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鹰帝国网|帝国时代论坛|帝国时代系列|神话时代
 找回密码
 注册翔鹰会员(昵称)
搜索
查看: 5643|回复: 16

[现代史] 二战德国

[复制链接]

25

主题

5

精华

9551

积分

国王

耕战
1353
鹰币
175
天龙币
0
回帖
154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09-7-29 10: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战德国(一)外交捭阖

  
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了巨大的战果,几乎囊括了整个欧洲,在战争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但
最后德国还是失败了,它的失败给我们能够带来什么有益的经验教训呢?我就我所掌握的知识就战争的
进程来进行一番探讨,由于本人才疏学浅,不到之处希望大家给予不吝指正。
一、战前在外交上的成功和失败。
希特勒上台后,他一方面利用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签定的条件苛刻的伤害德国人民民族感情的《凡尔赛
和约》来煽动民族复仇情绪,为其战争政策服务。另一方面他利用西方各国和苏联之间的意识形态间的
矛盾和西方各国奉行的“绥靖政策”和“祸水东引”政策,利用军事讹诈和外交斡旋的手段,在政治和
经济等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但同时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点燃了导火索。
希特勒上台后,逐步扩军备战,于1936年3月宣布废除《凡尔赛和约》,并派兵进入莱茵非军事区。由
于英法对他的行动采取默认的态度,使德国的军事冒险得到了成功,使德国摆脱了《凡尔赛和约》的束
缚,开始对外进行扩张。1938年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英法两国对这个事件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
。希特勒得寸进尺,又要求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他先以捷克斯洛伐克的日尔曼人聚居区苏德台区的归属
为开端,要求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奉行“绥靖主义”的英法政府与德国策划实施了慕尼黑阴谋,企图
用出卖捷克斯洛伐克来换取和平。当时的英国首相张伯伦亲自出马与希特勒会商,希特勒对张伯伦保证
,“他不想要一个捷克人,苏台德区是他在欧洲最后的领土要求。”最后捷克斯洛伐克被迫割让了苏台
德区给德国。张伯伦挥舞着他和希特勒共同签署的“和平宣言”回到伦敦,大言不惭的说:“我带回来
了这个时代的和平。”但希特勒愚弄了他,到1939年3月,德国军队进入布拉格,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
全境,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这时恍然大悟的张伯伦才对希特勒进行了谴责,但为时已晚。
希特勒在这段时间里,运用宣传手段和外交手段,以德国军事力量为后盾,兵不血刃的吞并了奥地利和
捷克斯洛伐克的大片领土,取得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这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中国古代
的《孙子兵法》上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最下攻城”。希特勒在这段时期里的政策运用十分符合
这句兵法原则。但希特勒在军事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大多采取虚声恐吓的手段,比如进军莱茵区和奥地利
以及捷克斯洛伐克时,如果对手予以强硬回击,他就只能自认失败,虽然这些赌博由于对手的软弱都取得
了成功,可这样的成功实在侥幸.兵法上说,侥幸不可再,可他一而再,再而三的进行赌博,最后终于使事情
脱出了他的控制,酿成了严重后果.而且希特勒运用外交手段时,采取了一种肆无忌惮,践踏人类公约的
手段,在手段上利用对方的弱点,极尽愚弄讹诈之能事。这样,受他愚弄的其他国家的政府和人民慢慢
看清了他的野心和手段,对他的“保证”、“誓言”不再相信,转而采取了强硬的立场,与他的讹诈针
锋相对,这样在后来战争进程中,希特勒就丧失了运用外交手段结束战争的方式,给德国的彻底失败打
下了基础。1939年3月,希特勒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又对波兰但泽走廊提出领土要求,这次,觉醒的
英法两国结成同盟,表明对波兰的援助义务,准备对德国采取强硬态度。而沉醉在以往成功里的希特勒
却没有认清这一形势,仍然采取以往的手段,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爆发前,希特勒在外交上还是取得了一个重大的成果,那就是为摆脱两线作战的处境,希特勒政府与苏
联政府于1939年8月23日缔结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条约的缔结大大改善了德国的战略态势,
使德国在战争的道路上更迈进了一步。1939年9月1日,德国向波兰发动进攻,9月3日,英、法等国向德
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最为可笑的是,当时的德国并没有完全做好进行全面战争的准备,被外
交上取得的胜利冲昏头脑的希特勒对英、法等国对波兰的保证竟视而不见,在英、法向德国宣战的消息
传来时竟被吓的目瞪口呆。而当时的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海军上将的1939年9月3日的备忘录说:“今天,
对法、英战争已经爆发。根据元首先前的主张,这场战争不应在1944年以前爆发。”这样,德国就在准
备不足的情况下走上了战争之路,这种情况也严重影响了希特勒在战争中对战争的战略、战术指导,在
加上希特勒的个人性格的缺陷,顺利时患得患失,遭受一点挫折便垂头丧气,这些都对德国的战争进程
造成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5

精华

9551

积分

国王

耕战
1353
鹰币
175
天龙币
0
回帖
154
附庸关系0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0: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战德国(二)试刀波兰

  
二、波兰战局。
早在1939年4月德国统帅部就制订了侵略波兰的战争计划“白色方案”。这个方案计划以62个师,160万
人,2800辆坦克,6000门火炮和2000架飞机进攻波兰。这些部队分别被编为由包克上将指挥的由第3和
第4集团军组成的北方集团军群,和由伦斯德上将指挥的由第8、第10和第14集团军组成的南方集团军群
,分别由第1航空队和第4航空队配合。这两个集团军群从南北两个方向实施向心突击,对波兰军队进行
大纵深的钳形包围,德国在西线只留下了23个步兵师来防卫英法联军的进攻。波兰能够投入战斗的只有
100万人,4300门火炮,870辆坦克和407架飞机。和德军相比,在兵力、装备、人员素质等方面都处于
明显的劣势,而且波兰对自己的军队也进行了错误的部署。他们把军队主力分散的沿国境线进行分布,
没有战略纵深。再加上波兰平原是装甲机械化部队作战的理想地域,国境线处于德国军队的半包围的态
势下,这就令波兰军队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分三路向波兰发起进攻。德国空军首先袭击了波兰的21个机场。波兰空军的飞
机大部被摧毁,德军掌握了战场的制空权。在空军的强有力的配合下,德国装甲机械化部队很快击破了
波兰军队的防御,紧跟其后的德军部队在无线电的调度指挥下,直插波兰军队的纵深,把波兰军队分割包
围.虽然波军统帅部在情况不利的情况下,曾想把部队撤过西布格河、维斯瓦河和桑河一线防御,但由
于德军的穿插迂回造成波军的部署混乱,指挥失灵而未能实施。到9月16日,南北两线德军胜利会师,
波兰所有重兵集团均被合围。到9月底,所有被围波军陆续被歼,波兰灭亡。在这次战争中,波军伤亡
20万人,被俘近42万人。德军伤亡失踪共4万多人。而在9月17日,苏联以保卫波兰境内的乌克兰人和白
俄罗斯人为由,出兵占领了波兰东部的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并把它们分别并入了苏联的白俄罗斯和
乌克兰两个加盟共和国。
在波兰战局中,面对实力相对弱小的对手,德国把它多年建军的成果进行了一番检验,为下一步在西线
使用这些经验进行了预演。这套后来被冠以“闪击战”美名的战争理论,中心就是以装甲机械化快速集
群在空军的配合下实施大规模突破,利用坦克的装甲防护,强大火力和快速机动的能力,分割包围歼灭敌
军,进行大纵深的迂回穿插,使敌人指挥失灵,进而摧毁敌人的抵抗能力,消灭敌人的战争潜力,使敌
人的战争手段瘫痪,最后迫使敌人失败。在这次战役中,德国把所有的装甲师和机械化师全部投入波兰
战场,在北方集团军群的时任19装甲军军长的装甲兵理论专家古德里安更是超前一步,把自己掌握的装
甲师和摩托化师集中使用,很快就达成了突破,并在以后的战斗中以小的代价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空军
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轰炸机的连续轰炸在配合掩护陆军进攻的同时,还严重破坏了波兰的交通以及
通信设施,把波兰动员的大批部队搁置在了铁路线上,不能投入战斗.在战术上以各种手段进行战略欺骗
,秘密做好部队的战争准备,使波兰遭受了突然袭击。在战争一开始就投入大量部队进行首次突击,使
敌人陷入混乱瘫痪状态,快速兵团高速进攻,很快达成合围歼灭波军主力的目的,在不到一个月就结束
了波兰战局。反观波兰,首先军事思想落后,还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经验为战略指导,认为战争初期
德国不可能投入过多的部队进行攻击,自己有相当的动员时间,造成动员过迟,本来计划动员150万人
,结果到最后也才把100万人投入了战场;它不相信德国装甲部队和空军部队的作用,倚重它的骑兵旅
,在这次战役中竟出现了波兰骑兵向德国坦克冲锋的悲剧;崇尚进攻,不重视防御,不积极进行防御工
事的建设,造成战斗失利后没有可供依托的防御阵地,更加剧了被动局面;在兵力部署上犯下平分兵力
,把主力一线式的布置在国境线上的错误。没有把主力集中在宽广河流后面进行防御,反而布置在三面
被德军包围的波兰平原上,很快被德国装甲集群所消灭。另外,拥有110个师的英法联军面对23个师的
德军西线军队,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采取“静坐战”,不积极对德国进行进攻,牵制德军的力量,对波
兰进行策应;再加上苏联趁火打劫,在东方背后向波兰挺进,这些都对波兰战局产生了极端不利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5

精华

9551

积分

国王

耕战
1353
鹰币
175
天龙币
0
回帖
154
附庸关系0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0: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战德国(三)北欧战火

  
三、挪威和丹麦战局。
在德国征服波兰后,对英、法等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和平运动”,在迷惑英、法政府的同时,加紧做好进攻西线的准备,而英、法等国政府也心存侥幸,举棋不定,西线转入一场奇怪的战争,即“静坐战”。德国利用这种形势,为解决北方的安全问题,决定入侵征服丹麦和挪威。
丹麦位于波罗的海和北海之间,是进出波罗的海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挪威一方面地理位置重要,它位于巴伦支海、大西洋和北海之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海军就在这里布下过一道严密的封锁线,把德国海军和商船队封锁在内海。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为打破英国海军的封锁,德国海军建议占领挪威。另一方面,挪威是德国进口瑞典的铁矿砂的主要运输通道,德国每年消耗的1500万吨铁矿砂里的1100万吨需要从瑞典进口,这些铁矿砂大部需要取道挪威。占领挪威,保证铁矿砂的进口对德国战争机器的运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德国制定了入侵丹麦和挪威的作战计划“威塞尔演习”计划。1939年11月30日,苏联因领土争端进攻芬兰。英国和法国以援助芬兰为借口组织远征军,这支军队企图在通过挪威和瑞典前往芬兰的同时,切断德国的铁矿砂的来源,在北方包围德国。于是,希特勒下令,1940年4月9日开始执行“威塞尔演习”计划,进占挪威和丹麦。
为了这次战役,德国动用了7个步兵师和1个摩托化旅和若干独立部队共14万人,以第5航空队的1300架飞机和海军配合。其中的2个师和1个旅用来占领丹麦,其他部队进攻挪威,整个战役由尼古拉斯*冯*福肯霍斯特将军指挥。4月9日清晨,德国分别向丹麦和挪威政府递交了最后通牒,要求对方接受德国的保护。紧接着德国军队以保卫丹麦、挪威的中立,防止英法联军的入侵为借口,开始了军事行动。丹麦国小力弱,加上已经70岁的丹麦国王无心抵抗,只是象征性的打了几枪便宣布投降,这样,德国只用了4个小时便占领了丹麦。可德国军队在挪威却遇上了麻烦。挪威军队对德军奋起抵抗,在英法援军的帮助下使德军遭受了重大的损失。德国本来计划在挪威的奥斯陆、斯塔瓦格尔、卑尔根、特隆赫姆和纳尔维克这五个挪威的主要港口,每个港口派遣一个师来进行占领。德军在海空军的支援下,很快拿下了除奥斯陆以外的所有目标。但进攻奥斯陆的登陆部队被挪威军队击退,德军转而使用伞兵和空运部队占领奥斯陆附近的福纳布机场,进而进占了奥斯陆。挪威政府转移到挪威继续北方进行抵抗。德军虽然在空军的掩护下占领了挪威南方,但在挪威北方尤其是纳尔维克一带遭受了惨重的失败。掩护陆军登陆部队的德国海军的护航舰队被英国舰队全歼,英法援军随后在挪威登陆,协同挪威军队共同与德军作战。在挪威中部登陆的英法援军虽然在德国空军的轰炸下被迫撤出,可在北方登陆的英法联军和挪威军队一起于5月28日收复了纳尔维克。但这时法国战场英法联军已经遭受了惨败,为此挪威北方的英法援军于6月8日撤离挪威。到6月10日德军占领了挪威全境,扶植起以挪威的卖国贼吉斯林为首的傀儡卖国政府。从此,吉斯林的名字成为内奸卖国贼的同义词。在挪威,德国共伤亡5296人,而盟军共伤亡约5000人,英国损失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1艘和7艘驱逐舰,波兰和法国各损失1艘驱逐舰。而德国海军损失了20艘驱逐舰中的10艘、8艘巡洋舰中的3艘,还有2艘主力舰受重伤。
在这个战局中,德国延续了以往的作战方法,战前做好了严格的保密工作,战前丹麦和挪威对德国入侵的威胁一无所知;为了保证战役的成功,德军采取了伪装手段,德国运兵船和军舰伪装成英国舰船,成功的突破了英国海军的监视封锁,一举达成了战争的突然性。在政治外交上,注重培养收买对方的卖国分子,在战争进程中得到了“吉斯林分子”的大力协助,减少了战争的阻力。在这次登陆作战中,德国的战争方式已经开创了现代登陆作战的先河,战争已经向海陆空立体战争模式转化,制空权的重要性已经凸现出来,制海权被制空权所制约的理论开始得到事实的印证,在这次战争中,德国空军利用占领的挪威机场对敌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空袭,使英国海军被迫退出在德国空军的控制圈之外,严重制约了盟军的军事行动。地面作战方式也从单一的陆军突击转为空地一体化的作战方式,伞兵和空运部队开始走上战争舞台,比如德军在运用海军护送登陆部队进攻奥斯陆失败后,转而使用伞兵和空运部队从空中进行突袭,只以微小的代价便占领了奥斯陆,达成了使用大量兵力也没有达成的战斗目的。直到现在,德国在挪威登陆作战的经验教训仍然对我们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但是,在这次战役中,由于德军统帅部没能很好的协调好各军种之间的协作,这也是德军统帅部对战争各个进程没有远见的表现,致使德国海军由于作战中没有能节约使用兵力,有意识的保存海军实力以应付下一步的战争进程,德国海军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本来实力就不雄厚的舰队失去了大量的舰只,伤了元气,在短期是无法进行大规模的作战行动的。在不久以后法国战局取胜时,面对掩护陆军渡过英吉利海峡的任务,德国海军已经无能为力了。这也使得德国的战略地位更加复杂了。

[ 本帖最后由 DGGS 于 2009-7-29 10:4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5

精华

9551

积分

国王

耕战
1353
鹰币
175
天龙币
0
回帖
154
附庸关系0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0: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战德国(四)闪击法国

  
四、法国战局。
就在波兰战局已经取得胜势但战争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德国便着手把军队调往西线,以防备英法联军的
进攻。可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是,英法联军根本无意于向德国进攻,整个西线陷入一场奇怪的战争态势
。希特勒充分利用这一局势,他一面在外交上大肆发动和平攻势,宣传和平停火,但另一方面积极进行
战争准备,企图通过闪电攻势彻底击败英法联军,从而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为此,德军统帅部制定了
西线的进攻计划“黄色计划”,准备于1939年11月据此向西线发起进攻。
这个“黄色计划”实际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用来进攻西线的战争计划“施里芬计划”的翻版。“施
里芬计划”是在1891年到1906年间担任德国参谋总长的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制订的进攻法国的战争计
划。他的计划的核心就是以德国战线的左翼为轴,德军的主力布置在右翼,通过比利时向法国战线的后
方旋转,在占领英吉利海峡法国大陆的港口,切断英国远征军与本土的联系的同时,在北面、西面和南
面包围巴黎,然后向东进攻,包围法军的其余部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于指挥的德军的德国参谋
总长毛奇擅自修改了这个计划,抽调右翼的德军分配给左翼,削弱了右翼德军的实力,造成马恩河之战
的失败,“施里芬计划”也随之破产。在这次大战中,德军在德法边境面对的是一条法国用巨资修建的
“马奇诺防线”。这条每英里200万美元造价建造的防线起自瑞士边界直到卢森堡和比利时的交界处,
从这里起到海边是一个巨大的缺口。为了绕过这条防线,采取上一次大战的“施里芬计划”,通过中立
的比利时、荷兰,到达法国北部似乎是德军统帅部可以采取的上策。德军从北到南把军队划分为B集团
军群、A集团军群和C集团军群,把所有10个装甲师都划拨给了由包克上将指挥的B集团军群,由他指挥
向比利时的列日两侧实施主要突击,由伦斯德上将指挥的A集团军群通过阿登地区助攻,里博上将指挥
的C集团军群则在马奇诺防线当面防御。而英法联军也预料到了德军会采取“施里芬计划”,并制订了
相应的“D计划”。其中心点就是在德军向比利时和荷兰大举进攻时,英法联军右翼依托马奇诺防线进
行防御,主力配备在左翼,迅速向前推进到荷兰和比利时境内会合荷兰军队和比利时军队依托当地的河
流组成新防线抵御德军的进攻。这样德军的主攻部队就会在荷兰和比利时与英法联军主力遭遇并直接交
锋,如果这样,战争很可能进入胶着状态,难以很快打开局面。
希特勒对“黄色计划”心存疑虑,为此连续几次推迟进攻时间。这时德军在二战中最卓越的战略家曼施
坦因在征求古德理安的意见后向希特勒提出了自己的方案,那就是以B集团军群为助攻向荷兰和比利时
进攻,在吸引英法联军主力北上后,配备了德军大部分装甲师的A集团军群突破阿登山区,插向英吉利
海峡,包围英法联军的左翼予以歼灭,一举奠定胜局。希特勒很赞赏这一计划,再加上1940年1月10日
,德国空军的一名少校携带旧的“黄色计划”在飞行途中迷航,迫降在比利时,这个“黄色计划”可能
落入到了联军的手中,因此,希特勒不顾下属的反对,断然以曼施坦因的计划为脚本,彻底修改了“黄
色计划”。修订后的“黄色计划”仍然把德军从北到南划分为B集团军群、A集团军群和C集团军群,B集
团军群下辖第18和第6集团军,共有包括3个装甲师在内的28个师,它的任务是担任助攻,在伞兵的协助
下向荷兰和比利时进攻,吸引英法联军主力北上,并掩护A集团军群的右翼。A集团军群下辖第4、第12
和第16集团军,共有包括7个装甲师在内44个师,它的任务是担任主攻,经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山区
向色当、阿布维尔和英吉利海峡总方向进攻,分割包围英法联军的左翼。C集团军群辖第1和第7集团军
,共17个师,用佯攻牵制马奇诺防线的敌人守军。其他47个师为预备队。共计有136个师的德军,2000
多辆坦克和4500架飞机投入这场战斗。和德军对阵的盟军共有135个师,3000多辆坦克和1000多架飞机
,双方基本上势均力敌。
1940年5月10日,德军在西线的进攻开始了。就在这一天的清晨,德军出动了3000多架飞机袭击了荷兰
、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72个机场,炸毁几百架敌机,夺取了战场上空的制空权。然后在空军掩护下,德
军向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发起全线攻击。德国B集团军群在荷兰只使用了一个装甲师,它主要是靠运
用伞兵和空运部队来从空中攻击,夺取重要的桥梁、水闸和机场。而装甲部队迅速推进,与他们相配合
,突破荷兰军队的防线,插入荷兰的腹地,只经过了5天,荷兰就彻底被德军击败,5月15日,荷兰宣布
投降。在比利时,德军使用空降突击队出其不意的占领了艾伯特运河上的桥梁和埃本*埃马尔炮台,在
加上德军地面部队的迅猛突击,使得英法联军判断德军仍然采取了上次大战的“施里芬计划”,因此执
行了“D计划”的英法联军进入比利时境内,协同比利时一起对德军作战。这正中德军统帅部的下怀。5
月10开始进攻的A集团军群把所辖的7个装甲师中的5个装甲师集中起来向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山区发
起突击。由于敌军防御薄弱,5月14日就通过了阿登山区强渡了马斯河,紧接着快速向比利时的盟军后
方实施突击。在粉碎了盟军的零乱的反击后,5月20日德军到达了英吉利海峡沿岸,将英法联军40个师
包围起来,只是由于希特勒突然于5月24日命令坦克部队停止进攻,才致使盟军从5月26日到6月4日,用
船只从敦刻尔克撤走了33万多部队,西方称之为“敦刻尔克奇迹”。 比利时见大势已去,于5月28日投
降。德军在占领法国北部后,自6月5日起向法军临时拼凑的防线发起进攻,法军节节败退,意大利也趁
火打劫,于6月10日向法宣战,到6月22日,法国政府与德国签署了停战协定,6月24日,法国与意大利
签署了停战协定,这样,仅仅经过44天的战斗,法国战局便以盟军的失败而告终。
德军在法国战局中取得的胜利,是德国战争机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杰作,只用44天就打败了欧洲的
最大的陆军强国法国,一举奠定了德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德军在这次战役的胜利有什么经验值得我们
吸取的呢?
首先,德国在战役发起前用尽了欺骗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战役发起前,为了麻痹对手,德国对
英法发动和平攻势,松懈了英法政府的斗志。为欺骗荷兰和比利时政府,德国多次“庄严的”向两国政
府保证,严守对两国的中立立场,不对两国用兵,这使得两国心存侥幸,拒不与英法合作,在领土被侵
略时方才向英法联军求援,但已经为时已晚。
第二,德军在战役发起前严格做好了伪装保密工作,保证了战役的突然性。德国在制定“黄色计划”后
,希特勒多次推迟改变战役发起时间,使英法联军多次发出错误的战争警报,造成了联军内部混乱,迷
惑了对手。在作战计划改变后,故意对外宣传“施里芬计划”的真理性,用来掩盖真正的“黄色方案”
。在战役发起前,主突部队的A集团军群的第一梯队师都配属在远离国境线150--200公里的地域,只在
进攻前夕方才进入出发阵地。这一切都保证了战役的突然性,使突击部队很快就突破了敌人的防御。
第三,德军作战方案的优越性。最初的以“施里芬计划”为翻版的德军的“黄色计划”都在双方的意料
之中,英法联军也制定了相应的对应计划“D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德军统帅部制定了新的“黄色计
划”,利用对手的固有思维,把主要突击方向改在英法意想不到的阿登山区,突破联军防御后,一举割
裂了敌军的防御,进而把自投罗网的比利时境内的联军包围,从而奠定了胜局。
第四,吸取波兰战局和挪威战局中的经验教训,完善了“闪电战”的理论并把它付诸实战,取得了良好
的战果。在波兰战局中,只有北方集团军群古德里安的第19军把装甲部队集中使用,其他装甲部队仍然
是配属给各步兵师使用的,德军统帅部从古德里安军所取得的战果得到经验,在这次战局中集中使用了
大部分的装甲师(10个中的7个)于主要突击方向,在装甲部队突破成功后,直插英吉利海峡,以小的
代价完成了艰巨的战略任务。集中使用航空兵,在战役开始的第一天就夺取了制空权,在随后的战斗中
,航空兵对地面作战起了很重要的配合作用。重视挪威战局中的伞兵和空运部队的经验,在这次战局中
,在B集团军群的作战范围中,空中突击队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占领了对方的很多的关键性的要地,尤
其是一支乘滑翔机降落在埃本*埃马尔炮台顶部的80人的德军突击队仅用30个小时就攻下了当时被称为
“欧洲最难攻克的工事”的埃本*埃马尔炮台,创造了突击队进攻的经典之战。
第五,德军中装甲部队指挥员发扬了很高的主观能动性。在制定新的“黄色计划”时,整个德军统帅部
内部成员相信曼施坦因的计划能成功的也只有希特勒、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三人而已,但在这次战局中
,担任装甲部队的指挥官的古德里安、隆美尔等一大批深刻理解“闪击战”理论的将领,敢于机断行事
,大胆穿插突击,不但打乱了敌军的作战时间表,也打乱了德军统帅部的时间表,后来有人评价说,是
古德里安他们的装甲部队把德军硬拉上了胜利的道路,这是很中肯的意见。
德军在这次战局中也暴露了一些缺点。最突出的是两次命令装甲部队停止进攻,对战局产生了不良的影
响。第一次是在装甲部队在色当取得突破后,德军统帅部命令装甲部队停止前进,等待步兵跟上来后再
进攻。第二次就是面对敦刻尔克再次命令装甲部队停止前进,致使30多万敌军从海上逃逸。这是德军统
帅部对装甲部队的能力估计不足造成的,同时也是陈旧的军事思想在当时的反映。老的传统观念并不能
一下子消除,它总在顽固的影响现实,在这里就可见一斑。
反观英法联军反面呢,在这次战局中他们又暴露了哪些教训呢?首先是英法联军的指挥者的军事思想落
后,他们根本不从波兰、挪威战局中吸取经验教训,仍然抱着上次大战的教条,落后就要挨打,一点都
没有错。第二,判断对手的计划错误,落入对方的陷阱。第三,在防御布阵上,仍然采取落后的浅纵深
线式的防御阵势,而且没有大量的机动预备队,一旦被敌人突破就无法收拾。第四,英法联军的坦克数
量并不比德军少,质量也优与对手,可德军的坦克是集中使用的,而英法的坦克是分散布置的,无法形
成有力量的装甲反击部队,反击时也是分散的在各个地段进行,被德军装甲部队各个击破。第五,战场
指挥人员不能灵活机动的处理情况。在德军突破时,在对德军侧翼暴露的有利时机不能利用给以坚决反
击,错失了扭转战局的良机。以上的种种原因最终导致了盟军的失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5

精华

9551

积分

国王

耕战
1353
鹰币
175
天龙币
0
回帖
154
附庸关系0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0: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战德国(五)鹰击不列颠

  
五、不列颠之战。
希特勒在取得法国战局的胜利后,象一个赢了大把金钱的赌徒,急于结束与英国的战争。出乎他的意料
,英国拒绝了希特勒的和平呼吁。希特勒为此制定了登陆入侵英国本土的“海狮计划”。如果德国陆军
能够登上英国本土,英国那支在敦刻尔克丢弃了所有的重型装备的陆军很快就会被消灭,英国政府也会
灭亡。但这个计划有一个最大的障碍,那就是如何保证让陆军的大批军队安全的在英国本土登陆。德国
海军在北欧的战局中损失惨重,实在无力与英国海军抗衡,保证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这样,为了保证
陆军的登陆计划,就必须夺取战区上空的制空权,在空军的掩护下保证陆军顺利登陆。
德军空军司令戈林对这次战争的胜利志在必得。当时从挪威到西班牙的西欧海岸线都掌握在德军手中,
对英国形成三面包围之势。德国空军能够投入的作战飞机为2669架,其中轰炸机1300多架,划分为3个
航空队。与之对抗的英国空军只有700架战斗机,双方的战斗机性能不相上下。虽然从表面上看德国空
军占有优势,但英国也拥有两个优势,一是地利。英国空军在本土上空作战,就是被击落,生还的飞行
员仍然能再返战场,而德国飞行员一旦被击落则没有重返战场的希望。二是先进的空袭预警系统,以雷
达网为骨干组成的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向指挥中心发出警报,并据此指挥防御兵力给以反击。狂妄自大的
戈林无视这些不利情况,他制定计划,企图在4天里就摧毁英国战斗机在英国南部的防御,夺取战区的
制空权,再用4周时间把英国空军彻底摧毁,他把战役发起日“鹰日”指定在1940年8月10日。
在“鹰日”计划发起前的7月份,德国空军就开始对英国进行了小规模的试探性轰炸,主要目标是英国
港口和在这一水域航行的舰船,并引诱英国战斗机出来迎战,借以削弱英国战斗机的力量。在这段时间
里,德国空军击沉了英国4艘驱逐舰和18艘商船,给英国的一些港口损失很大,并击毁英国战斗机148架
,使英国的舰船撤出了这一水域。德国也付出了被击毁296架飞机,击伤135架飞机的代价。
到了8月10日,由于天气原因,德国空军把“鹰日”推迟到8月13日。但在8月12日,德国空军就出动了
数百架飞机猛烈轰炸了英国的雷达站和一些战斗机前进基地。后人一般就把这一天看成是“不列颠之战
”的开始日。在这一天的轰炸中,英国的在南海岸的6个雷达站都被破坏,其中一个被摧毁。从8月13日
开始,德国空军集中全力攻击英国的空军,到8月23日为止共进行了5次大规模的轰炸,使英国损失飞机
235架,1个指挥中心、12个空军基地、6个雷达站和7个飞机制造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德国空军也损
失飞机367架。
从8月24日开始,德国空军针对前一阶段的经验教训改变了战术,把目标锁定在了英国的战斗机战队。
德国空军每天出动上千架次的飞机,集中轰炸英国战斗机主力11大队在英国东南地区的基地,并轰炸了
英国指挥引导战斗机作战的地面控制中心--扇形站。到9月6日为止,英国的5个前进机场受到严重破坏
,通信指挥系统失灵,地面控制陷入混乱,英国的飞机损失十分严重,损失飞机数量超过德国飞机的损
失数,后备飞机储备已经不到200架,飞行员伤亡惨重,由于超负荷作战,剩下的飞行员也都精疲力尽
。英国当局对此束手无策,十分恐慌。但8月23日晚上德国空军的一次空袭中,几个飞错方向的德军飞
行员错误的把炸弹投到了英国首都伦敦的市中心,为了报复这一行为,英国空军于8月24日晚出动轰炸
机轰炸了德国首都柏林,被激怒的希特勒命令德国空军改变目标,空袭伦敦。这使得英国空军得到了喘
息之机,迅速恢复了战斗力。
从9月7日开始,德国空军大规模轰炸伦敦,德国空军企图通过轰炸对方首都的做法来摧毁英国政府的战
争意志,从而使英国政府放弃抵抗。在开始的阶段,英国空军对德国空军突然改变战略措手不及,遭受
了很大的损失。比如在9月7日,英军虽然出动了23个战斗机中队拦截,但还是有200多架德国轰炸机突
入伦敦市区,使伦敦遭受巨大损失。英国空军总结了经验教训,对防空部署进行了改进调整,采取了战
斗机大编队作战的战术,仅9月15日一天就击落德机60架,(英国人后来把9月15日定为“不列颠战役日
”,每年都进行纪念活动)从这一天起德国转为夜间轰炸。到11月3日为止的57个夜晚,每个夜晚都有
200架轰炸机轰炸伦敦,但令英国政府屈服的战略目的没能达成。从1940年11月到1941年5月,德国把空
袭目标扩大到英国的主要工业城市,企图破坏英国的工业生产。随着德国把战争目标转向苏联,对英国
的空袭慢慢减少,最终停止。对英的空中作战宣告失败。历时一年的不列颠之战,英国空军以915架飞
机的代价,击落德军飞机1733架,击伤643架,使德国空军损失了6000名以上的飞行人员,粉碎了德军
的入侵英国本土的战略企图,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德国空军遭受的损失再也没有恢复过来。英国首相邱
吉尔对英国空军有一个经典的评价:“在人类战争的领域里,从未有过这么少的人对这么多的人作过这
么大的贡献。”
德国空军在这次作战中虽然拥有数量上和地理上的优势,但最终还是失败了,这次作战也成为现代空袭
和反空袭作战模式的鼻祖。在这次作战中,德国暴露出了以下的经验教训:
第一,骄狂轻敌,准备不足。德国在取得法国战局的胜利后,全国上下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中,认为英国
不久也会屈膝求和,战争很快就会结束,没有认真准备对英作战的计划。并不知道英国在战争初期就已
经对将来德军入侵英国的可能做了相应的准备,比如采取了加大飞机产量,扩大防空队伍,建立统一的
防空体系等一系列措施。德国由于英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估计不足,在英国拒绝和德国停战的消息传来后
,德国全国上下都感到惊讶,这才开始制定了入侵英国本土的“海狮计划”,发现困难重重。而负责指
挥德国空军的戈林狂妄自大,对自己的优势估计甚高,对敌人的实力估计甚低,对困难估计不足,造成
了骄兵必败的结局。
第二、作战目标选择错误。德国在这次战役中的主要目标是消灭英国空军,保证将来“海狮计划”实施
时的制空权,保证陆军完成渡海入侵英国本土的工作。德国空军在刚开始时由于对自己的力量估计过高
,把目标定的过多,浪费了许多力量,也没有取得预期的战果。在中期修正目标后,德国空军把目标集
中在英国空军的战斗机基地后,在取得一定战果,令英国空军陷入了困境。英国人也承认,如果德国空
军对英军实施的集中突袭在持续三个星期,英国的战斗机储备就可能全部耗尽。但希特勒却因一时之怒
,把作战目标改为英国的城市,放弃了即将到手的胜利。兵法云:“主不可以愠怒而兴兵。”这也是一
个例子。而英国空军则利用这宝贵的喘息之机,迅速恢复了战斗力。从另一角度说,英国空军的胜利是
用英国人民的巨大牺牲换得的。
第三、德国空军的作战方式陈旧,被英国的新型作战方式所击败。和德国陆军不同,德国空军仍然沿袭
着过去的作战方式,那就是按预定计划让编队机群飞往预定战区,然后靠飞行员在空中的目视展开作战
。在这次战役中,德国空军遇到了由地面控制中心精确引导的英国战斗机编队的攻击,受到了完全的奇
袭,德国空军也因此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遭受了意想不到的损失。
第四、新科技应用落后,对新技术在战争中引起的变革应变不利。在这次战役中,英国取得胜利的一个
关键性因素是英国运用了雷达技术,并以此建立了统一的防空指挥体系。英国以防空观察哨、雷达站、
扇形站和防空指挥中心组成的防空指挥体系能够迅速准确的发现敌机,指挥人员能够依靠准确的情报指
挥战斗机分批次升空作战,给德军以出其不意的打击。反观德军,德国的雷达技术并不逊色于英国,但
德国空军并不重视它在战争中的作用,更不要说利用这一成果了。在战役中虽然一度集中打击了英国的
雷达站和扇形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由于对它们的作用估计不足,不久便停止了攻击,使英国的
防空指挥体系继续正常的发挥着作用,给德国空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正是由于以上的种种原因,使得德国空军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也没有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德国最终承认
了自己的失败,入侵英国本土的“海狮计划”也无限期的搁置下去,永远也没有实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5

精华

9551

积分

国王

耕战
1353
鹰币
175
天龙币
0
回帖
154
附庸关系0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0: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战德国(六)席卷巴尔干



  
六、巴尔干战局。

希特勒在西欧得到胜利后,鉴于对英作战暂时不能取得决定性的战果,他把目光转向了东方。为了给下一步向苏联进攻做准备,他开始在中欧拉拢盟友,巴尔干半岛就成了他实施下一步战略计划的垫脚石。他采取的方法还是用外交手段和军事打击相结合的办法,并且很快取得了成效,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相继加入了轴心国阵营。可是德国的盟友意大利在墨索里尼的命令下在东非意属殖民地向英国殖民地发动进攻的同时,于1941年10月28日又向希腊发动了进攻。这个举动彻底打乱了希特勒的计划,让他不得不对他的侵苏计划进行重大的修改,动用部分兵力来先解决巴尔干战局。

意大利的军队战斗力十分低下,它在东非的部队很快被比它远为弱小的英国军队所消灭,不久英国军队开始在北非转入攻势,连连告捷。而在希腊,在阻止了意军的攻势后,希腊军队于11月转入反攻,到12月,希腊军队不但把意军赶出了自己的国土,还进占了意属的阿尔巴尼亚的一部分,双方转入对峙。希腊军队虽然取得了暂时的胜利,可它的军队也损失惨重,不得不向英国求援,英国遂从北非抽调部队组成远征军进入希腊,帮助希腊作战。英军进入希腊,直接威胁了德国南方的安全,尤其是对供给德国石油的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特油田造成了严重威胁,所以德国立刻决定派出大批军队去支援意大利军队。与此同时,本已与德国签署了同盟条约的南斯拉夫突然爆发了反对德国的政变,感到十分愤慨的希特勒立即决定连南斯拉夫一起占领。

1941年4月6日,德军和意大利、匈牙利军队开始向南斯拉夫不宣而战。处于三面被围的不利态势的南斯拉夫错误的把军队分为3个集团军群,靠边境布防。再加上南斯拉夫内部的民族矛盾被德国利用,德国宣传挑拨南斯拉夫的民族矛盾,使南斯拉夫军队士气低落。德军很快突破了南斯拉夫军队的防御,接着以装甲部队向南斯拉夫腹地突进。奉命撤退的南斯拉夫军队很快溃散,4月12日,贝尔格来德被德军占领,南斯拉夫国王和首相外逃,4月17日,残余的南斯拉夫军队投降,德军占领了南斯拉夫的所有领土。

在进攻南斯拉夫的同一天,德军也和意大利军队一起向希腊发起进攻。从南斯拉夫南部攻进希腊的德国军队直插在阿尔巴尼亚的希腊军队的后方,企图包抄希腊军队的后方加以围歼。不久便包围了希腊军队的主力。希腊军队纷纷投降,4月23日希腊北部的希腊军队向德军投降,4月27日,德军占领希腊首都雅典,到4月底,德国占领了希腊在大陆的所有领土。英国远征军仓皇撤退,英国海军付出巨大代价,撤出了4万3千名英军官兵,英军损伤一万二千人。1941年5月20日,德军统帅部又使用空降兵对地中海里的克里特岛进行了空降作战,在德国第7空降师的伞兵占领巩固着陆场后,德国把第5山地师空运到克里特岛,德军付出伤亡6千多人的代价,经过12天激战占领了该岛。英军撤出1万8千人,其他1万5千人被歼灭。巴尔干战局到此落下了帷幕。

巴尔干战局时间很短,德军的对手相对弱小,这个战局历来不被世人所重视,很多战争史都一笔带过,但这个战局如果从局部战争的角度来看,还是一个比较经典的战例。在这里,我们仅就双方的成败来进行一下评判。

首先,德军在这次战局中沿用了以往的有效的闪电战作战方式,在航空兵的配合下以装甲部队为前锋,突破对方防御后穿插包抄,分割包围敌军,很快就解决了战局。南斯拉夫和希腊两国不但犯了以前德军对手的错误,平分军力,浅纵深防御,预备队匮乏。更严重的是,两国采取了消极防御的战略。当南斯拉夫进行政变反抗德国侵略后,意大利军队盘踞的阿尔巴尼亚处于一面临海,三面为南斯拉夫和希腊包围的态势,南斯拉夫军队不是联合希腊军队先解决战斗力差的意大利军队,占领阿尔巴尼亚,在夺取敌人的物资武装自己的同时鼓励己方的士气,改变自己的不利的战略态势,而是坐以待毙,等待敌人进攻,丧失了有利的时机。

第二,英德两国的战略计划都受到了不利的影响。英国为组织远征军支援希腊,放缓了在北非对意大利已经失败了的军队的进攻,失去了在德国军队来北非增援前解决非洲战事的良机,并且英军企图用4个师的援军配合希腊军队抵抗德军是极为不现实的,成功的机会几乎为零。而德国为了实施巴尔干的进攻计划,不得不把进攻苏联的日期从1941年5月15日推迟到了6月22日,这个推迟使德国军队丧失了一个多月的攻击苏联的时间,给整个战争的进程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如果在这个战局结束后乘胜在非洲进攻英国,德国只需要不大的力量就会占领埃及和中东,那么英国就会陷入绝境,德国放弃了这个良机,实在可惜。

第三,在战术上,德国装甲部队在希腊的恶劣地理环境中作战,发现了轮式作战车辆的缺陷,当时就向上级反映,要求用越野能力强的履带式战斗车辆替代轮式车辆,可惜这条从实战中取得的经验被忽略了。后来在苏联作战时,泥泞的道路严重制约了德军的作战行动,甚至影响了战争的结局。对克里特岛的攻击,德国使用空降部队和空运部队成功占领该岛,但由于损失过大,希特勒由此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认为伞兵的时代已经过去,不再对伞兵倚重。与之相反,盟军却从这次作战中吸取了经验教训,大力建设空降兵,在以后的作战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四,德国为拉拢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加入轴心国集团,先运用割让罗马尼亚领土给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的办法使两国加入轴心国阵营,再策动扶植罗马尼亚的法西斯政党夺取政权后,带领罗马尼亚投入轴心国的法西斯阵营,兵不血刃就使三国成为自己的附庸,外交手段运用纯熟,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在进攻南斯拉夫的战斗中,充分利用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分化瓦解敌军,在战斗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5

精华

9551

积分

国王

耕战
1353
鹰币
175
天龙币
0
回帖
154
附庸关系0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0: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战德国(七)地中海战火

  
地中海区域在意大利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燃起了战火。在法国战败退出战争后,地中海区域一时间只剩下两个主要对手,英国和意大利。在这个区域内,意大利的陆海空军的力量都超过了英国。意大利的首相墨索里尼认为实现他建立新的罗马帝国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命令意大利军队向英军发动攻势。1940年7月意大利军队进攻英国在东非的殖民地,9月13日在北非进攻埃及,10月28日意军又在巴尔干半岛进攻希腊。由于意大利军队战斗力十分低下,在兵力兵器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却在各个战线都遭受了败绩。1941年5月19日,东非意大利军队向英军投降,东非战事结束。埃及英军在击败意大利军队后向西推进700英里,1941年2月6日占领昔兰尼加的重要港口班加西,英军以微小的代价俘虏意军13万人。希腊的意大利军队则失败的更丢脸,在1940年12月就被希腊军队赶出了希腊。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决定派遣德国军队救援意大利。在巴尔干德国军队很快占领了希腊,迫使希腊投降。在北非,1941年2月6日,希特勒召见隆美尔,派遣他率领两个德军装甲师前往利比亚救援意大利军队,从此展开了北非拉锯战的序幕。
隆美尔在1941年2月12日到达的黎波里后,针对英军的弱点,率领4个师的德意军队于3月31日发起反击,只用2个星期就把英军打退回埃及边境,并包围了重要港口托卜鲁克。1941年6月15日,英军发动“战斧”作战行动,被德军击败。1941年11月18日,英军再次发动了“十字军”作战行动,到1942年1月10日,德军在隆美尔的指挥下后撤到阿盖拉地区。1942年1月21日,得到补充的隆美尔转入反击,击溃了英军的追兵,2月7日双方在贾扎拉一线转入阵地战。5月26日,隆美尔再次发动进攻,经过激战,隆美尔的非洲军团突破了英军的防御,在粉碎英军的抵抗后,于6月20日占领了托卜鲁克。并追击英军到达离尼罗河三角洲仅100多公里的阿拉曼,在这里德意军队成了强弩之末,屡次进攻英军防线没有得逞,被迫转入防御。相反,英军由于得到大量补充实力大大加强。1942年10月23日,英军发动了阿拉曼战役。11月4日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撤出战斗,向西撤退。与此相呼应,美英联军于1942年11月8日在“法属北非”登陆,法军进行了象征性抵抗后就投降了。德军在面临东西夹击的情况下被迫撤到突尼斯顽抗。1943年5月13日,北非德意军队被迫投降,非洲战事结束。
1943年7月10日,美、英军发起西西里登陆作战,在占领西西里岛后准备开始对意大利本土的进攻。1943年7月25日,意大利政府软禁了墨索里尼,新政府宣布退出轴心国集团,加入盟军对德宣战。德国营救出墨索里尼组织了新的意大利傀儡政府,占领了大部分意大利领土。美英军遂在意大利南部登陆,双方于11月在意大利中部的“古斯塔夫防线”转入防御。为突破德军防线,美英军禀承丘吉尔的意图,实施敌后登陆作战计划,但事与愿违,1月21日开始的安齐奥登陆作战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登陆部队被压迫在狭窄的登陆场上,险些被德军赶下大海。直到8月下旬盟军才突破了德军的古斯塔夫防线和哥特防线,后到了10月,英军抽调军队到希腊登陆解放希腊,意大利境内的战事趋于平静,到1945年4月29日,意大利境内的德军宣布投降,5月2日,意大利境内停止了一切军事行动。地中海的战火最后熄灭。
一、在战局的进行过程中,意英德各国都因为决策失误丧失了绝好的机会。意大利的错误是在非洲发动对英国军队的攻击后,又贸然的发动了对希腊的战争,使自己陷入了两面作战的境地,它脆弱的后勤保证和战争能力不能支持这么庞大的作战目的,使它遭致了惨败。而英国呢,它在北非取得胜利后,本应该乘胜追击,把意大利在北非的势力全部消灭,可它却利欲昏心,为地中海的利益所动,从北非抽调了大批军队占领克里特岛,进入希腊本土,没有想到被德军痛击,偷鸡不成失把米,残余部队仓皇逃窜,而北非被德国的援军击败,一溃千里,丧失了解决北非战事的绝佳的机会。而德国犯下了更大的战略错误,首先,它没有认真对待地中海问题,在和法国签定和约的时候也没有提出在法属北非对英军事行动的问题,在意大利失败的危急时刻才决定派援军支援意大利军队,失去了很大的优势。其次,德国统帅部始终没有认清北非和中东的巨大的战略价值,占领英国在非洲和中东的殖民地对英国的致命打击,始终把北非战场当作一个次要战场,在隆美尔屡次取得战役胜利的情况下,不积极增援补充他的部队,使得他的战役胜利没办法转化为战略胜利。在这个战局中的一些经验教训我试着总结如下:
二、地中海的战争中,控制制海权是战争胜利的关键性的保证,而制空权和制海权的相互制约开始显现出来。事实证明,没有制空权就没有制海权,没有制海权就没有巩固的制空权。在争夺地中海制海权的斗争中,英国海军把航空兵兵力和水面兵力有机的结合起来,打败了比自己强大的意大利海军。在1940年11月11日,英国的舰载航空兵空袭了意大利海军的主要基地塔兰托,1941年3月28日又在航空兵的密切配合下,英国海军在马塔潘海角海战中大败意大利舰队,终于夺取了地中海的制海权。反观意大利舰海军,由于片面的强调制海权和制空权,意大利割裂了它们两者之间的联系,使得空军力量和海军力量不能充分结合起来,发挥出应有的优势。在海军编制上表现为意大利海军从没有拥有航空母舰,得不到舰载航空兵的支援,在战斗中表现为海军海面兵力很少得到航空兵的有力配合。
三、北非战役进程再次证明了后勤保障对战争的制约作用。在北非的拉锯战中,作战双方在取得战役的胜利后,在追击过程中由于补给线的加长,后勤补给的困难加大被迫停止前进,而另一方则因为后勤补给的改善而恢复力量,进而转入反攻。德国由于对北非战场的不重视,多次抽调地中海的力量到其他战场,严重影响了战役进程。地面指挥人员也对后勤保障不够重视,这集中表现在隆美尔的抉择上。当时英国在地中海的海空军主要基地是马耳他,在这个基地的英国海空军控制着北非德军的后勤运输线,在用空军压制这个基地的时候,得到充足后勤保障的隆美尔军队就打败敌军,尤其是取得了贾扎拉大捷。本来在此之后,德军要夺取马耳他,可头脑发热的隆美尔却急于追击敌人扩大战果,最后恢复作用的马耳他基地再次切断了德军的后勤运输线,隆美尔的军队由于缺乏补给而被迫停止前进,最后被英军的绝对优势的军队在阿拉曼击败。
四、在战争后期,盟军连续在北非、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半岛进行了登陆作战,这些登陆作战获得的经验教训后来都运用到了诺曼底登陆作战中。在这些登陆作战中,盟军暴露出的最大的缺点就是登陆后的优柔寡断,这在安齐奥登陆作战中教训深刻。在前线的部队猛烈进攻德军防线,吸引了德军的预备队的情况下,在敌人防线后安齐奥突然登陆的盟军却没有利用出其不意的效果,大胆打破德军的微弱抵抗,反而在滩头阵地停顿下来,德军的预备队调来后,把盟军压缩在狭窄的滩头阵地,险些把盟军赶进大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5

精华

9551

积分

国王

耕战
1353
鹰币
175
天龙币
0
回帖
154
附庸关系0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0: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战德国(八)争雄苏联

  
1941年6月22日,德国未经宣战就开始了对苏联的全线进攻。德军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目标分别指向
列宁格勒、莫斯科和基辅。在战争初期,由于种种原因,苏军遭受了极大的失败,军队损失了几百万人
,丧失了很大面积的国土。但德国的战略目标也没有能完全达成,三个目标只拿下了基辅,虽然包围了
列宁格勒,但最终也没有攻克,北方集团军群的主力被牵制在坚城之下。尤其在莫斯科战役中德国遭受
了严重的失败,军队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军队被迫在苏军的反攻下败退,德国的“闪电战”战略遭到了
破产。
在1942年的战局里,德国由于巨大的损失和苏军实力的增强,没有能力再实施全面进攻,只能采取局部
进攻的战略,把主力投入苏德战场的南翼,夺取高加索的石油产地,由此引发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
被歼灭了150万人,达到其在苏德战场兵力的四分之一,德军在这次战役的惨败成为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从此苏军掌握了战略的主动权。在各条战线转入进攻,解放了高加索,突破了列宁格勒的包围。
为挽回不利局势,德军在1943年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发起了“堡垒”战役,在这次会战中发生了二战中最
大的坦克大会战,最终苏联取得了这次会战的胜利。随后苏联转入战略进攻。在1944年里苏联在北起巴
伦支海南到黑海的战线上发动了著名的“十次突击”,德国军队已经没有了还手之力。尤其是在第五次
突击中,也就是著名的白俄罗斯战役中,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被彻底击溃,德军战线几乎被切成两段。
经过这一年的战斗,战争已经移出了苏联的国土,战火开始向德国本土燃烧。
在1945年战争的最后几个月,德军已经没有了还手之力,苏军首先在华沙至柏林战略方向上实施了维斯
瓦河--奥德河战役,收复了波兰的大部分领土,打到距柏林60公里的地方。接着又陆续进行了东普鲁士
战役、东波美拉尼亚战役和维也纳、匈牙利方向战役,最后在1945年4月16日开始了柏林战役,到5月8
日战役结束,德军宣布投降。苏德之战以德军的最后失败而宣告结束。
一、在对英战争没有取得实质性胜利前,德国就发动对苏战争,德国也因此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这被
认为是德国在这次战争中失败的最大的原因。在巴尔干和北非打败英国军队后,只需要使用不大的力量
就可以夺取英国在非洲和中东的殖民地,给英国以致命的打击,同时占领中东一带的大油田,提高德国
的军事实力。因为德国在资源上最感匮乏的就是石油,没有罗马尼亚的石油,它的战争机器就无法运转
。如果占有中东的油田,对德国具有很大的战略意义。同时在南方对苏联形成战略包围之势,会大大增
加德国的胜利几率。至于苏联,就是给它一年的时间它的军事实力也不会有太大的提高,对下一步进攻
苏联没有太大的影响。
二、对苏战争初期。在对苏战争初期德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由于战略思想模糊却在战略上却陷入了
失败。德国在三个战略方向上展开全面进攻,并把莫斯科作为主要进攻方向,把4个装甲集群中的两个
部署在这个方向,可在战争进程中,德国却没有一直贯彻这个方针,而是朝令夕改,把中央集团军的主
力南调北调,到最后三个战略目标只实现了一个,而且是把中央集团军的装甲部队主力南调才实现的,
这是以推迟向莫斯科进攻的代价而得到的。这反映了德军统帅部的战略意识的混乱。在战术上,德军由
于经过长期的战争,对“闪电战”战术运用的如火纯青,战前的欺骗伪装,战争开始时的制空权的夺取
,装甲部队的大胆穿插,这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表现了德军的很高的战术素养。但在成功的同时,德
国统帅部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对自己的实力估计过高,对苏联军队的实力估计太低。这集中体现在著名
的莫斯科战役中,苏联统帅朱可夫评价德军在这次战役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时谈道:“希特勒最高统帅部
在计划实施象台风战役这样大规模的复杂的战略性战役时,在兵力兵器估算上犯了重大错误。它严重低
估了苏军的力量,而明显的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德国法西斯统帅部集结的那点兵力只够突破我们的
防线并击退我们。”所以,最后德军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实现攻下莫斯科的战略目标。德国把战争赌注
全押在“闪电战”上,一旦这个战略破产,战争陷入僵持,苏联的巨大的战争潜能被动员起来后,德国
的处境越来越困难,资源尤其是石油产量的不利对比更是暴露无遗。
三、战争中期。德国在“闪电战”战略破产后,被迫转入和苏联拼消耗的战略。在这时,德国把注意力
转向了苏联南方的高加索油田,如果占领这些油田,会对苏联造成极大的不利,而且会大大改善德国的
战略形势。可是在关键性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又犯了平分兵力的错误。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和高加
索两地分兵,使得两个地方都没有得手。为了一个虚幻的斯大林的名字,德军把大批有生力量投入不能
发挥自己优势的斯大林格勒的废墟中与苏联军队消耗掉,最终导致惨重的失败。
四、战争后期。在战争进行到这个地步,德军唯一的希望就是发挥自己军队机动作战的优势,采取机动
作战,尽最大可能消耗苏军。在“北顿涅茨河”战役中,德军就运用机动作战的理论大败苏军。但德国
统帅部却执行一条“不许撤退”的死守政策,与苏军打固定战线的阵地战。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德军统
帅部把装备精良的装甲师投入进攻苏联修建巩固的防御体系,进行一场根本打不赢的战斗。就这样,德
军和苏联军队打开了顶牛战,没有一丝活力的直到战争最后失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5

精华

9551

积分

国王

耕战
1353
鹰币
175
天龙币
0
回帖
154
附庸关系0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10: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战德国(九)再战西欧[系列完结篇]

  
在北非战役结束后,盟军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在排除了丘吉尔的所谓杀向欧洲的“软腹部”的建
议的干扰后,盟军统帅部决定在法国西北部登陆,地点选择在诺曼底海岸,战役代号叫做“霸王”行动
。盟军为这次战役做了周密的计划,战役于1944年6月6日开始,盟军在空降兵的配合下开始在诺曼底地
区登陆。由于天气恶劣,德军上下戒备松懈,战场指挥官都不在岗位,盟军登陆成功。在接下来的43天
的战斗中,由于盟军拥有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德军最后损失惨重,被迫败退。
7月25日,盟军在站稳脚跟后开始转入反攻。德军为挽回不利形势在莫当地区进行反击,但反突击遭到
了失败,在法莱兹德军大量兵力被包围歼灭,剩下的德军退过塞纳河。8月25日,盟军收复巴黎。与此
同时,在法国南部登陆的盟军也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没有投降的德军被迫向东北逃窜,退守齐格菲防线
。由于盟军的补给困难和战略分歧,造成盟军的攻势停顿,德国趁机恢复了元气。9月17日的“市场花
园”行动中,盟军遭到惨痛的失败。到了1944年12月,德军发动了阿登反攻。虽然使盟军遭受了7万7千
多人的损失,但由于众寡不敌,最终失败,退回了战役出发地,从此德军再也没有了反攻的能力。
盟军为突破德军在莱茵河西岸构筑的齐格菲防线,在三个方向上发起了突击。在肃清莱茵河西岸的德军
后,1945年3月23日,德军开始强渡莱茵河,并对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发动突击。4月1日,盟军对鲁尔工
业区的德军达成合围。自此,德国西部防线彻底瓦解。4月18日,鲁尔工业区的德军投降。盟军面对德
军的微弱抵抗,势如破竹,5月初,盟军和苏军在易北河会师。5月8日德国宣布投降,战争结束。
在这一阶段的战争中,双方由于实力差别悬殊,没有多少亮点,我主要就诺曼底战役和阿登反攻说一下
看法。
一、德军在诺曼底战役中的得失。
盟军在西欧登陆,对德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能够挫败盟军的攻势,在短时间内盟军就无力
再次发动进攻,德国就可以把西线的兵力转用到东线,这样德国还有一线扭转战局的希望。但事与愿违
,德国最终失败了,在这次战役中,德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经验教训。
首先,德国在西线的指挥机构重叠,指挥系统混乱,各个军团之间协调很差。再加上希特勒经常直接插
手前线的具体指挥事物,对战局影响很坏。比如在盟军登陆时前线指挥官要求动用预备队中的装甲师反
击,可由于需要希特勒的批准而延误了战机。
第二,德军统帅部对盟军登陆地点判断失误,受到盟军情报机构的欺骗,认定盟军的登陆地点是加莱。
在布防上重点加强加莱方向。即便是在诺曼底登陆进行中,仍然认定是一场吸引德军注意力的佯攻,不
把部队转用到诺曼底方向。
第三,作战方针的错误。隆美尔在北非认识到盟军绝对优势的空军力量对作战的严重影响,力主把装甲
兵力靠近海滩配置,准备一旦盟军登陆就立即反击。而其他将领则提出主要装甲兵力配置在后方,在盟
军登陆后再进行反击。最后,德军统帅部采取了最下策的折中办法,造成兵力使用错误,大部分装甲兵
力都被盟军的空军所阻止摧毁。
第四,在盟军登陆初期,德军的各级高级指挥官都没有在自己的岗位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气象
情况恶劣,德国的气象预报认为盟军没有入侵的可能,所以全部的指挥人员都离开了岗位。而盟军的气
象学家却准确的预报了两次风暴之间的一段平静阶段,盟军趁机成功登陆。这里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德国
的气象资料不全造成的,德国在海外的秘密气象情报站都被破坏,这才造成了这种情况。
二、德军在阿登反攻中的得失。
1944年12月,德军孤注一掷,在阿登地区对盟军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击。德军计划使用25万人的兵力突破
盟军防线,在列日和那慕尔一线强渡马斯河,而后向安特卫普方向进攻,断绝盟军的后方供应,分割歼
灭荷、比境内的盟军。由于受到盟军的激烈抵抗,最后德军被迫撤回战役发起地。
首先,在这次战役里德军选择突破口正确,盟军没有吸取上次战局的教训,仍然认为阿登地区不适合大
规模的装甲部队作战,所以在这个地带防御松懈,被德军轻易突破。
第二,德军为配合主力部队进攻,专门组织了一支化装成美军的特遣队,这支特遣部队身穿美军服装,
口操英语,在盟军战线后方制造了大规模的混乱,有力的配合了主力部队的行动。
第三,德军统帅部在战役后期,在已经不能取得预期战果的情况下,仍然不改变战役部署,和敌人拼消
耗,这是十分失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0

精华

124

积分

男爵

耕战
7
鹰币
27
天龙币
0
回帖
33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09-10-28 18: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战是一战的延续,是一战结束列强的凡尔赛体系的最后结果。一战和二战的根本原因在于 老牌列强 英法俄对于欧洲大陆和全球殖民地秩序的争夺与维护,新贵列强 美德日,对旧国际关系的突破和冒险挑战。

最终的结果是 美国由于地理位置超然和实力强劲,成为最大赢家,坐稳霸主交椅,俄国革命成功,苏联回到欧陆强国地位,又控制东欧与亚洲的众多卫星国,英法殖民地纷纷独立,地位衰落,德日失败,纳入到美国主导的西方体系,另一个产物就是中国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60年后她开始发力,重构全球国际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扈从

耕战
0
鹰币
-6
天龙币
0
回帖
3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09-11-3 19: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辉煌的德意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精华

13

积分

骑士

耕战
0
鹰币
-106
天龙币
0
回帖
31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10-1-3 17: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爱希特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精华

0

积分

扈从

耕战
0
鹰币
1
天龙币
0
回帖
3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10-3-29 19: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元首在1942年以后就已经不怎么得了,劝告也不听,请求也不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精华

-13

积分

奴隶

耕战
-5
鹰币
27
天龙币
0
回帖
14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10-10-20 13: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短时间从1战恢复过来{41} {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精华

115

积分

男爵

耕战
10
鹰币
401
天龙币
0
回帖
16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12-5-28 19: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 确实有很多虽然略显过时但依旧值得学习的地方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精华

39

积分

骑士

耕战
0
鹰币
55
天龙币
0
回帖
5
附庸关系0
发表于 2012-6-9 20: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在国社党上台后工业上升得太了;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排行榜|小黑屋|翔鹰帝国

GMT+8, 2024-12-24 21:02 , Processed in 0.229482 second(s), 183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Hawk Studio  QS Security Corp.®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3, Hawkaoe.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