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要刘备三顾才相见
本帖最后由 weiliqiang 于 2012-3-4 23:58 编辑本文摘自吴稼祥《入世心法》第2章第2节
多年以前,我写过一本书。在那本书的开头,我提到了海明威的“冰山创作理论”,以引入对某种论著的阐释。
海明威在谈到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时说:“我总是试图根据冰山的原理去写它。”“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
这是有意创造的“冰山”。很多别的“冰山”则是“天然的”。诸葛亮的“隆中对”就是这样一座“天然的冰山”。诸葛亮没有对刘备说的要比已经说的多得多。
如果对这座“冰山”的水上部分和水下部分进行总的考察和分析,我们或许会发现一个制订加减谋略的一般模式。
因为《三国演义》,“隆中对”家喻户晓。但“隆中对”的版本却不止一个。对照《三国志》、《资治通鉴》和《三国演义》等几个版本,关于隆中对的记载出入不大。为通俗起见,还是举《三国演义》为例。
在刘备的一再请求下,诸葛亮同意回答他的问题。于是问他有何志向。
玄德屏人促席而告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
孔明曰:“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
言罢,命童子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指谓玄德曰:“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第二天临行前,孔明嘱咐诸葛均说:“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
这里有几个背景性问题,需要先提出来:
一、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治国安民之术,克敌制胜之法,为何深藏不露?正当青春请缨之年,治乱交替之际,群雄并起之日,不思建功立业,莫非真要老于林泉之下?
二、诸葛亮为什么要刘备三顾而后才与他见面,而且从秋末到早春,拖延数月?
三、诸葛亮为什么不投曹操、不投孙权(该处还有其兄诸葛瑾可以引见),最终投了刘玄德?
四、行前,为什么要特地向弟弟交待:照顾好田园,以待功成归隐?
回答这四个问题,涉及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自谋问题。
谋略,根据出谋者和用谋者的不同,可以分为自谋和他谋。自己出谋自己用,是自谋;自己出谋,让别人用,是他谋。他谋,是中国古代一个独立的阶层----谋士的职业。以此为生的人,就是职业谋士。
表面上看起来,隆中对无疑是他谋,如上文所引:“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但如果有人认为隆中对只是他谋,没有诸葛亮的自谋,那就错了。
不少谋士长于他谋,短于自谋。比如曹操的著名谋士荀 叔侄,为曹操划策,高明之极,却没有为自己谋得一个好下场。
孔明之所以迟迟不出山,之所以不投靠曹操孙权,是因为他绝不只想当一个职业谋士。他要做吕尚管仲那样的丞辅将佐。
这是他“隆中对”要达到的第一个目标,即自谋的目标。
第二个谋略目标才是为怀胎中的“蜀国”制订取国争霸方略,从三国鼎立到恢复汉室的一统天下。
第一个目标立即就达到了,第二个目标终其一生只实现了一半。让刘备三顾而后见,反映了诸葛亮谋定而后动的谨慎深谋。
首先是考察一下刘皇叔的诚意和他对自己的需求程度。如果刘某抱着一种见不着就拉倒的态度,那就表明自己在他心目中没有地位,对自己的需求程度很低。
在心目中没有地位,在政治军事上也不会有地位。对自己需求程度低,也就可能随时抛弃自己。既知如此,不必当初。诸葛亮也就只好拉倒。
其次,诸葛亮要留出充分的时间准备“隆中对”。等到刘玄德第三次来访时,他不仅已经成竹在胸,而且连未来国家的蓝图都画出来了。
不到半年时间,他一个人搞出了这样一份高质量的建国可行性报告,在今天看来,都算快的。如今,写一个会议报告,都需要一大帮人忙一年。
作为他谋的“隆中对”,诸葛亮的“建国大纲”可用八个字来概括:“建基西川,联吴抗曹”。
这八个字,绝非心血来潮、信口胡诌,而是来源于他对当时天下大势、力量对比、生克关系和地理条件的深刻分析。
他先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大视角”(也时髦一回,现在流行“大”,犹如当年流行“红”),分析了当时三大力量的优势和劣势、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曹操占天时(挟天子可令诸侯),但“国险”(地利)不如东吴,人和不如刘备;
孙权占地利(长江天险),但天时不如曹操,人和不如玄德;
皇叔占人和,但天时不如曹操,地利暂时不如东吴。
这是三国鼎立的基本根据,没有这个根据,就没有刘备的前途,也没有诸葛亮的出山。
天、地、人三道,各得一道则三国分立,三道兼得才能统一天下。曹、孙、刘三家,谁能首先具备这三道?
在孔明看来,应当是刘备。在三道之中,最难得的是人和。没有地利,可以争取;没有天时,可以等待。但人和,更多的是道德情操问题,不能说有就有。
所以,孔明建议玄德取西川以并地利,其“岩阻”可比长江之险;“跨荆、益”以“待天下有变”,有什么变?待曹操灭汉称帝,倒行逆施,丧尽人心,天时就到了刘皇叔这边。刘皇叔为“帝室之胄”,本来就占了半个天时。
我猜想,这个分析,曹操也做过。他一直没有称帝,是个功利问题,不是道德问题。他也怕过早地去掉汉室的装饰,会丧失天时之利。
诸葛亮的以上分析,我称之为“阴阳”分析。阴阳者,天下之大势也。现在所说的“形势”分析,就属于阴阳分析。毛泽东非常善于形势分析,他的重要施政报告,一般都有形势分析。
接下来进行的是“生克”分析。生克分析,就是利害关系分析。人事关系的生克分析,就是敌、我、友分析。毛泽东的阶级分析方法,也是人的生克分析方法,其代表作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经过分析,诸葛亮认为,可以与刘家相生的,西面是“诸戎”,南面是“彝、越”,东面是孙权。特别是孙权,“可用为援而不可图”。唯一要对付的是谁?是“中原”,这当然指的是曹操。
这个生克分析,不是阶级分析,而主要是利害分析和性格分析。当时,曹强而孙弱,刘更弱。如果助曹灭孙,旋踵而亡的就是刘备自己。如果联孙抗曹,等灭曹之后,刘的力量也壮大了,还有胜孙的机会。
孔明相信,孙权也会进行同样的分析。这是弱者的共同利益。
从性格上看,刘备与曹操之间的差异要远大于与孙权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刘备与孙权相生的地方,要多于曹操。刘备自己都认为,他为人处处与曹操相反:
“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
此外,孔明还分析了地理上的生克关系。中原对曹操,江东对孙权都是生地,但对刘备就是克地,因为曹孙都已深根固本。而荆、益两州,对刘备来说,是生地而不是克地。因为两州好地未得明主,而刘备这个明主未得好地,两者结合,相得益彰。
经过生克分析,诸葛亮制订了他的加减战略决策。加减决策的依据是生克分析,准则是相生相加、相克相减。
孙权、诸戎、彝、越与刘备相生,用加法,组成统一战线;曹操与孙刘相克,用减法,是统一战线的打击对象。中原、江东暂时与己相克,去之;荆州、西川与己相生,取之。这就是“建基西川,联吴抗曹”八字建国方针的由来。
由于在相生的力量中,孙权最强大,所以孙刘联盟是基础,是立国之本,是对外政策的立足点。诸戎彝越也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要安抚笼络,这才有后来的七擒孟获。擒孟获在抚不在剿,重要的是夺其心而不是灭其身。
根据加减战略,可以推知未来的成败,无论成败,都会对原来的阴阳生克关系产生影响。这是“隆中对”分析框架的最后两个环节。
考虑到成败的人也许很多,但考虑到成败对阴阳的影响的人就凤毛麟角了。庄子就是这样一根凤毛。在《人世间》中,他借孔子的口说,“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
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位有德者。门尚未出,就已经考虑了成功以后的阴阳之患。这可以回答上面提出的第四个问题。
如果孔明辅佐刘备打下江山,外部相克关系结束了,内部相生的君臣就可能转化为相克关系。此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范蠡懂得这个道理,功成之后,搂着西施(据说)远走高飞,快活了后半辈子。文种不懂,身首异处。
孔明当然不愿落个文种的下场,因此预先埋下伏笔:我将功成身退,归老林泉。这也是他自谋的一部分。
小说化些,一是确认此人的诚意,二是确认此人是否可塑。
商鞅说孝公正相反,儒家、王道,最后一次面君才说法治,秦国大出。 都是后人推测,不知当事人是否是这样想的呢?
挺详细的。 平时不看三国、水浒和红楼梦,只看西游记,因为我喜欢好莱坞式的大团圆结尾。但对三国还是略知一二,这篇文章写的很好,帮顶! 回复 天日 的帖子
言之有理。 回复 jayly15 的帖子
作者的分析的角度的全面性和理解的深入程度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很重要的一点。(好绕) 回复 SFR 的帖子
确实如此,作者分析很全面,想得比较深远。谢谢支持! 到底有没有三次还是个未知数哦!!!! 古代三次代表多次,随便就答应老刘不可显现其惊天伟业之才,老刘也极可能不珍惜,也让老刘明白成就一番事业之艰辛和需要的决心诚意吧{:149:} 回复 大风起兮云飞扬 的帖子
然也。 回复 东方未明 的帖子
呵呵,这应该不是重点。 回复 weiliqiang 的帖子
不错,增加了我的见识。 回复 ericzhu 的帖子
谢谢回帖。 版主邀我来就这个话题说两句,那我也就闲扯些蛋,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孔明为何要玄德三顾后才肯出山,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从两个方向去分析:其一:孔明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其二:孔明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到底如何。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觉得主帖分析的很好,通篇强调了孔明如何通过三顾来达成自谋的目的。
但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孔明的自谋,离不开玄德的配合。玄德为何愿意配合,一而再再而三的顾于草庐之中,这显然就涉及到孔明在刘备心中到底是何等地位这个问题了。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三国演义的印象带入到这个问题的分析里,好像诸葛出山后,刘备是对其言听计从,然后孔明军政两手抓,带着刘备集团一步步崛起。。。错了,大错特错。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实是,刘备千辛万苦请得孔明出山后,却又基本把他往旁边一搁,并不让他参与过多的军政决策,至多是个内政执行官这样的担当。
有人要说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这一段可是《三国志 诸葛亮传》里正经八百的黑字白纸的写着的,你说刘备晾着孔明,不是明着罔顾史实吗。诸君勿急,且听我分析。
我们读史,要明白,史官自身也是二手,三手,乃至N手传言的最后记录者而已,所以评价很多人和事,言不能作为充分的证据,具体行动才是有说服力的。何况,此段前面写的是“与亮情好日密”。。。好吧,我们不歪楼,不往基情上解释了。不过显然没有说刘备事无大小都征询听从孔明意见这一层意思吧。曹操收关羽后,一样三日小宴五日大宴,如果关羽有点感动,最后没回刘备那,恐怕三国志里一样会写上一句曹操关羽“情好日密”,不过显然曹操不会就军政大事咨询关羽意见,对吧。 孔明出山后不久,曹操南征,荆州不战而定,刘备集团残部和刘琦残部退到江夏,据信两部合计兵力应该2W左右。江夏这个位置很不好,东面孙权,江陵当时已经被曹操占领,西面的路也堵上了,北面更不可能,只有南面可以继续战略转进。此时孔明接到了他出山以来的第一项重要任务,所谓“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至于这次出使东吴的详情不用敷述,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立下如此赫赫大功,赤壁之战后,孔明依然没有进入刘备集团的核心决策层,庞统显然在其上,然后入川后法孝直也在其上,孔明的角色依然处于一个行政执行官这样一个位置。这里有几项事实可资证明。
其一,入川名单里开始并无孔明,带的是庞统。如果有一家公司,在A领域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此时准备往B领域发展,然后开拓B领域的部门经理人选有两个,Z和P,那么作为董事长,这个职位显然会选择他认为能力更高的一个,对吗?这个很浅显,一目了然。因为开拓显然比守城需要更高的能力要求。
其二,庞统意外殒命,孔明和张飞分水陆入川增援。从地图上简单一看,我们就知道了,水路和陆路入川,哪一条更困难?显然是陆路。同样,困难交给张飞,相对简单的交给孔明,还配个赵云,总之,给孔明的担子还是轻一些,透着一种不是很放心。
其三,汉中战役,孔明又未随大军出征,首辅仍然是法正,当然也能说此时孔明起着相当于萧何的作用,不能说没有予以重任,不过在刘备心中,孔明非臂膀而不能离左右,则是非常明显的。 孔明真正掌握军政大权是刘备死后的事情了,而刘备死前,从以上所列事实来看,孔明并未得到刘备真正意义上的重用,别说整个集团内,连区域一把手也从来没做过。(刘备入川时关羽是荆州一把手,诸葛亮担当的依然是行政工作,军事方面没有权力)那么就有一个有趣的问题了,刘备辛苦三顾请出孔明,又并不委以方面重任,一直把他晾着,其意义到底何在? 在此我先发个大单的结论,至于论据和论证,容卖个关子,稍后慢慢说来。
结论就是:孔明是刘备心中最理想的集团领袖接班人,而刘备不惜用20年时间,来培养磨练这个接班人!! 三国演义把诸葛亮神话了,从历史来说 诸葛亮行政是个能手 且喜用重刑,军事水平不好说。 有关吗 无关吗 看帖子吗 没看吗 抱歉 惹你烦心了 我回帖只是发我当时所想的 刘备一顾茅庐时,诸葛亮嫌刘备带的聘金太少而未见;后来刘备再加价,多带1倍金去聘请诸葛亮,诸葛亮还是嫌少,但是只叫自己弟弟诸葛均出来相见,刘备第三次相请时,诸葛亮出来相见是因为怕刘备恼羞成怒而加害