3><B>天地随气而变化,充盈之气有损益之变通,此为合道之理。以法令控制事理之端正,此为行事之理。以礼教化而因事制宜,此为合义之理。知人之情而知关键与机变,此为合情之理。</B><p> </FONT>
<P ><B><FONT size=3>道理、事理、义理、情理各有不同,其所需之材质,须是明智而显明之人,明智须依赖适合之材质者而行之。因此,所需之材质须与所需之理相合,材质与其理合而且须有明智之思,其明智之思须足以知见其理,其理须足以自成一家。因此,材质之性能平正清淡,心思能知微妙玄理,能通晓自然之本性者,为合道理之家;材质之性能机警通彻,权变谋略能机敏迅速捷,能够烦杂及突发之事者,为合事理之家;材质之性和柔平正,能够阐述礼义教化,论辩何得何失者,为合义礼之家;材质之性能机敏而善解人意,推究人情而察知其意,能够适应人情之变化,为合情理之家。<p> </FONT></B>
<P ><FONT size=3>  四家之明既异,而有九偏之情;以性犯明,各有得失: <p> </FONT>
<P ><FONT size=3>  刚略之人,不能理微;故其论大体则弘博而高远,历纤理则宕往而疏越。 <p> </FONT>
<P ><FONT size=3>  抗厉之人,不能回挠;论法直则括处而公正,说变通则否戾而不入。 <p> </FONT>
<P ><FONT size=3>  坚劲之人,好攻其事实;指机理则颖灼而彻尽,涉大道则径露而单持。 <p> </FONT>
<P ><FONT size=3>  辩给之人,辞烦而意锐;推人事则精识而穷理,即大义则恢愕而不周。 <p> </FONT>
<P ><FONT size=3>  浮沉之人,不能沉思,序疏数则豁达而傲博,立事要则炎而不定。 <p> </FONT>
<P ><FONT size=3>  浅解之人,不能深难;听辩说则拟锷而愉悦,审精理则掉转而无根。 <p> </FONT>
<P ><FONT size=3>  宽恕之人,不能速捷;论仁义则弘详而长雅,趋时务则迟缓而不及。 <p> </FONT>
<P ><FONT size=3>  温柔之人,力不休强;味道理则顺适而和畅,拟疑难则濡懦而不尽。 <p> </FONT>
<P ><FONT size=3>      好奇之人,横逸而求异;造权谲则倜傥而瑰壮,案清道则诡常而恢迂。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B><FONT size=3>道理、事理、义理、情理四家,明智之程度及角度各有不同,因而其情有九种偏颇;性情一动则影响其明智,各自之得失由此而产生: <p> </FONT></B>
<P ><B><FONT size=3>性情刚烈而心思粗疏之人,不能理会微妙之理;因此其议论大体情况则弘大博识而见识高远,遇到纤微之理则左支右绌而粗疏难合。 <p> </FONT></B>
<P ><B><FONT size=3>性情刚强而奋不顾身之人,不能迂回通转;若论效法直道则能自我约束而公平端正,若要其变通则执于所知之理而无法通达。 <p> </FONT></B>
<P ><B><FONT size=3>心意坚定而执理不让之人,乐于攻驳已成之事实;若就事理之原则而言,能超凡出众而穷尽其理,若涉及大道,则狭隘直露而不及其余。 <p> </FONT></B>
<P ><B><FONT size=3>言辞雄辩而夸夸其谈之人,辞藻繁多而用意尖锐;若推究人事则多精妙之见识而穷尽事理,一旦推究大义则挂一漏万而不周。 <p> </FONT></B>
<P ><B><FONT size=3>人云亦云而随事沉浮之人,不能有深入之思想;整理粗疏之数理则豁然通达而以博知为傲,若要确立事务之精要则如烈火而不能稳定。 <p> </FONT></B>
<P ><B><FONT size=3>用心肤浅而见解不深之人,没有能力提出深入之问题;若听他人论辩解说则误以为尖锐深刻而易于愉快欢悦,若审视警卫玄妙知理则随时转向而无根基。 <p> </FONT></B>
<P ><B><FONT size=3>性情宽容而谦逊待人之人,无法快速见其成效;论述仁义之道则恢弘详尽而雅正,若遇到一时之事务则常常因迟缓而难以企及。 <p> </FONT></B>
<P ><B><FONT size=3>性情温顺而志力柔弱之人,其力度不能完美而强大;体味道理则能顺适而和畅,在疑难之时拿主意则优柔寡断而迟疑不决。 <p> </FONT></B>
<P ><FONT size=3><B>崇尚奇巧而尚异求奇之人,能飘逸开阔而追求标新立异;遇权宜以及诡谲之事则能风流倜傥而瑰丽壮观,探究清幽之大道则偏离常理而空疏难通。</B><p> </FONT>
<P ><FONT size=3>  所谓性有九偏,各从其心之所可以为理。若乃性不精畅,则流有七似: <p> </FONT>
<P ><FONT size=3>  有漫谈陈说,似有流行者。 <p> </FONT>
<P ><FONT size=3>  有理少多端,似若博意者。 <p> </FONT>
<P ><FONT size=3>  有回说合意,似若赞解者。 <p> </FONT>
<P ><FONT size=3>  有处後持长,从众所安,似能听断者。 <p> </FONT>
<P ><FONT size=3>  有避难不应,似若有馀,而实不知者。 <p> </FONT>
<P ><FONT size=3>  有慕通囗解,似悦而不怿者。 <p> </FONT>
<P ><FONT size=3>  有因胜情失,穷而称妙,跌则掎跖,实求两解,似理不可屈者。 <p> </FONT>
<P ><FONT size=3>凡此七似,众人之所惑也。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B><FONT size=3>所谓人之性情有九种偏颇,产生于各自把其内心所自以为是者看作最有道理。如若其性情不够精要顺畅,则可分为七种貌似而实非者: <p> </FONT></B>
<P ><B><FONT size=3>有散慢而谈却陈述旧说,貌似流畅若天马行空者。 <p> </FONT></B>
<P ><B><FONT size=3>有道理不多却端绪众多,貌似博识若有所创见者。 <p> </FONT></B>
<P ><B><FONT size=3>有迂回曲解却迎合人意,貌似赞赏若善解人意者。 <p> </FONT></B>
<P ><B><FONT size=3>有居后不言却似有擅长,顺从众人之心所安,貌似能听众人之言而能有决断者。 <p> </FONT></B>
<P ><B><FONT size=3>有逃避艰难却不作回应,貌似能够从容不迫,实则积养不够而确实不知其解者。 <p> </FONT></B>
<P ><B><FONT size=3>有因其获胜却失其常情,理穷而自以为奇妙,其理难立则百般回护辩解,实则心无定解,貌似其理颠扑不破者。 <p> </FONT></B>
<P ><B><FONT size=3>大凡此七种似是而非者,乃是易于迷惑众人者。<p> </FONT></B>
<P ><FONT size=3>夫辩,有理胜,有辞胜。理胜者,正白黑以广论,释微妙而通之。辞胜者,破正理以求异,求异则正失矣。 <p> </FONT>
<P ><FONT size=3>夫九偏之材,有同、有反、有杂。同则相解,反则相非,杂则相恢。 <p> </FONT>
<P ><FONT size=3>故善接论者,度所长而论之;历之不动则不说也,傍无听达则不难也。不善接论者,说之以杂、反;说之以杂、反,则不入矣。 <p> </FONT>
<P ><FONT size=3>善喻者,以一言明数事;不善喻者,百言不明一意;百言不明一意,则不听也。 <p> </FONT>
<P ><FONT size=3>是说之三失也。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FONT size=3><B>论辩,有因其道理而胜者,有因其言辞而胜者。因其道理而胜者,能正是非而扩展其言论,解释微妙之玄机而能通达。因其言辞而胜者,排斥正理而追求异见,追求异见则正理因此而失去。</B><p> </FONT>
<P ><B><FONT size=3>那九种各有偏颇而有专长之材质者,有相同之处,有相反之处,有错杂之处。对相同之处则能相互理解,对相反之处则互相非难,对相错杂之处则互相发明。 <p> </FONT></B>
<P ><B><FONT size=3>因此,善于与人交接论辩者,估量自己之所擅长而与之论辩;经多次劝说而对方无所变动则不再劝说,周围无人能听从而理解者则不再问难。不善于与人交接论辩者,以错杂或相反之论劝说对方;以错杂或相反之论劝说对方,则无法使人接受。 <p> </FONT></B>
<P ><B><FONT size=3>善于解说事理者,以一言即可说明几种事理;不善于解说事理者,虽用百言而不能说明一种意思;虽用百言而不能说明一种意思,则不必再去听取。 <p> </FONT></B>
<P ><B><FONT size=3>(对相同之处则能相互理解,对相反之处则互相非难;多次劝说而对方无动于衷却仍劝说,以错杂或相反之论劝说对方;虽用百言而不能说明一种意思),此三者为论辩解说之三种偏颇失误。 <p> </FONT></B>
<P ><FONT size=3>善难者,务释事本;不善难者,舍本而理末。舍本而理末,则辞构矣。 <p> </FONT>
<P ><FONT size=3>  善攻强者,下其盛锐,扶其本指以渐攻之;不善攻强者,引其误辞以挫其锐意。挫其锐意,则气构矣。 <p> </FONT>
<P ><FONT size=3>  善蹑失者,指其所跌;不善蹑失者,因屈而抵其性。因屈而抵其性,则怨构矣。 <p> </FONT>
<P ><FONT size=3>  或常所思求,久乃得之,仓卒谕人;人不速知,则以为难谕。以为难谕,则忿构矣。 <p> </FONT>
<P ><FONT size=3>  夫盛难之时,其误难迫;故善难者,徵之使还。不善难者,凌而激之,虽欲顾藉,其势无由。其势无由,则妄构矣。 <p> </FONT>
<P ><FONT size=3>  凡人心有所思,则耳且不能听,是故并思俱说,竞相制止,欲人之听己。人亦以其方思之故,不了己意,则以为不解。人情莫不讳不解。谓不解,则怒构矣。 <p> </FONT>
<P ><FONT size=3>凡此六构,变之所由兴矣。然虽有变构,犹有所得;若说而不难,各陈所见,则莫知所由矣。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B><FONT size=3>善于辩难者,务必由事情之根本之处加以解释;不善于辩难者,舍弃根本之处而事理之枝叶处阐述。舍弃根本而梳理其枝叶,则构成言辞之繁复。 <p> </FONT></B>
<P ><B><FONT size=3>善于攻驳刚强之人者,减弱其盛气锐锋,抓住其根本宗旨而依次攻驳之;不善于攻驳刚强之人者,引述其谬误之言辞以挫败其锐猛之说。欲挫败其锐猛之说,则构成意气用事。 <p> </FONT></B>
<P ><B><FONT size=3>善于矫正他人失误者,只指出其所失误之出;不善于矫正他人之失误者,趁机使对方屈服而挫败对方之性情。趁机使对方屈服而挫败对方之性情,则构成怨言丛生。 <p> </FONT></B>
<P ><B><FONT size=3>或许因时常思虑以追求,历时很久而得以明白,仓促之间欲使人明白;他人不能迅速知晓,则以为其人难以明白事理。以为其人难以明白事理,则构成气愤不满。 <p> </FONT></B>
<P ><B><FONT size=3>气盛而辩难之时,对他人之失误不可再施加压力;因此,善于辩难者,为之指出而使之重新解说。不善于辩难者,因其失误而欺凌、激怒其人,即使对方欲回头修正,亦使之势必毫无门路。使之毫无门路,则构成妄言狂辩。 <p> </FONT></B>
<P ><FONT size=3><B>大凡人心有所思虑之时,则耳朵不能听得清楚,因此,众人皆有思虑与众人同时说话,则竟相阻止,欲他人能听到自己之言。他人亦因其正当思虑问题之缘故,而不能了解自己之意,则以为他人不能理解。人之常情无不忌讳被人认为不解。认为他人不能理解,则构成怒气填胸。</B><p> </FONT>
<P ><FONT size=3><B>总之,构成此六种偏失,各种变数则因此而产生。然而虽然有构成变数之可能,仍会有所收获;如果只是陈说而不加辩难,各自陈述其见解,则无法得知何是何非。</B><p> </FONT>
<P ><FONT size=3>  由此论之,谈而定理者眇矣。必也:聪能听序,思能造端,明能见机,辞能辩意,捷能摄失,守能待攻,攻能夺守,夺能易予。兼此八者,然後乃能通於天下之理;通於天下之理,则能通人矣。不能兼有八美,适有一能,则所达者偏,而所有异目矣。是故: <p> </FONT>
<P ><FONT size=3>  聪能听序,谓之名物之材。 <p> </FONT>
<P ><FONT size=3>  思能造端,谓之构架之材。 <p> </FONT>
<P ><FONT size=3>  明能见机,谓之达识之材。 <p> </FONT>
<P ><FONT size=3>  辞能辩意,谓之赡给之材。 <p> </FONT>
<P ><FONT size=3>  捷能摄失,谓之权捷之材。 <p> </FONT>
<P ><FONT size=3>  守能待攻,谓之持论之材。 <p> </FONT>
<P ><FONT size=3>  攻能夺守,谓之推彻之材。 <p> </FONT>
<P ><FONT size=3>夺能易予,谓之贸说之材。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B><FONT size=3>由此看来,通过谈论而确定道理之希望渺茫。必须做到:善于听人之见解而能有条不紊,善于思考道理而能知端绪先后,善于明察事理而能预见到玄机,善于运辞措意而能明人我之意,善于迅捷行事而能控制其失误,善于坚守自我而能任他人来攻,善于攻克对方而能夺人之所守,善于夺人之所守而能为我所有。能兼有此八种才智,然后才能对天下之事理通达;对天下之事理通达,则能成通达之人。不能兼有此八种才智,只有其中一种才能,则所能通达者只是某个方面,因而对所有问题便有不同之眼光。因此: <p> </FONT></B>
<P ><B><FONT size=3>善于听人之见解而能有条不紊,可以叫做正名察物之材。 <p> </FONT></B>
<P ><B><FONT size=3>善于思考道理而能知端绪先后,可以叫做构建框架之材。 <p> </FONT></B>
<P ><B><FONT size=3>善于明察事理而能预见到玄机,可以叫做通达有识之材。 <p> </FONT></B>
<P ><B><FONT size=3>善于运辞措意而能明人我之意,可以叫做擅辩畅论之材。 <p> </FONT></B>
<P ><B><FONT size=3>善于迅捷行事而能控制其失误,可以叫做权变敏捷之材。 <p> </FONT></B>
<P ><B><FONT size=3>善于坚守自我而能任他人来攻,可以叫做持守善论之材。 <p> </FONT></B>
<P ><B><FONT size=3>善于攻克对方而能夺人之所守,可以叫做善攻善克之材。 <p> </FONT></B>
<P ><B><FONT size=3>善于夺人之所守而能为我所有。可以叫做交易游说之材。 <p> </FONT></B>
<P ><FONT size=3>通材之人,既兼此八材,行之以道。与通人言,则同解而心喻;与众人言,则察色而顺性。虽明包众理,不以尚人;聪睿资给,不以先人。善言出己,理足则止;鄙误在人,过而不迫。写人之所怀,扶人之所能。不以事类犯人之所婟,不以言例及己之所长。说直说变,无所畏恶。采虫声之善音,赞愚人之偶得。夺与有宜,去就不留。方其盛气,折谢不吝;方其胜难,胜而不矜。心平志谕,无适无莫,期於得道而已矣,是可与论经世而理物也。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B><FONT size=3>具备各种才智之人,既能兼有此八种才智,按道而应用之,与通达之人论说,则见解相同时即能从内心明白;与众人论说,则观察人之表情而顺应人之性情。即使其明智足以包容众人之理,不因此而自以为高人一等;即使耳聪心明足以运用自如,不因为而凌驾于众人之上。人以为善之言由己而发出,说理完备即不再多言;鄙陋与失误出于他人,知其过错而不穷追猛打。替他人表达内心所想之理,扶持他人之才能。不因同类之事而冒犯他人之隐情,不因例用前人之言而冒称己之长处。无论直率之说还是变通之说,皆无畏惧与厌恶之心。虫声虽难听,能采其所发之善音;愚人虽见少,能赞其偶然之所得。夺换他人之失与以正道教人,能掌握合适之分寸;舍弃其当舍而接受其当受,不滞留个人之成见。当其气势正盛之时,能折服于理而不惜屈服;当其辩难获胜之时,虽获胜而不会骄矜。心气平和而志向明畅,不与人为敌亦不羡慕他人,只期望得到大道而已。此种通达之材,便可以与之论说经营天下之道、治理万物之事。<p> </FONT></B>
<P ><B><FONT size=3> <p> </FONT></B>
<P ><B>〈材能〉 <p> </B>
<P ><FONT size=3>材能大小,其准不同。量力而授,所任乃济。 <p> </FONT>
<P ><FONT size=3>或曰:人材有能大而不能小,犹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鸡;愚以为此非名也。夫能之为言,已定之称;岂有能大而不能小乎?凡所谓能大而不能小,其语出於性有宽急;性有宽急,故宜有大小。宽弘之人,宜为郡国,使下得施其功,而总成其事;急小之人,宜理百里,使事办於己。然则郡之与县,异体之大小者也;以实理宽急论辨之,则当言大小异宜,不当言能大不能小也。若夫鸡之与牛,亦异体之小大也,故鼎亦宜有大小;若以烹犊,则岂不能烹鸡乎?故能治大郡,则亦能治小郡矣。推此论之,人材各有所宜,非独大小之谓也。<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B><FONT size=3>材质与智能之大小,其水准本自不同。衡量其才力之不同而授予其职责,各自所承担的事情才能合适。 <p> </FONT></B>
<P ><B><FONT size=3>有人说:某人之材质能做大事而不能做小事,犹如可以容得下大牛之鼎不能用来烹煮小鸡;在下认为此是名不副实之言。能力之大小,是已确定之名称,怎会有能做大事而不能做小事之人?凡是所谓能做大事而不能做小事者,其说法出于人之性情有宽缓与急躁之别;性情有宽缓与急躁之别,因此应当有可做大事或可做小事之别。性情宽缓而胸怀弘大之人,应当担任郡国之长,使其手下得以施展其事功,而其人总揽其事而成之;性情急躁而胸怀狭小之人,应该担任治理县乡之官,使事情可由其人自己办成。然则郡国与县乡,只是其方圆之大小不同,按实际之理、性情之宽缓与急躁之论来辨别,则应当说因为能力之大小不同,因此所适宜之职位之不同,不应当说能做大事而不能做小事。至于说小鸡与大牛,亦只是其体之大小不同,因此所用之鼎亦应有大小之别;如果能用来烹煮牛犊,则怎会不能用来烹煮小鸡?因此,能治理大的郡国,则亦能治理小的郡县。由此而推论,某人之材质各有其适合之位,而非仅仅才能大小之意。<p> </FONT></B>
<P ><B><FONT size=3> <p> </FONT></B>
<P ><FONT size=3>  夫人材不同,能各有异:有自任之能,有立法使人之能,有消息辨护之能,以德教师人之能,有行事使人谴让之能,有司察纠摘之能,有权奇之能,有威猛之能。 <p> </FONT>
<P ><FONT size=3>  夫能出於材,材不同量;材能既殊,任政亦异。是故: <p> </FONT>
<P ><FONT size=3>  自任之能,清节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冢宰之任;为国,则矫直之政。 <p> </FONT>
<P ><FONT size=3>  立法之能,治家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司寇之任;为国,则公正之政。 <p> </FONT>
<P ><FONT size=3>  计策之能,术家之材也,故在朝也,则三孤之任;为国,则变化之政。 <p> </FONT>
<P ><FONT size=3>  人事之能,智意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冢宰之佐;为国,则谐合之政。 <p> </FONT>
<P ><FONT size=3>  行事之能,谴让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司寇之佐;为国,则督责之政。 <p> </FONT>
<P ><FONT size=3>  权奇之能,伎俩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司空之任;为国,则艺事之政。 <p> </FONT>
<P ><FONT size=3>  司察之能,臧否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师氏之佐;为国,则刻削之政。 <p> </FONT>
<P ><FONT size=3>威猛之能,豪杰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将帅之任;为国,则严厉之政。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B><FONT size=3>人之材质不同,能力亦各自不同:或有自我管制之能力,或有确立法度而支使他人之能力,或有增减区分保护之能力,或有用道德教化为人之师之能力,或有做事而支使人、督促呵责之能力,或有主管纠察指摘之能力,或有善于权变而出奇制胜之能力,或有威武勇猛之能力。 <p> </FONT></B>
<P ><B><FONT size=3>能力由材质而决定,而材质之分量有所不同。材质与能力既已不同,所能担任之政事亦因此而不同。所以: <p> </FONT></B>
<P ><B><FONT size=3>有自我管制之能力者,为清正而守节之材质,因此,若在朝廷,则可担任总揽众事的冢宰之职务;治理国家,则能行矫偏行正之政。 <p> </FONT></B>
<P ><B><FONT size=3>有能立法度之能力者,治理大夫封地之材质,因此,若在朝廷,则可担任审案定刑的司寇之职务;治理国家,则能行公平正直之政。 <p> </FONT></B>
<P ><B><FONT size=3>有出谋划策之能力者,为技术或专家之材质,因此,若在朝廷,则可担任献计献策的三孤之职务;治理国家,则能行权变幻化之政。 <p> </FONT></B>
<P ><B><FONT size=3>有安人定事之能力者,为智谋与思虑之材质,因此,若在朝廷,则可担任总揽众事的冢宰之辅佐;治理国家,则能行偕同聚合之政。 <p> </FONT></B>
<P ><B><FONT size=3>有躬行做事之能力者,为善督促呵责之材质,因此,若在朝廷,则可担任审案定刑的司寇之辅佐;治理国家,则能行督察呵责之政。 <p> </FONT></B>
<P ><B><FONT size=3>有权变出奇之能力者,为善长于技巧之材质,因此,若在朝廷,则可担任器物制作的司空之职务;治理国家,则能行艺能事务之政。 <p> </FONT></B>
<P ><B><FONT size=3>有主管纠察之能力者,为能辨别善恶之材质,因此,若在朝廷,则可担任辨别是非的师傅之辅佐;治理国家,则能行抑恶扬善之政。 <p> </FONT></B>
<P ><B><FONT size=3>有威武勇猛之能力者,为雄豪而杰出之材质,因此,若在朝廷,则可担任行军作战的将帅之职务;治理国家,则能行严正刚烈之政。 <p> </FONT></B>
<P ><FONT size=3>  凡偏材之人,皆一味之美;故长於办一官,而短於为一国。何者?夫一官之任,以一味协五味;一国之政,以无味和五味。又国有俗化,民有剧易;而人材不同,故政有得失。是以: <p> </FONT>
<P ><FONT size=3>  王化之政,宜於统大,以之治小则迂。 <p> </FONT>
<P ><FONT size=3>  辨护之政,宜於治烦,以之治易则无易。 <p> </FONT>
<P ><FONT size=3>  策术之政,宜於治难,以之治平则无奇。 <p> </FONT>
<P ><FONT size=3>  矫抗之政,宜於治侈,以之治弊则残。 <p> </FONT>
<P ><FONT size=3>  谐和之政,宜於治新,以之治旧则虚。 <p> </FONT>
<P ><FONT size=3>  公刻之政,宜於纠奸,以之治边则失众。 <p> </FONT>
<P ><FONT size=3>  威猛之政,宜於讨乱,以之治善则暴。 <p> </FONT>
<P ><FONT size=3>  伎俩之政,宜於治富,以之治贫则劳而下困。 <p> </FONT>
<P ><FONT size=3>故量能授官,不可不审也。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B><FONT size=3>大凡具备某方面特长之偏材,皆如五味中一味之美;因此善于担任某一官职,而不适合于治理一国。何以如此?因某一官职,如用一味而协同五味;而一国之政令,如凭无味而使五味和融。再者,一国有风俗与风化,民众有难治与易治;而人之材质不同,因此,政令亦有得失。所以: <p> </FONT></B>
<P ><B><FONT size=3>以王道教化之政令,适宜于统辖重大之事,以此治理细小之事则迂阔难行。 <p> </FONT></B>
<P ><B><FONT size=3>用区别保护之政令,适宜于治理烦琐之事,以此治理平易之事则不见平易。 <p> </FONT></B>
<P ><B><FONT size=3>以策略技术之政令,适宜于治理困难之事,以此治理平常之事则不见奇效。 <p> </FONT></B>
<P ><B><FONT size=3>用矫偏刚强之政令,适宜于治理冗杂之事,以此治理缺憾之事则更增残缺。 <p> </FONT></B>
<P ><B><FONT size=3>以和谐和缓之政令,适宜于治理新生事物,以此治理旧有之事则不见实效。 <p> </FONT></B>
<P ><B><FONT size=3>用公正严刻之政令,适宜于治理纠察奸邪,以此治理边侧之人则失去民众。 <p> </FONT></B>
<P ><B><FONT size=3>以威武勇猛之政令,适宜于讨伐作乱之人,以此治理善良之人则流于残暴。 <p> </FONT></B>
<P ><B><FONT size=3>用奇技异巧之政令,适宜于治理富有之国,以此治理贫穷之国则劳苦困民。 <p> </FONT></B>
<P ><B><FONT size=3>因此,衡量能力之不同而授予官职,不可不审慎。<p> </FONT></B>
<P ><B><FONT size=3> <p> </FONT></B>
<P ><FONT size=3>凡此之能,皆偏材之人也。故或能言而不能行,或能行而不能言;至於国体之人,能言能行,故为众材之隽也。人君之能异於此。故臣以自任为能,君以用人为能;臣以能言为能,君以能听为能;臣以能行为能,君以能赏罚为能。所能不同,故能君众材也。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B><FONT size=3>大凡具有以上能力者,皆为偏擅某方面之才能之人。因此,或有能言谈而不能躬行者,或有能躬行而不能言谈者;至于一国之主要人物,既能言谈又能躬行,因此成为各种材质之人中之杰出者。人君之能力与此皆不同。因此,臣子当以自我管制为其应有之能力,人君以善于用人为其应有之能力;臣子以能言谈为应有之能力,人君以能兼听为应有之能力;臣子以能躬行为应有之能力,人君以能公正赏罚为应有之能力。(人君)所需之能力(与偏擅某方面之才能之人)不同,所以能统领各种偏材之众人。 <p> </FONT></B>
<P ><B> <p> </B>
<P ><B>〈利害〉 <p> </B>
<P ><FONT size=3>  盖人业之流,各有利害: <p> </FONT>
<P ><FONT size=3>  夫清节之业,著于仪容,发於德行;未用而章,其道顺而有化。故其未达也,为众人之所进;既达也,为上下之所敬。其功足以激浊扬清,师范僚友。其为业也,无弊而常显,故为世之所贵。 <p> </FONT>
<P ><FONT size=3>法家之业,本于制度,待乎成功而效。其道前苦而後治,严而为众。故其未达也,为众人之所忌;已试也,为上下之所惮。其功足以立法成治。其弊也,为群枉之所雠。其为业也,有敝而不常用,故功大而不终。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B><FONT size=3>大凡各人术业之流派,各有其利害: <p> </FONT></B>
<P ><B><FONT size=3>清正守节者之术业,显露于仪态容止,产生于道德品行;不待用之即已彰显,其道顺适而知变化。因此,于未达于此境界之时,乃是众人前进之方向;既已达到此境界之后,可使上下之人尊之敬之。其功用足以激荡污浊而发扬清正,为同僚朋友之楷模典范。其为术业,不见弊端而常能显明,因此为世人所贵重。 <p> </FONT></B>
<P ><B><FONT size=3>法家之术业,发源于制订规则,待到功用之成而见其成效。其道先受劳苦而后得太平,严酷而待众人。因此,于未达于成功之时,被众人之所忌恨;经过试验之后,被上下之人所畏惧。其功用足以设立法度而达成太平。其弊端在于,被众多冤屈邪恶者所仇恨。其为术业,有所危害而不能常用,因此功用虽大而不能善终。<p> </FONT></B>
<P ><B><FONT size=3> <p> </FONT></B>
<P ><FONT size=3>  术家之业,出於聪思,待於谋得而章。其道先微而後著,精而且玄。其未达也,为众人之所不识。其用也,为明主之所珍。其功足以运筹通变。其退也,藏於隐微。其为业也,奇而希用,故或沉微而不章。 <p> </FONT>
<P ><FONT size=3>智意之业,本於度原,其道顺而不忤。故其未达也,为众人之所容矣;已达也,为宠爱之所嘉。其功足以赞明计虑。其蔽也,知进而不退,或离正以自全。其为业也,谞(音许)而难持,故或先利而後害。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B><FONT size=3>善于技巧之术业,出于聪明才思,待到所谋既成而显现。其道先隐微而后显明精密而且玄妙。于未达于成功之时,众人不能公认。其功用,被开明君主所珍重。其功用足以运筹帷幄而通达变化。其退守之时,可以深藏而隐秘不显。其为术业,奇妙而罕见其用,因此或许沉潜隐秘而不能彰显。 <p> </FONT></B>
<P ><B><FONT size=3>睿思才智之术业,产生于思虑探究,其道顺应时变而不违逆。因此,其未达于完善之时,为众人所接受;既已达于完善之后,为爱慕者所赞许。其功用足以帮助和发明计策思虑。其见识不全者,只知前进而不知后退,或者远离正道而求保全自我。其为术业,重计谋而难以控制,因此或许先获其利而后有害。<p> </FONT></B>
<P ><FONT size=3>  臧否之业,本乎是非,其道廉而且砭。故其未达也,为众人之所识;已达也,为众人之所称。其功足以变察是非。其蔽也,为诋诃之所怨。其为业也,峭而不裕,故或先得而後离众。 <p> </FONT>
<P ><FONT size=3>伎俩之业,本于事能,其道辨而且速。其未达也,为众人之所异;已达也,为官司之所任。其功足以理烦纠邪。其蔽也,民劳而下困。其为业也,细而不泰,故为治之末也。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 <p> </FONT></B>
<P ><FONT size=3><B>   褒贬评判之术业,产生于评判是非,其道廉正而且可以讥刺弊病。因此,其未达于完善之时,为众人所认可;既已达于完善之后,为众人所称道。其功用足以改变与明察是非。其见识不全者,被受其诋毁呵责者所怨恨。其为术业,峭拔脱俗而不宽容,因此或许先得众人之认可而后为众人所疏远。</B><p> </FONT>
<P ><B><FONT size=3>   奇技异巧之术业,产生于做事之技能,其道求异而且变化快。其未达于完善之时,不为众人认可;既已达于完善之后,为官府中主管者所任用。其功用足以理清烦杂而纠正偏邪。其见识不全者,使民众劳苦而属下困苦。其为术业,琐细而不能安泰,因此乃是治理天下之末节。<p> </FONT></B>
<P ><B><FONT size=3> <p> </FONT></B>
<P ><B>〈接识〉</B><p>  
<P ><FONT size=3>夫人初甚难知,而士无众寡,皆自以为知人。故以己观人,则以为可知也;观人之察人,则以为不识也。夫何哉?是故,能识同体之善,而或失异量之美。何以论其然?</FONT> <FONT size=3>夫清节之人,以正直为度,故其历众材也,能识性行之常,而或疑法术之诡。 法制之人,以分数为度,故能识较方直之量,而不贵变化之术。 术谋之人,以思谟为度,故能成策略之奇,而不识遵法之良。 器能之人,以辨护为度,故能识方略之规,而不知制度之原。 智意之人,以原意为度,故能识韬 之权,而不贵法教之常。 伎俩之人,以邀功为度,故能识进趣之功,而不通道德之化。 臧否之人,以伺察为度,故能识诃砭之明,而不畅倜傥之异。 言语之人,以辨析为度,故能识捷给之惠,而不知含章之美。 是以互相非驳,莫肯相是。取同体也,则接论而相得;取异体也,虽历久而不知。 </FONT><FONT size=3><B>译文:人本来甚难了解,而士人无论多少,皆自以为可以了解他人。故凭一己之心而观察他人,则以为可以了解;看看他人观察人的情况,则以为并非真正认识其人。究竟为何?因此,或许能够认识到建立于同意本体上之善,却可能偏失于数量程度不同之美。何以如此论断? 清正守节之人,以公平和正直为原则,因此当其遍阅各种人材之时,能认识到本性行为之不变者,却可能怀疑方法技巧之奇诡。 遵法守制之人,以本分和数量为原则,因此能认识比较方正端直之程度,却不重视随时变化之技巧。 知术善谋之人,以思虑和谋略为原则,因此能够策划出奇思巧谋之策略,却不能认识遵守法令之好处。 专业技能之人,以辨别和保护为原则,因此能够认识方法与谋略之规则,却不能了解制订法度之原因。 睿智有心之人,以推测人心意为原则,因此能够认识到韬略的随时权变,却不重视法令与教化之常道。 奇技异巧之人,以求取功名作为原则,因此能够认识到进取趋向之功用,却不能通达道德教化之功能。 擅长评判之人,以探究与观察为原则,因此能够有认识诃责与针砭之明智,却不能尽晓杰出奇异之士。 善于言谈之人,以辨别与分析为原则,因此能够认识到敏捷与健谈之好处,却不知道含而不露之美雅。 因此,互相非难攻驳,无人肯相互肯定。若所取者为同一事体,则能接应讨论而互有所得;若所取者为同一事体,即使历时长久而不能相互了解。</B><p> </FONT>
<P ><FONT size=3>凡此之类,皆谓一流之材也。若二至已上,亦随其所兼,以及异数。故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美。尽有诸流,则亦能兼达众材。故兼材之人,与国体同。欲观其一隅,则终朝足以识之;将究其详,则三日而後足。何谓三日而後足?夫国体之人,兼有三材,故谈不三日,不足以尽之:一以论道德,二以论法制,三以论策术,然後乃能竭其所长,而举之不疑。 </FONT><B><FONT size=3>译文:</FONT> <FONT size=3>凡此之类,皆可谓一流人材。若能至于兼有其中两者以上,亦能随其兼有之材质,因而发生变化。因此,一流人材,则能识得一流之美善之处;二流人材,则能识得二流之美妙之处。若能全部拥有各流人材之长,则亦能兼有各种人材之美善之处。因此,兼有各种人材之长处者,可以与国家栋梁之材等同。若要考察某人一方面之专长,则一日之间足以识别;将要详细了解其情,则有三日足以知之。为何须三日才能足以知之?堪称国家栋梁之人,兼有三方面之材质,因此,若无三日之交谈,不足以完全了解:其一,探究其道德修养;其二,观察其法令制度之才能,其三,观察其策略方法如何。如此之后方能完全了解其长处,可以举荐而不疑虑。<p> </FONT></B>
<P ><B><FONT size=3> <p> </FONT></B>
<P ><FONT size=3>然则,何以知其兼偏,而与之言乎?其为人也,务以流数,杼人之所长,而为之名目,如是兼也;如陈以美,欲人称之,不欲知人之所有,如是者偏也。</FONT> <FONT size=3>不欲知人,则言无不疑。是故,以深说浅,益深益异;异则相返,反则相非。是故,多陈处直,则以为见美;静听不言,则以为虚空;抗为高谈,则以为不逊;逊让不尽,则以为浅陋;言称一善,则以为不博;历发众奇,则以为多端;先意而言,则以为分美;因失难之,则以为不喻;说以对反,则以为较己;博以异杂,则以为无要。论以同体,然後乃悦,於是乎有亲爱之情、称举之誉。此偏材之常失。 </FONT><B><FONT size=3>译文: 如此说来,何以知其是兼有之人材还是偏能之人材,因而与之交流?若其为人,致力于某一流人材之长处,又能采纳接受他人之长处,而且能明了其名目,此类是兼有之人材;如果将个人之擅长者陈述出来,欲求得他人赞美,不欲了解他人所有之长处,此类是偏能之人材。 不欲了解别人之长处,则对他人之言无不疑难。因此,以深奥之言来说浅显道理,似乎越深奥越使人感到惊异;对相同意见则归于己见,对相反意见则相非难。因此,多所陈述而直言相对,则以为是在炫耀美德;静听而不言,则以为是虚无空疏;坚持意见而阐述高见,则以为不知谦逊辞让;不断谦逊辞让,则以为浅薄鄙陋;某人若说自己只有一方面之长处,则以为不够渊博;某人若逐条阐发众多奇异之论,则以为头绪多端;若在他之前表达出他的意见,则以为是分其美妙之处;因为他有事物而问难,则以为不可理喻;对不同意见陈述相反看法,则以为是与自己一较胜负;以博学而表现出不同于繁杂,则以为不知要点;若所论者认同其意见,然后方喜悦,因此而有相亲相爱之情感,有互相称举之赞誉。此是偏能人材之常见之过失。<p> </FONT></B>
<P ><B><FONT size=3> <p> </FONT></B>
<P ><B>〈英雄〉</B><p>  
<P ><FONT size=3>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於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FONT> <FONT size=3>若校其分数,则互相须,各以二分,取彼一分,然後乃成。何以论其然?夫聪明者,英之分也,不得雄之胆,则说不行;胆力者,雄之分也,不得英之智,则事不立。是以,英以其聪谋始,以其明见机,待雄之胆行之;雄以其力服众,以其勇排难,待英之智成之;然後乃能各济其所长也。 </FONT><FONT size=3><B>译文: 花草之精粹优秀者为英,禽兽之出类拔萃者为雄;所以,人类中之文才武功优异超众者,由此而命名。因此,聪慧明智超出众人,谓之英;胆识力量超过众人,谓之雄。此是自其中大体分类而命名。 如果比较其分数多少,则必须相辅相成,各按二分计算,取得另外之一分,然后才能成全。何以如此说?聪慧明智者,是英才之分数,若不得雄才之胆识,则其言辞不能得以被人接受;有胆识力量者,雄才之分数,若不得英才之智慧,则其所做之事难以成立。因此,英才凭其聪慧谋划于初,凭其明智而寻找机会,依赖雄才之胆识而行动;雄才凭其力量使众人服从,凭其勇气排除困难,依赖英才之智慧而成就其事;如此之后方能对其所擅长者有所助益。</B><p> </FONT>
<P ><FONT size=3>若聪能谋始,而明不见机,乃可以坐论,而不可以处事。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而勇不能行,可以循常,而不可以虑变。若力能过人,而勇不能行,可以为力人,未可以为先登。力能过人,勇能行之,而智不能断事,可以为先登,未足以为将帅。必聪能谋始,明能见机,胆能决之,然後可以为英:张良是也。气力过人,勇能行之,智足断事,乃可以为雄:韩信是也。 </FONT><B><FONT size=3>译文:</FONT> <FONT size=3>如果凭聪慧能够谋划于初,而明智不能寻找机会,则可以坐论其道,而不可以处理具体事务。聪慧能够谋划于初,明智能够寻找机会,而勇气不能使之行动,可以遵循常道,而不可以思虑应变之事。如果力量能够超过众人,而勇气不能使之行动,可以成为出力之人,不可以作为捷足先登者。力量能够超过众人,勇气能够使之行动,而智慧不能决断事务,可以成为捷足先登者,不足以成为将帅。一定要聪慧能够谋划于初,明智能够寻找机会,胆识能够决断疑难,然后可以成为英才,张良便是此类之人。胆气力量超过众人,勇气能够使之行动,智慧足以决断事务,方可以成为雄才,韩信便是此类之人。<p> </FONT></B>
<P ><B><FONT size=3> <p> </FONT></B>
<P ><FONT size=3>体分不同,以多为目,故英雄异名。然皆偏至之材,人臣之任也。故英可以为相,雄可以为将。若一人之身,兼有英雄,则能长世;高祖、项羽是也。然英之分,以多於雄,而英不可以少也。英分少,则智者去之,故项羽气力盖世,明能合变,而不能听采奇异,有一范增不用,是以陈平之徒,皆亡归高祖。高祖英分多,故群雄服之,英才归之,两得其用,故能吞秦破楚,宅有天下。</FONT> <FONT size=3>然则英雄多少,能自胜之数也。徒英而不雄,则雄材不服也;徒雄而不英,则智者不归往也。故雄能得雄,不能得英;英能得英,不能得雄。故一人之身,兼有英雄,乃能役英与雄。能役英与雄,故能成大业也。 <p> </FONT>
<P ><B><FONT size=3>译文:</FONT> <FONT size=3>人之本体与所得分数本自不同,只以分数多少设立名目,所以,英才与雄才之名目不同,然而皆为独擅其一之偏材,可以任用为臣子。因此,英才可以任用为宰相,雄才可以任用为将帅。如果一人之身,兼有英才与雄才之长处,则能为当世之尊长,汉高祖刘邦、楚霸王项羽便是此类。然而英才之分数,可以多于雄才之分数,而英才之分数不可以减少。英才之分数减少,则有智之士离之远去,因此,项羽勇气力量超出当世,表面上看能够合于变化之道,而不能听取采纳奇才异士之言,有一范增而不知重用,因此,陈平之类,皆逃走而归附汉高祖。汉高祖英才分数多,因此,众多雄才敬佩服从,英才归附投奔,英才与雄才各自都能得到重用,所以能够吞灭大秦而攻破大楚,拥有天下而以天下为家。 如此而言,英才与雄才分数之多少,乃是战胜自我之分数。只是英才而非雄才,则雄才之人不能敬佩服从;只是雄才而非英才,则有智之士不能归附投奔。因此,雄才能得到雄才,不能得到英才;英才能得到英才,不能得到雄才。所以,一人之身,既是英才,又是雄才,方能役使英才与雄才。能够役使英才与雄才,所以能成就伟大事业。</FONT></B><p>  
<P ><B>〈八观〉</B><p>  
<P ><FONT size=3>八观者:</FONT> <FONT size=3>一曰观其夺救,以明间杂。 二曰观其感变,以审常度。 三曰观其志质,以知其名。 四曰观其所由,以辨依似。 五曰观其爱敬,以知通塞。 六曰观其情机,以辨恕惑。 七曰观其所短,以知所长。 八曰观其聪明,以知所达。 </FONT><FONT size=3><B>译文: 所谓八观,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为观察其人夺换补救之法,以察明是否有疏漏与混杂错乱之性情。 二为观察其人感通应变能力,以审察是否能掌握原则并且还能变通。 三为观察其人志向材质高低,以了解是否所传之名声与其实情相符。 四为观察其人为人处世依据,以分辨是否确能依据正道或似是而非。 五为观察其人爱心敬意之情,以察知是否能够通达情理而没有闭塞。 六为观察其人情感机敏之心,以辨明是否能够宽容待人而不受迷惑。 七为观察其人缺欠不足所在,以知晓其人之所擅长者究竟在于何处。 八为观察其人所闻所见如何,以明了其人之闻见认识是否能够广博。</B><p> </FONT>
<P ><FONT size=3>何谓观其夺救,以明间杂?</FONT> <FONT size=3>夫质有至有违,若至胜违,则恶情夺正,若然而不然。故仁出於慈,有慈而不仁者;仁必有恤,有仁而不恤者;厉必有刚,有厉而不刚者。 若夫见可怜则流涕,将分与则吝啬,是慈而不仁者。睹危急则恻隐,将赴救则畏患,是仁而不恤者。处虚义则色厉,顾利欲则内荏,是厉而不刚者。然而慈而不仁者,则吝夺之也。仁而不恤者,则惧夺之也。厉而不刚者,则欲夺之也。 故曰:慈不能胜吝,无必其能仁也;仁不能胜惧,无必其能恤也;厉不能胜欲,无必其能刚也。是故,不仁之质胜,则伎力为害器;贪悖之性胜,则强猛为祸梯。亦有善情救恶,不至为害;爱惠分笃,虽傲狎不离;助善者明,虽疾恶无害也;救济过厚,虽取人不贪也。是故,观其夺救,而明间杂之情,可得知也。 </FONT><B><FONT size=3>译文: 何谓观察其人夺换补救之法,以察明是否有疏漏与混杂错乱之性情? 人之材质之中有至刚至健者,有因为情感欲望而违背常理者。如若至刚至健者被违背常理者胜过,则最可厌恶者在于因情感欲望而失去正道,如此则似刚健而非真正刚健。所以,仁爱出于慈悲之心,但有慈悲而非仁爱者;仁爱者定要有体恤他人之心,但有虽然仁爱而不能体恤他人之心者;严厉者定有刚健之性,但有严厉而无刚健之性者。 若是有人见到可怜者便流泪,而将要把自己所有的东西分给可怜者时却吝啬,此是有慈悲之心而不仁爱者。看到危险与急迫情况便有恻隐之心,而将要投身去救助时则畏惧祸患,此是有仁爱之心而不能体恤他人者。当遇到空谈大义务时便表现出严厉之情,而顾忌私利欲望则内心怯懦,此是严厉而不刚健者。然而,有慈悲之心而不能仁爱者,乃是吝啬之心使之失去慈悲之心。有仁爱之心而不能体恤他人者,乃是恐惧之情使之失去体恤之心。虽然严厉而不能刚健者,乃是欲望使之失去刚健之性。 所以说:慈悲之心若不能胜过吝啬之心,则其人并非一定能仁爱;仁爱之心若不能胜过恐惧之心,则其人并非一定能体恤他人;严厉之情若不能胜过欲望诱惑,则其人并非一定能刚健。因此,人之材质之中的不仁爱之心强盛,则技巧气力可成为有害之器物;贪求悖理之性情强盛,则刚强勇猛可以成为惹祸之阶梯。亦有凭借其情感之善良而挽救其邪恶之心者,如此则不至于为害他人;若爱人之心与惠人之心诚实坚定,即使傲慢或亲近亦不会使人离弃;若扶助善良之时能够明智,则即使疾恶如仇亦不至于危害他人;若救助赈济他人先已丰厚,则即使再索取财物亦不算是贪求。因此,观察其人夺换补救之法,因而察明是否有疏漏与杂乱之性情,能够得以了解。<p> </FONT></B>
<P ><FONT size=3>何谓观其感变,以审常度?</FONT> <FONT size=3>夫人厚貌深情,将欲求之,必观其辞旨,察其应赞。夫观其辞旨,犹听音之善丑;察其应赞,犹视智之能否也。故观辞察应,足以互相别识。然则:论显扬正,白也;不善言应,玄也;经纬玄白,通也;移易无正,杂也。先识未然,圣也;追思玄事,睿也;见事过人,明也;以明为晦,智也;微忽必识,妙也。美妙不昧,疏也;测之益深,实也;假合炫耀,虚也。自见其美,不足也;不伐其能,有馀也。 故曰:凡事不度,必有其故:忧患之色,乏而且荒;疾疢之色,乱而垢杂;喜色,愉然以怿;愠色,厉然以扬;妒惑之色,冒昧无常;及其动作,盖并言辞。是故,其言甚怿,而精色不从者,中有违也;其言有违,而精色可信者,辞不敏也;言未发而怒色先见者,意愤溢也;言将发而怒气送之者,强所不然也。 凡此之类,徵见於外,不可奄违,虽欲违之,精色不从,感愕以明,虽变可知。是故,观其感变,而常度之情可知。 <STRONG>译文:</STRONG></FONT><B> <FONT size=3><STRONG>何谓观察其人感通应变能力,以审察是否能掌握原则并且还能变通。</STRONG> <STRONG>人之性情深藏于复杂外表之中,若要探察人之性情,定要观察其言辞中所含之意旨,观察其应答与评判。观察言辞中所含之意旨,好比辨听其声音之善恶;观察其应答与评判,好比考究其智慧能否与其所言相称。因此,观察言辞与应答,足以分别辨识其性情与外表之同异。由此可知:言论显明,宣扬合于正道,则直白易知;不善言辞应答,则玄秘深隐;直白易知与玄秘深隐相交织而经纬分明,则贯通明达;变换不定,不合正道,则芜杂不精。事之未成而已先知,则是圣哲之人;事过而能思明玄秘之情,则是聪睿之人;察见事理能超越众人,则是明达之人;其心已明而常若不足,则是智慧之人;能够识察微细纤毫,则是精妙之人。美意妙理不昧于心,则是疏朗之人;愈测愈深而不知其底,则是充实之人;道听途说而自炫博闻,则是虚泛之人。有美妙之事物则惟恐他人不知,则是不足称道之人;有才能而不夸耀骄矜,则是前途无量之人。</STRONG> <STRONG>所以说:大凡事理不合于尺度,必定有其原故。心有忧患而现于言表,因为修养不足而胸无主见;暴烈急燥之情现于言表,因为内心混乱而驳杂不纯;喜悦表情,来自内心之愉快;愠怒表情,来自严厉而声高;妒忌诱惑表情,欲制人而心不明,情绪无常;至于其一举一动,亦与言辞相夹杂。因此,起人言辞甚为欢快,而精神与表情与之不相应者,是内心与外表相违背;其言辞不达其意,而精神表情可以令人相信者,只是言辞不够敏捷;言辞尚未发出而愤怒之情已表现出来者,心中愤恨太多;言辞即将发出而愤怒之气随之而来,此是强烈反对自己所不以为然之事。</STRONG> <STRONG>大凡如此之类,其征兆表现于外,无法掩饰,无法改变。即使欲改变,精神与表情也与之不相一致。用心感受,正面辩论,以求明晓,即使内外有变化,亦能知之。因此,由其感悟及内外变化而观察,从而其平时的内心之情便可以知之。<p> </STRONG></FONT></B>
<P ><FONT size=3>何谓观其至质,以知其名?</FONT> <FONT size=3>凡偏材之性,二至以上,则至质相发,而令名生矣。是故,骨直气清,则休名生焉;气清力劲,则烈名生焉;劲智精理,则能名生焉;智直强悫,则任名生焉。集于端质,则令德济焉;加之学,则文理灼焉。是故,观其所至之多少,而异名之所生可知也。 <STRONG>译文:</STRONG></FONT><B> <FONT size=3><STRONG>何谓观察其人志向材质高低,以了解是否所传之名声与其实情相符?</STRONG> <STRONG>凡是偏至之材的本性,能在两方面达到最高境界,则两种最好之品质相互生发,从而美名便能远扬。因此,骨气正直清廉,则修美之名远扬;气质清醇而有力,则刚烈之名远扬;智力相兼而精于道理,则才能之名远扬;智慧正直而强毅诚恳,则担当之名远扬。落实端正之本质,则美德相助;加之以学习,则能文理粲然。因此,观察其所能达到之数量与程度,从而便可知其何以有不同之名声。<p> </STRONG></FONT></B>
<P ><FONT size=3>何谓观其所由,以辨依似?</FONT> <FONT size=3>夫纯讦性违,不能公正;依讦似直,以讦讦善;纯宕似流,不能通道;依宕似通,行傲过节。故曰:直者亦讦,讦者亦讦,其讦则同,其所以为讦则异。通者亦宕,宕者亦宕,其所以为宕则异。然则,何以别之?直而能温者,德也;直而好讦者,偏也;讦而不直者,依也。道而能节者,通也;通而时过者,偏也;宕而不节者,依也;偏之与依,志同质违,所谓似是而非也。是故,轻诺似烈而寡信,多易似能而无效,进锐似精而去速,诃者似察而事烦,讦施似惠而无成,面从似忠而退违,此似是而非者也。亦有似非而是者:大权似奸而有功,大智似愚而内明,博爱似虚而实厚,正言似讦而情忠。夫察似明非,御情之反;有似理讼,其实难别也。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得其实?故听言信貌,或失其真;诡情御反,或失其贤;贤否之察,实在所依。是故,观其所依,而似类之质,可知也。 <STRONG>译文:</STRONG></FONT><B> <FONT size=3><STRONG>何谓观察其人为人处世依据,以分辨是否确能依据正道或似是而非。</STRONG> <STRONG>责人之过失看似纯正,若其人背离本性,则不可能公正;凭借情感而责人过失,看似率直,却可能将善良错加斥责。放荡不羁似乎纯正,却好似流动不止,则不能通达大道;看似通达而放荡,行为孤傲而不合节度。所以说,正直之人有责人之时,善于斥责别人之人也有责人之时,其责人为其共同之处,其责人之原因则不同。通达之人有放荡之行为,任性而放荡者也有放荡之行为,其放荡之原因则有所不同。如此说来,凭借什么对此加以区别?正直而又能温和者,乃是有德之人;正直而好斥责他人者,乃是偏颇之人;斥责他人而不正直者,乃是似是而非之人。合乎道义而知节制者,乃是通达之人;看似通达而时有过激者,乃是偏颇之人;放荡而不知节制者,是似是而非之人。偏颇与似是而非者,志向相同而品质不同,即所谓似乎如此而实则不不然者。因此,轻易承诺便似刚烈,而实则缺少诚信;常把事情看得轻松容易者便似能力强,而实则难以有效用;锐意进取者便似精干,而实则很快便会退缩;常常呵责他人者便似能够明察,而实则心烦意乱;斥责他人却施以恩惠者便似能施惠于人,而实则终难有所成就;表面顺从者便似忠诚,而实则阳奉阴违。以上各种即是似是而非者。也有似乎不然却确实可取者:懂得大的权变好似奸邪,而实则可成大功;懂得大的智慧者便似愚蠢,而实则内心明达;所爱广博便似虚泛,而实则宽厚;正直之言好似斥责,而实则情真意诚。能够明察表面相似与确实错误者,则可掌握是非,须自人之真情反复思虑;诉讼之时,似有理而无理者,其实际情况难以区别。若非天下极为精明之人,其谁能得知其实际情况?所以,只听人之言,只相信他人之貌,或许会失去真实情况;以奇诡之心反复揣测,或许会失去贤德之人;欲察明是否贤德,完全在于其心中所存之依据。因此,观察其人心中所存之依据,从而使相似或确然如此之实情,可得而明。<p> </STRONG></FONT></B>
<P ><FONT size=3>何谓观其爱敬,以知通塞?</FONT> <FONT size=3>盖人道之极,莫过爱敬。是故,《孝经》以爱为至德,以敬为要道;《易》以感为德,以谦为道;《老子》以无为德,以虚为道;《礼》以敬为本;《乐》以爱为主。然则,人情之质,有爱敬之诚,则与道德同体;动获人心,而道无不通也。然爱不可少於敬,少於敬,则廉节者归之,而众人不与。爱多於敬,则虽廉节者不悦,而爱节者死之。何则?敬之为道也,严而相离,其势难久;爱之为道也,情亲意厚,深而感物。是故,观其爱敬之诚,而通塞之理,可得而知也。 <STRONG>译文:</STRONG></FONT><B> <FONT size=3><STRONG>何谓观察其人爱心敬意之情,以察知是否能够通达情理而没有闭塞。</STRONG> <STRONG>大抵人道之原则,没有超过爱与敬者。因此,《孝经》以爱为最高之德,以敬为首要之道;《易》以感应为德,以谦逊为道;《老子》以空无为德,以清虚为道;《礼经》以敬为根基,《乐经》以爱为主干。如此说来,人情之本质,有爱敬之诚心,则可以与道德合为一体;行动可以获得人心拥戴,因而大道无所不通。然而爱心不可比敬意少,爱心少于敬意,则缺少节操者前来依附,而众人却不拥戴。爱心多于敬意,则即使缺少节操者不喜欢,而热衷于节操者可以为之效命。为何?敬意作为一种道义,严厉而使人有距离,其情势难以长久;爱心作为一种道义,使人感情上相亲近而心意浓厚,深切而能感人。因此,观察其爱敬是否出于诚意,从而是否通达与闭塞之道理,可得以知道。<p> </STRONG></FONT></B>
<P ><FONT size=3>何谓观其情机,以辨恕惑?</FONT> <FONT size=3>夫人之情有六机: 杼其所欲则喜,不杼其所欲则怨,以自伐历之则恶,以谦损下之则悦,犯其所乏则婟,以恶犯婟则妒。此人性之六机也。 夫人情莫不欲遂其志,故烈士乐奋力之功,善士乐督政之训,能士乐治乱之事,术士乐计策之谋,辨士乐陵讯之辞,贪者乐货财之积,幸者乐权势之尤。苟赞其志,则莫不欣然,是所谓杼其所欲则喜也。 若不杼其所能,则不获其志,不获其志则戚。是故功力不建则烈士奋,德行不训则正人哀哀,政乱不治则能者叹叹,敌能未弭则术人思思,货财不积则贪者忧忧,权势不尤则幸者悲,是所谓不杼其能则怨也。 人情莫不欲处前,故恶人之自伐。自伐,皆欲胜之类也。是故自伐其善则莫不恶也,是所谓自伐历之则恶也。 人情皆欲求胜,故悦人之谦;谦所以下之,下有推与之意。是故,人无贤愚,接之以谦,则无不色怿;是所谓以谦下之则悦也。 情皆欲掩其所短,见其所长。是故,人驳其所短,似若物冒之,是所谓驳其所伐则婟也。 人情陵上者也,陵犯其所恶,虽见憎未害也;若以长驳短,是所谓以恶犯婟,则妒恶生矣。 凡此六机,其归皆欲处上。是以君子接物,犯而不校,不校则无不敬下,所以避其害也。小人则不然,既不见机,而欲人之顺己。以佯爱敬为见异,以偶邀会为轻;苟犯其机,则深以为怨。是故,观其情机,而贤鄙之志,可得而知也。 <STRONG>[何谓观察其人情感机敏之心,以辨明是否能够宽容待人而不受迷惑?</STRONG></FONT><B> <FONT size=3><STRONG>人之常情有六种机敏之心:</STRONG> <STRONG>能抒展合其心意之事则喜悦,不能抒展合其心意之事则怨恨,在我之前自我矜夸则厌恶,以谦逊自损而处于卑下之位则喜悦,冒犯其所短则护短,以恶意侵犯人之短处则嫉妒。此是人之性情中六种机敏之心。</STRONG> <STRONG>人之常情无不欲实现其志向,所以刚烈之士乐于奋发其力之事功,善良之士乐于督导正人之训诫,能力高超之士乐于治理混乱之事务,擅长技能之士乐于计划策略之谋划,能言善辩之士乐于居高临下训告他人之言辞,贪心强盛之人乐于货物财宝之积蓄,幸运之人乐于追求权势之最大。一旦赞助其志向,则无不欣然喜悦,此即是能抒发合其心意之事则喜悦。</STRONG> <STRONG>如果不能抒展其所具备之能力,则不能获得志向的完成,则生悲戚之情。因此,事功不能建立,则刚烈之士郁闷。道德品行不雅正,则正人君子悲哀。政治混乱而不能治理,则有能力者叹息。敌对者之技能不被消灭,则有技能者思虑。货物财宝不能积蓄,则贪心轻生者忧虑。权势没有达到最高,则幸运者悲伤。此即所谓不能抒展合其心意之事则怨恨。</STRONG> <STRONG>人之常情,无不欲使自己处在前面,所以厌恶他人之自我矜夸。自我矜夸者,皆是急于胜人之类。因此,自我矜夸其善者,则无人不厌恶。此即所谓在我之前自我矜夸则厌恶。</STRONG> <STRONG>人之常情皆欲追求胜过他人,所以喜欢他人之谦逊,谦逊是用来显示自我的卑下,显示自我卑下则有退让赞许之意。因此,人无论贤愚,以谦逊之礼待之,则无不表现出喜悦之貌。此即所谓以谦逊自损而处于卑下之位则喜悦。</STRONG> <STRONG>人之常情皆欲遮掩其短处,而表现其长处。因此,他人驳其短处,便好似鄙视遮蔽他。此即所谓冒犯其所短则护短。</STRONG> <STRONG>人之常情皆欲居高临下而自身在上,见到他人胜过自己皆欲居高临下而待之。对所厌恶者取居高临下心态而冒犯之,即使被人憎恨,尚不至于有危害。如果凭借自己所擅长而驳斥他人之所短,此即所谓以恶意侵犯人之短处则嫉妒。</STRONG> <STRONG>大凡此六种机敏之心,总言之皆是欲使自己处于上位。因此,君子待人接物,可以冒犯但不可计较。不计较,则无不谨慎而谦卑,借此以逃避灾害。小人则不如此,既不能知机微先兆,却又欲使人顺从自己,将假装之爱心敬意者当做非凡之人,把偶然邀请相会看做轻视自己。一旦冒犯其机敏之情,则产生深深怨恨。因此,观察其人感情机敏之心,从而贤德与鄙俗之志向可得以知道。]<p> </STRONG></FONT></B>
<P ><FONT size=3>何谓观其所短,以知所长?</FONT> <FONT size=3>夫偏材之人,皆有所短。故直之失也讦,刚之失也厉,和之失也懦,介之失也拘。 夫直者不讦,无以成其直;既悦其直,不可非其讦;讦也者,直之徵也。 刚者不厉,无以济其刚;既悦其刚,不可非其厉;厉也者,刚之徵也。 和者不懦,无以保其和;既悦其和,不可非其懦;懦也者,和之徵也。 介者不拘,无以守其介;既悦其介,不可非其拘;拘也者,介之徵也。 然有短者,未必能长也;有长者必以短为徵。是故,观其徵之所短,而其材之所长可知也。 <STRONG>[何谓观察其人缺欠不足所在,以知晓其人之所擅长者究竟在于何处?</STRONG></FONT><B> <FONT size=3><STRONG>才智偏于某一方面之人,皆有其短处。所以,偏于耿直者其偏失在于斥责他人,偏于刚正者其偏失在于态度严厉,偏于和蔼者其偏失在于显得懦弱,偏重节操者其偏失在于有所拘泥。</STRONG> <STRONG>耿直者不斥责邪恶,无法显示其耿直;既然喜欢其耿直,则不可非议其责备;责备乃是耿直之表现。</STRONG> <STRONG>刚正者不态度严厉,无法助成其刚正;既然喜欢其刚正,则不可非议其严厉;严厉乃是刚正之表现。</STRONG> <STRONG>和蔼者不有所畏惧,无法保持其和蔼;既然喜欢其和蔼,则不可非议其知惧;知惧乃是和蔼之表现。</STRONG> <STRONG>守节者不有所拘泥,无法坚守其节操;既然喜欢其节操,则不可非议其拘泥;拘泥乃是守节者之表现。</STRONG> <STRONG>然而有短处者,不一定再能有长处;有长处者定然以短处表现出来。因此,观察其表现之短处,从而可知其材质之长处。]<p> </STRONG></FONT></B>
<P ><STRONG><FONT size=3> <p> </FONT></STRONG>
<P ><FONT size=3>何谓观其聪明,以知所达?</FONT> <FONT size=3>夫仁者德之基也,义者德之节也,礼者德之文也,信者德之固也,智者德之帅也。夫智出於明,明之於人,犹昼之待白日,夜之待烛火;其明益盛者,所见及远,及远之明难。是故,守业勤学,未必及材;材艺精巧,未必及理;理意晏给,未必及智;智能经事,未必及道;道思玄远,然後乃周。是谓学不及材,材不及理,理不及智,智不及道。道也者,回复变通。是故,别而论之:各自独行,则仁为胜;合而俱用,则明为将。故以明将仁,则无不怀;以明将义,则无不胜;以明将理,则无不通。然则,苟无聪明,无以能遂。故好声而实不克则恢,好辩而礼不至则烦,好法而思不深则刻,好术而计不足则伪。是故,钧材而好学,明者为师;比力而争,智者为雄;等德而齐,达者称圣,圣之为称,明智之极明也。是故,观其聪明,而所达之材可知也。 <STRONG>[何谓观察其人所闻所见如何,以明了其人之闻见认识是否能够广博?</STRONG></FONT><B> <STRONG><FONT size=3>仁为品德之基础,义为品德之节度,礼为品德之文饰,信为品德之固守,智为品德之统帅。智产生于自知知人之明,自知知人之明对于人而言,犹如白昼须凭借白日,夜晚须凭借火烛。其明智愈来愈盛者,其见识必然愈能识见于长远,但能达到见识长远却很难。因此,敬守其业而勤奋学习,不一定会成就大材;材质技艺精湛巧妙,其材质不一定达到合乎理之程度;理合意洽而从容充裕,不一定会达到智慧之程度;智慧能统摄事务,不一定能达到合于道之境界;合道而又思虑达于玄妙幽远,如此之后方能周延完备。此即是说,学不一定必然能成材,成材不一定必然能合理,合理不一定必然明于智,明智不一定必然能达于道。道,往复回环、知变而能通。因此,分而言之:各自独立而行,则以仁为胜;合和而并用,则自知知人之明为将帅。所以,以自知知人之明而统帅仁,则无不感怀拥戴;以自知之人之明统帅义,则无不可胜任;以自知知人之明而统帅理,则无不通达博洽。如此说来,如若无耳聪目明,无事能成就。所以,喜爱声名而不能有其实用则空疏,喜爱论辩而不能达于礼让则烦琐,喜爱法令而不能思虑深远则苛刻,喜爱法术而不能计谋充裕则造作。因此,美大之材质而能好学,自知之人之明为其师;力相同而有争斗,明智者为其英雄;品德相称而并列,通达者堪称为圣,可与圣名相称,是明智之最高最明者。因此,观察其人所闻所见如何,而可以明了其人之闻见认识是否能够广博。]<p> </FONT></STRONG></B>
<P  align=left><B >七缪第十 </B><B ><p> </B>
<P ><FONT size=3> <p> </FONT>
<P ><FONT size=3>七缪: <p> </FONT>
<P ><FONT size=3>一曰察誉有偏颇之缪, <p> </FONT>
<P ><FONT size=3>二曰接物有爱恶之惑, <p> </FONT>
<P ><FONT size=3>三曰度心有大小之误, <p> </FONT>
<P ><FONT size=3>四曰品质有早晚之疑, <p> </FONT>
<P ><FONT size=3>五曰变类有同体之嫌, <p> </FONT>
<P ><FONT size=3>六曰论材有申压之诡, <p> </FONT>
<P ><FONT size=3>七曰观奇有二尤之失。 <p> </FONT>
<P ><B ><FONT size=3>[人常有七种错谬之处: <p> </FONT></B>
<P ><B ><FONT size=3>一为观察与称誉常有偏颇之错谬, <p> </FONT></B>
<P ><B ><FONT size=3>二为待人与接物常有爱恶之迷惑, <p> </FONT></B>
<P ><B ><FONT size=3>三为忖度人之心常有大小之误差, <p> </FONT></B>
<P ><B ><FONT size=3>四为品人之材质常有早晚之疑惑, <p> </FONT></B>
<P ><B ><FONT size=3>五为对待同与变常有党同之嫌疑, <p> </FONT></B>
<P ><B ><FONT size=3>六为论评人材质常有崇抑之诡变, <p> </FONT></B>
<P ><B ><FONT size=3>七为观人之奇异常有两责之失误。] <p> </FONT></B>
<P  align=left><FONT size=3>夫采访之要,不在多少。然徵质不明者,信耳而不敢信目。故人以为是,则心随而明之;人以为非,则意转而化之;虽无所嫌,意若不疑。且人察物,亦自有误,爱憎兼之,其情万原;不畅其本,胡可必信。是故,知人者,以目正耳;不知人者,以耳败目。故州闾之士,皆誉皆毁,未可为正也;交游之人,誉不三周,未必信是也。夫实厚之士,交游之间,必每所在肩称;上等援之,下等推之,苟不能周,必有咎毁。故偏上失下,则其终有毁;偏下失上,则其进不杰。故诚能三周,则为国所利,此正直之交也。故皆合而是,亦有违比;皆合而非,或在其中。若有奇异之材,则非众所见。而耳所听采,以多为信,是缪於察誉者也。 <p> </FONT>
<P ><B ><FONT size=3>[采而之言而访人之事,其要点不在于所知之多少。然而不明于其表象与原质者,只信其耳之所闻,不敢信其目之所见。所以,他人以为正确,则我心顺随之而以为正确;他人以为错误,则我之意见随之而转化;虽然并无嫌隙,心意好似无所疑虑。况且人之观察人物,亦自有其失误之处,再加爱憎之情相扰,其情由自有万般不同;不能通达于其根本,岂可定然可信。因此,善于知人者,以其目之所见纠正其耳之所闻;不善于知人者,以其耳之所闻败坏其目之所见。所以,州郡街巷中之人士,众皆毁之或众皆誉之,而不可以之为证据;交往游学之人士,色貌虽可称道而其行为不与之相称,不一定能确实符合人之所称誉。实干而敦厚之人士,交往游学之时,定须一直以忠恕为己任而获其称誉。对在其上者则援助之,对在其下者则推爱之,如果不能周全完备,定然有责备诋毁之言。所以,偏重于其上则有失于其下,便会终究有遭人诋毁者;偏重于其下,则欲上进于政难以迅捷突出。所以,真正能做到色貌与行为各方面之周全完备,则于国有大利,此是正直之交往。所以,所行皆能合于道而众人以为正确,亦难免其中有违背道义而私相偏袒;所行皆能合于道而众人以为错误,或许恰恰在于其合于道。如果有奇异之材,则决非众人所能见识者。因而从耳闻而听信采纳人之意见,以为赞誉者多即以为确实如此,此是察验人之毁誉之错谬。] <p> </FONT></B>
<P  align=left><FONT size=3>夫爱善疾恶,人情所常;苟不明贤,或疏善善非。何以论之?夫善非者,虽非犹有所是,以其所是,顺己所长,则不自觉情通意亲,忽忘其恶。善人虽善,犹有所乏,以其所乏,不明己长;以其所长,轻己所短,则不自知志乖气违,忽忘其善。是惑於爱恶者也。 <p> </FONT>
<P ><B ><FONT size=3>[爱其善者,恨其恶者,是人之常情;如果不是明智贤达之人,或许疏远善者而错将善者误以为错误。如此之原因何在?以善为错误者,虽然是错误,其人却仍有正确之处,以其个人所认可之正确性,遵循自己之所长,则不自觉与之情感相通、心意相亲,暂时忘记其人邪恶之处。善人虽然善,其人却仍有不足之处,以其不足,不明知自己之长处,以个人之长处,轻视自己之短处,则自己不知不觉而背离其志向、违背其志气,暂时忘记其善。此是在爱恶方面之迷惑。] <p> </FONT></B>
<P  align=left><FONT size=3>夫精欲深微,质欲懿重,志欲弘大,心欲</FONT>嗛<FONT size=3>小。精微所以入神妙也,懿重所以崇德宇也,志大所以戡物任也,心小所以慎咎悔也。故《诗》咏文王:“小心翼翼”“不大声以色。”小心也;“王赫斯怒,以对于天下。”志大也。由此论之,心小志大者,圣贤之伦也;心大志大者,豪杰之隽也;心大志小者,傲荡之类也;心小志小者,拘懦之人也。众人之察,或陋其心小,或壮其志大,是误於小大者也。<B > </B><B ><p> </B></FONT>
<P ><B ><FONT size=3>[精妙者当深刻而微妙,质朴者当美好而厚重,立志者当弘毅而博大,本心者当谦逊而细致。深刻而微妙方可进入神妙之境界,美好而厚重方可道德尊崇而达于寰宇,弘毅博大方可担当重任,谦逊细致方可谨慎而无灾难与悔恨。所以《诗经》中吟咏周文王:“小心翼翼”,“不去追求声名之大与表面之貌。”此即是说用心细致。] <p> </FONT></B>
<P  align=left><FONT size=3>夫人材不同,成有早晚:有早智速成者,有晚智而晚成者,有少无智而终无所成者,有少有令材遂为隽器者。四者之理,不可不察。夫幼智之人,材智精达;然其在童髦,皆有端绪。故文本辞繁,辩始给口,仁出慈恤,施发过与,慎生畏惧,廉起不取。早智者浅惠而见速,晚成者奇识而舒迟,终暗者并困於不足,遂务者周达而有馀。而众人之察,不虑其变,是疑於早晚者也。 <p> </FONT>
<P ><B ><FONT size=3>[人之资质不同,其成就有早有晚;有早具智慧而快速而成之人,有晚具智慧而迟缓而成之人,有少年无智慧而终究无所成就之人,有少年有美好之材质于是成为俊杰可用之人。此四种情况,不可不明察。那种自幼便具有智慧之人,其材质精明通达;然而其在童年之时,都会有初步显现.因此作文则辞语繁丽,论辩则口齿伶俐,仁爱之心表现为慈善体贴,施与他人超过接受他人所给予,谨慎而知道敬畏与危险,廉洁而不妄取财物。早年即有智慧之人,见识不深刻但能反应敏捷;大智晚成之人,见识奇特但舒展迟缓;始终不解事理之人,总是受困于见识不足;始终皆善之人,虑事周全通达而见识有余。然而众人不能明察,不考虑前后之变化,此是因为对成就有早有晚不能明察。] <p> </FONT></B>
<P  align=left><FONT size=3>夫人情莫不趣名利、避损害。名利之路,在於是得;损害之源,在於非失。故人无贤愚,皆欲使是得在己。能明己是,莫过同体。是以偏材之人,交游进趋之类,皆亲爱同体而誉之,憎恶对反而毁之,序异杂而不尚也。推而论之,无他故焉;夫誉同体、毁对反,所以证彼非而着己是也。至于异杂之人,於彼无益,於己无害,则序而不尚。是故,同体之人,常患於过誉;及其名敌,则鲜能相下。是故,直者性奋,好人行直於人,而不能受人之讦;尽者情露,好人行尽於人,而不能纳人之径;务名者乐人之进趋过人,而不能出陵己之後。是故,性同而材倾,则相援而相赖也;性同而势均,则相竞而相害也;此又同体之变也。故或助直而毁直,或与明而毁明。而众人之察,不辨其律理,是嫌於体同也。<B > </B><B ><p> </B></FONT>
<P ><FONT size=3><B >[人之常情无不趋于追求名利、躲避损害。名利之路,在于自以为是与只求获得。自以为是而只求获得而归为己有;受损受害之源头,在于不欲使人非难和不欲失去。因此,人无论贤愚,皆欲使自己得到其欲望。能够明察自己究竟是否正确,莫过于辨明与自己同类之人的观点。因此具有某方面材质而不全面之人,交往趋舍之类的事,皆因为亲近、情感相同而相互赞誉,因为憎恶与自己相对相反而生厌恶之情,若只是不同或同异相交错之人则只是存而不论却不会加以赞誉。由此推论,并无其它缘故。因为是同类便赞誉,因为相对相反而诋毁,是用来证明别人错误而显示自己的正确。对于只是不同或同异相交错之人来说,因为对别人无益,对自己无害,就会只是存而不论却不会加以赞誉。因此,同类之人,常常以别人过分赞誉而生患;至于两方之名不相上下,就很少能够使另一方心服。因此,正直之人性情亢奋,喜欢别人也正直待人,却不能接受他人的攻讦。愿意完全展示之人情感外露,喜欢他人也情感外露,看到有人凸显而外露,就从心中喜欢他,却不能接受他人之直截意见。追求名誉之人喜欢他人对自己高度趋奉赞誉,却不能在遭受他人欺凌之时保持冷静。因此,性情相同而材质有偏,则相互援助而且相互依赖;性情相同是势均力敌,则相互争竞而且相互损害。此又是同类之间关系的变化情况。所以,有时帮助正直之人却又有贬低正直之言行,有时赞誉他人明智却有有诋毁他人明智之言行。而众人不能明察,不能辨别其中道理之所在,此是对同类之人产生嫌疑之原因。]</B><p> </FONT>
<P  align=left><FONT size=3>中材之人,则随世损益,是故,藉富贵则货财克於内,施惠周於外;见赡者求可称而誉之,见援者阐小美而大之,虽无异材,犹行成而名立。处贫贱则欲施而无财,欲援而无势,亲戚不能恤,朋友不见济,分义不复立,恩爱浸以离,怨望者并至,归非者日多;虽无罪尤,犹无故而废也。故世有侈俭,名由进退:天下皆富,则清贫者虽苦,必无委顿之忧,且有辞施之高,以获荣名之利;皆贫,则求假无所告,而有穷乏之患,且生鄙吝之讼。是故,钧材而进,有与之者,则体益而茂遂;私理卑抑,有累之者,则微降而稍退。而众人之观,不理其本,各指其所在,是疑於申压者也。 <p> </FONT>
<P ><B ><FONT size=3>[中等材质之人,则随时世变化而有所增减。因此,凭借着富贵则财富能够充足于自家,施与恩惠能周遍于他人;见富赡而能有助于己者所求能达目的则赞誉之,见援救自己者则阐说其微小之美德而加以夸大,(如此)则虽无出众之材质,仍然在行为上有所成就、在名誉上有所获得。(然而,此种人一旦)处在贫贱之时则想要诗余却无财富,想要援救他人而无势力,对亲戚不能抚恤,对朋友不能救济,其本分与义务不能再得以成立,恩爱渐渐失去,怨恨者一并而来,归咎与非难者日渐增多,(如此)则虽无罪责,仍然无故而遭人废弃。所以,世间有奢侈者与节俭者,其名亦因此而有升降之变化。当天下皆富有之时,则清贫者虽然有苦难,(因天下皆富有)而定然无委靡困顿之忧患,而且有辞谢他人施与之清高名声,因此而获得荣达或名誉之利益;当天下皆贫穷之时,则欲求借于人而不所求告,因而有困穷贫乏之忧患,而且因此产生鄙陋吝啬之争讼。因此,财货既多而又有增益,再有能施与者,则自身名利双收而且所作所为顺畅无阻;私家之财物不足,而又要有所施与,则声明会稍微有所降低贬抑。然而在众人眼中,不追究其本心,各从其所处之尊卑贵贱加以论说,次是被其尊卑贵贱情况所疑惑。] <p> </FONT></B>
<P  align=left><FONT size=3>夫清雅之美,著乎形质,察之寡失;失缪之由,恒在二尤。二尤之生,与物异列:故尤妙之人,含精於内,外无饰姿;尤虚之人,硕言瑰姿,内实乖反。而人之求奇,不可以精微测其玄机,明异希。或以貌少为不足,或以瑰姿为巨伟,或以直露为虚华,或以巧饬为真实。是以早拔多误,不如顺次。夫顺次,常度也。苟不察其实,亦焉往而不失。故遗贤而贤有济,则恨在不早拔;拔奇而奇有败,则患在不素别;任意而独缪,则悔在不广问;广问而误己,则怨己不自信。是以骥子发足,众士乃误;韩信立功,淮阴乃震。夫岂恶奇而好疑哉?乃尤物不世见,而奇逸美异也。是以张良体弱而精强,为众智之隽也;荆叔色平而神勇,为众勇之杰也。然则,隽杰者,众人之尤也;圣人者,众尤之尤也。其尤弥出者,其道弥远。故一国之隽,於州为辈,未得为第也;一州之第,於天下为椳;天下之椳,世有忧劣。是故,众人之所贵,各贵其出己之尤,而不贵尤之所尤。是故,众人之明,能知辈士之数,而不能知第目之度;辈士之明,能知第目之度,不能识出尤之良也;出尤之人,能知圣人之教,不能究之入室之奥也。由是论之,人物之理妙,不可得而穷已。 <p> </FONT>
<P ><FONT size=3><B >[那种清雅之美名,显著于外表与本性,由此两方面而加以观察则少有失误,若有错谬与失误,总是在于尤妙之人与尤虚之人两种。尤妙之人与尤虚之人,其生存于世,与他人他物不可同样看待。因此,尤妙之人即最精妙之人,其内心精妙,无外在之矫饰;尤虚之人即最华而不实之人,其言夸大而有奇伟之姿态,而其内心实际上是与此外在说法与姿态相背离。然而世人多追求奇异,不能凭精妙入微之心揣测其玄妙之机要,能明辨尤妙与尤虚之人者稀少。或有因其容貌而稍嫌其有不足者,或有因其外表奇伟则以为必然高大者,或有因其直率而显露而认为是华而不实者,或有因其巧妙之装饰而当作货真价实者。因此(世人认为)过早选拔重用则多失误,不如按顺序等级录用。按顺序等级录用,是一般性的方式方法。倘若不查究其内心实情,则无论如何都难免失误。所以,当遗失贤人而贤人确实有助于事之时,则遗憾当初未能早些提拔重用;选拔重用了奇异之士而因奇异导致失败,则其祸患在于平时未加以区别;任凭个人心意而因此产生谬误,则悔恨当初不广泛询问;广泛询问却因自己而有失误,则怨恨自己当初不信任于人。因此,骐骥表现出德能之时,众人方知当初识别有误;韩信立功之后,淮阴侯方感震惊。岂是因为人们厌恶奇异而多疑虑?只因出奇超众之人物非平时多能多见者,而且其奇异飘逸之美与众不同。因此,张良体力弱小而精明强干,是众人之中智慧超凡者;荆叔表情平和而神勇异常,是众人之中勇气杰出者。如此说来,超凡杰出之俊杰,是众人中之最高妙者;圣人,是众多最高妙者中之最高妙者。其人之最高妙处愈是出众,其道愈远大。所以,一国中之俊杰,在一州之中排列次序,不一定被列入其中;一州之中列入俊杰者,或许是天下之关键人物。天下之关键人物,世代有优有劣而不等。因此,众人之所看重,各自看重者皆是看重超出自己之最高妙者(俊杰),而不看重高妙者中之最高妙者(圣人)。因此,众人之明智,能够察知同等之人中佼佼者,而没有能力明知观察评判人材之原则;同等人中之佼佼者,能够知道观察评判人材之原则,却不能识别超出其中俊杰中最高妙者;俊杰中之最高妙者,能知道圣人之教化,却没有能力进入圣人之堂奥。由此而言,人物之道理及其奇妙之处,无法穷尽。]</B><p> </FONT>
<P  align=left><B >效难第十一 </B><B ><p> </B>
<P ><FONT size=3> <p> </FONT>
<P ><FONT size=3>盖知人之效有二难:有难知之难,有知之无由得效之难。 <p> </FONT>
<P ><FONT size=3>何谓难知之难?人物精微,能神而明,其道甚难,固难知之难也。是以众人之察,不能尽备,故各自立度,以相观采。或相其形容,或候其动作,或揆其终始,或揆其似象,或推其细微,或恐其过误,或循其所言,或稽其行事。八者游杂,故其得者少,所失者多。是故必有草创信形之误,又有居止变化之谬。故其接遇观人也,随行信名,失其中情。 <p> </FONT>
<P ><B ><FONT size=3>[大体上察知人材之效验有两个难处:有难以察知之难处,有察知之后而无门路察其效验之难处。 <p> </FONT></B>
<P ><B ><FONT size=3>何谓难以察知之难处?察知人物之道极为精微,要能达到神妙而明智,其道甚为困难,此本是难以察知之难处。因此,众人之观察,不能完备,所以各自设立原则与标准,以便相互比较而观察采纳。或有观察其外貌形容者,或有辨识其举止动作者,或有推测其本末终始者,或有揣摩其真实虚伪者,或有推究其细枝末节者,或有担心其失误过错者,或有单凭其言论而论者,或有单究其行事而断者。以上八者,或浮游其中之一,或交杂其中几种,所以其得察人之道者少,而背失察人之道者多。因此,定然有刚刚见面而仅信其外表之失误,又有平时立身变化之错谬。所以与人交接相遇而观察人材,单单根据其行为或单单相信其名声,而失去对其实情之观察。] <p> </FONT></B>
<P  align=left><FONT size=3>故浅美扬露,则以为有异;深明沉漠,则以为空虚;分别妙理,则以为离娄;囗传甲乙,则以为义理;好说是非,则以为臧否;讲目成名,则以为人物;平道政事,则以为国体。 <p> </FONT>
<P ><B ><FONT size=3>[所以,浅显之美张扬而显露,则以为有奇异之德能;深隐明达而沉静达观,则以为有不实之虚伪;分别奇妙之理甚精妙,则以为割裂或太成熟;空传一些数术之道理,则以为精通道义物理;喜欢评说他人之是非,则以为擅长评判善恶;勉强讲说贤愚之名分,则以为是超凡之人物;能够评议国家之政事,则以为是国家之栋梁。] <p> </FONT></B>
<P  align=left><FONT size=3>犹听有声之类,名随其音。夫名非实,用之不效,故曰:名犹囗进,而实从事退。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故名由众退,而实从事章。此草创之常失也。故必待居止,然後识之。故居视其所安,达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穷视其所为,贫视其所取。然後乃能知贤否。此又已试,非始相也。所以知质未足以知其略.且天下之人,不可得皆与游处。或志趣变易,随物而化;或未至而悬欲,或已至而易顾;或穷约而力行,或得志而从欲。此又居止之所失也。由是论之,能两得其要,是难知之难。 <p> </FONT>
<P ><B ><FONT size=3>[尚有辨听声音之类,所言之名号随其音而出.其名号如果不与实体相符,应用起来则无效验,所以说:闻其名则只是口耳相传,而其事实则由做事而知其不符.内心有真知灼见之人,其名声常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但应用起来却有效验;(因为常人不能了解)所以,其名声常随众口相传而减退,而其实情必然能因为做事而显现出来.此是草创之时经常有的过失.所以,一定要等到看到其平时之举止,然后才能真正识别.所以,平时可以观察其人心安于何处,通达之时可以观察其人所举荐者为何等人,富有之时可以观察其人在给予他人东西时之表现,穷困之时可以观察其人之所作所为,贫贱时可以观察其人获取东西时之表现,然后才能知道其人是否贤德.此已经是第二次测试,不是初次观察.所以只知其材质却不足以了解其谋略.况且天下之人,并非所有人都可以交游共处.有人志趣会有变化,随事物不同而发生转变;有人尚未前来而已有前来投奔之欲望,有人已经前来投奔却容易回头;有人卑贱俭约却能尽力而做事,有人得志之后便放纵欲望。此又是平时举止所易有之过失。从此说来,能够在两方面都能得到要领,是对人难以真正了解之难处。] <p> </FONT></B>
<P  align=left><FONT size=3>何谓无由得效之难?上材已莫知,或所识在幼贱之中,未达而丧;或所识者,未拔而先没;或曲高和寡,唱不见赞;或身卑力微,言不见亮;或器非时好,不见信贵;或不在其位,无由得拔;或在其位,以有所屈迫。是以良材识真,万不一遇也;须识真在位识,百不一有也;以位势值可荐致之士,十不一合也。或明足识真,有所妨夺,不欲贡荐;或好贡荐,而不能识真。是故,知与不知,相与分乱於总猥之中;实知者患於不得达效,不知者亦自以为未识。所谓无由得效之难也。 <p> </FONT>
<P ><B ><FONT size=3>[何谓无法得到效验之难处?上等之材质者,自己无法了解,或者所认识之上等材质者在幼年或贫贱之时,没有得到充分展现便已丧失;或者所认识之上等材质者,未能得到提拔任用便已先离开人间;或者所论所行过高而缺乏应和者,虽有倡议而不被支持协助;或者自身处于卑下之位而力量单薄,所发之言无法被众人获知;或者虽是佳美之才器却非当时人们所喜好,因而不被时人所信所重;或者不在所应在之位,无门路得以升拔;或者虽在其应在之位,却被迫屈从于人、屈从于其位。因此,具有良美之材质而又能被人认识其真材者,万人之中难以遇到一个;已能认识其真材,同时又是在位时被认识到,百人之中难以有一个;既有其位,又有其势力,恰好可以推荐而得以任用之士,十人之中难以有一人有此遇合之机会。或许有人,其明察足以识别真材,却因对自己有所妨碍或侵害,不想推荐提拔;或许有人,本来喜欢推荐提拔,却又不能识别究竟谁是真材。因此,知人与不知人者,总是纷乱地夹杂在一起,如鱼龙混杂;确实知人者为不能获得效验而忧患,不能知人者亦自以为没有找到可取之材。这就是说无法得到效验之难处。] <p> </FONT></B>
<P  align=left><B >释争第十二 </B><B ><p> </B>
<P ><FONT size=3> <p> </FONT>
<P ><FONT size=3>盖善以不伐为大,贤以自矜为损。是故,舜让于德而显义登闻,汤降不迟而圣敬日跻;隙至上人而抑下滋甚,王叔好争而终于出奔。然则卑让降下者,茂进之遂路也;矜奋侵陵者,毁塞之险途也。 <p> </FONT>
<P ><FONT size=3>是以君子举不敢越仪准,志不敢凌轨等;内勤己以自济,外谦让以敬惧。是以怨难不在於身,而荣福通於长久也。彼小人则不然,矜功伐能,好以陵人;是以在前者人害之,有功者人毁之,毁败者人幸之。是故,并辔争先而不能相夺,两顿俱折而为後者所趋。由是论之,争让之途,其别明矣。 <p> </FONT>
<P ><B ><FONT size=3>[大概说来,善者因不居功自傲而能日益广大,贤者因自我夸耀而被日益减损。因此,舜在道德之上能行谦让,因而道义得以彰显而声名隆升;商汤自降其位而毫不迟疑,因而日渐得其圣者之名而受人尊敬。与至上之人妄生嫌隙猜忌,则更易受到贬抑而卑下。王叔喜于争竞而终于失位被迫出奔。如此说来,则谦卑礼让而能自降身份、甘处众人之下者,是隆升进展之通途;自我夸耀、志在必得、侵夺名利、欺凌众人者,是招致诋毁、阻塞之险路。 <p> </FONT></B>
<P ><B ><FONT size=3>因此,君子之举动不敢违犯既定之仪范准则,志向不敢侵凌正常之轨道等级;内心能自强不息以自我修养以达完善,对人谦让而知道谨慎敬畏。因此能使怨恨与灾难不及于其身,而荣誉幸福可通达于长久。那些小人则非如此,有功绩则倨傲,有技能则夸耀,根据个人之情感好恶而凌驾于他人之上,因此,若在他人之前则有人害之,有功绩则有人诋毁之,遭遇诋毁与失败则有人幸灾乐祸。因此,两马并排皆欲争先,但不能相互侵夺;两败俱伤之后将会被后来者得其功利。由此论之,争竞与礼让之路途,其(正邪之)区别已甚明显。] <p> </FONT></B>
<P  align=left><FONT size=3>然好胜之人,犹谓不然,以在前为速锐,以处後为留滞;以下众为卑屈,以蹑等为异杰;以让敌为回辱,以陵上为高厉。是故,抗奋遂往,不能自反也。夫以抗遇贤必见逊下,以抗遇暴必构敌难。敌难既构,则是非之理必溷而难明;溷而难明则其与自毁何以异哉?且人之毁己,皆发怨憾,而变生</FONT>衅<FONT size=3>也,必依托於事饰成端末;其於听者,虽不尽信,犹半以为然也。己之校报,亦又如之,终其所归,亦各有半信著於远近也。然则,交气疾争者,为易囗而自毁也;并辞竞说者,为贷手以自殴。为惑缪岂不甚哉? <p> </FONT>
<P ><B ><FONT size=3>[然而争强好胜之人,仍然以为并非如此,将在前者当作快速而敏锐,将在后者当作淹留与停滞;将心处于众人之下当作卑贱委屈;将越位而上者当作奇异之俊杰;将对敌对者的礼让看作迂腐与耻辱,将欺凌在上者看作高大威猛。因此,奋力争竞而一往无前,不能自我反省而回头。凭争竞之心者,遇到贤德之人,定然更能显现出贤者之谦逊;凭争竞之心者,遇到强暴之徒,定然会构成仇敌险难。仇敌险难构成之后,则是非之道理定然混杂而难以辨明。是非之道理混杂而难以辨明,则其与自我损毁有何不同?当别人损毁自己之时,皆会生出怨怒愤恨之情,因而随时间推移而产生争端,必然因为有具体之事相依托而自我掩饰而成其单方之说。(此单方之说)对于听到者而言,虽然不会全部相信,仍然会有半数以上之人信以为真。自己对此计较起来而又针锋相对,也如此对待,就最终结果而言,显明于远近之人者,也只是各信其中的一半。如此说来,以血气相互嫉恨争竞者,只是叫喊双方之口而终究是自我毁损;以言辞而争竞强辩者,只是借他人之手而终究是自我殴打。(如此作为),所生之迷惑与错谬岂能不严重?] <p> </FONT></B>
<P  align=left><FONT size=3>然原其所由,岂有躬自厚责以致变讼者乎?皆由内恕不足,外望不已:或怨彼轻我,或疾彼胜己。夫我薄而彼轻之,则由我曲而彼直也;我贤而彼不知,则见轻非我咎也。若彼贤而处我前,则我德之未至也;若德钧而彼先我,则我德之近次也。夫何怨哉? <p> </FONT>
<P ><FONT size=3>且两贤未别,则能让者为隽矣;争隽未别,则用力者为惫矣。是故,蔺相如以回车决胜於廉颇,寇恂以不斗取贤於贾复。物势之反,乃君子所谓道也。是故,君子知屈之可以为伸,故含辱而不辞;知卑让之可以胜敌,故下之而不疑。及其终极,乃转祸为福。屈雠而为友,使怨雠不延於後嗣,而美名宣於无穷。君子之道,岂不裕乎! <p> </FONT>
<P ><B ><FONT size=3>[然而探究其原因,难道是其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而导致的变易争执吗?皆由其人心中宽恕之心不足,并且对外的怨恨无休无止:有的怨恨他人轻视自己,有的嫉妒他人胜过自己。我本来德薄才寡而他人轻视我,则是由于我不够资格而他人对我无错失;我贤德而他人不知,则我被轻视非我之过错。如果他人贤德而处在我之上,是我之贤德尚为达到他人之高度;如果他人之贤德与我不相上下而他人在我之上,则我之贤德只是相近而稍次于他人。如此又何必有怨恨之心? <p> </FONT></B>
<P ><B ><FONT size=3>况且两人之贤德无甚差别,则能谦让者为俊秀;争夺谁为俊秀而未能有上下,则用势力相争者为卑下可鄙。因此,蔺相如用驱车回避之法而胜过廉颇,寇恂因不与人争斗而其贤德之名更胜于贾复。事物之势力相反相成、反复回转,乃是君子所言之道。因此,君子知屈身亦可以是伸展,所以含辱忍垢而不推辞;知卑下谦让亦可以胜敌,所以谦下而不迟疑。至于终极之时,乃转祸为福。屈心于怨仇之人却可终究化敌为友,使怨仇不会延及于后代子孙,而美名宣扬于后世无穷。君子之道,难道不是非常宽裕可行吗!] <p> </FONT></B>
<P  align=left><FONT size=3>是以越俗乘高,独行於三等之上。何谓三等? <p> </FONT>
<P ><FONT size=3>大无功而自矜,一等;有功而伐之,二等;功大而不伐,三等。 <p> </FONT>
<P ><FONT size=3>愚而好胜,一等;贤而尚人,二等;贤而能让,三等。 <p> </FONT>
<P ><FONT size=3>缓己急人,一等;急己急人,二等;急己宽人,三等。 <p> </FONT>
<P ><FONT size=3>凡此数者,皆道之奇,物之变也。三变而後得之,故人末能远也。夫唯知道通变者,然後能处之。是故,孟之反以不伐获圣人之誉,管叔以辞赏受嘉重之赐;夫岂诡遇以求之哉?乃纯德自然之所合也。 <p> </FONT>
<P ><FONT size=3>彼君子知自损之为益,故功一而美二;小人不知自益之为损,故一伐而并失。由此论之,则不伐者伐之也,不争者争之也;让敌者胜之也,下众者上之也。君子诚能睹争途之名险,独乘高於玄路,则光晖焕而日新,德声伦於古人矣。 <p> </FONT>
<P ><B ><FONT size=3>[因此,超越世俗而独居最高之处者,特立独行于三等人之上。何谓三等人? <p> </FONT></B>
<P ><B ><FONT size=3>本来无功却夸大其辞而自我炫耀,是最低等之人;有功绩而自恃生傲气,是中等之人;功劳很大而不矜夸独占,是最高等之人。 <p> </FONT></B>
<P ><B ><FONT size=3>愚昧却争强好胜,是最低等之人;有道德修养却自以为胜过他人,是中等之人;有道德修养而且能够真诚谦让,是最高等之人。 <p> </FONT></B>
<P ><B ><FONT size=3>宽以待己而严以律人,是最低等之人;严以律己亦严以律人,是中等之人;严以律己而宽以待人,是最高等之人。 <p> </FONT></B>
<P ><B ><FONT size=3>总论此几等人,皆因道之分化而有不同,物之不齐而多变化。人能三变而后可渐近于道,所以人不能自远于道。只有能够明于道而通于变化者,然后能渐达于道。因此,孟之反其人因不居功自傲获得圣人之赞誉,管叔因推辞赏赐而更能得到嘉美厚重之赏赐。岂能以诡秘之谋与阿谀求容而去谋求这些?本是以纯正之德、自然而然之心做人做事,然后合于道。 <p> </FONT></B>
<P ><B ><FONT size=3>那些成为君子者,知道减少自己之所得而终究会获得更多,所以其功与人相同而所得之美却多于他人;成为小人者,不知道有意增加自己之所得而终究会失去更多,所以当其居功自傲之时将一并失去一切所得。由此论之,则不居功自傲者实能得其功,不争强好胜者实能获其胜;对敌对者能礼让,实则能胜敌对者;其心居于众人之下者,实则能得众人之拥戴。君子确实能看清争夺之途实为险恶之途,独记最高之处者可至于玄妙之道,则光辉灿烂而日益提升,品德声誉可与古之圣贤相匹配比拟。] <p> </FONT></B>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失,不在沉默中颓废,就在沉默中犯罪. ● ● ● ● ● ● ● ● ● / █∨█\\/█∨█\\/█∨█\\/█∨█\\/█\\ ∏ ∏ ∏ ∏ ∏ ∏ ∏ ∏ ∏ 都 给 我 立 正 站 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精华

50

积分

骑士

耕战
2
鹰币
51
天龙币
0
回帖
92
附庸关系0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20: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P>人物志、长短经与春秋共读真是人间一大快事. <P>有感者请顶一下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失,不在沉默中颓废,就在沉默中犯罪. ● ● ● ● ● ● ● ● ● / █∨█\\/█∨█\\/█∨█\\/█∨█\\/█\\ ∏ ∏ ∏ ∏ ∏ ∏ ∏ ∏ ∏ 都 给 我 立 正 站 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精华

21

积分

骑士

耕战
-2
鹰币
5
天龙币
0
回帖
58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07-9-27 13: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P>哈哈,我读&lt;资治通鉴&gt;,还自己写了总结手稿 <P>目前有两篇写的较完整的: <P>1、礼教(礼教基本概念、在封建王朝的重要作用、如何正确维护礼教) <P>2、仁德(类似上篇) <P>呵呵,为将来做大事作参考文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主题

7

精华

3万

积分

圣徒

耕战
6333
鹰币
53417
天龙币
0
回帖
2712

特级翔鹰勋章一级帝国勋章雄鹰勋章鹰之智者蛟龙勋章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07-9-28 15: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圣翼骁骑.KnightFall.乐府乐官</I>在2007-9-27 13:28:04的发言:</B>
<P>哈哈,我读&lt;资治通鉴&gt;,还自己写了总结手稿
<P>目前有两篇写的较完整的:
<P>1、礼教(礼教基本概念、在封建王朝的重要作用、如何正确维护礼教)
<P>2、仁德(类似上篇)
<P>呵呵,为将来做大事作参考文料 </DIV>
<P>&lt;&lt;资治通鉴&gt;&gt;读的是原文吗?真厉害啊!居然还能作总结,晚生拜服!
<P>晚生对于&lt;&lt;资治通鉴&gt;&gt;还只能参透其半而已,甚是惭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0

主题

8

精华

2万

积分

圣徒

耕战
3097
鹰币
0
天龙币
0
回帖
4331

特级嘉禾勋章特级帝国勋章鹰之智者蛟龙勋章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07-9-28 16: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能做“总结”,肯定是读完了的。而且,《资治通鉴》这样的大部头,只通读一遍,是无法做“总结”的,看来肯定是读了好几遍,并且有很深的理解。这样的人物,即使古代也没有几个,因为古人为通鉴做纲目,就说明了要简化,甚至纲目自身就成了一部名著,后来甚至还有为纲目做注的,纲鉴易知录之类。这样的人物,我们翔鹰,我原来一向认为只有火箭筒大哥,想不到竟然还有。佩服佩服。看来果真是“将来做大事”的

每夜坐禅观水月,有时行醉玩风花。净名事理人难解,身不出家心出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9

精华

2万

积分

圣徒

耕战
4516
鹰币
2080
天龙币
0
回帖
1143

一级皇家勋章翔鹰建站十周年纪念章一级翔鹰勋章特级嘉禾勋章特级帝国勋章鹰之智者蛟龙勋章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07-9-28 19: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长得恐怖
忽见天上一火链,好像玉皇要抽烟。
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0

主题

8

精华

2万

积分

圣徒

耕战
3097
鹰币
0
天龙币
0
回帖
4331

特级嘉禾勋章特级帝国勋章鹰之智者蛟龙勋章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07-9-28 20: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我想,能够给《资治通鉴》做“总结”的人,不说相当于做了《通鉴纲目》的朱熹朱夫子的地位吧,以我这个不成器的私心揣测,起码如果上网的话也不会取那样一个又长又拗口的ID,称呼起来都不方便,不太像“将来做大事”的。倒是“将来做大事”称呼起来极其顺口,印象也深,可谓晓畅明白,不失为一个好的诨名

每夜坐禅观水月,有时行醉玩风花。净名事理人难解,身不出家心出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小黑屋|翔鹰帝国

GMT+8, 2024-11-22 06:36 , Processed in 0.150015 second(s), 8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Hawk Studio  QS Security Corp.®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Hawkao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