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搞两篇有关中医的
一篇来自《历史的棱角》,一篇来自《启功口述历史》。很多旧人物也不信中医,可见攸关到人命的事情,所谓“国粹”也管不得了,还是命要紧。
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邓比毛强
死不信中医
王政《历史的棱角》1935年12月丁文江受铁道部长顾孟余委托,考察湖南煤矿,不幸煤气中毒。1936年1月5日在长沙湘雅医院逝世。终年49岁。当时,有丁文江“拒绝中医治疗”而死的说法。但现场的人士目睹了由于衡阳路局的医生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太过粗鲁,造成丁文江肋骨骨折,加重了他的病情。因而胡适说:“衡阳医生的糊涂鲁莽,长沙的医生忽略,都是我们信仰新医学的人应该牢牢记着的教训。这个教训是我们信仰提倡新医学的人应该作更大的努力,不但要注意设备的最新最完善,特别要注意医学校的教育和训练,要更严格的训练医学生,更加深他们的科学态度与习惯,要加强他们的责任心与一丝一毫不可忽略苟且的科学精神。——仅仅信仰西医是不够的!”
丁文江(1887-1936),字在君,笔名宗淹。泰兴人。幼年聪颖好学,过目成诵。15岁留学日本,1年后转赴英国。1911年毕业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大学,
获动物学和地质学双科毕业证书。5月归国。回乡途中,自费考察云贵等地地质地理概况,此为国人野外地质勘探之开端。1914年与 张君励开展“玄学与科学”“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批评张“提倡玄学,与科学为敌” 是贻误青年。 1934年3月与翁文灏、李四光、竺可桢、顾颉刚等人在南京成立中国地理学会。6月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 丁文江博学多才,能阅读英、法、日、俄书籍,操英、法、德三国语言,英语尤为流利。其著述十分丰富,主编的《中国古生物志》为世界著名科学刊物。单行本有《动物学》、《民国军事近记》、《徐霞客年谱》、《梁启超年谱长编 》、《中国官办产业史略》、《外资矿业史资料》等。
近代名人中有很多批判传统中医的精辟文字。至于说坚决不看中医的,绝非丁文江一人。例如郭沫若就说过,“中医和我没缘,我敢说我一直到死决不会麻烦中国郎中的。”傅斯年也说:“我是宁死不请教中医的,因为我觉得若不如此便对不住我所受的教育。”孙中山先生患肝癌,协和医院宣告束手无策时,仍然不愿服中药。鲁迅对此十分感动,写道:“那时新闻上有一条琐载,不下于他一生革命事业地感动过我,据说当西医已经束手的时候,有人主张服中国药了;但中山先生不赞成,以为中国的药品固然也有有效的,诊断的知识却缺如。不能诊断,如何用药?毋须服。人当濒危之际,大抵是什么也肯尝试的,而他对于自已的生命,也仍有这样分明的理智和坚定的意志。” 清咸丰十年,曾国藩对其子纪泽患病身体虚弱十分焦虑,但叮嘱千万不要服乡医所开之方药。因为“凡目所见者,皆庸医也。余深恐其害人,故近三年来,决计不服医生所开之方药,亦不令尔服乡医所开之方药。”吴汝纶也“于中医之一笔抹杀”,临终前身患重病,仍然拒绝中医。1900年,严复曾写信告诫其甥女:“听中医之言,十有九误,切记切记。”
童年生活
赵仁珪 章景怀 《启功口述历史》。。。。。。我从两三岁时起,有时住在河北省的易县。原来,我曾祖从察蛤尔都统任上去职后,为表示彻底脱离官场,便想过一种隐居的生活。他有一个门生叫陈云诰,是易县的大地主、首富。他曾在我曾祖作学政时,考入翰林,后来又成为著名的书法家,写得一手好颜体,丰满遒劲,堂皇大气,直到解放后,一直在书法界享有盛誉(见图 陈云诰书法)。他愿意接待我的曾祖,于是我也常随祖父到易县小住。至今我还会说易县话。现在由北京到易县用不了两小时,但那时要用一天,坐火车先到高碑店,然后再坐一种小火车到易县。我从小身体不好,经常闹病。而易县多名医,因为很多从官场上退下来的老官僚都喜欢退居这里,于是有些名医便在这里设医馆,专门为他们看病。其中有一家很著名的孔小瑜(音,著名中医孔伯华的父亲)医馆,祖父便乘机常带我到那儿去看病,吃了不知多少付药,有时吃得呕吐不止,但始终不见有什么明显效果,他们反而说我服药不当,违背了药性。所以从小时起,我就对中医不感兴趣。晚年回忆儿时的这段经历,我曾写过一首对中医近似戏作的诗:
幼见屋上猫,啖草愈其病。医者悟妙理,梯取根与柄。持以疗我羸,肠胃呕欲罄。复诊脉象明:“起居违药性。”
现在有人捧我为国学大师,他们认为既然是国学大师,一定深信国医,所以每当我闹病时,总有很多人向我推荐名中医 、名中药,殊不知我对此一点兴趣也没有。经过长期的总结,我得出两条经验:在中医眼里没有治不好的病,哪怕是世界上刚发现的病;在西医眼里没有没病的人,哪怕是体魄再健壮的人。当然,这仅是我的一己之见,我并不想、也无权让别人不信中医。 今天正好去看中医.只见医生双手按脉,将我全身所有的不适和各种症状一一道出,总结 -- 有点过为.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 本帖最后由 卧龙先生 于 2008-1-10 00:21 编辑 ] 准吗? 看我编辑ed 的内容.
准确率 90% 总觉得这玩意跟算命挺象的,算得好确实能让人惊讶,算不好那就会拂袖而去。关键是把握住人的心理。有张铁口最重要:lol
不过比算命要惊险的是,这玩意是真的关系到人命。 王孙兄对中医没信心吗?中医解决疑难杂症总是有突破...
说起算命的,其实我也相信这个.易经的高级师傅总能提供 75% 的准确率.要知道,二进制的发明正式易经启发的 帖子里很多人都太偏激了.
有必要提一下的是鲁迅的态度,鲁迅对中医,是出了名的深恶痛绝,尽管如此,鲁迅还是承认中医里也有许多有用之处.这,就是一个理性主义者的态度.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中医作为中国的传统医学,固然有其不成熟的地方,但必然也有其可取之处,否则的话,也未免太藐视我们国人的医道了. 亿万死人身上试验出来的经验科学,还是有用的。
“中医要治好病很容易,但要找好医生很难。” 世人看问题,总是习惯于凭着自己的个人情绪来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某样事物,即使是在一些注重客观的科学界和史学界也是如此,现在中国这种风气愈演愈烈,有些文章标题就指明了作者一相情愿的看法,里面的内容,也自然是寻着这一路线发展的.而一些当代比较有名的作家,也没有足够多学术研究的客观和理性精神,比如李敖的那些人物评传等,明显带着个人偏好在写,误导读者.还不如大陆的王俯明先生,写的蒋传,不溢美,不扬恶,太史公笔法,可惜王先生这种学术精神太严谨了,受众程度,反倒不如李某人,和那些王朔,韩寒之流那些哗众取宠的玩意来得大.
这个世界上,做个理性主义者是最难的,一些所谓的理性主义者,其实都不理性,都习惯于凭着个人偏好来断定或处理某样事物,即使是像胡适等所谓的具有良知的"理性主义者",对待问题也是偏向于软弱和安分,所以,胡适这样的人,不但不是理性主义者,而且反其道而行,应算作是"非理性主义者".真正的理性主义者,在当代,我所承认并且敬佩的还是鲁迅,比如他对待他所深恶的中医态度,简直就是当年苏轼对于变法的态度的翻版,"新法虽废,但不可全废",而郭沫若等则就是抱着顽固的信条不肯放的人,典型的信条主义.而且鲁迅在病重前,曾有人建议他去日本看病,众所周知,鲁迅对日本有着溢于言表的情怀,但在当时,这个建议却被先生却拒绝了.胡适,在被他的学者和同事质疑的时候,正是鲁迅,站出来说"我最佩服胡先生!"
说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成为一个理性主义者,谈何容易,首先要克服自我情绪,调整好心态,还要有着冒险和勇敢的精神.就拿鲁迅来讲,闻一多就说过:"我们在享福,鲁迅在受苦"
现在这个社会,理性主义者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值钱,哗众取宠和一相情愿的玩意最受欢迎.学术精神注重的那些客观和理性难寻芳踪,而如王孙转的其中一篇文章的标题"死不信中医",这,就是当代学术精神,笑....
扯多了些,回到正题上来,我还是重申下我的看法,我认为,中医固然有许多不成熟和错误的认识,但也有其有用之处,扬长避短才是我们中国中医界的正确之路. “死不信中医”是讲的历史小掌故,讲的一些人对中医的态度。
这不是学术文章,是轻松消遣的历史小品,所以题目就轻松一点。 虽说不是学术文章,但这标题反映了当代学术精神. 中医很多都是自然主义,经验主义,没有西医那样的系统科学的诊断法。
偶尔碰到也会治好人,但是治人不能看运气。
算命的偶尔也会遇到一两个说得你神魂颠倒的,但是我从来不信这一套,就像我也不会把自己的命开玩笑,拿去给中医做实验,到时候一句“起居违药性”就脱了手,这命是我的,我可脱不了手。
算命的偶尔也可以去听听,就当逗个乐子,中医我从来不看,命这玩意不能去逗乐子 鲁迅是终其一生都是全盘否定中医的,因为他父亲的病就是给中医耽误了的,他曾专门就此事撰文。另外,他对孙中山的纪念文字其实已经鲜明的表明了他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因为孙中山是在西医一切办法试尽还束手无策,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不肯死马当活马医,也不肯破罐破摔,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让中医诊,鲁迅对这种态度大加赞颂 原帖由 旧王孙 于 2008-1-10 10:21 发表 https://www.hawkaoe.net/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中医很多都是自然主义,经验主义,没有西医那样的系统科学的诊断法。
谁说的?中医基础学里有中医独特,完整的,人与自然相结合的系统诊断理论,不是单纯的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而且现代科学早就有不少研究证明中医的理论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
[ 本帖最后由 明教紫炎 于 2008-1-10 11:17 编辑 ] 鲁迅恨中医,是有原因的,因为他的父亲就是死于一个不负责任的中医.所以他对中医深恶痛绝,直到死,都没有看过中医,甚至在早期的文学作品中还抨击中医是"骗子"
但,若说鲁迅终其一生都是否定中医的话,那就比较无稽了.这个结论,也是许多人对鲁迅的认识不足造成的,鲁迅自己后来在《坟》一文中阐述自己对中医的看法":其中大半是因为他们耽误了我的父亲的病的缘故罢,但怕也很挟带些切肤之痛的自己的私怨"
多理智的看法...
而且,要注意的一点是,鲁迅虽然经常批评中医的落后,但从来没有表示过要取消中医.不但如此,鲁迅在对中医进行过了解后,还指出了中医中好的一面.比如在他的<<南腔北调集>>中,对<<本草纲目>>进行了肯定,还夸赞它说是"极其可贵的".后来,在进行过一定研究后,鲁迅和朋友还一起合撰了一本书,就是关于中医的,叫<<验方实录>>.鲁迅虽然本人并没有看过中医,但他的儿子,妻子,都看过中医,他儿子海婴后来也澄清过,说世人有些误解了他父亲对中医的看法,事实并不是如此.而且,曾经还有过一个女同胞,当时患了重病,就是中医治好的,鲁迅为此事还对中药大加赞扬.
可见,鲁迅虽然痛恨中医,但并没有全盘否定过中医,(按说这样的话,也不符合他的作风,这是愤青们惯用的思维)并且还指出了中医中好的一面.
能够用理性的态度接受自己所痛恨的东西,这也正是鲁迅与一些犬儒不同的地方. 我看病也不看中医,因为事实上,中医现在确实没有西医发达,这个现实很残酷.但就因为这样,而把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医术贬成一文不值,许多先人的宝贵医学典籍说成废纸,实在是有失公允呀... 原帖由 明教紫炎 于 2008-1-10 11:15 发表 https://www.hawkaoe.net/bbs/images/common/back.gif
谁说的?中医基础学里有中医独特,完整的,人与自然相结合的系统诊断理论,不是单纯的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而且现代科学早就有不少研究证明中医的理论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 王孙你看,你把我们卫校毕业的中医专家都惹火了...:lol 对了,至于孙中山对医学的态度,我不是很了解.不过以前看过一部电影,里面讲他深通中医的针灸方法,还拿去和西医作比较.不知这是何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