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老的春秋竹弓
在《古代战争馆》里,陈列着一件春秋晚期的竹弓。此弓由湖南省博物馆提供,1971年2月长沙浏城桥
1号墓出土。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我国最早的弓的实物之一。弓呈黑褐色,弓干完整,做工精细。弓长1120毫米,弣部宽27毫米,厚20毫米。弣部向两端走向渐细,至末梢有20毫米长的部分再收细。两端连线至弓弣的垂直间距为190毫米。弣部用三层竹片叠合而成,然后用丝线缠紧,外表髹漆。漆皮已松裂,脱落。《考工记》说,做弓需要用"干、角、筋、胶、漆"六种材料。该弓出土脱水后仍不变形,由此可证明制作系用优良材料,经过特殊加工处理而成。
弓是古代一种弹射兵器,主要由有弹性的弓干和弓弦构成。拉弦张弓过程中积聚的能量在瞬间释放时,可将扣在弦上的箭或弹丸射向目标。弓的各部名称有:弓干的两端末梢称为箫,箫端装弭。弭是供挂弦用的,多以骨、角制作,也有铜制。弓弦用牛筋等制作,也有用丝绳绞合而成的。弓干中央的部分名弣。弣和弓梢之间的两个孤形部分名渊,亦名肩。
弓箭的特点是:轻便、发射速度快,能在较远的距离杀伤敌人,是戈矛所不能及的。因此,自有战争以来,即成为战场上主要作战兵器之一。著名诗人屈原在《国殇·九歌》中,以"矢交坠兮士争先"的诗句,描写战场上使用弓箭的情景。
两军相遇,弓弩当先。优秀的射手装备精良的弓箭,在战斗中能够有效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春秋战国的弓分王弓、弧弓、夹弓、庚弓、唐弓和大弓六种。用于作战的主要是王弓和弧弓。其它弓均用于狩错和习射。与此弓同时出土的兵器还有戈、矛、剑、戟、矢等十余种,共80余件。据此推测,墓主是春秋晚期楚国的一位掌兵权的人物。
铸造精湛的战国两色剑
这是一柄战国时期的铸造精湛的楚国两色复合青铜剑,陈列在《古代战争馆》。它反映了当时的铸剑技
术和作战方式,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该两色剑属柳叶形青铜剑,为刺杀短兵器,长480毫米。剑身前有锐利的锋,其两刃呈流线型。在前约1/3处收细呈束腰,以利穿透。中间有脊。剑柄较扁,又称"扁茎"。与众不同的是,该剑由剑脊至剑柄为浅草绿色的,而两刃部分又是深翠绿色的,显得非常漂亮。经过检测发现,这是一柄复合剑。剑脊和剑柄含锡量较低,有一定韧性,不易折断。而剑锋和两刃含锡量又较高,达到19%,提高了硬度,保持锋利,便于砍杀。铸造时,先用一种配方浇铸剑脊、剑柄部分,再用另一配方浇铸剑锋和两刃部分,并使二者紧密结合。于是,剑脊、剑柄和剑锋、两刃就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这是中国古代人民的重大创造,在青铜铸造技术上领先于当时世界上的许多国家。
两色剑是春秋战国时期激烈战争的产物。随着战争的发展,步战的规模日益扩大,次数愈加频繁。为了适应近体格斗的需要,各国纷纷改进技术,铸造良剑。越国的欧冶子为越王允常铸造了"纯钧"、"湛卢"、"盘郢"(或叫"豪曹")、"鱼肠"、"钜阙"五口精良铜剑(《越绝书》)。吴国的干将、莫邪夫妇则铸造了以自己名子命名的"干将"、"莫邪"两口精湛的名剑(《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称霸南方广大地区的楚国,一方面通过战争缴获了吴、越两国大量的铜剑,供作战使用;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学习两国的铸剑技术。楚王还派人去请欧冶子、干将为自己铸造了"龙渊"、"泰阿"、"工布"三口高质量的剑(《太平御览》卷三四三)。楚国提高了铸剑技术,便立即为自己生产良剑。两色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精心制造出来的两色剑完全能够适应当时的作战特别是步战的状况。它坚韧的剑脊,能经受住兵器在格斗时的猛烈碰撞,而不断裂;而其坚硬锐利的锋刃,又能刺穿当时普通的铠甲,使"剑承其心"(《晏子春秋》),造成有效的创伤。这种在战国时期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兵器,在战争中可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戈发展比较完善时期的代表--楚全戈
楚全戈由戈头、柲(即柄)、鐏(柄下端的饰件)组成,长1.62米。戈头、鐏由青铜铸造,柲由硬木作成。戈头通长198毫米。其中援(用于勾啄)长125毫米,援和胡(可割杀)上开有刃,援上有脊;阑(用于固定)长111毫米, 阑侧有三穿(用于穿绳绑扎);内(用于穿柲固定)长73毫米,上有一穿,两面均有阴纹环绕。柲全长1.55米,上部已脱水变形弯曲,表面涂有褐色漆,现仍可见。柲杆断面呈卵形,长22毫米,宽19毫米,在距头部280毫米处收缩成直径为14毫米的圆形。距柲顶端11毫米处向下开有一个长33毫米、宽4毫米用于穿内的长方形孔。孔下面有一长70毫米的槽,以固定胡部。柲下部装入鐏内的部分长38毫米。鐏全长100毫米,口部呈卵形,宽19毫米;长22毫米。距口部11毫米处有一直径为4毫米的圆孔,用以固定。距口部31毫米处一侧有一耳,以下部分为蛇头状,上面有蟠螭纹。
戈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句(勾)兵",戈盛行于青铜时代。兵器有长、短之分。这件楚全戈是一种短兵器。周代兵器一般以弓矢、戈、矛、殳、戟五种兵器为一组配合使用的,号称"五兵"。五兵又区分为"车兵"和"步兵"。《考工纪》记载:"车兵五兵为夷矛(长二丈四尺)、酋矛(长二丈)、戟(长一丈六尺)、殳(长一丈二尺)、戈(长六尺六寸)"。以上各种兵器的尺寸都是按周制说的。周尺,每尺合199.1毫米(见《中国度量衡史》)。依此计算,这种戈的长度仅有1314毫米,属于短兵器。另外从1935年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的水陆攻战图铜鉴中看,攻城的步兵左手拿盾,右手持短戈的作战的情况。这些都足以说明,当时作战用了许多属于短兵器的戈。楚全戈的长度仅有1米多,只能适于近体格斗,为短兵器的一类。
"楚全戈"是戈这一兵器种类发展比较完善时期的代表,对研究中国古代兵器史、战争史等情况,均有重要的价值。
威风千年的四马战车
古代战车的形制一般是单辕、两轮、长毂(车轮中部与辐连接的部位)、后面辟门的横长方形车厢。车辕前端有衡,上缚轭,用以驾马。车为木质结构,其重要部位装有青铜饰件用来加固和装饰。战车驾四匹马,中间的两匹辕马称"服"马,左右两侧的叫"骖"马。驾四匹马的战车,或一车所驾的四匹马,称"驷"。车上乘有三名甲士:左边甲士主要持弓,负责射箭,是一车之首,称"车左",也叫"甲首";右边甲士主要执戈矛,负责用戈矛等长柄兵器对敌击刺,称"车右",又叫"参乘";中间的甲士称"御",主要负责驾驭战车。由于有畜力牵引,战车增强了军队的机动性。甲士装备了精良的青铜兵器具有一定的杀伤力。有的车上配备了旗鼓铎铙,保证了通讯联络和作战指挥。在古代,两军交战时,国君、诸候必须亲自乘战车指挥作战。国君居中拊鼓击金,指挥军队进退。国君所乘的战车叫"戎车"。春秋中叶以后,军队中出现了专职将帅,戎车遂成为将帅的指挥车。每辆战车除车上的三名甲士外,还隶属有固定数目的步兵,再加上一些后勤徒役及装备,构成当时军队的一个基本编制单位,称为一"乘"。
公元前21世纪末,夏启伐有扈氏之战时,启发布《甘誓》,要求每辆战车上的车左、车右和御手,都要恪守职责,勇敢作战;否则就要"戮于社"。规定了战车的任务。商汤攻夏桀时,军队也装备战车。牧野之战时,周军出动300辆战车。周"武王戎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与夏战于牧野,作牧誓"。春秋时期,诸候国之间兼并战争加剧,战车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一次战争行动往往动用战车千乘以上。到春秋末期,晋国和楚国,拥有战车的数量已有4000乘以上。直到战国晚期各诸候国还拥有大量的战车。比如秦国的军队就是"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此后,这种古老的战车逐步被步兵、骑兵所取代。在先秦时期驰骋战场上1600多年的"四马三人"战车终于退出了战争舞台,成了今天人们进行历史研究的对象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